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新变化班会方案篇一
它,就是我们大竹县双拱镇的特产--美丽的红香椿,畅销全中国,被人们誉为“树上蔬菜”!
香椿,又称“椿芽”,是木本植物。人们把小小的香椿树种植在地里,等不上二年,就会开始收获椿芽了。而收获椿芽并不复杂:高树就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并在竹竿头上绑一根带钩的细铁丝,乡亲们用自制的这种简易工具很轻松的就把椿芽从树上“扳”下来了;当然,一人多高的椿芽树收获椿芽就很方便了,只需要用手轻轻一摘,一朵朵美丽又充满清香的椿芽就装进了背篓。
当然,家乡的亲人们每年忙里忙外的收获椿芽并不是仅仅为了有一道美食,更重要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百姓品尝到这一无与伦比的“自然馈赠”,还得经过一系列的包装。首先,乡亲们在家里将收获的椿芽用每年积存的干稻草捆成小捆,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集市上卖给来自全国各地的红香椿代理商。接着,代理商们会雇佣许多打包的工人,将这些鲜嫩无比的香椿淘洗、称重、冷冻、包装。最后,再以最快的速度或长途汽运,或直接走重庆江北机场空运到全国各地的大型超市。所以,一捆小小的红香椿今夜还在双拱镇,明天一早也许就在北京的大型超市的货架上了。
为什么家乡的红香椿会这么受欢迎呢?
现在,四川大竹的红香椿美名远扬,而双拱镇也成了全国少数几个红香椿生产基地之一。我的家乡也变成了名符其实的“香椿之乡”。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正是香椿收获的大好时机,请到我的家乡来吧,来品尝这人间美味吧!
香椿之乡——大竹县双拱镇,热烈欢迎您的光临!
家乡新变化班会方案篇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时代的变迁,我的家乡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大变化。
我的家乡屹立在南黄海畔,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老镇。
小时候,爷爷总是给我讲从前的故事,从那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中,我得知,在三十年前的丰利只是一个宛如贫民区的地方。从前,我们的家乡没有今天的高楼大厦,而是一座座矮小的茅屋。那时候,“电视”、“电话”在人们心中简直是“天方夜谭”,书店、商店更是寥寥无几。人们不懂得科学种植,更不知道温室大棚……如同生活在一个没有科技的世界里。
而如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们不再满足于从前,电视机、电冰箱、空调……一件件“新式物件”都搬进了老百姓的家里。更是这几年,随着小康社会的来到,电脑——这个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稀罕玩意也入住咱们家了。现在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天方夜谭”,稍不留神就能冒出栋楼房来。
循着历史的足迹我来到了从前咱们家住的地方,疑惑重重,这里已经不像爷爷说的那样破旧不堪。而是比我家更上一层楼了。一幢幢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食品店、早餐店、超市、文具店……应有尽有。人们不再要像从前一般走一里多路去买东西了,一出家门什么都能买到,比从前大超市的更俱全呐。
随着全县的经济发展,我们的小学生也得到了许多“实惠”,从前那排排瓦砖房已变成了窗明几净的教学楼,粉笔飞扬的小黑板已渐渐被音影俱全的多媒体所替代。不仅如此,教学质量也提高了不少。老师们的普通话如雨后的春笋一般节节高,也不再像黑夜中的瞎子一般摸不着北,不知如何教好学生。
看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乐滋滋的。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将家乡的明天建设地更加辉煌!
家乡新变化班会方案篇三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春节。我最喜欢春节。
春节期间,家乡人称之为“过年”。春节象征着团结和幸福。所以大家都很喜欢春节。
我家乡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五开始。让我们做一个全面的清理,用新的替换旧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成年人开始为过年准备食物、衣服和食物。孩子们出去玩了。
多么热闹的除夕啊!天一黑,就开始照明。鞭炮和烟花满天飞,我们全家人吃了一顿愉快的团圆饭。人们今晚睡得很晚,因为他们想看春节联欢会。
最幸福的事是第一天的早上。鞭炮的声音把人们吵醒了。孩子们一起床,就穿上新衣服。大人用压岁钱包裹孩子们。孩子们拿着压岁钱上街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春节结束了!
我爱春节!
家乡新变化班会方案篇四
主题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思想工作应远离说教,重在潜移默化,重在活动中领悟,在游玩里体味。
“爱家乡”是每一个社会人应具备的品质。只有热爱家乡,才能谈得上热爱社会,热爱祖国;只有热爱家乡,才能谈得上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也只有热爱家乡,才能找到向上的动力,进而找到学习的动力。本次活动设想让学生通过对“家乡”主题的搜集、整理、探究,提升对“家乡”的认识,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1、分工,搜集整理素材。把全班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小组负责“风味小吃、名优特产”类;第二小组负责“名胜古迹”类;第三小组负责“风土人情”类。
2、主持人(一学生)撰写台词。
开头语
主持人: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金秋十月,凉风习习,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今天,我们0508班的老师同学们又欢聚一堂,进行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活动的主题是“我爱家乡”。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嘉宾--新来的实习老师参加我们的活动。
改革开放的横县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土特产丰富,小吃风味独特,而且山好、水好、人更热情,是个吃得好,玩得痛快的好地方。
说说横县
1、吃在横县
主持人: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横县的土特产中有哪“三大”吗?
下面请欣赏相声《横县“三大”》。
(三学生进行相声表演)
主持人:是的,南乡的大头菜确实香脆可口,峦城的大番薯清甜润肺,横州的大粽子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横县除了这“三大”以外,还有“三宝”。掌声有请解说员上场。
(同学代表手持图片上台解说)
主持人:是啊,横县的“三宝”茉莉花、蘑菇、桑蚕,确实给横县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那么,横县除了这“三大”、“三宝”外,还有哪些著名的风味小吃?下面请欣赏小品《吃在横县》。
(四学生进行小品表演,介绍鱼生、芝麻饼、粉利、年糕等风味小吃。)
2、玩在横县
主持人:老师同学们,吃在横县名副其实,那么,我们横县又有哪些著名的旅游胜地呢?下面有请我们班著名的导游带领我们远游吧。
(五同学接连上台介绍)
主持人:木祥村、笔木脚村、岭脚村,一个个生态园让我们大饱眼福,在那里度假避暑真是妙不可言。当然,南山寺和颇具特色的伏坡庙每年也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到那里旅游观光和烧香拜佛。现在再请大家闭上眼睛想想,乘一叶小舟,从县城出发,沿着郁江往西荡去,只见群山环抱,水面宽阔的西津湖出现在眼前,多惬意呀!是的,烟波浩淼的西津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横县的大地上;而富有神奇色彩的宝华山,树木葱茏,烟雾缭绕;气势非凡的九龙瀑布,如“落九天”的“银河”。哦,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时时在召唤着我们。
3、横县风情
主持人:吃在横县,玩在横县。同学们,这一点也不假。在横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勤劳善良的壮族人民一代代繁衍生息,孕育出了一个多情的世界。下面请听一听来自家乡的美丽传说。
(一学生上台讲故事。)
主持人:横县的风土人情也别具一格,大家想听吗?
(三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熟悉的风情。)
主持人:横县有着淳朴的`民风民情。三月三的歌会,把人们带进一个充满壮族色彩的美妙世界;五月五的龙舟比赛,展现了横县人民的风采;古色古香的骑楼,让人领略了古代建筑的神韵。横县还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秦观的诗句总在春风吹拂的时候飘来;“咚--咚--咚咚”豪壮的鼓声总在喜庆的日子里响起;而郁江边上的秦观像、怀古亭又给多少人以遐想。
唱唱横县
主持人:我们的家乡横县,物产丰富,风景迷人。淡淡茉莉飘清香,引来蝴蝶翩翩舞。下面请让我们同唱一曲《茉莉赞》,共同赞美我们可爱的家乡吧。
(全班同学齐唱《茉莉赞》:“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主持人:“茉莉花开,香飘万里”。身着素雅的绿色外衣,开着白色花儿,在空气中散发出独特香味的茉莉花,吸引了多少游人和客商。美丽高贵的茉莉花,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家乡夺得了“茉莉花之都”的至高荣誉。如今的横县也正像一朵盛开的茉莉,美丽,繁盛!
昨天,勤劳的家乡人民,已经创造了一个繁荣富强的横县,成为广西屈指可数的经济发达地区。今天,承担着建设家乡重任的我们,只要勤奋拼搏,也定能创造出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家乡新变化班会方案篇五
怀揣着几分担忧,几许期待,我和爸爸妈妈再次踏上了回家乡的路。
我的家乡新窑是庆元县辖内的个小村庄,那里四面环山,交通极不便利。记得第次回家乡,车开了整整十个小时,路凹凸不平,尘土飞扬,在山里绕来绕去,转得我晕头转向,胃里像有千万只小虫子在翻滚,吐、吐、吐,真是吐到胃里空空如也还 没到家。从此,回老家就成了我的场担忧。“现在不用担心了,高速公路已经修到了家门口”,爸爸边开车边哈哈大笑。
时间分秒过去,家乡越来越近,果真像爸爸说的那样,高速公路直通到了家门口,凹凸不平的小路变得宽敞平坦,路的两旁栽满了花草树木,可漂亮了。下车,我惊呆了,以前那些破旧的泥瓦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栋栋造型优雅的楼房,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花花草草,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都快认不出爷爷家了。好在爷爷早已等候在门口,拉着爷爷的手,我们来到了客厅,哇,好家伙,里面宽敞明亮,各种电器应俱全,充满了现代化气息。
“可可,先好好休息下,等下爷爷带你到小河边去钓鱼。”听到钓鱼,我顾不上满身疲劳,迫不及待地拉着爷爷就往河边走去。来到小河边,原先那座狭窄仅能容人通过、走在上面还 东摇西晃的小木桥不见了,座宽阔雄伟的石拱桥横跨在河面上,桥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从桥上往下望去,小河的水清澈无比,像面明亮的大镜子,河底堆积的沙石清晰可见,条条小鱼在水中快乐地游来游去,它们你追我赶,溅起朵朵美丽的水花。爷爷告诉我,小河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它的两旁堆满了人们扔下的生活垃圾,从老远就能闻到股腐烂的味道。每次经过这里都得紧紧捏住鼻子,小心翼翼地快速跑过去。而且,这附近还 有座化工厂,废水直接排到小河里,日复日,年复年,整条河都变黑了,就像个大墨缸。现在,人们合力让化工厂搬走了,重新清理了小河,这里成了小鱼小虾的乐园,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场所。
夕陽西下,落日的余辉洒满河面,小河显得异常美丽。村里的老人三个群,五个伙地说笑着往小河对面的座红房子走去。爷爷说,他们是去村里的老人食堂吃饭呢。以前,没有儿女的老人是很可怜的,不仅要下地干活,累得腰酸背痛,回家连口热饭也吃不上。现在可好了,村里建起了老人食堂,年满70岁的老人都可以免费在里面吃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阵微风吹过,老人们的说笑声飘出好远好远。
我的家乡变化可真大啊,我爱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