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编写五年级教案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果你对五年级教案的编写有困扰,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范例,或许能够给你一些有益的指导。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一
1、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培养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技能。
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培养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技能。
多媒体。
a、准备题:
78÷26×1425×(68÷17)。
1、先说一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完成,校对。
b、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它与什么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c、讲授新课:
例9:9.728÷3.2×7.5。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例10:1.75×(24.42÷3.7)。
1、有括号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教师小结:通过小数乘除混合训练,你觉得与整数混合运算比较感觉怎样?
d、巩固练习:
4.8÷0.4×64.8÷(0.4×6)。
1、先让学生先试算,教师巡视。
2、抽两名学生板演。
3、校对,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4、让学生根据算式,编成两道文字题。
e、课堂小结:
2、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f、强化练习。
70.75×0.26÷6.57.36÷(3.2÷0.04)。
g、布置作业:。
p-38第二题和第三题。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二
教学内容:
简便计算第39页例4练习十第5-10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有中、小括号的运算,在混合式题运算中能自觉地使用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
教学重点:
混合运算式题中怎样使用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具准备:
小黑板,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如果有中、小括号的,要先算(),再算();遇到除法的商除不尽时,一般()。
2、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座练)。
7.4×1.3-4.68÷0.9。
[10-(0.2+16.7×0.7)]×0.01。
教师针对性评讲,着重让学生说说脱式时哪一步用约等号,哪一步用等号,为什么?
3、口算:说出下列算式根据什么定律,性质进行简算。
7.5-0.26-1.74+2.50.25×13×4。
18-2.7-9.332×0.125。
3.5×3+3.5×74.5×20-3.5×20。
二、新授。
1、谈话引入。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
2、教学例4。
看一看,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试一试,让学生自己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教师指出;这道题虽然不能把整个题简便计算,但是式子里有两步可以简便,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用简便方法。
看课本第39页的例4,提问:虚线框框里的算式表示什么?
3、做一做第39页。
指名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评讲。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应该随时注意,能简算的自觉简算。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第5题。
先独立练习,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有没有简便算法。
2、练习十第7题。
这三道题,主要训练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和使用括号。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再集体订正。
3、练习十第8、9、10题。
指名分析题目,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第6题。
板书设计: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三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地运用定律进行简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运算技能。
1、口算。
0.125?0.8=0.1。
75.8?0.758=100。
7.49+12.51=20。
100?0.01=10000。
248.54?48=.54。
7.24?2.4=4.82。
0.25?18?4=18。
0.46?52+0.46?48=46。
2、简便计算下列各题。
5.25?12+4.75?12。
0.25?8?0.125?0.4。
12?0.25。
1.25?1.46?0.46?1.25。
问:你是根据哪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1、揭示课题:在四则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2、出示例题:1.8?2.58+1.8?1.42+0.5。
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学生尝试计算)。
1.8?2.58+1.8?1.42+0.5。
=1.8?(2.58+1.42)+0.5问:你根据什么定律得到这一步的?
=1.8?4+0.5。
=7.2+0.5。
=7.7。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可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可使计算正确、迅速、合理、灵活。
3、基本练习。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4、补充例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技巧训练。
学生试算:3.72?5.92?0+40?0.25。
=0+10=10。
(1?0.39)?(4.82?0.82)3.92?0.3+1.44?1.2。
=0.61?4=1.176+1.2。
=2.44=2.376。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在计算过程中可根据题目及“0”或“1”数字的特点,使计算既合理又正确、灵活。
1、改错:
2.4+7.6?(8+1.4)4.76?(1.8?0.8?4)?0.5。
=10?9.4=4.76?(1?4)?0.5。
=94=4.75?0.25?0.5。
=4.75?0.125。
=4.625。
2、课堂练习。
练习十第5题。
课后。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四
教材第117、118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一4题。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投影。
1.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16-4+2124-(18+3)。
2.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1.出示例1的表格。
(l)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方法一:+一方法二:+一=+一=+一=一=。
(5)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出示例1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2)请学生列出算式:1--或1-(+)。
(3)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1--1-(+)=--=1-(+)==1。
3.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及书写美观情况。
5.完成教材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4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五
课件。
一、复习导入: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2、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112+8-1316-4+2116-4+21。
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
导学释疑,合作探究:
1、出示例1:。
学生汇报:
(1)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例1内容。
(2)问题1: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的几分之几?书中的森林部分指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3)对于分步通分和一次通分你更喜欢哪一种?
(5)列式后比较良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小括号的分数在混合运算中该怎样计算?
2、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小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的。
3、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基本题:
完成118页“做一做”
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1----4题。
2、拓展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六
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地运用定律进行简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运算技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125?0.8=0.1。
75.8?0.758=100。
7.49+12.51=20。
100?0.01=10000。
248.54?48=200.54。
7.24?2.4=4.82。
0.25?18?4=18。
0.46?52+0.46?48=46。
2、简便计算下列各题。
5.25?12+4.75?12。
0.25?8?0.125?0.4。
12?0.25。
1.25?1.46?0.46?1.25。
问:你是根据哪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二、新授。
1、揭示课题:在四则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2、出示例题:1.8?2.58+1.8?1.42+0.5。
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学生尝试计算)。
1.8?2.58+1.8?1.42+0.5。
=1.8?(2.58+1.42)+0.5问:你根据什么定律得到这一步的`?
=1.8?4+0.5。
=7.2+0.5。
=7.7。
小结: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可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可使计算正确、迅速、合理、灵活。
3、基本练习。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4、补充例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技巧训练。
学生试算:3.72?5.92?0+40?0.25。
=0+10=10。
(1?0.39)?(4.82?0.82)3.92?0.3+1.44?1.2。
=0.61?4=1.176+1.2。
=2.44=2.376。
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在计算过程中可根据题目及“0”或“1”数字的特点,使计算既合理又正确、灵活。
三、巩固练习。
1、改错:
2.4+7.6?(8+1.4)4.76?(1.8?0.8?4)?0.5。
=10?9.4=4.76?(1?4)?0.5。
=94=4.75?0.25?0.5。
=4.75?0.125。
=4.625。
2、课堂练习。
练习十第5题。
课后小结: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七
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二、自主探究方法。
1、在教学情景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口述,师板书。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1:谁的表现好?
生2:9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
生3:谁的得分高?高多少?
……。
3、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4、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汇报。
8.65+0.40=9.05(分)9号选手的得分。
9.43-9.05=0.38(分)5号选手比9号选手高的分数。
师问:除了这样分开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答:“5号选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揭示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三、拓展训练。
2.35+4.28+0.657.66-3.54-1.46。
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
你有其他的算法吗?
四、小结。
教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教材通过歌手大赛的情景,提出了“谁的总分高?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呈现了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一种是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综合列式计算。从而导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具有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经验,因此,根据原有的经验推导得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很容易。在基本练习中,学生能很快说出运算顺序,练习的难点在于计算的熟练和认真细致。
在拓展练习中,学生对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算法不是太熟练,对于利用减法的性质解题的过程更是不如意料中的'顺畅。
总体来说,基础知识的落实比较到位,但所花时间过多,从小数分步运算到小数混合运算的过渡浪费的时间较多,而对于学生掌握情况不太好的小数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所花时间不够,难点没有突破。
第二教。
课题:
歌手大赛。
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
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6+5.4=7.4-2.6=。
2、递等式计算。
二、创设问题情境。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八
1.直接写出得数。
2.4×0.01=7.8÷100=1.08×4=1÷4=。
10÷0.5=0÷0.38=0.91÷9.1=0.25×2=。
2.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
(6.48-1.08)÷0.525.4×4.8-0.65÷2.6。
22.8-(6+9.728÷3.2)0.8×[(10-0.34)×0.25]。
3.妈妈在菜场买了3.25千克鲤鱼,付出20元,找回1.8元,每千克鲤鱼多少元?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九
一、用递等式计算。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列综合算式计算。
1、比2.4的'4倍少3的数,除以1.5,所得的商除以0.8,结果多少?
2、0.6与2.4的积去除3.24与1.8的差,商是多少?
四、应用题。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十
课题:
歌手大赛。
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6+5.4=7.4-2.6=。
2、递等式计算。
二、创设问题情境。
三、自主探究方法。
1、在教学情景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口述,师板书。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1:谁的表现好?
生2:9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
生3:谁的得分高?高多少?
3、师:不计算,你知道谁的得分高?
生4:5号选手的得分高?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4:我是通过估算的方法知道的……。
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解决“5号选手比9号选手的总分高多少?”这个数学问题吗?
4、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汇报。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答:“5号选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师:这道算式里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师:还可以怎么列式?
9.43-8.65-0.40。
=0.78-0.40。
=0.38(分)。
答:“5号选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减法的性质的运用)。
(揭示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四、拓展训练。
2.35+4.28+0.65。
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你有其他的算法吗?
比较两种计算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更加简便?
小数的混合运算的简便算法要注意什么?
五、小结。
教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有哪些异同?”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十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例4。
教学要求: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地运用定律进行简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运算技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125?0.8=0.1。
75.8?0.758=100。
7.49+12.51=20。
100?0.01=10000。
248.54?48=.54。
7.24?2.4=4.82。
0.25?18?4=18。
0.46?52+0.46?48=46。
2、简便计算下列各题。
5.25?12+4.75?12。
0.25?8?0.125?0.4。
12?0.25。
1.25?1.46?0.46?1.25。
问:你是根据哪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二、新授。
1、揭示课题:在四则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2、出示例题:1.8?2.58+1.8?1.42+0.5。
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学生尝试计算)。
1.8?2.58+1.8?1.42+0.5。
=1.8?(2.58+1.42)+0.5问:你根据什么定律得到这一步的?
=1.8?4+0.5。
=7.2+0.5。
=7.7。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可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可使计算正确、迅速、合理、灵活。
3、基本练习。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4、补充例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技巧训练。
学生试算:3.72?5.92?0+40?0.25。
=0+10=10。
(1?0.39)?(4.82?0.82)3.92?0.3+1.44?1.2。
=0.61?4=1.176+1.2。
=2.44=2.376。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在计算过程中可根据题目及“0”或“1”数字的特点,使计算既合理又正确、灵活。
三、巩固练习。
1、改错:
2.4+7.6?(8+1.4)4.76?(1.8?0.8?4)?0.5。
=10?9.4=4.76?(1?4)?0.5。
=94=4.75?0.25?0.5。
=4.75?0.125。
=4.625。
2、课堂练习。
练习十第5题。
课后。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十二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有中、小括号的运算,在混合式题运算中能自觉地使用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
教学难点:同上。
教具准备:小黑板,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如果有中、小括号的,要先算(),再算();遇到除法的.商除不尽时,一般()。
2、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座练)。
7.4×1.3-4.68÷0.9。
[10-(0.2+16.7×0.7)]×0.01。
教师针对性评讲,着重让学生说说脱式时哪一步用约等号,哪一步用等号,为什么?
3、口算:说出下列算式根据什么定律,性质进行简算。
7.5-0.26-1.74+2.50.25×13×4。
18-2.7-9.332×0.125。
3.5×3+3.5×74.5×20-3.5×20。
二、新授。
1、谈话引入。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
2、教学例4。
看一看,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试一试,让学生自己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教师指出;这道题虽然不能把整个题简便计算,但是式子里有两步可以简便,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用简便方法。
看课本第39页的例4,提问:虚线框框里的算式表示什么?
3、做一做第39页。
指名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评讲。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应该随时注意,能简算的自觉简算。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第5题。
先独立练习,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有没有简便算法。
2、练习十第7题。
这三道题,主要训练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和使用括号。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再集体订正。
3、练习十第8、9、10题。
指名分析题目,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第6题。
板书设计: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1、计算:140×3+280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5。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十四
1.直接写出得数。
2.4×0.01=7.8÷100=1.08×4=1÷4=。
10÷0.5=0÷0.38=0.91÷9.1=0.25×2=。
2.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
(6.48-1.08)÷0.525.4×4.8-0.65÷2.6。
22.8-(6+9.728÷3.2)0.8×[(10-0.34)×0.25]。
3.妈妈在菜场买了3.25千克鲤鱼,付出20元,找回1.8元,每千克鲤鱼多少元?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拓展探究显身手。
4.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8÷1.25÷0.812.5×2.5×0.08×400。
10.93×3.5+9.07×3.56.6÷0.15÷4。
5.(1)8.6与4.5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2)2.8除1.4的商比2.8除以1.4的商少多少?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十五
一、教学目标: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重点: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弄清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19×(935-875÷25)[51÷(120-103)+24]×64。
1、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2、让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b、导入新课:
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c、讲授新课:
例3:4.38÷(36.94+34.3×0.2)。
提问: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4.38÷(36.94+34.3×0.2)。
=4.38÷(36.94+6.86)。
=4.38÷43.8。
=0.1。
例4:[(5.84-3.9)÷0.4+0.15]×0.92。
提问: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完成。校对。
3、做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
[(5.84-3.9)÷0.4+0.15]×0.92。
=[1.94÷0.4+0.15]×0.92。
=[4.85+0.15]×0.92。
=5×0.92。
=4.6。
d、巩固练习:
1.8×(1.4-0.26÷2)[7.6-5×(0.3+0.9)]÷10。
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抽两名学生板演。
e、课堂小结:
在既有中括号,又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再什么?
f、布置作业:
p-52第一题、第二题和第三题。
课堂作业本。
练习十一。
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方程的解法。
3、学会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学会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三、教学准备:卡片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口算训练:
6+4.4=0.01×80=7.4-0.9=6.3÷0.63=。
2.3×5=0.4×0.5=0.2÷0.04=5÷0.02=。
18.6-6=5.4+6=9-1.35=0.3×0.05=。
1、以小组开火车形式看口算报得数。
2、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
b、比较训练:
8-0.8÷5+0.24×9。
8-(0.8÷5+0.24)×9。
[8-(0.8÷5+0.24)]×9。
1、说一说每题的计算顺序。
2、括号有什么作用?
3、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4、校对,错的说出错在哪一步?
c、求未知数:
7.2+x=15.4x-0.8=3.6。
1、抽两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2、说一说每题求x的依据什么?
d、应用题:
p-53第五题:
1、说一说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先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两人相互讨论。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4、42÷1.5表示什么?42+42÷1.5表示什么?
e、布置作业:
p-53第三题。
《课堂作业本》。
练习十一(二)。
一、教学目标:1、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二、教学重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简便运算:
0.27×99+0.270.25×1.25×40×8。
(0.25+2.5+25)×0.48.4+7.66+2.34+1.6。
1、抽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2、说一说错的原因。
b、四则混合计算:
8.4-8.4×1.5÷18。
(1-0.99)×(38.6-8.6)。
[0.05×(83+117)]÷(9.6-5.6)。
1、先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3、校对,错的订正。
c、文字题:
2.5乘以6.6与1.4的和,积是多少?
1、求什么?积是哪两个数相乘?
2、所以我们要先求什么?
3、列式计算。
d、应用题讲解:
p-55第十二题:
1、要求平均每天的营业收入四月份比三月份多多少元?我们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2、四月份每天怎么求?三月份每天怎么求?
3、四月份为什么要除以30,而三月份要除以31呢?
e、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哪些内容?哪些方面还掌握的不够呢?
f、拓展题:
先让学生讨论完成。
g、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五年级小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专业16篇)篇十六
1.直接写出得数。
2.4×0.01=7.8÷100=1.08×4=1÷4=。
10÷0.5=0÷0.38=0.91÷9.1=0.25×2=。
2.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
(6.48-1.08)÷0.525.4×4.8-0.65÷2.6。
22.8-(6+9.728÷3.2)0.8×[(10-0.3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