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范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和要求。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一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事情让我记忆犹新,它们犹如珍珠般闪亮,照映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指引我们前进。这当中有一颗最闪亮的,珍藏在我的脑海中。
两年前,暮秋。
窗外,凄凉的风吹起那枯萎的秋叶,像蝴蝶一样飘荡在空中。阵阵秋风吹来,让路上过往行人多了一分凉意。早上,我急急忙忙从家里出来,赶着去学校上学。到学校后,我发现衣服上出现了个破洞,秋风穿过破洞让我瑟瑟发抖。这幅囧样刚好被路过的班主任老师看到了,她急忙向我走来,并关心地问我“怎么啦”。说话间,老师还发现了我衣服上的破洞。
大约5分钟后,老师拿着针线盒快步朝我走来。“站好别动,老师帮你把破洞缝上,否则会受风着凉的。”老师边说边拿起针线,俯下身,一只手揪着破洞边缘,另一只手拿着针麻利地缝补着破洞。
秋风依旧嗖嗖地刮着,很多同学都裹着秋装匆匆而过,我却一点也不感到冷,心中是满满的热流,温暖着我的全身。望着老师弯腰缝补的样子,我的眼角湿润了,心想:“老师真像我的妈妈,老师谢谢您。”
两年来,我一直保留着这件老师缝补过的衣服。每当看见它,我就会想起一个深秋早上的温暖;每当看见它,我就会想起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每当看见它,我就会想起成长路上的美好记忆。这美好将像一颗精美的珍珠,伴随我一生,永不破灭。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二
童年就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五颜六色的,真是好看极了,然而有些记忆深处的东西,需要有东西唤醒才行。
随着汽车停下,我们到家了。一下车,我就对姐姐说:“家里的一切都没变。”姐姐写了点头,表示赞同。
我问姐姐,是否有时间陪我一起玩雪?姐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可能没有时间。我知道这不能怪姐姐,自从姐姐从高中以来就很少有时间陪我一起玩了,因为他们的老师给他们布置了成堆的作业。
想想那时是多么的童真,多么的幼稚,多么想回到那时啊!
“你们放几天假?”我又问姐姐。“不多,就两天。”姐姐回答道。我知道,姐姐这两天在家里和在学校基本上没什么区别,都要写那么多的作业。
我和姐姐都喜欢雪,喜欢冬天,喜欢那银装素裹的世界。冬天的世界是一片素白,不像春天那样姹紫嫣红,除了梅花以外,也没有其他的花朵做点缀,可它是那么的纯洁,的干净,没有一丝杂物。我们不喜欢事物有太多的装饰品,我们只喜欢那最本真的那一面。
一阵阵寒风呼啸而来,吹在我的脸上,可我却没有觉得冷,只是想起了那些事。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三
星期五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美好的回忆,看到这5个字,我想起了我的大伯。
那时我还很小,大伯很疼我,我们一起去天鹅湖划船,我坐在船舱里,一边看着美丽的风景,一边听大伯讲小笑话,我们划到了湖中心的小岛边上,看到了几只鸭子,它们很可爱,看见我们来了,扇动着翅膀,还嘎嘎的叫,好像在为我们的到来而欢呼!
看到这一幕,大伯就给我讲了天鹅湖名字的由来,我才知道,很久以前,有一群美丽的天鹅在这生活过,所以就叫天鹅湖。
我们在天鹅湖划了一圈后,到了岸上,大伯又带我到湖上的九曲桥上玩耍、拍照,还给我讲了许多我喜欢的小故事,我们玩的别提有多开心了!
离开天鹅湖的时候,我真有点舍不得,大伯看我不想走,就答应我下一周还带我来,我天天期待着、盼望着,希望这一周早点过去,下一周快点来到。可是,在这一周,忽然传来噩耗说大伯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我当时蒙了,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自言自语说道:“大伯,你怎么了,快点好起来呀,我还等着和你一起玩呐,我要大伯。”我当时很难过。不久,大伯去世了,我就变的整天不说话,一遍又一遍的想着和大伯一起玩场面,想着大伯的面容。
大伯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音容相貌、给我留下的美好瞬间依然在我心中。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四
童年总是美好的。它就像一棵果树,结满了红艳艳的果实。是啊,到现在为止,每当回想起这些来,我都会笑。
那是一个夏天。天气热极了。那时的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天在幼儿园我又被人欺负了。我正生气着呢。
我刚回到家,奶奶就凑过来说:“你这孩子,把书都弄倒了!”
爷爷也凑过来说:“没错!让你冲厕所,冲是冲干净了;可你却弄得整个卫生间到处是水!”我被他们吵得头脑发热,更生气了。
接着吃午饭的时候,我就被他们的唠叨声吵得受不了了。于是一下子跑进了里屋。我还隐隐约约听见他们嘀咕着:“这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
我先趴下来,把藏在床底下的鞋盒胡乱的翻出来,然后我慢慢地爬了进去。还不忘记把鞋盒按原来的样子堆回去。“哼!”我心想,“我躲起来了,看你们怎么唠叨!”
过了一会儿,我听见了一阵熟悉的敲门声,没错!是妈妈回来了。一回来他们几个就在说话。可惜离得太远了,我听不见他们说的(可能是他们发现我了)。但他们没有管我。起先呆在里面还行。可是到了后来,不仅仅是灰尘多,而且里面的空气也不新鲜。更可怕的是,我一直听见里面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我怀疑可能是蟑螂。
我再也呆不下去了,这时也听见他们在喊我了。于是我赶紧从床底下爬了出来。正好当我把鞋盒胡乱地放回去后,他们一下子看见了满身是灰尘的我,急忙拍拍灰尘,又亲切地唠叨起来了。
“你去哪了?怎么弄得满身是灰?”
“是啊,吃完午饭快洗澡!”
无论他们怎么唠叨,我直到现在都这么认为:只要能呆在他们身边,即使唠叨也是幸福的!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五
在我看来,生活与文化即为一体,两者早已紧密结合,难以分离。每一天,我们嘴上说的、笔下写的全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华民族出现的那一刻,便深深地熔铸在我们的灵魂中,若硬要将它剥离开来,中华民族就成了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再也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不幸的是,当今时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或许在我们未曾意识到时,它就已经悄悄地消逝,成为少数人正在遗憾的美好记忆。
我这样说,并不是毫无根据。还记得某一天下午,父亲开车接刚上完补习班的我回家,车上电台正播着《评书》。听着说书人用粤语抑扬顿挫地讲着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说书人身穿黑色长袍,两手袖子稍稍挽起,露出白色,手中扇子挥舞着,一脸的神采飞扬、眉飞色舞,仿佛投入了他所有的热忱。虽然我从小就已经把《西游记》翻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当我听见那说书人饱含激情的说道:“啊,谁知那孙猴子,竟有通天的本事,挥舞着手中的金箍棒,扫走了成群的虾兵蟹将……”,我仍旧沉浸在他的声音里,想象着孙悟空能力出众,无所不能。
正当我听得入迷时,父亲开口说:“这怕是林兆明吧,以前他和张悦楷可是广州说书的顶梁柱,可惜后来张悦楷死了,现在就剩他一个了”,顿了一顿,父亲继续说道,“广州人是很喜欢听说书的,我小时候,每当他们说书节目开始,往往呈现出万人空巷的场景,所有人都挤去有收音机的人家那听说书去了”。
难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要这样一步步走向终结?是时候让我们肩负起责任,用我们的血肉之躯建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桥梁了!
面对传统文化美好记忆的消逝,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冷漠待之,千万不要让传统文化尘封于正在消逝的记忆里。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六
校园生活的往事,犹如一只只彩色的贝壳,点缀着我记忆的沙滩。记忆的小马儿又把我带回到那件开心的往事中。
记得那是周四中午的大阅读课上,老师手拎一只塑料袋,面带神秘的笑容走进了教室。我心中猜想:今天一定会有好事发生!难道不是看书?要搞什么活动?或许要看电影……种种疑问填满了我好奇的心。突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全家福,“彩虹之家”——跳出的四个醒目大字吸引了我的眼球。接着老师热情洋溢地说:“今天是12月10日,是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颁奖盛会。虽然我们比不上那些作出巨大贡献的名人、伟人,但在‘彩虹之家’却有那么一些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今天就借着这个特殊而神圣的日子,我们也来颁个奖。”老师的话音刚落,我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乐曲声响起,一个个华丽的颁奖词跳了出来,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着。我们仿佛置身于斯德哥尔摩这绚丽的舞台上,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大屏幕,只见鲜花簇拥着小明星的照片一张张闪过,悠扬的旋律弥漫着整个教室,也灌满了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啊!获得“进步奖”的名字跳出来了,同学们相继上场领奖、合影,脸上写满了甜甜的笑容。“文学奖”也出来了,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获得“学霸”称号的陈泽林和于悦兴奋地走上舞台,老师亲自为他们颁发奖金和奖品。陈泽林同学的一番获奖感言更是打动人心,同学们听得频频点头,老师听得眉开眼笑。我屏息凝神苦苦寻找着我的名字,正当我失望时,突然“优秀学生”名单出来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终于呈现在我的眼前——许宸希。我心中一阵欢喜,眼泪都流出来了,我知道那是开心的泪,幸福的泪,感动的泪。老师特意邀请学霸陈泽林为我颁发了奖品:明信片一张、棒棒糖一根、蜜桔一个。此时此刻,我和所有的同学都沉浸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
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迫不及待地把棒棒糖塞进嘴里,一股甜甜的水果味流进我的心头。“棒棒的身体,棒棒的品行,棒棒地学习,棒棒地成长。”老师的深深祝福融化了我的心。这根棒棒糖成了我心中永远融化不了的棒棒糖,那就是老师的爱!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七
在我记忆中有无数美丽的画面,而我觉得最美的是那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海底景色。
几年前的暑假,我和朋友们一起去越南玩,那天我们要出海去浮潜。可是我是个旱鸭子,特别的怕水,能游也属“狗爬式”了。我带着浮潜装备,坐着去岛上的快艇上,但全身一直在颤抖。老妈看到后安慰我,其实浮潜水很浅,她还给我看了其他人浮潜时拍了一些鱼啊,珊瑚的照片,这让我不太害怕了。
上岛了,我们穿上浮潜装备下了海。我用着我最熟悉的狗爬游泳法,在海里游来游去。我发现有好多五颜六色满身花纹的小鱼,它们有的是独个儿挪动着身躯在游泳;有些人好像是cp,要一直游在一起,它们的外形模样也特别像;还有的与他们成群结队的游着,始终保持着速度一致,好像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一样。
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小面包拿出来洒在水里,一下子四周的鱼儿全来了。它们有大有小,有颜色鲜艳,有的黯淡无光。这些小鱼都像饿了三天没吃饭一样,一条条见着面包就像狼见小羊一样蜂拥而上,张着那圆圆的小嘴,像在说:“这块是我的,这块是我的”,谁都不让谁。
海底除了有形态各异的小鱼,还有五彩缤纷的珊瑚。初见珊瑚,我还以为是看见了另一个品种的仙人掌。它长在一些礁石的旁边,它身旁还有一些随风飘摇的海草。这些海草弯弯曲曲的,像女士烫过的“泡面头”。珊瑚的颜色各异,像彩虹一样;也像软刺的仙人掌,那刺也在水里随处摇摆,我摸了一下,感觉特别柔软,像摸一只毛茸茸的小猫一样。
海底的世界真是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我差点就错过了这最美的画面。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八
记忆中,爷爷住在乡村的平房里,门边有副崭新的梯子。梯子的木条有棱有角的,油漆是新刷的,亮闪闪的,铁钉深深地钻进木条。那副门前的'小木梯有着我童年最。
春天,柔和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小木梯也沐浴在阳光里。小手搭在上面,暖和极了!我爬上这小木梯,两腿自然垂下,初春的景色一览无余了。院子里新翻的泥土棕黑色的,一排排的柳树抽出了新芽,邻家院儿里的几只大鹅欢快地奔跑。几只燕子叽喳叫着,在房前屋后吵闹着。这些可爱的小生灵!要是让它们住在这里多好!
于是,我拉来爷爷,很快搭好了一个鸟窝。我小心翼翼地拿着它,缓缓爬上了梯子,却不知该将它放在哪,只好去寻求爷爷的帮助。爷爷三下两下爬上了梯子,用那粗壮有力的手臂把燕窝安置在屋檐下,然后“腾”地从梯子的半腰上跳了下来,拍了拍手,满意地看了看燕窝,又看了看我。我看呆了——什么时候我能像爷爷一样呢?多神气!
冬天,几场大雪过后,房檐上便垂下了大大小小的冰柱。最长的冰柱,底部有碗口般粗细,顶部像刀尖般锋利,晶莹透亮,引得我去摘它。我爬上满是白雪的梯子,两手握住冰柱,用力使劲儿摇,却怎么也掰不下来。我又去拜托爷爷,他再次爬上梯子,那只大手几乎包住冰柱一圈,稍一使劲儿,“啪”的一声,在我眼中坚不可摧的冰柱断了。我太想拥有一双爷爷那样的大手了,那样我就可以做更多事情了。
时间慢慢过去,我渐渐长大了,变得强壮而有力气,有了更先进的玩具。但这梯子却始终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去年,我又来到了爷爷家,来到了平房门前,爷爷正站在梯子旁等候我。我看到梯子的棱角早已被岁月磨去了,木条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表面也已“千沟万壑”了。而岁月的刻刀也在爷爷的脸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那副架起我童年的小木梯和爷爷一样在慢慢老去,但在我的印象中,爷爷永远那么有力,小木梯永远都是那么崭新,他们都是我心底最。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九
每当我看见穿着军装,戴着军帽的解放军战士,就自然而然想起了一个人。他那浓黑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严肃而又温和。他给过我关心和一段。
那一年我们全家都回荣县双石镇过春节,我那时只有八岁,特别爱玩,那天我独自一个人出去玩。我在商店里买了几粒亮晶晶、红艳艳、绿茵茵的玻璃珠,美得象宝石花一样,我拿着玻璃珠在附近的草坪上玩,亮晶晶的玻璃珠在绿茵茵的小草坪上滚动,象颗颗透明的露珠在碧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为周围又多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突然脚上的.一块石头拌倒了我,我趴在了地上,左手还被地上尖尖的东西刺了一下,好痛哦!当时我就哇哇大哭,没过了一会儿,一个高大的身躯出现在我的面前。“小妹妹,你没事吧?”他伸出手想要拉我起来,我抬起满脸泪痕的头望着他,又“委屈”的哭了,他很细心,看到我的手刺出了血,他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在诊所里包扎好伤口后,他买了几颗玻璃珠送给我,“我刚刚有看到你在玩这种玻璃珠,可是你的那几颗掉了,我就去买了一些,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对着我笑的,这点我很肯定,听完他的话我点了点头,勉强地挤出点笑容来。
出了诊所,他和我一起去玩玻璃珠,直到妈妈过来了他才离开,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害得我还找了他大半天。
后来遇到他也是在荣县,一辆巴士要撞到一个小女孩的时候,他突然冲了出来,救了她,接着像当初一样一声不响地就离开了。
还有一次,也是为了救一个差点被车撞到的小朋友,可是他却受了伤,附近的居民打电话给医院,把他送了过去。后来我到医院看过他,医生说他的伤很快就好了,可是我却哭了,而且是当着他的面,他见到我还觉得很诧异,说了一句令人很惊奇的话:“你是第一个来看望我的人。”
这一段记忆印象并不是很深,可是却让我很难忘记,一直成为我的秘密。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十
我家不是书香之家。
用爸爸的话说,咱家八辈子,不是贫农,就是工人。金银珠宝,没有,书,更没有。是的,爷爷的爷爷,爷爷,爸爸,都不大认得字。爸爸能认识一些字,完全靠的是自学。我家因此也就没有留下什么可以看的书。小时候在奶奶纳鞋底的篾箩里,看见过几本民间故事之类的书,好像是初中文化的小叔买的,最后都成了奶奶纳鞋底的材料。
我最早读到的书,是《小朋友》、《儿童文学》之类的画报和杂志,是向我一个小学同学借的。她家有一个很大很高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最让我羡慕的是她的父母。都在邮局工作,源源不断地有好看的新杂志和新画报可以看。书架上有什么好书,我不记得了。估计那时小,没怎么借,借了,估计也看不懂。借的最多是还是那些《小朋友》之类的儿童读物。同学很大方,每借必应。我幸福的童年时光,很大程度,来源于这样借书读书还书的快乐里。
初中的时候,琼瑶的小说盛行,同学们在班上传着看,都看疯了。不知道为什么,我那时却不大喜欢看。好像只认真看过《烟雨蒙蒙》和《剪剪风》,少女的情窦,也没有因此初开。书名知道得倒是不少,什么《月满西楼》、《我是一片云》、《庭院深深》,等等,源于这些美丽的书名,那阵子对古诗词很是喜爱,之外,就没有太深的印象了。我因此至今想不起来,初中三年,我都看了些什么书。好像都荒废掉了。记得应该是看过路遥的小说,《红楼梦》、《西游记》之类的书,许是没有书香底子的缘故,都印象寥寥,记忆不深。
最喜欢读书,也确实认真读了一些书的时候,是在高中。那时除了喜欢林语堂、梁实秋、巴金的散文,还喜欢看国外的一些名著。还迷上了席慕容的诗,和三毛的流浪散文。总之是博览,所以不精。那时小城有图书馆,里面有好多我想看的好书。我特意办了一个借书证,每个周末,借书还书,乐此笔不疲。记得曾经煞有介事地做过好多读书笔记,写过许多感概激昂的读后感。
想来还是因为没有书香底子的`缘故,我所看过的名著小说,大多想不起来具体的情节,有些甚至连主人翁的名字也不记得了。只记得那真是一本好书啊,我还写了长长的读后感想呢。诗歌和散文,倒是印象不浅,热爱至今。从高中起,我自诩为孤莺。备了好几本薄薄的本子,很清高地写了好多分行的文字。可惜并没有保存下来,有些在搬家的时候,辗转弄丢了。有些被高中一个男同学要去了,至今下落不明。但我的青葱岁月,却因此美丽,清雅,哀怨,而忧愁。
上大学,因为读的是理工科,也不能系统地读文学方面的书。但手里却有可以支配的钱了。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买书来读了。我读大学时的简朴是有点出名的。不谈朋友不打扮,几乎所有的零花钱,都送给了附近的书店和夜市的书摊。为了省钱,我那时买了好多岳麓书社出版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字体很小的那种简装读本。真羡慕那时的视力和心力,买得起劲,看得也起劲。其实那些书真是没法看的。字太小了,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看书不是享受,是受罪。我现在即使看几页,眼睛也酸胀得不行。如今那些书,安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成了摆设,只是偶尔拿出来翻翻,除除尘,淡淡回想一下年轻时候美好的读书时光。
彻底不看书的时间,是有了孩子后的差不多十年。做母亲的快乐和幸福,填满了我的心房,我喜爱的读书,成了遥远的不能记起的前世。也常常出入书店的,但买的都是孩子需要的书。我自己几乎不读书了。
再次想起读书,是孩子大了,心稍稍空了闲了的三年前。在网络上,偶尔也读一些电子书。但不能读得太久。久了,眼睛疼,脖子也疼。这时候就有想买一些纸质的书来读。可是再逛书店的时候,我很是失望,我想看的书,书店里几乎都找不到了。连季羡林、丰子恺等一些老作家的散文,书店里都买不到。记得以前书店里到处都是这类的好书,可惜那时候口袋里没钱,只能翻翻过一下眼瘾。
我现在最喜欢逛的是网上的旧书网,时常能淘到物美价廉的好书。我一般先下载电子档,看看书的目录和内容,觉得心仪就买下。像《蒙田随笔》、《苏东坡笔记》、《季羡林散文全编》、《萧红文集》等书,我都是在网上买的。昨天下载了《孙犁的散文集》电子档看,越看越喜欢,也买下了。过几天就能收到。
我漂亮的女的同事们喜欢网购化妆品,只有我时常网购图书,我因此在她们的眼里,有点书呆子样。其实我还算不上书呆子,因为我虽然买了不少书,但认真看的,其实并不多。我的心总是浮躁,不够静。
接下来的岁月,我将努力拂去心间的浮躁,踏踏实实读一些好书。即使被称为书呆子,也无妨。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十一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今天,妈妈想培养我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就教我削水果。面对那冷冰冰的照片,一声“爷爷”罢了,仅剩余音幽幽的回旋在空荡荡之中,刹那间盛开的芳华,如同毒液,浸润了记忆的伤口斑斑。我说:“请你帮我们拿下风筝来好吗?又或许,那皱眉是为了他那识词达意的如夫人,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道尽了心中的悲切。
十岁那年放暑假,我和姐姐们去海边。也许是累了,我已经在车上酣然入梦。
第二天早上,我被姐姐叫起,可是这烦人的睡意还赖在我身上。直到,我看见了眼前的景象。
和煦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闪闪的像钻石一般。我不禁叫道:“哇!~~~,好美啊”接着映入我眼帘的是那片金黄金黄的沙滩,沙滩被太阳上的滚烫。沙滩上有好多小脚印,我也要上去踩两下,留个纪念。沙滩上还有贝壳,我时而捡起这个,时而捡起那个。累了,就躺在沙滩上,望着汪洋大海。
大海是那么宽广,那么蓝向远望去,好像与天连上了。
在海面上,还有几个冲浪的,他们掀起一层层的浪花,令人心胸顿时宽广,让人感到沁人心脾,再把目光转向沙滩,不知什么时候沙滩上有几个小孩在玩耍,嬉戏,笑的那么灿烂,那么天真。沙滩的远处,有一对新人,他们在拍婚纱照,他们在走向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幅美好的画卷,我将永远“珍藏”它。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十二
天空没有一片云,感受不到一丝风;头顶上炙热的太阳将地面烤得滚烫滚烫,路边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尘土在枝上打着卷;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树上发着令人烦躁的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尽管天气这么炎热,但社区那位捡垃圾的老奶奶总是早早出现在屋前的小路上。每天都是那身打着补丁的脏的发亮的衣服,白苍苍的头发凌乱不堪,浑浊深陷的眼睛总是无精打采,布满皱纹的脸上写着岁月的苍桑。每天总是推着她那辆破烂的三轮车在社区垃圾箱翻来翻去寻找别人丢的“宝贝”。由于她总是脏兮兮的,身上还散发出难闻的异味,因此,我们社区的人不管谁遇见她都会绕道而行,有时还在背后说她骂她。虽然我很同情她,但是看见她我也远远避开。
有天早晨,我散步回来,发现一个装满垃圾的蛇皮袋摆放在我家门口,由于天热,散发着一股浓烈的异味。我很生气,早上出门家门口都是干干净净的,是谁这么无聊把赃东西放在我家门口呢?看到远处在垃圾箱翻找“宝贝”的她,我想肯定是她放的。这件事后,我也开始讨厌她了。
暑假的一天,朋友约我一起逛超市。出门时,我看见她又在我屋门前垃圾箱找“宝贝”。她看见我,慈祥对我一笑,我厌恶看了她一眼,便匆匆躲开了。到了超市,我和朋友买了好多东西,在准备结帐付钱时,我发现口袋的钱包不见了。这可尴尬了,我忙着和朋友在超市找,也没有找到,出门时记得带了的,不会是路上掉了吧?“小朋友,你到底有没有钱付啊?”收银阿姨皱着眉头催促着我。我看了看身旁的朋友,小声问她有没有钱,朋友红着脸说钱也没带。瞬间,我俩都尴尬无比。正当我垂头丧气把购买的东西准备放回去时,听到超市门口有人在喊我,“女娃,女娃”,我抬头望去,是那位捡垃圾的奶奶在门外叫我,满脸微笑招手示意我出来,我正心烦,懒得理她,她看我没有出来,在门口喊得更加卖力了。炎热的天气使她不一会儿便满脸通红,脸上的汗珠直往下掉,连说话都开始结巴了。我看她的样子不忍心,只好走出来。“你的钱包给你,刚才你掉到你家门口了,被我捡到,在后喊你,你没有听到,我只有来找你还你。你走的太快,这不,找了半天才找到这里”。望着奶奶慈祥的目光,握着她年双粗糙枯瘦的手,我的脸却一阵一阵的发烫,原来对她的偏见全都消失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评定一个人不能以貌取人,不能以她工作的性质来评说这个人的好坏,更不能以她从事的事情定尊卑,要看她做的工作是否对社会、国家有意义;为人处事的品质来评说她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开始喜欢她,主动和她讲话,有时帮她捡瓶子,因为她捡到钱包没有私吞,而是积极的寻找失主,送还钱包,她拾金不昧的精神让我感动。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她为我送来一丝清凉,成为我脑海中最。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十三
用爸爸的话说,咱家八辈子,不是贫农,就是工人。金银珠宝,没有,书,更没有。是的,爷爷的爷爷,爷爷,爸爸,都不大认得字。爸爸能认识一些字,完全靠的是自学。我家因此也就没有留下什么可以看的书。小时候在奶奶纳鞋底的篾箩里,看见过几本民间故事之类的书,好像是初中文化的小叔买的,最后都成了奶奶纳鞋底的材料。
我最早读到的书,是《小朋友》、《儿童文学》之类的画报和杂志,是向我一个小学同学借的。她家有一个很大很高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最让我羡慕的是她的父母。都在邮局工作,源源不断地有好看的新杂志和新画报可以看。书架上有什么好书,我不记得了。估计那时小,没怎么借,借了,估计也看不懂。借的`最多是还是那些《小朋友》之类的儿童读物。同学很大方,每借必应。我幸福的童年时光,很大程度,来源于这样借书读书还书的快乐里。
初中的时候,琼瑶的小说盛行,同学们在班上传着看,都看疯了。不知道为什么,我那时却不大喜欢看。好像只认真看过《烟雨蒙蒙》和《剪剪风》,少女的情窦,也没有因此初开。书名知道得倒是不少,什么《月满西楼》、《我是一片云》、《庭院深深》,等等,源于这些美丽的书名,那阵子对古诗词很是喜爱,之外,就没有太深的印象了。我因此至今想不起来,初中三年,我都看了些什么书。好像都荒废掉了,读后感《那些读书的美好记忆》。记得应该是看过路遥的小说,《红楼梦》、《西游记》之类的书,许是没有书香底子的缘故,都印象寥寥,记忆不深。
最喜欢读书,也确实认真读了一些书的时候,是在高中。那时除了喜欢林语堂、梁实秋、巴金的散文,还喜欢看国外的一些名著。还迷上了席慕容的诗,和三毛的流浪散文。总之是博览,所以不精。那时小城有图书馆,里面有好多我想看的好书。我特意办了一个借书证,每个周末,借书还书,乐此笔不疲。记得曾经煞有介事地做过好多读书笔记,写过许多感概激昂的读后感。
想来还是因为没有书香底子的缘故,我所看过的名著小说,大多想不起来具体的情节,有些甚至连主人翁的名字也不记得了。只记得那真是一本好书啊,我还写了长长的读后感想呢。诗歌和散文,倒是印象不浅,热爱至今。从高中起,我自诩为孤莺。备了好几本薄薄的本子,很清高地写了好多分行的文字。可惜并没有保存下来,有些在搬家的时候,辗转弄丢了。有些被高中一个男同学要去了,至今下落不明。但我的青葱岁月,却因此美丽,清雅,哀怨,而忧愁。
上大学,因为读的是理工科,也不能系统地读文学方面的书。但手里却有可以支配的钱了。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买书来读了。我读大学时的简朴是有点出名的。不谈朋友不打扮,几乎所有的零花钱,都送给了附近的书店和夜市的书摊。为了省钱,我那时买了好多岳麓书社出版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字体很小的那种简装读本。真羡慕那时的视力和心力,买得起劲,看得也起劲。其实那些书真是没法看的。字太小了,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看书不是享受,是受罪。我现在即使看几页,眼睛也酸胀得不行。如今那些书,安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成了摆设,只是偶尔拿出来翻翻,除除尘,淡淡回想一下年轻时候美好的读书时光。
彻底不看书的时间,是有了孩子后的差不多十年。做母亲的快乐和幸福,填满了我的心房,我喜爱的读书,成了遥远的不能记起的前世。也常常出入书店的,但买的都是孩子需要的书。我自己几乎不读书了。
再次想起读书,是孩子大了,心稍稍空了闲了的三年前。在网络上,偶尔也读一些电子书。但不能读得太久。久了,眼睛疼,脖子也疼。这时候就有想买一些纸质的书来读。可是再逛书店的时候,我很是失望,我想看的书,书店里几乎都找不到了。连季羡林、丰子恺等一些老作家的散文,书店里都买不到。记得以前书店里到处都是这类的好书,可惜那时候口袋里没钱,只能翻翻过一下眼瘾。
我现在最喜欢逛的是网上的旧书网,时常能淘到物美价廉的好书。我一般先下载电子档,看看书的目录和内容,觉得心仪就买下。像《蒙田随笔》、《苏东坡笔记》、《季羡林散文全编》、《萧红文集》等书,我都是在网上买的。昨天下载了《孙犁的散文集》电子档看,越看越喜欢,也买下了。过几天就能收到。
我漂亮的女的同事们喜欢网购化妆品,只有我时常网购图书,我因此在她们的眼里,有点书呆子样。其实我还算不上书呆子,因为我虽然买了不少书,但认真看的,其实并不多。我的心总是浮躁,不够静。
接下来的岁月,我将努力拂去心间的浮躁,踏踏实实读一些好书。即使被称为书呆子,也无妨。
那些美好的记忆(专业14篇)篇十四
成长的记忆中,我做了许多傻事,我就选件事给你听。
记得那是我5岁时,爸妈较忙,所以把我送到了姥姥家。有一次,姥姥在田里干活。我顿时有了一种冲动的感觉。我想:菜能生根,开花,结果……玩具也一定能了。
我回到家,拿上耙子、水桶、玩具等工具。下一步就开始干活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耙子把泥土挖了一个洞,再把玩具放入坑中,然后把坑埋起来,最后一步,就是浇水啦!
回到家,摸着我头,对我说:“我的小宝儿,玩具是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想想我那心爱的玩具,我哭了。
还有一件事,记得那是六岁那年,我在姥姥家吃饭,吃完饭我就去玩了,大人们就在院子里谈家常。我上窜下跳的,大人们不让我乱蹦乱跳,可我一点都不听大人们的劝说,突然,意外发生了。我从院子蹦出去,正好一辆摩托车从我面前经过,我跳到了一台阶上,可没有站稳,“啪”地一声,我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大人们看见了,都惊呆了,连忙把我扶了起了,应了那句话:“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这两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提醒我,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