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班感受篇一
1949年的10月1日,是一个令国人激动的日子。奶奶告诉我,当时她只有十五六岁,跟现在的我一般大。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时,大伙沸腾了……大红灯笼挂起来,大红秧歌扭起来,大红条幅举起来……一切都充满一种叫做“喜庆”的东西。
随后,毛主席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共同建设新中国的日子。
新中国的变化开始了……
镜头一:
记得小时候,我大概五六岁吧。每次回老家,都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先得坐好几辆车,下车后,还得跑上好一段土路。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土路”!一刮风,尘土飞扬。好几次,风吹着尘土刮到我眼中,爸爸妈妈便急急忙忙地给我弄眼睛。整来整去,好长时间到不了奶奶家。还弄得全家人一身的疲惫。一回到家,我们的第一任务就是睡觉,以此来补偿一路上的奔波。
这还好着呢。若遇上下雨天,不是水就是泥,眼前就是家,近在咫尺,却过不去。急死人也!
短短八年过去了,依然还是回老家。这次,就方便、快捷、舒适的多了。家里买上了轿车,去老家的路全都摇身一变,变成了宽广平坦的柏油马路。不到2个小时,已经在奶奶家里了。
这,就叫“变化感受得到”吧!
镜头二:
现在,日子好了,家家户户都买上了楼房,一般的家庭都住上了三室一厅呢。房子质量也好了,住起来更舒适了,很少有人再为房子太挤或整天漏雨进风而喋喋不休了。取暖方式更是进步了好多,暖气、地暖、空调……让人们在严寒的冬天里也感受到了温暖。还有,摩天大厦像雨后春笋般耸立了起来。每说到这,爸妈总会很激动。
这,就叫“变化看得见”吧!
镜头三:
‘
那时侯,真的很辛苦。
现在,大家的日子都好了,即便是在农村,人们也是吃白馍和带肉的菜了。
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再也不用受以前的苦了。
这,就叫“变化吃得到”吧!
镜头四:
十三年前――个穿戴都很土的小女孩在牙牙学语……
这,就叫“我与祖国共成长”吧!
毕业班感受篇二
前不久学校开展了毕业赠言的班会,现在就来分享下:
针对这一现象,我开展了“xx,我真想对你说”的活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能说出它优劣的所在,并能根据同学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内容,用比较生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番真情。
毕业班感受篇三
工作19年时间里,有将近15年我都担任着大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几乎每一年,我接的都是新班,同事们都开玩笑地说我是“毕业班专业户”。常常是感觉和孩子们的相处和彼此喜爱才刚刚开始就要结束了,我们还有好多活动和想法没有落实呢就要面临毕业分离,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无奈和遗憾,甚至连家长们都感叹这一年过得实在是太快了。
幸福
一个教师节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开完教研会,和同事一起匆匆回班。远远看见一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手捧鲜花在门口眺望,好像在找人。同事说:“一定是毕业的孩子回来看老师的,真好。”我听了不由得心生羡慕。可当我们走近的`时候,只见那个大男孩却快走几步,来到了我的面前。
“您是朱老师吧?”
我吃了一惊,“你是……”
“我是大林呀,您还记得吗?”
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幸福感把我紧紧包裹,天都一下子变得亮堂起来,我的脸也因为激动而发红,仿佛自己又回到了10年前那个青春年代,真是太美妙了。
每一年,这种幸福的感觉都会降临到我身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戴上红领巾就蹦跳着回来看我;三四年级的孩子看着我,一脸羞涩都有些不好意思;那些已长成大小伙子的孩子们,在大街上或者商场里看到我,都会惊喜地拍一下我的肩膀,深深鞠一个躬,让我回味无穷。
自豪
“朱老师,我当上班长了!”
“朱老师,我考试得了双百!”
“朱老师,我戴上红领巾了!”
“朱老师,我的作文评了一等奖!”
这是孩子们的骄傲,更是我的自豪!
信任
孩子们虽然毕业了,开始了他们人生中新的一页,但我和家长们的联系却依然如故。每当他们遇到一些烦恼和困惑、惊喜和兴奋,都忘不了与我分享。“朱老师,您教我们的方法非常好,我现在一直在坚持用。”“朱老师,孩子写作业有点磨蹭,帮我想想办法吧!”……面对每一位家长的倾诉,我都像从前那样耐心地倾听,真诚地分享并和家长一起寻找对策,因为孩子们虽然毕业了,但他们依然牵动着我的心,我乐得拥有这份信任,更愿意为他们的成长贡献我的才智。
“毕业”,这个词虽然代表着分离,代表着伤感,代表着太多的不舍与眼泪,但同时它又给我带来了许多幸福与温馨、自豪与骄傲、信任与肯定;虽然孩子们一批一批远离了我,但我们的心却连得更紧,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多的是对今天的把握和对明天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