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作者独到的思考和洞察力。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亮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好写作的要领。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一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一个春天来了。原来光秃秃的小山现在又充满了生机,漫山遍野的野花点缀在刚刚复苏的土地上显得异常耀眼。经过一场春雨的洗礼,大地又一次充满了盎然的生机。
我扛着铁锹走在最前面,父亲与二叔走在后面,说着一些生活中的琐事。
脚步一步步离坟地更近了,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
也是这个时间,这条小路,这块坟地。只是那时我很小,我是全家上坟队伍里最小的一个,常常像小精灵一样突然跑到前面,忽然又跑到后面顽皮地去捉弄表哥。等到了坟地我便更淘气地爬到一棵树上,每次奶奶都会朝我笑并且大声喊我下来,怕我摔着。我下来后她老人家假装着要打我。于是我们婆孙之间你追我赶总是我家上坟时的一段小插曲,引得全家大笑。可在四年前,这些开心、快乐、温暖的生活片段从此只能成为无法触及的回忆。
小的时候,我十分顽皮,经常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奶奶没有一点空闲时间,总是跟在我后面收拾。我家住在六楼,我与奶奶时常被“软禁”在家,我常闹着要出去玩,这时奶奶会像变戏法似的变出两块糖,我与她每人一颗,吃完,我就变得乖乖的,期待着下一次吃糖。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又到今年的清明节了。
爷爷是一名懂医术的人,是一名正宗的土医生,爷爷医治了很多的病人,可是他却无法医治我心中的伤疤。爷爷给我的印象一直不好,他始终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我无法忘记他们的迂腐,无法放下心中堆积多年的怨,无法原谅他们所做的一切。
事隔多年,回忆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我多想忘记曾经的事情,去勇敢的生活,可是它却像噩梦一样的时时缠着我。在我的记忆中,在我的脑海里,爷爷一家人除了和妈妈争吵与不和之外,没有其他的。或许一直就是冤家吧!记得以前他们曾经争论不休,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妈妈好几次做了走的打算。与此同时,我想起父亲,想起了他的迂腐,想起了他的残忍,想起了他的绝情,想起了……这一件件事情,清清楚楚地烙在了我的心里,脑海里,从来不曾模糊过,现在回想起来就仿佛发生在昨天一般。往事一件接一件,一环扣一环,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
一阵冷风吹过,我不禁打了个哆嗦,顿时感觉好冷,好凄凉。一阵风把我吹出了回忆,吹回了现实,一阵风吹干了我脸颊的心酸泪,却无法吹走我心中堆积多年的怨,无法吹走那噩梦般的记忆。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三
“清明时节雨纷纷”果然如此。今年的清明节是我想到了去年刚刚过世的祖母。
清明节是祭奠已故亲人的节日。而我们远在他乡没能回到自己的老家,给先人们上坟,除杂草、添新土。这让我们心里感到十分愧疚。去年的十月份,陪伴了我十一年的祖母去世了。
我的祖母非常疼爱我,处处护着我,别人给她买的好吃的,她都会留给我吃。还有长辈们给她的钱,她总是不舍得花,然后留给我当零花钱。祖母腰不好,但在我小时候,她还时时把我背在身上转圈圈。
随着岁月的流失,祖母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后来医生说他岁数太大了,这时的祖母已经九十多岁了,但即使在医院,每次我去看她,我的祖母都是笑着看着我。在去年十月份的一天,她永远离开了我们。
清明节虽然我们没有回去,但是在绍兴,我们也用老家的习俗给祖母烧了纸钱,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有邮递员,可以把钱送到祖母手里。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四
4月4日清时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每当到了这个节日我都会想起杜牧写得《清明》这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去给自己去世的亲人扫墓。
家人要团聚,或祭祖扫墓,或踏青春游。
这一天爸爸妈妈会带我去福州庙洪山陵园,给我去世的外公扫墓,还要提着香和纸钱去爬山,妈妈还买了一束鲜花。
我们怀着哀伤的心情把鲜花放在外公的墓前。
看着去世外公的相片,我和妈妈不由地流下了眼泪,妈妈告诉我,外公是个慈祥的人。
爸爸用红油漆把外公墓碑上的字又重新描了一遍。
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外公:我已经长大了,念二年级了,外公你现在要是还活着,那有多好啊!我还看见旁边的人有的在烧纸钱,还有的人在哭泣。
这时妈妈也开始烧纸钱,我就连忙跑过去帮妈妈烧纸钱。
烧完纸钱,我们一起在外公的坟墓前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便说:“祝外公在天上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和和睦睦。
我是多么的喜欢清明节。
因为这一天可以给去世的亲人送上一些礼物,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4月5日清明到了,爸爸、妈妈要带我和弟弟去山上给爷爷、奶奶扫墓。
在去山上之前,妈妈准备了一些饭、菜和酒,爸爸带上了鞭炮、蜡烛、香和坟标。
我们到来了爷爷、奶奶的墓前。
妈妈把饭菜和酒拿出来,放在墓碑前面。
爸爸先把坟标插好,再把蜡烛和香点燃。
接着,爸爸把香分给我、妈妈和弟弟。
我们一家人拿着香拜爷爷、奶奶。
我一边拜一边对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保佑我考上大学。
保佑爸爸、妈妈身体健康。
保佑弟弟快快长大……”这时,我想起小时候,爷爷很疼爱我,有好东西他总是舍不得自己吃,总是要让给我吃。
现在,爷爷去世了,我都还没有孝顺过他老人家呢。
想到这里我难过地想哭了。
拜完爷爷、奶奶之后,爸爸、妈妈开始烧冥币给爷爷、奶奶。
冥币有一百万、一亿、两亿面额的。
爸爸一边烧一边嘴里说:“这里有很多的钱不要抢,人人都有。
”我听了忍不住笑了,说:“这么多钱,还用抢吗?”
过了一会儿,爸爸开始放鞭炮了。
我们在鞭炮声中下山去了。
我想虽然爷爷、奶奶离开了我们。
但是爷爷、奶奶依然是最爱我的人。
因为我的身上有爷爷、奶奶给予我的血液。
我一定要好好地学习,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争光。
我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先辈。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五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为了纪念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我们经贸小学四年级全体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带着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了“双凤革命烈士陵园”为先烈们扫墓。
走进陵园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显眼的大字。
扫墓开始了,首先,有两位教师代表向烈士们敬献花圈寄托哀思,全体同学默哀了三分钟,对革命烈士三鞠躬,表达了我们青少年学生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此时,我仿佛看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壮举,仿佛看到了先烈们视死如归、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接着,我们在大队辅导员教师的带领下宣誓,带着我们亲手做的小白花恭恭敬敬地放在烈士墓上面。我心里默默念道:先烈们啊!您安息吧!我们一定好好学习,把祖国的未来建设得更加富强。
最后,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一些革命烈士的背包、衣服、水壶、证书,等等。还看到了烈士们英勇奋战时照片。看到这些照片,我的心情不比激动。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了烈士陵园。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幸福生活,我们要更加珍惜啊!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六
今天,我在家闲得无聊,我回忆了清明节发生的事,生活仿佛平淡了许多,节日的气氛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但我还是在许多事情中有很多收获,在节日中我收获了喜悦,在活动中我收获了许多道理,我知道我现在知道的道理和知识有限,但是我坚信,经过我的努力,我一定会超越别人,超越现在的自己,如果在人生中生活像一杯美酒,那么时间就是一场忘醉,我在时间的流里,不过是一滴渺小的水珠,我在人生的道路,不过是一个渺小的人物,如果我不继续努力,就可能变的比现在还要渺小,而我的梦想会离我越来越远,我和我的'梦想就像后裔想去追逐嫦娥,但捉到的只是泡影,,我想离梦想越来越近,有什么办法那?只有努力学习,所以为了梦想和生活,我立下决心,突破任何困难也要完成我的梦想。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七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开始于周代,每年冬至后108天是清明节。清明节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清明节又叫寒食节。
关于清明节还有一个感人的由来。传说晋文公重耳在逃亡中,一天饿昏了,他的随从介子推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烤着给晋文公重耳吃。晋文公重耳执政后,重赏那些有功之臣,却忘了赏介子推。有人提醒说也应赏介子推。晋文公重耳带着大臣去赏介子推,谁知介子推已经带着老母亲躲在绵山上,有人提出烧山,因为介子推那么孝顺,一定会带着母亲出来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晋文公重耳和随从上山去看,只看老母亲和介子推在一棵大柳树上烧死了。晋文公重耳非常伤心,下令从此以后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所以这一天叫寒食节,又叫清明节。
关于清明节有许许多多的习俗,有祭祖,扫墓,踏青,植树。清明节这天爸爸,妈妈还去纪念逝去的先人,去给逝去的先人扫墓。清明节这天我们还要植树,俗语说的号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点都。清明节后天气渐渐暖和,农民伯伯也开始抓地了。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在清明节这天去缅怀那些革命先烈让他们在地下安息。
初一:是是非非终究。
上一篇:退一步,海阔天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八
我哭了,哭得很伤心。记忆最深刻的两个字(龙燕),不再被我喊出。
每次静静的坐在某个地方,那些画面,和你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就会浮现在眼前。
每当这个时候,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由此我不敢再回想。其实我走后还回来过,我去了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反反复复的把那条路走了很多遍,我知道故伎不能重演。有时候我在那个台阶睡了一天,那棵樟树下得台阶是我们的地盘,我们坐在那儿吃盒饭,我吐了一地,你说好恶心,我们都笑了。当我听到有人说你在哭,我急忙赶到,帮你暴打了那个人,然后把他抓到你身旁,让他跟你道歉,而且还要真诚点。也许你真的不记得了。
姐,你当了我一年的姐,谢谢你对我这么好。在我哭得时候,你安慰我;在我开心的时候,你陪我一起开心;在我遇到挫折与失败的时候,总是你在我身边陪着我,鼓励我,用最坚定的目光看着我。那两个月,没有你们,我习惯跟尾鱼似得,潜弱在茫茫人海中。
每当我看到这张毕业证,我真的想大哭一场,我一点都不想毕业,那些年的童真,我、我真的想再倒回去,我们的故事有喜有忧,总是那么匆匆。我总是很习惯的再去那条路走一遍,走走停停,回忆各种画面,我低着头,看着自己走的路,凝视的看着。每天我都听着悲伤地歌,唱着悲伤地歌,我总是很想很想再回到那些天,我头里总是想的那些人,在那个班,我写过的作文,坐过的位置。我忘不掉,我怀念那些日子。
下次见面的地点,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也许不会见面,也许是没有机会见面,姓吴的,偶告诉你,偶想你,偶忘不掉你。泪水总是会划过嘴角,我在迷茫中寻找出口。眼镜没有模糊,看清一切。我总是编些忧伤的歌,唱些忧伤的歌,坐在篮球架下,凝视着一个地方,她(他)们说我得了忧郁证,总是这么忧郁,都成了忧郁哥了。和姓吴的一起坐在树下的台阶上吃盒饭,我们说着说着,突然我就不说话了。因为她总是给我说她做的那些傻事,我沉默了一会儿,起身说了再见,就走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想着我们过去的事,着算思念还是算喜欢。我不知道我怎么了,刚发生的事,刚过去,我就忘记了,我、我得了健忘症?是不是啊医生!医生!
说真的,我想念那希日子,那些事,那些人。有时候甚至想得忘记吃饭,忘记睡觉。坐在书房里看着你们写给我的纸条,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就连我晚上睡觉梦中都是你们,有时候梦见你们,我在地上打滚,然后突然醒来,然后就哭了。有时候一个人在家,全部的窗子关了,窗帘拉好,门反锁,所有电灯关了。dvd打开,放着《被伤过的心可以爱谁》拿着话筒就唱起来了,撕心裂肺的唱着,一唱就是几个小时。累了就睡再地板上看着天花板,整个房间灰暗暗地!
吃过晚饭,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拿着一瓶酒,喝着,一个人喝着,边走边喝着,回想着以前。然后奔跑着,毫无目的的奔跑着,路灯照着前面的路,感觉头昏昏的。
如果没有如果,曾今已是曾今。过去早已过去。谁是谁的谁,谁为谁哭泣,你是否会原谅我。
原来我是一个不爱笑的人,自从来到这所学校,认识了你们这群爱笑,有点“神经质”的朋友们,我变了。还记得在这个学校的最后一个学期,我感觉时间它太过分了,总是走得这么的匆忙,一年前我认识了王凤媛,我最好的朋友。还记得我们四个篮球王站在篮球场上打篮球,有时候真搞笑。我们在雨中打篮球,一起坐在台阶上说着我们的悲伤以及快乐;一起在雨中散步,说着往事;我们像群小孩子在走廊上疯打;我们几个篮球王,一起并排走在走廊上;运动会上全部的人都站起来为我加油。我们每天没心没肺的笑着,打闹着,早晨,我们坐在操场的中间看日出。我们一起去三楼探险,调戏那个刀疤女,呵呵,我们并排走在放学路上。
我恨时间恨它的匆忙,恨它从不停留。我离开了那座城市,无法挽留时间,我们都还是跨出了学校的大门,还记得要分离那天,大家都是一张笑脸,我,赵帅,江溪站在教室中间唱着《朋友》同学们也唱着,那声音是多么的雄浑,整个学校都能听到,那个画面我不会忘掉,因为我知道那是我们的回忆,不能被遗忘掉,你们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一种不可缺少的习惯,一种无法修改的习惯。
我是如此的想你们,不知道离开之后,你们是否曾不时地想起过我的名字,恨你们在一起的那段记忆,像折纸在水里缓缓绽放,像眼前一望无际的枯草疯长,仿佛一年的记忆已是一生。有时候我也会遗忘,在烈日暴晒一下午的晨光之后,我会突然想不起我们是怎么相识,为什么会离弃。我甚至想不起我记忆中你们的样子,但是却能够想得起留在掌心里的些许温暖,感觉得到我冷背脊的孤独,以及我内心深处的哭泣。
龙燕,王凤媛,江溪,李武裔,罗红梅,李琴,黄泽川,吴俊蓉。你们是我在这个学校最美好的回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不可能再有从前的快乐,幸福,悲伤,痛苦。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九
又逢清明节,记得小时候,每逢到了清明节,妈妈总会带着我来到绍兴老家去上坟。
到底是怎么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细地把土包上的杂草拔干净,接着又将带来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两个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里还不知在小声嘀咕着些什么,大家的神情都十分严肃,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声。可是不知为什么,只见妈妈生气地看了我一眼,还让我对着这两个土包拜两下。“为什么呀?”我当然不乐意,这是什么东西呀,又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见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我觉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妈妈,这两个是什么东西呀?”我奇怪的问。只见妈妈神情严肃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轻轻对我说:“这两个小土包里埋着妈妈的爷爷和奶奶。”“妈妈的爷爷奶奶?”我心里顿时觉得很难过,妈妈的爷爷奶奶为什么会埋在这里的呢?年幼的我,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后,我却还是毫无怨言地对着坟墓拜了两下,因为我知道,妈妈心里也很难过,尽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后,我将埋在心里的疑惑通通对妈妈说了出来。“妈妈,为什么今天你们要这样啊?你的爷爷奶奶又为什么在两个土包里呢?”我问妈妈。妈妈沉默了许久,对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的故事。
原来,在妈妈小时候,爷爷奶奶对她有着深深的爱。妈妈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爷爷奶奶都会将他们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带给妈妈吃,而他们自己却十分省吃俭用。有一次,他们为了将一块馅饼留给妈妈吃,由于时间放得太长,饼都发了霉。可是,却只好冒着风雨将馅饼送到妈妈的学校。妈妈虽然没有吃这块饼,但心里却是那样的感动。……听完了妈妈的故事,我终于知道,妈妈为什么如此敬爱他的爷爷和奶奶了,但是我还是不懂,妈妈那时候为什么没有东西吃呢。现在,我明白了。
关于清明节的回忆还有很多,这些记忆将陪伴着我直到永远。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十
“春暖花开念亲恩,黄土垅中寄哀思”,在这思亲祭奠的季节,天空总是细雨纷飞;绵绵的阴雨、绵绵的思念,打湿了记忆的门坎,也打痛了我这颗回乡游子的心。
父亲长眠的地方此时杜鹃花开得正艳,微微的山风吹过,像是杜鹃鸟儿的啼血吟唱,也像是对已逝亲人深情的呼唤,声声悲泣。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一年多时间,而我始终相信这只是他的又一次远行,就如儿时的傍晚,母亲做好了晚餐,我们伸颈眺望着夕阳西下的村头,而那个披着霞光的熟悉身影总会如期地出现;那身影是一座山,那身影是一片天,那身影便是我们生命安全的港湾。如今,年迈而慈祥的老母亲每天都仰望着茫茫苍穹,在那渺渺云海寻觅着她心中的天国,寻觅着她生命的另一半,也在寻觅着她的精神寄托。
父亲的故去,终然是他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而留给我们的除了思念的痛苦外,也对人生真谛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感谢父亲把我们带到人世间,感谢父亲把我们养育长大,更感谢父亲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做人。
父亲,儿子永远怀念您!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十一
四月里,云暗雨细,记忆里飞出一串串晶莹的泪。四月里,风沉泪长,红尘中颠簸着一叠叠光阴的故事。
走进四月的扉页,“清明节”三个黑色的大字,无情地提示着这个月份的不寻常。四月,注定要与灰色再次重逢;四月,注定要与伤感再次交集;四月,注定要写满思念与哀思。
前两日,我们姐妹三人,偕同年迈的父亲,带着几个孩子,乘着缕缕清风,载着浓浓思念,迈着沉沉脚步,来到母亲安眠的地方悼念。
距离清明还有几天,可是前来追悼亲人的人可真不少!看着安息堂前的空地上那一排排的车龙,再看看正从山下不断赶来的人流,我们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推开记忆中那扇沉重的大门,踩着沉重的脚步,怀着沉重的心情,我们来到了二楼——安放母亲骨灰的房间。走进距离母亲最近的地方,静静地凝视母亲慈祥的面容,千言万语堆积在心头,却始终无法表达出内心的哀痛。小心翼翼地点燃一束清香,点燃三百六十五个日夜累积的思念,点燃有关母亲的所有记忆。
透过袅袅上升的烟火,我仿佛看到了母亲虔诚地点燃香火的背影。为了保佑全家内外的安康,一上车就会犯晕的母亲,硬是克服坐车的种种不便,每年不管大小节日,都要到各地为我们这些子女祈福。以往的我,并不能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总是埋怨她不顾身体要到处奔波。现在的我,却只能借几缕清香,来追忆母亲的慈爱,想到这里,我的眼眶不知不觉红了起来。
点完香,我默默地端祥着母亲的遗像,任自己的思绪随着往事流转。母亲为人热情大方,对待亲朋友好友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
每年年底,母亲就开始张罗着准备“发粿”了。做“发粿”不是一件好差事。首先要买回酵母来催发面粉发酵;接着还要煮一大锅的地瓜,等地瓜煮熟了,再放进一个超级大的盆子里压,挤,直至变成一团;最后再放进发酵的.面粉一起搅拌。等到这些吃力的活干完后,还要把它们揉成一块块圆形的发粿,再放进锅里蒸。蒸“发粿”的时候,要有一个人守着灶火,火不可太旺,否则“发粿”会烧焦,也不可太弱,否则“发粿”会蒸不熟。
每年母亲都要做几十斤的“发粿”。“发粿”存放的时间长,可以存放两三个月,所以,母亲总是喜欢多做一些。这些“发粿”除了用来祭祀神灵外,大部分都被母亲用来赠送左邻右舍及亲朋好友了。每次“发粿”新鲜出炉时,我们这几个姐妹总会最先品尝到。因为,母亲要根据我们的口味为调整“发粿”的味道。等到确定“发粿”的味道适中时,她才会拿出来叫我们四处送人。
还记得母亲去世那一年,家里还存有许多“发粿”,说来也奇怪,本来可以存放很久的“发粿”,在母亲去世后,却全部发霉坏掉了。当时,父亲是多么舍不得把它们扔掉啊!可是,坏掉的东西又怎么能再吃呢?母亲如果在世,也一定会不舍扔掉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食品的。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慷慨而热心的妇女。只要是她自己种的,自己养的,都可以拿来送人。每次看到她笑呵呵地把自己种的花生、弄的地瓜粉、做的“发粿”等农产品到处赠人时,我都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她这么辛苦地付出,只是为了送人?每当母亲看到我不舍的眼神时,总会摸摸我的脑袋,微笑地说:“东西再做就有了,跟别人分享成果才是最大的幸福!”或许正是母亲这样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着我,长大后,我跟她一样,乐于助人。每次看到同学有什么困难,或者同事遇到什么挫折,我总会主动伸出自己的援手,我已经习惯了像母亲一样:做一名默默无闻却又甘于奉献的普通人。
从光阴的往事中走出,我小心翼翼地摸着玻璃窗,心疼地摸着窗上那张照片。“妈妈,我们来看你了!带着你生平最爱吃的东西来看你了!你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吗?不管你身在何方,在我们心里,你都不曾离开!不要再担心我们了,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好!”
收拾好东西,整理好伤感的情绪,带着对母亲的无限思念,我们一行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安息堂。
从山上回来,我的眼前一直浮现出母亲生平的音容笑貌。“清明时节泪纷纷,追忆亲人思无穷。”揣着对母亲的无限怀念,我把自己的泪水吞进肚子。我相信,母亲一定不愿意看到我这幅伤心的模样。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十二
去年的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驱车去万佛公墓扫墓,那里安睡着最疼爱我的太姑姥。
我的太姑姥是个慈祥的老人,从我记事儿的时候起,她就已经八十多岁了,她一生没有子女,一个人孤独的生活,每逢节假日,妈妈总会带我去看望她。每当看望她时,她脸上总会挂着微笑,使我感到格外亲切,每次,她还会送我一些小礼物,耐心的教我做一些事情。
令我记忆忧新的是教我划火柴,那时,我还没上学,胆子非常的小,但太姑姥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拿来一盒火柴和一个铁盆儿,太姑姥先划了一根儿,火苗出现了,我吓得躲得远远的。这时,太姑姥递给我一根儿火柴,让我试着划一下,“来,不要怕,你试试”。太姑姥轻轻的对我说。但我仍然很害怕,双手藏在背后,紧紧的贴在墙角儿。这时,太姑姥又划了一根儿火柴,亲切的对我说:“来,不要怕,你看多神奇的火焰,这火苗能煮饭,能取暖,能照明,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当火柴快燃尽的时候,太姑姥把火柴扔到铁盆里,接着把我拉过去,把一根儿火柴递到我的手里,这时,我的恐惧感被神奇的火焰赶走了,我轻轻的划了一下,火苗没出现,太姑姥说:“用点儿力气。”于是我又划了一下,火苗出现了,我赶快把它扔到盆里,“你要让它多燃一会儿,不会烧到你的手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用处。”太姑姥对我说。于是,我又划了一根儿火柴,这次我不再害怕了,因为太姑姥的大手握住了我的小手,这时,火柴充分的燃尽了,接着,我又自己划了第三根儿,第四根儿,就这样,我学会了划火柴。
后来,太姑姥又教了我很多小常识。妈妈告诉我,太姑姥年轻时是一个小学老师,教了四十多年的书,她的学生分布在世界各地,每年太姑姥生日时,她的学生们都会从世界各地赶来,为她庆祝生日,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
太姑姥96岁那年因骨折住院了,我去看望她时,她还亲切的对我说,等她好了,出院后跟我一起去散步,没想到她这一住院,就在也没出来,因肺部感染在医院去世了,当我听到这一消息时,我忍不住哭起来,就像失去了一个知心朋友。
如今,我又站到了太姑姥的墓前,遗像上的她仿佛对我微笑,好象一直陪伴在我身旁,看着我慢慢长大。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十三
很久很久以前,据说齐国公子重耳为了争抢王位,半路中了一支冷箭,迟到了半步,从此开始了艰难的流亡生活。
一个冬天,天寒地冻,部队里的粮草已经用尽,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公子重耳也已饿得差点虚脱。正在他昏迷的时候,介子推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碗热乎乎的肉汤,公子重耳迷迷糊糊中闻到肉汤那诱人的'香味,他大口大口地喝完肉汤,这才保住了性命。后来,人们才发现,那碗肉汤竟然是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来的,给重耳熬制的。
后来经过重耳的努力,他终于登上了王位。于是对跟随他忠心耿耿的大臣论功行赏,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没有辩解,而是默默地背起了老母,从此隐居深山。过了很久,齐王终于想起了介子推,就派人请他出山,可他死活不肯。齐王只好放火烧山,想逼他下山,可介子推和老母抱着柳树活活地烧死了。
齐王悲痛欲绝,便下令把每年四月五日定为清明节。从此,每年清明节便成了人们扫墓、祭奠祖宗的日子。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十四
弟弟口袋里的彩色小石子,撒了一地;聪聪手里被用来装小蝌蚪的塑料袋,被扔进了水渠,溅起了无数水花。它们奋勇向上,但最终,却是落下,落下。好几只蝌蚪,被困在了袋子里,它们用自己的小尾巴,使劲地敲打着袋子。弟弟跑过去,很小心地拨开袋子,放蝌蚪们出来:“走吧!走吧!赶快去找你的妈妈吧!”“叫你别去碰,你偏不听!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很响的一个巴掌,弟弟惊呆了,我也惊呆了。眼泪从他的眼角大颗大颗地落下来,打到满地的彩色石子。他先是啜泣,很小声的那种,肩膀一一耸一耸的;然后便是放声地大哭,哭声中满是委屈和倔强。
一阵风从天空中飞过,带着弟弟的哭声飞过。无边无际的油菜花,随着清风摇曳,像妙龄的舞娘,踏着春天的飞毯飞过。
一切的辛劳,都付之一炬,蝌蚪,石子,油菜花和蒲公英。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汽车的远离而悄然逝去。我突然感觉到一阵前所未有过的疲惫。那些大片大片的金色;那些成群结队的生灵;那些五彩斑斓的大地的结晶;那些像白雪或水晶球一般的旅行者以及那些回荡在花田上空的阵阵爽朗笑声,都将深深地烙入我的内心深处,慢慢演变成我对于春天,对于乡村的美好回忆。
归来的路上,我一个人座在车子的最后,望着窗外发呆。真的很累啊!“姐姐!”弟弟跌跌撞撞地跑过来,伸出小手,说:“姐姐,你看!”一棵残缺不全的蒲公英静静地躺在弟弟的手掌心里。“我刚才偷偷藏在帽子里的。嘻嘻!我要带回去给小宇看。”弟弟已经恢复了他的快乐,丝毫不介意也不记得刚才发生过了什么事。“被你打败了!”我努力地摇了摇头,微笑重新占据了我的嘴角,我又找到了春天:“记得小心收好哦!”弟弟使劲地点点头:“这是我们的秘密,好吗?”“咿!你好象在做广告哦!”“哈哈哈!”弟弟做了个鬼脸,小心翼翼地把蒲公英又一次藏进了帽子里,然后唱着不知名的儿歌,再一次跌跌撞撞地跑开了。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十五
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味,碎碎点点的小花早已冒出来;门口那几棵万年青的枯树枝上,也冒出了嫩绿的叶子;鸟儿在几棵树间蹦来蹦去,歌颂着生活的美好……这一切的现象,是告诉我四月来了吗?是的,四月在几场春雨中来了。伴随着四月,清明节也来临了,它带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到来了。
现代化的社会在不断进步,清明节扫墓祭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有网上扫墓,陵园扫墓和最传统的下乡扫墓。我家选择的是下乡扫墓,因为这中间可以到乡下去散散心,亲身给老祖宗上香祭奠。
4月3日,又到一年清明时节。这一天,我和妹妹跟随爸爸叔叔爷爷几人,一起坐上了会老家潘集的汽车。
我们的汽车是从大桥出发到潘集的。汽车行驶得很快,但离老家潘集还有一段路程。车窗外,一排排高大挺秀的树影不停闪过,它们像卫士一样,守护着蜿蜒的公路。汽车开的慢了些,我边教妹妹唱着歌,边向车窗外看着风景。
乡下划界清晰的农田,绿油油的一大片田总会有那么一两片田上种着金灿灿的油菜花。油菜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那是谁都忘不了的。金黄的油菜花算是四月里最具特点的花。
农田旁还有湖,湖面平静得像一面干净的镜子,微风一吹,湖面就会泛起涟漪,一圈圈波纹在湖面上荡漾开来。湖口泊着几艘农家渔船,湖的四周被农田包围着。
一路上,乡下农屋是常见的一道“风景线”。农屋不再是用土砖砌成的,而是整洁漂亮的乡下小别墅,别墅却仍不失小屋原来的那种纯朴和独特美。
每家农屋的院子里都会看见几棵桃树、梨树。桃树上的桃花和梨树上的梨花全开了,正是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桃花是水红色的,梨花则是米白色。桃花象征幸运,梨花象征纯洁。它们各有各的美。领略了一路的风景后,我们下了车。踏上了曲折的小土路。沿着土路走了一会路,便要上山坡了,我和妹妹小心翼翼爬上山坡。穿过几片麦田后,就看到了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墓碑。
我们这个家族姓杨,我和妹妹如今是这个家族的重孙。从老爷爷那一代到我们这一代,中间已过了四代的变迁。
我了解到,杨姓的起源有四个,其中一个是因功赐姓,隋代杨义臣之父为国捐躯。当时杨义臣本姓尉迟氏,年幼,养于宫中。长大后,杨义臣伴随在隋文帝杨坚左右,不免引起隋文帝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于是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编制属籍,为皇从孙。”
杨氏家族中出过许多大人物,如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隋朝时代的杨坚皇帝……要说杨氏家族的大人物一一列出,那可真不少。
该祭奠了,我和妹妹给老爷爷老奶奶上了三炷香,然后把买来的冥币和黄纸点燃,烧给九泉之下的老爷爷老奶奶。爷爷让我和妹妹向老爷爷老奶奶的碑前鞠躬,我和妹妹鞠了三个躬,让太公太婆保佑我俩学习优秀,考个好大学。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天下着细细毛雨,不时阵阵凉风吹过。大人们把鞭炮放了后,就下坡了,结束了扫墓活动。
我们又坐上了回城的车,我在车上回忆着杨氏家族的历史和杨姓起始,心里缅怀着故去的亲人。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十六
冬去春来,又到清明节了,妈妈给我讲起了外公的故事。
在外公还在世的时候,外公是荣塘一中、荣塘二中、拖船中学的主任,他在外面很有威严,但是为人友好,广交朋友。虽然外公在外面很有威严,从不开玩笑。可是在家里对家人非常友好,特别是对大姨、小姨和妈妈。
有一段时候,妈妈在外面工作,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回。每次妈妈快要回来的时候,外公就站在阳台上等着妈妈,妈妈一回来,外公就大喊“我家的二小姐回来咯!”,就急急忙忙的`跑下去了。因为当时自行车是非常好的东西,外公小心翼翼的把自行车提到家里,每次都要用油把自行车擦得光光亮亮的,每一个铁环都要擦。
大姨工作了,家里经济条件刚刚好起来的时候。外公突然患了脑中风,就瘫痪了。虽然大家精心照料外公,可是外公还是在20xx年去世了。
我想:外公真是太可怜了,如果妈妈早生我一年,外公就能见我一面。而且,我都没有去外公的墓前拜一拜,太可惜了。
我虽然现在不能去外公的墓前拜祭,可是我可以在网上给外公拜祭。我在无尽的爱网站里创建了一个墓园,并且为外公记上了黄丝带,献上了我最喜欢的勿忘草和香槟,还点了祈福灯,折了千纸鹤。
还为外公在祈福树上祈福,我这样写道:外公,我是您孙子。虽然我从没见过您,但是,十年了,我一直没有忘记您。希望您在天堂平平安安,过的幸福。
我还为外公献上了年糕,这样写道:外公,虽然年已经过了,您也没有陪我过一次年,但是,这碗年糕,献给您。
我就这样,过了一个高科技的清明节。
文档为doc格式。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十七
春日里的四月,便是祭拜先人的时节,长辈们带着严肃的心情而去,而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则是满脸的笑意,像外出踏青似的,对乡村有着无限的向往。
童话中的乡村,有着大片大片金色或浅绿色的麦田。而这里的三月,遍地的油菜花,应该都开好了吧?约莫一人高的花田,望不到边际的金黄色,走近仔细地嗅,还能闻到一股太阳的味道。置身其中,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一片金灿灿的颜色。
太太的坟,被埋在了山顶,一年没来,这里又变化了许多。大人们决定先去探路,留下刚上大学的小姨看着我们。小姨从不管我们,只是一个人座进车内玩她的手机,然后不时探出头来,叮嘱我们:“当心点啊!”我们丝毫不觉得和我们隔着两辈人,且素未谋面的太太会比小蝌蚪更加有吸引力。往年的三月,天气应该是很热了,大家都脱去外衣,穿着彩色的毛衣穿梭在花田里,金色里又多出了几种和谐的色彩。
花田的中心,有一块很小的自留地,那儿开满了大大小小的蒲公英。因为比油菜花矮了好一大截,所以,被保护的相当好。“可是这样它们就不能旅行拉!”是满脸稚气的弟弟,我知道,他刚学过《蒲公英的种子》。一个单纯而又善良的孩子。“帮帮它们吧!”弟弟很小心地打碎了蒲公英的‘绒球’,轻轻地将它们捧在手心里,高兴地举过头顶静静地等待着一阵清风,送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去别处旅行。有一颗种子飞进了弟弟的头发里:“别拿出来,我喜欢让它在这儿安家,我能照顾它。”仍是满是稚气的脸,可稚气中却多了一份坚定。弟弟的声音,回荡在花田的上空。
他的话,像雨水一样浇灌进土壤里,流到每一株植物的心里。
弟弟口袋里的彩色小石子,撒了一地;聪聪手里被用来装小蝌蚪的塑料袋,被扔进了水渠,溅起了无数水花。它们奋勇向上,但最终,却是落下,落下。好几只蝌蚪,被困在了袋子里,它们用自己的小尾巴,使劲地敲打着袋子。弟弟跑过去,很小心地拨开袋子,放蝌蚪们出来:“走吧!走吧!赶快去找你的妈妈吧!”“叫你别去碰,你偏不听!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很响的一个巴掌,弟弟惊呆了,我也惊呆了。眼泪从他的眼角大颗大颗地落下来,打到满地的彩色石子。他先是啜泣,很小声的那种,肩膀一耸一耸的;然后便是放声地大哭,哭声中满是委屈和倔强。
一阵风从天空中飞过,带着弟弟的哭声飞过。无边无际的油菜花,随着清风摇曳,像妙龄的舞娘,踏着春天的飞毯飞过。
一切的辛劳,都付之一炬,蝌蚪,石子,油菜花和蒲公英。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汽车的远离而悄然逝去。我突然感觉到一阵前所未有过的疲惫。那些大片大片的金色;那些成群结队的生灵;那些五彩斑斓的大地的结晶;那些像白雪或水晶球一般的旅行者以及那些回荡在花田上空的阵阵爽朗笑声,都将深深地烙入我的内心深处,慢慢演变成我对于春天,对于乡村的美好回忆。
归来的路上,我一个人座在车子的最后,望着窗外发呆。真的很累啊!“姐姐!”弟弟跌跌撞撞地跑过来,伸出小手,说:“姐姐,你看!”一棵残缺不全的蒲公英静静地躺在弟弟的手掌心里。“我刚才偷偷藏在帽子里的。嘻嘻!我要带回去给小宇看。”弟弟已经恢复了他的快乐,丝毫不介意也不记得刚才发生过了什么事。“被你打败了!”我努力地摇了摇头,微笑重新占据了我的嘴角,我又找到了春天:“记得小心收好哦!”弟弟使劲地点点头:“这是我们的秘密,好吗?”“咿!你好象在做广告哦!”“哈哈哈!”弟弟做了个鬼脸,小心翼翼地把蒲公英又一次藏进了帽子里,然后唱着不知名的儿歌,再一次跌跌撞撞地跑开了。
清明节,学校放假了。我问爸爸妈妈要回老家去吗?爸爸说,今年就不回了。我有些踌躇地说:“那么,不回去看外公了?”爸爸说:“你在做梦呢,你外公已经去世了!”
是啊,外公的确已经过世了。我坐在车里,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建筑,任凭思绪不断倒流。
那一年,那一天,天空飘着细雨。我和妈妈搀扶着外公走在通往老宅的泥泞小路上。我紧紧抓住外公的手,他的手心湿漉漉的,满是汗水。外公久经疾病的折磨,我的耳边清晰地传来他因为吞咽困难而发出的哽咽声。
外公在医院里一直记挂着回家,即使疼得佝偻蜷缩也不停地念叨回家。外公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他要回的家,甚至不是一个空间,而只是一段时光。老屋已经破败不堪,杂草丛生,几乎不避风雨。门前那棵老枇杷树,原本郁郁葱葱的,现在徒留枯槁的树干寂寥地斜倚着。时间是个厉害的杀手,人们出生,成长,变老,离去。叶落归根,外公要在属于他自己的地方走完人生的道路,在那个地方回到他人生岁月的起点。
外公离开的那天夜里,我向老师请假回家。校园寂静而冷清,只有我的手机照出微弱的光亮。走在校道上,我凝视着灯光中的尘埃,眼泪扑簌簌往下掉。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送走一位至亲。我看见冰冷的外公,不再叫我名字的外公。据亲人们说,外公临走的时候,没有提到外婆,甚至也没有提到舅舅和妈妈,只是过问了他的弟弟。我忽然想起龙应台的一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外公的葬礼结束后,看见妈妈憔悴伤怀的样子,我很怕她对我说:“女儿啊,妈妈已经没有爸爸了。”而我,比妈妈好,我还有爸爸。但是,我知道,送别爸爸的那一天迟早也会来到。只是,我祈祷上帝,希望那一天尽量推迟。
清明假期,妈妈的状态跟平日不大一样,答应人的时候总是慢半拍,心事重重的样子。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想起了她的父亲,而我,真的想起了外公。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漫山遍野,青烟袅袅。祭拜缅怀,给了生者一段回忆,一点慰藉,一份安宁。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十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片黄油的海,却承载着悲凉的气氛,就连翩翩飞舞的蝴蝶也透露出一丝丝的悲伤,又是一年清明时啊!
这一天是清明节,每个人都要去祭奠自己的祖先,我也不例外。来到爷爷的墓前,发现长满了杂草、藤蔓,交错纵横,缠绕成一团团藤球一样,两旁的绿树生机勃勃,树枝长的都开始下垂了,去年还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树苗,经历了一年的风雨却长成了一棵棵茁壮的树。周边还种着一些柚子树,地上还掉了一些熟透了的柚子,若不仔细地观察,还真看不出这是一个墓。戴上手套,撸起袖子,埋头苦干,聚精会神地用手把旁边的杂草拔掉,一根一根地拔掉,一起一伏,在阳光下似乎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这让我联想到去年的清明节。
那时我还幼稚,还不懂事,不懂得为家人分担,只是在旁边呆呆地看着大家累死累活,我很想去做点什么,可是本末倒置,帮了倒忙,让大家更是麻烦,我只好在一旁采摘野葱。
回过神来,发现周围已经有了忙碌的身影,只有自己站在一旁发呆,连忙弯下腰去,给人们留下忙碌的背影。为了节省时间,只好两只手一起用,一个小地方拔完了就去拿扫帚,彰显自己的劳动成果。渐渐地,渐渐地,一个墓已经有了它的雏形,至少能一眼看出这是一块墓,不会觉得绿油油的。
扫完了,我们在老家前面的河边打水漂,尽管我不会打,但在旁边看的也是不也乐乎。这一天,即使我是疲惫的,但我还是高兴的,因为我做到了自己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的事。
抬头看见被夕阳照得火红的白云,低头又看见映衬着余辉的河,思绪飘荡,留在那一眼望不见的天际。
啊,又是一年清明时!
作者:游汉。
公众号:黄正泛。
清明回忆人(热门19篇)篇十九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的回忆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又逢清明节,记得小时候,每逢到了清明节,妈妈总会带着我来到绍兴老家去上坟。
到底是怎么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细地把土包上的杂草拔干净,接着又将带来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两个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里还不知在小声嘀咕着些什么,大家的神情都十分严肃,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声。可是不知为什么,只见妈妈生气地看了我一眼,还让我对着这两个土包拜两下。“为什么呀?”我当然不乐意,这是什么东西呀,又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见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我觉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妈妈,这两个是什么东西呀?”我奇怪的问。只见妈妈神情严肃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轻轻对我说:“这两个小土包里埋着妈妈的`爷爷和奶奶。”“妈妈的爷爷奶奶?”我心里顿时觉得很难过,妈妈的爷爷奶奶为什么会埋在这里的呢?年幼的我,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后,我却还是毫无怨言地对着坟墓拜了两下,因为我知道,妈妈心里也很难过,尽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后,我将埋在心里的疑惑通通对妈妈说了出来。“妈妈,为什么今天你们要这样啊?你的爷爷奶奶又为什么在两个土包里呢?”我问妈妈。妈妈沉默了许久,对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的故事。
原来,在妈妈小时候,爷爷奶奶对她有着深深的爱。妈妈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爷爷奶奶都会将他们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带给妈妈吃,而他们自己却十分省吃俭用。有一次,他们为了将一块馅饼留给妈妈吃,由于时间放得太长,饼都发了霉。可是,却只好冒着风雨将馅饼送到妈妈的学校。妈妈虽然没有吃这块饼,但心里却是那样的感动。……听完了妈妈的故事,我终于知道,妈妈为什么如此敬爱他的爷爷和奶奶了,但是我还是不懂,妈妈那时候为什么没有东西吃呢。现在,我明白了。
关于清明节的回忆还有很多,这些记忆将陪伴着我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