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不仅要有创新的思维和独特的个人见解,还应该注意文字的优美和表达的方式。现在,就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欣赏一些精彩非凡的优秀作文范文吧。
黄山之行初一(汇总12篇)篇一
正月初四,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中外出名的黄山。
随着观光缆车地缓缓上移,黄山的英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我被它那诱人的风光吸收住了:峻峭的山峰、斧峭四壁的悬崖、饱经风霜却仍生气勃勃的松树……十几分钟后,我们从玉屏索道下车,这时淡淡的几缕阳光吹散了云雾,游客们不由地发出阵阵惊叹声——好美。
接着需求徒步十几公里的山路,并观赏沿途的景色了。一切的景点中,我最喜欢“睡观音”。她有一张圆圆的脸,脸上凹进去的中央是她的一双眼睛和一张嘴巴;凸出来的中央是她的鼻子;她衣着长袍,长袍上还有几条褶皱,平整的那块石头是她的石床。观音躺在那里甜甜地睡觉。
“飞来石”是我心目中最有趣的石头之一。我想它是不是观音又一张“床”呢?为什么这么大的一块巨石会这样耸立在山顶上的.呢?会不会真的像名字那样从其他中央飞过来的呢?看着这块石头,我脑海里浮现出了好多好多的疑问。最后妈妈通知我:“黄山这里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板块的挤压,构成了高山,后来经过千万年风、流水,以至是冰川的腐蚀,变成了往常的容貌。”
攀爬黄山固然很累,但是沿途的景色真的是很美很壮观。假如有机遇,我还会再次去黄山观赏美景。
黄山之行初一(汇总12篇)篇二
在8月10日的时候,我爸告诉我明天要带我去爬黄山。
第二天早上我们6点多就起床了,一路坐车来到了黄山风景区。在车上导游告诉我们今天要走很多路,可能会有点累。下车后我们上了缆车,一眼望下去,就像一个绿色的海洋,小溪清澈见底缓缓流淌。
缆车到了之后,我看到了陡峭的石壁中长出的迎客松,它在绝地中顽强地生存着,仿佛在迎接从远方来的客人。后来经过导游的讲解,我们才知道这些迎客松是假的,真的其实已经死了。他这样的目的在警示我们要爱护环境。
下一个景区是一线天。来到一线天,抬头望去,两座峰之间只有一条缝,细细的`,难怪人们称会它为“一线天”。过了一线天之后,我们又来到了“鲤鱼跳龙门”在一颗小松鼠的下有一块石头和一条鲤鱼,鱼头鱼尾,甚至还有鱼泡泡,真是栩栩如生。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第二天我们告别了黄山,怀着留恋的心情踏上了归途。
黄山之行初一(汇总12篇)篇三
暑假期间,我和父母去安徽游玩。在皖南的第二天,我们登上了慕名已久的黄山。
黄山主峰莲花峰高达2884米,高耸入云。自古黄山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称,以奇松、怪石、云海而闻名于世,这次我们从北登山道上山。
缆车上,我发现黄山的景色的确名副其实、巍峨壮丽。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飘动,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望无际的洁白云海。沿途悬崖上,生长着许多挺拔的松树。缆车到达目的地后,走一公里便是始信峰,这是上山后的第一站。始信峰下有一棵蒲团松,它是黄山十大名松之一,松树长得仿佛一个大蒲团,让人忍不住想上去小憩一会。
登上始信峰,周围风光尽收眼底。青山环绕四周,小溪从山谷中潺潺流淌,云海无边无际。山峰左侧,悬崖峭壁上,有“猴子观海”之奇景,只见一只可爱的“小猴子”举着手,正在观赏云海,栩栩如生。继续前行,十大名松中的黑虎松出现在眼前,它独占一大块地盘,而且颜色苍翠,比其他松树颜色深,看上去历经了沧桑。
前往迎客松的途中,我们经过光明顶、莲花峰,看到了许多奇松怪石,还观赏了美丽可爱的红嘴相思鸟、萌萌的小松树。
天色渐晚,黄山的日落开始了,大红色圆盘似的太阳一点一点地消失在山边,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座黄山。
黄山之行初一(汇总12篇)篇四
春意盎然的三月,正是踏青出行的好时节。这不,我们班也要去春游了,地点早已选定,那就是是黄山的“后裔”——博山小黄山。一路上说说笑笑,怀着一颗激动而又兴奋的心情,期待着快乐的旅行,因为这是我们班第一次这么远踏春。路上有大雾,车速始终很慢,大约行了五个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小黄山脚下。
起点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凉亭,山上松柏茂密,石阶高陡,上山的路又湿又滑,几个高个子男生打头儿,随着向导登上山坡。我们排成一条长龙,正在平地上走着,仰头望,向导早已攀上了山头,真有些望尘莫及。可由不得心急,身旁就是断崖峭壁,一不小心就会跌落下去,所以大家相互照应着,一个个紧紧跟随,并互相提醒“注意跟上”。
小黄山的山峰看起来不算高,我信心十足,手脚并用地在山石上攀爬着。山高路险,艰难前行中由于心急,热汗直冒。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一个小山头时。一回头,远处山峰上竟然有个人在注视着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颗大松树,树枝茂盛,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好客的“黄山使者”使我信心倍增,有一种力量支持我向山顶进发,我努力前行,终于来到一块山石前,松了口气。山风拂来,清爽甘冽,望着身后的队伍,与前方的向导,稍事休息,又踏上了登山的羊肠小道。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对小黄山来说,上山尤其艰难。自古黄山奇、秀、俊、美,华山险、峻、峭、陡,而黄山与华山的结合正是“小黄山”特色。山路上,碎石滑动、荆棘多耸,时不时传来几声尖叫,正是泥路土坡石挡道,荆台棘刺碍爬山。很多同学的身上、手上被扎进了很多棘刺,大家忍着疼痛,只能侧身缓缓前行,或用小碎步摸索着在树林中前进。刚下山坡,又要穿越密林,泥路又窄又滑,极不好走。又四步一上坡、两步一棵树,给大家增添了难度,同学们互帮互助,终于走到了另一个山坡。
正午的阳光照着大地,和煦的春风吹满山谷。大家在山顶上野餐休憩,三五一群,有的谈论爬山的趣事;有的在山头上做游戏;还有的拍照留念……补充完体力后,打扫野营战场也不能少。此时,又传来一个好消息,向导探出了一条下山的近路,这使大家兴奋不已,从近道走,不到十分钟,便绕过山头、穿过树林,登上最后一道山梁,到达山下的目的地已不再是遥不可及了。
下山的速度可谓急行军,不久回到起点——凉亭。当我们先头小分队到达目的地,回头一望,这真是老鼠拉铁锹——大头在后面,一大队人正急匆匆朝这边赶来。
山下沟谷中,一片白色的东西吸引了我,是积雪,山里阴凉,雪也便不化了。可春天的脚步是寒冷挡不住的,春色在山中荡漾。三月的美景使小黄山增添迷人的色彩,独显魅力,这也使我们的小黄山之行更添加了快乐与惬意。
黄山之行初一(汇总12篇)篇五
黄山的松树也毫不逊色,棵棵青翠挺拔,就像一名名卫兵。迎客松的弟弟探海松是我的最爱,它的枝叶翠绿,好像不小心触碰一下就会流淌出清澈的汁液。探海松的枝条舒展,还向着悬崖抛出一根枝条,就好像在向云海招手,一棵多么具有“探险精神”的松树!探海松那生机勃勃的身躯成为悬崖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龙爪松也拥有它的一席之地。那霸气的身躯,那挺拔高昂的枝干向四面八方均匀伸展,好一副威风凛凛的巨人将军的样子!更使它有勇者气息的'是那裸露在外边的树根,张牙舞爪,给人一副坚忍不拔的感觉,怪不得叫龙爪松。
迎客松举世闻名,它的树干粗糙,粗壮如成年人的腰,头顶绿色郁郁葱葱的大帽子。还额外热情地伸出“手”向游客们招呼,不少人都经不住它的热情,聚集在它的身旁。我也不甘示弱地和迎客松合了影。
黄山既有云海的陪伴,又有怪石的守卫,还有松树的点缀,怪不得人人挂在口边的都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终于目睹了一番这如画的风景了!
黄山之行初一(汇总12篇)篇六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自古文人墨客都喜欢写黄山。今年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这犹如仙境般的黄山。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刚来到黄山脚下,我就被这高耸入云的峰顶给震撼住了。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上山的路上我见到了很多怪石。它们有的像珍禽异兽,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天狗望月”等;有的宛如各式人物,如”仙人下棋”、“夫妻谈心”、“童子拜观音“等;有的形同各种物品,如“笔架峰”、“飞来石”等等。
上得山峰,我和爸爸妈妈见识到了云海,真是一片烟雾迷蒙,根本看不清云后面藏着什么。穿过云海再往上攀登,就能看到奇松了。黄山奇松闻名天下,特别有名的有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等三棵树。它们之中最出名的就是迎客松,挺立在高高的悬崖边,底下是万丈深渊。迎客松,站在那里,真像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牢牢地守护着祖国的关口。
最后我们登上了黄山山顶,站在山顶往下看,突然有了一种喜悦感和自豪感。这时,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季小棠,人生就像登山,困难犹如一座座高山,矗立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勇于攀登,战胜困难。”妈妈的话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黄山之行初一(汇总12篇)篇七
黄山的奇松、怪石让人陶醉其中,云海、温泉令人沉迷无限。黄山那神秘莫测的面孔也悄然揭开了朦胧的面纱。
一踏上黄山,就给了人一种高大的感觉。放眼望去,一棵又一棵的松树顽强屹立在岩峰中,鼓励人们向上爬。那绿油油的针叶下,有松鼠爱吃的美味。慢慢向上攀登,一地奇怪的石头出现在我面前,她们很像现代的手机,许多小朋友都很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导游十分负责地向我们介绍。
越向上攀登,黄山的景色越给人惊奇,让人佩服、惊叹。那迷人的外表下,引得无数游客来攀登。这座大山,真是一座神奇的山。
我们沿着一线天向上爬,我们撑着、顶着,锲而不舍继续向上爬。黄山的脸真是说变就变,一团薄雾包围了我们,如一层轻纱,将我们轻轻盖上,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故意要增加我们的难度。在雾中眺望远方,朦胧中隐约看见一片绿色、黄色交杂在一起。我们征服了一线天,从一线天望下去,我们都笑了。这笑容是灿烂的,明媚的,开心的。在薄雾下笑容依旧那么美好,那么能给我们带来欢乐。
天放晴了,我们继续向上爬。“快,快,快!我们马上就到了!”我兴奋地喊着,第一个登上莲花峰,天空也十分奇妙云朵一下遮住了太阳,一下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们的脚下也是云,我们像腾云驾雾的神仙,在黄山之巅为所欲为。
黄山,是那么的具有感染力,感染了所有游览过的人。人类被它震住了,彻彻底底地震住了,我爱黄山!
黄山的松树在岩缝中顽强生长,一阵轻风徐徐吹过,一团轻雾围住了新的游客,怪石把游客震惊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们震撼与欣慰。
黄山之行初一(汇总12篇)篇八
今天是周末,爸爸一周前就计划我们全家明天的黄山之行,我心里既期待又兴奋。听爸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对黄山的最高赞誉,希望我们不虚此行。
妈妈为了这次的行程做了充足的准备,我也做我力所能及的准备。
今晚我要早点睡觉,养足精神,尽情享受明天美好的旅程。
第二天,我来到了徽州。那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地方。爸爸妈妈带我来到这里感受她的文化,首先进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座粉墙黛瓦,犹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在雨中别有一番韵味。徽州的房屋和江南的不太一样,她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马头墙”,听说可以挡风防火。
妈妈还告诉我,在这里拍过很多电视剧,其中有一部叫《橘子红了》,所以这里也是有名的影视基地。
黄山徽州风景美如画,人文深似海,物华天宝,不虚此行。
黄山之行初一(汇总12篇)篇九
国庆节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去黄山旅行。
那天早晨,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早早地起了床。我们一家准备好所有物品后,就开车去了黄山。高速路上非常拥挤,爸爸开了六小时的车才到了黄山。
到了黄山的第一天,我们去了屯溪老街。屯溪老街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木头房屋,没有一座水泥房,是个古老的商业街。到了晚上,这条古老的商业街更是有魅力,挂在木房子上的灯笼都亮了起来!我走在街上,仿佛回到了古代。
第二天,我们去爬了黄山。黄山真高啊!海拔1864、8米!我抬头望去,黄山的顶峰根本看不见!“幸好是乘车到云谷寺,不然就惨了!”暗自庆幸。到了云谷寺,我们又乘了缆车过了最难走的一段路。从缆车上望下去,秋天的黄山显得格外美。树叶黄了、红了,但有些树还是展现绿的风采。首先,我们去了仙人指路,远远望去,山那就像有一个“仙人”站在石头上给游客指引进山的路一样。接着,我们又去看了黑虎松。黑虎松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而且现在还枝繁叶茂着呢!听别的导游说,刘海粟大画家十次上黄山,有九次给黑虎松画了像呢!看完黑虎松,我们又走去了光明顶。爬呀爬,我的脚走酸了,这时候,妈妈给我带的登山拐杖帮了我大忙。我扶着拐杖,一步一步地爬到了光明顶。在光明顶上,我看到了猴子观海。那只“小猴子”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望着茫茫云海。我们还看了莲花峰、天都峰、鳌鱼峰等景点。大自然真是一个能工巧匠呀!天渐渐地暗下来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黄山。
第三天,我们乘车离开了黄山。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了说过的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黄山之行初一(汇总12篇)篇十
我像一只跟屁虫一样紧紧跟在彭露姐姐身后,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怪石阵”。
远处的山峰上屹立着四块不起眼的石头。经过导游的解说,原来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西天取经”西游记。最左边的石头纤细挺拔,孙悟空的影像映入我的脑海之中。第二块石头胖墩墩,圆嘟嘟的,俨然将军肚的模样,这自然而然就是猪八戒了。第三位高大无比,下方略宽,唐僧骑着白马行走在悬崖峭壁。最后一位个儿高,沙僧当之无愧。
继续向纵深行进,周边一座座山峰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我仔细观察,发现其中有一座高峰整体就是一个公鸡脑袋。半圆的鸡冠,两只眼睛突出而又溜圆,尖尖的下巴下托着一把胡须。这公鸡一直在这儿,想必来这游玩的游客它都了如指掌了。这时,导游旗杆一挥,这时我才发现在公鸡旁边还趴着一只巨型乌龟!简直就是鬼斧神工!这只乌龟的肉体和一般的乌龟一模一样,但是龟壳翘得老高,就好像自己龟兔赛跑赢得了冠军而得意洋洋造成的。
黄山之行初一(汇总12篇)篇十一
终于盼到国庆长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随爸爸来到了被人称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旅游。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有72座山峰。自古以来都是旅游胜地。徐霞客曾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明黄山拥有五岳的所有美,它有奇松,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
这次,我决定壮壮胆,登上黄山最高峰,莲花峰!远远地我就望见那耸立天外的山峰,云雾缭绕,令我心惊胆颤。顺着一节节陡峭的台阶,喘着粗气的我终于站在了最顶峰。俯视山下,美不胜收!
尤其是那怪石,有趣极了。就说妙笔生花吧,瞧!在那座山峰上有块高耸的巨石,笔直的身躯多像一支毛笔,在书写天地之精华。在“毛笔”的上方长出了一棵奇松,枝叶茂密,像一朵盛开的花。怎么看都像毛笔开花了,所以叫妙笔生花。黄山的怪石还有许多:狮子抢球、天狗望月、仙人指路、猴子观海等。数也数不完。
“滴答,滴答—”黄山上下起了小雨,风轻轻地吹着,带来了云和雾。云雾“霸占”了天、地、黄山,白茫茫的一片。有时又像和我玩捉迷藏,一会儿把我隐藏起来,让周边的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一会儿又把握现出,好让我看看风景。黄山的云雾是有脾气的,看,她这会儿玩得挺开心的。所以像轻柔如绢的小溪,缓慢地流淌,我似乎还听到了“叮咚”的流水声呢!风小心翼翼地吹着,“小溪”也小心翼翼地流着。有时就待在岩石上不动了,风姐姐好言相劝,它才肯迈出一小步。风也会着急,看着云雾就待在行人旁边,挡住了行人的视线,便使劲“呼呼”吹。这时的云雾像汹涌澎湃的大海,一个浪接着一个浪,毫不停息地翻滚而来。拍打着奇松、怪石,涌动在黄山里。真是印证了那句话:低头看路,抬头看雾啊!
太阳慢慢西下,白云天空都泛起了红晕,我已彻底陶醉在这美景中了。
黄山之行初一(汇总12篇)篇十二
小学生作文大全。
导游告诉我们,如果要继续在山上看景点的话,还有18公里的山路要走,而且由于雾很大,可能远处的景色基本看不清。同时,我们那时已经是又累又饿,衣服也全被雨水淋湿了,感到非常的冷。我们觉得继续向前行走会吃不消,只好很不情愿的原路返回。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