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心理健康心态篇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培养良好的心态也变得异常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关于“健康培养良好心态”的体会和心得。
一、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意识
提高自我意识是建立良好心态的第一步。我们需要认识自己的优劣势,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反应,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具体而言,考虑到自己的习惯和偏好,并挖掘出自身的正面和负面特点。这样,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就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情绪,避免出现负面影响。
二、保持心态平衡,克服焦虑
不出所料,焦虑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都感到心理压力非常大,无法应对。为了克服焦虑的心态,有两个关键是:保持心理平衡和全面了解。保持心理平衡可以通过舒缓的活动、少量的锻炼,甚至是瑜伽或冥想来实现。全面的认识则意味着对焦虑的原因有清晰的了解,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焦虑带来的困厄。
三、适当锻炼,维持身心健康
锻炼在保持身心健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每次锻炼时,我们都会释放大量内啡肽,它是大脑中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轻忧虑和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重要的是,每个人的锻炼目标都应该是适合自己的。正如我们在第一条中提到的,认识自己是培养良好心态的关键,同样,适合我们学科、任务、人身体强度的锻炼方式也应该不同。
四、放下负面情绪,享受生活
放下负面情绪,尝试享受日常生活,也是培养良好心态的重要方法。许多人因为经历过创伤和困难而没有能够从中走出来,因此它会成为他们心理上的负担。重要的是,我们要掌握思维放松的技巧、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与家人和朋友互动等方法,从而成为情感更加丰富、经验更加丰富的人。
五、把握自己的节奏,不给自己太多压力
最后,我们要记住的是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当我们面临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时,我们往往会放弃自己的个人时间和利益,以期获得更多的成就。也就是说,过多的期望和压力给我们带来的不是好处,反而会削弱我们的意志和信念。所以,我们应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节奏,给自己一些休息和放松的时间,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放弃不必要的压力和期望,适应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而达到更高的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结论:
在如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己的健康,因此要在健康方面培养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还需要掌握放下心理负担、保持身心健康、把握自己的生活节奏等方法。在这些方面,我们可能会有所困难,但是,只要我们逐渐磨练这些技能,就能在生活中精神饱满。
心理健康心态篇二
十九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教育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断言:“人只有用人来建树”,教师要塑造青少年的灵魂,必须首先具有健康高尚的心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而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以良好的个性心理状态为依据的,因此,教师要塑造学生健康的灵魂,必须首先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健康的老师才能教出健康的学生,教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极大,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个心理健康的老师,思维活跃、精神饱满、情绪积极,有耐心、爱心,包容心,对于孩子的错误予以客观的看待,而心里有问题的教师往往心烦意乱、情绪波动较大,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对于孩子的错误往往不能客观的看待,极易出现偏激的行为,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现代高速发展充满竞争的社会,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社会舆论对教育的过分关注,使教师教育压力更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重重压力教师极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应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要进行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它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智力发展。我们将尽心尽力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心理健康心态篇三
健康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它是我们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平静的心态,而健康的投资心态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健康投资心态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第二段: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健康需求
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健康需求。我们需要定期检查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方式。如果您有特殊的健康需求,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您应该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制定专门的健康计划。
第三段:保持心态平稳
心态平稳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面临挑战和压力时保持平静和冷静。可以通过放松技巧、冥想、适当的运动、愉悦的社交活动等方法来缓解压力,从而保持身心健康。
第四段:培养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投资心态更多的是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例如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规律的生活等。这些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第五段:结论
健康投资心态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健康需求,保持心态平稳,并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身心健康,拥有一份健康的投资心态。相信在不断地努力和实践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更健康和更快乐的生活。
心理健康心态篇四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在上大学前就听说大学要开设心理健康科,于是我就一直在猜测,心理课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老师会给我们讲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呢,是不是社会心理学、职场心理学这一类听起来很高深的课程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上了第一次心理健康课。四个班的同学们一起在 一个大阶梯教室里上课,气氛跟高中的时候很不一样,教室里回响着 老师扩音器的声音,感觉上课的气氛比高中要轻松很多。同学们对这门课程都不了解,但是在老师生动的讲解下,教室里变得很活跃,同 学们都很激动,积极的讨论起来。老师跟我们讲了很多心理学上的有趣知识,比如情商的高低和智商的高低对人以后的发展的影响大小。
心理健康课与大学生活也息息相关,比如谈到的大学生宿舍关系,现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大学宿舍里寝室之间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比如现在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娇生惯养,从没做过粗活,家里的人都围着他转,说白了就像小皇帝一样,到了大学以后,在宿舍里没人围着他转没人听他指挥,没有人帮他做任何事,这个重大的转变就会使他突然变得很不适应, 而这时候心理的调节就十分的重要。有的人在初中高中的时候一直是学校里的好学生,老师眼里的宝,天天被老师表扬着,被同学羡慕着,难免会心高气傲,自大起来,觉得自己跟别人不在一个层面上,自己就是要高人一等,瞧不起他人,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发现没有人崇拜自己了,没有一群人来仰 望自己了,心里的落差不是一点点,而在宿舍里还是自认为高人一等, 一副不屑与别人为伍的模样,久而久之就被大家疏远了,如果再加点 儿坏脾气,就会被大家排挤,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宿舍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生活习惯的差异。宿舍的室友都是天南地北聚到一块儿的,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有的人一个月不洗澡,有的人每天半夜煲电话粥,有的人特别自私,一点儿东西都不让别人碰......这些久而久之都会成为引起矛盾的导火索,但其实只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用为别人着想的方式,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大学其实是个小型的社会,每一个人在大学的生活就是在模拟着以后走入社会的生活,在大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以后走入社会能够如鱼得水的基础,也是在走进社会之前提前的演练,所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现代的“微表情”知识。微表情是指人在极 短的时间内所作出的表情,这个表情反映了人的真实情绪,但是一般人不容易捕捉,而这个微表情多用在刑侦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微表情我们也能够知晓对方的真实情绪,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真实 的交流。
心理健康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人处在社会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需要经历,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在打击之后变得更强,有的人永远悲观,所以他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在每次挫折之后都暗示自己“我能行” ,所以他终将成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的乐观的态度,才会将你引向成功。
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在心理课上,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
这门课程帮助我规划人生,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人生的确需要规划,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准备做些什么样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踏实的人生目标靠近。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永远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有些时候,理想也等同于我们的目标,但只是有了理想却没有认真规划,在实现的路上歧路多多,看着是大道,走的是岔道,计划往往赶不上改变,到头来感叹行路难,安慰自己已经追求了过程就不要太再意结果。这是理想与现实出入太大不得不给自己的安慰。 而如果你的确认真规划了你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标,如果过程出现了偏差就及时改正,始终让自己的目标在现实的征途中存在。一旦紧咬目标,你会发现你有战无不胜的力量,而且会努力为自己的最终理想而奋斗不已。 目标清晰与昏昏噩噩根本就是两种不同人生的选择,规划好你的人生,你会奋不顾身地为理想而努力,而你行动的动力,也是你每一个阶段不同的规划目标。所以一个好的人生规划太重要了,而这门课就很好的帮助了我。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这门课程帮助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导,为我的未来照亮了道路。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面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之骄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1、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在有需要得时候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有必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其一,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二,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其三、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主动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沟通。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才能迎合二十一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才能在其中搏击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战。
心理健康心态篇五
第一段:建立积极心态
建立积极心态是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前提。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它们。这需要我们培养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主动寻找好的一面,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抱着信心和希望去迎接未来。同时,我们要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功,发现自己的价值,这样就可以更加自信和开朗地生活。
第二段:学会释放压力
压力是让人心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种种压力,如工作、学业、家庭等。所以学会释放压力很重要,我一直都会选择一些能够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来进行,比如听音乐、运动、旅行等。这些活动有助于缓解身心疲劳,让我保持轻松的状态,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第三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身体的健康是心态良好的重要保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期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饮食均衡等,可以改善自身的身体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此外,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受到过度疲劳、情绪失控等负面情况的影响。
第四段:寻找助力
有助力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压力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尝试寻找能够进行交流的人或组织,比如朋友、家人、社交圈子等。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经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会让我们得到支持和帮助。此外,我们可以寻找专业机构或人员的帮助,比如心理咨询、健康咨询等,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挑战。
第五段:接受自己
最后,接受自己也是要培养好的心态。自我的接受意味着我们知道自己有哪些长处和不足,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定位自己。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独特和价值,以此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应环境和挑战。
总之,健康培养良好心态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寻求方法、不断尝试,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在我们保持良好心态的同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也将不断得到维护和提升。
心理健康心态篇六
大学生健康教育心得与体会
众所周知,健康的体魄和生活方式是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大学生健康教育,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地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增进大学生的卫生知识,帮助大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树立现代的健康意识,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虽然我们只学习了短短的几节课,却使我了解到许多知识,在这里主要谈自救互救,艾滋病,传染病和口腔保健。
首先是生命体征和自救互救。生命体征包括意识、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瞳孔。人体通过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16~20次,节律均匀,深浅适宜。正常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一致,而且节律均匀,间隔相等,正常成年人心率60~100次/分,大多数60~80次/分,女性稍快。常用的急救方法有心肺复苏术,即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合并使用。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将病人仰卧平地上,除去口腔异物,每次吹气1~1.5秒,让病人肺内气回缩排尽,再重复吹气,每分钟10~12次。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
其次就是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从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他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它只能在血液和体液中活的细胞中生存,不能在空气中水中和食物中存在,在室温下,液体环境中的hiv可以存活十五天,被它污染的物品至少在三天内有传染性。它非常脆弱,液体中的hiv加热到五十六度十分钟即可灭活,如果煮沸,可迅速灭活,三十七度时,用常用消毒剂处理十分钟,立刻灭活。它的传播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以及其他途径。我国预防艾滋病的策略是: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实行综合治理。
最后是常见传染病的防御知识,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由病原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它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传染病按其报告的病种类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8种,常见的sars,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常见的控制方式是,对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做到五早,才能控制传染源,通过采用药物或其他措施灭鼠、防虫、杀虫、驱虫,大力开展卫生运动,来切断传播路径,防止传染病扩散和蔓延。实践证明消毒、杀虫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通过学习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我们提高了健康知识水平,改善了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增强了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有效预防了心理疾病,促进了心理健康,形成了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降低了常见病的发病率。因此,开展这门课是十分有意义。
心理健康心态篇七
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在我多年的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阳光心态的重要性,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本文将以“阳光心态健康心里心得体会”为主题,探讨阳光心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分享我个人的体会。
第一段:引言
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帮助我们面对压力和困难,保持乐观和自信。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改变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们更加从容和坚强。在我日常的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阳光心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第二段:阳光心态的积极影响
阳光心态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它可以减少焦虑和抑郁。当我们拥有阳光心态时,我们更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其次,阳光心态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它帮助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对困难和挑战充满信心。最后,阳光心态能够促进身心的健康。研究表明,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拥有阳光心态不仅可以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还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
第三段:我的阳光心态体验
在我日常的生活中,我努力保持阳光心态,并从中体会到了许多益处。首先,阳光心态使我更加乐观和自信。当我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努力将问题看作是机会而不是难题,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并取得好的结果。其次,阳光心态让我更加平和和宽容。在和他人交流时,我往往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和包容对方,从而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阳光心态帮助我更好地管理和释放压力。当我面对压力时,我会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学会放松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四段:培养阳光心态的方法
培养阳光心态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于保持阳光心态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经常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会成功”等积极的口头暗示,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其次,学会积极思考并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当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转变思维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陷入消极的情绪中。最后,我们可以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培养一种感恩的心态。感恩能够让我们更加满足和幸福,从而培养出更加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第五段:结语
在我多年的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阳光心态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阳光心态可以减少焦虑和抑郁,增强自信心,并促进身心的健康。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积极思考和感恩,我们可以培养出一个阳光心态,并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功。我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鼓励更多的人们拥有阳光心态,共同追求心理健康的幸福生活。
心理健康心态篇八
上周请的客人里,有一位多年的糖尿病人,据说平时血糖指数是10,吃了我做的晚餐,有鱼肉有奶油蛋糕卷等,以为血糖会升到12-15,结果竟然只有7.9!哇咔咔!
看来我这四年学习健康烹调的努力没有白费。
其实我自己家里就有一个很好的标本,那就是我家领导。领导以前经常应酬奔波,在外吃喝的结果,就是高血脂高胆固醇,还有一个大肚子。
我们的家庭医生看到领导的血脂高得吓人,开了半年的药给他吃,吃完半年再检查,依然血脂高,指数岿然不动,好像没有吃药一般。
医生又开了半年药,正好这时候我开始学做饭,于是双管齐下,吃药的同时,只在家里吃我做的饭。我那时候开始想方设法降低饮食的油盐糖含量,经常试验到油盐糖量低到影响口感,才再一点点往上调整,最后找到一个既好吃又健康的平衡点,记录下来。这就是我这个饮食博客的起源。
同时按照医生的指示,多吃蔬菜水果杂粮,肉类以鱼肉为主,特别是三文鱼可以多吃,鸡肉兔肉等白肉为辅,带壳的海鲜和牛羊肉等红肉少吃,猪肉尽量不吃。
另外食用油以原生冷轧橄榄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first cold press)为主,偶尔高温煎炒才用一点芥花籽油canola oil。
经过半年的吃药加饮食控制,再检查时,领导的血脂胆固醇指标全部降到正常水平!
就是说,头半年光吃药,完全无效;后半年吃药加饮食控制,效果明显,指数全部达标。从那以后领导就不需要再吃药了。
指数达标的同时,领导的体态也发生明显改变,大肚子没有了,腹部平坦,腰也细了,身材似乎回到大学时代;晚上睡觉 呼吸变轻微了,没有了打呼噜的现象;他自己也感觉到身体轻盈精力充沛,没有以前那么爱出汗。
这样调整饮食,不仅改善了领导的身体状况,顺带我自己也变苗条了--证据就是,16年前买的一条细腰长裤,没穿几次就穿不进去了,一直放着。结果领导瘦下来,以前的裤子腰都肥了,就翻出我这条细腰裤来,居然给他穿进去了,咦,我说我也来试试吧,哈哈,居然我也穿进去了,而且腰腹部松松的很舒服,甚至还可以套一条保暖裤在里面呢。这才赫然发现我自己也苗条啦,腰细腹部平坦,哈哈,我这饭做的,一箭双雕啊!
我们从来没有节食,每天要吃四顿饭:早午晚餐加宵夜。而且每顿正餐都有肉、菜、汤,家里面包蛋糕饼干点心没有断过,就是坚持尽量买最原始的食材,自己加工制作,尽量控制油盐糖含量,突出食物本身的色香味,调味品只作陪衬而不是喧宾夺主,坚持下来就有奇效。
1、尽量买最原始的食材自己加工。外面卖的成品半成品,油盐糖量都超标,尤其是肉类和各种点心,过咸过甜,难以下咽。
2、加工时尽量控制油盐糖含量,找到既好吃又低油低盐低糖的配方。尤其是各种面包蛋糕饼干点心,西式配方含糖量都太高,我几乎都要减下一半的糖量,甚至有的减去三分之二的糖量,吃起来食物本身的香味很突出,只是若有若无隐隐约约有点甜味,又香又不腻人,关键是更加有益健康。
3、自己加工食物,完全没有防腐剂膨松剂软化剂等添加物。这些东西会使食物看起来很漂亮,可是吃下去会使人虚胖。
4、自己做的量都不会太大,很快就吃完,这样就保证食物新鲜。商业
心理健康心态篇九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压力和困扰时,拥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成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在我个人经历中,我逐渐领悟到了保持健康心态的重要性,并从中学到了不少心得体会。
首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一切事情,都应该积极地看待。即便是遇到了困难与挫折,也要坚信自己能够克服并取得成功。正如英国作家丹尼斯·维特利所说:“健康的心态是成功的核心。”只有抛去烦恼和忧虑,才能从容面对各种困难,激发出内心的力量和潜能。
其次,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倾诉。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无法独自面对一切。时常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使我们的心理得到宣泄和缓解。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或亲人,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倾诉对象。在向他人倾诉的同时,也能够从他们的经验中获得帮助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处理问题。
此外,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种种不如意的事情,人们常常会因此而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身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很难保持健康的心态。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保持平稳的情绪。可以通过休闲、旅行、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让自己的心情重新变得愉悦起来。
此外,注重锻炼对于保持健康心态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适当的锻炼都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通过运动,我们可以消耗掉多余的负面情绪和焦虑,让自己心情愉悦。同时,在锻炼的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多巴胺等多种激素,令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而在享受运动后的放松时光中,我们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审视自己,从而获得更多的心灵寄托。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提供很好的支持。定期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等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的事情。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而这种良好的状态又会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的心态,从而使我们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
总之,拥有健康的心态对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个人的体会中,积极乐观、与他人交流、调整心态、锻炼身体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是保持健康心态的有效方法。只有在良好的心态下,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各种困难,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一直坚持这些体会,努力保持健康的心态,让自己过上更加幸福、健康的生活。
心理健康心态篇十
本学期,我校以《苏州市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以“专业”为核心,加强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
合格的心理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更多的是实践上的操作方式与方法。我校有两名取得资格证书的心理辅导员,她们认真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在学校中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注重辅导的方式与方法,讲究心理辅导的实效,努力把专业做“精”。
(2)以“班级”为主阵地,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三级监护体系中的第一级。因此,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的队伍建设。首先是转变班主任的观念,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其次是经常鼓励班主任利用空余时间,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加强心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 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三,学校开展由心理健康教师通过讲座、沙龙、论坛等形式,对全体班主任老师进行培训,以点带面,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本学期,我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柏晶晶执教了《放飞烦恼传递快乐》团体辅导课,让我校的班主任老师受益匪浅。
(3)以“全员育人”为导向,加强其他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专业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全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在加强专业心理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对学校其他教师进行培训。我校通过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上网理论学习、阅览室阅览学习等方式,加强教师心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心理辅导意识和辅导能力。
(4)以“德育导师”为契机,充分发挥德育导师效应
结合德育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的管理
1、以点带面,保障“阳光屋”的有效开放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阳光屋”,已被评为苏州市的合格心理咨询室,本学期继续每天开放一小时,由心理咨询室的值班老师负责学生的咨询辅导工作,并做好相关的咨询记录。对问题较严重者,我们进行了个案跟踪辅导,认真做好个案研究记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规范性、科学性。本学期“阳光屋”的辅导老师对97位个案进行了科学耐心地辅导,其中有12位学生进行了跟踪辅导,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阳光屋”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一个“心灵驿站”。
2、以班为面,开展富有实效的班级团体辅导
本学期,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心理档案,做好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每月做一次集体辅导,对班级中出现的共性心理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并做好记录,使心理健康工作更具有实效性,真正地服务于学生。
柏晶晶老师执教了《放飞烦恼 传递快乐》五年级团体辅导课。孩子们畅所欲言,倾诉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烦恼。通过互动交流、范例引领、小试牛刀、大显身手等环节,孩子们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智慧来解决烦恼。最后大家发现,生活中总有烦恼,但只要换个角度,就能坦然面对。
李晓静老师执教的《学会欣赏》一课,层次鲜明,块面清晰,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告诉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遭,生活将更美好。
3、家校合力,形成富有高效的管理体系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家庭教育。因此,教师应和家长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本学期,我校举行了“关注孩子心灵成长”四年级的家长学校活动。活动邀请了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成员李亚青老师来校讲座。李亚青老师首先分析了目前家庭教育的盲区——忽视孩子心灵成长;而后讲解了孩子心灵成长的五大营养——肯定、自由、宽容、情感、梦想,最后说明了健康美好的心灵是家长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讲座活动中,李亚青老师亲切的话语,鲜活的实例,科学的指导,给家长们带来了家庭教育的启示,也解开了现实教育中的一些困惑。通过活动,家长们关注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
通过黑板报、橱窗、红领巾电视台等途径,努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红领巾电视台“成长快乐”节目开辟了《健康快车》这一版块,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饮食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2.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
我校每天坚持大课间活动(分室内和室外两套活动),学校提供充足的活动器材,并根据实际情况,让各年级四个班之间定期交换器材进行活动,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放飞心情,同时也缓解了学习压力。
3.加强了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
本学期,我校结合每月雏鹰争章活动进行 “一小之星 ”的评选活动,评选内容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雏鹰争章》,评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月底进行考核,并推荐出每月的一小之星。九月是“礼仪之星”,十月是“红色之星”,十一月是“安全之星”,十二月是“友爱之星”。每月产生24位一小之星,在月底的升旗仪式上进行隆重的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也促使了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4.开展了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本学期,我校邀请了太仓市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郑吉主任来为全校同学作主题为“爱护小眼睛”的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了当地医院口腔科施医生来校作“健康牙齿,伴你一生”口腔保健常识的讲座。11月9日上午,我校组织全体师生举行了主题为“消防安全记心中”的逃生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12月6日下午,我校组织五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主题为“知我沙溪,爱我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走近家乡,了解家乡,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怀。12月22日,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励志青春 放飞梦想”太仓名人校园巡回展。
总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条路上,还需要我们地一步步摸索,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