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计划。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村级易地搬迁工作计划篇一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全面小康,不漏一项”的总要求,在村民致富、村容村居美化、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攻坚,坚决防止因病困残等原因返贫,确保四道泡村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筹措资金3万元,发展贫困户庭院经济和村集体经济,提高贫困村民的生活收入,具体内容如下。
1.帮助村委会加强对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2.投入3万元扶持资金,帮助四道泡村渔业合作社开展鱼塘观光垂钓旅游项目。
3.为已脱贫的家庭提供救助,防止返贫。
4.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提高家庭收入。
5.深入村屯宣传法律知识,提供相关书籍,满足有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村民的培训需求。
6.提供一定数量的轮椅、拐杖等残疾人、老年人康复器材。
村级易地搬迁工作计划篇二
总体目标:枞阳中学整体搬迁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完成,确保枞阳中学所有年级9月1日顺利开学。
主要任务:
(一)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按期完工。
(二)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采购及安装完成。
(四)教育教学人员按时到位。
(五)搬迁过程社会和谐稳定。
二、组织领导和工作职责
(一)县政府成立枞阳中学整体搬迁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占聆娜
副组长:杨贤招、曹金海、唐左根
(二)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 长:杨贤招
副组长:何愿斌、汤晓克
成 员:方国栋、徐毅克、王光佐
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整体搬迁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督查督办各组重点工作,保障搬迁工作顺畅。
2、工程建设组
组 长:周雪松
成 员:汪晓年、祖泽、齐文
负责组织各项工程建设,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3、工程验收组
组 长:张马寅
副组长:徐学宝
成 员:丁立国、黄建华、徐庆阳、徐文师、钱义美、汪晓年
负责各项工程竣工验收,确保如期投入使用。
4、后勤保障组
组 长:马满华
副组长:何嗣进、张国龙、赵 武、周志奋、齐春昕、王祥贵
成 员:鲍官华、王爱民、高党生
负责水、电、通讯工程、教学、后勤设备采购及交通班车安排,确保后勤保障及时有力。
5、资产移交组
组 长:方国栋
成 员:周雪松、章轩为、朱正和、何孔健
负责枞阳中学老校区资产移交给枞阳二中顺利有序,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6、宣传报道组
组 长:黄学艺
成 员:王长学、张瑞明、方千、严妍、王一成
负责搬迁过程中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7、维稳纪检组
组 长:郑在武
副组长:徐学宝、鲍和平、刘毛陆、方国栋
成 员:孙志荣、王传启、何年保
负责搬迁期间学校秩序稳定,无重大信访事件发生,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
三、时间安排
7月25日前 制定枞阳中学整体搬迁方案,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各工作组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
7月30日前 各工作组依据职责分工,安排人员进驻学校集中办公,开展具体工作。
8月25日前 在建工程全面完工,设备安装全面完成,配套设施全部到位,竣工验收完成。
8月底前 新校区试运行。
9月1日 各年级开学报到。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领导,分工协作。搬迁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统筹协作,履行相关职责,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共同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宣传枞阳中学整体搬迁的必要性、紧迫感和重大意义,策划好搬迁系列宣传报道活动,营造良好的搬迁氛围。
(三)强化督查,保障有力。要加快工程施工进度,不得以任何理由延期验收交付使用。要全面做好新旧校区移交工作,不得借故推诿扯皮误事。领导小组将加大督查力度,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职能工作组也应明确任务,细化目标,责任到人,措施有力。
(四)严肃纪律,确保稳定。要维护大局,步调一致,在搬迁进程中,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要全力支持搬迁工作,对有子女在校的家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教育系统也应积极主动,学校年级组及班主任老师要实行包保动员责任制度。所有参与建设、验收、督查等工作的工作人员应严守纪律,服从安排,按期完成任务。县监察局、县效能办全程进行监督督办。对搬迁工作中出现的失职行为,以及影响整体搬迁大局的责任人将严肃处理。
村级易地搬迁工作计划篇三
一、主要成绩
(一)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情况。1、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深刻领会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新成效、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细化落实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强化党组织担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积极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2、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围绕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抓好各项党建工作任务落实,镇党委同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同支部委员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从制度上强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
(二)基层党建工作进展情况。1、制定党建任务清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推进我镇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实效。按照县委组织部党建工作要点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召开党委会、支委会、党员大会,讨论制定我镇党建工作任务清单,为今年党建工作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2、抓好党员队伍管理。3、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严格规范“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党员活动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
(四)全力推进镇、村环境专项整治
1、建立健全镇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
今年xx月份以来,我镇垃圾的收集依托xx公司市场化运作模式,组建了159人的专职保洁队伍,建立和完善垃圾收运系统,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配套8200个垃圾桶、一部垃圾清扫车、四部吊桶清运车。同时,加强源头分类收集,采用灵活的收运方式,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
2、完善环卫市场化运作,强化保洁员队伍管理。
一是增加投入,完善镇村保洁硬件建设。集中整治乱停乱放、乱倒垃圾、强占乱搭、违章建筑等突出问题;配置垃圾运输车134辆、垃圾深埋桶47个,对道路进行绿化、亮化,为道路清扫保洁奠定基础。
二是严格管理,建立层级监督考核机制。对保洁人员实行层级监督考核机制,一级考核一级,并根据考核结果拨付工资报酬。
3、创新工作方法,推进环境整治工作长效化、常态化一是严格考核机制。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制定细致详实的考核方案。镇包村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村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将环境整治责任压实到人。确保具体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狠抓落实成效。每周五镇政府在日常巡查时,将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拍照取证,在次周二镇村干部大会上通报。
三是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有效的改善了城乡环境形象。
(五)大力开展镇村文明创建工作
1、大力宣传,积极营造氛围
村级易地搬迁工作计划篇四
一、以源头治理为重点,筑牢思想防线。
一是分工明确,组织到位。 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与城乡同建同治督察组,按照乡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形式制定了《排料乡城乡同建同治实施方案》、《排料乡城乡同建同治考核办法》、《排料乡城乡同建同治布点方案》,把责任层层分解到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宣传,动员到位。我乡深入开展“大走访、大宣传、大规劝”的教育教化活动,以上门单独规劝和现场集体规劝的方式进行宣传发动。乡里给每户农户印发一封同建同治倡议书。各村每个星期利用召开村民大会时机集中播放学习攸县同建同治工作先进经验并发放同建同治宣传册。全乡党员必须签订一份遵守和带头执行落实同建同治工作的承诺书及时召开村组群众会,商议出同建同治的专项村规民约,来规范广大群众的行为。
三是突出重点,整治到位。为了卫生环境的治理取得更好的效果,积极劝导群众将垃圾“分类减量,化整为零”,着力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不出户,并重点在焚烧垃圾上指导群众做好文章用好资源。我乡作为苗族聚集乡,千百年来的生活习俗使户户有火坑,家家有灶台,农户或多或少都有在火坑灶台里焚烧垃圾的意识。乡里顺势引导、大力提倡村民综合利用火坑灶台这两个“自然”形成的垃圾焚烧池。在每天煮饭炒菜时将农户将屋前屋后拣回的垃圾集中在火坑灶台里烧掉,如塑料袋、纸屑、尿不湿、瓜果壳、枯枝等。在可回收资源上,积极倡导村民把可以在市场上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如:书报、废纸、铜、铁等金属,酒瓶、镜子等玻璃,皮鞋、轮胎、纤维等买至废品收购站。每户农户及时把牲畜粪便、菜屑等垃圾倒入粪池或堆积到田间地头沤肥;并将废弃的砖、石料、沙子、石粉、烤烟煤灰可以填埋或铺路。
实现可利用价值,垃圾分类处理得到了广大群众高度认可,充分利用这些垃圾,做到变废为宝。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及时农户把有毒有害垃圾进行集中存放,由乡里派垃圾回收车集中运光。
二、以优化环境为目标,健全基础设施。
一是健全基础设施。在乡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乡里挤出同建同治专项资金先后购买垃圾回收车2台,投入资金先后购买分类垃圾筒3000余个,基本满足全乡农户的需求,完成并规范乡境内临街门面统一招牌,制定同建同治宣传牌50余块。为彻底制止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先后划分停车位50余个,乡里为减少赶集时产生的垃圾量,购买50个垃圾筒发放到每位摊主,严格要求赶集时摊主将产生的垃圾自觉清扫到入垃圾筒,有保洁人员统一清运。着力规范市场管理。
二是推进项目建设。乡里先后完成垃圾集中处理场9余亩的征地工作及项目建设,可再生资源回收站已全面竣工,本月可投入使用,并积极探索垃圾回收一条龙服务的管理机制。先后投入资金完成补毫、龙孔等村的山塘清淤工作,完成芷耳村民居改造工程,以省委组织部驻点金龙村为契机,大力实施精细化扶贫,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优化人居环境。
三、以督察考评为抓手,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实行交流检查。为使五大主干进一步了解各村同建同治工作开展情况,充分认清自身存在不足,着力推进全乡同建同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乡里先后组织各村五大主干对7个村进行交流检查,通报考核结果,推介先进典型。二是坚持明查暗访。围绕县同治办每月下发考评细则,每个月由乡同治办分别对各村进行综合考评,为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督察组及时联系该村村干部全程跟进,指出存在不足及时下整改通知书,每月根据实际情况,各村评出5到10户同建同治示范户、最清洁户、清洁户等,并给予奖励。三是落实奖惩措施。在每个月进行考评的基础上,给个村进行排名打分,对同建同治工作开展每月综合排名前二名的村分别采取奖励20xx元、1000元,后二名的村分别罚款 20xx元、1000元,罚款从年底烟税返回扣除,位居第三、四、五名的村不奖不罚,17个自然寨排名中前5名的自然寨分别给驻村干部绩效考核各加1分,排名后5名的自然寨绩效考核各扣1分,对第一次排名最后的村在大会通报批评并说明原因,连续排名二次倒数第一的村由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连续三次排名倒数第一的村报请县分管部门同意由乡党委对村五大主干进行停职整改,整改未到位责令劝离工作岗位。联系村的驻村领导及驻村干部1年内不提拔调动,本年度不参加评先评优,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离县委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以“五化四清三基”的发展思路,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致力于美丽排料、魅力排料、腾飞排料、活力排料建设。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着力强化教育劝导。全乡上下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克服”无所谓的态度,小题大坐的想法、厌战的情绪和盲目乐观的意识”四种消极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推进城乡同建同治工作。二是要注重积极引导。加强宣传,强化农户的环保意识,垃圾分类的教育教化工作,各村建立村级垃圾回收站,明确责任人,稳步推进垃圾回收一条龙服务的管理机制。三是开展多种宣教活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积极开展大宣传、大规劝活动,让广大群众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想在心里,使文明卫生意识深入人心,做到“行人不乱仍,垃圾不出户”。四是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围绕同建同治工作目标,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党员干部带头树榜样,当标兵,走前列。五是强化保洁人员管理。加强全乡保洁人员的管理工作,制定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措施,明确工作目标,将工作实绩与责任人挂钩,严格兑现奖惩。
(二)着力整治环境卫生。一是全面实行乡村垃圾大清扫。突出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全乡村寨垃圾进行全面大清扫,消除死角。二是全面实行占道经营大清除。对乡境内所有违规占道经营点坚决进行清除,做到不出门面经营。三是实行交通秩序大整治。四全面实行户外广告大制止。以乡同治办牵头,对乱贴广告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五是全面实行临时建筑大拆除。对乡境内违章建筑实行全面清理,做到沿街棚户一律拆除,占道遮阳伞一律取缔,门市广告牌一律规范。六是全面实行房前屋后大清理。积极引导农户整齐摆放柴河、农具等杂物,着力营造乡村宜居环境。七是全面实行建筑工地大规范。各村要加强建筑工地是监管,严禁出现建筑材料占道堆放,渣土乱倒等违规行为。八是全面实行河道大治理。凡各村寨涉及到河道小溪的要加强河道治理,落实好每天保洁任务,确保河道整洁。
(三)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坚持推行以“村为主”的工作模式,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按照布点方案的要求严格落实责任,全力抓好联系点的同建同治工作。二畅通梳理渠道。排料村主街道要加强车辆的规范停放,主街道严禁出现乱停乱放等现象,确保畅通无阻。三是加强村寨建设。认真抓好责任区路段的环卫工作,广泛动员群众,发挥参与作用,促进同建同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四要落实“门前四包”。继续排料村、桃花村巩固“门前四包”成果。
(四)着力强化督导。加大对个村寨同建同治工作的督导指导,积极采取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各村开展工作情况逐项督促落实,在工作中出现的典型事迹,先进事迹予以全乡通报表扬,对工作拖延、推行力不行的,一经查实给予全乡通报批评,并按《排料乡同建同治考核办法》文件的有关要求进行处理。
恳请解决问题:
为加快推进我乡同建同治示范乡建设,结合乡实际,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恳请县委、县政府予以支持帮助。
1、绿化。主街道的街道及新建办公大楼工作需要得到完善。
2、亮化。主街道路灯使用期长,部分已损坏群众照明条件受到制约,请求解决排料村照明问题。
3、硬化。乡境内自去年修复公路以来,部分已损坏,道路凹凸不平,排料村主街道尤为突出,需从新修复。
4、美化。位于垃圾集中处理场内建立乡大型集中垃圾焚烧炉,各村均建立小型垃圾焚烧炉,集中销毁白色污染垃圾。
村级易地搬迁工作计划篇五
(一)加强党性锤炼,砥砺政治品格。坚持用党的最新理念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领导班子成员能够始终把个人置于组织之中,遵守党章党纪,做到四个服从,切实履行党员义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v^保持一致。坚持将党性教育作为主业主课,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贯穿始终,“补钙壮骨、强身健体”,通过集中学习、“主题党日”、交流研讨等方式,深入开展党史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时刻做到自行自知、知行合一,2021年全年累计组织学习32次,党员干部提交心得体会13次,集中观看红色教育片10场次,报送党史教育信息36条,开展交流研讨25场次。持之以恒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召开党组会42次、支部会议12次、党员大会6次、民主生活会1次、组织生活会1次,支部书记、党组成员讲党课6次,领导班子把握大局大势、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严明政治纪律,从严管党治党。严格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召开党风廉政专题研究部署会议4次,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国庆等重要节日节点,领导班子成员与干部集体谈话6次,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党员干部无任何违纪违规行为。领导班子成员都能自觉接受监督,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按照民主集中制议事、决策、办事,认真执行“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对涉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大额资金支出、重要工作一律集体研究决定,凡是应提请上级决定的,一律提请审定,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一)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决筑牢返贫致贫防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研究制定了《景泰县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关于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安排意见》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行业部门“线上”预警反馈、乡村干部“线下”定期筛查、农户自主申请、综合研判分析等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盯紧控辍保学、稳岗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环节,做到疑似风险及时发现、帮扶措施有效落实、发展短板同步补齐、返贫风险动态清零,截至年底,全县共识别纳入“三类户”162户563人(其中边缘户98户342人,脱贫不稳定户50户16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4户52人),其中139户475人消除了返贫风险,未消除风险的23户88人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针对性落实帮扶措施,将返贫致贫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强化组织领导靠实责任,有效实现工作体制衔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统一部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并于6月7日挂牌,主要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制定了《景泰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四五规划》,指导乡镇、相关行业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压紧压实党政、部门、帮扶“三线责任”,形成了“党政主抓、部门主推、干部主攻、群众主体、社会助力”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12月印发了《景泰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内充实优化帮扶力量的实施方案》,充实优化了帮扶力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全面督导排查短板弱项,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对国家和省级反馈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29个问题,以及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一轮、第二轮督查反馈的8个方面10个问题,均已整改完成;2021年省级专项考核实地评估反馈我县5个问题整改完成5个,反馈全市6个方面13个共性问题整改完成12个;对中办督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和^v^第八次大督查反馈存在4个方面6个问题整改完成5个;对《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暗访调研反馈的6个问题整改完成5个。组织行业部门、各乡镇工认真开展“大排查”和“十查十纠”行动,召开专题安排部署会议4次,印发了《景泰县乡村振兴局关于全面做好国家后评估重点关注问题摸排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督导各乡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稳定增收、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方面,逐村逐户、逐条逐项进行全面筛查,组织水务、教育、卫健、住建等部门开展督查检查2次,对发现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确保问题动态清零,确保了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顺利通过省级专项考核。
(四)统筹整合衔接资金使用,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2021年全县共到位财政专项衔接资金26288万元(中央10475万元、省级11301元、市级412万元、县级4100万元),资金安排使用涉及产业、饮水、道路、盐碱治理等11大类185个项目。截至年底,支出26288万元,支出率100%;制定了《景泰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和《景泰县扶贫资产确权和移交方案》,确定了景泰县扶贫资产目录,按照确权程序,各行业部门、乡镇完成确权颁证和移交工作,2013年以来共形成扶贫资产规模,万元,占扶贫资金的。
(五)做好光扶扶贫管理工作,增加群众脱贫增收渠道。指导、督促相关镇、村做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后期运营维护、收益分配及公益岗位开发等工作,做到年初有收益分配计划、运行有专人管护、收益分配公开透明,确保电站效益持续稳定,带贫能力显著。1-12月共计发电量万度,发电收益和国家补贴收益合计万元,扣除税费、电费、运维费、保险费、购买备品备件等费用万元,63个村集体收益万元,党群互助协会收益万元,带贫增收万元。
(六)建立完善协作帮扶机制,持续推进结对协作发展。制定了《景泰县2021年东西部协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7月份西青区委书记李清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赴景泰调研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产业帮扶方面,实施了产业园区产业带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项目。4家西青企业落地园区,投资额5669万,吸纳25名脱贫劳动力就业,与30户脱贫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交流学习方面,坚持联席会议、双向挂职等机制,区县双方高位互动、深化交流,西青区选派3名党政干部、28名专技人才到我县挂职指导,我县选派3名党政干部、54名技术人员赴“西”取经,西青5所医院与我县2所医疗机构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举办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一期,参加培训47人。基金扶持方面,落实2021年财政援助资金3600万元,实施产业、基础等项目30个。落实结对乡镇帮扶资金248万元,实施项目3个。社会帮扶方面,西青区11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与景泰县15所中小学、幼儿园结对,西青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670万元。消费扶贫方面,天津西青区协作支援办组织农业农村委、区文旅局及有关企业赴我县就帮扶项目、消费扶贫、文旅协作等进行考察对接,截止年底,完成东西部消费扶贫亿元。
(七)加强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扶智扶志”夯实发展基础。2021年全县落实建档立卡家庭大中专学生“雨露计划”春季补助1142人、万元,秋季补助880人、132万元。按照“应贷尽贷”的要求,2021年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20户2097万元。截止年底,全县扶贫脱贫类小额贷款余额亿元,全县逾期小额贷款已催缴清零。
(八)强化驻村帮扶干部管理,推动帮扶工作落实见效。按照“调回一人、补充一人”原则,共调整选派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26人,驻村工作队员39人,其中县级调整31人、市级调整14人,省级调整20人,确保了驻村帮扶工作不断档、帮扶力量不减。举办全县驻村帮扶工作队业务培训班2期,培训驻村帮扶及镇村干部300余人次。加强督查检查,整治驻村不住村、履职不到位、工作作风不实等突出问题,发现典型问题10个,约谈提醒乡镇党委书记2人、驻村工作队员2人,对2名优秀第一书记进行专题拍摄宣传。12月16日,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常务副省长石谋军主持召开景泰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推进会。12月下旬,完成对各级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村第一书记(队长)、工作队员的考核工作。
2021年,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基础设施仍然是短板弱项,部分村特别是原来的非贫困村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薄弱。二是部分干部、乡村干部对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政策、重点工作还不能够“一口清”,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发挥不充分。三是易地扶贫搬迁大多数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为种养业,无稳定务工岗位,存在“两头跑”现象,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
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将以乡村振兴省级重点帮扶县为抓手,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决策部署,一是持续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紧盯控辍保学、稳岗就业、易地扶贫搬迁、扶贫车间等重点环节,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范围,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纳入、早帮扶、早清零,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二是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工作要求,落实“四个不摘”,围绕教育、健康、产业、就业、饮水、住房等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及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方针,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好相关政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是因地制宜,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大非贫困村水、电、路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整治农村“脏乱差”及黑臭水乱排、废旧农膜乱堆等问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四是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人才支援,积极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携手共建产业园区,推动扶贫协作向发展协作转变,着力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升级版”。五是持续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和能力培训,全面提升帮扶工作精准度和实效性,有效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在巩固深化全县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作用。六是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从就业需要、产业发展和后续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完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安置区周边建设产业园区和扶贫车间,发挥帮扶带动效益,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七是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改善生产条件,不断延伸产销链条,建立多种类型、多种方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开展“三专一平台”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我县特色产业精准对接,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让更多农产品企业“走出去”、农产品“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