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教案可以使教学有条不紊、有计划地进行,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节奏和步骤。下面是一些小编找到的优秀二年级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一
教学目标:
1、识生字10个,积累词语5个。
2、正确朗读课文。
3、学习提出问题,重点:复习和练习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
4、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诚实的可贵,激发学生养成诚实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生字10个,积累词语5个。正确朗读课文。学习提出问题,重点:复习和练习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诚实的可贵,激发学生养成诚实的习惯。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投影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教师讲述《芭蕉花》的故事,请学生评评理。
2、出示句子:芭蕉花,这就是芭蕉开的花,传说,芭蕉花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呢,它能够治头晕病。
3、揭示课题:20、芭蕉花(齐读课题)。
4、学习生字:芭。
5、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的录音: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自学检查。
(1)分小节朗读课文(正音):私塾大概衣袖。
(2)再读课后的词语。
(3)请读——集体读。
(4)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不懂?查字典理解“私塾”
(5)全班交流:说说你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轻声读课文,并提出问题。
2、大组交流,提出问题,在交流时教师作分类反馈。
3、指导提问。
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先自己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不明白的可以作上记号。
四、精读课文:
1、读读课文:思考:“我”和哥哥为什么伤心?为什么我不明白想不通?
(1)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句子,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3)通过讨论,逐渐加深对文本情感的把握。
父亲的表现——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重点品味父亲嫉恶如仇的态度。
2、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我不明白想不通?
(1)找找课文中有关句子。
(2)指导朗读“发现、采摘芭蕉花”的句子,体会当时我们喜出望外的心情,懂得这股喜悦来源于对母亲的关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
1、现在我们要开一个小小辩论会,辩论一下,我和各个做得对不对?我们分成甲乙两方,各抒己见。
2、小组辩论。
3、大组辩论。
4、教师总结。
听写句子: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
六、布置作业:
a、写出你的观点。
b、摘录一句辩论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二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向、唱、连、远、定、听”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培养爱鸟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生字的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分钟)。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课件:出示一组鸟的图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小诗歌:板书课题:两只鸟蛋。
齐读课题。
(提醒学生注意鸟的读音)。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只鸟蛋的'诗歌吧。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39页。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5分钟)。
1、生自由读课文: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三
《爱写诗的小螃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螃蟹、然后、吟诵、顽皮、橡皮、辛辛苦苦、伤心、沙滩、眼泪。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提出问题,试着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4、通过学习初步懂得:美好的事物总会有人欣赏,不要为一时的受冷落而放弃。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师:美丽的大海孕育着无数条可爱的生命,有顽皮的小丑鱼,也有笨重的大海龟。瞧!现在又来了一只——小螃蟹。
2、学习生字:螃蟹(指导用形声字的方法记)。
3、师: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小螃蟹,他可爱写诗了!今天学的课文就是关于他的。
4、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哪些小伙伴看过小螃蟹的诗?
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风、海龟、海浪、白头翁。
3、学习生字:翁(正音)。
4、自由读课文,思考:那么多的小伙伴看过他的诗,态度一样吗?然后试着完成填空。
小螃蟹在沙滩上写了一行又一行的诗,然后轻轻地吟诵。可()、()和()不喜欢小螃蟹的诗,他哭了,流下了伤心的泪。()喜欢小螃蟹的诗,他又哭了,不过这次他哭得很开心。
5、交流填空,学习生字:吟(注意右半边是“今”)泪(积累“三点水”的字)。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1——12节。
1、轻声读1——12小节,用直线划出小伙伴们不喜欢小螃蟹的句子。
2、出示句子:
(1)风一使劲儿,把他的诗全吹跑了。
(2)海龟用肚子当橡皮,把他辛辛苦苦写的诗全擦掉了。
(3)海浪没有读完就说:“算啦,算啦……”把他的诗全冲走了。
3、学习生字:橡。
比较:象、像和橡。
4、师引读三句话的前半句,并随机板书:吹跑、擦掉、冲走。
5、用各种形式读5、8、11小节,师随机指导。
6、练习说话: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只小螃蟹,你会想些什么?
7、指导读句:小螃蟹哭了,流下了伤心的泪。
8、出示小螃蟹第二次哭的句子:小螃蟹又哭了,不过这次他哭得很开心。
学生试着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小螃蟹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这次他哭得很开心……)。
(二)研读课文13——16节。
1、轻声读13——16小节,用曲线划出白头翁是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并板书:读、记、告诉。
原来,白头翁每次飞过海滩时,总是认认真真地读小螃蟹写下的诗,她还把它们记在心里,并告诉了很多朋友。
3、指导读句:小螃蟹又哭了,不过这次他哭得很开心。
5、教师小结,并板书:伤心的眼泪、激动幸福的眼泪。
6、齐读课文。
四、复习巩固。
2、指导写字:“螃蟹”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四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2、你们真是尊师爱师的好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她是谁?(学生说)这位老师在干什么呀?(学生说)同学们真好!老师为了培育学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熬了多少个夜晚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尊师爱师的。(板书:6、一株紫丁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读课题)。
3、看了图,读了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为什么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快点拿起书来读读吧。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生读)。
2、大家读得可真认真,那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词语有没有读正确了。谁来领着大家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读得真棒。一组开开小火车读给大家听听。这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准。
这儿还有几个儿化音的词,我们要把它读好了。(绿叶儿、脚尖儿)。
3、读通课文:
才过了读准词语关,现在看看大家能不能过读通课文关,课文有五个小节,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试试,其他小朋友也不能闲着,你们可是小评委,看看这五位同学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4、现在,你们书上又多了哪几个小问号?有什么不懂的词吗?
三、细读课文。
1、要解决这些疑问呀,还得细细读课文。谁来读第1小节?
现在,你们知道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了吧?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吗?(板书:我们)。
(浓绿的小院也许种着一些蔬菜,有韭菜、白菜和香菜……)。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浓绿的小院的呀?(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谁来做做踮起脚尖儿的动作?(学生做动作)你为什么要踮着脚尖呢?(不能打扰老师)原来是这样,真是个好孩子。请你把这一节读一读。
评、读: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学生自由发言)。
那我们就做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
(1)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板书:夜夜做伴)。
(2)谁知道夜夜是什么意思啊?(每天晚上)。
谁知道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啊?
(是啊,老师每天晚上都在备课,学习,多辛苦啊!谁再来读读这一节,读好“夜夜”这个词,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谁也来读读这几句话。
我们一起来试试。
(1)交流:你听,你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那是我们给你唱歌,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的一天要做哪些工作呀?(学生自由说)。
老师一天要做这么多工作,真是非常吃力,非常疲倦)。
你听,你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这是紫丁香在为老师唱歌呢。这种声音,非常动听,可能春蚕吃桑叶的声音,小朋友,你们觉得可能还像什么?(学生自由说)。
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如果你是绿叶儿,你的声音这么动听,你要为老师唱些什么呀?(指名说)。
那就请你来读读这一节?谁能读得更美?
一起来试试。
7、唱得多好听啊!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美不美?有多美?你能告诉我吗?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
小朋友,假如你围在老师身边微笑着说话,会说些什么?
(板书:盛开笑脸)。
小朋友刚才说不理解挂牵的意思,其实啊,只要给它个词就能明白了?想想,可以换成什么词呀?(牵挂,关心)。
老师每时每刻都把小朋友牵挂在心,从课文中我们能体会到吗?
小朋友,你们心里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谁来读读这一节,表达出你对老师的感谢。
8、赛读:
(学生活动)。
听到同学们读的这么投入,边读边做动作,老师也想读一读,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老师范读,再指名读)。
那就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咱们可以同座位一起读,一人读一节,好吗?
谁先来读给大家听?(指名一生读)。
9、大家读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连那星星困得都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还在那灯下工作着,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工作的?(出示课件)。
大家来想像一下,老师是怎样工作的?(想象说话)。
10、你们说老师辛苦不辛苦?你能劝劝老师,让她早点休息吗?
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话。(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板书:飘进梦里)。
谁也来读读这一小节,劝我们的老师快快休息。
11、现在谁来告诉大家,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呢?(想象说话)。
(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太辛苦了,一工作就大半夜,所以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好让老师解除疲劳,更有精神地工作。
因为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太不容易了,想报答老师,关心老师,所以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好让老师累了看看花,还能闻到花的香味,就有好心情备课,就不觉得累了。)你们真是一个想象家,老师真是太佩服你们了!
三、小结课文,指导背诵全文。
1、读完课文,你再来看看这株紫丁香,觉得它怎么样?(觉得更美,更香了)(板书:美)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连起来读好这篇课文。(齐读课文)你们说这篇散文诗写得好不好?你们想记住它吗?你喜欢哪一节,就记住哪一节,自己先同桌练练背诵。现在,谁来背给大家听听?你的背诵真让大家觉得是美的享受。
2、结合练习,课外延伸: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背诵,充分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诗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紫丁香,简要介绍:紫丁香是一种树干,开的花是紫色或白色。有香味,大多成长在我国北方,可供人们观赏。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逐节朗读。
2、读本课生词,分别找出前鼻音(踮倦院)、后鼻音(梦浓盛)、翘舌音(眨沙枝)的字。
3、读了课文你解决了什么问题?你又有了什么新的问题?
思考题:紫丁香是谁栽的?为什么要载?
4、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记号。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2、朗读第2小节,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把智多星栽在老师的窗前?
3、默读3——5小节,想一想: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呢?
4、小结:第二小结总写紫丁香和老师做伴,第3——5小节分别写紫丁香的绿叶儿的响声,盛开的小花和飘出的花香与老师做伴。这实际上是写小朋友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四、作业。
1、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找几个赞美老师的语句,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课时。
1、指名朗读摘抄的赞美老师的语句。
2、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小节要体现出小朋友们是悄悄地栽树,不愿惊动老师,读时声音要轻点。
第2小节是小朋友栽紫丁香的目的,要读的亲切,重读“夜夜”,以充分表达对老师的一份爱心。
第3、4节中的“你听”“你看”反复;两次,后者要重读,以表达小朋友迫切地要让老师知道的一种兴奋的心情,“消除疲倦”“感谢挂牵”都要重读。
第5小节要读得轻缓,读出小朋友们对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3、指导背诵。
(1)提问:这首诗一共5个小节,请你们回忆一下,各小节写的是什么?
(2)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现板书。
(3)学生书熟读课文。学生试背课文。
4、写字指导。
5、课外作业:写赞美老师的诗。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六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激发深长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
2、理解和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1、收集山寨的有关资料,如诗歌、散文、图片等。
2、制作山寨风光的多媒体课件可图片、挂图等。
3、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向学生展示山寨景色。通过让学生观察导入新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图中画了什么?想想这里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呢?这节课我学习《山蹇》。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猜字,问问周围的人,查字典,查生字表的拼音等方法认识生字。
2、正音,指名读,纠正字音。
3、互检。同桌拿出生字卡互相考一考。
(二)识字。
1、交流。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把生字卡贴到黑板上,全班一起读。
2、做游戏。开火车读,读准字音,小组赛读,认清字形。猜字迹、找朋友,分析字形。例如:猜字迷。信出一半,交换一半,“唤”。找朋友。将“票、风、火、因、另、亦、弓、句、扌、犭、氵、王”等做成卡片,进行找朋友组成字游戏。
(三)写字。
1、观察。“飘、烟、弯”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学生交流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范字学生试写。
3、每个生字写两遍,学生互评。
(四)交流。
1、自读思考。这首诗歌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句话?
2、读文交流。指名读每个小节,想想从每个小节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再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寨子建在山上,山路是弯弯曲曲的,而且到处是树阴掩映,青藤垂挂,因此出现只见炊烟袅袅,不见山寨人家的有趣的现象,作者恰是抓住这一特色写出山寨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让人感到欣喜又有几分急切到家之情。
3、做个小画家。
4、在书上画一画山路,看谁画得好。
(五)诵读。
1、练读。读出“山寨”景色迷人,富有情趣感来。
2、赛读。看谁读得有感情。(可以配乐、加动作)。
(六)背诵。
看画面与诗句融为体,练习背诵。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上的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练习十二的1~4题,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教具、学具准备:
复习用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出示下列三组题。
42÷6=72÷8=72÷4=7×6=8×9=18×4=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出示例6:441÷7=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
2.做“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3.算算对不对。多媒体出示(或小黑板)。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3、4题。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一、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开始首先出示三组题目,通过计算一是起到复习的目的,另外让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知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
二、自主探索,悟出方法。
学生知道怎样验算的方法后,其他的知识基本上是已学过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所以例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这是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重点强调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三、应用练习,巩固提高。
在练习的设计上,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八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角色的思想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好。
教学准备:
光盘、卡片、头饰。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树。齐读。
2、你们知道有哪些树呢?
3、你们知道这种树吗?(板书:会走路的树)。
交流: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是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啊!它就在我们的语文书上,让我们再来看看书,自己读读。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2)画出词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想象字义。
2、同桌合作,互读互评:一读的时候是否注意到了生字的字音,二是否把句子读通顺了。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交流:这个故事写了几年的事?讲了哪几个小动物?
2、可以把课文分成两部分。选出举手最多的小组读第一部分。
3、精读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写了什么?
(3)合上书本,交流讨论结果。
(4)从这第一天的交往中,小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么?
(5)带着理解,用美妙的朗读来表现小鸟和小树的对话。
(6)过渡:驯鹿不光是第一天对小鸟这么友好、亲切,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还天天陪小鸟呢!
(7)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9)交流。
4、小结:小朋友设想的真好。是啊,这只刚出生的小鸟和这棵友好的小树,玩了许多的地方,见识了各种有趣的东西,它们相处的多好呀!后来发生什么事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过渡: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小鸟和这棵树不得不分开,因为小鸟要——飞往远方过冬。于是,小鸟和这棵树告别,你们猜猜看,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以同桌为单位,互相演一演。
1、学生上台表演,学生、老师相机点评、引导。
3、结合小鸟当时的心情,指导训练第六自然段小鸟的问话。
4、这棵会走路的树又是怎么说的呢?齐读第七自然段。
5、从小训鹿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鸟听了恍然大悟,而且他还非常——激动、兴奋。谁来当当这只激动的小鸟?
三个小朋友为一组,自由结合,分角色朗读表演第五至第九自然段。
三个学生到前面表演,其余小朋友观看、评判。
三、续讲故事,激发潜能。
1、小驯鹿让小鸟停在它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想一想,看谁编的故事最吸引人。
2、续讲故事。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剩下的生字,能复述课文。
完成《习字册》。
一、故事交流大会。
2、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自己续编的故事,并推选出一位讲的的。
3、交流。
二、识写比赛。
1、出示:“晨、奇、陪、趣、丽、角、概、激。”(认读)。
2、描笔顺,边描边想。
3、集体交流,1分钟快速记忆。
4、简单检查,比比谁记得最快、最准。
5、《习字册》描红、仿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书写“堤、淡、掠、苏、范”。积累词语10个。
2、理解“镶嵌”、“轻拂”、“连绵起伏”、“掠过”、“笼罩”等词的意思,积累描写白堤、苏堤景色的句子。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节。
4、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说“假如我来到西湖之畔……”做到想象合情合理,表述清楚。
5、了解白堤和苏堤的来历,感受西湖不仅秀丽的山水,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而且有美丽的传说,一物一景都富有情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书写“堤、淡、掠、苏、范”。积累词语10个。
2、理解“镶嵌”、“轻拂”、“连绵起伏”、“掠过”、“笼罩”等词的意思,积累描写白堤、苏堤景色的句子。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节。
2、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说“假如我来到西湖之畔……”做到想象合情合理,表述清楚。
教学准备:电脑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吗?
2、出示: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3、学习生字:堤镶嵌。
4、读一读这句话,你去过西湖吗?西湖怎么样?有哪些美景?
5、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首有关西湖的诗,其中有一句: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写的就是西湖的美景。今天我们要再去领略西湖的美丽,去看看那里的“名堤”
6、(出示课题)西湖名堤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说说课文中介绍了哪两座“名堤”?(白堤和苏堤)。
2、自学课文的生字。
3、交流:拆字的方法:硕苏。
换部首的方法:拂眺掠锦淡。
三、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男女声分别读第二小节。
(2)比赛读。
(3)你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
(4)出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
(6)你能看着图试着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背出来吗?
(7)学生背诵优美语句。
2、学习课文第三、四、五小节:
(1)朗读课文第三、四、五小节。
(2)思考:为什么把苏堤和白堤称为是“名堤”(因为它们的来历与我国历有名的诗人有关;因为两堤景色优美,世界闻名;还因为这是白居易和苏东坡为解除当地人民疾苦,兴修水利。)。
(3)齐读这三小节。
四、说话练习:
开展“小导游”活动,各自介绍西湖美景,名堤传说、西湖的其他景观和传说。比一比看谁介绍得清楚、有趣。
五、作业布置。
a:1、抄写字词。2、了解有关西湖的景观和传说。
b:1、抄写字词。2、背诵有关西湖的诗句。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十
《体育世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各种体育运动,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激发热爱体育运动的感情,培养从小热爱体育运动的观念。
2、注重书本与课内外的延伸,培养同学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
3、培养同学自主识字能力,使识字过程扎实有效。
【教学过程】。
一、走进体育世界,学习生字新词。
活动一:认一认。
1、(课件出示书中的体育活动图片)你知道这些画面都是什么运动吗?
师引导同学在书中找出相应的词语读一读。
2、同学自读书p54、55生词,划出生字,用自身的识字法认一认,然后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3、扩展:你还想了解别的体育运动吗?
(课件)出示图,边看边欣赏。
活动二:演一演。
游戏:我做你猜(课件出示词语,一同学做动作,另一同学猜词语)。
活动三:读一读(课件出示有关体育运动的名言和歌谣)。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课件出示的图片,让同学整体感知体育运动和形象画面,理解体育运动词语,同时也扩展了同学的知识面,激发同学的发明性想象能力,动手动脑猜词游戏更提高了同学识记生字新词的兴趣。
二、走进奥运赛场,学习生字新词。
活动一:自读短文,练习独立识字。
(课件播放奥运会开幕仪式,将镜头停在高高飘扬的五环旗上)。
1、认识五环旗。
自读短文《奥林匹克的旗帜》。
师:你知道这五种不同颜色的环分别代表着什么吗?(理解象征的意思)。
课件出示丁丁冬冬的话,简单回答。
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新词的方法。
理解“竞赛”一词。
活动二:看录像,学词语。(继续播放录像,老师作解说)。
1、同学观看录像,在观看的过程中解决“体育、运动、参与、公平、友谊、规则、运动员、教练员、裁判、观众”等词语。
2、课件出示词语,同学识记生字、新词。
活动三:听故事,学词语(课件出示中国参与奥运会图片)。
1、师:你们知道吗?在大型的体育竞技中,运动员们不只需要的是过硬的技术,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才干赢得竞赛。在1984年曾经有一次竞赛,他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到现在我们仍然能够回想起当时紧张、激烈的竞赛局面。想听听这个故事吗?(课件奏起国歌,讲故事《零的突破》。)。
2、同学交流听故事的感受。
为什么是零的`突破呢?想象一下当时竞赛的气氛,许海峰的心情。适时引出生词“竞争、锻炼、意志”,并引导同学结合故事理解这三个词的含义。
同学认读词语。
活动四:“了不起的运动员”
(课件出示文中“光荣榜”照片)认识图中的运动员。
你还知道那些运动员的故事呢?
生介绍自身收集的有关资料,小组内汇报交流。
3、小组制作“光荣榜”。(投影出示同学制作效果,生生互评)。
4、师叙述运动员的训练故事,生谈自身的体会。从而引导同学明白,这些运动员胜利的背后付出了数不清的汗水,由此引入“制定个人锻炼计划”。
5、安排同学回家后自身制定一份“个人锻炼计划”。下次课,集体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
多媒体课件将同学无法直接感知的局面,生动地展现在同学面前,协助同学形成表象,驱遣同学的想象,体会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激发同学的爱国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不只学会了词语,而且对一些较笼统的词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随后的“了不起的运动员”活动中,利用投影出示同学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激发同学主动参与讨论评价的兴趣,同时也训练了他们收集处置信息的能力。
三、延伸。
你想对2008年的北京、对奥运说什么?
1、教师在课件上将同学的话即时打出,组成一首小诗献给北京、献给奥运。
2、同学即兴创作。
【设计意图】。
借助多媒体即时训练同学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同学深入考虑,有利于培养同学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课课堂教学进一步向课外伸展,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
四、总结。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体育的知识,也了解了很多的体育运动,也知道了许多运动员们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故事,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运动有益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锻炼身体。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干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十一
1、能独立认识本课“梢、兜、溶、蒜、臼、盐、捣、捏、宛、撩、润”等11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梢、臼、盐、捏、宛、润”6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到外婆为孩子们染指甲的小节,抓住描写外婆动作的词语,说说外婆为女孩子们染指甲的经过。
3、正确摘录描写景色的语句。
4、体会农村孩子生活的快乐及对外婆的思念。
二、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学习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农村孩子生活的快乐及对外婆的思念。
三、教学难点。
1、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积累本课若干好词及描写景色的语句。
2、学习抓住一连串描写外婆动作的词语,说说外婆为女孩子们染指甲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课文媒体、凤仙花图片、实物(臼)。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放媒体)小朋友,你们看,新月穿过树梢,缓缓爬上了深蓝的天空。风来了,阵阵槐花香伴着笑声,都吹进溶溶月色中去。
2、夏天的夜晚多么美啊!请小朋友也来读读这段话。自由读、指名读。
4、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话。齐读句子。
5、在这么美的夜晚,一群农村的女孩子做了一件什么快乐的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十课。板书课题:小指甲变了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媒体)小朋友,你们看,每当夏季来临的时候,在农村的道路边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花,它的名字叫凤仙花,板书:凤仙花,又叫指甲花。农村的女孩子就用蒜臼捣碎凤仙花的花瓣,加点盐,用鲜红的花泥染指甲。
2、用凤仙花染出的指甲会变得怎样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读读课文。
3、凤仙花把小女孩的指甲变什么样了?谁来用文中的句子告诉老师?
4、出示最后一句:啊,小指甲变了,变得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真像一颗颗玲珑的宝石啊!
学习词语(出示词语卡片):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
“红润润”写出了小指甲变化后的——可爱的颜色(读词语)。
“亮晶晶”写出了小指甲美丽的光泽。(读词语)。
“香喷喷”写出了它的——-迷人的香气(读词语)。
板书: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
5、指导朗读。
凤仙花可真神奇啊!能把小女孩的指甲变得那么美!就像是一颗颗——-玲珑的宝石啊!女孩子们的心情一定是——非常高兴。你能把高兴的语气读出来吗?指名读、女生读、齐读。
7、现在你们能看着板书,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话说一说课文的大意吗?
外婆凤仙花小指甲变了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
指名说、同桌相互说。
8、这句话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意思也不变(师边说边点板书提示)小指甲被——-指名再说、同桌相互说。
三、深入学习,理解课文。
1、请小朋友再来读一读课文。这回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还要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写了外婆给女孩子们染指甲的。
交流:课文中写外婆给女孩子染指甲的小节是——第二、第四小节。师:第二、四节分别写了外婆做准备和外婆染指甲的过程。
指名读第二、四小节(检查字音)。
(1)集中学习四个生字:蒜、臼、盐、捣。
(a)(出示生字卡片):拼读生字。提醒:“蒜”是三拼音,也是平舌音。
(b)去掉拼音,抽读“臼”。
(c)出示实物臼: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样东西,小朋友,你们仔细瞧,这就是臼。农村里的人们用它来捣碎东西的。
(d)请大家看老师做一个动作,猜一猜老师做的这个动作表示是哪个字?(捣)。
(f)写字指导:臼。
(2)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说一说,外婆是怎样一步步做准备的?
(放媒体)师引读:外婆先……接着……然后……再……最后……。
(3)外婆的准备工作做得多么仔细啊!你们喜欢这位外婆吗?
(4)现在老师请你们也学着外婆来做一做这些准备。再读读第二小节,可以边读边做做动作。自由读。
(5)这一节只有长长的一句话,你们只要抓住外婆的一连串动作,就能把外婆做准备的过程说清楚。(放媒体)隐去其它内容,留下动词,进行说话训练。
同桌互说、指名说。
(1)(放媒体)出示填空指名说、同桌互说。
(3)外婆染指甲的时候不慌不忙、慢条斯理,想一想这段话该怎么读?指名读。
(4)在外婆染指甲的过程中,小女孩心里有什么感觉?
指导朗读:——哟,好痒人儿哟;原来涂上花泥的感觉就像在挠痒痒,真是太有趣了!你们读出有趣的感觉吗?指名读。
——哟,好凉啊!在炎炎夏日,涂上一层凤仙花染成得花泥,还会有凉飕飕的感觉。女孩子们一定很兴奋!你们能读出兴奋的语气吗?指名读、女生读、全班读。
(1)自由读。
(2)交流体会:读了这一小节,你从这些泛红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3)师小结:小女孩们都把这些小指甲当宝贝了!该怎么读好这段话呢?指名读、齐读。
8、第二天早上,女孩子们一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撩开了毯子,咬开了线儿,剥开了叶儿。她们惊喜的发现——(放媒体)全班齐读:啊,小指甲变了,变得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真像一颗颗玲珑的宝石啊!
四、总结全文,复习巩固。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
小结:是啊!童年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小朋友一定也有许多开心、有趣的事想告诉老师,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2、课文学好了,词语都会读了吗?(放媒体)读词语。
3、课文中有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下节课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找一找这些句子,并且把这些句子摘抄下来。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具、乘、活、引、态、卧、绳、否”8个生字,积累“乘坐、生活、引力、状态、卧式、否则”6个词语,正确描写“具、乘、活、引、态、否”6个汉字。学习偏旁部首:弓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在阅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太空中有趣的生活。能划出写太空中生活为什么这么有趣的相关句子。
4、能结合课文和课外知识,展开想象说说飞上太空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1、认读本课“具、乘、活、引、态、卧、绳、否”8个生字,积累“乘坐、生活、引力、状态、卧式、否则”6个词语,正确描写“具、乘、活、引、态、否”6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太空中有趣的生活。能划出写太空中生活为什么这么有趣的相关句子。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这是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州九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备飞天的画面。这次飞天飞船搭载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两次载人交会对接。对接过程中,航天员实现了手控交会对接,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2、板书课题:33、到太空去。
(齐读课题)。
交流讨论:睡觉、吃饭、刷牙……。
二、初读课文。
2、学习字词。
出示媒体:具、乘、活、引、态、卧、绳、否。
(1)开火车正音:乘坐、生活、引力、状态、卧式、否则。
(2)说字形。
“乘”书空笔顺,绳:换部首记忆。
“具”书空笔顺,里面三横。
“卧”做动作。
否则:换词语:不然,不是这样。
(3)学习偏旁部首:弓字旁(数一数有几笔,书空)。
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太空的生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交流)。
3、研读第一二小节。
(1)找出课文中表达小作者对太空生活印象的句子。
a出示媒体:
如果,你能乘坐航天飞机到太空,你会发现,那里的生活有趣得连做梦都想不到。(齐读一遍)。
b板书:有趣。
(2)他梦见了什么?
a圈出那么……那么……。
b指导读好句子中的几个“那么”,指名读,齐读。
(3)小作者的梦已经够有趣了,而在太空生活远远比这一切更有趣,更奇妙,难怪小作者说——指名读,齐读这两小节。
三、复习巩固。
1、复习字词:抽读词语。
2、写字指导。
具:独体字,里面三横。
活:左右结构。
引: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态:上下结构,上面是太,点不要漏。
否:上下结构。
重点“乘”(先中间后两边,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
3、小结。
太空生活是非常神秘的,也是非常令人向往的。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会写8个字,会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4.通过区分两次的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求同存异”才会交到朋友,引导学生正确交往。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14个字,会写8个字,会自主积累词语。
通过区分两次的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求同存异”才会交到朋友,引导学生正确交往。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的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10课——板书课题《征友启事》。
读题认识“征”“启”字,学生读题质疑。
1.什么是启事?
2.谁给谁写征友启事?等等。
二、学生自由读文。
三、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后告诉老师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或者你还有哪些疑问,都可以说出来,提出来。学生积极发言)。
四、解决问题。
1.小牛为什么要征友?出示词语卡片“孤单”说话。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学会区分两个不同的启事,区分他们的不同之处。(教师分别出示两种不同的启示)。
在读启示的过程中教师指导认识。
朝夕相处耕田垂头丧气闷闷不乐。
3.两种不同的启示分别有什么效果?
学生结合课文进行表演,表演中认识词语“猎狗”“马驹”“学习”“兴高采烈”
五、有情朗读课文。
六、小结。
请你写一个征友启事,想象怎样写,能让你叫到更好的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齐读课文。
二、游戏——寻找好朋友。
方式:教师读出语声字有关的句子,学生在文章中找出来,并找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及要认识并要求会写的字。并及时指导朗读句子。
例:
教师:小牛很孤单,一心想找个朋友。
学生:找到句子后,圈处词语“孤单”重点认识“单”字,相同的方法学习所要认识的生字。
单张做离教猫习。
三、游戏识字“我的朋友多”
小组进行交流我是这样记住这些字的。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读文。
二、游戏(听写生字)。
三、作业。
书写生字。
四、拓展思维。
编演课本剧——《找朋友》。
五、小结。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的表头,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课件、统计图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索,
1、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动物运动会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电脑展示动物运动的情景)。
师:看了动物运动会的场面,你想知道什么?
生:……。
师:同学们想了解这么多的情况,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了解这些情况?
生:……。
2、揭示课题:。
板出:统计。
二、自主探究,学习复式统计表。
1、探讨收集信息的好方法。
师:要统计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首先应记录、收集这些信息,各学习小组议一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这些信息,哪一种方法更简便、更科学一些呢?(学生活动)。
2、汇报:(让学生体会用“正”字法记录、收集信息更简便、更科学一些)。
3、学生用“正”字法记录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电脑展示动物赛跑过程、学生记录)。
4、汇报、整理数据并填入以下相应的统计表里。
各种动物参加跑步情况统计表。
种类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只数。
各种动物参加跳高情况统计表。
种类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只数。
1、识复式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统计表,你有什么好见解?
生:……。
师:把这两个表编成一个表,那么这个表应反映哪几个内容?请各学习小组议一议。(学生活动)。
师:哪个学习小组愿意汇报?
生:……(学生汇报后出示简单复式统计表)。
只数种类项目小兔小狗小牛小猫。
跑步。
跳高。
2、填写复式统计表。
师:怎样把数据填入表里呢?请同学试一试(学生填写、汇报、检查)。
3、比较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这个统计表与前面哪两个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生:……。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前面哪两个统计表比较简单,它们反映运动项目只有1项,我们称它为单式统计表,而后面这个统计表反映2项运动项目,我们称它为复式统计表。
4、简单的分析、交流。
师:从这个统计表你发现了参加跑步的有多少只小兔?
生:……。
师:参加()的()只数最多?参加()的()只数最少?
生:……。
师:你还能发现了什么?
生:……。
5、结:(略)。
三、应用、拓展。
1、统计各种动物参加跑步的的成绩。
师:你还想统计什么?
生:……。
师:那我们来统计小兔、小狗的跑步成绩。(电脑出示统计表)。
小兔、小狗参加跑步成绩情况统计表。
只数时间种类1秒-2秒3秒-4秒5秒-6秒7秒-8秒8秒以上。
小兔。
小狗。
师:我们先来看看小兔、小狗1000米跑所用的时间,那同学可要记好!(电脑逐步展示裁判员汇报运动员的成绩,学生记录,并填入表中)。
你还想知道小牛和小猫的成绩吗?
生:……。
师:那我们在这个表再添上两行,同学们会填吗?
生:……(指导学生填写)。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8页做一做。
四:全课小结:(略)。
五: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二第一题。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牛字旁;读写8个词语,能用“有趣”“活泼”“愉快”写句子。
2、能用“什么地方有什么”写句子,能把“这是多么有趣的地方”的意思补充具体,能用“不是......却有......”句式说话。
3、理解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初步培养对小鱼、花草树木喜爱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句子训练:什么是多么有趣的什么。
教学难点:牛字旁的书写,初步理解生物角与自然景物的联系与区别,懂得通过劳动可以创造美。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牛字旁,学会它的写法。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有趣的地方”,说说见到过那些有趣的地方?
今天课文介绍了一个更有趣的地方,出示课题,朗读课题。
2、学字词,读通课文。
先自由读课文,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
拼拼音节,读准字音。
想个办法,记住字形。
给课文标段,划带生字的词和新词。
3、检查字词。
哪几个字要提醒小朋友:迎、轻。
认读生字词。
4、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分段读课文,有趣的地方指什么?
再读读课文。
5、书写指导。
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说说用什么方法学?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趣、物、摇、迎。认识牛字旁。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3、仿效例句,把句子说完整。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字词。
卡片认读生字。
看拼音写字。
卡片认读词语。
指名分段读课文。
2、学习课文,朗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这个有趣的地方指什么?齐读第一段。
这句话告诉我们红领巾生物角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取名为“红领巾生物角”?
少先队员自己布置这个生物角,多高兴呀!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学习第二段。
看图说说小鱼的样子,理解游、摇、吹。
出示句子,读读这一句话,体会小鱼的活泼可爱,并学做可爱的小鱼,做动作读读这句话。
为什么课文中用一个瞧,而不用看?
连起来读读课文第2段。
(3)学习第三段。
自由度第三段,看看与第二段的相同之处。说说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生物角不是山林,却有花有树还有小草。花儿开放,小树迎着风儿摇。迎换词理解。
指导朗读课文。
(4)学习第四段。
这指哪里?从哪些地方感到有趣?看看标点,读好这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进行句式训练。
2、朗读、背诵课文,初步培养观察生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生字,口头扩词:快、物。
(2)出示作业5:
说说每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再完成作业,反馈。
(3)卡片认读词语。
愉快:小鱼在水里摇着尾巴......
出示句子读一读,再换词序说一说。
2、朗读、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红领巾生物角是多么有趣的地方。拿几段具体写出了生物角的有趣?读读背背课文。
连起来说说“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多么有趣的地方?”
我们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就会看到更多有趣而奇怪的动物、植物,增长更多的知识。
(3)背诵课文。
3、指导课堂作业。
出示:小鱼/在水里/愉快的游来游去/摇着尾巴,吹着泡泡。
理解句是:谁/在什么地方/愉快的干什么/怎样愉快的游。
看图说说。
4、课堂作业最后一题。
指导伉俪句,并看图,拥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完成课堂作业。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十六
教学要求:
1、学会认识20个生字、会书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认读12个生字,书写8个生字。
2、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口袋,说说口袋可以装什么?
2、在明朝的时候,倭寇经常入侵东部,倭寇是指日本还盗,他们杀人放火,抢劫购物,威继光奉命去平定他们,在一次战域中威继光身边只剩下一千多人,他就利用口袋可以装东西的原理,布了一个口袋阵,让倭寇们自投罗网,取得了胜利。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
2、同桌互读认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3、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前鼻音:侵、军、战、隐。
后鼻音:奉、将、令、蒙、降。
多音字:蒙将降。
4、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5、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试。
6、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7、指名学生朗读,把课文读正确。
三、学习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去、均、纪、律、备、令、杀、投。
学生认读。
2、给这些生字组词。
3、学生识记生字(多种方法识记)。
4、教师指导书写。
5、学生作业。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威继光是一个沉着冷静,智勇双全的将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读生字词。
2、出示有生字的句子读。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威继光的军队被人们称为“威家军”?
(3)什么叫爱戴?你能用爱戴说一句话吗?
(4)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2—4自然段。
(1)学生读2自然段。
教师提问:
——你知道了什么?
(生:时间、地点、谁和谁打仗)。
——什么叫决一死战?双方的人数分别是多少?
——这种情况下,威继光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请同学们在书上找一找。读出来。
——他以少胜多的妙计是什么?为什么让每个人的手上都举着松树枝呢?
(2)师范读、学生读。
(3)学习3—4自然段。
—倭寇怎么想?怎么表现?
—为什么要用“涌”字?
—那句话写隐蔽工作好?读一读。
—为什么要在“口袋”上加引号。
—这次战斗结果如何?
(4)学生读3——4段。
出示重点句:
将士们纷纷仍掉松树枝,像下山猛虎,一齐冲下敌人。
学生读。
用"像"说一句话。
三、总结全文。
二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案例(优秀17篇)篇十七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孩子,真正的孩子。
2、认识10个生字。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的爱》,了解到了妈妈对我们浓浓的爱。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儿子们》。
(板书课题:儿子们)。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
学生: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
(1)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一提建议,说说应该读。
出什么样的语气。
(2)全班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其他同学评一评。
(当评到两个比喻句时,教师及时请同学们谈谈比喻句的概念,并且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齐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见一个儿子?
4、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全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内容:
1、一起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井水、歇着、灵巧、黄莺、嗓子、有啥、很痛、沉甸甸、)。
2、生生合作,一起学习生字,讨论记字方法。
3、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生生教认生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像、痛”的书写。
教学准备:板书用贴图、写字本。
教学过程:
一、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班内进行小组间的朗读竞赛。
3、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进行评读。
二、进行重点字的书写指导。
1、出示需要书写的几个字,请同学仔细观察。
(井、歇、呢、提、桶、痛、累、像、吧)。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3、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