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老人摔倒扶不扶篇一
从一件小事中,我看见了人们正在成长,我看见人民的思想正在进步,我看到了国家正在富强!
前些年,要不要扶老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现在,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常识,遇到老人要扶起来,这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几天前,我和妈妈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突然碰的一声,我往左边看了一下一辆老年代步车倒在了十字路口的旁边,我和妈妈都吓坏了,我们这里根本通不到他们那啊!正在我心急火燎的时候,一位年轻人出现了。只见那年轻人身穿一件黑色西装,戴一个领带,显得还挺气派,他走到那辆倒着的车前,打开车门,把两位老人先救出来。还好,两位老人并没有什么事只是身上沾了点灰,大家看到此景,都竖起了大拇指,有一些人也来帮忙了,他们一起合力把车给推起来,有一个女人拿出纸擦掉了老人身子上的灰,顿时,那两位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擦好了,他们又把车里剩下的小玻璃碎片全都捡干净,以防老人背刺到还用纸巾把座位擦干净,那两位老人微笑着,他们十分感动,有这么多的好心人来帮助他俩。其实我觉得帮他们那样子就可以了,可是,他们并没有那样做,他们派了一个人去帮老人开车,怕老人一不小心就摔倒了。
直到目送老人许久我们才匆匆赶回家里去。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事情,但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从这件小事中,反映了我们的国家正在不断向前,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把老人扶起来,成为了一个常识。
老人摔倒扶不扶篇二
最近,我看到了一幅漫画,漫画的内容引发了我的深思。
一个小女孩摔倒了在地上,一个小男孩正俯下身子准备去扶她。站在一旁的妈妈,却一把拉住了小男孩,一脸凶样,严厉地呵斥着他,说道:“不要扶,别人会说是你碰倒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小女孩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回到家,地上有一壶油泼到了地上,小男孩若无其事地翘着二郎腿,坐在了旁边,妈妈见了,连忙跑过来,对小男孩责问道:“我们家的油壶都倒了,你怎么不知道扶一下?”小男孩说了和妈妈同样的话:“我扶了,你会说是我碰倒的。”妈妈顿时无言以对。
看着眼前的这幅画,使我想到了另一个故事。
重庆的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当时车上有十五个人,除去以暴制暴的司机和无理取闹的女乘客,还剩下十三个人。当时,车上的每个人都和漫画中的妈妈一样,认为和自己没关系的事就不用管。于是,他们选择了,坐在座位上看着女乘客和司机挣扎,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等待他们的却是冰冷的江水,和永远看不到的明天。与此同时,武汉却发生了相同的故事,最后的结果却大不相同。因为车上的人并不是个个都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人正义地站了出来,及时拉开了女乘客和司机,防止了灾难的发生。
老人摔倒扶不扶篇三
众所周知,现在老人摔倒了扶不扶是一个社会问题。扶,可能会发生讹诈,不扶,又觉得自己良心过不去。就这样,一个话题就在我们班展开了。
关于这个话题,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要扶,不扶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接受的尊老爱幼的教育;有的说,不扶,害怕自己被讹诈,承担了不必要和冤枉的责任,做好事变成了烦心事,又因此增加了经济负担,让好人都做不起好事。
春晚把社会上发生的几个真实事例全部合并在一个小品——“扶不扶”,小品里路过的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说:“这样跟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奔驰。”这个小品夸大的阐述了一个这样的反面事例,让好心人心寒,但是也真实的让人看见了社会上确实存在的一个现象。
马玺钦说:“扶!要扶,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
最后,老师总结道:“老人倒地了,我们还是要去扶的,但是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好情况,做好现场证据再扶。”听了老师的话,同学都认为这才是最后的答案和解决办法。
老人摔倒扶不扶篇四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男孩与他的`妈妈漫步在小区的小巷子里。阳光透过树叶,暖暖的洒在男孩和她妈妈的身体上。
突然,前面传来了哇哇的大哭声,男孩和妈妈顺着声音向前走去,看见了一个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的女孩。仔细一看,原来是被石子绊了一跤,腿被擦破了,看上去红红的一片,伤势非常严重。小女孩儿就一直在那儿哭啊,哭啊,哭的喉咙都哑了,旁边有许多人都在围观,可却无一人扶女孩站起来。
男孩儿多么想去扶女孩啊,他快步的向前走去,正要碰到女孩时,他感觉有一只手把他向后拽,原来是他的妈妈。男孩儿的妈妈一把将男孩儿拉到自己身边,快步的离开了人群。妈妈头也不回的说:“别管,别人会以为是你撞倒的……”男孩儿却还迷惑不解,听了妈妈的话,他也只好嗯了一声。
扶不扶,这个词,是近些年来大家共同的一个话题。到底扶还是不扶,扶了吧,觉得会被人诬陷,不扶呢,又觉得良心过不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任何人都应该尊老爱幼。妈妈为什么不让儿子去扶女孩呢,她害怕事情会摊到儿子的头上。其实社会也是这样,仿佛变得冷漠了。但是我觉得人们的内心并不冷漠,有许多好心人都还有一颗火热的心,他们愿意去扶,去尊老爱幼,去帮助他人。但是这社会上有太多的诬赖与碰瓷了,我想正是这样,才让人们的心变得越来越冰冷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还感受到了其实冰冷的心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妈妈教育孩子不要去扶受伤的女孩,给孩子的心里定了一个理念:有人摔倒,我一定不扶!所以才导致了儿子看到妈妈落进下水道,但还不救的悲剧。
我希望世界多一些温暖,不要再让扶不扶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即使行善面临风险,甚至不能立刻得到他人的理解,也不应该放弃自己正确的道德观,不能忘记中华的传统美德,因为如果不扶,我们会失去更多!
老人摔倒扶不扶篇五
近年来碰瓷事件层出不穷。许多老人为了点钱拼了老命。
两年前在广东河源一男子在路边扶起一位摔倒老人。之后又将老人送进医院并联系家属。这本是一件值得称赞的好人好事。可谁知,这位老人醒后竟说好心男子是撞他之人,并要求赔偿几十万元。两天后,好心男子为证明清白投塘自杀。
当时看到这则新闻,我不禁感叹人性的险恶。在这件事发生后,出现了不少类似的碰瓷。在多次血泪史后,人们开始远离这些老人,无论这些老人是真的摔倒或是假的。
寒假的一天我去门口好德买零食。近小区大门时发现一老人坐在地上,时不时挣扎地要站起来。我记得当时第一个想法:这是个骗子。我本是准备从她身边绕过,可却停下了脚步。似乎这并不是骗子。看着老人艰难起身却又坐下,我总有些于心不忍。可/要真是骗子怎么办?几十万元,我怎么赔得起?但老人若是真出了事,一直坐这儿就有麻烦了。但若我扶了老人起来,她赖上我,那我就有麻烦了!扶或不扶?这是个艰难的选择。老人似乎发现了我的异常向我望来。雪白的头发下是布满了皱纹且已经发白的脸。脸上写满了无奈和痛苦。
“还装得挺像,不知道这次又会骗多少钱。小丫头,你别上前。这种人不值得你发善心。”一个老大爷劝阻着说。但注意到老人痛苦神态的我毫不犹豫地上前扶起老人。但扶起的一刻我又有些后悔,希望不是骗子。“孩子,谢谢你!”这句话有如阳光穿过乌云照在大地上。原来这个社会也并没有我所想的这么险恶!
现在我觉得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腐败!没有那么无可救药!其实只要有一个人,就一个人心存善心,那么这个社会总会被改变。有可能需要很久,但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人们不再会为扶或不扶这个问题所纠结了!
老人摔倒扶不扶篇六
我认为,用好适当的方式再去扶,这样既可以增添社会中的温暖,又可以预防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在小巷子里有位老人摔倒了,我们可以在路边先叫一个人过来作证,然后再去扶,这样,即使是碰瓷的,也会有人替你说话,如果路边人很少的话,我们可以借助手机来作证,录制视频,然后再去扶,这样我们有了证据,碰瓷的也不能栽赃给我们了。
也并不是没有碰瓷的例子,像我爸爸的朋友,有一次他在路边看到有一位老爷爷骑着摩托车掉进了沟里,他好心去扶爷爷起来,却被那位爷爷诬陷,爷爷就一直说是他撞得,他没有办法,只能和那位爷爷僵持,随着路人来的越来越多,也在劝他说“就私了了吧,别等到警察来了,事情就麻烦多了。”爸爸的朋友怕耽误时间,就赔给了爷爷两百块钱这件事就了了,虽然赔的钱不多,但是委屈的心情谁又能理解呢。随后爸爸的朋友发了条微博,上面写着:难道救个人都是碰瓷的了吗?随后我评论了一条:好人一生平安。叔叔心情这才好点,爸爸对我说,叔叔被家里人骂死了,说他为什么这么傻。我想说,世间如果没有这些好人,社会会冷淡成什么样子呢?希望“不是坏人变老了,而是老人变坏了”这句话不会成为现实!
所以,老人摔倒了要用恰当的方式去帮助他,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要我们会保护自己,这个美德还是要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