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能够凸显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因此我们要多加练习,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一些优秀作文范文,感受其中的感情和思想的深度。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一
暑假的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被人们称作”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旅游。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明代大旅家徐霞客游览了黄山之后,对黄山推崇备至,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的意思是游览五岳归来,其它的山不用再看。而游罢黄山,连五岳也可以不看了。黄山的确不同寻常,它兼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最高的峰是莲花峰。海拔1800多米,那耸立天外的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似乎正在下坠,令人心惊胆颤。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女弹琴”吧,那美丽的仙女弹着琴,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好像在让人们评赞她的琴声。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猴子观海”、“龟鱼对望”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玉屏楼的附近,有几棵古老的松树,其中一棵叫迎客松,好像时刻都在游客的到来。还有棵叫送客松,它好像在说:“祝您好走,下次再来!”
黄山归来已经很多天了,但那秀丽的风景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仍时刻浮现在我的脑海,我想告诉大家:黄山值得一游,如果你不去,将是你终身的遗憾。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二
说起家喻户晓的黄山,大家一定立刻想到千变万化的怪石,苍翠 劲的奇松和云雾缭乱的云海。今天我来到黄山,我才真证领略到了黄山之美。
我们从玉屏索道坐缆车上山,索道两边有数不清的松树,那松树玉洁松贞,鹤骨松姿,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在看看旁边的山,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到了山上,我们披上外套,就开始了黄山之旅。
我们先来到了玉屏楼,玉屏楼的左侧就是黄山“国宝”迎客松。这迎客松倚青狮石而出,是黄山标志性景观。迎客松树高10米左右,胸径0.64米,树龄已有800多年,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宽容大度,姿态优美。
我们还看到了送客松,陪客松,盼客松……真是千姿百态啊!
“终于到住宿啦!”我激动地叫着。当时已经是晚上7点了,我们吃了晚餐,虽然很普通,但是在黄山上吃晚餐有一种不同的感觉。吃完晚餐,我们就像病人一样躺在床上睡觉了。
“儿子,起床啦!”
随着妈妈震耳欲聋的叫声,我迷迷糊糊的起床了。我们吃过早餐,就上丹霞峰看日出了。
过了好久,日出还是没来。天都亮了,看来今天不适合看日出。
我们继续爬山,爬到了黄山最高峰——光明顶。从光明顶往下望,真是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啊!
终于下山啦!我们经过了飞来石,那巨大的`奇石,真是壮观啊!
就这样,我们坐着云谷索道的缆车下山了。
虽然这次有许多遗憾,但是,我相信,我下次还回来挑战这巍峨壮阔,千变万化的黄山的!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三
今天终于来到,我们整装待发,吃过早饭,热情的老板告诉了去黄山的方向,送我们上路。走了不到10分钟,我们便来到了黄山南大门,来这儿的游客数不胜数,想来,都只为了一睹黄山美景。我们买了上云古寺的车票,就开始了一天的行程,旅游车行在盘山公路上,一路就已经领略了黄山的艳丽风光,从前在图片上看见的黄山美景,我都一直以为是假的,没有想到的是,黄山居然真有那么美!旅游车像在绕圈圈似的前进,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就宛如在坐过山车,渐渐地,我们来到了云谷寺。
云谷寺里,人山人海,我们坐着缆车,就像飞行在空中,往下望去,既险又美丽,缆车来到了白鹅岭站,我们下了缆车,走了许久,看到了一棵松树,说到松,可是黄山一绝了,但这棵树却和其他松树不一样,下端是很平常的,可一到中间,树干却分开了,成了两棵树,就像一对情侣,紧紧相依,永不分离,所以叫连理松。接着,我们又看到了梦笔生花:一孤石挺出,凭空耸立,上面突凹生出一株小松树,远观似一枝直立的大笔,峰下有一巧石,形似人卧睡,顾名思义。
观赏了梦笔生花,我们向始信峰出发,始信峰顶部一分为二形成一个峡谷,我们便爬了上去,两壁十分陡峭,我在山顶眺望,上面还有更高的山等着我们去爬呢!于是,我们向黄山的第二高峰—光明顶行进了,听导游说,光明顶的山顶有一颗巨大的足球,在山上还是看日出和云海的最佳处,我们一听,兴致勃勃,越来劲了,可是没有想到,竟然要走一大段长路,累得我们气喘吁吁。终于,我们历尽艰辛,来到了光明顶,果真是名不虚传。
我们下了光明顶,就必定得去黄山最高高峰—莲花峰,一听名字就知道,这座高峰一定是长得像一朵仰天怒放的莲花美不胜收。我们在莲花峰上,走了百步云梯,看到了对面山上的孔雀戏莲花。我们又来到了玉屏峰东部,只见文殊洞顶,松破石而出,形态优美,寿逾千年,如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原来,这就是迎客松!我望着那古松,恋恋不舍地下了山。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四
8月12日晚上,我和爸爸从合肥来到下一个目的地――黄山。
黄山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与长江、长城、黄河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于世,被人称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景区多、景点更多。著名景点有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三十六小峰、三十六大峰。
13日上午,我们跟随旅行团来到黄山,导游先带我们参观了像人一样的瀑布,叫人字瀑。然后到慈光阁坐缆车,我们在缆车上见识了朱砂峰和老人峰的奇松、怪石。下缆车后,我们来到“黄山第一奇松”迎客松景点,迎客松好象伸出双手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参观拍照留念后,送客松把我们送到一线天。在一线天,意外事件出现了,一个老奶奶在半山腰昏迷了过去,山路堵了五分钟之久,之后我们像蚂蚁一样一步一步来到光明顶,光明顶高一千八百六十米是黄山第二高峰。太阳下山了,我们来到今天最后一个景点,叫飞来石,它就像一个长着翅膀的石头从天上飞下来。天黑了,我们也累了,晚上我没洗澡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简单吃完早餐,我们来到北海。北海的奇松可多了,我们首先来到梦笔生花的景点,它真象书画家手里的毛笔。之后我们还看到了黄山的团结松、黑虎松、连理松、灵芝松、飞龙松、竖琴松等奇松异木。
下山路上,我们一个个就象打完败仗的伤兵一样一拐一拐的各自回去宾馆。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五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的这一名句,千古流传至今,赞颂了黄山那无与伦比的美……。
说到美,那要数奇松的名分最大,几乎所有游赏黄山的人,都想亲眼看一下奇松。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亲眼看见奇松,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美。黄山的奇松,一棵棵松针短小,呈迎客状态。凡是登上黄山的人,奇松都会跟他们打招呼,仿佛在说:“嗨,我的登山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参观景色迷人,美不胜收的黄山,谢谢!”它那傲然挺立,英姿飒爽的神态,令人流连忘返,啧啧称赞。
看,哪儿有一只石猴在观云海;瞧,这儿的师徒二人正在侃侃而谈呢!你知道这是黄山哪一处有名的风景吗?哦,原来是怪石呀!黄山的怪石千姿百态,形态万千。有的像书生,有的像美少女,有的像仙鹤,还有的像能呈万卷书的书架等。真是值得观赏啊!黄山的石头真是秀呀,能让人看得如同真的一般,可唯是到了惟妙惟肖,生机勃勃的形态万千。
赏够了奇松怪石,现在该赏云海了。清晨,黄山的云海奇观也一点一点地显露出来,万物都仿佛蒙上了一层薄纱,美若人间仙境。过了一会,云海忽聚忽散,变化莫测,气象万千。宿雨初晴,碧空如洗,巨壑森谷,烟云弥漫,宛如波涛起伏的大海。远峰近峦,像岛屿一样,若隐若现在虚无缥缈的云海中。观看着云雾簇拥的云海,不禁使人心旷神怡,思潮澎湃。
黄山的温泉更是妙,它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肤,均有一定的功效。黄山的温泉又称汤泉、灵泉,传说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黄山的温泉无色无毒,温度适宜,清澈透明,可饮可浴。每当人们疲惫之极,入泉沐浴,顿时神清气爽,疲劳全消。有许多名人曾赞:“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啊!黄山的四绝真美呀!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六
我们到了黄山脚下,先坐车坐了20分钟,到玉屏索道的入口,然后我们就坐上好玩的索道车了。坐索道车一共坐了15分钟左右。在中途,我们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在山中坐着索道,越升越高。给人的感觉就是群山环绕。不过我爸爸恐高,在索道上,他没敢往下看。
索道到达了终点,我们又走了一段路,到了黄山的标志——迎客松。它的树干很粗壮,是一棵松树。树上只有几处有松叶,其中顶上是最多的。它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具体到底有多大,我也不太清楚。这棵松树还有一根树枝是伸出来的,像是在向我们挥手,仿佛在说“欢迎来到黄山”。
继续往上走,就到“一线天”了,一线天的楼梯很陡也很窄。一次只能有一个人上去。我比较瘦,所以上去很容易。有一些人比较胖,上去可能就会不太容易。我们排成一列,慢慢地走上去。楼梯是建在两个石壁的中间。走起来非常刺激!
过一了线天,又走了几个小时才到的“光明顶”。这上面有一个大圆球,据说这里是气象局,天气情况都是根据这里预报出来的。我还从这里捉了三只蝴蝶呢!不过最后都放了。
随后,我们步行下的山,看到了好多怪石:有飞来石、老僧采药、猴子观海等等。黄山的风景很美,大家有时间也来体验一下吧!相信每个人的感受会各不相同。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七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没想到,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观赏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
黄山的山真奇啊,玲珑俊秀,有的像雕刻精美的香炉,有的像翘起尾巴的鲤鱼,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打造的艺术盆景;黄山的山真高啊,从山顶往下看,云在脚下漂浮,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似的;黄山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能从崖山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红扑扑的火烧云,更常看见飘在空中的浮云,却从没看见过这滔滔流水般的黄山云海。
黄山的云真白啊,白得就像是刚下的大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就妙在它飘渺恍惚,极富美感。难怪从黄山归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果然名不虚传!
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相视走进了连绵不绝的画卷里。置身于这样美丽的景致中,我只想化作一株小草,哪怕是一茎草叶……我不仅要为它奏乐,还要引吭高歌。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八
星期六早上,天还没亮,我和妈妈就早早地起床了。我们要去游黄山。
一路上,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住地和妈妈唠叨着黄山的美丽。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终于,车子来到了黄山脚下。草草地吃过午饭,我们的队伍就出发了。乘着景区内的车来到慈光阁,这时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接着又乘索道到了玉屏楼。我们乘坐的缆车被浓雾包围着,外面的景色时隐时现,出了车厢才明白我们刚从“云”里钻出来。
我往下看云雾翻滚着,一座座险峻的山峰矗立在云端,身旁的松树是那么苍劲有力,我感觉犹如身处仙境。这时导游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在海拔1300多米的高度了。
我们跟着导游一步一步登上了石阶,随处可见奇形怪状的石头和苍劲挺拔的松树。黄山上“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一棵半径足有五六米的大松树伸展着枝干,像一把巨型伞在对过往行人说:“进来避雨吧!”英姿飒爽的迎客松伸出手臂对每一位游客说着欢迎词,我在迎客松旁流连往返。龟兔赛跑、松鼠跳天都、猪八戒、鲫鱼、小平爷爷的侧像等,这些都是怪石自然形成的,形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飞来石真如天上掉下来一样落在一块平坦的大石头上。一块长得像鸡大腿的巨石让我垂涎欲滴。
经过艰难的攀登,终于登上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只可惜找不到张无忌和朱元璋。(最高峰莲花峰和最险峰天都峰都因封山而没上。)光明顶海拔1860米,上面有一个我国最高的气象站,我们马上让导游去了解天气情况,得来的消息既有失望又有惊喜:明天我们欣赏不到美丽的黄山日出,但是将看到雪景,今夜将下雪。当晚我们住在北海的狮林大酒店。
第二天早上,我们早早地起来,来到外面。哇!白茫茫的一片,真美!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奇松怪石在白雪的包裹映衬下,显得分外美丽妖娆。雄壮威武的黑虎松也变得温柔起来。我们在白雪的世界里尽情地玩着乐着。
由于山路上积满了雪,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又乘缆车回到了山下,就这样结束了黄山之游。
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和妈妈唠叨起来,我对妈妈说:“下次我还要去黄山,我要去看日出,还要去爬莲花峰天都峰。”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九
观黄山日出一想起明天一早3点就要去黄山观日出,我的心就难以平静。不过为了明天有一个好精神,我和爸爸妈妈还是早早地入睡了。第二天凌晨3点钟,天还是黑蒙蒙,我们就起来随团一起从翡翠谷前往黄山脚下,乘缆车到达迎客松旁的观景台,准备在那里等待看日出。等了一会儿时间,就有一束亮光从地平线上射出来。我们都显得异常兴奋,因为在黄山上大多数时候会因大雾蒙蒙而看不到太阳升起时那一刻光辉壮观的场面。不过,今天有老天保佑,还好我们能看到日出,不然我们就白起大早了。渐渐地,太阳又露出了额头。我们都闭息凝视,看看太阳有什么变化。又过了一会儿,太阳又跳出来了一点儿。又过了一会儿,太阳已经露出一大半了。又过了一会儿,太阳动了动身子,懒洋洋地伸了个腰,从地平线上跳了起来。顿时,全场暴发出雷鸣一般的掌声,我们糟糕的心情也突然愉悦了起来,全团人疲惫的身体也突然有了精神。一切生物都显得有了光泽和生机活力,小鸟吱吱喳喳地唱着,花儿尽放容颜,连小草也随风摇曳了起来。前方的路也觉得顿时明亮了起来,太阳旁边的云雾刹那之间就被染成了火红色,那景色别提有多壮观了!看来我们的苦苦等待真是没有白费,终于迎来了太阳最壮观、最光辉的那一刻!通过这次去黄山上观日出,我领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有耐心,凡事都会有好的结果。也正是“只要功夫深,铁杵就会磨出针。”我想,这个道理会陪伴我一生,激励我做事更有耐心。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十
黄山风景优美,有“人间仙境”的美誉。它那茁壮成长的奇松、千奇百怪的怪石、白茫茫的云海,让人流连忘返。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山区。它的形成是地壳运动产生的。但是当时的黄山并不像现在这么秀丽神奇,它是经过长期的磨炼变成的。
黄山山峰众多,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和光明顶是黄山三大主峰,海拔都在一千八百米以上。
黄山奇松闻名中外,它们大多生长在海拔八百米以上的高山上。这些奇松奇形怪状,有立有卧。不论在山顶、山坡,还是山谷之中,黄山松到处可见,美不胜收。尤其是迎客松最为著名,它生长在黄山南部的玉屏楼前,它的长枝都朝同一个方向生长,像是主人在热情地迎接游客。
黄山怪石千姿百态、形态各异。在半山寺看,天都峰侧有一座小峰像“金鸡”,但是到了蟠龙坡上回头再看,“金鸡”却变成了“五个老人”了。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黄山云海波澜壮阔。每当雨过天晴,或在日出之前,山谷中就雾起云涌,铺天盖地般而来似海不是海,如烟不是烟。黄山大部分时间都云雾缭绕,在阳光的照耀下,云海显得绚丽多彩。
这就是奇幻美丽的黄山,这就是瑰丽多姿的黄山,这就是“人间仙境”啊!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十一
黄山奇松千姿百态。且不说那饱经风霜的迎客松,如同巨人的陪客松,也不说那酷似天然盆景的送客松,单是那无处不有的普普通通的叫不出名的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正因为有了遍布山林的黄山松,于是黄山的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黄山有许多奇松,如: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蒲团松、凤凰松、棋盘松、接引松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孔雀松。孔雀松形似孔雀,有一根松枝单个伸出,可不知道为什么,被磨平了,更神奇的是,几年后,被磨平的地方居然直接长出了松针,似孔雀高昂的头;其它松枝上的松针,就犹如开着屏的孔雀。
龙爪松姿独特,每一根枝条都饱经风霜,可仍然十分挺拔,它多像一条被砍下巨手的蛟龙,每一只爪子都十分遒劲,像刚刚被砍下,还在垂死挣扎呢!游人看了无不啧啧赞叹。
黑虎松位于北海宾馆和始信峰之间,主干粗壮,针叶苍翠,气势雄伟,虎虎生威,而且高处部分浓绿,近于黑色,犹如一只黑虎卧在坡下。胆小的人见了,必定闻风丧胆。
总的来说,黄山松的奇形怪态,是松树适应周围环境,特别是长期以来经受刮风、下雪和低温而形成的。正因为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所以黄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们也把黄山装点得更神奇、更秀美。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十二
晨雾还未散去,空中又飘起了朦胧的'雨丝。
天灰蒙蒙的,一切都罩在雾气里,只有形状之分没有虚实之分;只有深浅之分没有颜色之分。世界变成了一张白纸,而黄山则变成了一幅壮丽的水墨画。
画中的松笔直、挺拔,直插云霄。松枝平着向外长,几乎没有斜着长的,如果把树干遮住,松树还真像松鼠的宝塔呢!像是要证明自己的“宝塔”很舒适,一只小松鼠突然从石头后面蹿出来,一口气爬上树顶,消失在雨雾中。
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像幻影,又像实物。有时,那些山峰仿佛近在咫尺,一伸手就能摸到;有时,那些山却遥不可及。过了一会儿,那些山峰消失了,像水雾一般蒸发了;或者,那就是颜色较深的雾。
雾中的深渊像茫茫的大海,给人的感觉是惬意,是安全,让人想要将自己置于其中。雾中的深渊才真正得深不见底,感觉深渊的底部比什么都深,或者没有底部,这却让人更觉得惬意。
雾散了,可雨还在下着。
几棵小树显了原形,枝子上挂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一切不再是幻影,一切又变回了现实。
雨中的黄山,的确是一幅壮丽的画卷。
雨停了,感觉自己如梦初醒。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十三
自安徽一路向南,岭地逐渐起伏,道路越发弯转。半山的茶垄,整齐的蔗田,收获的桔园,路旁小院的柿树上,缀满橙黄的果实,不知名的远山近岭,从眼前一一闪现,望断南飞雁,不曾抵达,期待的心,早已被想像填满。
终在幽谷处下了车,站在黄山脚下,凝神抬望,但见峰峦起伏,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深邃,漫山红叶,织就了深秋的彩锦。静立半坡,倚在古老的松下,只觉自然造物博大,人是那样的低矮渺小。
循级而上,半山处停驻,见索道横跨山峦,悬空承载人往复来去,好一个穿云越谷的云谷索道!想像着,半空凌驾,在千米高空眺望山岭,不曾登临,心已慌跳。未及思想太多,轿厢忽的启动,心随之悠荡起来,厢内乘坐数十同行,一时都噤了声,再没了方才的'谈笑,仿佛一开口便错失了美景。坐在一隅,紧贴玻璃窗,胆怯下望,那样快速的运行,瞬间掠过急缓的山坡,深邃的峡谷,多彩的秋色,苍翠的松林……淡淡的雾霭,缥缈的浮在山巅,恍如期许的梦幻,曾经真切的向往,而今就在眼前。
登临白鹅岭,但觉高处不胜寒。清冽的山风,了无阻挡的轻拂,和着风的号子,漫山松林簌簌浅唱。雨状雾,雾状雨,行走间,就那样随风扑面,粘湿了面颊和衣衫。匆匆穿了山下早备的透明雨衣,才发现,崎岖的山路上,尽是五彩通透的形象。于是,不辨身影,寻了声音来感知彼此。清凉的雨滴,不时从松端落下,那是山借雨雾的别样招呼吗!恭候眺望迎客松、依依话别送客松、并肩齐眉连理松、清雅弹奏竖琴松……知名或不知名的漫山苍松,清颀、伟岸、挺拔、孤傲,深深扎根在瘦土岩隙,成为山的形象,山的代言。站立松下留个影,松峁然无语,人的心中,却刻下一生难忘的印记。
抓抚石栏,依山势上行,等待穿越那一线天。越往上走,山路越发险陡。站在盘踞的岩石眺望,山谷深邃,不辨方向,山形混沌,树影依稀,迷蒙的天宇下,旋转升腾的是雨的精魂。挥动双臂,触摸悬浮的雨雾,隐约感知了风的流向。恨不能生出飞鸟的翅膀,飞越缓行的队列,快些临近。此时,招呼前行的伙伴儿,再没了夸张的呼应。但见石阶垂荡,空落陡窄,恍如垂挂的悬梯,任年轻人走来也小心翼翼,紧握两侧石栏,踩踏前行脚印,螃蟹状横行。再不敢大声说笑,仿佛说了笑了,便会增加行走的艰险。此时,雾霭越发浓郁,光影越显黯淡,屏息站定,抬头仰望,见两扇深褐陡崖,直指高空,透过依稀雨雾,一线清亮的弧光,纵横醒目,仿佛远古开天的裂隙……走出回望,起落的心,逐渐平静,远离尘世烦扰,这一刻,只剩下静默的思想。
山间的黄昏,来得那样迅速,那样了无声息,恍惚行走间,漫山雨雾紧随身后,一路追笼上来,不知不觉,松也肃穆,石也黯淡,影也婆娑。置身山顶开阔处,不辨星光,雨雾氤氲,挟裹了远山近岭,风轻轻拂过松林,如隐隐的涛声。脚下秋虫呢喃,不知名的鸟儿,偶尔在林间高声说着什么,潮湿的夜幕,就像墨汁一样浓。入住在山顶,屋子简朴得有些原始,和衣躺下,回想行走来时路,山的影子,风的呼吸,松的执着,雾的袅娜,恍惚依然在近前。夜色幽寂,难忘点滴回忆。
盼望着,天开云散,光明顶上待日出。一早醒来,雨雾仍苍茫笼罩,清晨如夜晚一样墨黑。山风凛冽,晨暮里寻了石阶,一级一级前行,朝向破晓的东方。相互的提携支撑,趋散了彼此的黑暗。走了许久,山路逐渐清晰,树影依稀可辨,远山起伏绵延,但风的后面是风,雨雾的后面仍然是雨雾,望日终留遗憾。一路走来,烟雨雾气,浅显林间,弥漫山谷,山岳尽失巍峨。清凉台临风,排云亭览雾,烟云浩渺,大象无形。远远眺望飞来石、仙人对弈、梦笔生花、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梯……峰林形象,忽隐忽现,丰盈的想像,在雨雾的另一端。
在山坡上驻足,眺望的瞬间,云雾被风轻轻拨散,一时间,云朵随风飘移,苍松栩栩挺拔,山川嶙峋突现,山随云动,清奇如画,大自然赋予世间的美,尽在黄山体现。最是遗憾,不远千里,却赶上了黄山的雨雾天气,踏行也短暂,甚至没能走近飞瀑山泉,那精心选购的画册和光盘,便成为值得珍藏的记忆。
在那个日落的黄昏,在黄山脚下,行走的脚步不舍向远,起伏的心,苦苦追寻飞鸟的翅膀,飞越重叠山岳,放逐心愿。
期待,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再读黄山。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十四
去年暑假,妈妈带着我去了黄山。绝美的黄山,给我留下了永远难忘的记忆,成为我心中永恒的明珠。
记得那天我们起的很早,天还没亮我们就搭车前往温泉,去的路上,天正下着淅沥的小雨。我们从温泉步行到了慈光阁,乘坐索道去白鹅岭。奇妙的是,天放晴了。在太阳光辉的照耀下,我看满山遍野都是苍翠挺拔、郁郁葱葱的黄山松。有的破石而出,只见它们有的抱崖而立,或侧身于峭壁,或冠盖于岩首,俯仰自如,千姿百态。
我们到了白鹅岭以后,导游姐姐带着我们从东路出发,步行到了始信峰。从始信峰向对面的天都峰望去,那简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仙境,只见它拔地极天,气冲霄汉,险峻雄伟,若不是仙境哪能如此!在它的东侧有座佛掌峰,这峰宛如如来佛祖的手掌一样,让我不禁想起那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瞧,这佛掌峰足可以擎天,难怪身怀绝技的孙悟空逃不出那佛掌心呢。接着,我们又去了北海。过北海,经西海排云亭,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兴高采烈地走着。猛然间,一座巨大无比的石头屹立在我们面前,听导游姐姐说这块石头名叫“飞来石”。后来,我们又去了光明顶。登临光明顶,只觉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明朗,空气也分外清新,就像来到大草原一样。你们知道百步云梯吗?只要登上百步云梯的最高处,就能和云在一起。百步云梯十分陡峭,几乎是笔直向上的,周围没有扶手,石梯很狭窄,勉强能容纳下两人并排前行。最外侧是万丈深渊,听起来很险峻吧!历经千辛万苦,最后我们终于看到了向往已久的迎客松。我仔细打量这棵松树,只见那向两侧张开的枝干,就好像人们张开的臂膀。这张开的宽阔的臂膀,不知礼迎了多少中外游客。
黄山,你的奇松,你的怪石,你的云海,还有那温泉,无一不深深地吸引我。难怪徐霞客会赞曰:“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黄山,你是我心中永远光彩照人的明珠。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十五
从小我就非常喜欢迎客松,因而对黄山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去黄山看看,感受黄山的无穷魅力。
终于,趁着这个十一长假,我们一家人来到了黄山。我刚走到山脚下,就被它雄伟的山峰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迫不及待地往上走,看见了形态不一的大树,看见了频频点头的野花,看见了千奇百怪的岩石……咦,那不是飞来峰吗?我小时候就听说过那庞大的飞来峰,它长约20米,宽约3米,今天我可算领略了它的“厉害”。
一直往上走,我回头一望,只见山下云雾缭绕,我仿佛走进了梦幻的仙境,山中的蝴蝶就像一只只可爱的小精灵,给黄山又增添了几分情趣。
终于,我们登上了黄山的山顶。哇,黄山可真陡啊!晚上,我们又观看了落日,太阳像一个滚烫的大火球,慢慢落了下去,月亮姐姐带着微笑升起来了。
我喜欢黄山,喜欢它的雄伟,喜欢它的壮丽。希望下一次我还能来到黄山,来到这个我忘不了的地方。
黄山写景六百(通用16篇)篇十六
说起家喻户晓的黄山,大家一定立刻想到千变万化的怪石,苍翠劲的奇松和云雾缭乱的云海。今天我来到黄山,我才真证领略到了黄山之美。
我们从玉屏索道坐缆车上山,索道两边有数不清的松树,那松树玉洁松贞,鹤骨松姿,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在看看旁边的山,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到了山上,我们披上外套,就开始了黄山之旅。
我们先来到了玉屏楼,玉屏楼的左侧就是黄山“国宝”迎客松。这迎客松倚青狮石而出,是黄山标志性景观。迎客松树高10米左右,胸径0。64米,树龄已有800多年,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宽容大度,姿态优美。
我们还看到了送客松,陪客松,盼客松……真是千姿百态啊!
“终于到住宿啦!”我激动地叫着。当时已经是晚上7点了,我们吃了晚餐,虽然很普通,但是在黄山上吃晚餐有一种不同的感觉。吃完晚餐,我们就像病人一样躺在床上睡觉了。
“儿子,起床啦!”
随着妈妈震耳欲聋的叫声,我迷迷糊糊的起床了。我们吃过早餐,就上丹霞峰看日出了。
过了好久,日出还是没来。天都亮了,看来今天不适合看日出。
我们继续爬山,爬到了黄山最高峰——光明顶。从光明顶往下望,真是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啊!
终于下山啦!我们经过了飞来石,那巨大的奇石,真是壮观啊!
就这样,我们坐着云谷索道的缆车下山了。
虽然这次有许多遗憾,但是,我相信,我下次还回来挑战这巍峨壮阔,千变万化的黄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