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一种通过文字来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的方式,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这些范文内容丰富,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是写作的典范。大家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起来看看吧。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一
前不久,妈妈买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它浑身碧绿碧绿的,而且小巧玲珑,十分可爱。别看它只有一丁点儿大,却很机灵,只要周围发出一点儿声音,它马上就会把头和四肢还有尾巴一同缩进壳里。
小乌龟的有是碧绿色的,两侧镶嵌着一对黑珍珠似的'眼睛,那薄膜般的眼皮,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而且那双小眼睛还不时的东瞧瞧,西望望,一副好奇的样子,十分有趣,小乌龟的身上还长着两块橘红色的小花斑,印在它的小手上,它的耳朵和嘴巴都很小,很容易使人忽略,只有仔细的观察才能发现。
小乌龟的脖子很细,是浅绿色的,脖子上还有一层黑色的“薄衣”,我想,大概是因为小乌龟们太冷了,所以才“戴”了这么一条“围巾”吧!
小乌龟的壳正面是一块块绿色的菱形图案,肚皮是淡绿色的,上面还有一些紫色的圆形图案,所以,我给它取名叫“紫菜包”.他的四肢和尾巴就藏在下面.
小乌龟的个子很小,却很贪吃.每次我给小乌龟喂食时,只要少放一些虾肉时,他吃光后便会抬起头来盯这我,好像在说:“喂,能再给我一点吗,我还没有吃饱呢!”而且,小乌龟除了吃虾肉外,还会吃猪肉,面条,米饭,橘子皮等,它的嘴巴虽然很小,但是吃东西是,却是狼吞虎咽的。你只要给它一些食物,他就会熟练的用爪子撕开,一会儿咽下去了。
小乌龟真可爱啊,我喜欢小乌龟!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二
2、图片(见配套幼儿画册)、操作卡片。
a、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谁?鸭妈妈找到蛋了吗?
c、鸭妈妈在鹌鹑妈妈家找到蛋了吗?她是怎么说的?鹌鹑蛋是什么样的?
e、鸭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谁?她是怎么说的?鹅蛋是什么样的?
f、鸭蛋是谁找到的?鸭蛋是什么样的?
g、你喜欢鸭妈妈吗?为什么?学习词语:丢三落四(可组织幼儿讨论)。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三
标: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词语:急急忙忙、慢悠悠、丢三落四。
2.比较鹌鹑蛋、鸭蛋、鹅蛋、乌龟蛋等不同的特征。
3.知道做事不能丢三落四,要细心。
准备:
1.幻灯片、幻灯机、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2.图片(见配套幼儿画册)、操作卡片。
3.若干种蛋。
过程:
1.理解故事情节。
a.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谁?鸭妈妈找到蛋了吗?
b.出示幻灯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交流、讨论:
a.鸭妈妈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儿了?
b.在草丛里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蛇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急急忙忙(可组织幼儿讨论)。
c.鸭妈妈在鹌鹑妈妈家找到蛋了吗?她是怎么说的?鹌鹑蛋是什么样的?
d.在沙滩边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乌龟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慢悠悠(可组织幼儿讨论)。
e.鸭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谁?她是怎么说的?鹅蛋是什么样的?
f.鸭蛋是谁找到的?鸭蛋是什么样的?
g.你喜欢鸭妈妈吗?为什么?学习词语:丢三落四(可组织幼儿讨论)。
h.再次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游戏操作活动:“帮动物妈妈找蛋”。
为幼儿提供几种动物的蛋,让幼儿把蛋放到贴有动物卡片的箩筐里,回忆已知的卵生动物的名称。
3.搜集和进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动物。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会生蛋的动物?回去找一找,明天来和小伙伴们交流,好吗?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四
活动目标:
1、在《鸭妈妈找蛋》的故事情景中,让幼儿区别不同蛋的大小和颜色;尝试数一数,了解数数的不同方法。
2、鹌鹑、鸽子、鸡、鸭妈妈的家四个。
3、装有不同数量的鹌鹑蛋、鸽蛋、鸡蛋、鸭蛋的盆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2、呷呷呷谁来了?它边叫边团团转,发生什么事情了?(幼儿联想)。
3、今天我们小朋友来帮助鸭妈妈找蛋,好吗?鸭妈妈生的蛋是什么颜色的?
1、故事第一部分:
(1)咦﹗哪里有蛋?(鸟窝里)这些蛋会是鸭妈妈生的吗?那是谁生的蛋?
(2)鸽子妈妈飞来了说:“这是我生的蛋宝宝。”鸽子妈妈生的蛋是什么颜色的?看一看,这里有多少蛋?(数一数)。
(3)鸭妈妈说:“这不是我生的蛋。”我们再帮鸭妈妈去找它的蛋宝宝。
2、故事第二部分:
(1)在草地上我们找到了一堆蛋,这些蛋是鸭妈妈生的吗?那是谁生的蛋?
(2)鹌鹑妈妈急急忙忙说:“这是我生的蛋宝宝。”鹌鹑妈妈生的蛋是什么颜色的?看一看,这里有多少蛋?(练习封闭式数数)。
(3)鸭妈妈说:“这不是我生的蛋,我生的蛋在哪里呢?”
小结:当同一种物体有大小围成一圈排列的时候,我们可以认准其中的一个大或小的先数,然后一个接着一个数,这样就不容易漏数或重复数了。
3、故事第三部分:
(1)这里草地上我们又找到了一堆蛋,这些蛋是鸭妈妈生的吗?那是谁生的蛋?
(3)鸭妈妈急了:“这不是我生的蛋,那我生的蛋到底在哪里呢?”
4、故事第四部分:
(2)看鸭妈妈高兴的样子,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蛋宝宝啊?鸭妈妈生的蛋是什么颜色的?看一看,这里有多少蛋?(发现各种数数方法,并一起用这些方法数一数)。
小结:当同一种物体围成一圈排列的时候,我们可以认准其中的一个物体,然后一个接着一个数,不能重复数和漏数。
5、比较四种蛋的差别:
(1)比较四种蛋的差别。(鹌鹑蛋有花纹、鸽子蛋白色、鸡蛋肉色、鸭蛋青色)。
(2)比一比谁的蛋最好看?谁生的蛋最大?
2、向同伴介绍自己找到的蛋是怎么样的?谁生的蛋?数量多少?
3、幼儿将蛋分别送到动物妈妈的家里,并要求根据蛋的数量来贴。
4、幼儿送蛋,集体检验。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五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词语:急急忙忙、慢悠悠、丢三落四。
2.知道做事不能丢三落四,要细心。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鸭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课件:鸭子,引出课题。
小朋友看看这是谁呀?知道鸭妈妈有什么本领吗?
(幼儿互说)。
二、展开。
1.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谁?鸭妈妈找到蛋了吗?
(2)出示幼儿画册,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课件。
交流、讨论:
(1)鸭妈妈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儿了?
(2)在草丛里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蛇蛋是怎样的?学习词语:急急忙忙(可组织幼儿讨论)。
(3)鸭妈妈在鹌鹑妈妈家找到蛋了吗?她是怎么说的?鹌鹑蛋是怎样的?
(4)在沙滩边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乌龟蛋是怎样的?学习词语:、慢悠悠(可组织幼儿讨论)。
(5)鸭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谁?她是怎么说的?鹅蛋是怎么样的?
(6)鸭蛋是谁找到的?鸭蛋是什么样的?
(7)你喜欢鸭妈妈吗?为什么?学习词语:丢三落四(可组织幼儿讨论)。
(8)再次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三、结束。
收集和进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动物。
你还知道哪些会生蛋的动物?回去和爸爸妈妈交流,好吗?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六
3、要求幼儿声音响亮,会用语言表现手段和非语言表现手段进行表演。
4、激发幼儿表演的愿望和自信心。
活动重点:要求幼儿人人会表演。
活动难点:鸭妈妈找蛋的动作与表情及各角色出场时衔接环节的连贯性地表演。
活动准备:头饰:鸭妈妈用的围巾、围裙,狗大哥、羊大叔、牛大伯。
道具:草坪、树、椅子、池塘。其他物品。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1、引发兴趣、交代任务。
(二)基本部分。
2幼儿学习表演。
(1)带幼儿练习各小动物的语气表现。
(2)带幼儿练习小动物批评鸭妈妈的话。
3、幼儿分组表演。
要求:(1)自己表演时要认真。
(2)别人在演时要认真看,等待出场时注意力要集中。
(3)在表演的过程中每个角色都要声音响亮,动作要做到位。
4、教师巡回指导每组幼儿表演。
(三)结束部分。
7、结束。
活动一。
2、继续培养幼儿有礼貌的欣赏习惯。
3、明确角色、角色的称呼及角色出场的顺序。
4、教育幼儿做事要有条理。
5、整体认读汉字:鸭妈妈找蛋、鸡、牛、羊。
活动准备:1、布置好表演的场景。
2、幼儿已认识过鸭子,知道鸭蛋是鸭妈妈生的。
活动指导:1、出示鸭蛋引起兴趣,认识汉字“鸭妈妈找蛋”
2、欣赏故事,要求: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最好笑的地方告诉大家。
4、总结:大家可别学鸭妈妈,做事丢三拉四,糊里糊涂的,做事情要有条理。
活动二。
活动目标:1、在多次感受表演游戏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对话。
2、咬准字音,掌握词汇。
3、初步掌握鸡、鸭、羊、牛的率动,及找蛋的动作,着急的动作。
4、教育幼儿做事要有条理,并整体认读汉字。
活动准备:桌面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1、出示桌面教具。引起兴趣、交代任务。
2、演示教具,幼儿边看边在老师的提问下学习对话。
3、提问:这个表演的名字叫什么?谁第一个出场?谁第二个出场……。
4、牢固掌握角色出场顺序,并认读汉字。
5、幼儿集体表演。
6、请值日生帮助老师一起把教具收拾好,提醒幼儿做事要认真,不要丢三拉四。
活动三。
活动目标:1、在多次感受和学句的基础上,要求幼儿人人初步会表演。
3、动物找蛋着急的动作表情。
活动准备:准备九组幼儿表演的道具。
活动过程:1、展示准备好的道具。引起兴趣、交代任务。
2、幼儿学习表演,选一组能力强的和老师共同表演,演到重点时多练几遍。
4、组织幼儿认真整理好道具,要做到物归原处,轻拿轻放,不要丢三拉四。
活动四。
2、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进行表演。
3、教育幼儿做事要有条理。
活动准备:同上。
活动指导:1、回顾上次游戏情况,表扬能创造性进行游戏的幼儿。
3、结束。要求幼儿分组收拾道具,幼儿间进行互评。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七
周六的早上,小明的妈妈带小明去市场买了一只小乌龟。小明特别高兴。中午的时候,小明吃完饭,想去看看小乌龟饿不饿?可是他走近一看,发现小乌龟不见了,小明难过极了。
下午的时候,小明心想:是不是谁把我的小乌龟给谁偷走了,小明真是越想越生气。小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爸爸和妈妈。妈妈告诉小明,你先冷静一下,我们一起找一找。他们在屋里仔细地找啊找,结果发现小乌龟原来在沙发下面!
小明真是太高兴了!但是他害怕小乌龟再爬出去,于是他给小乌龟换了一个高一点儿的瓶子,放到了窗台上,这样小乌龟就不会再爬丢了。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八
目标:
1、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辨别标记图。
2、尝试不同的方式搬运蛋、懂得保护好蛋、体验探索的快乐。
准备:
1、各种各样的蛋若干个。
2、动物图片(鸡、鸭、鹅、鸟)。
3、小标记图(人手一个)大方位图一张(幼儿园操场)。
4、塑料袋等运蛋的材料若干。
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几张动物图片,师:来我们和妈妈们问好,幼:鸡妈妈好,鸭妈妈好、鹅妈妈好、鸟妈妈好。
1、师:现在每人来拿一张卡片,按照上面的位置,把蛋宝宝全部安全地带回来,放在自己座位的前面,我们出发吧!
2、幼儿到操场上去寻找。
三、讨论。
1、出示大方位图请幼儿分别举起自己的卡片告诉大家,我在哪里找到了几个蛋宝宝。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位置在方位图上作上标记。
2、提问:我是怎样把蛋宝宝运回家的?(用手或者用其他东西帮忙)。
四、运蛋。
2、教师提供一些方便运蛋的材料(如:塑料袋,碗,报纸、筐子等)。
3、幼儿运蛋教师在过程中提醒幼儿要保护好蛋宝宝。
五、观察。
1、数数我们的蛋宝宝有没有都回家。
2、每人领一个蛋宝宝,做蛋宝宝的妈妈,保护好它,比比谁把宝宝带得最好。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九
一天,小动物们在森林里发现了一个孤零零的蛋宝宝。它们众说纷纭。
小象甩甩鼻子说:“是谁这么粗心啊?连自己的蛋都丢了。”
“是呀,你看它多可怜啊。”小熊揉揉眼睛说,“要是被贪吃的狐狸看见了,可就危险了。”
“反正不是我的。”蛇妈妈吐了吐舌头说。刚说完,它就扭头一摇一摆地离开了。
大家又议论了一会儿,就纷纷散开了,只剩下小松鼠和小兔。
“依我的经验,这颗蛋的宝宝就快出生了。”小兔摸了摸蛋说,“小松鼠,我们一起去找这个可怜的蛋宝宝的妈妈吧!”“好吧,反正我没有事。”小松鼠爽快地答应了。
它们手拉手,一起去问鸵鸟妈妈:“鸵鸟妈妈,这是你的蛋吗?”
“不是,我的蛋是世界上最大的蛋,怎么可能这么小呢?”
它们又去池塘边问小鲤鱼:“小鲤鱼,请问这个蛋是你的吗?”
“当然不是,我产卵。”小鲤鱼吐了吐泡泡说。
……。
它们找了很久,都没找到蛋妈妈。它们垂头丧气地想:唉,还是算了吧。忽然,它们听到了一阵哭声。它们寻着哭声一看,原来是雨燕妈妈。
小松鼠和小兔关切地问:“你怎么了呀,雨燕妈妈?”
“我……我的蛋丢了。”雨燕妈妈抽抽噎噎地说。
“这是你的蛋吗?”它们连忙拿出蛋问。
“是的,是的。”雨燕妈妈破涕为笑,激动地说。雨燕妈妈看见失而复得的蛋,它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说:“你们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小松鼠和小兔听了美滋滋的,心里比吃了蜜糖还甜呢!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十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词语:急急忙忙、慢悠悠、丢三落四。
2.比较鹌鹑蛋、鸭蛋、鹅蛋、乌龟蛋等不同的特征。
3.知道做事不能丢三落四,要细心。
1.幻灯片、幻灯机、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2.图片(见配套幼儿画册)、操作卡片。
3.若干种蛋。
1.理解故事情节。
a.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谁?鸭妈妈找到蛋了吗?
b.出示幻灯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a.鸭妈妈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儿了?
b.在草丛里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蛇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急急忙忙(可组织幼儿讨论)。
c. 鸭妈妈在鹌鹑妈妈家找到蛋了吗?她是怎么说的?鹌鹑蛋是什么样的?
d. 在沙滩边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乌龟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慢悠悠(可组织幼儿讨论)。
e. 鸭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谁?她是怎么说的?鹅蛋是什么样的?
f. 鸭蛋是谁找到的?鸭蛋是什么样的?
g.你喜欢鸭妈妈吗?为什么?学习词语:丢三落四(可组织幼儿讨论)。
h.再次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游戏操作活动:“帮动物妈妈找蛋”。
为幼儿提供几种动物的蛋,让幼儿把蛋放到贴有动物卡片的箩筐里,回忆已知的卵生动物的名称。
3.搜集和进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动物。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会生蛋的动物?回去找一找,明天来和小伙伴们交流,好吗?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十一
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词语:急急忙忙、慢悠悠、丢三落四。
2.比较鹌鹑蛋、鸭蛋、鹅蛋、乌龟蛋等不同的特征。
3.知道做事不能丢三落四,要细心。
准备:
1.幻灯片、幻灯机、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2.图片(见配套幼儿画册)、操作卡片。
3.若干种蛋。
过程:
1.理解故事情节。
a.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谁?鸭妈妈找到蛋了吗?
b.出示幻灯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交流、讨论:
a.鸭妈妈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儿了?
b.在草丛里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蛇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急急忙忙(可组织幼儿讨论)。
c.鸭妈妈在鹌鹑妈妈家找到蛋了吗?她是怎么说的?鹌鹑蛋是什么样的?
d.在沙滩边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乌龟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慢悠悠(可组织幼儿讨论)。
e.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刷子涂画。
2、通过找“朋友”,刷出小动物,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熊木偶一只,人手一把刷子,塑料盆4个(内有三色颜料)。白色铅画纸6张(画有白色图案),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小动物身份引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学习用刷子刷颜色。
1、教师出示刷子,了解刷子的用处。
2、教师示范刷子的使用方法。
先沾颜料,再在白纸上来回的刷,使小动物显现出来。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的再白纸上刷色。
四、欣赏作品(放《动物园》音乐)。
1、展示幼儿作品,感受成功的快乐。
2、鼓励幼儿向同伴、老师介绍自己刷出的小动物。
3、与小动物告别,离开教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十三
1、区别不同蛋的大小和颜色,了解许多动物会生蛋。
2、对会生蛋的动物有识别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实物(鸡蛋、鹅蛋、鸽子蛋、鸭蛋);各种动物以及它们蛋的图片;课件(鸭妈妈找蛋)。
1、往封闭的盒子里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觉,猜猜里面藏着什么。
2、逐一打开盒子,说说他们的名称。
3、比较四种蛋的差别。(鹅蛋大而白、鸡蛋肉色、鸭蛋青色、鸽子蛋很小,白而透亮)。
1、鸭妈妈在河边下了几个蛋,就跑掉了,过了许多天,鸭妈妈忽然想起河边的蛋,可是,她忘了把蛋下在河边的什么地方了?在河的东面还是西边?她只能顺着河边寻找。
2、观察蛇蛋,谈论:鸭妈妈在河边找到了一堆蛋,这是她下的蛋吗?和鸭蛋有什么不同,一条条小蛇从蛋里钻出来了,原来是蛇蛋。
3、观察鹌鹑蛋,谈论:鸭妈妈在河边又找到了一堆蛋,这是她下的蛋吗?和鸭蛋有什么不同,一只只消鹌鹑从蛋里钻出来了,原来是鹌鹑蛋。
4、鸭妈妈急了:"我的'蛋在哪里?"--从图上找找,说出鸭蛋的位置,谈论鸭蛋的特征。
(一)出示动物图片,说说:谁会生蛋?并将会生蛋的动物从图片中找出来。
(二)出示蛋的图片,说一说:谁生的蛋。
1、取一张蛋的图片,猜一猜谁生的蛋。
2、向同伴介绍自己找到的蛋是什么样子,是谁生的蛋。
3、将蛋分别送到妈妈身边。(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动物世界里充满了神秘感,在幼儿平时的出游活动中,接触小动物的机会比较少,对于动物宝宝具体是是怎么来的?孩子们都是模凌两可的。动物宝宝都是妈妈直接生出来的吗?这些问题引导着幼儿去探索,去深思。《鸭妈妈找蛋》利用故事、图片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胎生、卵生现象。本次活动利用故事的引出,图片的欣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胎生、卵生现象,幼儿在活动中有兴趣的学,参与性也比较高。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的胎生、卵生现象,知道鸟类、爬行类、鱼类和昆虫等都为卵生动物。
2、了解动物界的大致分类。
活动重点:知道鸟类、爬行类、鱼类和昆虫等都为卵生动物。
活动难点:了解动物界的大致分类。
活动准备:《小朋友的书・动物世界》、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
1、教师讲述故事《鸭妈妈找蛋》。
师:鸭妈妈找到了哪些动物的蛋?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是生蛋的吗?
2、小结:在动物世界中,不是所有的动物宝宝都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大部分动物都是卵生的,不仅鸟类会生蛋,还有很多动物会生蛋,如爬行类、鱼类和昆虫。
二、使用《小朋友的书・动物世界》第25页―26页“鸭妈妈找蛋”,请幼儿帮动物妈妈找到它们的宝宝。
1、辨认画面中的动物妈妈的形象,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及时丰富相关的知识,如青蛙是两栖类,将卵产在池塘的水草上;蝴蝶是昆虫类,将卵产在树叶上。
3、欣赏各种各样的卵(蛋),说出它们是谁的宝宝。
4、欣赏各种动物小宝宝,说说它们的名字和样子。
5、完成动物妈妈和宝宝的连线。
6、介绍特殊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三、讲解小海龟的故事。
师:海龟妈妈把蛋产在沙滩上,用沙子把蛋埋起来,然后就爬回海里去。经过2―3个月的阳光照射,小海龟陆续从蛋壳中钻出来。它们要尽快爬向大海,避开鸟类和螃蟹的捕食,为了生存赛跑,一旦回到海里,小海龟的生存机会就大大增加了,但是它们还将继续面临大型鱼类的捕食。
四、小结。
师:在这些卵生动物中,不是所有的宝宝都能得到妈妈的照顾。大部分的昆虫、鱼类、爬行动物孵化出来后就需要独立生活,靠自己的力量生存。
活动反思:
动物世界里充满了神秘感,在幼儿平时的出游活动中,接触小动物的机会比较少,对于动物宝宝具体是是怎么来的?孩子们都是模凌两可的。动物宝宝都是妈妈直接生出来的吗?这些问题引导着幼儿去探索,去深思。《鸭妈妈找蛋》利用故事、图片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胎生、卵生现象。本次活动利用故事的引出,图片的欣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胎生、卵生现象,幼儿在活动中有兴趣的学,参与性也比较高。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十五
活动目的:
1、从教师的动作、表情、言语中,体会老师对孩子的`亲昵感情。
2、喜欢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念儿歌。
活动准备:
1、教师在入园和家访中熟悉孩子,并向孩子表示自己喜欢他(她)。
2、老师表演唱歌、跳舞、绘画,给孩子讲小故事,使孩子感到老师本领大,从而喜欢老师。
活动过程:
一、指导语。
二、规则。
(教师先后躲在门后、柜子后、钢琴下等幼儿较容易找的地方)如果找到了,要叫我一声”某某老师“,我就出来了。注意:对能把教师找出来的孩子,教师以拥抱、亲亲、抚摸等方式,表示对他的喜爱,并说”你真行"。
乌龟妈妈找蛋(模板16篇)篇十六
森林的深处住着一群动物,它们生活得可快乐了。这里的动物们能成家的都成家了,而且宝宝都生下了。
可是有一只记性差的鸭妈妈,直到现在还没有生下小宝宝,为什么呢?
原来呀,这只鸭妈妈老是忘记把自己的蛋下在哪了,每天都到处找你看!它今天又忘记把蛋下在哪了。
你再瞧:“大象老伯伯,您看见我把蛋下在哪了吗?”
“没有,怎么,你又把蛋下得忘记了,快快去找找。”大象焦急地说,鸭妈妈心中十分愧疚,走来走去。
“大家快来帮鸭妈妈找蛋。”大象大喊着召集动物们寻找“丢失”的蛋。
不一会儿,许过,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动物们几乎找遍了整个森林,也没找到鸭妈妈所说的蛋。
“我说,鸭妈妈,你到底把蛋下在哪了,仔细想想吧。”狐狸边擦汗边说。
“让我想想。”鸭妈妈经狐狸一提醒,赶忙回忆起来。“对了,我好像记起来了。”
“快说!”精灵猴大喊起来,所有的动物不约而同的朝鸭妈妈看来。
“我……我…今天…没有…有下蛋。”鸭妈妈小声地说道。
“什么。”所有的动物几乎晕倒。
“对不起,各位,害得大家白忙一场。”鸭妈妈不好意思地说。
大象说:“哎,你这位连自己生不生蛋都不知道,还让我们替你着急,以后怎么当‘妈妈’呀!”
这位记性差的鸭妈妈脸红得像烧起似的。但是有谁知道鸭妈妈听了这句话,心里像火烫得一样,是恨大象吗?还是恨自己呢?看来只有它自己知道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