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欣赏,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一
西汉末年,王莽起义,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公元23年初,刘玄被立为天子,刘秀任偏将军。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刘玄。在这些战斗中,刘秀屡立战功,被刘玄封为“萧王”。同时,刘秀与另一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邯郸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阳河流城征战多年。打了不少胜仗。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攻打农民起义军于邬(今河北束鹿县东南),大破之,封降兵渠帅为列侯。但降者并不很放心,担心刘秀是否出于真意。
刘秀获悉这一情况后,为使其放心,便采用安抚之计,下令降者各归其本部统领其原来的兵马,刘秀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无丝毫戒备之意。这样一来,降者都信以为真了,只听他们经常三三两两地在一起低语:“萧王推已之红心,置他人之腹中,我们还担心什么?还不为他打天下,出力吗。”《后汉书·光武皇帝本纪》里的原话是:“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将“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为“推心置腹”成语,以喻真心待人之意。
典故。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群雄讨莽。
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绿林农民军起义爆发后,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刘玄加入陈牧领导的平林兵。公元23年,绿林军诸部合兵击破新莽将领甄阜、梁丘赐,遂号刘玄为更始将军。
因刘玄是刘姓宗室,同年二月便被绿林军拥立为帝。建元更始,刘玄恢复汉朝国号,自称玄汉王朝。此时,刘秀在名义上还只是刘玄手下的一个将领。
刘玄虽然称帝,但是位子并不牢靠,不光王莽老派兵打他,他手下的将领也不全听他的。于是,刘玄想了一招——通过大封宗室来收拢人心。刘秀屡立战功,又是刘玄的族人,于是就被刘玄封为“萧王”。
刘秀被封为“萧王”时,正在跟另一草莽英雄王郎“死磕”。王郎本是个算命的,看到大家都造反了,就拉了一帮宗室豪强,盘踞河北,定都邯郸,也自称汉帝。刘秀和王郎在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阳河一带展开大战。
战争中,刘秀渐渐取得优势。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攻打王郎于邬(今河北束鹿县东南),大破之,王郎的'部将渠帅和不少士兵都投降了。刘秀封渠帅为列侯,但双方毕竟打了这么多年,投降的士兵并不很放心,担心刘秀报复。
刘秀多狡猾啊,他很快获悉这一情况。为使降将降兵放心,决定采用安抚之计,他令降将各归其本部,统领原来的兵马,而刘秀本人则不带保镖,一个人骑着马,往降兵的营区走去。
虽然大家心里很疑惑,但这番举动也让他们知道了刘秀对他们没有戒备心理,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了,这下投降的兵将就放心了。
由于他平素对朝廷不满,又感于尚炯的推心置腹,就把他平日不轻对人谈的话都谈了出来。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二
以“箭”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箭在弦上]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箭穿雁嘴]比喻不开口说话。
[箭不虚发]虚:空。形容箭术高超,百发百中。
[箭拔弩张]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箭”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折箭为誓]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
[一箭之遥]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一箭之地]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一箭双雕]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一箭上垛]比喻说话做事一次就成功。
[万箭攒心]攒:聚集。象万枝箭聚在心上。形容万分伤痛。
[万箭穿心]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似箭在弦]好像箭已经搭在弓弦上,不得不发。
[如箭在弦]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
[驽箭离弦]比喻非常迅速。
[乱箭攒心]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东箭南金]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
[暗箭中人]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暗箭伤人]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暗箭难防]冷箭最难防范。比喻阴谋诡计难以预防。
[暗箭明枪]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箭”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放冷箭]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伤人。冷箭:暗箭。
“箭”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弩下逃箭]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祸殃。因弩箭射远不射近,故有此比喻。
[南金东箭]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明枪暗箭]比喻种种公开的和隐蔽的攻击。
[归心似箭]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归心如箭]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光阴似箭]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光阴如箭]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箭”字在第五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开弓不放箭]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箭”字在第六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箭”字在第七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同“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三
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1.这座城市遭到战争的破坏,早已是百孔千疮了。
2.军阀混战的中国,早已是百孔千疮。
3.19世纪中叶,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已是百孔千疮。
4.国民政府留下的是一个贫穷落后,百孔千疮的烂摊子。
5.他身上的缺点虽然不少,但却不是百孔千疮,不可救药。
6.他把那张写满了谎言的信纸用针戳得百孔千疮。
8.一张百孔千疮的作业纸,老师却认定它是一件作品,当作业一亮相时,教室的声音和空气暂时冷却下来,也许大家等待的是再一波的闹剧。
9.由于南北战争和“重建”造成的百孔千疮,举国上下被搞得筋疲力尽。
10.二楼的格子窗和屋顶阁楼被大小子弹打得百孔千疮,已慢慢地在变形。
11.大部分黄豆必须以卡车,沿著百孔千疮、长达一千六百多公里而且只有两线道的公路南运。
12.新中国建立伊始,百孔千疮,百废待兴,经济恢复和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13.新中国建立初期,各行各业百孔千疮,亟待恢复。
14.可是奥巴马总统说,政府的采购承包系统百孔千疮,太多的资金被白白浪费了。
15.这个国家的经济被弄得百孔千疮,一时甚至面临崩溃。
16.设计方案:用百孔千疮的枯叶比作支离破碎的烟肺。罪魁祸首就会逃离并寻找下一个栖息地。为了自己和他人。请珍爱生命。
17.今天,这个反动集团百孔千疮,内外交困,矛盾重重。
18.这一年,北宋帝国灭亡,风雨飘零,百孔千疮的南宋王朝建立。
19.最后的话更是刺人心脏,直直刺透心房,留下溃烂到百孔千疮的伤。
20.甚至连那一件穿在身上的上品法衣都被摧残得百孔千疮,犹如马蜂窝似的。
21.看着眼前这辆百孔千疮的爱车,王一凡心情沉重地拨打了他的电话。
22.爱无可遮挡,勇敢闯;情百孔千疮,伤就伤。
23.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
24.如果说,农业时代的春耕秋收犹如给大地梳头,时代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则把地球刨挖凿钻得百孔千疮,无疑于是对地球的敲骨吸髓。
25.只有科林斯正面的上方遭了殃;二楼的格子窗和屋顶阁楼被大小子弹打得百孔千疮,已慢慢地在变形。
26.读过清代以前几本大小说的人,已看了不少传统中国社会百孔千疮的地方。
27.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
28.当时美国手中主要的武器就是威胁削减对英国的资金支持,而二战结束后英国的经济已是百孔千疮。
29.罗尔斯指出,虽然这些制度在目前现实存在,确实被各种严重的不正义破坏得百孔千疮,但是这些安排能被改造为正义的。
30.满屋子都七零八落、杂乱无章的堆放着各种东西,后半间屋子前挂着一张百孔千疮的床单。
31.且不说在长达十九年的宰相生涯里,权相李林甫已经将前几任留下的巨额府库盈余挥霍得一干二净,并且将吏治从朝廷到地方都败坏得百孔千疮。
32.任意的心仿佛又被割了一刀,割吧,反正也不多这一刀,破都破了,再百孔千疮又如何。
33.地面被剑气射出数十个水桶粗细的巨洞,那一处平整的地面瞬间变得百孔千疮。
34.就在叶飘零张口欲言的时候,羽蛇雕塑上的石块却忽然四处崩飞,将这座本就破损的石庙再次击打的百孔千疮,而寺庙似乎再也承受不住这种打击,轰然倒塌。
35.梁翰赞许的点了点头,但是很显然,风水已经被破坏了,那片小山坡也早已被人挖得百孔千疮,想来今天是白跑一趟了。
36.木寒天的眼神越发的冰冷,犹如死神的凝视,就像一把锋利的刺刀,将二当家的心灵扎的百孔千疮。
37.现在网络上的穿越小说和穿越剧可是火得一塌糊涂,大有要将时空隧道穿越成百孔千疮的破渔网之势。
38.整整三个中队的小鬼子从山脚下冲上来,趁着中国军队的防线被前锋中队小鬼子用刺刀撕得百孔千疮的机会,向核桃园营地发起了强攻。
39.第二天,街上,姜中舟依旧大摇大摆带着鬼子兵在巡逻着,依旧是偏僻的地方,呵呵,没想到,这百孔千疮的地方日后会成为高楼大厦、繁华之地,姜中舟想到。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四
【解释】: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近义词】:先意承旨。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奉承上级。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五
人言可畏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饶舌调唇饶舌,多嘴。调唇,耍嘴皮子。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青蝇点素青蝇:苍蝇,比喻进谗言的人;素:白色的生绢。苍蝇玷污素练。指小人用谗言诬害好人。
凭空捏造无事实依据地虚构。
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积毁销骨积:聚;毁:毁谤;销:熔化。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含血喷人比喻捏造事实陷害别人。
含沙射影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鼓唇摇舌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风言风语指没有根据或恶意中伤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或暗中散布某种传说。
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掉舌鼓唇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调三斡四挑拨是非。
谗言佞语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赤舌烧城赤:火红色。赤舌如火,足以烧城。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
从中作梗在事情进行中,设置障碍,故意为难。
百般奉承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搬唇递舌挑拔是非。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搬口弄舌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众口铄金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贼喊捉贼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众议成林指众人的议论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摇唇鼓舌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遇事生风一有机会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血口喷人比喻用恶毒的话或辱骂别人。
枉口拔舌比喻信口胡说。多指造谣生事,恶意中伤。
无中生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调三窝四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调嘴弄舌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煽风点火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说长道短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数白论黄白:白银;黄:黄金。比喻计较金钱。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六
风牛马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高不成低不就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高不凑低不就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高不辏低不就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敢怨而不敢言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狗猪不食其余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皇皇不可终日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海水不可斗量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
河水不犯井水比喻互不干犯。
化腐朽为神奇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吉人自有天相相:帮助,保佑。谓天佑善人。同“吉人天相”。
疾雷不及塞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疾雷不暇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疾霆不暇掩目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6个字的词语2。
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出污泥而不染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传闻不如亲见听人传说总不如亲眼所见。
存十一于千百指亡多而存少。
此一时彼一时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大开方便之门给予极大的方便。
二者不可得兼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发昏章第十一昏头昏脑的风趣话。仿《孝经》“某某章第几”的说法。
耳闻不如面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翻手云覆手雨比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
6个字的词语3。
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表壮不如理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拨云雾见青天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6个字的词语4。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远亲不如近邻指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远水不解近渴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远水不救近火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再实之根必伤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
真金不怕火炼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掷地作金石声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拔赵帜易汉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百动不如一静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
6个字的词语5。
无所不用其极: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危急存亡之秋: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五十步笑百步: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
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未可同日而语: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汤里来,水里去:指银钱随手来随手去,留不住。
同生死,共存亡: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天有不测风云: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天不怕,地不怕:形容无所畏惧,什么都敢干。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七
【意思】: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出自原文】。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2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可分开使用。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八
1、一饭三遗矢:矢:通“屎”,粪便。一顿饭的功夫上了三次厕所。形容年老体弱或年老无用。
2、鼎足三分: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3、三瓦两舍:瓦、舍:宋、元时指妓院及各种娱乐场所。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
4、不三不四: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
5、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6、白璧三献: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7、欺三瞒四:一再欺骗隐瞒。
8、弃如弁髦:弁:黑布冠;髦:垂发。古时贵族子弟行加冠礼,先用黑布冠把垂发束好,三次加冠后就丢弃不用了。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无用的东西。
9、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10、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11、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12、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13、一夕三迁:一夜之间三次迁移。形容居住的地方极不安全,令人提心吊胆,不得安宁。
14、三榜定案: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15、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16、攒三聚五: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17、一饭三吐哺: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
18、此中三昧: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19、几次三番:番:次。一次又一次。
20、稳吃三注:四人赌博,一个人赢三个人的赌注。比喻凭空的大量收获。
21、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22、巴三览四: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23、昼日三接: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
24、一食三起:原指周公旦勤于接待来客,吃饭时,()三次吐出食物急于迎客。形容殷勤待士。
25、事不过三: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26、二三其意: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27、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28、三仕三已:仕:作官;已:指被罢免。三次作官,又三次被罢免。形容心胸开阔,对作官和罢官都不在乎。
29、垂涎三尺: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30、三绝韦编: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31、三魂七魄: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32、颠三倒四: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33、一沐三渥发:沐:洗头。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
34、丢三落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35、半夜三更: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36、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37、一沐三握发:沐:洗头;握:用手攥住。洗一次头发中间要停下来三次。比喻求贤心切。
38、三战三北: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39、曾母投杼: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40、低三下四: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41、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形容母教贤明。
42、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九
1、海涵地负: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2、匿瑕含垢:比喻为长远利益而能包容大度。
3、休休有容: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
4、包羞忍耻: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5、多可少怪:可:许可,允许;怪:责怪。允许的多,责怪的少。指对人比较宽容大度。
6、藏垢纳污: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7、大度包容: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8、含垢藏瑕:包容污垢,隐匿缺失。形容宽宏大度。同“含垢匿瑕”。
9、克逮克容:指能和顺而宽容。
10、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11、函盖充周:指包容一切。
12、川泽纳污: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
13、并容徧覆:广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之广。
14、宽以待人: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15、禁网疏阔:指法律过于宽容。
16、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17、姑息养奸:无原则地宽容,只会助长坏人作恶姑置勿问:权且放过,不去追究责问。指对有过错的人暂时给予宽容。
18、纳垢藏污:垢、污: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19、蒲鞭之罚: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20、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21、擢发抽肠:擢:拔。拔下头发,抽出肚肠。形容自引罪责,表示悔恨,以求宽恕。
22、胆大包天:包:包容。形容胆子极大。
23、含垢纳污:垢:耻辱;污:污蔑。容忍耻辱和污蔑。指气度大,能包容一切。
24、严惩不贷: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25、退藏于密: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26、含垢弃瑕:包容污垢,不责过失。形容宽宏大度。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十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变换方向运动,提高动作反应能力。
2、表现某些物体在风中的运动状态。
活动准备:彩旗六面、自然图四面。
活动过程:
一、风在哪里:(场地四角布置四副与风有关的图片)。
1、我们一起去找一找风在哪里。
2、幼儿跑向场地一角,看着图片做身体动作。
(1)风在哪里?大风呼呼吹,枝叶翩翩起舞。
(2)风在哪里?大风呼呼吹,花朵频频点头。
(3)风在哪里?大风呼呼吹,草儿轻轻晃动。
(4)风在哪里?大风呼呼吹,浪花快乐地跳跃。
二、和风赛跑:
1、老师手持表示风的彩旗一面扮演风,幼儿在后面进行追逐跑。
2、来回两次。
三、和风做游戏:
1、幼儿做身体动作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物体,随着老师手中的彩旗(风)变换方向运动。
2、形式:单人、2-3人组合。
四、和风交朋友:
1、幼儿休息,老师提问:风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
2、幼儿讨论:风筝、飞机、帆船等。
五、扬帆起航:
1、幼儿分成五组,每组高举一面彩旗,变成帆船,在场地中找空地方航行。
2、五艘小船一字排开于场地一边,向另一边出发到“快乐岛”。
六、和风再见:
幼儿依小组收好帆船,回教室。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十一
由于种种原因,韬光养晦在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完全褒义的词语。但在古代,韬光养晦是一个中性词,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韬光养晦是一种对自己的完善与反省;另一方面,韬光养晦也包含了一种消极的因素,即它是不作为的。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十二
1、练习听信号变换方向运动,提高动作反应能力。
2、表现某些物体在风中的运动状态。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的布一块。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带领幼儿由一路纵队走成圆,做踏步走、高人走、矮人走,小鸟飞、
大象走、兔子跳等动作,再走成六路纵队。
2、复习棍棒操,要求幼儿能认真做操,动作到位,整齐有力。
3、我和风儿赛跑。教师边念风级歌边引导幼儿做动作:一级二级纸屑跑(单腿站立,允许轻轻摇晃),三级四级彩旗飘(可以小跑),五级六级树枝摇(幼儿四散跑),七级八级帽吹掉(教师追逐幼儿跑)。
1、出示大块布,请幼儿观察老师的动作“用力挥动布”,说说发生了什么情况?(产生了风)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来和风做游戏。
2、请幼儿想象自己是某样物体,如:衣服、柳条、风筝等,并找一固定位置站立。
3、请个别幼儿做一动作,让其余幼儿猜猜风是从什么方向吹来的。
4、老师用布制造风,幼儿根据风向变化做动作。如:“柳条”的扮演者可以弯腰、低头;“衣服”的扮演者可以挥动双手等。教师挥舞布变换风向,幼儿变化动作。
5、教师增大风力要求,如:小风来了,大风来了,台风来了,龙卷风来了,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变化。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某一物体,一同游戏。
三、结束活动。
风儿吹呀吹,小树摇呀摇,小鸟飞呀飞,飞回我们的家。带领幼儿做项相应的动作。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十三
【释义】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态度温和。
【结构】联合式。
【押韵词】大失人望、像模像样、为人说项、重岩迭嶂、重峦迭嶂、胡诌乱傍、不丧匕鬯、气高胆壮、哀矜惩创、东驰西撞、......
【年代】古代。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十四
呵呵大笑:形容笑得很大声。
惨笑:为掩盖内心的苦楚和烦恼而勉强装出的笑容。
偷笑:形容人不出声的笑,多用于于不怀好意的笑。
莞尔一笑: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微微一笑。
嘲笑:用言语笑话对方。
哈哈大笑:形容开怀的大笑起来。形容非常开心。同义词有:开怀大笑、捧腹大笑。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同义词有:捧腹大笑。
媚笑:讨好别人,而故意敷衍的,还可形容妩媚的笑。
奸笑:狡诈地笑。
耍笑:开玩笑;戏弄。示例:要放暑假了,同学们下课后一起在回家路上耍笑。
怪笑:惊怪,嗤笑或奇特的笑声。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十五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10.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成语解析百孔千疮(模板16篇)篇十六
以“斧”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斧钺之诛]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斧钺汤镬]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斧破斨缺]斨:古代一种斧子。指武器破损残缺。
“斧”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双斧伐孤树]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破斧缺斨]斧、斨,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弄斧班门]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鬼斧神工]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操斧伐柯]执斧砍伐斧柄。比喻可就近取法。
“斧”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刀锯斧钺]古代四种刑具。借指酷刑。
[不避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不辟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斧”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神工鬼斧]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弄斤操斧]拿斧头砍东西。引申指对作品的雕琢。
[横刀揭斧]指持刀执斧。
[鬼工雷斧]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同“鬼斧神工”。
[伐性之斧]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大刀阔斧]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斧”字在第七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