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能够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写作时,可以参考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从中学习一些好的写作技巧。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一
端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屈原的传说,也有恶日说等。在端午这一天,我和妈妈在家包粽子。
首先,准备好材料。所需材料有:粽叶,糯米,各种陷料等。
准备好材料,我和妈妈就开工了,先将粽叶洗好,放在注满水的桶中,泡治两小时。在此等待时间,我们可以处理糯米。将糯米洗好,然后放在一个盆子里,加满水,(冷水热水都是可以的)。过了几分钟,妈妈将一块白色的方块(不知道叫什么)在水的边缘扫了几圈。水,就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浅黄色。“给我试一下!”我迫不及待地拿过妈妈手上那个神奇的白色方块。也学着妈妈的样子飞快的在水的边缘扫了几圈,直到水变成了蜡黄色彩肯罢休。然后我们又洗好了馅料,取出泡好的粽叶开始要包了。
注意,这可是重要的步骤。我和妈妈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拿出一张粽叶将其展开,平放在桌子上。选择比较平整的一端,像折飞机似得折一个三角形,且内部空心,大概能装下一只勺子口就行了。然后左手握住三角底部并将三角形的“洞口”尽量撑大,接着将糯米的水排掉,留下糯米,然后一勺一勺往三角形里放糯米,这个工作就有我来完成。在将三角形装至3/2满时,在糯米的表面挖两个小洞用来放馅料,于是,我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夹了两块红烧肉放进去,然后按紧再放两勺糯米,最后用剩下的粽叶封口,用棉线扎紧。哈哈,一个粽子就这样在我和妈妈的手上诞生了。
接着我和妈妈又包了蛋黄粽子,红枣粽子。那粽子的形状是千奇百怪,称出不穷,数学课堂上学过的几何形状几乎都出现在我和妈妈包的粽子上,有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就差没有包一个园的形状了。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真是美滋滋的。这次包粽子让我更好的体会到了端午的习俗,我也希望端午的传统习俗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二
端午节那天,奶奶在家里包粽子。我也想学着包几个,便央求奶奶教我。奶奶笑着答应了。
我看见奶奶的.面前摆放着一盆酱油米、一盘切块的五花肉,一盘咸蛋黄,还有很多洗好浸好的粽叶。只见奶奶拿起两片粽叶,叠在一起,轻轻一卷,把粽叶卷成了漏斗形,然后抓起一把米,放了进去,还在米的上面放了一块肉。再放上一把米,跟着又放了一个咸蛋黄。这时粽叶做的小漏斗已经差不多都装满了。这时,外婆加了比较后一把米,还用力地按了按。外婆说:“一定要把米按结实了才行。这样粽子才不会散开。”说着,外婆熟练地把粽叶的两边往下折,顺着“漏斗”的形状包裹起来,比较后用绳子牢牢地系住。就像变魔术似的,三下两下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诞生了!
轮到我了。这包粽子看着不难,包起来可真不容易。我做的“漏斗”质量太差,装进去的米总是漏个精光。试了好几次,都不成功,我渐渐不耐烦起来,嘴里嘟囔着:“不包了,不包了。”奶奶笑着说:“宝贝别着急,奶奶来帮你。”于是,奶奶帮我捏住“漏斗”的边,又在“漏斗”的尖尖里放了一颗花生米。哈哈,我的粽子也不漏啦。在奶奶的帮助下,我终于也能成功地包出漂亮的粽子了。
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我觉得这简直是世界上比较好吃的东西。看着爸爸妈妈品尝我包的粽子,我也觉得美滋滋的,心里乐开了花。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三
我还是孩子时候练过包粽子了,这么多年来,早些年是我婆包办了每年的这个事儿,后来去世后又由我母亲做,粽子一直是我最喜欢食物,每年我们家都要自制两种口味的,甜味的芝麻粽子和咸味的蜡肉粽,配上咸鸭蛋,雄黄酒外搽,一些时令蔬菜,门口挂上一种叫“石菖蒲”生植物,家家水缸里放“石菖蒲根”就是我童年对端午的全部记忆了。
小时候,学着大人的样子做“煤灰粽子”玩,做好了婆有口头或一块“花果糖”的奖励,这样就有了初步的“技术”了。但是这些只是游戏,没有真正完整地做过一次粽子就度过了我的童年。
母亲是粽子就更加受到全家欢迎了,肉粽子嘛有盐有味,我们是只管吃不动手包,那真是舒服啊,后台我成家后也没有“机会”每年母亲包好后送到我家里,也不去外面市场买,担心参假及卫生问题。
再后来父母去了北方,我们就没有依赖的了,开始试试自己动手,嘿嘿样式嘛还是沿袭我们当地那种尖角粽子,做不来以前母亲做的“大头粽”,前天妻子买好了材料,她不会,只好我动手了,做出来的效果自然没有商品那样美观,但是那种成就感就够得意一阵的了,还专门给儿子留了点在极冻室里。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四
今年的端午节又到了!
这一天,我和爷爷一起包粽子。我们首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把枣洗干净,还准备好了几片竹叶。
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先把竹叶弄成三角形的,然后放上两颗大枣,再放上糯米,把竹叶包起来,最后用皮筋捆结实。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了一会儿,粽子熟了,我们吃着自己包的粽子,真香啊!
吃晚粽子,奶奶又给做了五丝线带在手腕上。
我喜欢端午节!
我首先拿起一片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状,把糯米倒进去,用线封好。好了,现在可以煮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粽子放进开水里,不一会儿,粽子出锅了!我看着那热腾腾的粽子,口水直流三千尺,马上拿起一个,剥开粽叶,一口就吞下去了,真好吃啊!哈哈!因为是自己包的。
这样的端午节真有意义!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回桥头,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到了那儿,奶奶已经在包粽子了。我看了下材料,有糯米、箬叶、鸡蛋、猪肉……桶里已经有十几个粽子了。我也学着奶奶这样做。将两叶箬叶折成漏斗形,抓一把糯米放上去,之后放一些小米、绿豆、鸡蛋、猪肉。再放一把糯米。最后,用棕绳扎紧。大功告成,现在,我和奶奶一起去炉前,把粽子放进大锅里,煮了3个小时,粽子终于熟了。我们一起吃粽子,我吃的特别香。
今天是端午节,我在奶奶家缠着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说包了粽子给谁吃啊?我说最大的给奶奶吃,奶奶一边笑一边说:“好吧那我就教你吧。”
我认真的看着奶奶怎么包,应该注意什么,自己也亲自尝试了好多回,总算包好了一个,奶奶看着我满头大汗笑着说你看看简单的事情自己做起来并不简单,只有多问还有多实践才能做好,我连忙点头说是的。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喷喷的、甜丝丝的,真香!真好吃!
粽子是用糯米、大枣和粽叶做成的。有一次,妈妈包粽子,我也很想包,我就问妈妈:“妈妈,我可以包吗?”妈妈说:“可以呀!”我高兴地跳起来。粽子做好了,我把粽子递给奶奶吃,奶奶吃了说:“太好吃了,太香了。”我也乐得笑了。
妈妈说:“你长大了,懂事了。”我心里更乐开了花!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在屋檐上插艾叶、在手腕上缠红丝线还要吃粽子。
据说,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发明的。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是一位爱国忠臣,可是后来楚王听信谗言,把他流放到南方去了。不久,秦王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屈原听到国家灭亡的消息,心中万分悲愤,就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祭奠屈原,便发明了粽子。
上街买好原材料,我和妈妈就忙开了。洗箬叶,淘糯米,腌猪肉所有材料全部归位,开始包粽子啦!只见妈妈先把两三片箬叶叠在一起,卷成一个蛋筒一样,然后往里面放一些糯米,加上一块肥而不腻的五花肉,再盖上一层糯米,把五花肉藏起来。接着把蛋筒上跑出来的叶子盖上。最后系上红丝线或竹杆固定好粽子叶就好啦!温馨提示一下,绑粽子的绳子要勒紧,不然粽子煮出来不好吃。
包好粽子,就可以放进高压锅煮了。煮熟的粽子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清香,轻轻拨开,糯软的米粒包裹着爽滑的五花肉。这滋味,让人一闻就垂涎三尺了。
虽然经典粽子很美味,但是我们新式粽子也毫不示弱。我们的粽子从开始的肉馅变成了红豆馅、粗粮馅至今的粽子甚至成了黑暗料理!什么汤圆馅、巧克力馅、奶油馅、榴莲馅、百果馅真是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要是屈原尝了这种粽子,恐怕再也不敢吃任何粽子喽!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我非常喜欢端午节。为什么呢?实不相瞒,我喜欢端午节的原因是因为粽子!粽子实在太好吃了。诶?那边怎么啦?原来是粽子煮好了。我也不多说啦,吃粽子去了,要是再不去恐怕粽子就没了。哎!给我留几个!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六
“粽子”是一种在民间极为流传的特色小吃——北方的粽子甜;四川的粽子外焦里嫩;嘉兴的肉粽更是远近闻名。一些传统节日里也是逃不开粽子的身影。
我,作为一个合格的吃货,自然是禁不住粽子的诱惑了。这不,端午假期回家吃粽子喽!兴致勃勃的我回到老家,正准备吃粽子,却被告知还没包。我一听,马上催,“那就快开始吧!”正说着,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要不我也学学包粽子吧。大人们听了我这个想法,自然是同意的。
他们先收拾出一张空桌,再把包粽子要用的粽叶、绳子、糯米、菜……摆上桌。妈妈先教我拿起一片较大的粽叶,把它一端弯折成一个漏斗形,再铺上一层薄薄的糯米,放上菜、肉,然后又铺一层糯米,最后把它折叠成形,用绳捆绑。绑的时候最为关键,一定要帮紧,不然煮的时候会散开……妈妈一边说一边包,偶尔还会停下等我,不懂的地方还会重复几遍。不过,尽管如此,我包的第一个粽子还是避免不了因捆得太松而“夭折”。
可不要以为我会就此罢休了,在观摩了几次妈妈包粽子的过程后,我又“卷土重来”了。我脑海里一边回想着妈妈讲解的过程,一边包起了粽子。知道了包粽子的难点后,我在最后一步——捆绑的时候,重视了不少。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第二个粽子成功出世,除了有点小,包的时间长之外,样子什么的还是优秀的,就这样,我勉强出师了。之后,我又包了三、四个,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小。虽然我还想再练练,但粽子已经包好了,看来只能下次再练了。
今天我不但学会了包粽子,还大饱了口福,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七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粽子的馅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成馅。比如:枣馅的、豆沙馅的、肉馅的等。而我最喜欢吃肉馅的。
每年都是奶奶自己包,可是今年我特别想自己学着包,我看见奶奶在包粽子便赶紧凑了上去。奶奶准备好了粽叶、肉陷和糯米,然后拿了两片粽叶把它折成漏斗的形状,再把糯米和肉陷放进去,最后用绳子一圈一圈地就扎好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粽子,我拿起两片粽叶想把它折成漏斗的形状。可是折了几次总也折不好,不是折出的漏斗太小,陷放不多,就是折出的太大下边漏一个洞。好不容易粽子皮折好了,可是放在里面的馅总是漏出来,我连续试了几次,可是馅还是漏了出来。我真的有些不耐烦了,奶奶见状便鼓励我说:“万事开头难,只要你耐心、细心的学一定会学会的”。听了奶奶的话我开始认真的包了起来。一个、两个……,我包的一个比一个好。虽然没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还是很高兴。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细心,耐心持之以恒的去做就会成功。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八
端午节快到了!今天老师很开心,教了我们包粽子,材料有:芦苇叶、糯米、线。另外我喜欢吃甜的,所以我包的馅儿是白糖。
首先把芦苇叶和糯米洗干净,拿起芦苇叶放到切菜板上铺平,将它折起卷成一个圆锥形,之后舀起糯米倒进刚才卷好的芦苇叶里,再将多余出来的芦苇叶从左边按到右边,从右边压到左边,最后再从前边盖到后边,然后用线绕三圈裹起来系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可是现在的粽子还不能吃,那怎么办呢?答案是将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关上盖子,点火煮!但是煮粽子要20分钟,那么就让我们等待吧!“呼”,漫长的20分钟终于过去了,现在我们揭开锅盖熄火,戴上手套伸进锅里拿起一个粽子放到盘子里,端起盘子摆在桌子上,拿起剪刀剪开线,拉掉线丢进垃圾桶,剖开芦苇叶用筷子夹住粽子,就可以吃了,小心烫哦!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好了,我要拿去给爸爸妈妈分享了。
精选范文:学习如何包粽子。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九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每当听到这段童谣,心里就喜滋滋的。
星期四早上,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操场上,摆满了桌子、大盆,糯米和粽叶,那儿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集会刚刚完,大家就犹如一只只小鸟,飞到了操场上,那里有好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等我们。
一到那儿,郑子腾奶奶就开始教我们包粽子了:先拿两片粽叶,背对背,把粽叶一卷,卷成漏斗形,再放一些糯米、夹心进去,最后,用手拿着粽叶底,把多下来的粽叶往前一折,再用手一捏扁,往外一折,然后用绳子把包好的缠几圈,绑好,一个粽子就做好了。
原来,包粽子这么好玩、有趣!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十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提前一天去摘芦苇叶,为我包粽子。在我看来,那是全天下最美味的食物了。
我家旁边有一条小溪,溪边长着大片的芦苇,翠竹似的苇杆,青青的叶片,是那样柔滑。一阵清风拂过,芦苇舞动着婀娜的身姿,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为了摘到宽大些的芦苇叶包粽子,奶奶都要费上好大的劲,她必须踮起脚尖,用镰刀把芦苇叶拽到身边,然后一手拉住苇杆,一手拿住叶片,轻轻摘下。
回到家,奶奶把叶子浸在水里,一张一张地清洗干净,再剪去叶柄,接着端出泡了一夜的糯米。奶奶知道我喜欢吃肉粽,已经提前买好了五花肉,切成小块,放上葱姜酱油等调料,还准备好了红枣,因为这也是我的最爱。奶奶的手非常灵巧,她将三张叶片有层次地叠好,折出一个圆锥形,撮一把米,放上两三颗红枣或一两块肉。墨绿的叶子裹上雪白的糯米、鲜红的枣儿或油亮的五花肉,让人一看就垂涎欲滴,上面再铺一层糯米,用粽叶将其裹住,系上绳子,一个精巧的三角粽就包好了。
粽子焖了一个晚后上,第二天就可以品尝了。这是全家人最开心的时候。我拿起一个粽子,剥开粽叶,叶子的清香夹杂着肉香扑鼻而来,我把它递到奶奶手里,说:“奶奶,请先品尝!”奶奶脸上绽开了花,乐呵呵地说:“我家的小星星长大了!”然后轻轻咬上一口说道:“恩,味道还不错!”又将粽子递给我说:“来,你也尝一口。”我咬上一口,香甜软糯,粽叶的香味和糯米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在唇齿间流转,和着奶奶那润物无声的爱,一起藏进了我的心里。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十一
我一走进家门,就看见大小各异的粽叶,层层地叠在一起。原来,我们家正在包粽子呢!
粽叶浸泡在水里,颜色是深绿的,上面有一些粗粗的茎脉。奶奶拿来了糯米,红豆,酱肉,和用来绑粽子的线,准备开始包粽子。
奶奶拿起一片粽叶放在左手上,用右手把粽叶较圆的那头裹到旁边,那头的形状好像一个三角形的小窝,奶奶用勺子盛起两勺糯米和两勺红豆放在“小窝”里,用手轻轻按几下,把下面的粽叶往上包,埋住“小窝”的出口。把多余的粽叶按到两旁,然后把线在上面绕起来,每一圈都绑得很扎实,最后打上两个结,一个豆粽就包好了。
我喜欢吃肉,所以我想包个肉粽。我学着奶奶包粽子的.样子开始照样画葫芦。我拿起粽叶,回忆奶奶的动作,我试着把圆的那头包到旁边,可惜我我经验不足,“小窝”变成正方形的了。我重新试了几遍,一个三角形的小窝终于诞生在我手中。我拿远了点,仔细端详了一遍,为自己的杰作喜悦。我放了两勺米,又用筷子夹了两块精肉,闻一闻,然后放在上面,用右手把另一端粽叶拉过来,把尖出的叶柄往右折过去。最后一步是绑线。我的手一紧一松,所以粽子不太结实。奶奶鼓励我:“第一个粽子嘛,没关系。”我也满意地看着我的粽子。目光中闪烁着喜悦。我用同样的方法包了一个又一个,而且一个比一个好。
我喜欢包粽子,它不仅好玩,也让我体会到了收获的乐趣。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十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
说起端午节,当然免不了吃粽子。但平常懒惰的我今年竟然想学包粽子。于就是,妈妈帮我准备好材料,便开始教我包粽子。首先,妈妈拿出两片粽叶,三下两下,粽叶便成了一个圆锥形。我也不甘示弱,拿出粽叶,卷了卷,却成了个“漏斗”。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才完成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就是往粽叶里加上豆沙、糯米、鸟蛋。这个步骤很容易,我顺利“通关”。可接下来把竖立在上头的粽叶包上时,里面的馅料却像个淘气的小朋友似的想把自己的“头”露出来。这时,妈妈才告诉我:“哎呀!你的糯米包多了。”这时,我取出一点糯米,再包上去。哈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啦!
最后一步,就就是绑绳子啦。看妈妈那高超的技术,一下子就完了功。我便信心满满,可绳子就就是不听我的指示,绑了就滑下来。妈妈说:“这个要靠的角。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十三
今天是五月二日,也就是农历的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因为在政治上得不到重用,楚国也灭亡了,所以投江自尽了。人们因为不想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儿吃了,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往水中投粽子叶。就有了划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包粽子,举行了一场包粽子大比拼,我们包的是三角粽。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一起包粽子,包的是蜜枣的。粽子的包法:首先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接着在圆锥的筒中装入糯米,在糯米中放入一个蜜枣,还要把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开口为止,然后顺着三角的边将所有的粽叶都折好,最后缠上绳子就好了。说得轻巧,做起来就难了。我们包了一个小时,我才包了三个,还长得很难看。奶奶包了十多个,长得还不错。就是因为奶奶平时干活多,心灵手巧,所以包的最多。奶奶赢得了包粽子大比拼的冠军。
通过这次比赛,我觉得人们应该多劳动,只有劳动才是最光荣的,劳动者是最伟大的。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十四
大家应该都吃过粽子吧。都知道粽子十分好吃!大家看着这粽子都觉得包粽子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但是包粽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放假后,我早早地来到外婆家,外婆家山好水好处处好啊!来到外婆家我就想尝尝外婆包的粽子了。我去问外婆:“晚上给我包粽子吧!。”“好好”外婆眉开眼笑地说。
过了一会,我看见外婆拿着一片片长长的叶子,我连忙跑过去问:“外婆这是什么呀?”外婆严肃地说:“这是粽叶。”“粽叶?”我迷惑不解地说,外婆笑着说:“傻孩子,粽叶就是包粽子的叶呗!给你晚上包粽子用的。”“噢……原来是这样啊!”我摸摸脑壳着说。我立即跑过去对外婆说:“外婆我也要洗。”“好好”慢慢洗。我摸着粽叶上面都有一粒粒的脏东西,我就用力地刮来刮去。因为我刮得太用力竟然成了俩半,外婆看了说:“慢慢来。”弄这个要慢慢地搓像这样外婆一边说一边做给我看没过一会粽叶上变得干干净净了。
时间过得好快,晚上到了,我来到了炉灶前看外婆怎么做粽子,看外婆弄得这么快我觉得应该很简单吧!我上前向外婆一样把粽叶的前端对折,然后用双手把粽叶弄膨胀起来,把出来的叶子给凹进去,再放进一层米饭再放进一块肉块,再把剩下的空间填满米饭,把剩下的粽叶个塞进去,最后在捆上白线,然后就做好了。一个小巧灵珑的小粽子就做好了。最后,还剩下一个小尾巴。真可爱!
寒假我学会了好多!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十五
以往的端午节,总是吃买来的`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我可是要亲自动手包粽子喽!
头天晚上,我和妈妈就开始准备材料,我们把江米和竹叶都浸泡在了水中。第二天吃过早饭,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两片竹叶准备开始包粽子。谁知,眼疾手快的妈妈一把从我手里抽走了竹叶,说:“包粽子很难的,就连我也包不好,你就先在旁边看着吧!”我一听,嘴巴张得可大了,一脸的不高兴。妈妈见状急忙改口:“这样吧!你来帮忙放蜜枣吧!”
看着妈妈麻利地包了几个粽子后,我也偷偷地拿了两片竹叶依葫芦画瓢地包了起来。包好后,我又仔细地看了看,确定粽子的“相貌”长的还不错后,就拿给妈妈看。妈妈仔细翻看了一下,微笑着对我说:“你有个地方包错了,还有绳子系得太松了,一煮就会散开了。来,我再给你包一个你看看。”又看着妈妈包了一个后,我立即兴奋地大叫道:“啊,我终于知道了,多余的叶子是裹在里面的,而不是漏在外面的呀!”
我又将两片粽叶折了一遍重新包好,仔细端详着自己的“处女作”,不禁扑哧一声笑了:“看,我的粽子枪。”妈妈快速抬起头来,也笑了起来。“粽子枪”的诞生,让我变得信心十足,接着又包了许多不同形状的“作品”。
终于完工了,看着自己那些有点奇形怪状的杰作,开心地笑了起来。
粽子煮熟后,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觉得这是自己从来都没有闻到过的香味。轻轻将粽子剥开,看着乳白色的江米,微微开启双唇,小心地咬了一口,咦?味道好特别,哈哈!这可是我吃过的最香的粽子了。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十六
端午节固然少不了包粽子,这回我也体验了一把包粽子的乐趣。
桌上放着一筐刚洗好的粽叶,叶子摆放的整齐有序,上面还沾着几颗水珠,在那有些粗糙的页面上,水珠显得更加晶莹,像是清晨刚刚摘回来的一样;另一个盆中放着泡好的糯米,米堆得像雪山一样高;还有几碗馅料错落有序地摆在那里。
只见妈妈拿起一片粽叶,两手抓住两端,从中间一卷,形成一个尖尖的竹篓,她左手抓好竹篓,右手依次将糯米、馅料、糯米加入篓中,随后将竹篓上方多出来的一截粽叶折下去,再把左右2个角向下压平。最后,取一截棉线将粽子五花大绑,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学了个大概,觉得并不难,便取来粽叶一试,先不必说后面的工序,单是把粽叶卷成一个竹篓,就把我折腾了半天,不管我怎么卷,底部总有个小孔,光透过那小孔照在我的脸上,好像在嘲讽我。不知试了多少次,我终于成功了,我赶紧抓紧它,生怕它散开了,可祸不单行,不知何时,那粽叶竟破了一道口子,哎,可惜了那粽叶,我不停地叹气。母亲看了一眼那粽叶,将它拿起又进行了几番加工,竟把它改造成了一个筒形粽子,缝隙被遮盖的无影无踪。接着母亲又教了我几种简单的包法,很快,我就学的得心应手。一个小时后,我们就大功告成了。
我迫不及待的将它们放入锅中煮了,锅中的佛水以最温暖的方式拥抱着粽子。2个小时后,我打开锅盖,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这真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粽子了。
五年级端午包粽子(实用17篇)篇十七
晚上妈妈突然问我:“小轩,你会包粽子吗?”我说:“会呀。”妈妈高兴地说:“太好了,过两天就是端午节,我们可以吃自己包的粽子,明天我就去准备粽叶、糯米、肉。”
第二天放学回家,便看见妈妈在厨房忙碌地做准备,妈妈先把糯米用水浸泡,肉切好后用酱油、调料进行腌制,然后,妈妈开始煮粽叶。看着妈妈这样忙碌,我便对妈妈说:“老妈,我来给你帮忙。”妈妈说:“你快去写作业,晚上你来包粽子。我兴奋地说:“作业早写完了,咱们现在就开始吧。”妈妈说:“看把你急的,糯米还要再泡两小时,你先去复习吧。”
吃过晚饭后,妈妈说:“现在可以包粽子了,你快教我吧。”我跃跃欲试地说:“先将粽叶卷成圆椎形,再放入米、肉,最后折好,用线捆紧就好了。”妈妈说:“就这么简单,我来试试。”只见妈妈一手拿着粽叶,一手拿着舀米勺,好像打仗似的,粽叶在她手上一点也不听话,怎样折也包不好,妈妈开始变得烦躁起来,气呼呼地说:“小轩,为什么包不好,你的`方法不对,看,你自己也包不好!”我对妈妈说:“别急,我再想想办法。”妈妈说:“还能有什么办法,我把粽叶送给别人,不包了。”我急忙说:“别送人,我已经想到办法了,看我的,还是先将粽叶卷成圆椎形,再将一片粽叶放在圆椎形外边,然后再放米和肉,最后将圆椎形外面的这片粽叶折好,这样糯米就不会漏出来了,再用线捆好。你看,这个粽子包得多好。妈妈高兴地说:“是呀,包的真好,我也来试试,看见妈妈也学会了包粽子,我兴奋地对妈妈说:“碰到问题一定不要发脾气,多想想会有好办法的。”妈妈诚恳地说:“对不起,小轩,是妈妈错了。”今晚我和妈妈一直沉浸在包粽子的快乐中……啊!粽子包完了,开始煮粽子,不一会香味便飘了出来,这时已经很晚了,妈妈让我去睡觉,我说:“不行,我一定要等着粽子煮好。”粽子煮好后,我急不可耐得开始品尝,啊,真香!
我觉得我和妈妈包的粽子最好吃,因为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明年的端午节我还会包粽子的,还要包更多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