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以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通过合理的结构和有力的论证,使文章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的一种文体。写一篇优秀作文,能够展现个人的思维深度和独到见解,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通过欣赏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经验。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一
3月下旬,六年级开展了一场场激动人心的篮球赛。当然了,我们六(3)班也不甘示弱,加入这场篮球赛的大比拼中。
3月23日中午,炙热的太阳无情地烤着大地,我们班在刚结束与四班的比赛中,败下阵来了。回教室的路上,大家垂头丧气。我们耷拉着脑袋,无比沮丧。
下午,体育组老师临时决定,为我们班举行复活赛。霎那间,全班同学皱起的眉头舒展开了。篮球队的同学的神情也立刻化懊恼为激动,眼神中流露出希望。
大课间时间马上要来临了。同学们信心满满地来到操场,篮球队的同学挽起衣袖,准备再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与六(2)班一争高下。
“预备—开始!”体育老师一声令下,决战随即开始。
第一个回合,二班竟然先拿到了球,眼见着方田带球就要靠近篮框,我班球员不慌不忙地防守,在他投球的一刹那,身为队长的黄东,猛地一跳,从方田手中夺下了篮球,以迅而不及掩耳之势绕开二班的防守人群,向对方篮球架狂奔而去,“黄东,加油!黄东,加油!”我们班的呐喊助威声,响彻云霄。
黄东听见助威声,奔跑得愈加卖力,如同风似地穿过防守的人群,以极快的速度突围到对方篮下。他双腿跳起,手里的篮球往上一抛,划出了一条漂亮的弧度,“哐当”,球进了。“耶!”同学们欢呼起来。
不知不觉,中场休息时间到了,我们领先于二班。同学们蜂拥地向篮球队员跑去,有的送水,有的递毛巾,忙得不亦乐乎。
下半场,我班的球员更是奋勇拼搏,不停地在操场上奔跑,似乎都不知道累了。我知道,这是一种无穷的力量鼓舞着他们—班级的荣誉感。
最终,我们以16比10的比分赢得胜利。我们全班沸腾了,大家欢呼雀跃,欣喜不已。篮球队员们热得两颊通红,汗如雨下,但是脸上再多的汗水遮掩不了他们无比灿烂的微笑。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二
一年一度的春季长跑比赛,在昨天下午拉开了帷幕。
操场上,各个班级的选手和啦啦队成员都站在了各自的位置。只听校长的一声令下:“文化小学第十一届春季长跑比赛活动开始了!”
每个班级各选出5个运动员,佩带着各自的班标号牌,走到了比赛场地。看!运动员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啦啦队员们手中的小彩旗不停的挥舞着,“加油加油”声此起彼伏。
低年级的小朋友的比赛似乎和我们没有关系,终于到了我们年组比赛了。“嘭”发令枪响过之后,我们班的班长“飞毛腿”像离弦的`箭一样,第一个冲在前面。我们扯着嗓子喊:“加油,加油”。他的外号“片脚”他仿佛不是在奔跑,而是在“飞”,咋眼功夫,就拉下第二名有100米开外。他在场上“飞”,我们在呐喊。另外几个选手也不甘示弱,名次也在年级的前面。很快冲线的时候,连老师都跑到了终点,我觉得那不是冲线,是整个终点的人在欢呼我们班的班长。他回到我们班级啦啦队伍的时候,大家直接把他抛到了空中,直接喊“飞人”。
女生中又美又文静又,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女飞人”小叶。老师也这样叫。她奔跑起来的样子像落叶,身轻如燕。反正我们老师和同学,万分宠她。因为他们为班级征得了荣誉。“加油,加油……必胜必胜……”
我们班的运动员从来都是最棒的,比赛很快就结束了。毫无悬念,我们男女生分别是年组第一,总分第一。啦啦队员的嗓子都喊哑了,但是,我们值得!
“我们赢了,我们赢了”欢呼声在操场上空回荡!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三
你知道吗?乐乐的爸爸可以说是我们小区最棒的足球好手了,要想打败他是很难的。
一次,我们和乐乐的爸爸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球赛。刘队主攻刘瑞麟,中场我、孙旭、乐乐和牛牛,手门员赵星语。乐队只有乐乐的`爸爸,所以他可以在一定区域内用手。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打败他,经过我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办法。
比赛开始了。我还没来及说出办法,刘瑞麟就来了个超高度飞球,不过乐乐的爸爸那超长之手把这球反射到刘队门前,但我们那手门员来了个横扫飞腿把球又传给了刘瑞麟。这个有惊无险的场面让我忘记说这个办法了。结果乐乐的爸爸从我们中间打出一条通道,那球直奔球门,这回手门员没能拦住。这时,我连忙把我队队员全部召集到跟前,跟他们小声迅速地说出了我的妙计。他们听后,不住点头。比赛又继续进行。
经过了2个小时的比赛我们已经筋疲力尽,现在终于等到宣布胜负的时候了,当计分员说到“刘队比乐队多1分,刘队胜!”的时候,欣喜若狂的我们跳了起来。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我们取胜的办法吧?我现在告诉你,我们的办法是:只要乐乐的爸爸拿球。我们几个就一拥而上把球抢过来。这就是我们取胜的好办法,怎么样,不错吧!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四
教学重点:
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学习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的进率,能够准确认、读、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能力目标: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地按排时间。
3、德育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法学法:
本课知识比较抽象,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以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激情导入,设计动画课件,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分层递进、逐步深入;突出重点、分散难度;利用旧知、探索新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游戏,贯穿练习;质疑反思、总结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一个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以申奥背景导入,在开课时让学生欣赏《我们赢了》影片的片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然后教师说:没有时间就不会记住这光辉的时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时间有关的知识。板书数学及文字课题。
二、操作体验,自主学习。
1.认识钟面。
(1)知觉感知。
因为有一年级的基础所以我先放手让学生观察钟面,直观感知。过渡语:“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有关钟表的知识,现在请大家观察自己手中的钟表的钟面,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教师把学生说的话重点板书:大格,小格,时针、分针、秒针。
(2)重点引导。
引导学生说出整个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字,也就有12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一共有几个小格呢?想,拨自己的钟面,个别说。
(3)说数法。
你是怎样数的?还有别的数法吗?同桌互说、个别说。并补充板书为12个大格,60个小格。
如果数小格在这里理解的好,下面的试一试就容易的多了。
2、认识时、分。
(1)动手操作,提出问题。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孩子,学生们通过直觉感知有了这么多的发现,这是鼓舞他们继续学习的良机,“同学们很聪明,除了你们发现的钟面上写的数字、大格、小格、时针、分针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钟面的知识呢?”
让学生拿出钟表,拨一拨(时针、分针顺时转动),然后,看能提出那些问题,从中选择一部分,如果不全面我再补充,打在大屏幕上,暨课本上的“填一填”。这样问题是他们自己提出的,他们感到亲切。自然在解决问题时他们也会觉的是自己的事儿。首先从情感上孩子们已经接受了知识,再次能提出问题说明他已经注意到这部分知识,从理解的层次上要比直接接受教师给的问题要强的多。
(2)小组汇报,交流、解决问题。
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1时=()分。
前3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从旧知过渡,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的有机结合,调动起学生动手热情,最后看动画课件演示1分、5分比较容易解决。
3.认识时、分的关系。
从一开始上课到现在学生大量的进行了操作活动,应该说有些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如果再一直拨表认识,学生的注意力会降低,所以我改变了方法。
(1)讲童话故事: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会学习,为此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作为奖励。你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输得非常不服气,于是它又约了小乌龟到周围种着12棵树的圆形运动上来比赛,大家猜一猜,这一次谁赢了?好,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一看。(课件演示在相同时间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乌龟只跑到第二棵树下。)其实,在我们今天认识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龟兔赛跑场景变成一个钟面)。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3)课件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验证学生的结论。
这样一来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迫切希望能揭开钟面上“龟兔赛跑”的秘密,通过动手拨一拨终于发现了1时=60分,而课件的生动演示,既验证了学生的发现,又使学生兴趣盎然。
4.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感受一遍1时=60分”从旋转的过程中定格出“试一试”中5个时刻。
(1)分类。
可以分为两类:整时,整时半和几时几分。学生自主分类,并说理由。
通过分类知道有9时、9时半、10时是一年级学过的;9时45分是分针指到大格刻度的情况,刚才练习数小格时已有了印象;主要是9时08分。
(2)读写几时几分时刻。
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区别时针、分针,得出如果分针指到大格刻度时可用口决计算最快捷,也可5个5个的数出是几分。如果分针还没指到10分,应该一小格一小格地数,是几小格就是几分,读时别忘了写“零”字,写时别忘了写“0”。
(3)方法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这是我最喜欢用的方法,及时反思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游戏练习,拓展应用。
1.表演游戏。65页“读一读”出示四个时刻先读出,再用动作表演,然后说方法,最后进行按时作息的教育。
2.找朋友。65页“连一连”找到朋友后要读出来,并说一下方法。
3.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的时间。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五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情境中,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
在具体活动中认识钟面。
教学难点:
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钟面、挂图、电子表。
学生准备:
钟面学具。
教学方法:
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挂图。
教师提示:中国人盼了多少年了,北京申奥终于成功了!让我们永远记住申奥成功的这个难忘的日子---(师指图上时间)。
2、教师出示钟面:拨出10时零8分。
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二、探索新知。
a、观察钟面。
1、师举钟面:请拿出学具钟面,仔细看一看,钟面上都画有些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2、教师指名汇报:关于钟面,你知道些什么?
钟面上有3根针——时针、分针、秒针。
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有序地进行板书。
b、拨一拨。
1、老师示范拨:让时针从1走到2,时针走1大格是几时?
时针走1大格是1时。
2、老师再拨:让分针从12走1小格是几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让分针从12走到1),走1大格是几分?
分针走1大格是5分。
3、设疑:请自己拨一拨,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走了多远?
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走了一圈。
你能把拨的情况给大家看看吗?
4、引导讨论:(教师边拨弄,边提问)1圈有多少小格?
有12大格,60小格。
是多少分钟?
分针走1圈有60小格,就是60分钟,时针只走了1小时。
得出结论:1时=()分。
c、我拨人认。
1、教师在钟面上拨出不同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2、教师引导讨论:你是怎样认的?
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时针走到几就是几时。
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时分。
3、组织活动:同桌之间进行你拨我认,再交换。
5、我说你拨:师说一个时间(如9时),学生在学具上拨出来。
6、教师出示电子表,你知道电子表上是如何显示时间的吗?
(两点)前面的数表示几时,后面的数表示几分。
三、练习巩固。
1、组织学生观察85页第1题,说一说每副图的意思。
组织分组,读一读钟面上的时间,并说说这个时间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
再说一说:这个时间你在干什么?
渗透按时作息的教育。
2、引导学生看懂85页第2题,再让学生独立连线,再相互检查。
3、独立、快速完成65页第3题,集体评议。
4、游戏:我拨你读。
同桌,一个人拨时间,一个人读出来是多少。
四、拓展性学习。
把自己一天起床,吃早饭、上学、放学、睡觉……的时间说给小伙伴听听,并把它记下来,制成简单的日程表。给爸爸妈妈看,也可以帮爸爸妈妈设计一个简单的日程表。
五、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我们赢了——认识时间。
钟面上有3根针——时针、分针、秒针。
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1大格是5分。
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走了一圈。
1时=()分。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六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教学,让学生自主、快乐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知道有关北京奥运的知识。
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进率,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2、读写钟面指示的时刻。
教学难点:
时、分间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
教学准备:
网络资源,钟面模型,钟表。
学生分析:
学生天天跟时间打交道,也已经会认整点,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再者相邻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所以建构起来是有些难度的。
本节教学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认读时刻、建立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时间观念;利用网络教学、多操作、多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数学实践中获得厚实的感性经验。这样才能实现“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把静态的数学结论建立在动态的体验、感悟和思考之上。”
教法学法:
遵循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本节课采用如下教法和学法。
1.小组讨论法。
在初步认识观察钟面时,允许学生互相交流。让孩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谈话,有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2.自主探究法。
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关系的时候。归还学生思维的过程,把发现、体验、探究等认识活动留给学生,促进学生自己提供学习材料,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自己发现规律,自己总结数学结论,从而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
3.合作学习法。
学生在个性化的探究与体验中有了心得,必然会产生想展示、想表达的强烈_教师及时地为学生搭建起互促共进、成果共享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本节课我是以申奥背景导入的。在开课时让学生欣赏《我们赢了》影片的片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然后教师说:没有时间就不会记住这光辉的时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时间有关的知识。
二、操作体验,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认识钟面——认识分——认识时——认识时分关系——认读几时几分——书写时刻。在教学中我层层设疑、分层递进、逐步深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并利用精心设计的提问和网络资源促思益智,以达到激发兴趣,唤起情感,激活思维的效果,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积极主动的用自己的智慧去探求新知。
在教学1时=60分的关系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拨动钟表,看时针和分针的运行情况,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去思考1时与60分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内在的联系理解1时=60分的道理。这样学生自己探索学会了知识,既记忆深刻,又扎实。
认识几时几分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认识分、时的时候,就注意到要为认识几时几分做铺垫。在认识完分的时候让学生小结:分针走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时的认识也是这样处理的。有了前面的铺垫,就减缓了教学几时几分的难度。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看几时几分的方法。
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我利用精心制作的网页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又进行的美的熏陶。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巩固练习设计的了3个题目。
1、时间作息表。(网络课件)2、拨时间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拨出时间,并说出拨的方法。
3、连线。(网络课件)。
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促进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生成时、分的时间观念。
四、总结拓展。
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学习内容的精要之所在。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注意的规律。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七
“我们赢了!”“我们胜利了!”“太好了!”操场上可真热闹啊!原来是我们班和3班的拔河比赛我们胜利了。
事情发生在今天上午。上午比赛前,3班的同学个个趾高气扬,还骂我们是“垃圾货”,我们也不甘示弱,回敬他们是“笨蛋队”。我们两个班都互相藐视着对方,好似两只好斗的火鸡。说得再多也没有用,就用比赛来决定吧。
第一局,我们个个信心十足,下定决心要赢。我们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就像用强力胶粘着。我们都准备就绪,迎战。只听裁判员一声令下,我立刻咬住牙,一个劲儿往后拉,把吃奶得劲儿都用上了。可谁知道,就在这时最前面的李东摔倒了,我们也一个个倒下去了。但是我们不放弃,又都站起来了,可是有的同学可能还没有回过神来,我刚想使点儿劲儿,后面的同学又倒在了我的身上。此时,我的双手摸得红通通的。就好像有一团火在烧,可我们又怎能就这样放弃呢?于是,我再次站起来,其他同学也站起来了,可是,我们这局还是输了,输得很惨。3班同学走了过来,用轻蔑的目光望着我们说:“我们刚才只不过才用了一点点劲,你们就倒下了,真不愧是垃圾货啊!”看着他们那得意洋洋的样子,我们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赢!
接下来,第二局比赛开始了。拉拉队正在为我们大声的加油,我憋足了劲,牙咬得更紧了,脚也拼命地蹬着地,用尽力气往后拉。最后,我们赢了,赢得很轻松。
到了最关键的一局——第三局。我们两个班就都好像斗红了眼的斗牛一样,恨不得把对方一脚踩在脚底。此时的我感觉牙都要咬断了,脚也像针扎一样痛,腰快要断了,腿也软了,但是我顾不了那们多了,其他同学也一样,都死死地往后拉。绳子千以下,后一下,我们也跟着前一下,后一下,双方就一直保持这这幅状态,不分上下。这局怎么这么长啊!但是我们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班胜利了!
“我们赢了!我们胜利了!”“太好了!”我们的欢呼声传遍了整个校园。我们这次胜利正应了那句话:人心齐,泰山移!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八
光阴荏苒,在六年的小学历程中,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比赛汇成了一部五彩缤纷的电影。成功与否,都承载着我们美好的回忆……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成功,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拔河比赛拼的是力气!我们班的同学个个精神抖擞,好像要迎接一场战斗似的!
“六一、六二各就位!”只见操场上放着一条蟒蛇似的粗绳,同学们走上“战场”,双手握住绳子,做好“战前”准备,“下面开始清点人数,一、二……二十八个!”体育老师说。
“好,准备!”听到体育老师的喊声,“战场”上的气氛愈加紧张。“嘟——”哨声响起,双方队员都使出全身力气,奋力的向后拉着。
哇!真可谓针尖对麦芒啊!两方选手不相上下!我们班的“大力士”满脸通红,犹如一个红富士大苹果,只见他咬着牙,仿佛把吃奶的劲都使了出来!看!啦啦队好像比我们还紧张,在喊着我们的口号:“六二六二,独一无二,勇夺一!xxx听着啦啦队响亮的口号声,我们一咬牙,心里想着:往常都是六一赢,这次我们就不信“打”不过他们班。我们六二一条心,绝不会辜负啦啦队和老师对我们的期望的!可那中间的红绳是那么顽皮,一会儿跑到这边,一会儿又偏向那边。
“加油!加油!六二必胜!”啦啦队的鼓励声那么响亮,那么有劲!这让我们浑身充满了力量。
“一二三!拉!”这力量,就如同下山的猛虎,六一怎能不服?“耶!我们赢了!耶!”看着六一班同学一个个垂头丧气,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我们班同学的心里别说有多高兴了,就像一群小鸟在操场上跑来跑去,难以掩饰内的兴奋。
回到班上,同学们的兴奋劲还没过去,在讨论着自己的经历,老师也欣慰的笑了。
这次比赛,让我学会了:无论做任何事情,只有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才能换来应得的成功!我相信,这次比赛会成为我的一个最美好的回忆!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九
今天,由于体育老师没有来,是其他老师帮我们上课。
那位老师让我们全班来玩接力赛,规则是一个同学跑到对面然后又跑过来与后面的同学击掌,被击掌的同学又迅速跑,这样翻来覆去直到最后一位同学,哪一组快哪一组就赢。我们迅速的站好,随着一声令下,各组的第一位同学飞快的冲出了队伍,由于我们这组有副班长,副班长就给后面的'同学加油鼓劲,渐渐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终于马上就到我了,副班长说:“姚琪琦,加油一会儿跑快一点”。我顿时感到心里有一股暖流。嘭,我以自己最快的速度飞奔了出去,我一直在加快速度,心里一直念着我不能拖后腿,加油加油你行的,我又奔了回来。终于不一会儿,我们组的最后一位同学跑了回了。耶,我们赢了。一阵欢呼声响彻操场,我们组的成员没有一个不欢呼的。这次活动让我知道团结就是力量。
今天,我格外感受到温暖。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十
奥!赢了!我在站队时小声说。我们和三班打雪仗,三班输得很惨,这是打赢三班几次中的一次。
在大课活时,我们班和三班似乎在同一时间内瞄上了雪地,不知是谁下了“挑战书”,待我出来时,已经“开战”了。
我看他们打得那么开心,心里好像有只蚂蚁在咬我,痒痒的,我也“参战”了。我抓了两把雪,看了看站在三班所有“战士”最前面的`高新宇,我马上就把雪下向这个“靶子”丢去,雪已经打在了她的身上,她还在看篮球比赛呢!她转过来时,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攒雪。灯她刚一走,又一把雪打在她身上,嘻嘻,又是我干的,还好,没被发现。他继续向前走。我又大胆的走到三班那儿,把雪丢在高新宇身上。坏了,被发现了,快跑!我跑得快,她追得更快,我跑到了我们班的阵地,她追了过来,结果被准备攻打三班的其中几个同学拿着雪“打”了一顿,她狼狈的跑了回去。可后来对我来说就不好了――我打一次,高新宇就拌我一次,我接着“打”她……不一会儿就站队了,时间可真快!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十一
・湖南省长沙市东郡小学一(2)班孙雅琮5月22日晴今天晚上,我和伙伴们一起,在长沙市工人文化宫参加了“长沙市第七届海尔杯少儿英才大赛”。我们表演的.节目是《闺女》。大家跳得很认真;我因为是站在最前排的,所以跳得更认真。最后,结果出来了,我们得了第二名,是银奖。别提我有多高兴了。爸爸、妈妈给我录了像,也很为我高兴。其实,我要悄悄地告诉你,比赛时我有一点点紧张呢。下次比赛,我想我再也不能紧张了。指导老师:曾艳军・(投稿:ccong于-12-2210:13:22编审:xsw)。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十二
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读过整时,对作息时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也知道时针短而粗,分针细而长。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在认识钟面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及它们的关系,学会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等。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相当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中我主要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于学生接受。教学中发现用钟表演示和用flash演示,效果很明显。
为了突出教学重、难点,力求体现“动手操作”这一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幻灯片和钟面模型演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帮助学生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在课堂中穿插了欣赏钟表图片,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具体反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受1分的长短。教师计时,学生做各种活动。结束后观察钟面上时针前后的变化,发现分针走1分经过了1小格,即:分针走1小格是1分。这样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通过先演示,再归纳的方法,很易于学生们理解。
2、通过感受分针的特点,探求时针的特点过程。教师用钟表演示,同学们细心观察,发现分针走1圈时,时针走了1小格,即时针走了1时,由此得到:1时=60分。此外学生们还发现时针走1圈是12时。
以上两个知识的讲解依靠的都是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所以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采取这种教学方法,效果非常显著。
3、对于钟面上时间的读法。先交代清楚读的技巧:找到时针、分针的位置。重点是3:08的读法是3时08分。本知识点要想让孩子们都掌握,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练习!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十三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时、分、秒》第一课时《我们赢了》。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点、半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表上的时、分、秒。时、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上课时我结合“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钟面,通过播放录象片段,抓住机会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然后通过实物演示画钟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及时间的进率,并通过学生动手拨学具钟面巩固了时、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基本掌握时刻,我设计同桌做游戏一个学生任意拨出不同的钟面另一个说出时刻。然后引导学生认识电子中面上的时间显示方式。本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出发,课件、网络辅助教学,学生互相学习,在游戏中学习。通过生生互学互助全班同学基本掌握了认读时刻。整堂课充满了欢乐,学生知识的掌握也很牢固。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和孩子们完全是一种朋友、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培养了孩子们积极向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
本节课在教学创意上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对教学本身的兴趣远远高于对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生动有趣、直观的数比较突出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十分成功地诠释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理念:
一、教学中十分重视开发和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时间、钟面的直觉,知识起点较高。一开课,通过让学生估计时间,了解判断时间的工具,从而切入钟面的讨论,引入课题十分随和和自然,如话家常。
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构建时钟运转状态认识结构,合情推理,自我获得时、分的概念及单位换算知识。
进入对钟面的静态认识后,我改变常见的出示现成的钟面组织观察和汇报的教法,继续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复现再造钟面,即画钟面。在画钟面时,顺着学生的思维,然后通过师生画的钟面的对比,突出了本课的知识重点“分”。在认“几分”时,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使用口诀或五个五个地数,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各自获得了“跳一跳摘到果实”的成就感。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由于二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尚未树立明确认识,全凭好奇和新鲜感,所以我在教学中引入了1个“神秘嘉宾”,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问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小叮当,激起学生好为人师的小小的虚荣心;又问学生敢不敢和小叮当去夺宝探险,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学生就在这样的氛围中,热情高涨,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
四、把抽象的一小时、一分钟时间概念的体验化为可见可数的日常活动。如在下课时,我告诉他们,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是10分钟,这样不停地联系现场实际就会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很有用的。
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在探求时分的关系及认读钟面上的时间虽然我用了大部分的时间,但有一部分学生还掌握不好,虽然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但有的已经遗忘,造成教学上的困难。整个课堂时间的把握也稍稍有点欠缺,在探讨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时花得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练习环节有点匆促。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几点不足:
1、没能握时间。因为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两个环节,让学生画钟面的时刻,而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有的已经画好,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画完。在时间上安排上不好统一掌握。
2、没能全面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更多的是对积极举手的学生的关注。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十四
这篇文章和一般议论文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有理有据的摆事实讲道理,还加入作者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仿佛一位睿智的老者和你面对面地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语言含义隽永,仔细品味,令人感悟至深。我感到这篇文章在教学的最大难点是对语言的理解,继而对整篇文章行文脉络和结构的把握。
我认为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于一篇课文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教师来讲就像指挥官面对地图的战略构想,对学生来讲是要攻克的高地上的那面红旗。因此面对一篇文章,教师应当清楚的知道:我要教会学生什么,学生应当学会什么。
在确定三维目标时,我考虑到本文语言和行文的特点,重点加入要学生“联系生活,对文章的基本观点进行拓展”的内容。也就是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的环节。具体的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品味作品中经典的文化言论和作者诚恳平实的语言;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情感价值观目标:准确理解作者关于成功的观点,在勤奋中走向成功。
教学重点、难点是: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
学习本文我认为要的是最重要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我们的课堂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这片天地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的舞台。例如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划出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对构成成功的条件所持的观点。并结合课文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对教学情境的设置也很重要。
二年级我们赢了(汇总15篇)篇十五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学生,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离不开直观教学。所以本课我借助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实物钟、钟面模型,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开始我先让学生通过画钟面感知钟面上有什么。然后用电脑作辅助手段,演示钟面各部分,分针和时针转动方向、走动的快与慢及动与静的画面,让学生在动眼观察、动口表达中清晰地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在认读钟面时刻时,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总结规律。在练习设计时,利用多媒体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有效激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时、分概念从感性材料的积累中逐步抽象出来,并回归具体应用。在教学本课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力求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验证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并讨诸于学习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揭示时、分之间的关系,学习看钟表的方法,就要在指导学生观察、启动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表述、帮助学生归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不足之处,在教学认读时间时时间有点过长,导致练习没做完,课堂总结归于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