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对人生、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思考的产物,通过作文,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中有所启发和帮助。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一
素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略知西湖与西子的渊源,暑假里有幸到杭州观西湖,又不免心生疑惑,西湖的美,不会也只是古今文人墨客李白式的夸张浪漫,有哗众取宠之嫌。而这次走马观花地游西湖,也被迷得神魂颠倒,充个小小文人,也给西湖景色掠夺不少笔墨。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刚到杭州的那个晚上,我和好朋友误打误撞进了西湖的公园——不像南宁桂林的公园那样华灯丽影。在西湖边一个类似于船甲板的浮铁,我和好朋友坐下。几颗寒星悬挂在夜空,月亮躲到闺房里罩上了薄纱。凭借微弱的月华星光,加点被暗夜覆盖的零星灯光,只知道路旁一丛一丛黑压压的树,和着夏季的闷风,轻摇魅影。左前方是一座座连绵的黛色群山,远处是闪耀着霓虹彩灯的现代建筑,水波轻轻地荡,看起来不过是块未磨的铜镜,五光十色的光斑映在湖里,被水波托起,轻佻地摇曳。湖面上偶尔划过几只渔船,多半是来拉客,船的前后两头各有一盏暗得恰巧能看见船身的渔灯,一个船夫慢悠悠地摇着船桨,颇有“夜落莺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味道。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第二天,先是漫步到花港观鱼,湖边树上繁花点缀,花朵一串串地结满整棵树,如彩雾红霞,一路色彩斑斓,馥郁芬芳。往下看鱼红水翠,像碧玉与玛瑙的交融。火红火红的鱼密密集集挤在一起,宛若蛟龙绮凤,卧赏岸上繁花争艳。而后坐船游西湖,退去了前面大红大绿的浮华,漫天的绿袭入眼帘。碧绿的水荡起千层碧绿的波,碧绿的柳摆起万条碧绿的丝绦。几种绿色倒影在湖里,交织成一片,把深藏着的幽幽亭阁、突兀又平和的山石以及那一澄如洗的.天空映得碧绿,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远处群峦叠嶂,草木丛生,雷锋若即若离地在半空屹立,断桥也若隐若现地倚在绿杨荫里。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西湖,不得不赞的是环岸的柳树。像是被某位天工巧匠精心裁剪过一番,柔美纤细的身段,翩然垂下,梳洗映照碧玉翠妆,偶尔被疾风轻轻一压,优雅地描出一道水痕,恰似“西子美人”弯弯的柳眉,或是她如裁的云鬓。又像被妙笔慎重地着色过,艳而不妖,媚而不娇,深而不暗,青而不浮,有浓有淡,亦庄亦谐,远看如软玉珠帘,近观线条细腻。加之碧空碧水与其它绿树红花润色,怪不得专门题柳的诗词不少,却让人有些可怜可叹它甘作美人的发髻来陪衬。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有景必离不开人,西湖边的人们也从不曾沉寂过。晚上,虽然光影昏暗,却有一对对情侣花前月下相互偎依诉情肠,也有三两个文人风花雪月对月吟诗作对,还有拉客的渔船悠悠荡荡夜泛西湖;白天,大大小小的游船、快艇、轻舟满载游客,漫步苏堤的人络绎不绝,断桥上多少有缘无缘的人来来往往。也怨不得南宋时“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总的感觉,西湖是一幅着色不浓,润色不少的水墨画,有山有水有花有柳有亭有船,湖光山色,姹紫嫣红集于一身,可以淡叙别离,也可歌舞升平,不愧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二
春天,梧桐的籽许是撒在了角落扎下了深根,它从坚硬的水泥地中艰难地钻了出来,向周围扩散着绿色。妈妈说,梧桐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都饱含着石灰的苦涩。每到夏天,梧桐浅紫与淡黄的花瓣就在满树枝丫绽开了笑脸,吐露着沁人心脾的浅香。坐在绿色的树荫下,偶尔飘下几朵,在脸颊上一吻,痒痒的。一树繁花,令人心醉。
可是,风雨终究会来。傍晚,天边涌来滚滚黑云,罡风张牙舞爪,瞬间卷落了芳华无数。窗棂吱吱作响,窗边的植物低声下气,早已臣服;枝叶卷曲,顶尖还不断的磕着地,仿佛在叩首求饶。大雨随即而来,梧桐并不屈服,挺立着,挺立着。雨越下越大,我早已看不清小院的模样。
第二天清晨,我来到角落,一片狼藉。梧桐的半个树冠被齐齐砍下,梧桐的花破损不堪,还在飘落,最后只剩下了黑黑的树干和吓人的扭曲的树杈。这棵梧桐侥幸存活,恐怕它再也无法开花。我轻叹一声,转身离去。角落里的梧桐,被人遗忘。
第二年夏天,一个清晨我坐在院门口晒着太阳。一阵清风吹过,好不惬意。突然,一丝清香沁入我的心脾,好不熟悉。我猛地站起,向角落冲去。
入目是耀眼的绿,梧桐叶上丝丝的晨露在和阳光相互挑逗着。浅紫和淡黄的花瓣层层深入,像纠缠着的,环绕重叠的梦境。梧桐绿意盎然,一树繁花,枝叶轻轻摇摆,向我倾诉着重生的喜悦。脚下的地砖已被有力地根须拱起,梧桐的涅盘重生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中,成为留在心底的那片风景。
亭亭南轩外,贞干修且直。广叶结青荫,繁花连素色。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三
大巴车离开上海,来往期待已久的水乡乌镇。
一步一停慢慢踱步,浸浴在春日舒适的暖阳中,或是撑把伞漫步烟雨。不管是哪种天气,慢节奏的古镇总是让人抛去忧伤,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适意。黑砖白瓦与墨色山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山水画。这是我一想起古镇水乡,第一想到的场景。
直待我进了东栅,心中的闲适感却慢慢消失——也许是因为长假游客多,巷口人满为患,低头却是几片垃圾,有的甚至掉落至水中。两侧的房屋里自然不是住户,更不是简单陈设的小铺。明亮的灯光、琳琅满目的商品,着实晃了我的眼。而遗留下来的几家老店和住户反倒像是本该不存在般苟延残喘。
我几近失望,导游喊集合的大嗓音却更是让人烦躁。我只好冲出人群,穿过几条小巷,想找到古镇应有的静谧感。果然,古镇还是古镇,至少还残存着一部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石板旁的几处青苔、白墙上斑驳的黑影,仿佛在诉说着它的老故事。房屋木门上攀着一只小壁虎,见了人后飞似的跑了。我轻轻推开房门,扑面而来的阴凉气息和那浓郁的木头味道,是这种古朴建筑所专有的。我忍不住掏出手机,随着清脆的咔嚓声,这美景被记录在了我的相册中。
“潇潇水渐迷离,你晚照江波影。”到了古镇,我们其实只是来寻找一种情怀。厌倦了都市的快节奏生活,来到乌镇,若仍是一片商业化,那可真叫人失望。有些东西,本就不应改变,变了未必就会好。想起新闻报道的一个个世外桃源被世人发现,开发,改变,最后成了不像自己的样子,叫人感到心酸。我只想留住乌镇,而不是一个相册里永恒的过去。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四
每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心中总是充满着幸福和悲痛。心中的那片风景便浮现在我眼前。
回想起爷爷每天骑着自行车接我上下学,每天都是最早起来的,一直等到我醒来。这些回忆虽然已经满身都是灰尘,但是,在我眼中,它却闪耀着灿烂且永不磨灭的光辉。
这个人的手十分粗糙,上面全是老茧,戴着一顶灰色的破旧的帽子,穿着厚厚的棉袄,我便一眼看出他是谁了,他,是我的爷爷。
我跑过爷爷的跟前,爷爷见我脸冻得红红的,便脱下他的棉袄,拿给我穿上,亲眼看我穿上以后,他才示意我上车。爷爷骑着他那破旧的自行车,载着我,在寒风中游行。起初在车上我还是感觉很冷,但是后来慢慢地开始变暖和了,我抬起头,只见我眼前像是有一座巍峨高大的大山,替我挡下了一次又一次的寒风,让我不会受到寒风的侵袭。爷爷又一次挺直了身板,再一次帮我挡住了寒风,这时,一向不爱说话的爷爷问我:“还冷吗?“我顿时流出两行泪水,心中十分幸福。
他一个老人家,每天起早贪黑的接我上下学,却不曾有一句埋怨的话,更没有一次想要放弃的念头,我不知该如何报答他老人家,但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里过的好些。
”还冷吗?“这句话,在我心中成为那片最美丽的风景。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五
天气渐渐炎热,阳光肆无忌惮地烘烤着这世间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无精打采,连云仿佛都不愿在这多待,不知躲哪去了,天空中只剩下一颗孤零零的太阳,在不知厌倦地燃烧着。
而此刻的我,则在乡下奶奶的家里,受着炎热的煎熬。不过,我并没有留在有空调,有电扇的屋子里,而是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上。放眼望去,是一片碧绿,爷爷奶奶一同下去耕作,而我则在一旁等候着他们。
汗水在一滴一滴地往下落,不时有一阵风吹来,但裹挟着的,却是一阵热气。内心中我有些后悔,后悔不该出来的,但又放心不下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只好也跟着出来。
我坐在一棵茂盛的桑树下面,阳光透过树叶茂盛的桑树,零零散散地撒落下来。这桑树,倒是为我挡住了不少阳光。同样的,在这难得的绿荫之下,我的视野也更加开阔,更加清晰了。
抬起头,惊奇地发现,田野中又多了不少人。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找到自己的爷爷奶奶。
精瘦的爷爷穿着一件深色衬衫,正弯着腰细心地耕作着,爷爷不算高,甚至有点低矮,但就是这身躯,扛起来曾经的五口人。
而奶奶,则显得有些肥胖,奶奶没有一般妇女的长发,她留得一头灰白的短发,显得十分精神。奶奶不爱打扮。与爷爷一样,都是本分的农民。
此刻,唯有蝉鸣,田野之中,细心耕作的人们似乎不知疲倦,烈日当空,炙热的空气让人们胆怯。可,耕耘的人们不惧。
我多么想用一个相机记录下这一刻,我想,中国当今的辉煌,离不开这些人,正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奉献自己的力量,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这一瞬间太美好,要是能永远停留在此刻多好。这一情景,使得我想留住它。珍藏在心中。
这一刻,我将永远留住,放在心中。既然相机无法定格,那么,我就用心把握这一瞬间。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六
那是在去年暑假,我和几个小伙伴相约到东平湖码头玩。
水面上伫立着几个木质小亭,还有小木桥相连,四通八达。我们坐在其中一座亭上,铺上米黄色的布料,变摆上了从自家带来的吃食。
坐在庭上,口含清茶,远望四方,一切尽收眼底,竟也是人生一大快事。怪不得一些古代拥有理想抱负,却得不到重用的人,竞相归隐,寄情山水。大概因素也不只是官场混乱,有理想抱负无处施展的无奈与愤恨吧?这大自然中的优美山水大概也可成为其中之一吧!
正午时分,我们漫步在木桥上,有位老者问我们要不要坐他的小船,泛舟湖上,我们兴奋的答应了,个人凑足了费用。我们便上了船,坐定老爷爷便划动木桨,船慢慢启动了。我们便在船上高兴地四面眺望。
手触沁凉的湖水,似乎头脑也变得愈加清醒了。洗把脸,迎着燥热的夏风,向荷花密布的荷花从中驶去。
途中,老爷爷向我们讲述了荷叶荷花的用途。它全身皆可食用,还有欣赏和药用价值。我们听的津津有味。
说着说着,我们便来到了荷花密布的地方。这里的荷花这多呀!都一簇簇地拥在一起,有小小的花苞,也有的微微张开,偷偷地窥探着这个世界,还有的完全盛开了!向人们展现它灿烂的笑脸。都是那么粉嫩,如此无暇。真是映衬了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啊!
夕阳日渐西斜,我们便下了小船,告别老爷爷,望着手里的几朵荷与叶,那是老爷爷剪下送我们的。我们相约下次再会。便踏上了回家的归途。回望身后,池在夕阳的斜射下,想渡了一层金辉,愈加美丽了。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七
我抬起头,望着隅角的一席地,不禁回忆起了那片风景。
儿时,因父母总是早出晚归,所以,院子隅角的一席地,便是充满着我童年回忆的风景。在那儿,有几株蒲公英,一颗茂盛的桃树和一片软软的草地。
桃树茂盛的很。在春天,那枝条上的花朵更叫人沉迷,粉里透红的花瓣一层裹着一层,淡黄的花蕊缀在花心,多像是叠着的丝绸,一簇挨着一簇,一团连着一团,它们就这样挨挨挤挤、挤挤挨挨地拥在那修长的枝条上,好像故意要把新生的绿叶挤下枝条,好让自己独享春光。有时,奶奶会摘下几片桃花瓣,泡几杯桃花茶,这时脸上会泛着红晕说:“你爷爷最爱了。”
到了秋日,会闻到满院子的桃儿香,昔日繁花已被个个鲜桃代替,鼓囊囊、水灵灵的,青里泛白,尖顶排红,用手摸摸,毛茸茸的,用鼻子嗅嗅,清香四溢。有时候,我也与奶奶一齐坐在桃树下,吃一个甜甜的桃子,听一个甜甜的故事。对于我而已,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这样。但冬日,那叶子也没了精神,耀人的光泽更是一点点的褪去了,树头一齐的往下耷拉着,像要枯死一般,秋风一吹,就纷纷的往下飘,树头逐渐的光秃起来,把春天时的美丽都统统的丢了,只落下个满地的枯黄。奶奶将落叶扫去,总会摸着树干,道:“树也会老去。”
从我记事起,奶奶有时会在傍晚时分,坐在树下,温柔地,轻轻地抚摸着大树,有时还会说几句话,眼眶中,也总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到后来我懂事了,才知道,那是一段往事,这棵茂盛的桃树,是奶奶与爷爷一齐栽种的,但不幸的是,爷爷在父亲青年时,就去世了,所以,每当奶奶想念爷爷时,都会去找桃树’聊聊天’。
奶奶,您放心,爷爷没有陪您走完的路,我会一直陪您,走下去。
也许多年以后,早已是风过闲堂,故人深巷,但那片风景,我依旧会留在记忆中,永不忘却。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八
刚从昏睡中醒来的傍晚,遥不可及的余晖冲破了距离的枷锁,迫不及待地闯进,却只浅尝辄止地浮上了脸庞,笼着一层金芒。亦如我此刻的心情,波涛汹涌的情感中却只表现出平淡,暗暗守住了那片风景。
我懒懒地躺于椅上,接收残留的阳光味道,它似激发出内心深处的疲累,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忽听到身旁传来椅子摩擦的声响,与其同行的是奶奶的耳边索语:“看看头上的风景。”我极不情愿地抬头仰望,望见那片天:斜阳的余晖肆意地冲撞,灿烂的橘丝交织于如少女脸色微微泛红的绯红色,包裹着若隐若现的浅紫,映入或卷或舒的“云群’之中,显得绚丽但却不失温情,叫我的心立刻软下。
我静静地看着,发现如此美丽的天空却走得极慢。相对无言,良久,奶奶挤出几个字来,问我的生活状态,我拖着长音慵懒地回应,一切都好。转头看起了天空,天空发生了些变化,彷佛察觉到什么在发酵。屋里,是直播中的老师轻快宣告休息结朱,催促我们回去。
我刚要起身,又被奶奶一把拉住,我不耐烦地盯着她,与她那双装满天空的眼迎了上去,她舔舔嘴唇,也端详了我一会儿,犹豫地吐着几个字来:“放慢脚步也没关系,记得头上的风景就好。”莫名其妙,我敷衍地点头,轻轻地甩开,重回电脑前,整个动作完成得行云流水,仿佛已进行过无数次。
春去秋来,几个年头过去,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天的次数的增加,这句话不仅没有淡出我的记忆,反倒成了我常想起的句子,现在的我终于明白那天奶奶说的那句一直围绕着我的话:天空走得很慢,但时复一时,终于在傍晚时分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美丽。我也不用走得很快,路边的花,墙角的草,都等着我为它驻留。取悦自己,整装待发,再上路,也能收获自己的风景。
那片风景永远留在我脑里;那箴言将永远铭记心中。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九
一树桂花飘香,一别相思难忘。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当你站在教室前的'时候,是否想起了六年前的母校,记起了曾经入学典礼时每个人脸上最灿烂的笑容与回忆。
那时的我们,天真可爱。面临着步入新校园的时刻,内心充满了彷徨与新奇,幻想着今后在这里就将踏进自己学习的旅程。只是时间的限制让这段美妙的时光压缩得太过短暂,六年转瞬即逝,它将带着我们亲自种的桂花树的香气,一同封锁在我内心最深处的地方。
还记得吗?老师,我们第一次布置班报的时候,里面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张奖状,都包含着所有同学的辛勤努力与期待。班报的精致,脸上溢满的认真劲儿,所有的付出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还记得吗?老师,我们第一次拿到优秀班级称号的时候,每个人都为之激动,您脸上的快乐与自豪都在告诉我们:我们成功了!当所有人都用感激的眼神望着您时,似乎给予了您极大的鼓舞;还记得吗?老师,我们第一次组织活动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每个人表演着自己和团队一起历经几个礼拜的排练才有的完美结果。您笑了,那一抹笑仿佛一直定格在我们心中,提醒我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六年的回忆远不止这些,我们在桂花树下的开心一晃而过,因为,我已经将它永远珍藏,珍藏这六年中最美好的风景。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十
晨光微曦,夏风轻拂,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
漫步院中,只觉携着夏日特有温热的风迎面拂来,悄悄的,似是怕惊扰了树上那一个个恬睡的可爱“孩子”,橙色的阳光轻轻抚摸着它们,映出又大又黄,身上带着短小绒毛的模样,霎是水灵。
这些,俱是我最爱的桃子。
走向别处,忽然,附近传来“沙沙”声,耐不住好奇心的我循声而去,脚步轻轻。眼前似乎有一片阴影,就在那长得无比茂盛的叶子后,抬步靠近。
只见慈爱的奶奶正拿着竹竿,一手用竹竿撑地,一手小心翼翼地托起躺在地上不愿起来的桃儿与纵容它的树枝,用竹竿支起,似是生怕它们着凉。她身体前倾,有些颤颤巍巍,又粗又长的树枝于她有些矮小的身子似乎有些艰难,但这动作却是十分熟练,好像做过无数次般。那一头黑中带着白的头发在一片绿色与黄色间显得分外惹眼,仔细看看,这白发比之几年前又多了一大片,这让我不禁眼眶微湿,似有些晶莹的液体在其中流淌。
奶奶支好桃树,转过身来,见我竟站在她身后,心疼道:“瑞瑞,怎么这么早就起来啦,没吃早饭吧,走走,回去,不能饿着了!奶奶采了几个大桃儿,一会儿削给你吃!”
我看着眼前未吃早饭却还在关心我的老人,点了点头,进屋。吃着奶奶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吃着奶奶用汗水浇灌的桃子,我感受到奶奶那纯朴美丽的爱,真的万分感动。奶奶、桃林,在我眼前已成一片风景。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十一
天空瓦蓝,微风轻拂,和煦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因在河边,空气微湿,却感觉不到冷,似在母亲的怀抱中般,温暖舒适,安心不已。
在暑假,我有幸看到了母亲河的真貌,并体会到我国第三大瀑布的雄姿。
远望,她如同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上游宽广的河面到这儿形成狭窄的峡谷,奔腾不息的黄河汇聚得,似要飞天,倾泻而出,十分壮观。
走近些,“黄河之水天上来”,她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自由奔腾,又好像一把利剑,在崇山峻岭中开劈出一条道路,将心爱的儿女护在怀中。此时,她的美惊心动魄,动人心弦,令人震惊。
来到她的身旁,切身感受她的张狂。她时不时卷起一朵浪花,似是欢迎我们的到来,震入心扉的声音从庞大的'瀑布中传来,浪花飞溅,让我们体会到了她磅礴的气势,排山倒海般,呼啸而来。尘土飞扬,我似与她融为一体。她的水,是黄色的,正如我们的肤色一般;她水流湍急,似不顾一切,勇往直前,永不退缩,正如当年毛主席与红军那敢拼、敢打的精神;她水珠高高窜起,其中蕴含的是每个人的希望与梦想。
时间到了,就要走了,沉浸在母亲怀抱中的我依依不舍,回头再望她一眼,原本令人心潮澎湃,还有些严厉的女子成了慈母,带起浪花向孩子们告别,似一抹金色的绸缎从天而降。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十二
依稀看到,外婆牵着我,走过熟悉的艾草地。微风吹过,艾叶哗啦啦地翻卷着,闪烁着。随之而来的,是艾香。我的心,似乎都停止了。
后来,我常常寄于外婆家。我在艾草地消磨时光。外婆总爱躺在一张摇椅上,我摘取艾叶嬉戏时,外婆便轻摇罗扇,眼含笑意地看着我嬉闹。有时,我坐在外婆身边,听外婆读诗“彼采艾希,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在艾草地里响起,却又随风而散,但已铭刻于我心中。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外婆采摘艾叶,要为我做家乡独有的艾糍。艾糍的馅香让我直流口水。我常常在外婆包馅时偷吃。偶尔发现,外婆就用筷子轻敲我的脑瓜儿,巧笑道:“你这个调皮的小馋虫。”终于煮好了,我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外婆轻拭我嘴角的残渣,柔声道:“慢点吃,别噎着了,没人跟你抢。”艾叶的清香和浓浓的爱意,在空气中慢慢扩散开来。
夜色如墨,蝉鸣阵阵。我漫步在艾草地旁,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美好。外婆不断变出小玩意,引我笑开颜。漫漫夏夜,氤氲的艾草香,和外婆的小玩意伴随着我,让我拥有了美好的时光。我渐渐爱上了那略微苦涩的清香。虽然艾叶不及夏季那么浓烈,艾叶不及夏季那么青葱,但我仍记得那清香美好的日子。
花开,花落,草盛,草衰,外婆的那片艾草地早已不复存在。但我,仍然会留住那片儿时的风景。
瞧那片风景范文(13篇)篇十三
在几年前,我去了草原,因为想亲眼目睹那高原蓝天,体验一把与羊群生活在一起的快乐。
火车开得很慢,足以让我把高山白云欣赏个遍。天很蓝,蓝的干净,蓝的透彻,蓝的明亮。白云轻纱般在空中飘荡,想给广阔的天穿上了白衣。白云与蓝天的完美融合,让草原显得更加翠绿。正值夏季,草一个劲儿地往上冒。一阵风来,草儿随风飘动。若是从天上看,可真像是一片碧海泛起了绿莹莹的浪花。草原上还有成群的牛羊,白花花的皮毛与草原有了鲜明的对比。从远处观赏,宛如一颗颗洁白的珍珠镶嵌在草原上,被光照得发亮。
终于下了车。我站在草原上,向远方眺望,那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电脑屏保是拍摄出来的了。远处,天与草原无缝对接,养眼的绿,柔和的蓝。想必无论相机从哪个角度拍摄,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
到了傍晚,太阳像顽皮的孩子,迟迟不肯落下。晚霞被太阳打翻了,把周围的云染成了五彩的棉花糖。这时,草原上笼罩着金色的寂静,草浪平息了,牧归的牛羊群从远方的草原走来,只有那些夜间也不回返的骆驼群,还在柳树附近的湖边游荡着,整个大草原回归了宁静。这不禁让我想起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那时的情景依旧烙印在我的脑海中,现在回想起来也十分令我愉悦。但在不久之前,我看到有人报道草原环境污染严重。原本疑惑的我看到了图片。图片上,白色的塑料瓶,塑料袋……各种垃圾留在了草原上,之前的绿海逐渐变成了白色的垃圾山,环保人员一天要捡上百斤的垃圾。看到这些时,心里很是悲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能被白色垃圾所淹没。大自然给了我们这么多资源和能量,不能等到快要失去时才去珍惜。
但好在大家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主动清理垃圾。不论是公共活动,还是景区,都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想,他们一定和我一样,也想留住那片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