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我们展示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机会,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展示我们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一
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五月,涪江暴涨,淹没了大片良田,冲毁了许多民房。可昏庸的彰明县令不但不设法救灾,反而硬拉着衙门里的人去观赏水景。
他们来到江边,只见黄水滔滔,急流似箭,浊浪中,卷杂着破板烂席、残枝败叶。忽然,有人惊叫起来:“死人!”众人随他手指方向仔细一瞧,果然有一具女尸从上游漂下,猛地一个大浪,尸体被冲到岸边,在芦苇丛中转了几转,一会儿又不见了。
面对被溺死的女子,脑满肠肥的县令却诗兴大发,摇头晃脑地吟唱起来:“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珠。”只作出这几句,他就吭吭吃吃接不下去了。
被迫随行的李白早就心中有气,眼下看到昏庸的县令竟以死尸寻欢作乐,更是火顶脑门,于是满怀疾愤之情,续了四句:“绿发随波改,红颜逐浪无。因何逢伍相?应是怨秋胡。”诗中,李白辛辣地讽刺县令就象春秋时代行为不轨、玩弄妇女的秋胡,应该让被吴王夫差冤杀的伍子胥化作怒潮淹死。
县令一听,脸色顿变,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白料定县令必将寻机报复,便收拾行装,弃职回家了。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二
年代:唐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侠客行》。
年代:唐作者: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閤下,白首太玄经。
3.《送友人》。
年代:唐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年代:唐作者: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5.《关山月》。
年代:唐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
年代:唐作者: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古风其十九》。
年代:唐作者: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三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四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解】:1、楫:船浆、船。2、斯人:指李白。
【韵译】: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
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情亲意切可见对我厚谊。
每次梦里你都匆匆辞去,还总说相会可真不容易。
你说江湖风波多么险恶,担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
出门时你总是搔着白首,好象是辜负了平生壮志。
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唯你不能显达形容憔悴。
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牵连受罪。
千秋万代定有你的声名,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评析】: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五
5月27日下午,我们学校有幸请到著名演讲家张云栋老师,为全校师生及家长们,举办了《让生命充满爱》大型公益讲座。
当天,全校同学们搬着椅子和家长们一起早早来到大操场,准备听张云栋老师惊心动魄的演讲。
只听一阵雄伟的音乐响起,张云栋老师来到了演讲台上,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充满了整个操场。张老师让大家静了静,对大家说:“大家好!首先,大家说说有些外国孩子为什么比中国孩子强?”有人说:“外国教育设备更先进。”有人说:“外国孩子不怕苦。”张云栋老师却说:“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就是中国的教育出现了六大缺失两大空白。缺失的分别是:情感、诚信、责任心、理想与信仰、感恩和礼仪。空白的是性格培养和情商。总的来说,所缺失和空白就是——爱。”而今天就是让大家知道怎么才能让心中有爱?大家给了张云栋老师经久不息的掌声。
“要学会爱,就要先感恩老师。”张云栋老师说道,“要感恩老师,就要先知道老师对我们的贡献有多大。在这里,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四川省的真实故事。一辆超载非常严重的大货车,为了逃避检查,在小路上飞奔,忽然,司机看见20多个孩子正在过马路,可这时已经来不及刹车,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位每天都要护送孩子们回家的教师,立刻把自行车横在马路上,并用双手挡住大卡车前进的方向。伴随着老师生命中最后的一声叫喊声——孩子们快跑。老师被车撞飞了,但是卡车终于在离孩子们两公分的地方停了下来。吓呆的孩子们害怕极了,抱着老师,不停地呼喊着老师的名字,可是,老师早已在赶往去天堂的路上。”听到这里,全场师生及家长们都情不自禁地掉下珍珠般的眼泪。“同学们,你们应不应该感恩老师啊?”张老师问。同学们齐声答道:“应该。”同学们纷纷冲到各自老师的面前,与老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除此之外,张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另外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龙岩的一个偏远山区,一位单亲妈妈为了供儿子上清华大学,去医院卖血凑学费,捡矿泉水瓶卖钱,给儿子生活费。儿子为了感恩母亲,在考上博士荣誉时,把母亲扶上领奖台,跪在母亲面前,哭诉母亲多年的辛苦,一定会好好报答母亲。
听了张云栋老师精彩的演讲,让我知道了要回报国家和社会,因为他们为我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要感恩老师,他们教会我们知识。更要感恩父母,因为给了我们生命,并时刻关心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长大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让老师和父母为我们骄傲。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六
队干部改选的那一天,那一幕的感动,我永远不能忘记。
“十,九,八……”我心中默念着,还有五张、四张、三张、……只需两张选票了,中队长的值务非我莫属,成功就在眼前,我的心就像怀揣的一个不安分的“小兔子”,简直就要跳出来。
唱票人嘴里说的每一个字,都犹如抛下千斤巨石,那声音重重的震击着我的耳膜,“赵依依,24票”天啊!中队长,我落选了,我只得到了一个中队委的职务。此时,我的心仿佛沉入了谷底,接下来的一切议程已与我无关,我失望无比,。
“下面由当选中队委的同学讲话”尹老师的声音,和接下来班里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把我从失意中惊醒。头一个发言的就是新当选的中队长李琳,此时,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竟没有一丝我想象中的高兴神情,他的声音呜咽了。“今天我很难过——为我们的中队长,赵依依难过,他——他——只差一票,我认为他是最出色的。他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一瞬间,教室里出奇的安静。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的心也出奇的平静,仿佛一切都释然了。
时间在艰涩的流着,教室里出奇的安静,李琳站在台上,尹老师站在教室门边,同学们各个低头不语,好像大家都在倾听着自己的心跳。此时,我的思绪很乱,因为,他哭了。我知道他为什么哭——我能够想象,自己的好朋友“落选”了,那种感觉有多么难受。那一刻,我真感觉站在台上的李琳就是我内心中不能发泄的自己。那个不能发泄的自己不正在在清楚的告诫我:选不上中队长真的没有什么,因为,我还有朋友,真正的朋友在。
这可贵的沉默终于被尹老师打破:“同学们,选举前,我们大家曾经有过约定,有谁落选了,我们仍然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今天,我们的前任中队长赵依依同学虽然以一票之差与中队长擦肩而过,但正如李琳同学说的那样,他是最优秀的”尹老师掷地有声的话让班里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全班同学都转过头来看我,眼中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和鼓励。此时此刻,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早已在心里的泪一下子奔泻而出。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看不清老师,同学。却真切的感受到:我的周围就是班级,这里没有失败,只有成功;这里没有名利,只有爱在分享。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七
远远的,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怅望江天的姿势。“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把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滑落到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他苦笑,泪水在无声中滑落。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样?满腹锦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又一句对李隆基的悄悄话吗?好恨!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这愁苦折磨的一代诗仙拨动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视着我。
“诗仙,您的那句‘可怜飞燕倚新妆’,究竟有无亵渎杨玉环之意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杨玉环的话,而以为你只是狡辩之辞,你恨他吗?”
“如果一个人从荣华的峰巅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远过着潦倒的生活,你难道不恨吗?可毕竟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夫妇,夫妇之亲有如天地,一个人的判断有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感情上的亲疏,他信了杨玉环,而认为我不忠,这是一个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哀。”
青莲居士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八
“谪仙”的称号,又与李白的诗歌创作有关。天宝年间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称李白的诗“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指出:“其言多似天仙之辞。”他们都注意李白诗歌纵逸若仙的特征,这一创作特色,又进一步使人们加深了谪仙的印象。
大胆的夸张也是浪漫诗风的一个表现。《秋浦歌》其十五用“白发三千丈”比喻无限愁思,《北风行》用“燕山雪花大如席”形容北方的奇寒大雪,《横江词》用“一风三日吹倒山”表现狂飙怒吼、洪涛涌起的雄奇景象,《望庐山瀑布》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珠溅玉迸的飞瀑。诗人将极普通的事物,变为令人惊叹的形象,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手法高妙。
诗歌语言方面,李白也有个人特色。李白崇尚道家的自然观,认为“万物兴歇皆自然”,反映到创作上,表现为自然率真,反对雕饰造作。他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称赞韦良宰的诗,其实用来说明他的诗,更为恰当。他的诗语言朴实通达,有的简直如同脱口而出的口语,明白如话,如著名的《静夜思》等。同时,李白诗歌的语言又是奔放的,充满激情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都给人奔涌而来,一气直下之感。
由于李白诗歌具有这些特色,直至今日,我们读他的诗篇,仍觉得慷慨激昂,痛快淋漓,会感到一种少有的酣畅和满足,一种美的享受。
(选自《古典文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l986年版)。
1、下列关于李白“谪仙”称号来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谪仙”的称号,与李白的诗歌创作有关。
b、殷璠称李白的诗“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
c、李阳冰指出:“其言多似天仙之辞。”
d、殷璠、李阳冰等人都注意李白诗歌纵逸若仙的特征,这一创作特色,给人们留下了谪仙的印象。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诗中很少对生活过程作详细的描述。
b、李白的诗“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
c、李白的诗让想像神游,将历史、神话传说、梦境、幻觉和人物故事、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构成神异奇特、可惊可愕的图画。
d、《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一连串瑰丽变幻的梦境,又进一步引出一个神仙世界。其实,这里的梦境和仙境,都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其一个个意象,都是现实中的事物。
3、下列对李白诗歌语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诗歌语言表现为自然率真,不雕饰造作。
b、韦良宰曾称赞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c、李白诗歌的语言书生味很浓,艰涩难懂。
d、李白诗歌的语言是奔放的、充满激情的。这是因为他注重遣词造句,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缘故。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谪仙”的称号,李白诗歌的个性、意象、语言等方面对其诗的风格作了概括。
b、李白善于运用夸张手法,将极普通的事物,变为令人惊叹的形象,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手法高妙。
c、李白非常讲究用词技巧,常常“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
d、李白崇尚道家的自然观,认为“万物兴歇皆自然”,反映到创作上,表现为自然率真,反对雕饰造作。
答
1、d这一创作特色,又进一步使人们加深了谪仙的印象。
2、d《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意象,并非现实中的事物,而是作者想像出的超现实的事物)。
3、a.b“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李白称赞韦良宰的话;c李白诗歌的语言朴实通达,明白如话;d李白不着意雕饰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说杜甫的。
4、c属无中生有,在文中找不到这一信息。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九
1、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2、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齐读全诗。
三、讲解诗歌:
1、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饯别诗。
2、开头即以两个散文式的句子直抒心中的郁结。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借景抒情。
“蓬莱建安骨”以下四句自成一段,写登楼引发的感慨,也是李白与族叔李云酒酣耳热之后谈话的中心。
“抽刀断水水更流”以下四句写壮志难酬的悲慨。
3、每组派一代表朗读,男女生轮流朗读。
四、小结:
李白的诗,语言朴素,感情激荡,韵味深长,形成了独特的“纵逸”风格。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无可奈何的心态。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李白的`诗歌《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学生谈熟读后的感受。)。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诗人怀着赞叹的心情用凝炼的笔墨描写了登高所见的总体印象。平旷的郊原,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在秋日的晴空下,宛如一幅美妙的风景画。这开头两句一下子将读者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接下来具体描写诗人眼中的景色。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写远景。“两水”,指环绕宣城的句溪和宛溪。时值秋天,溪水宁静澄澈,远远望去,光亮如镜。“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两座拱形桥。两座桥倒映水中,在夕阳的照耀下,折射出绚丽奇幻的色彩。这哪里是桥?分明是两道彩虹从天而降!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写近景。诗人选取了人烟、橘柚、梧桐三种具有时节特征的物象来展示深秋傍晚的景色。山岗丛林中,飘出农家的一缕缕炊烟;深碧的橘柚、变黄的梧桐都显出一片苍凉。诗人敏锐地捕捉住瞬间的感受,借视觉写出感觉,“寒”、“老”二字,不仅能够调动读者的联想,而且似乎在不经意中点染出一片浓重的秋意。
以上四句,两句写水,两句写山,层次清晰,明暗相间。水明净绚丽,山沉郁苍寒,组成一幅绝妙的薄暮秋色图。
结尾“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与开头两句相呼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抒发怀念前代诗人谢朓的心情。然而这不是一般的登临怀古,“谁念”二字,透露了诗中的背景。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十
3、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李白。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
5、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李白。
6、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7、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李白。
8、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李白。
9、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
1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1、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李白。
1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
13、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
14、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李白。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
1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
18、人生若波澜,世路有屈曲——李白。
20、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李白。
21、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
23、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
2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
25、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柔此西飞之白日——李白。
26、且留白鹿青崖间。——李白。
27、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
28、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
29、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3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31、光阴不可留,生世如转蓬——李白。
32、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李白。
3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34、光阴不可留,生世如转蓬。——李白。
35、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十一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
2、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3、罗帏:丝织的帘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她对爱情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诗以景寄情,委婉动人。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十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乐府·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绝·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七绝·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律·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五律·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乐府·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五律·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十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十四
阻积雪兮心烦劳。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
冰龙鳞兮难容舠。
邈仙山之峻极兮,
闻天籁之嘈嘈。
霜崖缟皓以合沓兮,
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玄猿绿羆,舔舕崟岌;
危柯振石,骇胆慄魄,
群呼而相号。
峰峥嵘以路绝,
挂星辰于崖嶅!
送君之归兮,
动鸣皋之新作。
交鼓吹兮弹丝,
觞清泠之池阁。
君不行兮何待?
若返顾之黄鹤。
扫梁园之群英,
振大雅于东洛。
巾征轩兮历阻折,
寻幽居兮越巘崿。
盘白石兮坐素月,
琴松风兮寂万壑。
望不见兮心氛氲,
萝冥冥兮霰纷纷。
水横洞以下渌,
波小声而上闻。
虎啸谷而生风,
龙藏溪而吐云。
冥鹤清唳,饥鼯嚬呻。
块独处此幽默兮,
愀空山而愁人。
鸡聚族以争食,
凤孤飞而无邻。
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
亦奚异于夔龙蹩于风尘!
哭何苦而救楚,
笑何夸而却秦?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
名矫节以耀世兮,
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白鸥兮飞来,
长与君兮相亲。
此为李白自制歌行,用来送他的朋友岑征君到嵩县鸣皋山隐居,故曰鸣皋歌,而以送岑征君为其副题。征君,美称,泛指虽应征入朝却没有任职的名士。此诗原题下注:时梁园三尺雪,在清泠池作。清泠池,为宋州梁园胜地。可见此诗为李白漫游梁宋时作。与此同时,李白还写了一首《送岑征君归鸣皋山》,其中说到岑征君乃相门之后,家世显赫,但也多次遭到迫害。促使岑征君早就萌发了隐居的念头。
眼看着自己的朋友就要离开宋州的梁园到嵩县鸣皋山去隐居了,面对着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诗人的心情特别烦劳。一种天长水阔厌远涉,一种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感觉涌上心头。在诗人的想象中,从宋州梁园到嵩县鸣皋山竟是如此艰难和可畏。
于是组成了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至挂星辰于岩嶅一段描写。这是经由烦劳的特殊心态幻觉出来的一连串意象语汇,渡越冰封雪冻的河流是那样艰难;鸣皋山是那样的令人向往,却又那样难以企及;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也变得嘈杂难听;素裹银装的群山绵延起伏,犹如大海中长风掀起的巨浪令人生畏;甚至那些伏居深山,跳跃于危柯振石间的珍稀动物,也不能不骇胆慄魄,群呼而相号了。暗示出岑勋此时到鸣皋山隐居,实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送君之归兮至愀空山而愁人,笔锋一转,才正式进入送行的叙述。先记送行的情景: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酒酣耳热,丝竹并奏之情如见;接着赞岑征君的为人: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作文赋诗,风流儒雅之态可想而知;再想象其幽居的乐趣: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回归自然,抱朴含真之趣可亲,继而是对友人深情的关注与怀念:块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诗人想象中的鸣皋山,并不是两岸桃花夹去津的桃源乐土,而是有虎啸、有龙吟,有冥鹤清唳,饥鼯呻嚬的充满着躁动不安和不平之鸣的世界。这里诗人以暗示、对比、烘托等手法,暗示山居野处,虎卧龙潜,遗世独立,并非最佳之所。
至此,李白的激情又一次爆发出来,于是有了鸡聚族以争食,至结尾的第三段文字。象岑征君这样的志士只能遗世独立于山中,而鸡鸣狗盗之徒却窃踞魏阙。因此诗人发出了高亢激越的音响: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乎夔龙蹩于风尘。这是古今志士的一种宿命。所谓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李颀《杂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巢由与夔龙尚且不能勉强凑合在一起,更何况与鸡鹜争食,与蝘蜓混居。于是接着又引申包胥与鲁仲连为例,说明岑征君不愿学,亦不必学。他遗弃了沽名耀世的殊勋与荣誉,却获得了人生的解放与自由。这里的吾,不是李白自谓,而是代岑征君立言。此时的李白已经化为一只白鸥,并借岑征君之口,邀约他早一天也能飞到鸣皋山去。那时,他也就可超越尘世的束缚而遨游于天地之间了。
这是一首骚体诗。骚体诗自魏晋后沉寂了四五百年,在李白笔下,又一次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首歌行的句式、语言、音节、韵味,那种酣畅淋漓,纵横驰骋,惊心骇目,声势夺人的气魄,以及那些借助于含混、暖昧、朦胧的意象所形成的梦幻般的艺术效果,无疑是李白的独创。而选择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恰是因为他此时的遭遇和心境太象屈原了。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十五
3、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4、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李白《长歌行》。
5、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李白《杨叛儿》。
6、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7、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李白《妾薄命》。
8、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李白《战城南》。
9、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李白《妾薄命》。
10、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李白《白马篇》。
11、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李白《发白马》。
12、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13、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李白《妾薄命》。
14、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李白《游泰山》。
15、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李白《妾薄命》。
16、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李白《白马篇》。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李白《战城南》。
19、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妾薄命》。
20、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李白《大堤曲》。
21、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李白《怨歌行》。
22、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督护歌》。
23、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李白《丁督护歌》。
24、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李白《古朗月行》。
25、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李白《山人劝酒》。
26、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27、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李白《落日忆山中》。
28、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李白《战城南》。
29、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
30、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31、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32、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3、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34、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李白《观放白鹰二首》。
35、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36、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37、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38、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39、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40、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41、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李白《阳春歌》。
42、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李白《子夜吴歌·冬歌》。
43、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44、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李白《战城南》。
45、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李白《鞠歌行》。
46、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李白《苏台览古》。
47、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48、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4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50、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5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52、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李白《赤壁歌送别》。
53、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54、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55、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56、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57、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58、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
59、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李白《长相思·其一》。
6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1、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62、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63、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64、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6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66、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67、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68、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69、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70、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十六
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
金粟如来是后身。
严陵不从万乘游。
归卧空山钓碧流。
自是客星辞帝座。
元非太白醉扬州。
东鲁门泛舟二首。
日落沙明天倒开。
波摇石动水潆洄。
轻舟泛月寻溪转。
疑是山隐雪后来。
水作青龙盘石堤。
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
何啻风流到剡溪。
水作青龙盘石堤。
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
何啻风流到剡溪。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沦送我情。
李白的泪水大全(17篇)篇十七
《静夜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独坐敬亭山》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秋浦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望天门山》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夜宿山寺》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赠孟浩然》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送友人》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