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而提出的具体步骤和计划。以下范文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活动方案,涵盖了教育、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一
1、耐心倾听同伴谈话,并能清楚地说出自己对线条的认识。
2、学会用"我画的是xxx,用了xxx线条"的句式,谈论自己画的图画。
3、积极参与谈话活动,乐意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的谈话。
pptt课件,白纸(每人一份),油画棒(五盒)。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衣服上有什么?
这些漂亮的线条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用?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真棒。老师的衣服上有很多线条,有长的、短的、粗的、细的,它们组成了很漂亮的图案。
师:小朋友们找找你们的衣服上有没有线条?
1、除了这些的线条,你还看到过那些线条?
2、你在哪里看到的?
3、这些线条有什么特点?它们像什么?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除了我们刚才说的线条,还有哪些有趣的线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图片(课件)提问:
1、这是什么?上面的线条是怎样的?
2、这种线条看起来像什么?
3、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线条?
4、这些线条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我们身边的线条真多呀。现在,老师为这些线条起个名字。我们把这直直的线条叫直线,把弯弯的线条叫曲线,把这种像海浪一样的线条叫波浪线,把这种一圈一圈围起来的线条叫螺旋线。
师:我们刚才啊认识了许多线条,有直线、曲线、波浪线和螺旋线。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线条画一幅画。
在猴儿作画时,教师巡回观察,基于幼儿适当的指导,并鼓励幼儿用多种线条作画。
让幼儿用"我画的是xxx,用了xxx线条"的句式和小组同伴交流自己的画。
教师把幼儿的作品贴在展板上,请2-3名幼儿用"我画的是xxx,用了xxx线条"的句式在集体面前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再请1-2名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那幅画,并说明原因。(引导幼儿说出画中用了那些线条,这些线条有什么特点,它们像什么。)。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二
执教人:李秋花。
l激发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l提高幼儿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的能力。
l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7以内的序数,能在教师帮助下尝试正确说出观察结果。
l各种不同的花灯图片。
l游戏音乐磁带。
l火车头的标志。
教师将小椅子分成7组,纵向一字排开,每组7把椅子组成一列火车,帖有火车头的标志。
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相互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坐位上,如:我坐在第三节车厢的第四个座位上。游戏反复进行。
看花灯。分别出示各种不同灯的图片,启发幼儿说出各种灯排第几,再启发幼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说出每盏灯的位置。
幼儿再随音乐做“坐上花车去看灯”的游戏。
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日常生活,如排队、游戏比赛活动中可渗透序数教学。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三
小、中班幼儿(3——5)岁。
1、探究物体往高处稳稳地叠加方法。
2、幼儿大胆操作,不断尝试,体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一)把纸芯对半切开,从下往上2·5厘米竖向均匀地画出八根线。
(二)沿着线用剪刀小心地剪开。
(三)在画纸上用黑笔画出眼睛,剪下来。
(四)把吸管剪成小段,贴在章鱼的脸上。
(五)涂上颜色,内侧也同样涂上颜色。
(六)等颜料干了以后,给章鱼安上眼睛,完成。
(一)提供章鱼,让幼儿往高处叠加,看谁叠的又高又稳。
(二)提供章鱼,让幼儿往高处叠加,并说出自己叠加了几个。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四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简单的对话。
2、借助教师的语态及画面中生动的动物形象,初步学习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体验动物们互相帮助的情感,产生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故事图卡。
2、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春天图卡,引出主题。
教师:春天来了,什么花开了?(桃花、迎春花)除了它们还有其它很美丽的花儿也开了,它们是谁啊?(杏花、梨花)它们睡了一个冬天,想要感谢叫醒它们的朋友,我们去帮她们找找那个朋友吧!
2、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卡,边听故事,边思考问题。
例如:教师说:“大象,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教师提问:“是不是大象松的土呢?”
是不是小羊松的土呢?小羊怎么说的?
是不是啄木鸟、小蜜蜂松的土呢?它们是怎么说的?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并等待幼儿跟述故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看图片,边尝试讲述故事,启发幼儿给故事取名称。
4、采取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丰富故事情节。
还有谁会给树木松土呢?如果小朋友帮树木松土,你愿意吗?你会怎么样去松土呢?
5、情景表演故事。
给幼儿分配角色并带上头饰,表演故事情景。
附故事:
谁松的土。
春天,杏树开出粉红色的花。梨树开出白色的花。田野里多美呀。
杏树问:“梨树,我们开出这么美丽的花,可怎么谢谢为我们松土的朋友呀!这朋友是谁呢?”
梨树回答不出来,就问大象:“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大象说:“我会浇水,不会松土。问问别的朋友吧!”
梨树问小羊:“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小羊说:“我只会拔草,不会松土。”
梨树问啄木鸟:“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啄木鸟说:“我会捉害虫,给树木看病,不会松土。”
梨树又问小蜜蜂。小蜜蜂说:“我只会采蜜传花粉,不会松土。”
那么究竟是谁给梨树、杏树松的土呢?
这时,一条蚯蚓从土里钻出来。大象说:“噢,我想起来啦!是这位朋友给你们松的土。”
杏树、梨树感谢蚯蚓,把花瓣洒在地上,表示对蚯蚓的感谢。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扩散思维,说出飞、爬、跳、游等动词。
2、鼓励幼儿能大胆表现动物的动作,以愉快的情绪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一幅画有花、草、树、小河、天空的背景图.
2、音乐-(活泼欢快的音乐).
3、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引发幼儿对背景图的兴趣。
1、教师:咦,这是哪里?噢,原来树林里要开表演会,今天,许多小动物都要来这里,
你们看!谁先来了?
2、出示蝴蝶。
它是怎样来的?(教师边指图片边问)。
二、引导幼儿扩散思维,丰富幼儿想象的内容,
启发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飞、爬、跳、游等动词.
1、教师:想想看,除了蝴蝶是飞着来的,还有哪些动物也会飞着来?
(启发幼儿说出小鸟、蜻蜓、蜜蜂等)它们是怎样飞的?让我们来学一学。”
2、教师:除了有飞着来的小动物,想一想还有那些动物会来,它们是怎么来的?我们来学一学!
三、游戏开始,随音乐扮演小动物做动作,进一步巩固对新学动词的理解。
教师:小朋友,动物表演会马上快开始了,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
做一做它们的动作,参加它们的表演会吧!
(音乐起,幼儿自由表演,结束活动)。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五
1、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2、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创设诗歌的情境:提供荷花头饰、青蛙头饰、大荷叶、荷叶伞等;。
2、多媒体课件、下雨录音、音乐《动物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
(1)“下雨了,青蛙们快到我的绿伞下躲雨吧!”
(2)“青蛙们,雨停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二、谈话导入主题。
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伞送给了小青蛙?
三、出示课件,引导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画面,幼儿观看。
2、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刚才画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气是怎样的?”
(2)小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怎样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
(4)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来形容欢快的心情?
四、欣赏诗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
(2)小雨点的“滴嗒嘀嗒”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
(3)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
五、学习诗歌。
1、整体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
2、再次朗诵,讨论:“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为什么?”
3、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
六、编诗歌。
1、提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谁?
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
3、分组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
4、分享创编内容。
5、讨论:“平日生活中你帮助过谁,心情怎样?”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六
1、采颉孩子生活中非常感兴趣的点棗“表情”为活动内容,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在与老师、同伴交流,和材料充分互动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加深对表情的理解,提高语言能力。
2、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他的发展与孩子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注意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
3、语言能力包括思维和口语两部分,以往我们较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从而出现纯模仿的误区,其实思维过程是支撑孩子口语的基石,本次活动注意了幼儿内在思维和外在口语的有机结合。
1、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表情,激发幼儿讲述的积极性,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对表情的认识。
2、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说话,并能耐心的倾听别人谈话。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快乐生活的情感和态度。
人手一面镜子,表情卡每人一套,图片每人一幅(情节、风景、色彩图等),多媒体课件。
1、活动开始,引导全体幼儿观察老师的表情(笑)。
辅助提问:老师的嘴巴、眉毛、眼睛怎么样了?
2、笑是一种表情,除了笑还有什么表情?
幼儿照镜子看看、找找、说说、做做。
(1)、你找到了什么表情?来,到上面来表演给小朋友看。(幼儿模仿)。
(2)、根据回答出示表情图,说说表情,进一步感知明显特征。
1、观看多媒体故事。
2、提问:你觉得故事里有什么表情,在什么地方?
幼儿说说,引导孩子说完整。
请幼儿自由选择图片。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图片(一次性在大屏幕上出现五张操作图),就放在后面,等一下,你可以自己去选一张图片,看一看,你觉得这张图片可以和哪个表情交朋友,就把这个表情贴在图片上,然后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个表情。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七
执教人:李秋花。
l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l培养幼儿细致地观察能力与初步的统计能力。
l引导幼儿学习10的形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0个物体,知道9添上1是10。
l花园背景图,画有9朵红花、9朵黄花。
l小蜜蜂移动卡片10张,红花与黄花移动卡片各一张。
l幼儿统计表。
教师出示花园背景图,请幼儿数一数红花有几朵?黄花有几朵?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教师操作花朵卡片,帮助幼儿理解9添上1是10,并认读数字10。
教师利用小蜜蜂到花园采蜜的情节,巩固幼儿对9添上1是10的理解。
组织幼儿交流统计的结果,并集体想办法让物品一样多。
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继续观察摆放的物品哪些是10种或10个。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八
执教人:韩文敬。
进一步体验科技产品的神奇和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喜欢探索和操作。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辨声音的能力。
了解录音机的主要用途,知道基本的操作方法,录音并分辨同伴的声音。
空白磁带一盘,录有故事及歌曲的磁带一盘。
双卡录音机、随身听。
请幼儿演唱一段喜欢的歌曲或讲一段自己喜欢的故事,教师在幼儿未察觉的情况下录音。
1、教师:小朋友想听见自己的声音吗?
――播放刚才的录音,请幼儿猜一猜是谁的声音?由此引发幼儿的认识兴趣。
2、教师播放录音,让幼儿欣赏自己和小朋友的演唱或讲述,并分辨是谁的声音。
3、教师幼儿共同欣赏录音机播放的歌曲,了解录音机的主要功能、操作方法及主要种类。(教师注意提示幼儿需要时应请家长帮助)。
在教师帮助下,请幼儿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祝福的话录下来,送给其他小朋友。
让幼儿在家与家长共同录音并一起分辨声音。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九
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不乱扔瓜皮果壳,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以及生活卫生习惯。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图书一本。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图片,老婆婆摔交的图片)问:图上有谁?她怎么拉?怎么会这样的?(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
1、你听到故事里说了些什么?
2、人民为什么叫他瓜瓜?
3、瓜瓜他是怎样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样做的?
4、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三、教师再次完整地讲述一遍。(边看图边讲故事)提问:
1、瓜瓜有没有吃到外婆的西瓜?为什么?
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四、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
五、讨论:
1、你喜欢瓜瓜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瓜瓜,你会怎样做?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十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加深对秋天基本特征的认识,感受秋天的'美丽。
这则童话清新、自然、富有童趣。故事中通过树妈妈请叶娃娃帮忙去送信这条线索,让幼儿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天气变凉、树叶掉落、变黄等等。童话中美丽的语言对幼儿也是一种熏陶。童话中的内容也符合现在的季节特点,因此设计此活动。
挂图一套、音乐、小树叶。
(1)我们刚才模仿的是谁?
(2)你发现现在的小树叶都怎样了?
(3)你都在那里见过这些落叶?
(4)小树叶为什么离开树妈妈了呢?
(1)在什么天气里树妈妈让叶娃娃去送信?
(2)写完信,叶娃娃变成什么样了?
(3)信写好后是谁带叶娃娃发的?
(4)叶娃娃把信送给了谁?
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话。
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增强幼儿口语表达。
引导幼儿想象并创编小树叶还可以落在哪里?
如:有的小树叶落在小房子上,小房子说:树妈妈来信了,秋天到了….
引导幼儿扮演小树叶,边复述故事对话边表演。
讨论:你喜欢秋天么?为什么?
树叶画。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阿嘟热爱工作的快乐情绪。
2、喜欢小火车头阿嘟的角色,从中体会工作的快乐。
重点:感受故事中阿嘟热爱工作的快乐情绪、从中体会工作的快乐。
活动流程:导入——欣赏讨论——分享体验。
活动准备:
故事《小火车头阿嘟》、一个玩具火车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带来了会发出声音的玩具,你们想看一看是什么东西呢?
2、我们来听一听是怎么样发出声的呢?老师用模仿的口吻向幼儿打招呼:嘟突,嘟突……我是快乐的小火车头阿嘟!你们好!
3、虽然我只是一个最最小的火车头,但我觉得非常快活,因为我喜欢我的工作,我喜欢一边工作一边唱我的《快乐工作歌》。
4、老师用角色的形象,模仿阿嘟快乐的样子摇头晃脑的唱《快乐工作歌》:嘟突,嘟突,阿嘟我来了;嘟突,嘟突,阿嘟我去了;嘟突,嘟突,阿嘟多快乐!
二、欣赏讨论。
1、老师完整的讲述《小火车头阿嘟》的故事。
2、阿嘟在修理厂里做的什么?他喜欢他的工作吗?
3、漂亮火车头没有请阿嘟帮忙,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4、最后阿嘟帮助漂亮火车头了吗?当漂亮火车头道歉时,阿嘟是怎么说的?
5、再讲述故事一遍。
三.分享体验。
1、你喜欢小火车头阿嘟吗?为什么呢?
2、一个热爱工作的人一定是快乐的,即便是一份微不足道的工作。就象阿嘟那样,他永远快乐。
3、老师再次出事阿嘟形象,请幼儿跟着小火车头阿嘟一起唱《快乐工作歌》。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十二
1、让幼儿巩固有关奥运会的各类知识。
2、培养幼儿在同伴面前大胆说话,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幼儿亲身体验竞赛,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竞赛场地(用小桌子和小椅子摆放而成)。
2、两种颜色小旗子,供幼儿抢答示意时使用。
3、记分牌一块,记分笔一支。
4、奖品。
1、教师把幼儿分成两组,手执不同色的旗子。
2、教师向幼儿介绍竞赛规则,包括观看比赛的要求:
两组幼儿轮流提问和回答,提问和回答都要事先举旗示意,得到允许后表达;幼儿回答问题时,其他幼儿要安静地听,如有异议,同组幼儿可以举旗示意,补充。当自己组的小选手回答正确得分时,可鼓掌表扬。
3、正式比赛(答对一题得一个五角星)。
两组幼儿轮流提问和回答,问题由幼儿自主思考提出,题目必须与奥运会有关。
4、计算各队的总得分,宣布比赛结果,给获胜组的幼儿颁发奖品。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培养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2、激发想象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
3、引导学生感悟朋友之间如何给予爱与接受爱,并能勇敢地表达出来:“用因为我喜欢你,所以……”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爱的奇妙滋味》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指导,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展开想象,开启心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绘本的图画和文字中读出更多的内容,从阅读中学会思考和领悟。
教学准备:
1、《爱的奇妙世界》图画书一本,ppt课件,音乐,一束花。
2、图片:青蛙、小鸭。
3、头饰:青蛙、小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4、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走进图画书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读书,让我们快乐,让我们智慧。出示课件“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请学生齐读。
二、读封面,认识作者。
1、读封面。出示图画书《爱的奇妙滋味》的封面。
(1)谁来念念题目?(指一个名学生先读,再齐读)。
(2)看到了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2、认识作者。
这个故事是荷兰的马克斯。维尔修思写的。简介作者(马克斯。维尔修思是荷兰人,他被认为是荷兰最伟大的儿童图画书创作人之一。“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系列图画书是他留给世界的“绝唱”式作品,被誉为是“简笔画世界的杰作。”)。
老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平常读书就可以像现在这样先读封面,认识书名,认识作者开始。
3、猜猜主人公的名字。出示青蛙图让学生猜名字。(作者笔下青蛙名字是“弗洛格”老师板:弗洛格)。
(1)猜谜语。弗洛格有好几个好朋友,老师出谜底,让学生猜谜面。
谜语:头上没帽子,全身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嘴象小铲子,脚象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鸭子)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兔子)吃饱就睡觉,走路哼哼叫。(猪)。
4、出示小鸭图,猜猜青蛙和小鸭子的关系。
5、让学生看着画面,用“绿色、可爱的”和“白色的,美丽的”跟他们打打招呼,如“你好,可爱的绿色的青蛙。
你们想成他们的好朋友吗?想成为他们的朋友,你能用上“绿色、可爱的”和“白色的,美丽的”跟他们打打招呼。
三、读故事,激发想象。
1、弗洛格心情郁闷的部分今天我们要讲的的这个故事是一个图画故事,同学们除了听老师讲故事之外,还可以观察图画与故事的联系,也可以根据图画的内容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
(教师开始结合图画朗读绘本的图一和图二内容)。
(1)弗洛格神情恍惚的,他到底出了什么事呢?(指名2-3名学生说)。
(2)这时弗洛格遇到了小猪,想想小猪对他说什么?
(指名读小猪说的话:)。
(3)当弗洛格知道自己恋爱之后,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又有什么表现呢?请同学们猜一猜。
让学生猜了之后,老师再出示画面并配文读。
2、青蛙弗洛格准备给小鸭礼物的部分。(给予爱)(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老师朗读的方法和同学们看图猜画面的方法读了绘本的前面部分,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现在我们来读绘本看谁最会猜画面。)方法:先读文再猜画面,并演一演。
(1)出示文段(绘本的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的文段)。
(2)先请学生读,再让学生说读了之后想到了什么画面?
(3)带上头饰表演青蛙弗洛格给小鸭送礼物的过程。并用上"因为弗洛格喜欢小鸭,所以……”对小鸭说。
3、关注青蛙弗洛格把礼物送出去后的难过。
从而体会爱给予了别人而没有得到回报的话是会让人难过的。
(3)让学生大胆猜想。(学生畅所欲言)。
(4)出示绘本画面感受。
4、体验小鸭照顾弗洛格部分。
(1)弗洛格出了意外?小鸭是怎么对待他的?
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再出示文段读一读。
(2)用“因为小鸭子也喜欢小鸭,所以……”训练说话。
5、听听故事的结尾。
句式训练:青蛙和小鸭是一对的恋人。
四、分享结尾。
同学们喜欢这样的结尾吗?(指名说)弗洛格和小鸭幸福地在一起了,以后他们会怎样生活?请发挥同学们想象力继编结尾。
五、小结。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爱的世界时里,有爸爸妈妈的爱,爷爷奶奶的爱,老师的爱,好朋友的爱……在接爱这些爱的同时,我们更要学会给予爱,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同学们试着做一件事情,让爸爸妈妈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
推荐绘本书目《爱的奇妙世界》是青蛙弗洛格成长故事系列中一本。这个系列中除了这一本还有11本,想看吗?每个故事都很有趣,那就赶紧去找找看看吧。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十四
一、设计理念:
1、采颉孩子生活中非常感兴趣的点棗“表情”为活动内容,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在与老师、同伴交流,和材料充分互动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加深对表情的理解,提高语言能力。
2、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他的发展与孩子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注意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
3、语言能力包括思维和口语两部分,以往我们较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从而出现纯模仿的误区,其实思维过程是支撑孩子口语的基石,本次活动注意了幼儿内在思维和外在口语的有机结合。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表情,激发幼儿讲述的积极性,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对表情的认识。
2、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说话,并能耐心的倾听别人谈话。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快乐生活的情感和态度。
三、活动准备:
人手一面镜子,表情卡每人一套,图片每人一幅(情节、风景、色彩图等),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谈论脸部的各种表情。
1、活动开始,引导全体幼儿观察老师的表情(笑)。
辅助提问:老师的嘴巴、眉毛、眼睛怎么样了?
2、笑是一种表情,除了笑还有什么表情?
幼儿照镜子看看、找找、说说、做做。
(1)、你找到了什么表情?来,到上面来表演给小朋友看。(幼儿模仿)。
(2)、根据回答出示表情图,说说表情,进一步感知明显特征。
(二)、听故事找表情。
1、观看多媒体故事。
2、提问:你觉得故事里有什么表情,在什么地方?
幼儿说说,引导孩子说完整。
(三)、观察、理解图片内容,为图片选择恰当的表情。
请幼儿自由选择图片。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图片(一次性在大屏幕上出现五张操作图),就放在后面,等一下,你可以自己去选一张图片,看一看,你觉得这张图片可以和哪个表情交朋友,就把这个表情贴在图片上,然后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个表情。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十五
科目:语言科学艺术
执教人:韩文敬
进一步体验科技产品的神奇和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喜欢探索和操作。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辨声音的能力。
了解录音机的主要用途,知道基本的操作方法,录音并分辨同伴的'声音。
空白磁带一盘,录有故事及歌曲的磁带一盘。
双卡录音机、随身听。
请幼儿演唱一段喜欢的歌曲或讲一段自己喜欢的故事,教师在幼儿未察觉的情况下录音。
1、教师:小朋友想听见自己的声音吗?
――播放刚才的录音,请幼儿猜一猜是谁的声音?由此引发幼儿的认识兴趣。
2、教师播放录音,让幼儿欣赏自己和小朋友的演唱或讲述,并分辨是谁的声音。
3、教师幼儿共同欣赏录音机播放的歌曲,了解录音机的主要功能、操作方法及主要种类。(教师注意提示幼儿需要时应请家长帮助)
在教师帮助下,请幼儿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祝福的话录下来,送给其他小朋友。
让幼儿在家与家长共同录音并一起分辨声音。
如何创设中班语言角活动方案大全(16篇)篇十六
1理解《三只小猪》的故事传说资料,初步掌握故事传说情节。
2让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三只小猪》的动画片;故事传说图片;词汇字卡。
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引导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1以音乐进场,组织小朋友观看多媒体电教。
2教师让小朋友坐好,并让小朋友欣赏《三只小猪》的故事传说。
3发散思维。
(1)看故事传说时,故事传说中有那些动物?(三只小猪,呼呼噜噜嘟嘟……)三只小猪中怎样做的?做了那些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
(2)做好房子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之后为什么草房子木房子倒了,而砖房子没有倒?
(4)最后大灰狼怎样样了?
4教师逐步出示《三只小猪》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逻辑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教师根据故事传说情节,逐步出示图片。
(2)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传说。
6结合现实教育小朋友做勤快的人。
7教师小结:
透过这个故事传说,告诉我们小朋友,嘟嘟是一个十分勤快的小猪,我们小朋友要向它学习,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做游戏,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勤快人的动作图片,在区域中展示,大家分享并学习,让幼儿学习做一个勤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