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心得体会篇一
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精心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达到了突出活动主题、深化学习效果的目的。近日,按照学校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关于“三严三实”的精辟论述,深刻感受到这好比一把标尺,是衡量基层工作做的好不好的重要标准。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同时还要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学习贯彻这种精神,关键是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个人修养,严明工作纪律,脚踏实地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作出突出的成绩。
(一)正衣冠,做表率。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塑造良好的师德修养,做好学生的榜样,树立正确的引导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守住校园这片洁净的乐土,不让社会上一些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想所迷惑。
(二)讲务实,守信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班主任务实的工作作风,对整个班级的学风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开展工作时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把班主任的工作做好,并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要说到做到,表里如一,始终如一。
(三)多宽容,求稳定。作为班主任,要以博大的胸怀,对犯错的学生多一些宽容和谅解,对同事的某些建议和贬斥多虚心接受和反思,进而赢得同事的支持和学生的尊重。
(四)敢决断、常自省。班级是一个集体,矛盾纠纷是少不了的,作为班主任,在处理矛盾纠纷的时候切忌优柔寡断,要敢于作出决定,采取有力的措施,使其在蔓延或萌发状态中得以根除。班主任工作繁琐,面对的学生个体差异大,不一定每一次的决断都是正确的,所以要经常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在自省中不断提高。
此外,我们在对待学生的时候,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需要为本,对待学生人人平等。对教学工作,要从实际出发,谋划好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效备课,设计好教学环节,不脱离学生这个群体。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承担教书育人这个重担,勇于面对现实,善于解决问题,不做面子工程。
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心得体会篇二
从严治吏,根本在于实现干部秉公用权;依法治国,核心在于建立权力运行规则。近日,在全省“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省委书记李鸿忠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坚定“三严三实”的价值追求,时刻铭记严以用权。
权力是组织授予、人民赋予,是干部使用、群众受益。权力可以是社会治理的助力,也可是社会发展的阻力,可能是最善良的帮手,也可能是最凶猛的毒药。权力本无良善之分,关键在干部,所以,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李鸿忠书记的谆谆教诲,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到“三个铭记”。
铭记“公权不私,私用即盗”,坚持执政为民、秉公用权。
权力由政府行使,再大也不能为所欲为;权力由干部使用,再小也不能放纵。“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权力使用不可大意;“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权与财需要绝缘,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干部严以用权,就是保护干部免受权力的伤害。近些年来,一些单位出现的“权力腐b”,一些地方产生的“小官巨腐”,一些人身边的“权力掮客”,都源于权力被腐蚀。
铭记“勤政有为,不为如贪”,既清廉为官,又事业有为。
“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干部使用权力就当以服务人民为己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明确规定权力的属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央鲜明的执政观昭示世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根本的为民权力观始终清晰。
铭记“规矩用权,有权不可任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只要权力任性,就会违规;只要权力出轨,必然滋生权钱腐b。权力与责任相连、与制度相关,既不是自由之物,更不能无所畏惧——在人民面前,权力只有服务;在法律面前,权力只有服从。干部使用权力,就要以“严以用权”为戒律,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实现权力归位。
从公开权力清单,规范“权力之手”,到“召回”不合格干部,“找回”责任;从“打虎拍蝇”雷霆行动,到没有“铁帽子王”的宣誓,在权力管理上,严以用权的主线始终清晰。如今,规范的干部管理制度正在建立,权力运行制度正在完善,科学的权力规则已经明晰,干部严以用权就当以“三个铭记”为箴言,认真践行,坚定始终。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离娄之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权力的边界是法制,干部的保障是规矩;要实现干部严以用权,管住伸出去的权力,就要加强制度设计,从严干部权力监管,通过织密制度之网,拴住脱缰的权力。同时要强化执纪意识,对“违规权力”严查严打,牢固树立“法度”为底线,督促干部在“法度”约束下严以用权。
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心得体会篇三
国家多次敦敦教诲,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用权”,为民用权,掌权不迷失,用权不逾矩,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
如何才是“严以用权”?笔者个人认为,不仅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更要善于“管权”,甘于“放权”,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善于“放权”,适度放手,既不能任由“权力休眠”,也不能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大权在握、大搞特权,如此才能让手中的权力用当其时、用得其所,才能为官有为。
而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习惯于事无巨细地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人说了算,家长制作风,不相信下属,不愿意放手让下面的人操办具体事务,不知道“抓大放小”,结果是什么都做不了、做不好;有的领导干部沉溺于权力、地位编织起的名利场难以自拔,将公权异化为谋私工具,“权迷心窍”、“胆大妄为”,在工作中“越权”,向组织“要权”,对同事“抢权”,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有的领导干部则秉持不用权就不出错的太平官思想,不敢用权,不敢放权,任由“权力休眠”,为官不为。
种种的不善放权也是一种不可小觑的用权不严现象,如社会溃疡,若任其滋长,终将误己害人祸国。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更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切实用好手中权力,真正“严以用权”。
胸襟开阔,淡泊名利。名利心太重功利心太强,必然会权力膨胀,导致权力泛滥,作为领导干部,权力的掌控者,更应淡泊名利,弄清“权是什么”,明确公仆身份,时刻对照公仆的标准反躬自省,培养“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和“江湖浪迹一沙鸥”的平和心态,多一些公仆心,少一些名利心,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经受住名誉和地位的考验,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在权力面前不伸手,在名利面前不动心,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民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业作为毕生努力的基础。
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权力就是责任,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就越重,就越应该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为民用权,严以用权,而不是把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和炫耀个人的砝码,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权力拿得起、放得下,既不让权力在笼子里“睡大觉”,也不让权力被腐朽,而是让权力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要勤于学习,在提高驾驭全局能力、自身修养、人格魅力上下功夫,充实自身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修养,在境界上更开阔一些,心灵上更超脱一些,思维上更理性一些,以博大的胸怀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做到抓大放小,在统揽大局的基础上,适当下放权力,给下属更多的空间和自由,自己则管大事、管难事、管推进不了的事,真正使自己成为能打硬仗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树立正确志向。“对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人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我们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手握人民赋予的权力,更要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要像李源潮同志所说的那样:“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心忧天下,掌权不迷权,时刻秉持一颗公心,淡化做官的心理,锤炼“金刚不坏”之身,跳出个人名利得失的小圈子,视事业如山,看名利如水,精心做事,适当放权,授予下属一定权力,自己则抓重点,难点,在推进工作、造福群众上有所成就,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面对党和人民的考验时,像焦裕禄、杨善洲同志那样,时刻都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最高行为准则。
当然,善于放权,更要明确好对象,要有所坚持,因人而异。既要用人不疑,也要疑人不用。对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下属多放一点权力,对能力欠缺的下属谨慎对待,对有才无德的下属则坚决不能放权,同时,也要掌握度,切忌放权过多,导致权力失控弄巧成拙,以真正做到“严以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