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表情字篇一
智力游戏《表情娃娃》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的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色的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色的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5、教师小结。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表情字篇二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四、活动过程 :
(一)、 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 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表情字篇三
神清气爽: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音容笑貌: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小鸟依人:依:依恋。象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
行色匆匆: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凶相毕露:毕:尽,全。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指原来伪装和善,遇事就露出了本相。
打诨插科:科:古曲戏曲中的表情动作。穿插在戏曲表演中的能使观众发笑的表演与道白。亦泛指引人发笑的动作与言谈。
气喘如牛: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死皮赖脸:形容厚着脸皮,胡搅蛮缠。
摇头摆尾: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
死乞白赖:谓纠缠不休。
泥塑木雕:指泥做的和木头雕的偶像。比喻人的表情和举动呆板。
谄词令色:说奉承人家的话,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
若有所思:若:好象。好象在思考着什么。形容静坐沉思的样子。
忸怩作态:忸怩:羞惭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龇牙咧嘴: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油头滑脸:形容人狡猾轻浮。
吐气扬眉: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眉欢眼笑: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喜怒哀乐: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自言自语:言、语:说话。自己跟自己低声嘀咕。
表情字篇四
1、幼儿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
2、初步掌握××| ×××|的节奏型。
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初步掌握×× |×××|的`节奏型。
根据歌词自创图谱。
一、引入部分
幼儿做律动。
二、进行部分
(一)熟悉歌曲旋律。
1、欣赏旋律第一遍,幼儿可以随音乐随意做动作。
2、幼儿欣赏第二遍旋律,教师提出要求(有节奏的做动作或拍手)。
3、请幼儿完整欣赏旋律第三遍,幼儿哼唱旋律。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2、根据歌词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3、重点讲述歌曲中××| ×× ×|的部分。
4、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整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幼儿离开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