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钟南山事迹的心得体会篇一
您好!
钟南山爷爷,我知道很多您的故事。2003年sars病毒(非典)爆发时期,您挺身而出,那年很多医生也被传染了,您说“把重病的人送到我这来。”您不畏非典的肆虐,成为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虽然十七年前我还没有出生,但是今天听到了爸爸讲给我关于您的故事,我非常感动,您真是一位大英雄!
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了,83岁的您仍然坚持第一线,我相信您也一定会找到办法。钟南山爷爷加油!白衣天使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能成功战胜病毒!
折静萱
2020年1月27日
钟南山事迹的心得体会篇二
3月21日上午,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沙河村党支部书记姚建刚开着小轿车,再次来到牛庄村向罗老“取经问计”。
罗官章今年79岁,拥有60年党龄,曾在海拔1700多米的牛庄乡当了20xx年“一把手”。当年,他带领群众开山劈路,“划旱船修电站”,创造了闻名全省的 “牛庄精神”,获得省劳模称号。1997年,他从县人大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休。
“在任上的那些年,我们解决了乡亲们的‘粮袋子’,始终没有解决乡亲们的‘钱袋子’。老百姓吃饱了,荷包是瘪的”。多年来,罗官章始终对乡亲们有种“亏欠”感。
“不让乡亲们的荷包里有钱,死了也闭不上眼”。退休后,罗官章放着县城房子不住,毅然返回老家住木板房,引导农民转观念、学技术、闯市场、调结构,先后尝试了10多种药材、烟叶和蔬菜的种植。经过乡里推广,最终形成了烟叶、药材、蔬菜三个支柱产业。九里坪村农民杨绪超三兄弟,住的是茅草屋,轮着穿一双破球鞋。1999年初,罗官章登门动员他们种天麻,帮助贷款3000元,并免费提供部分菌种和技术指导。当年,三兄弟净赚1万多元,将茅草房换成7间砖瓦房。8年后,杨绪超又建新房,还买了电视、冰柜、太阳能热水器等。据统计,20xx年间,跟着罗官章种烟叶、药材、蔬菜的1500多个农户,累计增收5.1亿元。
牛庄乡原副乡长李思达感叹道:“老百姓的荷包能鼓起来,罗老有大半的功劳”。
天麻是牛庄乡的传统名贵中药材。为了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罗官章带领村民到陕西、山西等地学习取经,并带头做试验。有一次切割菌材时,因杂木突然扭滑,他的两个手指被锯掉。然而,他仅住院10多天就跑回家,继续堆培菌材。历经100多次试验,他终于在五峰率先攻克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与传统栽培法相比,新技术不仅省工省时增产1 倍多,还解决了品种退化问题。经过推广,全乡天麻种植从20xx年前的220平方米发展到去年的1.68万多平方米,共增收1.8亿元。
钟南山事迹的心得体会篇三
在20_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州医学院一附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奋不顾身与同事们一道冲在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最前线。他不顾年事已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悉心指导救治病人,在这次广东非典型肺炎的确诊治疗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病因不明患者从河源送来,其时该病人已出现双肺弥漫性渗出,呼吸窘迫的重症迹象。一连5天,医生仍找不出病因,患者病情不断恶化。这一异常情况很快报到钟南山院士那里。
钟院士非常重视,亲自对该病人进行会诊。但是将病人送进icu的4天临床监测中,所有的诊断都显示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病例。在暂时不能确定病因的情况下,钟院士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制订了相应的对症治疗方案,采取无创通气等疗法来暂时缓解病人的病情。
而就在钟院士率医务人员为病人殚精竭虑寻找救治方案时,从河源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曾经抢救过该病人的8名医务人员全部感染同一种病!钟院士立刻预感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特殊传染病,当即吩咐呼吸疾病研究所的全体医务人员做好准备,考虑各种可能性。他请示广医一院将该病人的病情上报广州市越秀区防疫站,同时应省卫生厅要求派出专家到河源会诊。
但此时,中山、江门等地也相继有医务人员被“怪病”感染。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肖正伦教授即刻赶往中山会诊,接着去了江门。后来,钟院士自己也赶到中山,参加调研。大家隐约感到,一场大仗即将打响。
春节期间,广州地区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各种谣言散布开来,越传越邪乎,如什么某某医院死了上百医生,什么某某医院已经被关闭,等等。随着恐慌的蔓延,全城刮起了抢购风,药店里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以及商店里的白醋都卖断了货,甚至还有人囤积居奇,卖出了100元一瓶醋的天价!此时,广州非典型肺炎发病进入高峰期,短时间内,转送到广医一院的病人骤增,达到21人。
这时,钟院士主动请缨,要求将最严重的病人送到他们呼吸疾病研究所。作出这个决定需要很大的勇气。第一,当时病因不明,谁都没把握能治好病人,而治不好等于砸了自己的牌子;第二,当时已经很明确,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情越重,传染性越强,接治最严重的病人,等于给自己寻找危险。
从此,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了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核心堡垒。每一个“非典”病人送进所里来时,他都要亲自检查,制订治疗方案,甚至抓起人工气囊为病人输氧;在探视病人时,为了检查患者的口腔,他把自己的头凑到和病人距离不到20厘米处细细观察;危重病人往往无法说出话来,为了和病人作足够的沟通,他耐心地查看病人的嘴形,猜测病人的手势,观察病人的眼神,辨认他们写出的歪歪扭扭的文字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的研究,钟院士率领他的助手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多数“非典”患者康复出院。
山院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再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彰显了一名科学工作者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危急时刻尽显科学家英雄本色,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钟南山事迹的心得体会篇四
17载,两次关乎生死的重大疫情,20__年是他,20__年为什么还是他?总结起来,让钟南山院士始终如一的是这四大特质:有本事,讲真话,敢担当,医天下。我们在书里首次公开的20年前的院士自述中,可以看到这些特质。
钟院士是一段跨越17年的传奇,让我们记住这位不老的民族英雄,这位抗疫战士的青春之路。
最美逆行,不怕牺牲
他建议公众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已高寿,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坚持真理,敢说真话
20__年,钟南山坚持己见,发表不同于其他专家的观点,最后被采纳。
武汉不收泪,我们不后退
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此话不无道理。武昌首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自此,武汉就成为了英雄城。本次疫情,武汉封一座城,护一国人,这种“壮士断臂”,必然也会意味着牺牲。对此,我们不能旁观,全国上下都在援助,武汉不收泪,我们不后退,湖北不晴空,我们继续冲。
钟南山事迹的心得体会篇五
毕业季,各大高校开启校长毕业典礼致辞模式。作为校友的院士们也常被邀请参加,为即将走上社会的学弟学妹们助攻。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
志远,德厚,才盛,应是知识分子追求的三大品性
所谓大知识分子,其内心本质是以无我为自我。现在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把那点“聪明才智”太用在自己身上,考虑自己的利弊得失、争取个人利益用情用智过多。
志远、德厚、才盛,是成就知识分子的三大品性。志远,不是志大,志大和才疏如果加在一块,那是人生与社会之害。志远是指的价值取向,是能够穿越世俗、穿透“红尘”、引导终生的价值观。德厚,有其厚才得其稳固,才积其高。才盛,知识分子无其能者无以济世,而协和的校训就是:“科学济人道”。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
如果说独立是成功的前提,那么合作就是成功的催化剂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这是我喜欢的苏轼以竹喻人的句子:丛生时自主自立,独自时无所畏惧。实际上,小到个体,大到国家,没有独立的品格,必将随波逐流,失去方向。
独立不迁的品格能让你们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和社会中,正直敬业,“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
当代世界的大事业、大项目、大工程,都需要凝结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协作与合作需要优势互补,也需要求同存异。如果说独立是成功的前提,那么合作就是成功的催化剂。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
不断追寻意义和终身坚守价值,就是求解命运之谜的最好方法
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你们要学会选择,把握住命运的方向。命运虽然充满变数,但实际上是有迹可寻的。对意义的不断追寻和对价值的终身坚守,就是求解命运之谜的最好方法。在面对选择时,要追寻意义,不因名利熙攘而困扰;要坚守价值,不因境遇改变而动摇。不同的选择会将人们引向不同的人生。
要消除命运的不确定性给人生带来的迷失,就必须超越当下和自我的局限,以长远而坚毅的目光审视自己的内心和未来,在起伏难测、激荡不停的命运之海中,在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选择中,把握住前行的方向。
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尚永丰:
没有高比例的考研率,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杭师大
没有一流的校友就没有一流的学校,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
一流的大学呼唤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毕业生、一流的老师、一流的管理服务。杭师大的学生要不甘平庸,努力到高水平大学去深造,没有高比例的考研率,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杭师大。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
世界越是复杂多变,就越需要尽快打开视野和开拓眼界
在变局甚至乱局中更加需要我们既审时度势、又顺势而为,更加考验我们的系统思维和意志品质,更加需要我们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
有三点是我特别想强调的:一是越是形势复杂打开视野就越是紧迫,二是越是事情复杂追求卓越就越是重要,三是越是情况复杂就越需要简单地表达出来。
世界越是复杂多变,就越需要尽快打开视野和开拓眼界;事情越是千头万绪,就越需要保持专注和追求卓越;情况越是盘根错节,就越需要三言两语能把事物的本质规律给总结出来。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
希望你们做一个思想者、实践者和担当者
刘忠范作为教师代表在北京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上表示,借此机会,愿提三点希望与你们共勉。
希望你们做一个思想者。今天的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更加需要冷静地思考、理性地行动,去应对复杂多变的挑战。
希望你们做一个实践者。因为没有实践的思考是苍白的。
希望你们做一个担当者。丘吉尔曾说过,责任与担当是通向伟大的代价。我一直认为,兴趣可以带你走得很远,而担当则会带你飞得更高。
在结束我的发言之际,我愿意把我坚守的一个理念分享给你们,“永远不要给自己设置天花板”。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关键在于你去挖掘,不要轻易地说自己不行。只要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担当,你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
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
李儒新作为天津大学校友代表,在该校2020年毕业典礼上表示,我高中时就把“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贴在家里的墙上。这句话源自于著名的教育家、我国现代物理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严济慈先生。
学习工作一定要设立高的标准、大的目标,如果定100分的目标,努力后可能能得90分,如果定60分的目标,最后可能也就是50几分。
只有高远的目标是不够的,母校的校训“实事求是”要时刻放在心上,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就是要能够顺势而为,能够因陋就简,就是要埋头苦干,就是要多干少说。这里“因陋就简”说的是,做一件事,如果等条件都具备了再动手,也许就错过时机了。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的时间不多了,但我还是有目标
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毕业典礼上表示,我希望同学们在工作里头要学会不满足现状,要学会创新。不但对自己有要求,而且还要有追求;不但要有志气,而且还要争气;不但要有热情,还要有激情。
我的时间不多了,但是我还是有目标,要往前走。大家要记住,你们有这个心态,你们会活得长点。
丘成桐(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若到国外普通高校留学,清华的水准和氛围比它们好很多
丘成桐在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毕业典礼上表示,今日的毕业生要面对第一个现实是:华裔学者在美国高校生存的能力将比从前差很多。因为美国的高校除了经济困难以外,现在还遇到种族平等的问题。
对于今年毕业的学生,若要到国外去留学,我赞成,但请你们不要忽视上述的现实。假如你们要去的是第一流的学校,像 harvard、mit、princeton、stanford 等,我觉得还是很值得去的,因为那里有很好的老师和环境;但如果是去普通的高校,清华大学的水准和氛围其实比它们好得多。
朱邦芬(中国科学院院士):
拒绝狭隘民族主义,更加坚定地面向世界
朱邦芬在寄语2020清华学堂毕业生时表示,比较4个庚子年,我们祖国虽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毕竟是大大前进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是:风物长宜放眼量。
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很少是一蹴而就的,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我给大家第一句临别赠言。
第二句临别赠言是,拒绝狭隘民族主义,更加坚定地面向世界。
我们一部分同学将出国留学,我们也有一部分留在国内继续学习工作。可以肯定,许多人将面临新的局面,遇到许多新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我想中国对世界开放这个基本决策不会改变,我们依旧要具有国际视野,孤立主义是没有前途的。
你的毕业典礼上,哪些致辞曾打动并影响了你?欢迎分享。
(文中图片均来自各高校官网)
钟南山事迹的心得体会篇六
钟南山爷爷是这次抗击疫情中的大功臣,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下面给大家分享钟南山抗疫先进事迹精选.欢迎阅读!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初读时不禁疑惑,仓颉创字而已,何以让天地恸哭、神鬼惊惧?张彦远这样解释:“造化不能藏起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意思是,文字出现后,上天终于可以传达心意、记载秘密,所以感动得下粟雨;而文字由于有巫术,鬼怪再也不能隐秘,所以惊惧大哭。可见,当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化作最真实情感的文字时,它的震撼力将无以衡量。
蓦然想到,在这场悄然而至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除了有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突击队员冲锋一线,也有大量文艺工作者坚守后方,真实书写,向社会和人民传递着共克时艰的信心力量。
我在后方战“疫”,我看到每一名文艺工作者都在努力奔跑。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没有白大褂、也没有绿军装,但是他们依然奋战一线,发挥耳目喉舌作用,用不灭的灯为战友们点亮归家的路,用如椽的笔撑起同志们疲惫的肩。他们牢记嘱托、响应号召,及时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客观记录前线点点滴滴,深入挖掘一线感人事迹。他们,用镜头定格感动,让我看到了“国士”南山眼中饱含的深情热泪;他们,用画笔描绘温暖,让我看到了“逆行者”雪夜登机战病魔的感人场景;他们,用各种各样方式,让我们看到一张张满是压痕的脸、一双双满是血丝的眼。他们用心书写着时代的精神图谱,精心创作着平民的英雄赞歌。
我在后方战“疫”,我为每一位奋战在前的朋友点赞。我们手虽不能相握,心却紧紧相连。您的“请战书”,您的“与妻信”,您在抗击疫情中的每一次逆行、每一份温情,都是我最朴质的创作元素。正如您所言:“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这就是我的责任,虽然心里也有不舍,但疫情面前,不能退缩。”我将始终坚守文艺初心,在这狂风骤雨中以笔战“疫”,记录感动、鼓舞士气,讴歌真英雄,传播正能量,用文字向白衣战士致敬,向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抗疫英雄致敬。
有人说:在这个古老国度每一寸土地上,成片的花在大地上“摇摆”。每一朵都那么渺小,当他们连成一片,风也要驻足,云也要致敬。这种力量聚沙成塔,集孤弱为伟力;这种精神自强不息,使困地发新芽。我在后方战“疫”,让我们一起用爱歌唱、以笔战斗,众志成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感悟感动的真谛和内涵,彰显 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这样的精神脊梁怎叫我们不感动,这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将帮助亿万中华 儿女增强责任感去战胜疫情。 这是一个平凡人感动平凡人的季节。战“疫”路上你的平凡行动是抗“疫”的初始线和出发 点,让我们串联平凡,铸造合力,增强信心,汲取战“疫路上的“感动因子”,释放正能量,为 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钟南山事迹的心得体会篇七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某某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根据上级防控工作紧急通知,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
校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以杨良广校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分工,及时处理上级下发文件、任务,并制定《__小学20__年春季推迟开学预案》。
2、全面彻底消毒,不留一个死角
开学前学校统一封闭管理,不提前开放,同时学校安排专门人员对校园的所有办公室、教室内外、厕所、垃圾箱等进行了消毒,不放过一个死角。
3、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加大防控宣传
学校利用电子屏、悬挂条幅等形式进行防控宣传,同时通过班级群、公众号、微信等网络渠道做好所有学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向孩子开展安全和卫生防疫教育,了解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
4、加强学生管控,做到“日报告、零报告”
做好学生的管控,没有特殊情况坚决不能外出,防止学生聚集,最大程度降低疫情扩散风险。学生放假期间实行疫情报告制度,对所有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动态跟踪摸排。
5、停课不停学,建立空中课堂
依托人人通、优教通教学服务平台、学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微视频、微课答疑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搭建“空中课堂”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汹汹,防治形势异常严峻。我们全校师生和家长携起手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严格遵循上级指示,扎实做好各项防控防护工作,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钟南山事迹的心得体会篇八
您好!
我叫王梓旭,是xxx市小学三年级二班的学生。虽然不知道此时此刻您在干什么,但我知道您现在一定很忙。
我从网上看到,2003年非典时期,那时疫情非常的严重,您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医护人员共同奋战在一线直到疫情退去。
现在正是春节时期,又出现了一种致命的新冠状病毒在全国蔓延,已经有一万多人感染了,为了控制疫情,很多地方都不让人外出了。我知道虽然您现在已经84岁高龄了,但是依旧放弃春节休假,除夕之夜,您勇敢而坚决地奔赴武汉,奋战在防治疫情的一线。您真是太伟大,我为您祈祷,希望您一切顺利,更希望您能带领医生叔叔和阿姨,打败病毒!
我想对您说,你一定要多休息,多注意身体。还有就是我在电视上看到您说的预防的知识,我都认真学习了。我一定要让我家里的人都做到这些,为防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我还是想对您说一定要多注意身体,多休息。我们期待着胜利的那一天!
此致
敬礼
祝福您的:xxx
20xx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