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正月十五篇一
今天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着糖心圆子,喜气洋洋。
我和老爸吃完晚饭后,径直向灯会走去。还未到达目的地,人群就像潮水一想蜂拥而至。
随着夜色加浓,穹庐中的“明灯”亮了。尤其是市民广场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地砖上,跟着风,随着晃动,闪烁,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耀,煞是好看!
向前走,远处的鞭炮声就想成一片。礼花呼哧的响,忽然冒出了大礼花,如清泉一般,洒向人间;又如颗颗珍珠,从天而降;又似朵朵花朵,开满夜空。
街两旁的饮食摊点炉火正旺,香气阵阵扑鼻,吆呼声不绝于耳。虽然已经吃过晚饭,但我匆匆看了几眼就垂涎欲滴了。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又挤又钻,穿过锣鼓喧天的舞台,终于来到了灯展处。
哇——满眼花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巧夺天工,令我目不暇接:鼠灯,荷花灯,走马灯,福娃灯……造型各异,色彩多样,新奇有趣,赢得人们啧啧的赞叹声。再往前去,就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了。一多黑色的玫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便缠着老爸买下了。
正月十五篇二
元宵到,真热闹,大街小巷好热闹。赏花灯,吃元宵团团圆圆真美好。许个愿,求平安,全家幸福甜蜜蜜。元宵节,真热闹,同窗游玩齐欢笑,手拉手,围个?,我们的友谊长久久。元宵节,真喜庆,我们的生活真幸福。
泉州被评为首个亚文化之都,于是我们校领导决定为了弘扬民族文化特定举行了一次主题为“欢欢喜喜闹元宵”的元宵游园活动。
校门前,拱门立;走廊上,彩灯挂;小吃店,人流满;喜气洋洋满学校。
欢快的乐曲似信号弹划过天空,示意着踩街活动开始。一个个干净的额头,甜美的笑容,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低年级的同学提着精心挑选的各色各状造型的花灯,合着音乐的节拍,迈着相同的步履。那一盏盏花灯犹如在漆黑夜晚的浩瀚大海上的指明灯,带领着我们这群有着对未来美好憧憬的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上畅通无阻的前行。
古老的'拍胸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之一,是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看,三年三班的同学,穿着统一整洁的校服,在草操场上精心的表演。拍拍手,拍拍胸,拍拍腿,击掌转圈,简明的舞步是民族文化的见证。
走廊上高高地着我们绞尽脑汁、艰辛、精心制作的灯笼。譬如有乖巧可爱的小白兔;有活灵活现的生肖灯;有奔腾的骏马;甚至有能唱能转的走马灯。
每一件成功的事,都是付出辛勤的汗水与努力的。
正月十五篇三
今天是元宵节,安亭老街上又举行灯会了。瞧,老街人山人海,两条街被人堵得水泄不通,在我印象中,安亭镇的人口是不多的,但今天,这里的人竟然比我想象的还多,这些人就象从地底下钻出来似的。
瞧,今天的灯也是那么的多,沿街挂着两条绳子,绳子上挂着无数五颜六色的彩灯,看,六角形的宫灯,粉色的莲花等,还有蓝的的海宝,一个个都是漂漂亮亮,色彩斑斓的,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嘿!那里还有许多组灯,牛魔王一家驾驶老爷车,牛魔王和他的夫人铁扇公主坐在一辆豪华的小轿车上,红孩儿调皮的调出车子爬到车盖上,他们一家正出去旅行呢!
还有那新版的唐僧取经,只见: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坐在一辆高级轿车上,看来,他们不用跋山涉水,不用受尽磨难,就可以取到真经了。
最引人注目的就数那十二生肖了,坐在第一排的是今年的生肖-----牛,他坐在驾驶位上,专心致志地开着车,后面的小动物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向后,就象这车真的是在前进似的。
今年的元宵灯会真让我流连忘返啊!
正月十五篇四
照片上,我戴着围巾站在一座晶莹的冰灯前,——这是我今年春节前在哈尔滨的冰灯前拍下的照片。
我的老家在大庆,就是那个因为挖出了石油才闻名全国的小城市。今年过春节,我们打算开车回老家看奶奶。
2月20日上午,我们出发了。21日中午,到了哈尔滨。因为哈尔滨是冰灯发源地,就在那儿玩一下午。天黑了之后,我们去兆麟公园看冰灯。今年公园主题是迪斯尼乐园和世界冰雕大赛作品展览。晶莹剔透的冰雕里穿着灯管,美丽这个词都不足以概括。整个公园没有灯,照亮都靠冰雕里的灯管。冰灯帮我们照亮路,还给了我们美的感受。可是,这么美的物体,等春天时就化了,多可惜呀!我不禁叹了口气。
第二天,我们到了大庆,见到了奶奶。奶奶老了,真的老了,以前她还总是牵着我的手,带我去这儿去那儿,总要在吃饭时问我吃什么,如果没做就赶快去买,可是现在行动很不方便,走路都需要别人搀扶,还话也说不清楚。她见了我, 很高兴,对我说:“瑄儿,你……还记……还记得你……” 她指了指自己。她不知道她是我的什么人,只知道我是她的孙女。“记得!记得!” 吃饭时,她喜欢坐在我旁边,用颤抖的手给我夹菜。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短暂而又愉快的6天。28日早上,我们开车往回走了。由于怕奶奶难过,就没告诉她。
谁知道,29日奶奶心脏病突发,在30日凌晨去世了。我想,她这盏照亮了几十年的冰灯,到了该融化的时候了吧。
正月十五篇五
“牛年大吉,打一字!”“犁!” “答对了!” 原来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同学们一到学校就迫不及待地互相交流着自己准备过来的灯谜。今天下午,我们还将与一年级同学一起猜灯谜,吃汤圆呢!
毫不容易熬到了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领走了“灯笼”。一只只灯笼如火般耀眼,我们小心翼翼地拉开灯笼,上面有个巨大的“福”字。
火烧人间。善良的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到人间灾难,便冒着危险告诉了人们。人们苦思冥想,就用挂红灯笼,放火炮,使天帝以为火已经烧了人间。为了纪念此日,人们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挂灯笼,放鞭炮。
我们来到了对口班级 - 一(1)班。我被分配到了红组,组里共有6名小朋友,个个活泼又可爱,有的`做好了猜灯谜的姿势,有的戴着眼镜洗耳恭听,还有的睁大眼睛跃跃欲试。
我的谜语是“双木非林心相连”(打一字)。小朋友们苦思冥想却百思不得其解。我只好一步一步地提醒他们。终于,其中一个小朋友大声说出了“想?”“答对了!”“耶!”同学们欢呼起来,一蹦三尺高。接着,我们继续猜灯谜,欢笑声此起彼伏。我将灯笼送给了猜对答案的小难孩。
猜灯谜的活动结束了,该吃汤圆了,碗里装着六个纯白的小汤圆,小巧玲珑,十分可爱。舀起一个,放入口中轻轻一咬,哇!真好吃!薄薄的皮里流出了一点芝麻的香味,真是回味无穷啊!
今年的元宵节里,我不仅吃到了香甜可口的汤圆,了解了元宵节挂灯笼的历史来历,还当了一次小老师,给一年级小朋友们猜灯谜,真是令我受益匪浅啊!
正月十五篇六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元宵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佳节的习俗。
为了庆祝元宵佳节的到来,我们学校也举行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活动。
小操场边的长廊里,挂满了各种五颜六色的花灯和密密麻麻的灯谜纸条,到处喜气洋洋、人山人海,小操场上一片辉煌。
瞧,温柔可爱的小白兔向我们频频招手。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白白的绒毛,栩栩如生;含苞欲放的荷花灯也不错,娇嫩、柔软的荷花瓣白里透红,红里夹着粉,别提有都美了;闪耀的星星灯更是让人喜欢,它全身金黄,十分耀眼,时不时地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用无数个透明塑料杯做成的大球灯,它如同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水晶球,真是设计独特,别具一格。
我们就像一只只小蜜蜂穿梭在花灯的海洋里。在尽情欣赏花灯后,猜灯谜更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乐趣。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猜灯谜对我来说,可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早已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了!首先映入眼帘的'谜面是“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打一字)我稍加思索后,想到了“午”这个字。我赶紧把自己的答案贴到了谜语下面。这时,我旁边的陈洁好像被一道“拦山虎”给拦住了,只见她眉头紧皱,眼睛紧盯着谜面,苦苦地思索着。终于,她的眉头松开了,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解出了这道难题。又一个谜面吸引了我:“四个晚上。”(打一字)这个谜语有点难,我绞尽脑汁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想到了这个谜底。“四个晚上,”“晚”不就是“夕”嘛,“四”加个“夕”不就是个“罗”字嘛!我欣喜若狂,高兴地手舞足蹈。
闹元宵真有趣!期待明年元宵佳节,学校还能举行一次庆元宵活动。
正月十五篇七
元宵灯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孩童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我虽是女孩,却如男孩般爱玩鞭炮,爱放烟花,为此父亲总是说我投错了胎、生错了性别,并时时教导我,说是女孩不可如男孩般如此疯闹,可我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丝毫不去加以理会。因此每次离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好几天时我就已早早买好了烟花,然后开始掰着手指头等待十五的到来了。那时的我真真可以说是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啊。
仍记得小时候的烟花多种多样,有钻天坠,有小蜜蜂,有满天星,有……每到十五,漆黑的夜晚总是亮如白昼,被各色的烟花装点着,照映着。最近几年国家提倡文明春节,提倡人们少放鞭炮,少放烟花,所以现在春节、元宵的热闹程度大不如以前,然而即使如此,元宵灯节时仍是一片热闹场面。
过了十好几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放了十好几年的烟花,然而只有今年最让我记忆深刻。
以前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在自己家中度过,唯有晚饭后方才被允许跑到大街上与小伙伴们一起。然而今年却是在舅舅家度过。而正因为如此,今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才让我如此难忘。
嫂子前年九月份刚添了个小孩儿,今年已一岁半了,正是无忧无虑,活泼好动的时候,所以场面格外的热闹。我们先是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欣赏了美丽的烟花并放飞了孔明灯,接下来就是观看我一岁半的小侄子的表演。
哥哥用手机放了一首《最炫民族风》,本来还在乱跑的小侄子立马从哥哥那夺过手机拿在手中,并伴着音乐开始了他自创的舞蹈——群魔乱舞。他先是在房间的空地上转圈,然后挥动双手,不停的摇晃,有时晃的猛了就会跌坐在地上,可是他既不哭,也不闹,一骨碌就自己从地上爬起来了,然后再接着晃动。后来跌的多了,他干脆就又加了一个动作——爬地。可是他爬地还不是简单的爬地,偶尔也会加上几个高难度动作,那就是翘起一只胳膊和一条腿,然后再晃悠胳膊,那滑稽的动作总是会引起我们的大笑。
他也很会和我们这些‘观众’互动,偶尔拉上我十三岁的弟弟和他一起跳舞,或是跑到我们身边给我们来个飞吻,当我们要去抱他时却又迅速跑开了。
正月十五篇八
大约过了十分钟,“啾——”的一声,两条金黄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冲向漆黑的夜空,仿佛为烟花“晚会”拉开帷幕。
接着,一个烟花飞上天之后变成了许多可爱的小彩球,又变成一束束五颜六色的鲜花。
我还没看够,又有五种颜色的烟花陆陆续续地在空中绽开,仿佛是五朵可爱的牵牛花。
我仰着头,脖子又酸又累,低下头透了一口气。突然,“哇”的一声,我赶紧望了一下天空,原来是一种烟花一绽开就变成了一个个小球,这些小球连在一起,像一串串珍珠。“像毛毛虫!”“像蜈蚣!”原来是调皮的弟弟与爱开玩笑的叔叔“吵”起来了…… 忽然,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打断了这对父子的“争吵”。我也纳闷:哪儿来的响声?恍惚中我似乎瞧见了闪烁着亮光的什么东西——原来是小烟花。小烟花一个接一个,看得我眼花缭乱,似乎是沸腾的人群在为一艘准备发射的火箭送行。
我正想着想着,“火箭”竟然“发射”了。只见它冲向天空,不一会儿,就散作几条金黄色的“小蝌蚪”,“小蝌蚪”发出“秋——”的声音,转着圈儿向四面八方“游”去,转眼间,便消失在人们的视眼中了。
最后“主持人”“上台”了,它发出红色的光芒,接着,渐渐暗下来,慢慢地消失了,突然,又闪动着星星点点的光。
烟花“晚会”结束了,但我们还余犹未尽。
正月十五篇九
元宵节那天,妈妈建议说:“我们再包一次饺子吧?”我听后一蹦三尺高:“good idea(好主意)!”爸爸也点点头说:“那行!我去准备饺子馅,11点30分开始包。”“好!”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
包饺子的时间到了,我看见妈妈为了不弄脏衣服,穿上了围裙,我没有围裙,把我的新羽绒服弄脏了怎么办呢?我心里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咦?对了,我不是有一对花袖头吗?可以戴上呀!虽然没有围裙那么大,但起码可以不让袖子弄脏啊!想到这,我迫不及待地戴上了袖头。
妈妈说:“我擀皮儿,你们俩包……”妈妈还没把话说完,我就抢着说:“我也要擀皮儿。”妈妈试着哄我:“小钰,我就知道你包的特别好看,吃着也很香,所以你就包饺子吧!”妈妈的“花言巧语”丝毫没有动摇我擀皮儿的念头,故意撒娇说:“不嘛,我就要擀皮儿!那这样吧,妈妈您剩下十个皮儿让我擀,好吗?”妈妈同意了。
妈妈在擀第一个饺子皮儿时告诉我,擀饺子皮儿的时候,擀面棍儿要像压跷跷板一样一上一下的`,这样,面皮儿才会自动转圈。具体做法是:擀时如果右手压得重,左手就轻一些;左手压得重呢,右手就轻一些。妈妈边说边示范,一会儿就擀了一堆饺子皮儿。我和爸爸快马加鞭地包饺子。妈妈说的也没错,我包的饺子很好看,连爸爸看了也赞不绝口。我是这样包的:先用筷子夹点馅放在皮儿上,然后对折,顺着空余(没有肉馅)的地方,一点一点地捏好之后,使劲儿一挤,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将军”就出现了。虽然我包的很慢,但很用心。“小钰,剩十个了,你来擀吧!”妈妈叫我。我兴高采烈地过去,喜悦的心情中还夹着一丝担心:万一擀得不好,像椭圆、像长方形、像牛舌头……怎么办?唉,豁出去了,擀就擀!我用小擀面棍压到圆圆的面上,正如妈妈说的那样,一上一下,可我怎么也擀不好。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饺子皮不会自动转圈,我就用手换一个方向、再换一个方向。
终于,十个面皮被我擀好了,妈妈说:“擀得不错嘛!妈妈像你这么大时,还不会擀呢!”我听后,虽然知道妈妈是为了鼓励我,但是心里还是觉得比吃了蜜还甜。
由于我比较喜欢吃馄饨,非要爸爸妈妈包点儿馄饨。爸爸妈妈被我缠得没办法,只好如我所愿。妈妈对我说:“小钰,这次你可不能擀皮了,你和爸爸包,因为馄饨皮儿要擀很薄。我怕……”“好,听您的。”我又做回乖乖女。
开始包馄饨了。妈妈很小心地擀面皮儿,生怕擀烂了。我呢,为了提快包的速度,先用筷子把肉馅分成一点儿一点儿的,等到包的时候直接一夹就行了。爸爸妈妈直夸我的办法好。妈妈擀皮的手艺真是太好了,擀出来的馄饨皮儿像纸一样薄,简直透明。由于我已经把馅分好了,包起馄饨非常快,不用手捏边,两只手一挤一个馄饨,没多大功夫,我和爸爸就包了几十个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