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书是一个详细的规划和安排,它可以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实现梦想。在以下范文中,大家可以看到如何准确地描述工作目标、步骤和计划安排,以及如何衡量工作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一
为贯彻落实《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校实施方案。
充分认识做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以下简称"防近"工作)的重要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常抓不懈和全员参与的原则,改善教学卫生条件、普及保护视力知识、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立家校和社区联动机制,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中层领导、年级组长。
学校“防近”工作必须全员参与并作为常规活动落实。由校长室负责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后勤服务部门做好卫生条件改善工作;教导处承担学生减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以及教师培训任务;德育处承担家校社区联系、宣教和评议等工作,并组织深入有效地“防近”活动;各年级组长要引导和监督好全体班主任落实“防近”各项措施的落实;各科任老师要充分把握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契机,深入做好防近工作。学校要把各职能部门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落实眼保健操制度,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把开展“防近”工作的情况纳入教师考评和班级考评的范畴。
1.德育处要将防近宣教工作纳入学年德育工作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教育,每月一次“防近爱眼”主题班会。
2.要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网、宣传窗、黑板报、校讯通和班队课、卫生课、开学典礼等途径广泛开展“防近”知识宣教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防近知识广播。
3.要利用全国“爱眼日”等节日活动,开展预防近视卫生知识宣传和爱眼护眼主题活动。
4.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刊、微信和家长会等途径提高家长对“防近”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方法指导。每学期家长会要有“防近”内容。
5.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用眼习惯和读书写字姿势,重视眼保健操的指导和监管,随时矫正学生做眼保健操的错误动作,力求学生按准穴位,保证质量。
1.要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严控作业量,控练习资料,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上课时间不超过六小时,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作业量适当。
2.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不拖堂,确保学生课间休息时间。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占用学生自习课,不随意补课。
3.要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量。
4.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1.教室内布置美观大方、整洁明亮。
2.密切关注教室采光,确保教室采光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3.要合理安排学生座位,课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的比例相称,每两周调换学生座位一次,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
4.定期检查视力,每学年不少于2次,并及时将检查情况通告学生和学生家长。
5.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孩子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二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2.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坚持常抓不懈原则。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见附1),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不拖堂。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不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5.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
6.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防近"措施。
7.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
(二)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按照《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见附2),在学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
2.每月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3.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结束放假前,通过品德与生活课或体育与健康课、主题班队会等,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防近"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4.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5.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6.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近"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和动员专业机构、新闻媒体的参与,扩大宣传的效果。
(三)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1.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超过8米,中学不超过8.5米。
2.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每间教室内应预置1-3种不同型号的课桌椅(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2种以上型号的课桌椅),或配备可调试课桌椅。
3.教室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4.教室采光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新建教室采光玻地比应达到1:4)。
5.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且灯管应垂直于黑板;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黑板照明应另设2盏横向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分布均匀,照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xx)要求。自然采光不足时应及时辅以人工照明。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xx]7号),切实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实现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的工作目标,特制定《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及《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原《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试行)》同时废止),并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1.要充分认识做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以下简称防近工作)的重要性,把防近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按照《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切实将防近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2.将学生防近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纳入部门工作计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落实《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意见,确保实现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防近工作目标。
3.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改善中小学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学条件,主动协调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对学校教学卫生状况进行监督与监测,保障教学设施和条件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及相关卫生标准,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视觉环境。
4.加强与卫生、质量监督管理、新闻宣传及妇联、共青团、社区等部门和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保护青少年视力中的作用,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相关机构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的合力。
5.将学校防近工作开展情况、学生视力监测及近视眼发病率控制情况纳入学校体育卫生专项督导检查内容,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6.及时总结推广落实《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典型经验和做法,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学校防近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四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少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沉迷于电视、网络或不注意用眼保护等等原因导致了他们视力的下降,从而带上了眼镜。近年中,这些人的比例也在不断的加大。因此,对于眼睛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为了进一步让大家知道眼睛保护的技巧及清洗眼镜还大家一个清晰明亮的世界,保护大家的视力稳定,特策划举行本次清洗眼镜的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同学们对于眼睛保护及眼镜维护的意识及积极性。
2012年10月31日下午1:00。
常客隆超市门前。
常熟理工物电青协:外联部素质拓展部。
活动协办单位。
常熟文泰眼镜店(校对面)。
常熟理工学院所有在校师生。
1、联系新闻中心,确保当天能够记录下此次活动,编写新闻稿;。
2、联系学生会宣传部,制作相关海报;。
3、联系大学生活动中心,租借场地,帐篷,桌椅,电源电线等设备;。
4、如果必要,进行一系列外联活动,如联系眼镜店,讲明相关事宜;。
5、活动前准备好眼镜宣传册和其他眼镜小零件;。
7、与文泰眼镜联系物品。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五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小》为依据,积极认真开展以“防近”为中心的卫生保健工作,切实做到领导抓,人人抓、经常抓、抓落实。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保护与提高学生的视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成立“防近”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体育教师和各班主任为小组成员,具体地贯彻、执行防近视工作规划与实施办法。
确立班级卫生员负责督促同学们下课后到室外散步,看看绿色树木,青草或远眺,并负责班级卫生的监督检查。
(1)把是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保护学生的视力列为听课,评课的重要内容。
(2)“防近”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视力有所提高的班级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评优。
(1)加强宣传教育制度,形成“保护视力重要,珍惜眼睛光荣”的舆论。通过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及定期进行防治近视眼的广播,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1、每学期卫生橱窗有“防近”角。
2、每学期进行一次防近知识广播。
3、每学期家长会要有“防近”内容。
4、期末工作总结要有“防近”内容。
(2)视力检查制度。
每学期全校检查视力一次,以进行视力监测,抓好“临界视力”和“轻度近视”的矫治、降低发病率和患病率。对新发病的学生发告家长书。
(3)明确品社学科作为要求落实本条例的学科,一年级品社学科认真完成《眼保健》,各年级品社学科教师加强指导。
(4)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制度。
做眼保健操时要求该课任课老师要在班级中进行巡视,随时矫正学生的动作,力求学生按准穴位,保证质量。
(5)学生座位的调整制度。
各班主任每周调整学生的座位一次,以避免学生的斜视与近视。
(1)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教师要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
(2)认真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超过六小时”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严格控制测验和考试次数。
(3)加强体育活动的锻炼,坚持“三课”,“两操”“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抗病力。
(1)要求全体老师课堂教学贯彻教学卫生要求,注意学生用眼卫生“三个一”(眼书距离一尺,胸与桌缘一拳远,手距笔尖一寸)的执行情况。
(2)课间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3)教育学生读书看报看电视时间不要过长,每半小时要做眼保健操一次或望远。
(4)教育学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改善采光设备。
(2)保证教室的墙壁洁白。
(3)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学习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
(4)按卫生标准给学生配备适度的课桌椅。
(5)对已患上假性近视的学生认真进行矫治。对已患上近视眼病的则通知家长带到医院检查配戴眼镜。
(1)老师利用家访或家长会向家长反映学生的视力情况,指导家长做好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
(2)给家长印发学生用眼卫生及保健操宣传单,使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近视眼的防治工作。
(3)每次视力检查后对近视眼病患者要发给家长报告书,通知家长配合治疗。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六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xx]7号),切实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实现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的工作目标,特制定《中小学》及《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原《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试行)》同时废止),并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1.要充分认识做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以下简称防近工作)的重要性,把防近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按照《中小》要求,切实将防近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2.将学生防近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纳入部门工作计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落实《中小学》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意见,确保实现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防近工作目标。
3.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改善中小学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学条件,主动协调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对学校教学卫生状况进行监督与监测,保障教学设施和条件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及相关卫生标准,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视觉环境。
4.加强与卫生、质量监督管理、新闻宣传及妇联、共青团、社区等部门和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保护青少年视力中的作用,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相关机构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的合力。
5.将学校防近工作开展情况、学生视力监测及近视眼发病率控制情况纳入学校体育卫生专项督导检查内容,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6.及时总结推广落实《中小学》的典型经验和做法,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学校防近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七
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加强保护学生视力的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1、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部学生实行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产生,下降学生近视眼新病发率。
2.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致使近视眼产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良。
教学。
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增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坚持常抓不懈原则。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平常工作,依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增进”防近”工作常常化、制度化。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全部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构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协力。
2、工作措施?
(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依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依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力,切实做到不拖堂。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不随便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学校要兼顾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1、2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之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5.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个月可调剂1次学生坐位。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剂其课桌椅高度。
6.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态进行两次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病发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降落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实行相干”防近”措施。
7.坚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展开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
(2)展开视力保护宣扬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依照《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见附2),在学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展开视力保护宣扬教育。
2.每个月利用广播、宣扬栏等多种情势,常常性宣扬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式和用眼卫生习惯。
3.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结束放假前,通过品德与生活课或体育与健康课、主题班队会等,集中对学生进行1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常常性”防近”宣扬教育有机结合,促使”防近”宣扬教育常常化、制度化。
4.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全部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动。课间催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5.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情势向家长宣扬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点和催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益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⑴5分钟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降落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6.每一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展开情势多样、内容丰富的”防近”宣扬活动,积极争取和动员专业机构、新闻媒体的参与,扩大宣扬的效果。
(3)积极改良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1.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公道的用眼距离,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超过8米,中学不超过8.5米。
2.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提供与学生身高符合合的课桌椅,每间教室内应预置1⑶种不同型号的课桌椅(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2种以上型号的课桌椅),或配备可调试课桌椅。
3.教室黑板应完全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1般为1.2米。
4.教室采光应符合国家相干卫生标准。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坐位左边射入,两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边;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取无色透明玻璃;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新建教室采光玻地比应到达1:4)。
5.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且灯管应垂直于黑板;教室照明应采取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⑴.9米;黑板照明应另设2盏横向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课桌面和黑板照度散布均匀,照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⑵004)要求。自然采光不足时应及时辅以人工照明。
1、依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和《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近领导小组,组织全部教师学习方案及相干内容。利用学校的德育沙龙、家长讲坛、主题班会、校园广播、黑板报、宣扬栏、家长会、家教通等各种情势向师生和家上进行保护视力的宣扬教育。学校还将近视防控工作中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职责要求下发到每一个相干责任人手中,构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近视防控氛围。
觉环境等几个方面,重视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本学期,学校购置新的眼保健操图解,悬挂于各教室,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严格催促学生每天上下午做1次眼保健操;切实履行《中小学办学行动规范》相干要求,催促学生保证作息、睡眠时间、均衡营养,展开阳光体育运动,加强锻炼。
2、措施?
1、学校后勤部门及时检查、修理及更换老化的.灯管,确保教室采光照明符合国家标准,照明度散布均匀。同时配合班主任及时根据学生身高,调理课桌椅高度。
2、定期检查视力,配戴适合的眼镜。每学期定期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发现降落,动员学生尽快到医院眼科做进1步检查和纠正。
3、课桌椅符合卫生标准,桌凳高度与学生身高的比例相称,每两周调换学生坐位1次。
4、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力求按揉穴位要准确,手法要适当,用力不要太轻太重,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好。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能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用眼习惯。
5、要请教师做到“3不”:(1)上课板书工整、字迹不要太小;(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力,不拖堂;(3)严格履行课表,不变相占用学生的活动课时间。
6、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读写时保持正确体位和姿式,做到3个“1”(眼书距离1尺,胸与桌后缘1拳,手距笔尖1寸),坚持“2要,2不要”,“2要”是:(1)读写姿式要端正,眼离书本距离1尺;(2)连续读书1小时应休息或远眺10分钟。
有控制。
7、保证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强健的体格不但可以免全身性疾病,而且也有益于眼球的正常发育。另外,要加强营养,避免过劳,生活要有规律。
8、做好家长与社会宣扬工作,向家长宣扬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家长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催促学生公道安排时间。
9、为加强监督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特制定眼保健操检查评比标准:
(1)全部学生都做眼保健操,1人不做扣1分。
(2)安静、整齐,有讲话、造作业者扣1⑵分。
(3)注意力集中,两眼轻闭,全身肌肉放松,有开小差者扣1⑵分。
(4)穴位要正确,手法要轻缓,有5人以上不规范的扣1⑵分。
(5)两手清洁,剪短指甲,有5人以上手不清洁或留长指甲扣1⑵分。每周1汇总眼操的情况,所得分数跟班级的量化管理挂钩。
3、防近领导小组组长:*成员:*?
最近几年来,由于学生不能正确地预防近视,防治近视已愈来愈为老师、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关系到下1代的健康成长。因此。我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特制定我校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计划。
2、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全校师生要充分认识做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预防近视”工作作为推动素质教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之1,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学校将依照教育部《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在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展开视力保护宣扬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墙报、班会、宣扬单等多种情势,常常性宣扬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式和用眼卫生习惯。教师要晓得防治近视眼的知识,熟习有关制度和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向家长宣扬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预防方法,积极争取和动员家长及社会的参与,扩大宣扬效果,构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并参与预防近视工作的良好局面。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预防近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组成以下:
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
3、建立制度,强化保健?
学校制定“预防近视”工作实行方案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强化“预防近视”工作深入有效展开。建立学生用眼卫生的管理制度,强化对学生眼保健操的检查,随时纠正学生读写姿式,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和用眼卫生习惯。公道安排好课程与活动,组织情势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建立定期视力监测制度。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把每学期视力检测结果通知家长,催促家长1起教育与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构成良好习惯。每天眼保健操检查结果纳入班级1平常规考核当中。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
做到完全无破损、无反光。
总之,我校由于领导重视,安排部署周到,措施具体,责任落实,调动1切积极因素,采取多种防近措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有效控制近视病发率。使学生都有1双明亮的眼睛。
一、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
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坚持常抓不懈原则。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见附1),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5.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
6.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防近"措施。
7.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
(二)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按照《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见附2),在学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
2.每月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3.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结束放假前,通过品德与生活课或体育与健康课、主题班队会等,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防近"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4.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5.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6.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近"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和动员专业机构、新闻媒体的参与,扩大宣传的效果。
(三)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1.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超过8米,中学不超过8.5米。
2.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每间教室内应预置1-3种不同型号的课桌椅(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2种以上型号的课桌椅),或配备可调试课桌椅。
3.教室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新建教室采光玻地比应达到1:4)。
5.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且灯管应垂直于黑板;
黑板照明应另设2盏横向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八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小学生》为依据,积极认真开展以“防近”为中心的卫生保健工作,切实做到领导抓,人人抓、经常抓、抓落实。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保护与提高学生的视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体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防近”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体育教师和各班主任为小组成员,具体地贯彻、执行防近视工作规划与实施办法。
确立班级卫生员负责督促同学们下课后到室外散步,看看绿色树木,青草或远眺,并负责班级卫生的监督检查。
(二)加强全体教师督促学生的读写姿势及眼保健操的巡视工作。
(1)把是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保护学生的视力列为听课,评课的重要内容。
(2)“防近”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视力有所提高的班级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评优。
(三)建立制度,加强宣传教育。
(1)加强宣传教育制度,形成“保护视力重要,珍惜眼睛光荣”的舆论。通过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及定期进行防治近视眼的广播,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1、每学期卫生橱窗有“防近”角。
2、每学期进行一次防近知识广播。
3、每学期家长会要有“防近”内容。
4、期末工作总结要有“防近”内容。
(2)视力检查制度。
每学期全校检查视力一次,以进行视力监测,抓好“临界视力”和“轻度近视”的矫治、降低发病率和患病率。对新发病的学生发告家长书。
(3)明确品社学科作为要求落实本条例的学科,一年级品社学科认真完成《眼保健》,各年级品社学科教师加强指导。
(4)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制度。
做眼保健操时要求该课任课老师要在班级中进行巡视,随时矫正学生的动作,力求学生按准穴位,保证质量。
(5)学生座位的调整制度。
各班主任每周调整学生的座位一次,以避免学生的斜视与近视。
(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生的体质。
(1)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教师要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
(2)认真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超过六小时”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严格控制测验和考试次数。
(3)加强体育活动的锻炼,坚持“三课”,“两操”“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抗病力。
(五)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要求全体老师课堂教学贯彻教学卫生要求,注意学生用眼卫生“三个一”(眼书距离一尺,胸与桌缘一拳远,手距笔尖一寸)的执行情况。
(2)课间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3)教育学生读书看报看电视时间不要过长,每半小时要做眼保健操一次或望远。
(4)教育学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六)积极争取家校沟通,有效控制学生看电视时间,保证双休日、假期活动时间。
(七)上好健康教育课,每学期至少有两节关于“眼保健和预防近视”的内容。
(八)贯彻预防为主和防治方针,改善学习条件。
(1)改善采光设备。
(2)保证教室的墙壁洁白。
(3)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学习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
(4)按卫生标准给学生配备适度的'课桌椅。
(5)对已患上假性近视的学生认真进行矫治。对已患上近视眼病的则通知家长带到医院检查配戴眼镜。
(九)学校、家庭密切配合。
(1)老师利用家访或家长会向家长反映学生的视力情况,指导家长做好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
(2)给家长印发学生用眼卫生及保健操宣传单,使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近视眼的防治工作。
(3)每次视力检查后对近视眼病患者要发给家长报告书,通知家长配合治疗。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九
视力低下是青少年学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校20xx年高一高二2076人健康体检视力低下1830人,发病率为88.15%,明显视力低下(4.5以下)1379人,发病率为66.42%。近视影响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青少年健康问题。
近视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原因还包括:学生缺少有关近视危害、预防相关知识,没有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规范的眼保健操动作,用眼环境不合理(光线、座椅高度等),也与体制和营养习惯有关,因此来自家庭和学校的督导和支持非常重要。为了把近视防控落到实处,我校将从以上原因入手,全面改善学生用眼环境和用眼习惯,有效保护学生视力健康。
1、策略:采取各种形式向家长、教师和学生普及有关用眼健康的知识和理论。
2、活动:
(1)利用健康课、广播、宣传栏、体育课等途径宣传科学用眼知识,开展爱眼主题班会。
(2)邀请医院专家为全体师生进行一次“青少年护眼”专题培训,其中包括眼保健操的规范动作分解。
(3)组织班主任老师进行一次“关注细节”的爱眼研讨活动。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告家长书等形式,每个班组织一次面向家长的爱眼护眼科普活动。
1、策略:定期监测确保教室环境符合有关标准。
3、邀请卫生监督局监测教学卫生相关情况,根据卫生监督局教室采光照明监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达标。
4、按照学校卫生标准,每月定期检查教室课桌椅排列,每月调整一次学生座位。
1、策略:通过家校共同努力,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活动:
(1)按照《中小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用眼的负担适当。
(2)家长和学校共同督促学生注意看书写字的姿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教师随堂提醒和纠正学生不良坐姿。
(3)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4)按照动静结合,近视与原始交替的原则安排课程与活动。
(5)每个班级由受训的老师集中讲解眼保健操的规范分解动作,并针对性个别指导。坚持每天上下午两次眼保健操活动,由老师负责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各班每周评优的依据。
(6)组织一次全校眼保健操比赛。
1、策略:加强学校相关制度建设,为学生良好用眼习惯养成营造支持性环境。
2、活动:
(1)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减轻用眼负担。
(2)建立视力定期检测制度,每学期由体检医院对学生视力进行检测,做好个人反馈和人群统计分析,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
(3)建议学校食堂每天配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和水果。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十
为贯彻落实教体局有关预防近视工作的精神,增强师生爱眼、护眼的意识,掌握正确的爱眼、护眼的方法,做好预防近视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增强师生的爱眼、护眼的意识,让师生都掌握正确的防治近视的方法。
1、利用学校宣传栏进行宣传,组织孩子们搜集资料并制作手抄报、宣传画。
2、在班级板报中开辟卫生角,要求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搜集预防近视的资料贴在班级的卫生角中让大家阅读,学校也会定期下发防治近视的相关资料供同学们学习。
3、定期举行卫生大课,进行预防近视的方法指导,提醒孩子注意用眼卫生,让每个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眼睛。
4、利用学校广播站组织老师和学生进行小讲座,让正确的爱眼、护眼方法深入人心。
1、培训家长。
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宣传,让家长在家中随时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掌握正确的指导孩子防治近视的方法,家校配合共同防治近视。
2、培训老师。
利用学校例会时间,对全体老师进行培训,让老师明确要求,学会正确的做眼操的方法,掌握正确的穴位,能够利用眼睛保健操的时间指导孩子做眼操。
3、培训学生。
通过班主任培训,对班主任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让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班主任老师要对班级孩子的`眼睛近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好近视的防治工作。
每个学期,学校会请专家进行讲座,对全体师生进行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活动,促进孩子爱眼、护眼意识的提高,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爱眼、护眼的方法。
1、定期开展眼操比赛。
学校分管领导牵头,组织领导、老师组成评委小组,对各班做眼操的情况进行评比,颁发奖状。
2、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下课不拖堂,按要求开展体育活动,上好体育课,让学生在校有充分的活动、锻炼时间,控制好作业量,保证学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十一
视力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爱眼、护眼知识和眼睛的.重要性,我校决定开展以“爱护眼睛、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爱眼护眼活动。
“爱护眼睛、从我做起”
(一)准备宣传阶段9月上旬
1、召开各班卫生委员会议,做好宣传工作。
2、9月17日,班主任向全校师生宣传预防近视知识,介绍学校护眼工作。
(二)活动实施阶段(在行动中内化)
1、组织开展办好一期“爱护眼睛预防近视”的板报活动,学一学“预防近视”知识。
2、开一次“预防近视”主题队会。
3、出一期“预防近视”主题板报。
4、认真做好每一节眼操。每天第五节课下课,做好“眼”,要求正确、人人过关。学校领导小组将定期抽测。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十二
(一)坚持预防为主原则。
把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幼儿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幼儿近视眼新发病率。
(二)坚持综合预防原则。
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幼儿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游戏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只是,培养幼儿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三)坚持常抓不懈原则。
把“防近”工作作为幼儿园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要求,将其贯穿到保育教育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四)坚持全园参与原则。
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一)成立佳佳幼儿园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全园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对各班级开展“防近”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
成员:xxx、xxx。
(二)工作职责。
2、组织协调教师开展工作;
3、督导、考核、评估“防近”工作实施情况;
(三)切实做好幼儿“防近”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将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园领导、教师、幼儿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幼儿在园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周计划,安排每周活动和作息时间。依据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动静交替、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游戏与活动。保证幼儿每天睡眠12小时。
3、教师可根据本班情况具体安排每天的眼保健操时间,组织幼儿学习做眼保健操,并做好记录。
4、每学期对幼儿视力做一次检测,由校医帮助完成。
(二)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在园内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
2、利用校讯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保健知识,培养幼儿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读书和用眼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坐姿,少看或不看动画片,控制幼儿与电视的距离等良好习惯。
3、教师应将培养幼儿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并贯穿于整个常规教育中,随时健全幼儿“防近”坚持制度,每天督促幼儿到户外活动或远眺。
4、通过家长会、校信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督促家长为幼儿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幼儿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轨医院就医。
5、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近”宣传活动。
建立科学完善的实施方案、检测方法和制度,保证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完成,科学评价防治效果。
学生近视防控方案(实用13篇)篇十三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防近”工作的开展,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遴选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学校(幼儿园) 的通知》(苏教办体艺函〔20xx〕12 号) 和 《关于开展第 5 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苏教办体 艺函〔20xx〕13 号) 要求。我校将在九月份开展第5个近视防控宣传月活动,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通过卫生橱窗、学校电台广播、学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开展面对教师、学生、家长的宣传活动,提高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对防近工作的认识。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切实将“防近”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一)学生们生活、学习环境对其视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学校已达到确保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符合用眼卫生标准,并按照要求合理配置课桌椅,另外,学校的所有黑板无裂缝、无反光、无炫光,每一个教室内第一排课桌前缘距黑板不少于2米。为了防控学生近视的发生,学校要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宽敞、明亮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为防近工作莫定物质上的保证。
(二)确保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进一步加强做操质量,做到人人都会正确做眼保健操。
班主任、副班主任和班级卫生委员负责对学生眼保健操姿势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纠正,要把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作为“防近”工作的重要措施,每天第二节课和第四节课的任课教师必须负责督促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要求学生动作100%正确,并配合值周工作有考核评比记录和总结。
(三)开展爱眼护眼“四个一”活动。
即“一查、一操、一课、一网”
1.“一查”即全校学生进行一次视力检测,爱眼活动从学生了解自己的视力现状开始。同时学生结合自己的视力现状开展一次通过以“如何保护我们的眼睛不受损害”为主题的班会,来使每位学生都能爱护眼睛、科学用眼的重要性,都能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
2.“一操”即眼操比赛:提高师生的重视程度,检查、展示眼操的成果,开展一次全校学生参与的.眼操比赛活动,评出优秀班级(3个,低中高年级各一个)。以眼保健操示范视频及眼保健操图中对于穴位、手法的要求作为评选标准。
3.“一课”即上好一堂以“保护视力”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课,利用班队课上好一次有关科学用眼的健康教育课,进行一次有关科学用眼的专题教育。
4.“一网”即一次通过网络平台的教育:学校利用学校公众号对家长进行一次爱眼、护眼宣传。将眼操介绍给家长,号召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做到家校配合。
(四)结合爱眼月开展坐姿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用眼习惯。根据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平时坐姿干预检查记录结合学生互评,评选出本班的坐姿标兵1-2名,在班级中树立好榜样。
1、9月9日一一9月16日,为防近宣传、发动阶段(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各班召开防近视宣传队课)。
2、9月19日利用集会时间进行“保护视力”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课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视力现状,制定适合自己的保护视力的个性方案。
3、9月19-25日开展坐姿评比活动。,以学生日常“三个一”,即读写时“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的执行情况作为评选标准,评选出本班的坐姿标兵1-2名,在班级中树立好榜样。
4、9月28日全校进行眼保健操比赛,并评选优秀班级(3个),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用眼习惯。
5、9月30日总结9月份全校开展防近工作情况。
各班要认真落实学校防近宣传月活动的各项安排,切实做好此项工作,要把对学生的防近教育工作做好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