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美德初一美德篇一
每个家庭都有家风:有的是团结,相亲相爱;有的是奉献,大公无私;有的是聪明能干,任劳任怨;有的是抱负远大,追求梦想;有的是待人热情,彬彬有礼……在这不拘一格的家风里,我家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家风。
从我懂事开始,家风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姐姐们教导我要站有个站相、坐有个坐相,要衣着得体、干净整齐,要勤换衣、勤洗手、勤剪指甲,吃饭时嘴里不能发声……这是姐姐们教我的生活家风。
在我刚上学时,妈妈教导我要懂礼貌,见到长辈、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与同学要和睦相处,发生了矛盾或者摩擦,要先从自身找原因,主动承认错误;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给予帮助,不能置之不理……这是妈妈教我的做人的家风。
我长大后,总是非常的节俭:洗完手拧紧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出门时随手关灯,节约每一度电;作业时充分利用纸张,节约每一张纸;逛超市遇到自己喜爱却价格昂贵的零食从不购买,节约家里的开支……不过,这个可没有人教我,是我自己长大后学会的勤俭节约的家风。
没错,每个家长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而每个孩子也都是在家长的耳濡目染下学会了自家的家风。但是有很多家长却不以为然,殊不知培育良好家风、传承家庭美德的重要。正是有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和错误的示范,以致孩子受到了不良的影响,终将影响一生。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就要有良好的家风、传统的美德。俗话说: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就是这样代代传承,使我们代代受益!
美德初一美德篇二
培根在《谈美》中提出:“美德比美貌更重要”。是啊,有些人拥有美貌,却没有美德,他们的美是不能体现出来的,有些人虽然无法拥有美貌却没有壮志,这样的美只是外在美,文章最后一句“德行因美而益彰,恶性见美而越愧”则有力地点出“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哲理,集中体现了培根文章语言优美,说理透彻。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乘公交车,但车上没有座位了,他只能站着,因为车上正好有一位十分美丽的女子,他觉得她十分赏心悦目,就不觉得站着十分累。车停了,上来一位妇女,站在了女孩座位的旁边,因为路上不平整,车子晃悠悠的,妇女不时地碰到美丽的女孩,小声地向她道歉,女孩却十分厌恶地说:“真倒霉,怎么会碰到这种瘟神。”于是,那个人再也不认为女孩赏心悦目了,反而十分厌恶她。
这个故事说明了女孩虽然有美丽的外貌,但却没有美好的品德,最终导致别人对她产生了厌恶的感觉。由此可见,美貌虽然重要,但是美德更加重要,美德可以让人感受到真正的美,让人真正喜欢她,如果只有美貌,而没有美德,没有一个人会真正地喜欢这个人。因此,缺乏涵养与深沉之美的青年根本不配得到赞美。
美貌就如夏日的水果,不能久存,因为它极易腐烂,只有美德之光才可以使美貌光彩照人,使美貌充满意义。拥有内在美的人即使外表不美丽,却可以使人心存敬意,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一个人既拥有美貌又拥有美德,那么美德会把这个人的美貌衬托出来,让我们觉得更加美。如果一个人只拥有美貌,却没有美德,那么这个人越美,我们对这个人将更加鄙视,美貌也将成为一个空壳子。
美貌只是暂时的,只能保存十年,十几年,但美德却是永远的,它不会因为某件事、某人而消失,即使美貌不存在,美德是不会消失的,美德才是永远的美。
也许你没有美貌,但你可以养成美好的品德,也许你拥有美貌,那你更加需要养成美好的品德,因为美德比美貌更加重要,只有拥有美德,才能使美貌光彩照人。
美德初一美德篇三
易水之滨,悲凉的旋律中袅袅走来的是谁?五千年的文明史,沉淀着多少爱恨情仇,历史的沧桑和优美的文字共同熔铸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把我们带进了有笑有泪,有声有色的文明世界。
传承文明
蓦然回首,我看见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我仰望灿烂的星空,用冷静思索喧嚣的人生,用激动开启思想的大门,我不禁这样感叹道:起起伏伏,明明灭灭,历史的车轮缓缓地驶过,中华五千年的长河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的泽及后人,深刻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作为一名21世纪的中国人,我们更应该传承文明推动历史的书卷,让它光明,璀璨地翻阅过去,成为世界上万人瞩目的亮点。
践行美德
谈迁是我国明清之际的历史学家,从29岁开始撰写明代的编年《国榷》,历时27年,终于将这部108卷500万字的巨著完成。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天夜里,谈迁家中被盗,他的书稿也被偷走了!谈迁遭此打击,胆肝郁碎。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从头做起。过了9年,他又写了这部传世巨著。
在人生的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我们要培养承受挫折健康心理和坚强意志,掌握有效克服挫折的方法,迎刃而上,开拓进取。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力量源泉。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文明美德,伴随我们成长,如影随形。
一个民族的文明美德,体现在这个民族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上,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最可贵的,深层次的美。这种内在的美,只有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才能表现出来。
中华文明、美德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少年,就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顽固奋进的壮丽华章!
美德初一美德篇四
我家餐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字,“家和万事兴”,每当我们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时,抬头就会看见这几个隽秀的大字,再看看周围家人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的样子,我就会感到无比幸福!
在我的大家庭里,“和”字是由每位家庭成员共同维护和支撑起来的,它包含着“诚,孝,俭,勤”很多方面。要诚实守信是大人时常教导我的一句话,父母常说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论对朋友还是家人,都要以诚相待,他们可以接受淘气的孩子,但绝不能接受撒谎的孩子。我努力让自己做到真诚实在,信守诺言。
尊老爱幼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传统美德,在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妈妈尽管每天工作很累,但只要有空都会回去看望老人,给他们做饭,帮着料理家务。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会陪奶奶聊聊天,给她捶捶背,虚心接受爸妈的批评不跟他们顶嘴。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节约是长辈们提倡的生活方式。现在虽然不像旧社会唱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但在物质上也不应互相攀比,妈妈买东西从不追求品牌,物美价廉是首选。在节约这方面我做得最好,因为当我很小时刚刚会背出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有一次妈妈喂了我一口米饭和鱼肉,我嚼着告诉妈妈里面有根刺,她忙说都吐了吧,我舍不得,用舌头择了半天才把一根小短刺从米饭里择出来,妈妈笑我,真节俭呦!
勤劳既是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对我来讲,勤是勤奋,是一种学习态度。在家中,要做一个爱劳动的人,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学习上,要做一个爱动脑筋的人,读书刻苦,持之以恒,勤劳的总会有所收获。
美德初一美德篇五
五德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五德就是指“礼,善,义,和,俭”。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重要。因此,平时在学校,我都能做到以礼待人,对老师、同学有礼。早上,对同学说一句“早安”,遇到老师叫声“老师好”,遇到朋友打声招呼,这几乎成为了我生活的习惯。
莎士比亚说过: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我们应该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净化思想,别让邪恶冲昏头脑。在生活中,我会主动清理楼道卫生,打扫楼梯,抹抹楼梯扶手,扫扫和邻居门前的平台;当别人处在危难之际时,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予帮助。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义气是讲原则的,如果不辩是非,不顾后果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种义气就是一种无知和盲从。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这句话。当同学向我提问学习上的问题时,我会认真地把我的见解告诉他们,而不是把答案直接给他们或是不理睬。这才是正确的讲义气。
万事皆以和为贵。每一个班,都是一个集体,集体自然少不了和睦。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不能因为一点小摩擦,而破坏了同学之间的情谊。科学家培根说过:“友谊能使快乐倍增,使痛苦减半。”只有与朋友和睦相处,坦诚相待,才能交到真正的友谊。
五德最后一个字就是俭。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精神。现在大部分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奢侈的生活成为了大多数人们的追求。然而作为一名中学生,首先做人要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指使别人,勤俭节约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中,我们应该拥有那种难得的、可贵的节俭品质,去珍惜每样东西,物尽其用,不乱花钱,不浪费钱,不浪费粮食,不浪费资源。
最后,让我们继续把五德精神传承下去!
美德初一美德篇六
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家,走进我家的美德。
镜头一:
放假了,爸爸妈妈带我坐公交车回奶奶家。因为正值放假,车上人很多,我们好不容易才挤上了车。我一眼就发现了最后排还空着几个座位,我赶紧拉着爸爸妈妈坐下来。过了一会儿,乘客们都上了车,车开动起来,我望着窗外“嗖嗖”飞过的景物,心情十分愉快。突然,车停了,怎么回事?原来是到了一个站口,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瘦骨嶙峋的老奶奶。“哪位好心人给给这位老奶奶让个座?”售票员动听的声音传到我耳边,我本来想让座,可是也是实在累了,离奶奶家还有好几站呢!正当我犹豫时,爸爸毅然站了起来,搀着老奶奶坐在座位上。
镜头二:
通过这几件事,我终于明白了:家风是尊老爱幼的精神,家风更是百善孝为先的的传统:美德是火,点燃美好之灯,美德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美德初一美德篇七
我俩也算得上传说中的“两小无猜”吧。说白了“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我与他在一起,因为我能時刻体会他心里那份归属于善者的味儿。
我们都是很铁的好哥们,我的父母与他的父母也是儿时就了解的,我和他就更别说了,他只比我小四天,他却从不要我哥哥,但每一次一起玩,我建议去哪里玩,他总是第一个支持我的,他少言寡语,表面生冷食物,最少在别人眼前看来是那样的,但他在我的眼前一直掩盖不上他那爱说笑的天性,他的心里是心地善良的,但是好像心地善良的有一些过去了头,从阶梯往路面上跳都需要对路面致歉大半天,我询问他它是为什么,他竟和我讲路面也会痛,之后不知道怎的,把我他感染了一般,我也不从阶梯上跳下去了,只是一步一步走出来。最要我啼笑皆非的是,他在马路边见到这些行乞的老年人总是会从袋子里摸出来好多个零钱,自然,我对这事情也是挺赞同,但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当他没有钱的情况下,便会下意识的伸手向我想零钱,我只有黑着个脸,给他们一两块零钱,但我可能是他向父母也是那么拿钱的吧,但终究而言,他或是心地善良的。
他日常生活很节省,没有不应该掏钱的地区胡乱花钱,像这些零食这类的物品,他能不买也不买,我是一个特能吃,在吃上花的時间就和他在“扬善”的时间一样的,他帮我的觉得和冬日里的太阳光一般,能温暖人心,帮我把我心中那一抹严寒,溶化成溫暖的露霜,来溫暖我的心底。
传统美德,掩藏在大家的心灵深处,一直绽开着归属于它的颜色。它就如海平面上早晨的太阳,推动大家走向光明溫暖;就如深山中的一阵阵轻风,飘散大家心里的躁热;就如气体一样,无形中没有颜色,广泛而又宝贵。
那一份心地善良,那一份关怀,那一份了解,是归属于他的,也是归属于善者,也终将不属于我。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美德初一美德篇八
当我们朗诵着伟人们写下的一篇篇壮丽美好的诗文,不得不让我们由衷的赞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当我们在朗诵《三字经》时中华美德的传承就在我们心中发了芽,生了根。
孔融四岁就知道尊重长辈,孝敬长辈,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更何况我们比孔融要大很多,更应该向孔融学习,以他为荣、以他为榜样,做一个更好、更出色的少年。
周恩来总理在12岁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不仅如此,他还为祖国做出了伟大的奉献,创造出了不朽的业绩,美国总统尼克松称赞周恩来:他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了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周恩来总理成为了世界的楷模,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成为了祖国的骄傲。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活雷锋”他们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榜样,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正是风华年貌之时,我们处处以他们为榜样,以他们为骄傲,就没有想过让他们以我们为骄傲,以我们为自豪,成为他们心中的榜样吗?是的,我曾经幻想过,我就是新时代的楷模,成为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英雄人物,那是多么光荣,多么自豪呀!
只有做到真正的美德,我们才能得到老师更多的信任,同学更多的拥护,父母更多的支持,长辈更多的喜爱,让祖国更多的美德得到更多的传承。
今天,我们是一颗小小的幼苗,正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明天,我们将是一根根的栋梁,撑起了祖国的一片蓝天,使他更加的繁荣富强。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一个优秀的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