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控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活动方案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活动规划和实施的技巧和方法。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一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4、以"快乐"为中心点,带领孩子开展中秋节前的系列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中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美食及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察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灯笼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亲情、友情以及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感。
3、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4、欣赏不同的月饼盒、袋作品,能用多种材料和使用。
活动准备。
1、进行墙饰布置,墙饰的主要内容包括花灯、嫦娥奔月图、月饼以及月亮变化图等。
2、准备一些关于月亮的故事、中秋节与月饼的传说。
3、可准备纸粘土或真实月饼材料请幼儿动手制作。
4、准备相关视频与音乐,比如《中秋赏月》、《飞月夜》、《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5、准备相关挂图,比如中秋节夜景图、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图片等。
关于活动过程。
1、可通过谈话或图片的方式导入课题。
2、出示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3、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配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6、操作活动:幼儿用纸粘土捏月饼。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二
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中秋的资料,准备歌曲,月饼。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1、欣赏音乐《明月几时有》情境导入,渲染气氛。
2、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各国是怎么样过“中秋节”的。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3、观赏月亮(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
五、活动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三
1、在活动中,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家长只是起帮助指导的作用。
2、进入活动室,要小声说话,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3、活动结束后,整理好所有的东西,物归原处。
4、准备好制作月饼的材料(擀面杖、面板、模子、月饼馅),油面和水面统一准备。
活动过程。
1、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月饼。
2、将做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中。
3、户外传统游戏——贴膏药、切西瓜,共同参与。
4、室内游戏——抢椅子,家长和幼儿分开游戏。
5、品尝月饼。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四
我校决定于20--年-月-日举办中秋节活动,在这样一个充满喜庆的传统节日,我--幼儿园决定开展以下活动来庆祝本次节日的到来!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制作材料的准备表演节目的准备。
三、活动形式。
四、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园长致辞—欣赏故事—制作月饼—师生节目表演(分享石榴)—亲子分享月饼。
五、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园长致辞。
(三)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饼。
1、中秋节吃什么?
2、老师示范做月饼。
3、幼儿动手做月饼。
六、师生表演。
学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七、亲子分享。
人员安排:根据情况自行拟定。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五
1、经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明白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教师一齐过节的`欢乐。
班级团体活动。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明白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之后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先,月亮姑娘每一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此刻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仅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4、以"快乐"为中心点,带领孩子开展中秋节前的系列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美食及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察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灯笼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亲情、友情以及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感。
3、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4、欣赏不同的月饼盒、袋作品,能用多种材料和使用。
1、进行墙饰布置,墙饰的主要内容包括花灯、嫦娥奔月图、月饼以及月亮变化图等。
2、准备一些关于月亮的故事、中秋节与月饼的传说。
3、可准备纸粘土或真实月饼材料请幼儿动手制作。
4、准备相关视频与音乐,比如《中秋赏月》、《飞月夜》、《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5、准备相关挂图,比如中秋节夜景图、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图片等。
1、可通过谈话或图片的方式导入课题。
2、出示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3、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配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6、操作活动:幼儿用纸粘土捏月饼。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七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节日的快乐。
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20xx年9月xx日(今年的中秋节在开学一个月以来,因为时间关系,孩子差不多刚刚适应幼儿园生活,所以不建议开展长时间大型的庆祝活动)
2、活动过程:
听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儿歌,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的习俗是赏月、吃月饼。
品尝月饼。先观察月饼的形状、颜色,再观察切开后的月饼,之后大家一同分享月饼。
利用工具用橡皮泥制作月饼。引导幼儿将橡皮泥变圆、压扁做成月饼的形状,能力强的幼儿可尝试包馅、或做简单的装饰。
将幼儿的作品装入月饼盒和小卡片一起带回家。
卡片文字内容参考:
3、注意事项:
小班幼儿刚入园,情绪还不稳定,如不能开展集体活动,可分小组进行。活动过程中不强调幼儿的作品有多精致,能够完成就好。
幼儿的作品最好能装到月饼盒里带回家,小卡片用彩卡纸自制即可,小卡片内容由老师手写效果更好。
如果有条件,建议把孩子制作月饼的过程录像或拍照,传到网上或手机发送给家长看。
爱满中秋情意浓(中班)
1、活动准备:心形彩色卡纸、水彩笔、油画棒,漂亮的信封。
2、活动过程:
通过故事、歌曲等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可以互送贺卡,说节日祝福的话。
为爸爸妈妈制作中秋节贺卡,引导幼儿在心形彩色卡纸上画上月亮、月饼、灯笼、兔子等体现中秋节的物品。
讨论“中秋节送贺卡时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祝爸爸妈妈中秋节快乐”“谢谢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过中秋”“爸爸妈妈辛苦了,中秋节快乐”、亲亲或抱抱爸爸妈妈,给爸爸妈妈唱歌、背儿歌等)
将贺卡装在信封里由孩子送给爸爸妈妈,老师在封面写上“20xx年中秋节快乐”。
3、注意事项:
老师可以根据本班情况,在开学的第一周开展这个主题活动。
送贺卡可以让家长看到孩子的作品,也可以作为小型的节日亲子活动。装入漂亮的信封里送给家长,能提升幼儿园的品质感,老师自己手工折的信封也可以。
如果有条件,建议把孩子制作贺卡的过程录像或拍照,传到网上或手机发送给家长看。
1、活动准备:彩色卡纸、水彩笔、剪刀、胶水、彩带等制作卡片的材料。
2、活动过程:
通过故事、图片等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丰收节、团圆节。
利用视频等帮助幼儿回忆,讨论应该怎样过中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水果,看月亮,玩花灯,猜灯谜等,团团圆圆过中秋)
制作邀请卡,邀请爸爸妈妈和其他家人一起过中秋。老师引导幼儿在邀请卡上体现出中秋的元素,并帮忙写上要表达的文字。
将邀请卡带回家,送给家人。
3、注意事项:
提醒幼儿一定将卡片送给被邀请的人,并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大家都答应了邀请,中秋节那天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呢?(准备月饼、水果、零食等食物;唱歌、讲故事、跳舞、表演节目;给家人端水、捶背等)
如果有条件,建议把孩子制作邀请卡的过程录像或拍照,传到网上或手机发送给家长看。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八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制作材料的准备、表演节目的准备。
三、活动形式。
四、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园长致辞—欣赏故事—制作月饼—师生节目表演(分享石榴)—亲子分享月饼。
五、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园长致辞。
(三)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饼。
1、中秋节吃什么?
2、老师示范做月饼。
六、师生表演。
学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七、亲子分享。
人员安排:根据情况自行拟定。
万圣节流传到今天成了一个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年轻人化妆舞会的节日,它已经完全没有了宗教迷信色彩。为了让孩子感受西方的文化和体验游戏的快乐,结合园所的英语特色,特设计此活动方案。
教师幼儿角色大变装:所有老尸(师)以及参加游戏的家长小朋友们应自己在家装扮好来参加活动。如:雪公主、米奇、小精灵、幽灵、僵尸等。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九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习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并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自定。
1、环境准备:园所室外与室内能凸显中秋节日氛围的环境布置。全园分为绘画、讲故事、“学科学,懂知识”、“齐动手,共劳动”四个小组。幼儿以班为单位,其中绘画组:小中大班都可以参加;讲故事组:中大班参加;“学科学,懂知识”组:大班参加。“齐动手,共劳动”组:小中大班都可以参加。
2、道具准备:绘画工具、国画颜料、水粉颜料、宣纸、白纸;灯泡、皮球(大、小各一个);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食品、水果、盘子、水果刀。
3、其它准备: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活动一、二、三、四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就行,活动五的时间可以另加的,但要结合实际定时间。
活动一、:美丽图,我来画(小中大班孩子参加)。
活动目标:让孩子用绘画等手法表达自己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孩子背诵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2、教师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并出示相应图片。
3、教师事先准备一些与中秋有关的诗词、图片、国画、水粉画、挂在教室。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
4、准备绘画工具、宣纸、水粉颜料、国画颜料、半成品、擦手毛巾。
大班孩子:水粉画、水墨画、沙画(自选)。
中班孩子:撕纸画、添画、黏贴画(自选)。
小班孩子:拓印、黏贴画、涂色(自选)。
作画期间,其它幼儿以及家长可以保持秩序的观看。
也可以以班为单位家长跟孩子共同做一幅长卷画,完成之后挂于幼儿园大厅、走廊。
作画后,教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画粘贴在教师四周墙壁上。
活动二、小故事,大家讲。
目标:亲子互动,提高家长的认识。通过孩子讲故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提前两天教师给讲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准备中秋节的小故事。
2、准备小长衫(同相声演员长衫)。
3、将场地布置成小剧场。台下观众坐成弧形。
活动:
1、先由一名教师生动地给大家讲中秋故事。
2、每位幼儿轮流上台讲故事,幼儿独立讲,其他人做观众,要有观看的礼仪。
要求:讲故事的幼儿身着长衫,声情并茂地讲。家长、教师、幼儿都保持安静状态听故事,并用掌声鼓励。
3、可以将故事改编成剧本,幼儿排演成情景剧,情景剧的表演和讲故事可以穿插着进行,提前准备好道具和服装,小演员要画好妆,舞台可以跟讲故事的是同一个舞台。
活动三、学科学,懂知识。
目标: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艺术想象力,培养手指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模仿能力;丰富幼儿科学小知识。
道具准备:投影仪/手电筒,白墙/幕布,月亮图片,抠画出嫦娥形态的纸板;灯泡,气球(大、小各一个);整间教室都要遮光。
知识准备:熟悉一些物体、动物的轮廓形状。
注意:
2、如果空间不够,可以选择大一点的教室或分批进入。
活动:(一)、奇妙的手影。
教师引导幼儿用小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激发幼儿对手影游戏的兴趣。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据故事做出相应手影。
(二)、“嫦娥奔月”。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儿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识。
(三)、神奇的月亮。
1、导入:展出各种形状的月亮图片。
2、模拟月食全过程:使用灯泡代替太阳,一个孩子举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孩子举起小皮球代替月球。
打开灯泡,大皮球围绕太阳转,小皮球围绕大皮球转,观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对方的黑影遮挡的情况。
活动四、齐动手,共劳动。
目标:培养幼儿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各种水果、月饼与食品、水果刀、盘子。
活动:
1、幼儿负责清洗水果并装盘。
2、教师与家长将水果、月饼、食品切小块,幼儿摆盘。
3、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制作水果拼盘以及食物拼盘。
活动五、吃月饼,同分享。
目标:懂得谦让,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准备:若干名教师做为引导员,个人小餐具,音响,乐曲。
活动:用自助餐的形式,把每组小朋友做的食物都摆放在大桌子上,然后全园共同品尝。同时欣赏歌曲《春江花月夜》、《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备注:
1、前四个活动的方式可以调整,也可以都在一个大教室进行。
2、还可以先报名,然后在自己报名的活动完成后,由家长陪同再到其他的教室参加或参观其他的活动。
3、整个活动中老师、幼儿、家长都要有礼仪行为,比如:不影响他人、学会排队、等候、老师在指引家长时的手势语,迎宾时要注意的礼仪等等,这些环节都要体现出来。
4、一共四个活动,四个教室,如果幼儿园班级较多,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搞同一个活动,幼儿园可以自己按实际情况安排。
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1、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1)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也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xx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xx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xx装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十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xxxxxx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十一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中秋节当天下午14:00――16:30
环境准备:
园所室外与教室能凸显中秋节日氛围的环境布置。
道具准备:
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一个);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
其它准备:
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开始部分:教师发言并宣读活动要求与规则。
时间:14:00――14:25
全园孩子参加,分年级组并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择自己活动的项目。
活动一、二、三分年级组同时进行。
时间:14:30――15:30
活动场地:
小一、小二、中一、中二、大一、大二班活动室。
活动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一些中秋相关的图片贴、挂在教室。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以及准备绘画工具。 注:形式、画风、工具不限,给老师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否则老师会觉得很空,例如:水粉画、水墨画、黏贴画、添画、手工折纸、剪贴、拓印、砂纸、陶艺、装饰瓶子(将瓶子外层图上水粉,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画,也可在瓶口处系上丝带作为装饰)等等,都可以,每种后边说明玩法,具体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否需要老师参与指导,都需要配合哪些环境布置,供老师参考,不一定都用,但是老师可以选用,这样老师就觉得简单多了。
活动目标:
让孩子用绘画的手法表达自己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活动过程:
形式不限,画风不限,工具不限,作画出与中秋相关的美丽图画。
作画期间,其它幼儿以及家长可以保持秩序的观看。
作画后教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画粘贴在教师四周墙壁上。
时间:14:30―-15:30
活动场地:小三、小四、中三、中四、大三、大四班活动室。
准备:
1、提前两天教师给讲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准备中秋节的小故事。
2、教室场地布置,孩子讲故事所需用的魔法帽、魔法棒等。
目标:
准备期亲子互动,提高家长的认识。通过孩子讲故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
1、先由一名教师生动的给大家讲中秋故事。
再每位幼儿轮流上台讲故事,幼儿独立讲,其他人做观众,要有观看的礼仪
要求:家长、教师、幼儿都保持安静状态听故事,并对讲者用以掌声鼓励。第一组作画的幼儿边听故事,边作画。
时间:14:30―-15:30
活动场地:小五、小六、中五、中六、大五、大六班活动室。
知识准备:熟悉一些物体、动物的轮廓形状。
注意:
2、如果空间不够,可以选择大一点的教师或分批进入
目标: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艺术想象力,培养手指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模仿能力;丰富幼儿科学小知识。
活动:
(一).奇妙的手影
教师引导幼儿用小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激发幼儿对手影游戏的兴趣。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如果有要附上)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据故事做出相应手影。
(二).“嫦娥奔月”。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前期教师与幼儿共同抠画出嫦娥奔月形态的纸板,用纸板遮挡在屏幕与投影仪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在幕布左上角粘贴上月亮图片。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此方法,既让幼儿更生动的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并且让幼儿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识。
(三).神奇的月亮
1.导入:展出各种形状的月亮图片。
2. 模拟月食全过程:使用灯泡代替太阳,一个孩子举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还在举起小皮球代替月球。
打开灯泡,大皮球围绕太阳转,小皮球围绕大皮球转,观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对方的黑影遮挡的情况。
组织幼儿回到自己班,家长帮助老师准备场地。
时间:15:50―16:30
准备:
1、各种水果与食品、水果刀、盘子
2、提前做好一水果拼盘与水果图片。
3、若干名教师做为引导员,个人小餐具,音响,乐曲。 目标:培养幼儿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
1、幼儿、教师、家长齐动手制作美味的食物,教师与家长帮助切食物,例如水果、月饼等。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空间制作水果拼盘以及食物作画等。
2、 用自助餐的形式,把每组小朋友做的食物都摆放在大桌子上,然后全园共同品尝。同时欣赏歌曲《春江花月夜》、《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此活动都要准备什么(除了水果、还有哪些图片)?准备多少? 水果有一部分可以做成拼盘,另一部分直接清洗好并分类。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十二
2.加强员工内部沟通,促进员工关系进一步和谐。
二、时间:。
三.位置:。
在公司院子里。
四.参与者:。
公司所有员工(保安需要照常上班)。
五.准备工作:。
10.相机、dvd播放器、4个音箱、笔记本电脑、麦克风;。
12.烧烤用的食物、用具和饮用水;。
13、食品,包括。
14.心情好,准备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熟悉几首歌;。
15.行政部/企划部提前设计活动安排;。
16.120盒月饼。
六.活动内容和流程:。
内容:。
1.烧烤:提前准备好烧烤材料和用具,晚上开始烧烤;。
2.表演娱乐活动:唱歌、跳舞、猜谜、小品、相声等节目,待定;。
流程:。
七.费用。
八、规划与实施:。
实施:行政部和计划部协助实施。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十三
活动总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和爸爸妈妈、小朋友、老师一起品尝月饼,欣赏月景,感受集体过节的快乐。
3.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浏览器浏览中秋节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节的信息,进一步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4.学习用键盘左右键控制游戏,喜欢电脑这种学习工具。5、使父母认识到电脑不仅是孩子游戏的伙伴,也是孩子学习的伙伴,并可以通过因特网帮助孩子拓展获得信息的渠道。
活动一:
节日的由来。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准备:
2.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图片。
2.2教师收集的有关中秋节的电子图片及网络资料。
活动过程:
1.讲述有关中秋节的传说。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小结。
2.了解各地过中秋的习俗。教师利用液晶投影仪向幼儿介绍各地过中秋的风俗习惯。
活动二:
各种各样的月饼。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
2.了解制作月饼的工艺。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家里各式各样的月饼盒子教师收集有关制作月饼的电子图片、网络资料。活动过程:
1.布置中秋月饼展。
2.了解月饼的制作工艺。
活动三:
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自然。
2.产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月饼制作过程的图片和歌曲活动过程:
1.出示月饼制作过程图片活资料。
2.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引导幼儿欣赏。
3.组织幼儿学唱歌曲,重点指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活动四:
亲子活动欢度中秋节。
活动目标:
1.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月饼,感受集体过节的快乐。
2.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浏览器浏览中秋节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节的信息,进一步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3.学习用左右键控制游戏,喜欢电脑这种学习工具。
4、使父母认识到电脑不仅是孩子游戏的伙伴,也是孩子学习的伙伴,并可以通过因特网帮助孩子拓展获得信息的渠道。
活动准备:
月饼、水果若干网络教室。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家长参与)。
1.教师:各位家长大家好,感谢各位家长的参与。我们今天的活动共有两块内容,首先我们邀请您和您的孩子一起到网上查找有关中秋节的资料,第二个活动是庆祝活动“欢度中秋”。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班目前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欢度中秋”,就孩子们收集到信息来看,大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口说的,也有一些有关中秋的图片,内容不是很丰富。我们觉得网络是一个资源丰富的信息库,所以邀请大家陪同我们的孩子一起到网上去看看各个地方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向亲戚朋友发送电子贺卡以示庆贺。让我们的孩子感受中国传统佳节的乐趣。家长们可以用帮助孩子们打字、读资料的方法想孩子们介绍,也可以根据孩子们想知道的信息有目的的去查找。
二、“欢度中秋”资料搜索(以下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
小朋友们,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今天的月亮最最圆,今天我们邀请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欢度中秋。爸爸妈妈今天会帮助我们了解许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小朋友想知道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都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助我们到网上去查,还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助我们向亲戚、朋友送上中秋节的电子贺卡。三、资料展示教师利用液晶投影仪展示家长们搜索到的资料。
教师展示老师搜索到的资料。以下都有链接:中秋节的来历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赏月风景123456中秋邮票123四、庆祝活动“欢度中秋”
1.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唱一首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团团圆圆过中秋,品尝月饼和水果,欣赏月景吧。播放名曲《二泉映月》欣赏活动中活动中请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神秘的月亮。”启发幼儿讲述节前、节后月亮的大小变化。
活动五:
绘画《欢度中秋》。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金山画王绘画工具中的铅笔、油漆桶等表现过中秋节的活动场景。
2。喜欢电脑绘画,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准备:
1。回忆过中秋节的事情。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幼儿使用铅笔工具勾画轮廓线,使用油漆桶涂色。
3。将幼儿作品保存在幼儿园网站的班级主页中,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欣赏评价自己的作品。
活动设计意图:“一切为了孩子的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认为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有利于扩充孩子的知识经验,同时信息技术也能解决许多传统媒介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认识微小的物体形状,了解物体的变化过程等。本活动拟通过各种逼真的电子图片向幼儿介绍各种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和信息。它通过有趣的网络游戏锻炼幼儿的信息技术技能,通过中秋电子贺卡传输祝福。在游戏孩子也认识到电脑是我们游戏的伙伴,更是我们学习的伙伴。今天我为孩子们准备的这些多媒体、网络资源就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举办中秋活动方案(实用14篇)篇十四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以“美好传统文化,多彩民俗风情”为主题,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什么叫中秋节;我国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1、校内活动:
(1)宣传。
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以“中秋月寄深情”为主题进行演讲,宣传。
(2)主题队会。
周二以班队的形式进行以班为单位的主题演讲比赛(结合推谱周的活动),并推选出优秀者,学校予以表彰。
(3)创意抒情。
在校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4)撰写美文。
以“美好传统节日,多彩民俗风情”为主题写文章,可以是观察日记,节日游记,阅读体验,精彩创意等。各班将写得好的作文向〈小学生导刊〉投稿。
2、校外活动:
延续“快乐体验”志愿者活动——分成多个少先队小组,由老师带领,向社区的孤寡老人和贫困者送月饼,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