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需要有一定的主题和立意,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思考。接下来,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一
星期天的上午,妈妈病了,小明在家里照顾妈妈。小刚来到小明家,小刚问:“我们出去踢球吧。”小明说:“不行呀!我妈妈生病了,得照顾她。”小刚说:“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小明说:“不用了,谢谢你。”小刚走了以后,小明又来到妈妈的房间,看到妈妈还躺在床上就给妈妈倒了一杯温开水。妈妈说:“谢谢儿子。”小明说:“不用客气。”小明看妈妈还不舒服,又给妈妈拿了一根香蕉,妈妈一边吃香蕉一边听小明讲故事。妈妈的'病也好多了。
我要向小明学习,要照顾好妈妈,体谅妈妈。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二
父母一吵架小孩就特别“懂事”
不是有这样一句老掉牙的话吗?“即使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有1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掐死对方的想法。”相信这句话蛮多人认同的。
既然婚姻中夫妻吵架不可避免,那么,父母吵架如何不伤害到孩子,就是一个人人都需要学习的话题了。
首先,回答知乎上的那个问题。为什么父母一吵架,小孩就特别“懂事”?
我想,这个“懂事”是加上引号的,这很重要。“懂事”的孩子更倾向于对自己情绪的“压抑”,承担着敌意的重担和消极的情绪,攻击自身,又不能表达,表面上看是“懂事”的,其实却是一种内伤。
而且,我需要指出的是,知乎题主的“一?就?”的这个逻辑关系是不严谨的,甚至主观了。同时,这一部分表现出“懂事”的孩子,其实更令让人心疼,也更让成年人觉得惭愧。
不可否认,吵架对孩子的情绪是有影响的。心理学家担心在孩子面前的吵架会给孩子埋下情感心理的问题种子。更有研究指出,6-12个月的婴儿即便在睡着的时候,大脑都会对愤怒的语调有所反应,会变得更敏感。
她在文中强调,不是所有的吵架都会让孩子受伤害,也不是所有的争执对孩子来说都是负面的。与此同时,父母如果一味地恐惧自己的争吵一定会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很有可能会产生“好行为综合征”。关系稍微紧张一些就会引发焦虑,于是父母之间学习用虚伪的微笑、隐忍的克制来掩盖。这样子表面上看不是“吵架”,但其实也不亚于“吵架”,敏感的孩子一样能看出这种不安“和谐”。
不知道怎么吵架的人,有时候也是辛苦的,因为内在会承担很多的委屈。孩子将来要面对的人,不会都是温和沟通的,有些时候孩子也需要通过捍卫自己,才能抵挡别人的侵犯。
如果吵架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吵架”
真正影响孩子的不是吵架,而是吵架的.方式。研究婴儿依附行为有一个词叫“工作模式”,认为孩子的心智有一种他与他母亲的工作模式存在,这个模式可以告诉他,从母亲身上他们可以期待什么(apter,)。假如一个先生不停地贬低他的太太,那么他们在一起的话太太就可能看起来很悲哀或者不开心。如果彼此结婚很久了,那么即使他不在,太太的表情也会看起来很哀怨。孩子很快就会明白这个关系:父母也有可能是蛮不讲理的野蛮人,用蛮不讲理的方式去对待人。因此,表面上看似“懂事”,抑或“暴力”倾向,都是孩子的一种内在防御和抵制。
让我们先看看研究中的危险炸弹例子:
――争吵中夫妻俩是否表现出轻蔑的态度?
――有没有取笑对方,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
――夫妻是否喜欢冷战,让对方困惑而抓狂,最后相互不理不睬?
这些危险“炸弹”不仅仅会破坏夫妻关系的和谐,甚至也会让孩子卷入到成人情绪的漩涡里,这样方式的吵架对孩子来说则更是要害的。
普遍认为,孩子需要学习管理争吵,主要是要掌握以下的能力:如何捍卫自己的声音,同时照顾到彼此的关系。因此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知道争吵和争执并不会真的断了关系的连结,父母之间不会因为争吵,而不爱对方,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孩子这个能力的养成和练习一定最先萌发于家庭,不管是面对父母之间的争吵,还是手足之间的争执。
可是学习如何吵架,和管理如何争吵是非常难的事情。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千万不要让事情演变成和配偶互相大吼大叫或者拳打脚踢的地步。不管是不是真的隔离了孩子,孩子都会很敏感地学习到这些肢体冲突。
澳洲家庭咨询师stevebiddulph认为,当你察觉双方的讨论即将演变出难以控制的时候:
3、你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来,或者去房间冷静一下;
4、在情绪失控之前就要立刻采取上述的做法,否则一旦拖下去,结果不容易控制;
5、当天稍晚要找个时间和对方聊聊。可以先搁置之前的问题,只是谈谈家人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问ta是否也觉得这很重要,然后跟ta解释想要和睦相处有时候必须妥协。然后,只要涉及安全、承诺、以及尊重其他家人权利等问题,你绝对不妥协。问ta当你要求ta安静下来时,ta愿不愿意配合。然后你们就可以休息一下,庆祝双方达成共识,或是回头讨论原本的问题。
不管是不是在孩子面前,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看到自己对于“争吵”的态度,是理智且冷静的,而且当父母之间面临必须小心处理的情况的时候,就要立刻停战。这不容易,但必须得学。大家互勉。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三
“懂事未必就是压抑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一定要引导孩子懂社会规则,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直言,现在“听话文化”确实存在,坚决要求孩子顺从是违背孩子天性的。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人进行的一项关于“懂事”的调查显示,65.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从小就是那个“懂事”的孩子。仅19.1%的受访者认为懂事的孩子比“熊孩子”更快乐。55.9%的受访者直言,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长——只为自己省心,压抑了孩子天性。
受访者中,00后占0.5%,90后占18.3%,80后占54.3%,70后占19.3%,60后占6.2%,50后占1.1%。
65.3%受访者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懂事”的孩子。
调查中,有65.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从小就是那个“懂事”的孩子。18.5%的受访者认为不是。16.3%的受访者感到很难判断自己是不是。
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80后女孩张慧(化名),从小到大都是别人眼中懂事的孩子,学习好、听话、从不跟父母要这要那。但她现在回想起童年,最大的感受只有一个——压抑。
出门逛街,从不跟父母要玩具;看到好吃的零食,忍住口水假装不想吃;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也要主动让着人家……“我现在回想起来,一个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爱吃零食、不爱玩玩具?这要多么努力抑制内心的渴望,才能做到!”想起小时候,张慧只觉得辛酸、痛苦,恨不得“穿越”回去,抱一抱那个小小的自己。
今年30岁的刘思宇(化名),电脑里一直收藏着一个视频。内容是“美国小女孩的生日惊喜”:她妈妈送她一个装满迪士尼周边物品和零食的盒子,然后告诉她“今天我们就去迪士尼”!
“一心向往迪士尼的小女孩喜极而泣,而我每看一遍就会跟着哭一遍。”刘思宇说,小时候,大人总喜欢给她各种承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她也慢慢习惯了承诺会被大人忘却,接受了自己生来就“不值得被宠爱”的“现实”。
刘思宇常常羡慕那些所谓的“熊孩子”。她觉得“熊孩子”才是快乐的,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想方设法拿到,从不压抑情感,长大以后往往也是敢于追求梦想的一群人。
到底是“懂事的孩子”快乐还是“熊孩子”快乐?调查中,有43.8%的受访者认为熊孩子更快乐,而认为懂事的孩子更快乐的仅占19.1%。23.1%的受访者认为都快乐。2.4%的受访者表示都不快乐。11.8%的受访者认为得看情况。
张慧有时候会想,如果回到小时候,自己还要不要这么“懂事”。答案是毫无疑问的——“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孩子,有着最本真的天性,能够自由地成长”。
66.3%受访者眼中“懂事”就是善解人意体谅大人。
进一步交叉分析发现,自认为“懂事”的受访者中,认为“懂事的孩子更快乐”的比例为24.2%,高于自认为“不懂事”的受访者的选择比例(11.4%)。可见,还是会有一部分“懂事”的人能够从中获得快乐和幸福感。
“说实话,小时候有很多想吃的东西没吃到,想玩的没玩到,我也觉得有点可惜。不过相比之下,我更珍惜现在身边众多的朋友,愿意听到别人的赞赏。”在上海一家金融机构工作的周谧,并不认同懂事的孩子就不快乐,“至少从我懂事以来,都还很快乐。至于小时候有什么东西没得到,我都想不起来了。人毕竟不是只活10岁,过把瘾就离开。”
让周谧特别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大家总把“懂事”和“隐忍”“怯懦”这些概念划上等号。“似乎这个世界上除了‘熊孩子’,剩下的都是压抑又克制的童年。”他认为,这实在是对“懂事”一词的偏见,“这对很多有教养并且开朗乐观懂得表达自己的小孩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他认为,“熊孩子”才更快乐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懂事也好,熊也好,跟是否快乐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你内心的真实感受被你藏到哪里去了。”
调查发现,懂事仍是大多数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期待。7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懂事的孩子,13.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仅8.2%的受访者不喜欢。
此外,67.2%的受访者会要求自己的孩子懂事,13.7%的受访者并不会这样要求,19.2%的受访者尚在犹豫。
那么,人们到底怎么理解“懂事”?在受访者看来,“懂事”最重要的三大内涵包括:善解人意、体谅大人(66.3%),独立、能照顾自己(55.9%),礼貌规矩、行为得体(52.8%)。
其他还有:明白事理(43.9%),有教养(43.4%),可以分担责任(40.8%),不哭不闹、不乱发脾气(40.5%),开朗乐观(35.8%),懂得表达自己(30.9%)。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看来,真正的懂事就是懂规矩,懂得体谅人,为他人着想。当然,孩子小时候是完全不懂事的自然人,规则习得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不适应,但肯定是要经历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这也是孩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奠定健康人格。
也有27.1%的受访者认为“懂事”就是不让大人生气,16.7%的受访者认为“懂事”就是“讨好大人、会看脸色”。
55.2%受访者指出很多人心目中的懂事是“假懂事”
调查中,有55.2%的受访者指出,很多人心目中的“懂事”,并不是真懂得事理,而是察言观色,是“假懂事”。
“直白地说,小朋友是不是‘懂事’的判断,绝大多数是来源于父母。”刘思宇说,仔细回想一下,你从小被教育要当一个诚实的孩子,但你却被允许甚至鼓励说一种谎话——明明很喜欢的东西违心地说不喜欢,“其实你哪里是‘懂事’?你只是过早地‘懂父母’。在父母看来,孩子顺从自己就是‘懂事’,而忤逆自己心意,都是‘不懂事’。”刘思宇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不但影响了我们幼年的价值观,还影响了我们成年后的幸福感。
现实中,有很多被贴上“懂事”标签的孩子并不快乐。57.9%的'受访者认为这些孩子过于顾忌他人感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45.5%的受访者直言他们需要扭曲自己,去迎合大人。44.7%的受访者感觉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想法,成为一个讨好者。
40.6%的受访者直言这种懂事是假的,其实已经失去自我。32.0%的受访者感觉这种“懂事”背后是深深的自卑,不敢对抗,活得小心翼翼。
“为什么懂事的孩子就不能‘熊’?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你可以‘熊’但你必须为自己行为负责。我想这才是我为什么快乐的根源。因为我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熊’,知道收拾残局。”在某杂志社工作的90后青年赵展翔认为,这才是真懂事。爸妈说啥是啥,那不是懂事,是顺从。
在大多数受访者看来,“懂事”和“压抑天性”并不能划上等号。42.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懂事的孩子同样可以表达自己。29.3%的受访者觉得得看是真懂事还是假懂事。仅28.4%的受访者认为懂事的代价就是压抑孩子天性。
孙宏艳也认为,懂事未必就是压抑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老师一定要教育引导孩子懂社会规则,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但她直言,现在“听话文化”确实存在,坚决要求孩子顺从是违背孩子天性的。
调查中,55.9%的受访者直言,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长。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其实是家长懒惰——只为自己省心,压抑了孩子天性。
56.5%受访者希望家长不要为了“面子”要求孩子。
应该怎样对待“懂事”的孩子?53.0%的受访者认为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46.2%的受访者希望给他们任性、放肆的机会。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我们开始反思,开始认识到‘爸妈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可能是错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为人父母。我们开始正视并且表达在亲子关系中的正常诉求。”周谧说,作为父母,我们一定会坚定地维护孩子正视愿望和表达愿望的权利——这一点比所谓的“面子”要重要得多。
在张慧看来,要获得一个健康的亲子关系,家长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欺软怕硬,不恃强凌弱,不偏心溺爱,不道德绑架。孩子不需要有“懂事观”,他们只需要自信、自尊、自爱、自强,知错能改,不卑不亢。
“我们以后会有一个‘懂事’的孩子,还是一个‘熊孩子’?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自己曾经是被打了一顿就‘老实’了,顺应父母的心意就‘安全’了,我们从来没被讲过道理,我们却要对自己的孩子讲道理。我们真是苦哈哈的一代。”刘思宇感慨。
但刘思宇内心无比坚定的一点是:想有比我们更好的孩子,就要成为更好的父母,首先,我们要成为更好的人。我们要有强大的内心去摆脱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害,去学会正视自己,学会表达愿望,学会真诚友善地和他人相处。然后我们会拥有真正懂事的孩子,而不是“懂父母”的孩子。
调查中,56.5%的受访者希望家长不要为了“面子”一味地苛求孩子,49.0%的受访者希望家长做到不偏心溺爱也不道德绑架,47.2%的受访者认为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灵魂来尊重,41.2%的受访者建议既满足孩子愿望,也不无限制纵容欲望,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你可能感兴趣:
1.养孩子哪项支出最花钱调查报告。
2.关于孩子与父母分房睡的调查报告。
3.单亲家庭的孩子6大心理问题调查报告。
4.二孩政策人口增长影响情况调查报告。
5.广州关于二孩政策态度调查报告。
6.中国儿童性侵调查报告。
7.关爱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8.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9.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
10.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00字。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四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这是一首充满了过年气氛的诗《元日》。
过年了,爸爸妈妈都非常的忙,根本没有空闲时间来看管我们,我们好比似一只囚禁的小鸟将在这天展翅飞翔。
早上一起床,我下楼一看家家户户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张灯结彩,可以说是一片火红。
过年了,最期待的那就是压岁钱。每个小朋友见数目不菲的压岁钱都笑的嘴都合不拢。
过年的感觉真好阿,真希望天天过年,可是人有悲欢离合,有的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啊!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五
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来,告诉他:“小兔哥哥,你的妈妈生病了,你的邻居袋鼠小姐已经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已帮你妈妈送进动物医院了,你快去看看吧。
小兔急急忙忙地跑回了家,拿了妈妈爱吃的食物,有萝卜、青草还有青菜呢,统统装进了篮子,小兔挎着篮子出了家门。他跑到了袋鼠小姐家,问“袋鼠小姐,我妈妈住在医院哪间病房呀?”她说:“你妈妈住在3楼1号病房。”“谢谢你,袋鼠小姐。”“不用谢,你快去看你妈妈吧!”小兔沿着弯弯的小路,跑到了医院,累得满头大汗,他很快就找到了妈妈的病房。妈妈正躺在病床上,黑熊医生正在给她吊水呢。
“妈妈,你好些了吗?”妈妈说:“别担心,我现在已经好多了。”小兔连忙拿出了好吃的`食物给妈妈。“妈妈你不用着急,我会自己做家务事的,你就安心养病吧!等养好了病,我就来接你回家。”妈妈听了小兔的话,直夸小兔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六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看到妈妈有点不舒服就来到妈妈房间,小明说:“妈妈您怎么了?”妈妈说:“我有点不舒服。”
这时小刚过来找他踢足球,小刚说:“咱们一起去踢足球呀?”小明说:“对不起我的妈妈生病了,不能跟你踢足球了。我得照顾我的妈妈,下次再陪你踢足球。”小刚说:“好吧,你要照顾好妈妈我自己去踢足球了。”小明回到妈妈的.房间,还给妈妈端了一杯开水。妈妈说:“小明,你真懂事。”妈妈喝完开水了,小明又给妈妈拿了一根香蕉,小明说:“在吃个香蕉吧?”妈妈说:“好的。”妈妈边吃香蕉边听小明讲故事,小明讲完故事说:“妈妈好一些了吗?”妈妈说:“好一些了。小明你真懂事。”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七
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到外婆家去,我们刚到车上还有位置坐,我和妈妈便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可是车开了三个站点以后,车上已经满满的了,好像是不通行的公路,每到一站,等车的人便蜂拥而至。
车子慢慢发动了,突然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孩子一边招手一边向这边拼命地跑过来,还用嘶哑的声音说:“等等我们!”车停了,老人和孩子上了车,气喘吁吁,几次想抓扶手,但由于车子摇摇晃晃都没能抓住。这是时我连忙站了起来,对老人说:“老奶奶,您请坐!”老奶奶不好意思地说:“孩子,这怎么好呢?”我一把把老奶奶拉了过来,说:“老奶奶,我坐到现在了,不累!
您年纪大了,就不要推辞了!”老奶奶坐了下来,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真懂事!”妈妈在一旁也向我投来了赞赏的目光,好像在说:“黄英杰,你真棒!”今天,去外婆家虽然累了一点,但我心里却是乐滋滋的。你瞧,我多懂事啊!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八
我懂事了。过程是这样的,由无知到调皮,再由任性到懂事。
现在我懂得要孝敬父母,要珍惜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父母的关爱助我成长,让我懂事。
儿时,我非常调皮,到别人家时,总是随随便便,让父母很难堪。当他们骂我的时候,我的眼泪哗哗流下,很伤心。那时父母又说:“你真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父母唉声叹息。
可那时的我还在无理取闹,不依不饶的闹腾着。父母也许从那时就有了白发,我却什么都不管,只顾着玩。现在的我,已经非常愧疚了,真的很自责。
等我长大了一点,才有一点懂事。但是,又常常把父母给弄生气了,如我在家里看电视,父母说:“别再看了,眼睛会不好的!”我总是烦躁的顶嘴:“烦死了,不好就不好呗!”
他们又说:“什么啊!我们是为你好,不准再看了!”我很生气,又哭了起来,父母也拿我没办法。他们会小声地说:“怎么会生下这么一个不听话的丫头呢?”也许他们太失望,伤心的皱纹都长出来了。现在的我,想到这些会好内疚!
现在的我,变得懂事了,变得孝顺了,变得珍惜了。父母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
我长大后,一定要孝顺他们。他们是生我养我的人,我爱你们!爸爸,妈妈!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九
妈妈就经常对我说:“你什么时候才能懂事呀。”我常常问:“懂事是什么呀?”妈妈也不说。
转眼,我已经上了五年级了,今天,家里来客人了,我想:我该帮爸爸妈妈了,于是,我提着篮子,一蹦一跳地向菜市场走去。
第一次一个人来到菜市场,高兴极了。摊上红红的西红柿,墨绿的黄瓜。我的耳边不时传来:“买萝卜,便宜了,买菠菜,新鲜的菠菜。”
我看到旁边有卖白菜的,便蹲下去,看着菜,嫩绿嫩绿的,摊主说:“要不要,我的菜可好吃了。”“多少钱一斤?”“不贵,八角钱一斤。”“那么贵?”我故作老练的说。我看向别处,那也卖白菜,一问才六角一斤,可上面布满了虫眼,刚才的高兴劲一下儿跑完了。我忽然想起妈妈说的话:“有虫子咬过,说明没洒农药。”想到这儿,我买了几斤白菜。接下来,我又买了许多菜。我提着篮子跑回家,正好妈妈要出门买菜,我把菜给了妈妈:“我都替你买好了。”
妈妈高兴的说:“女儿长大了,懂事了。”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十
弹指一挥间,4年过去了。4年前那个连名字也不会写的女孩,已经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姑娘。4年中的生活,又快乐,又难过。我遇见了许许多多的人,但那个瓜子脸,一个辫子,一件外套,再配上一条运动裤,可爱逗趣的脸,她就是我们班的江乐怡。我给她取下一个绰号—“幽米(幽默)”。
想知道她为什么被我给称为“幽米”吗?听一听下面的这件事你就会明白了。
一天,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我给她出了一个问题:世界上哪个国家的路最多?我想:这道题她肯定不知道。出乎我的意料。她先装着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请再说一遍题目,还配着动作一一手顶天,一手立地,看着她一脸认真的模样,我真拿她没办法,就无可奈可地重得了一遍。
”嗯。“只见她摆出著名雕像—”思考者“的样子,说:”俗话说‘条条马路通罗马’,当然是——罗马喽!“那搞笑的动作,精彩的回答立刻赢得了我的掌声。
我连忙问她:”你是怎么想到的?太聪明了!“。
”嘿嘿,因为。所以。科学道理,想要知道,告诉原因。“。
”哈哈。“我开怀大笑。
我就是我们班的江乐怡。大家说,封她”幽米“的称号是不是名副其实啊?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十一
今天,奶奶来我家做客。平时她最疼我了,所以我准备烧她最喜欢的油爆虾,给她品尝。
于是,我准备了活蹦乱跳的虾、绿油油的葱和黄澄澄的生姜。我先把虾洗干净,放在篮子里沥干水分。再把姜切成姜片,葱切成葱花。
开始烧菜了。我打开煤气灶,点上火,在锅里倒了一点儿油。不一会儿,油锅冒烟了。我右手拿着锅铲,左手拿盛虾的'篮子。接着,篮子一歪,虾入锅了。顿时,锅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仔细一看,原本青灰色的虾立刻变成红色了。
我用锅铲左一下,右一下来回翻炒。虾缩起身子,尾巴贴着头,身子弓起来,像个穿着红外套的老爷爷。随后,我往锅放了适量的盐,倒了点酱油,继续翻炒。这时,锅里的虾油光发亮,汤汁冒起了一个个小泡泡,发出“咕咕”的声音。最后,我又泼了一点儿料酒。不一会儿,汤汁粘稠起来。我看到红通通的虾,仿佛闻到阵阵扑鼻的香味。我撒上葱花,盛入盘中,真是漂亮又诱人啊!
我把油爆虾端给奶奶,说:“欢迎到我家来作客。”奶奶夹了一只大虾,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高兴地竖起大拇指,笑眯眯地夸奖我说:“真美味,谢谢你,我的宝贝。你终于长大了,懂事了。”我听后,觉得像一股暖流进入了我的心田,非常高兴。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十二
那天中午我放学就赶紧跑到车站等车回家,因为妈妈说今天要给我做好吃的。不一会车来了我就急忙跑了上去坐了下来。
我坐在车上看着车上坐满了人,有大人,有小孩。正当我环顾四周的时候从车上走上来一位年过7旬的老人,而且走路也有些困难,这时我想起了老师说的话:“我们应该主动给老人让座,这时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我二话不说就走到老奶奶面前说:“奶奶,你做我的位子吧,你身体不好慢一点”这时老奶奶感激的说:“谢谢你啊小伙子,你真是个好孩子”当老奶奶坐下来的时候我听到有好几个人再说:“这孩子真是懂事”而这时售票员也对我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顿时我有点不好意思了。但是听到他们这样的夸我我心里美滋滋的。到了家里我给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高兴的说:“小夜,你长大了,也懂事了,我再给你坐一些你喜欢吃的菜,来犒劳犒劳你”。我听了高兴的叫了起来,以后我还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小学我懂事了范文(13篇)篇十三
今天是周末,爸爸妈妈都早早的起了床去上班了。
我吃完了早饭,做完了作业。可无聊了,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法子:爸爸、妈妈要上班还要做许多家务,可累了,今天就由我帮爸爸、妈妈来洗衣服吧!
说做就做,我来到了爸爸、妈妈的卧室,发现了许多脏衣服,我赶紧把衣服装进了桶里,来到了小池塘。
开始洗衣服了,我先把衣服用清水浸湿,再把洗衣粉倒进盆里,接着搓呀搓,吧衣服拿起来,让洗衣粉融化。可我拿起衣服时发现衣服上有一个个小黑点,我想一定是工作时弄上的吧,我一定要把它去除。可怎么办呢?就在这时,我想起了妈妈给我洗衣服时遇到这样的小黑点困难会用洗洁精沾一点,再用力搓,就把它给“消灭”了,我按照妈妈的方法,果然把小黑点去除了。然后用清水泡几次,再洗几遍,终于把它洗干净了。最后把衣服晒干。
这时妈妈来了,看见我正在晒衣服,连声夸我真懂事,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