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

时间:2025-09-08 作者:LZ文人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准备,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希望可以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一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课时数:15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四十五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

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各种形式灵活的加减法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孩子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感受数学可以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谈话法

教具学具:小棒

一、创设情境。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一幅鲜花盛开的公园一角的画面。

师:公园里鲜花盛开,已经很美。节日快到了,人们希望公园更美,工人叔叔又运来好多鲜花。(出示工人运鲜花的场景图)。

2、提出问题。看到这么多盆花,你想提什么问题?

(1) 工人叔叔运来几种花?

(2) 红花、黄花、紫花各有多少盆?

(3)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4) 工人叔叔要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

……

二、探究问题。

小精灵也来了,他问小朋友:“谁能说一说,刚才一些问题可以怎样算?

(1) 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列式计算。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10+20

还剩多少盆紫花— 30-20

(2)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a)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十个十个地数)。

(b)又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

(c)3个十去掉1个十,还剩2个十,是20)。

(d)还可以转变成10以的加减法来计算(1+2=3, 10+20=30;3-1=2,30-10=20)。

三、巩固练习。

1、 p57做一做。

2、 练习十第1—3题。

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二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6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本课教学是学生基本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些。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学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可能会有教师提出:对于单元主题图在第一课时是否有必要进行认识,分析?

单元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提供一条主线下的各种情境图,为各课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现,体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有知识间层次推进,从编排上来看:(发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写大字)两位数加、减;(剪五角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都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单元主题图的认识是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兴激发探究欲望。整体情境内容与第一课时关联不大。放在第一课时进行认识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撑,也为后面课时学习奠定基础。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课件、小棒、计数器

一、旧知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找准生长点

(课件出示)

(一)说一说。

1.10、20、30、( )、()

2.80里面有()个十,( )个十是5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拨一拨。

1.拨出8, 1个1个地拨,拨到10,再10个10个地拨,拨到40.

2.先拨出20,再20个20个拨,拨到80。

3.先拨到60,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子是几十,再拨去一个是几十。

(三)算一算。(让学生做在练习卡上)

3+5= 2+7= 5+4

30+5=20+7= 50+4=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汇报结果,教师给予鼓励。

三道复习题,对数的组成,数数、拨数、计算等知识的回顾,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对本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计数单位“十”的强化。计算题的复习则是通过计算比较,发现数位不相同两个数,计算时方法有所变化的意识。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三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课件、小棒、尺子等。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 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 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四

小学教科书第33页。

1.本教学设计主要使学生通过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一、小组交流,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和复习,现在一段时间,把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三、课堂。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五

1、引导学生经历单元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得认知结构。

2、经历模仿整理到自主整理的过程,培养学生方法迁移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对知识的查漏补缺,使学生经历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扫除计算障碍,提高计算能力。

4、通过分层练习,巩固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自信。

一、知识整理。

师:谁能给这9道算式来分分类?

一生上台分类:25+8、36+7、39+4、63+4、21+6、42+3分一类,这些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39+40、47+30、50+16分一类,这些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师根据生的分类方法板书:

两位数加一位数:25+8、36+7、39+4、63+4、21+6、42+3。

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39+40、47+30、50+16。

师:你们同意她的想法吗?请你们再仔细观察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这6道算式,能不能再将他们分分类呢?同桌先互相交流一下。

63+4、21+6、42+3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还没到十。

师根据生的回答修改板书,边写边说明:像25+8、36+7、39+4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都满十了,要向十位进1的,我们叫它们为进位加法;而像63+4、21+6、42+3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还没到十,叫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25+8、36+7、39+4、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63+4、21+6、42+3。

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39+40、47+30、50+16。

生四人小组讨论、整理。

不退位减法:99-8、26-3。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12-4、34-8、17-9。

减法。

师:这就是我们第六单元学习的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后啊,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回顾、整理其他单元的内容。

进位加法:25+8、36+7、39+4、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63+4、21+6、42+3。

加法。

和减法不退位减法:99-8、26-3。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12-4、34-8、17-9。

减法。

(三)查漏补缺。

老师课前收集了小朋友们平时算错的一些题目:

师小结:做题一定要仔细,要用对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准确率。相信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你们肯定会更认真、更仔细的。

二、练习提升。

1、35+3=35+8=67-5=57-8=92-2=29-2=。

2、填数:32比6多()19比()少59()比57多30。

3、连线。

得数的十位是5得数的个位是4。

得数比80大得数在60~70之间得数比20小。

4、()里可以填哪些数?

54-()=4()75+()=8()。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六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构出连加、连减的模型。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加、连减》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再增加再减少的意义,并运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重点教学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对比等活动中,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树立认真书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

(一)复习加、减法笔算。

1.出示计算题。

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加劳动呢。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帮李大爷家采摘南瓜)。

2.出示表格,收集有关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

(二)连加计算。

1.列式:28+34+22=。

2.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交流算法。(课件演示)。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一题。

(一)学生在黑板上算和作业本上算同时进行。

(二)集体讲评。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连减计算。

1.课件出示例2中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4.全班汇报,优化连减的竖式。(课件演示)。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二题。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一)比比我最棒!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4题。

2.采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讲评。

(二)小小运动健儿!

1.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3题。

2.理解题目意思。列式计算,并口答。

3.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学了今天的课,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七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课时数: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四十五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

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各种形式灵活的加减法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孩子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感受数学可以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谈话法。

教具学具:小棒。

一、创设情境。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一幅鲜花盛开的公园一角的画面。

师:公园里鲜花盛开,已经很美。节日快到了,人们希望公园更美,工人叔叔又运来好多鲜花。(出示工人运鲜花的场景图)。

2、提出问题。看到这么多盆花,你想提什么问题?

(1)工人叔叔运来几种花?

(2)红花、黄花、紫花各有多少盆?

(3)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4)工人叔叔要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

……。

二、探究问题。

小精灵也来了,他问小朋友:“谁能说一说,刚才一些问题可以怎样算?

(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列式计算。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10+20。

还剩多少盆紫花—30-20。

(2)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a)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十个十个地数)。

(b)又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

(c)3个十去掉1个十,还剩2个十,是20)。

(d)还可以转变成10以的加减法来计算(1+2=3,10+20=30;3-1=2,30-10=20)。

三、巩固练习。

1、p57做一做。

2、练习十第1—3题。

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八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课件、小棒、尺子等。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2.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进位)的加法,数学教案-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2、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历从情境中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1、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笔算的计算顺序。

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引导学生探究乘车方法。

1、谈话:

2、组织学生讨论乘车方案。

3、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二、引导学生探究笔算方法。

(1)谈话:大家想出了这么多乘车的办法,这些方法行吗?应该怎样验证。

(2)指名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2、请学生口算36+30。

3、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36+30。

(1)提问:计算36+30除了直接口算以外,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

(2)引导学生列出竖式。

小组内讨论乘车方案。

学生口述算式。

学生口算。

学生可能说出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a)出示第9页的小棒图。

b)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c)组织学生分组交流。

d)组织班内交流。教师板书竖式。

(3)引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a)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b)组织学生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c)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用竖式怎样计算。

4、引导学生比较笔算结果和口算结果的计算方法。

请把前面口算的得数与笔算结果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5、组织分组讨论。

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小棒图并思考竖式的写法。学生组内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竖式的写法。

学生独立操作,并思考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用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5+3430+35。

1)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3)引导学生结合算式36+34,思考: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

2、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a)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b)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完成练习二第1题。

1)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4、布置作业:练习二第2题。

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

学生在书上完成。

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十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4、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十一

教学内容:小学教科书第33页。

教学目标:

1.本篇教学设计主要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紧接着出示“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十二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课件、小棒、尺子等。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十三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进位)的加法、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退位)的减法和解决问题。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读写法和比较大小,掌握了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知识迁移解决多位数的加、减法;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加法(2课时)

减法(3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重点

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3、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

1、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2、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3、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十四

例题3,练习八4、5、6。

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76+84。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学例3.

1、列算式。

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板书:445+298=。

比较:445+298与复习题76+84有什么不同?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口算。

提问:在用竖式进行计算之前,请同学们尝试口算一下结果应该是多少?同位讨论并全班交流。

汇报过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先计算445+300=745,再计算745-2=743。

3、笔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445。

+298。

()。

提问:

(1)个位上相加是几?(5+8=13)个位上怎么写?(写3,向前一位进1,为了不遗漏进上的1,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几?(4+9+1=14)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数相加后也满十,该怎么办?(继续向百位进1,在百位上也写一个小一点的1)十位上应该写几?(4)。

(3)百位上写几?(2+4+1=7)。

板书:

445。

+21918。

743。

4、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

5、验算。

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先让学生探究交流)。

生:用验算的方法。

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验算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98。

+41415。

743。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解计算过程。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2题。

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4、完成“练习八”第9题。

教师先给予学生知道,然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订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十五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选择合适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复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回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3.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计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每一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计算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要连续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当作9来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时,重点突出加、减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使学生在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注意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确率,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巩固运用

(1)课件出示教材109页1题中的表格及问题: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航线里程/千米北京——上海1088北京——成都1542北京——广州1907北京——台北1729北京——三亚2541北京——乌鲁木齐2464(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已知条件: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所求问题: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

(2)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一共飞行的千米数:1907+690=2597(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的千米数:2597-2541=56(千米)

(3)检验以上两题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4)根据表中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和一个减法问题,解答之后检验,然后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十六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1、口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370+480=390+250=520+30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教学反思:通过梳理知识点以及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十七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加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理的能力。

4.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联系密切,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加法的算法。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道理。

课件、小棒等。

(一)复习口算

5+34=

63+7=

9+84=

38+50=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二)复习笔算

32+6=

5+43=

24+61=

43+37=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后交流,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关键把哪个数位对齐?

(三)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进位)。(板书课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呈现主题图,读取主题图中的信息。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学生汇报,提炼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4.列出算式:35+37=

(二)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三)汇报交流,明确算理

预设一:用小棒摆

1.学生汇报演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5根加7根得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再和原来的6捆相加。

【设计意图:借助摆小棒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为竖式计算做准备。】

预设二:列竖式计算

1.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你在列竖式计算时,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

3.讨论:5加7满10后怎么办?在竖式中怎么表示?

(四)归纳总结,理解算理

1.我们今天学的加法与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2.进位加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

3.课堂小结: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1.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算法。

2.教材第15页第5题。

判断改错,进一步理解算理。

3.教材第15页第3题。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十八

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进位)的加法,数学教案-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2、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历从情境中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1、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笔算的计算顺序。

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引导学生探究乘车方法。

1、谈话:

2、组织学生讨论乘车方案。

3、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二、引导学生探究笔算方法。

(1)谈话:大家想出了这么多乘车的办法,这些方法行吗?应该怎样验证。

(2)指名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2、请学生口算36+30。

3、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36+30。

(1)提问:计算36+30除了直接口算以外,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

(2)引导学生列出竖式。

小组内讨论乘车方案。

学生口述算式。

学生口算。

学生可能说出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a)出示第9页的小棒图。

b)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c)组织学生分组交流。

d)组织班内交流。教师板书竖式。

(3)引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a)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b)组织学生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c)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用竖式怎样计算。

4、引导学生比较笔算结果和口算结果的`计算方法。

请把前面口算的得数与笔算结果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5、组织分组讨论。

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小棒图并思考竖式的写法。学生组内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竖式的写法。

学生独立操作,并思考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用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5+3430+35。

1)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3)引导学生结合算式36+34,思考: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

2、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a)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b)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完成练习二第1题。

1)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4、布置作业:练习二第2题。

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

学生在书上完成。

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课时教案范文(19篇)篇十九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另外,还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主题图。

(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观察书上的主题图)。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师:你知道他们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在写报告范文时,我们需要仔细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进行逻辑清晰的组织和呈现,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请大家阅读以下的报告范文,了解如何通过合适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来
幼儿园大班的教师扮演着指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索和学习。以下是幼儿园大班家长们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1、感受故事中神秘的意境与优美的语言
编写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包含在下面这份教学工作计划中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将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实现教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深入思考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是否正确,以便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况。这些总结范文具有结构清晰、观点鲜明、语言优美等特点,是写作总结的好样本。
通过对过去一个月工作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下面是一些值得参考的月工作总结范文,让我们来看看吧。____年06月23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接下来,小编将分享几篇关于心得体会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凭着自己对教学的
心得体会是我们思考和反思的结果,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高自己。以下是一些个人心得体会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在类似情境中提供一些帮助。要衡量心灵的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工作计划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情况。1.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能够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社会实践报告是对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对我们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提炼。这些社会实践报告的作者分别来自不同领域,展示了不同角度和视角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某个经历或活动后,对所见、所闻、所思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借助以下范文的参考,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在自己的心得体会中做出更好的表达
党员心得体会是对党员个人成长和进步的一种呈现和记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党员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思考。。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和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手法,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自我介绍需要包含核心信息,如姓名、职业、教育背景等,同时也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个性化的展示。通过阅读以下的自我介绍范文,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写作的技巧和套路。
职业规划涉及到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认知和理解,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估。职业规划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以下的范文可以给大家一些思路和借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并且可以和他人分享对作品的感悟和见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读者对作品的读后感,共同探讨其中蕴含的思想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规律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写心得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主持此次活动。在主持人的引领下,让我们一同领略一场精彩纷呈的活动盛宴吧!婚礼,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通常都会发展出一些结婚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职业规划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以下范文中可以找到一些调整和反思的案例和建议。没有翅膀的鸟是飞不
先进性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请大家阅读以下先进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了解其科研价值。这次在全国开展的保持共
优秀作文是一种展示学生语文实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亮点和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亲爱的小朋友:对于你们来讲,我只是一个陌生人,
活动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下面是一些精选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今天的活动顺利完成。总共11
个人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总结和梳理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改进和发展的措施。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通过参考一些总结范文,我们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历和经验的回顾和总结,它对我们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6.以下是一些独特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写作风格和技巧的思考。
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繁荣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讨。。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学好英语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英语学习资源和工具,供大家参考和使用。3岁以下儿童自闭症早期干预建议8大要点一览20
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学好英语对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还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
心得体会是一种记录思考的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近日,我校幼儿园展开了个人春训活动。作为一位
总结是我个人发展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如果你正在写个人总结,以下是一些范文可以供你参考和借鉴。20xx年我们公司收购原远东公司
个人总结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个人总结的重要性。时间脚步匆匆,转眼间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一次机会,可以评估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及时调整和完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一起来学习一下吧。首先学校在行政会
班级工作计划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这些班级工作计划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1.班级教师相
幼儿园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跟进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发展情况。我们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幼儿园工作计划的案例,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一、班况分析:本学期我们班共有幼儿34
好的策划方案是实现目标成功的基石,它能够为工作和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策划方案案例,希望可以对大家的策划工作有所帮助。
每个月的工作过程中,我们都应该认真总结,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月工作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工作素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我从进入公司后,在公司总经
发言稿可以是一篇精心构思的演讲稿,也可以是一个简短而有力的口述稿,它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传达出有价值的信息。掌握一定的发言稿写作技巧,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出色地进
毕业典礼是学校和家长们为学生们未来的成功加油鼓劲的时刻。这里分享的是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毕业典礼总结范文,值得一读。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内容的深化阐释,可以提炼出学习中的重要观点和要点。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有所帮助。20xx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
讲话稿的写作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促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通过阅读这些讲话稿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具体场合所需的讲话稿的模板和写作风格。各位同事:今天会议的主要
半年总结是一个自我反思和成长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下是一些半年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自我评价是一个全面了解自己的机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通过自我评价,我发现自己在自我管理和自律方面有所不足,经常拖延事情和计划不周。为了改进这
创意是创造力的表现,它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意实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或许你会发现属于自己的创意之路
通过总结学习心得,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敬爱的共青团支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三年级教案需要根据学科知识和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下面是一些教育学院教育专业学生编写的三年级教案,供教师们参考和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
一年级教案可以指导教师选取教材、教具和教学活动,提供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接下来是一些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一年级教案设计,可激发学生的探究
三年级教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制定的一份具体教学方案。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三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教学程序:一、出示挂图,认识平移。结合挂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的各种教育手段和策略,以实现教学目标。如果你正在备课,以下这些五年级教案范文或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演讲稿的语言要简洁明了,结构要合理紧凑,以增强表达效果。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方式向听众传递信息和观点的文本材料。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演讲稿呢?以下
教案应当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案范文,了解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提升教学能力。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
英语在科技发展、学术研究以及国际会议等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掌握好英语能更好地参与其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英语学习范文,希望能够启发大家对英语学习的思考和方法
幼儿园中班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学习和社交活动,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幼儿园中班家长会纪要,希望能增强家校合作,共
实习心得体会可以记录下自己在实习中的思考和体会,为今后的工作经验积累提供经验教训。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中的观点和见解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和思考自己的实习经验。
撰写情况报告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使各方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情况和问题所在。如果你正在写情况报告,以下是一些情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的学习活动应该寓教于乐,通过游戏和趣味的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大班的活动照片和班级实践展示,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幼儿园小班是孩子进入学前教育的起点,是他们开始接触学习的第一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儿园小班的绘画作品展示,希望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1、通过尝试活
在各种场合中,讲话稿都是主持人、演讲者等发言人必备的一种书面材料。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讲话稿,他们用几段简单的话语传递了强大的能量和深刻的思考。全体工作人员:大
中班教案是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有效手段,它能够帮助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请大家关注以下中班教案范文,了解一些不同教学主题和方法的案
编写一份全面、系统的安全教案是对我们对待安全问题的认真负责和积极行动。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和理解,以下是一些简单易懂的安全教案示例,供大家参考。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及时总结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不足并不断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是孩子们开发潜能、培养兴趣和培养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小班的教学实践中,一些家长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家庭教育经验,分享给大家参考。1、课件-数学:[3-
幼儿园工作总结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通过总结可以找到提升自己、提高工作质量的方法。这些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包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定的启
优秀作文充满着艺术的美感,让人赏心悦目,读后回味无穷。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备受好评的优秀作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母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
通过撰写实习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实习经验传递给他人,提供借鉴和参考。稍后将为大家呈现一些精选的实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之用。水利水电产业是现代社会必
无论是政治家、演讲家还是企业领导,他们在公共演讲过程中都倚重于精心准备的讲话稿。以下是一些来自各行业专家的讲话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文章或作品的样本进行总结和概括,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指导。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深入反思转正期间的工作表现,可以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改正,提高个人职业能力和素质。推荐大家阅读以下转正工作总结范文,能够对写作转正工作总结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复习
讲话稿是演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演讲者把握思路,使演讲更加清晰、有条理。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分享几篇优秀的讲话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你们好!镇妇联召集
在讲话稿中,可以适当运用幽默和情感,使话题更加生动有趣。这些讲话稿范文涵盖了工作、学习、情感等多个领域的话题,适用于不同场合和目的的演讲。同学们:大家好!在全体
学校是我们交流思想和互相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与同学和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这里有一些学校总结范文,或许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和回顾自己的学校生活。摘要:企业固定资产
通过撰写讲话稿,我们可以提前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和观点,从而在演讲中更加自信地表达。希望这些范文能够给你在写讲话稿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祝愿你写出一篇精彩的讲话稿。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成长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范文中的心得体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追求、对自我成长的思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分析和改进。心得体会是一种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以下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思路和方法。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终究没能等来奇迹。经证
通过竞聘,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提升空间。在写竞聘总结时,我们可以借鉴以下范文,从中汲取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一个成功的竞聘可以为我们赢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发展平台,实现个人职业目标。以下是一些成功竞聘者的经验和总结,希望能够激励和启发大家。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
理想是心灵的明灯,它照亮前行的路途,让我们走得更坚定、更坚强。以下是一些经典书籍推荐,帮助你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
教案还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接下来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四年级教案,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英语是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精彩的语言世界吧!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和保持积极的心态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下面是一些鼓励和励志的语言。
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这些优秀的教案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例和实际情况,以生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
教学改进是指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和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行动。教学视频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实况记录,我们可以观看教学视频,了解不同教学方法
英语是一门实用的语言,通过学习英语,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的英语学习资源,希望能够对大家的英语学习有所启发。
读后感是我们与作品的心灵共鸣与交流,它记录了我们与书中人物情感的共鸣与碰撞,也是对自己人生轨迹的反思与审视。下面是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历和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教学工作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规划,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有力支持。请看下面是一些精心编写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可以给大家在教学设计上提供一
实习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也是对自己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和提高。下面是一些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的摘录,希望能给正在实习的同学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通过一天的土木工
个人简历应该包括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验、技能特长、项目经验等内容。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个人简历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撰写出更加出色的简历。个人简历求职信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所经历事物的深度思考和感悟,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领悟生活的真谛。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心得体会不仅是对个人经验的总结,也是对问题和困惑的思考和解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十二年前,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
心得体会是对所学知识或者工作经验的再加工和提炼,可以使其更系统化、深入化。接下来将分享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大江南北》是一本
计划书的撰写过程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目标、资源、时间和风险等因素。这是一份来自成功人士的计划书范例,它展示了如何通过规划和执行实现自己的目标。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
学校是一个开拓梦想的地方,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里有一些学校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相信能给你写作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党员入党要经历预备期的培养和观察,考核期间将综合评价其表现。以下是一些获得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入党积极分子的事例和入党申请书,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
初二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初二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2、渗透对应关系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写心得体会前,可以先参考一些相关的范文,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写作形式。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加深对某个经历的理解和领悟。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经历的真心表达和思考,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学生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他们知道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学习效果。想要掌握成为优秀学生的窍门吗?不妨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技巧和经验
读后感是一种对所读内容的评价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随后,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加深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彩读后感,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作品的深入思考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和提升自己。以下是一些成功者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