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太空移民字火星移民篇一
说到移居,火星早已成为不二之选。因为火星不仅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外行星,而且自然环境也最接近地球:火星上有大气,也有季节的变化。并且火星的表面有液态水存在的迹象,这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元素。虽然火星上没有氧气、气温极低、辐射较大,但科学家设想用尖端科技改造火星的气体构成,以适合人类居住。有乐观者认为,用现有的科技绿化火星可能只要几百年时间,到时候人类携带着特殊呼吸装置就可前往居住。
除了火星,我们还可以选择移居太阳系外的gliese 581c星球,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5倍,表面温度大约在0—40℃之间,地表可能存在液态水流,凭借这些与地球相似的条件,这颗新星被科学家誉为“宜居星球”。
人类移居了,动植物兄弟当然也要移居。美国的“拯救文明联盟”的组织计划在月球上建立地球生物的dna“备份库”,里面不仅存有所有动植物的dna,还包括地球上各类人种的dna。此外,库中还将建造“终极图书馆”,用以保存人类文明所有的知识。如果有一天,地球生物毁灭,就可用存有的dna,在其他星球重建家园了。
找到了“新家”,可是我们要怎么搬过去呢?霍金提出的“时空旅行”理论或许能帮我们找到太空中的方舟——时空隧道,通向外星球。
时空隧道也学就是虫洞。霍金说,虫洞就在我们周围,只是小到肉眼无法看见。宇宙万物都会出现小孔或裂缝,这种基本规律同样适用于时间。时间也有细微的裂缝和空隙,比分子、原子还要小的空隙被称作“量子泡沫”,虫洞就存在于“量子泡沫”中。通过虫洞,就等于钻了时间的空子,进入时空隧道。
时间就像是一条河流,在不同的地段会有不同的流速,在有些地方会过得更慢,而在另一些地方会过得更快,这正是实现通往未来之旅的'关键。比整个银河系还要重的超大黑洞可以更为明显地降低时间流逝的速度。霍金说,这种超大黑洞就像是一部天然的时间机器。如果一艘宇宙飞船进入超大黑洞内执行5年任务,返回地球时会发现已过去了10年。如果人类能利用好这种时间差,那“时空旅行”就不只是梦了。
如果能够建造出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那么宇宙飞船必然会因为不能违反光速最快的法则,而致使舱内的时间放慢。宇航员以这种方式飞行一个星期,地球上的时间就过去了100年,从而实现通往未来之旅。
选自《奥秘》20xx年第三期
15、霍金提出的“时空旅行”理论能让我们找到几条通往太空的方舟——时空隧道?(3分)
16、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①gliese 581c星球,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5倍,表面温度大约在0—40℃之间,地表存在液态水流。
②时间就像是一条河流,人类通过控制,能把时间调节的可快可慢。
17、请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解释一下什么是月球dna“备份库”?(3分)
18、根据文章介绍你发现火星和地球有什么相似之处?如果人类想移居火星,那么科学家还要在哪些方面对火星进行改造?(4分)
参考答案:
15、(3分)①虫洞,②黑洞,③光速飞行(每点1分)
16、(4分)①gliese 581c星球,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5倍,表面温度大约在0—40℃之间,地表可能存在液态水流。
17、(3分)①美国的“拯救文明联盟”的组织计划在月球上建立
②存有所有动植物的dna,还包括地球上各类人种的dna
③及保存人类文明所有的知识“终极图书馆”的“备份库”。(每要点个1分)
18、(4分)相同之处:火星上有大气,也有季节的变化。并且火星的表面有液态水存在的迹象,这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元素。
改造之处:用尖端科技改造火星的气体构成,用科技绿化火星,研制特殊呼吸装置等(每个方面各2分,每方面答出两点即给2分)
太空移民字火星移民篇二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尊崇()驾驭()迄今()陨石()
羁绊()烹饪()杆秤()深邃()
2、指明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几个世纪后,空间的居民将比住在地球上的人还多。()
(2)它们可容纳1万到1000万人。()
(3)但这比地球上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4)空间天文台可以使天文学家摆脱其宿敌的羁绊。()
3、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说明文,采用___________说明顺序。
4、科学小品的特点有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
[课文解读感悟体验]
建造空间居住点的动机之一,或许可归结为石油等能源的枯竭。人们很难找到一种既安全又足以长期维持的能源,建造太阳能空间发电站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太空中由于不受大气层的影响,因而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太阳能。大量环绕地球的太阳能发电站可以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满足人类对能量的需求。在建造它们的过程中,必然就会出现空间移居点,以供施工现场或月球采矿场的工人居住。
6、你认为建造空间居住点还有哪些动机?请简答。
[阅读品味拓展提高]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
①2004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成功登陆火星。这对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火星是地球外侧的比邻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器登陆火星远比登陆月球艰难得多。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制动火箭可以引导登月舱准确地进行软着陆;而火星大气的密度虽然远远低于地球大气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陆舱在着陆的数秒钟内烧毁。同时,火星风也能把登陆舱吹离目的地。因此,航天专家们给火星起了个绰号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测火星非常艰难,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③美国科学家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国内外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并汲取了多次登陆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案,终于使“勇气”号成功登陆。
④“勇气”号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其实,它就是一台车式机器人,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公斤,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它有自己的大脑、颈、头、眼睛和手臂。
⑤“勇气”号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约2000万条指令的计算机。不过,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的大脑并不在头部,而在腹部。所谓“颈”和“头”,是指“勇气”号上部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上面有一对“眼睛”——其实是两台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甲)两台相机的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气”号能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乙)当发现值得探测的岩石等目标时,“勇气”号会像地质学家一样,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搜集数据,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其为“野外地质学家”。
⑥“勇气”号配备了野外科学考察所需的“全套武装”,其中包括全息摄像机和显微镜成像仪。“勇气”号上有多台高清晰度摄像机,可以拍摄高分辨率的火星地表和天空影像。而显微镜成像仪就像地质学家手中的放大镜一样,能以几百微米的超近距离对火星岩石纹理进行审视。探测器还配备了一个相当于地质学家常用的小锤子式工具,能对岩石内部进行采样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先进仪器,可用来对岩石构造做进一步分析。
⑦“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拥有一套独特的通讯系统。借助这套系统,“勇气”号可以直接与地球控制中心交流信息。
⑧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勇气”号也将围绕此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它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用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二是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
⑨“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不过,这条探索之路仍是漫长而艰难的。尽管在这条道路上随时都可能遭受挫折。但是人类绝不会停止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目前,航天专家们正计划在发射无人探测器的基础上,选派航天员登陆火星,对这颗神秘而美丽的红色星球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索与研究。
7、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答案不超过42个字)
8、文中对“勇气”号的结构、装备及其功能进行说明的是第________段到第________段。
科学探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写出四点理由。
10、形象、生动是这篇科普短文的语言特点之一,请你以第⑤段中画线的(甲)
(乙)两个句子中的一个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发现创新]
11、“勇气”号这一名称是从参加火星探测器命名比赛的一万份美国小学生作文中挑选出来的,中选文章的作者是一名9岁的小女孩。人们为什么把为火星探测器命名这样神圣的使命交给孩子们呢?为什么“勇气”号这一命名能够中选呢?谈谈你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
《太空移民不是梦》
1、略
2、①作比较②列数字③作比较④打比方
3、卞毓麟科普作天文学科普逻辑
4、短小知识文学思想
5、不能去掉。“之一”是表明只是其中之一个,还有其它,去掉“之一”,就变成建造空间居住点的动机只有一个,再无其它,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许”有表猜测之意,不肯定,去掉就变得肯定了。
6、言之有理即可。
7、“勇气”号探测器是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移动的、自动化的、用来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大型实验室。
8、④⑦
9、答案要点:(1)了解火星及其演化过程;
(2)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
(3)探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4)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
(5)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一扇希望之门;
(6)探索太空奥秘是人类的千年梦想。
10、(甲)句:“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形象地写出了“勇气”号寻找探测目标时视角广阔、动作灵活的特点,写得饶有趣味。
(乙)句:用“敲敲打打”“搜集”“前进”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勇气”号工作时像地质学家一样科学严谨、有条不紊;语言生动有趣。
11、第1问答案要点:(1)孩子代表人类的未来和希望;(2)相信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3)激发孩子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4)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
第2问:因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需要有勇气,需要有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
太空移民字火星移民篇三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太空移民科普知识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曾几何时,在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成功实施的那些年里,太空移民也是非常热门的话题。甚至很多人,包括业内人士都相信,人类将会在10年之内,实现把人送上火星。然而50年过去了,人类仍然只是停留在运行于40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空间站上,没有向更远的深空迈出半步。
究其原因,就是当时实施阿波罗计划的政治需求没有了。没有了需求就没有人投钱,没有钱,就不会有后续的计划了。那为什么现在太空移民的愿望又回来了,而且似乎好像也有钱了呢?这是因为2000年以后,国际上商业航天出现了大发展,如spacex、蓝色起源、维珍银河,以及我们国家也开始出现大量的商业航天公司。进入近地轨道的成本,已经从每公斤数万美元降到了数千美元,而且还将会继续下降。人类走出地球摇篮,甚至太空移民的话题就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了。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我们真的需要移民到太空中去吗?
先说说月球。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我们的天然卫星,从地球飞往月球只需几天的时间。但月球是一个数亿年、甚至十数亿年都没有地质活动、沉寂荒凉的天体。在月球上没有大气,白天在日光下温度可高达150℃,夜间温度又会下降到—170℃。而且其自旋极其缓慢,月球上白天和黑夜都会长达14个地球日。由于没有大气,月面上有极高的真空度。人在上面必须穿着具有生命维持系统的宇航服,或者待在充满一个地球大气压的密封舱内。如果人类移民到月球上,则要生活在充满一个大气压的密封室内环境中,活动空间必然受到限制。灰色的月壤看上去很细腻,但都是由非常微小的像碎玻璃一样坚硬的岩石颗粒组成的,里面没有水、没有有机物,即使在密封舱内,如果不进行改造,也无法种植植物。因此,移民月球的人,无法就地生产、自给自足地维持生命延续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从地球持续地运送上去,直到它们足够在月面上循环利用为止。
看来,即使不讨论动机问题,成本和可持续的运行费用问题,仍然是太空移民最主要的障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太空移民之前首先要把太空旅游搞起来。因为这是介于政府载人航天探索计划与人类真正实现太空移民之间一个跳不过去的阶段。
有人可能会问从2001年到2009年不是已经有7个太空旅游者到国际空间站去过了吗?今年马上也将会有另外3个太空旅游者访问国际空间站。这不就是太空旅游吗?应该说,这些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自费航天员的太空旅游,仅仅是人类实现太空旅游的前奏,目前这些活动还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费用远没有做到一般游客可以支付得起的程度。2001年,第一个太空游客丹尼斯·蒂托向国际空间站支付了2000万美元的费用,而现在这个费用已经涨到了5700万美元。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国际空间站仍然是由政府航天经费建造和运行的。如果从火箭、飞船、到轨道太空旅馆,都是商业航天公司开发、建造和运行的,其成本将会下降很多。因此,真正的太空旅游时代还没有到来。但是伴随着商业航天或叫新航天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的真正的太空旅游将会很快就会出现在大家面前。从仅仅在太空停留几分钟的临近空间太空旅游开始,到近地轨道的太空旅游和太空旅馆,再到月球环绕旅游,直到能够到达月面的旅游,以及月球旅店。
《太空旅游》就是一本全面阐述太空旅游目的意义、技术方案、成本和市场分析、风险及其规避措施,以及旅游的内容设计的科学普及和讨论其发展的专著。从中大家可以看出,在目前阶段,让大量的人不断地来往于地球和太空之间,特别是地、月之间,比直接将人类殖民到外星球天体上要重要的多也可行的多,而且是必须先于太空移民的人类发展阶段。这不但是因为人类的观念需要通过大量的人来往于地球和太空之间而产生变化,还因为这样大规模的太空旅游经济,可以为未来的太空移民奠定基础。最主要的,是因为它是可持续的,不是有去无回,而是不断地往返,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从而推动地球到太空的运输成本不断地下降。因此,只有在实现了如此大规模的人类来往于地球和太空之间以后,才能够有足够的经济力量和市场规模来支持真正的太空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