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不仅仅是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传递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最后,我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一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正月十五,也就是我最喜欢的元宵节到了!
清早起来,我便急不可耐地吵着要吃汤圆了,爸爸笑着对我说道:“别着急,今天我们不吃现成汤圆,我们自己包汤圆自己吃!”我激动极了,跟着爸爸来到厨房。
首先,我先从面团上取下一小块,用擀面杖把它压平一些,但是不能太薄,接着,我将皮拿在左手,右手夹了一些芝麻馅放入皮中间,用手一点一点地把芝麻馅包住,一个圆球就做好了。可是那小白胖子仿佛饿了似的,皮又裂开了。爸爸手把手地教我,那小白球的皮才又被“缝合”上。一个一个的小汤圆被包好,爸爸的'汤圆大小匀称,一个个整齐地站在菜板上,芝麻馅与花生馅也被规矩的分成两个帮派。而我的呢?有的过于肥胖,有的营养不良,大大小小的、歪歪扭扭的,还有破皮的,真是无奇不有。芝麻馅的汤圆与花生馅的也被我摆放得乱七八糟。爸爸看到我的汤圆哭笑不得,我自己也无颜以对。
汤圆包好了,爸爸把一个个“大白胖子”放入锅中开始煮了,锅中的热水咕噜咕噜的嘟囔着,冒着阵阵的热气。几分钟后,汤圆早已煮好。我赶紧端起碗,舀起几个汤圆倒入碗中,也不管烫不烫就往嘴里塞。热乎乎的汤圆烫得我不得不立马吐出,猛吹了一通气,再咬上一口,那白白嫩嫩的皮富有弹性,一大股芝麻香味弥漫在口中,“大白胖子”肚子中的料也全都流了出来,空气中都充满着浓云的芝麻香。我不禁连连点赞,爸爸也不停地说好吃,真是人间美味!
到了晚上,我与家人们来到外面观赏花灯,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瞧,那盏兔子灯是那样可爱,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白白的绒毛,前面露着两颗大龅牙,咧着嘴,仿佛在与我们说:“元宵节快乐”!桃灯、鱼灯、走马灯……五光十色的花灯把整条街装扮得更有风趣和耀眼。
十二点钟声敲响了,元宵节就圆满结束了。元宵节,汤圆如此美味,花灯如此迷人……它凝聚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要去弘扬它,传承它,不要让这种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时间而消失!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二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一度的鞭炮和花灯的节日,晚上我和哥哥的几个朋友到街上去看花灯,街上很热闹,卖什么的都有,街上人山人海,大约在7:00的时候,各式各样的烟花都争先恐后的出现在上空!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束束五彩斑斓的烟花,就像是仙女洒下的花瓣,一条一条的,就像是川流不息的瀑布,烟花又从地面上连续不断地冒出来,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呈现出一道道特别的美景。看完烟花,哥哥又带着我去看了五颜六色的花灯。花灯什么样式都有,有鸡、有龙、有牛,真好看。
过正月十五真好!!!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晚上,我和妈妈到小区的广场和小朋友们一起点灯笼。小朋友的灯笼各种各样,真好看!我们还放烟花,那烟花可漂亮啦,在黑夜中发出灿烂的光,映着小朋友们的笑脸。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我依依不舍地和妈妈回家了。回到家,我们一家人还一起吃汤圆,真甜!
真是一个又快乐又甜的元宵节!
元宵节到了,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村里的戏台看节目表演。到了戏台一看,已经有许多人正在观看耍狮子。两只狮子使出全身的力气去争红彩球,好精彩啊!一会儿,秧歌,落子也纷纷上场了,他们扭啊,跳啊,可高兴了,大家都给他们鼓掌喝彩。
文艺表演结束了,燃放烟花开始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美丽极了。我和妈妈点燃了一盏孔明灯,孔明灯带着我们美好的愿望飞向了天空。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三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我早早吃过晚饭,和爸爸妈妈到西芹看舞龙灯。
8点钟左右,街道上人山人海,我们站在道口车站等龙灯。龙灯出现了,这可真是一条好长的龙啊!舞龙灯的人把龙舞得栩栩如生,一会儿升天,一会儿入地,真有点分辨不出是真还是假。"龙头前怎么会有一颗龙珠,那是做什么用的?"我问妈妈,妈妈说:"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知道了。"我仔细看了一会儿,噢,我明白了,原来龙珠往哪里摆,龙就往哪里摆,龙追着龙珠,好像要吃掉它呢!
9点左右,我们回到南平,经过商业城,看见妇幼保健院门口有人在放烟花,我们下了车,爸爸拿出数码相机拍摄起来。火焰好大,好美。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兰花,还有的像大蘑菇,我最喜欢的要数那种先是菊花,后像流星的焰火了。随着"砰"的一声,朵朵鲜花出现在夜空,绽放最美的一面。
这个元宵节是我过过最快乐的一个元宵节。
今天是正月十五,皓月当空,银光洒满大地。我们吃个晚饭,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印台山下东正街的天桥上观看礼花。啊!好热闹呀!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兴高采烈地聚到这里。
“多漂亮啊呀!”才放出几束烟花,我就已经陶醉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忽然听到几声巨响,天空中出现几个亮点,紧接着无数条“小蝌蚪“一齐飞向天空。过了一会儿,又是一声巨响,又一个亮点出现了,“啪”的一声,开出许多黄色的小花,渐渐地变成了绿色、慢慢地又变成了紫色,真是美极了。像太阳一样绚丽多彩的礼花,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铁树开花;有的像蘑菇。缤纷的礼花一次又一次划破宁静地夜空,最后放出了一个大红色的礼花,顿时天空犹如白昼,烟火星星点点地散落下来,好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慢慢地变成一个个长长的小灯笼,又美丽又可爱。人们欢呼起来了,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接,我也情不自禁地说:“到我这里吧,落在我的手中,多么美丽的礼花,让我应接不暇,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人们和我一样久久不愿离去。
回到家中,我还陶醉在里面,那些灿烂的景象,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像礼花一样更加绚丽多彩。
愉快的笑容兴高采烈地聚到这里。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四
元宵节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五
每一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今年的元宵节,很冷。但是我和爸爸妈妈还是冒着严寒去看了挂在新悦广场附近的一些灯笼。
我看到了很多的灯笼,如:荷花美丽的荷花灯笼,也有我们家喻户晓的普通灯笼,还有一些灯笼上画着精美的龙,它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给寒冷的夜景增加了一番风趣。回到家,妈妈煮了一锅热腾腾的汤圆,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它们好像白白胖胖的小孩子,在锅里玩耍嬉戏,经过了5、6分钟的烹煮,终于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把一个汤圆轻轻的咬了一口,哇!是芝麻馅的,黑乎乎的芝麻从汤圆里留流了出来,我看了急忙把它喂在了嘴里,好甜啊!我又喝了一口汤,真是完美的结合!吃完了汤圆,我们看了元宵节晚会,晚会里开场就十分精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由李云迪、沙溢,李倩、张傲月表演的创意节目《彩云追月》了。看完了晚会,我便看着玉盘似的月亮,进入了梦乡……这个难忘元宵节,会永远的在我脑海中流荡!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六
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二个节日,象征着春节的结束,每当元宵节来临的时候,我都无比高兴。早晨,太阳还未升起,街坊邻居都已早早地起床了,我也不落后,匆忙穿上衣服后便去叫姐姐,姐姐总爱睡懒觉,我花了好长时间才使她起床,等她洗漱完毕,我们一家就开始吃早餐,吃完早餐,妈妈便下达了命令:你们几个拿点钱到街上买点菜,再买点汤圆。一听到汤圆我就高兴地跳了起来,姐姐带上钱就带着我去街上玩。
来到街上,我立马呆住了:这么多人!街两旁摆着各种好吃的摊子,本来就不宽的街上到处都是人,有的带着小孩,有的跟着朋友,这条街被堵的水泄不通。我们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艰难的行进着,找到要买的食材后,便加快脚步赶回家。
晚上,妈妈把我们买来的汤圆下到锅里,大约五分钟,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便煮好了,妈妈给我们每个人盛了一碗,我拿起筷子夹住汤圆,谁知正要张嘴咬它时,它灵活地从筷子上跳了下去,姐姐看到后告诉我:拿筷子夹不住的话就用勺子吧。说着边给我拿了一个勺子,我把汤圆盛在勺子里高兴的叫到:哈哈,你逃不掉了吧然后一口一个吃起来。
吃完汤圆,姐姐拉着我说:走,咱俩去街上玩。来到街上,我再一次呆住了:好多灯啊!街道两旁的房子上挂着各种各样的灯笼,灯笼上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有动物,有风景,还有建筑。整条街被灯笼照的特别明亮,远看就好像在地上行走的一条发光的巨龙。
各种各样的灯笼让我目不暇接,看都看不过来,有些灯笼上写着字,姐姐说,那是灯谜,谁要是猜对了,可以领到奖品,我一听有奖品,立马认真地答起灯谜来,我走近一个灯笼,上面是一个字迷,谜面是:早不说,晚不说。周围的人都是眉头紧锁,我仔细地想着,忽然茅塞顿开,我激动地对老板说:我猜到了,是许,也许的许!老板高兴地说:你还挺聪明的,这么多大人都没有答出来,你一下子就答出来了,给,你的奖品。说着便递给我一个又大又红的棉花糖,我高兴地说:太好了,谢谢你。
美好的时光总觉得短暂,元宵节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怀着喜悦的心情,我向元宵节挥手告别,抱着期待的心情等待着下一个元宵节的到来。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七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有幸在元宵这天到蒲城一游。这夜,必定是个无眠的夜晚。
“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此刻已是落日残霞,万丈霞光笼罩大地。远处深巷中,传出的不仅是锣鼓的响声,还有那七光饼的阵阵香味。那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星星点点般点缀着整个古城。
天已黑,夜幕降临,天空一片漆黑,几颗星星零零散散地散布在夜空中,一片宁静。但此刻的.蒲城却截然不同。处处张灯结彩,无不显示出喜气洋洋。人们在大街小巷中游走,面露喜色。不知是哪条深巷中传来“嘿,嘿”的喊声,随后紧接是“咚咚锵锵”的锣鼓声,那声音由远到近,人群都往那声音的源头走去。
近了,更近了。巷子的拐角处出现了一位汉子,他手中的棒子顶起一花球,身后跟着许多汉子,他们抬着一顶轿,轿中抬着一尊雕像,这是晏公,是这里的保护神。人们把晏公抬出来,是为了驱散妖魔鬼怪,保一家平安,这是“拔五更”晏公所到之处,鞭炮声就不停。花轿后是一条“龙”,那“龙”扑来倒去,只为叼到眼前的花球。“龙”后便是各种花灯,各式各样,各形各色,鲤鱼灯、天女散花灯、八仙过海灯,无不栩栩如生。人们站在路两旁,无不惊叹这精妙的表演,和那巧夺天工的花灯。
正月十六的“抢红”,把元宵推向了高潮,晏公庙内热闹非凡,人们都挤在这座庙中,只为抢到那在菩萨身上的红布,迎个好兆头,谁抢到这块红布,就会在新的一年中有好运,全家财运享通,一路平安,过得甜甜蜜蜜。
蒲城,这座古城,依旧保持着古老的习俗,让人不禁愿到这古城停驻一下匆匆前行的脚步。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八
前天是元宵节,我们过的十分快乐,下面,就听我细细道来。
元宵节那一天,我一回家就立刻写作业,不一会儿作业就完成了。我们吃了元宵,拿上炮,欢欢喜喜蹦跳着下楼放炮去了。
我们刚下去,便听见空中传出了“哧溜”的声音,好像百鸟也在为这元宵佳节高唱赞美之歌。“砰!”一声,我们都吓了一大跳,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朵“五颜六色”的花儿在空中开放了!我们都赞叹:“真是漂亮!”
我们一路小跑到了广场,先点燃了鞭炮,“噼噼啪啪”鞭炮响了,震的我们都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我情不自禁的叫了起来“放炮喽!放炮喽!”我们先放了一个喷花,喷花先开始喷,之后又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响声,喷的越来越高,接着,便慢慢的,喷的越来越小了,直到没有。接下来,我们放的是礼花,我拿上打火机,一点着,就马上跑开,并习惯性的用手捂住了耳朵。“哧~~啪”礼花以每秒一次的频率飞上天再炸开,好看极了。
似乎响应我们似的,园子的其他地方,礼花也竞相开放:“红牡丹”繁花似锦,“金菊”金光灿烂,“春风杨柳”绿叶莹莹……节日的夜空简直像个大花园,漂亮极了。
可惜的是,我们很快就把炮放完了,只好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的学习、生活也像礼花一样,竞相开放……。
作文。
500字。
我盼望着,盼望着,元宵节终于来临了。吃过团圆饭后,我和表弟、表妹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诸葛八卦村的大马路上。马路上早已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只听耳边传来“噼啪、噼啪”的响声,原来是村民们燃放起了烟花,一束束烟炮朝着天空直冲,冲到半空中就变成了美丽的烟花,烟花五彩缤纷,把整个夜空点缀得绚丽多彩,一时间,烟花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我还沉浸在欢乐的烟花世界里时,远处传来了敲锣打鼓声。“龙灯来了!”我大声叫喊着。只见两条机灵的布龙一路欢快地舞动过来,还时不时地围着一个火红火红的球旋转,好像真正的小龙一样。我心里好期盼板凳龙的到来,只过一会儿工夫,龙灯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大街上了,龙灯头是用竹子和透明的纸扎的,眼睛是用灯泡做成的,在夜空中一闪一闪,就像天上的两颗星星。龙的身体是用一张一张板凳接起来的,板凳上用一盆盆花装饰着,我仔细地数了一下,共有46节呢,“好长啊!”我惊叹道。巨龙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时而蜿蜒前行,时而盘旋绕行,气势非常壮观。
看完了舞龙,我在池塘边燃放起了孔明灯,爸爸点燃了孔明灯中心的蜡烛,它就渐渐地膨胀了起来。我一放手,孔明灯就缓缓地上升了,带着我的心愿越升越高,到了最后就消失在夜空。
今晚真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它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到了公园,放眼望去人山人海,拥挤的人流把公园南门堵得水泄不通。人群像一条长龙一样盘旋在公园的道路上。这时,公园里早已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在草地上,在树梢里都挂满了花灯,它们的形状各异、颜色多彩、大小不一、五光十色。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九
今天是元宵节,是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人们在今年就再也不能问候说新年快乐了。元宵节十分热闹,看社火、赏花灯、放烟花、舞狮子、吃汤圆。样样都是别具一番风味,样样都是精彩趣味!
早上,我和全家人到公园看社火,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公园里有跳舞的,有敲锣打鼓的,有舞狮子的,还有玩空竹的。
扭秧歌的老太太们左手挥着大扇子,右手转着红手帕,脚下还踩着整齐规律的步伐,看的大家应接不暇。跳藏族舞的姑娘小伙们,脖子上挂着洁白的哈达,手上甩着长长的水袖,舞蹈的风格十分活泼,看得人眼花缭乱。跳现代舞的也不亚于他们,现代流行歌曲很有节奏感,有旋律性,舞者们踏着鼓点,轻快地旋转,跳跃,这是个雅俗共赏的节目。
到了晚上,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元宵联欢晚会,吃着甜甜的汤圆,看着绚丽的烟花在天空绽放,听着爆竹声声,有时,一些胆小的车辆还会被烟花爆竹巨大的声响吓得吱哩哇啦地乱叫。
再和家人团圆在一起猜猜灯谜,聊聊家常,静静聆听年踮着脚尖悄悄溜走的脚步。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十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欢乐度过,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度元宵节。
作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今天是元宵节,老师教我们做花灯,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准备了双面胶、铅笔、彩纸还有剪刀。
我首先拿出一张彩纸,折出一个三角形,注意尽量不要留下折痕,再把余下的剪掉,注意把边线剪得直一些。接着拿起刚才剪下来的纸,折出一厘米宽的细长条。用剪刀剪下来。我看到我的同桌小李纸的颜色与我的颜色很配,我就和他交换了剩下的纸。然后,把正方形的纸卷成三等分,叠起来,压平,翻来最外面的一层向里折留出一条宽一厘米的空隙,划一条线,沿着合边剪出一道道口子。老师提醒我们要把它剪得整齐一些。我咔嚓咔嚓很快就剪好了。打开一看,哎呀,我剪的参差不齐。我的同住小李正在慢慢地剪每一条都剪得非常整齐。我的脸顿时红了。唉都怪我剪得那么难看,接着,我拿起彩纸把两边贴了起来。我欣喜地发现,那就像灯笼的肚子。在贴上刚才剪下来的细长条,我发现灯笼太窄,而双面胶太宽,怎么办呢?我心头一亮,有办法了,我把双面胶剪得窄一些,费了许多时间,终于完成了一半。这时,花灯的基本造型已经完成。我拿起剪下来的细长条做把手。老师说:“接下来,我们要给花灯剪流苏了。”我想:我一定要剪好。于是,我认认真真、一根一根地剪了起来,手酸了,我甩了甩手,继续剪;脖子僵硬了,我转了转脖子,继续剪。流苏终于剪好了,看着细细密密粗细均匀的流苏,我高兴地笑了。“同学们,为了让花灯更漂亮,我们用铅笔来卷流苏,注意卷的时候,一根长一根短。”老师的话犹如重重打了我一拳,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在了座位上。好呀,这么多的流苏,要卷到鼠年马月呀!我扭了扭坐累的小腰,趴在了座位上懊悔的说:“唉!这世界哪儿有后悔药买吗?”可是,看到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卷流苏。我怎么可以被这点困难挡住呢?半途而废不是我的性格。想到这里,我又开始卷流苏,下课了,我仍旧在座位上卷流苏。终于,大功告成,一只小巧玲珑的纸质花灯在我的手中诞生了,那流苏就像水母的脚。同学们都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的心中很自豪,很高兴。
这次的做花灯经历,让我懂得了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成功就在前方等着你。
花灯,元宵节每年的必备物品,而近年来,我却很少提了,因为现在的花灯都是那种电子类的,有点小孩子气。今年,我又准备从新提起花灯,因为,这个花灯是我自己的做的!
大家应该也亲身体验过吧?如果没有体验过,那就跟我一起来吧!
步骤一:首先找几根大小相同的高粱秆,接着在高粱秆的十厘米处弯下,以此类推,然后用竹签串起来,拼合成你想要的形状后,用小钉固定。
步骤二:用塑料纸在你拼成的形状上包装起来。
步骤三:把皱纹纸裁开,然后再把花灯包装的漂漂亮亮。(要全部都包好哦,之所以要两张,是因为两种不同颜色的包装起来比较好看,如果只有一种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有些单调)。
步骤四:把纸板裁成跟花灯底面完全相同的形状,然后用竹签或胶布固定上。
步骤五:其实,这已经成了一个花灯,剩下的是装饰品。用穗或小绳捆绑在一起,在纸板上打个小洞,穿上,再用胶布之类的黏东西粘结实。然后你可以再离刚才打的小洞不远的距离再打一个,这样可以固定蜡烛。
这样一个花灯就完成了,因为我的表达能力不是太好,所以有点嘴里半截,肚里半截,请见谅,下面一个小知识送给大家,以补我的缺憾。
明天是元宵节,我和几个小伙伴们决定在元宵那天展示我们自己做的花灯,所以我们开始准备自己做花灯啦!
今天下午我带来了木棍,小明和小俊带来装饰的纸,小轩带来了剪刀和胶水。一上课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干起来。小轩·小俊和小明先粘好了两个三角形的架子,然后用木棍把两个三角形撑起来。做好了骨架我和小明就开始粘纸,不一会儿就把四周粘好了。这时老师来了帮我们用胶布做了一个花灯的底座,我剪下一条条的丝带粘在花灯的棱上。一个花灯就装饰好了。我们为花灯做了一个把柄。一个不成花灯样的花灯出来了。
仔细看了一下我们的花灯,这个花灯是三角形的表面粘满了红色的皱纹纸。每个角都用透明胶贴着虽然外表丑了点但毕竟是我们的一组人的“心血”。
明天这个花灯肯定不会展示的,因为实在太对不起观众了,但是我们一定会争取在明年做一个更好看的花灯,让大家好好观赏观赏我们的成果!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十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看到窗外小伙伴们欢快的笑脸,我的思绪飘进了那一天:
以往每到这一天,我们都缠着父母买来纸做的灯笼,放上红烛,然后迫不及待地等待夜幕的降临。终于等到了这一刻,我们兴高采烈地挑着灯笼冲出了家门,外面好热闹呀,到处都是灯笼,红的,绿的,黄的,蓝的……。就像黑色的帘子上缀满了闪亮的星星一样,然后我们又拉着父母去看元宵灯展,骑在爸爸的脖子上,惬意极了,直到睡意朦胧才流连忘返地回到家中。后来,我们长大了,已经不适合再拎着灯笼到处疯跑了,就看着弟弟妹妹们玩儿,然后不怀好意地教唆他们:你们两个站成一排,向小路的那头跑去,看谁先到终点。小朋友们撒腿就跑,唯恐自己落在后面,结果没跑几步,烛倒了,灯笼被烧了个窟窿,他们懊恼得哇哇大哭起来,我们在一边哈哈大笑,接着就被大人们一顿好骂……。
快乐的童年就这样在笑声中一天天过去了,我也要小学毕业了,再过元宵,总是怀念小时候的灯笼。今天,外面的元宵灯会依然热闹,但弟弟还小,还不能体会其中的快乐,我只好和妈妈在家安静地过节。我好急切地盼望来年的灯展,带着弟弟一起观赏花灯,快乐地欢度元宵佳节!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十二
今年的元宵节是在老家过的,这和在城市里相比大不相同,别有一番趣味。
我的老家在金华浦江县,是有名的书画之乡。我们村被群山环抱,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由于整个村子都是同宗同族,都姓何,现在的村庄是由于人口增长后新迁的,所以叫做新何村。听爷爷奶奶说,我们村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了,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是代代传承下来的。元宵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有很多有特色的地方。
根据习俗,元宵节这天是灶王爷从天庭汇报完工作返回人家的日子。一大早,爷爷奶奶便点燃香烛,恭迎灶王爷回家。农村人崇尚节俭,整个正月期间的剩菜剩饭都舍不得倒掉,所以一般早饭都是用昨天晚上的剩菜剩饭一起煮的稀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都用新鲜蔬菜加上剩饭和肉菜,大锅熬炖出来的,香气扑鼻,连我都能一口气吃一大碗。
吃完早饭,奶奶便开始准备晚上的大餐——麦饼了。做麦饼是一项大工程,所以一大早就要开始准备了。首先是做麦皮,用面粉加温水和盐揉成面团,面团不能太干,然后放好醒面。接着是准备和馅料了,用农村自家腌的咸菜、做的豆腐、熬的油和油渣,剁碎后加盐和在一起,还可以根据各自喜欢的口味加肉、蔬菜甚至萝卜丝等等。再把馅料分成一份份并揉成圆球形备用。忙活好这些,基本上到中午了,这时候为了方便,就煮上一锅汤圆,大家围坐在一起作文吃汤圆,边吃边讨论今天晚上要吃几个麦饼,其乐融融。
吃完午饭稍事休息,便又要开始忙碌了。首先要把面团摘成一个个面球,然后把馅料包到里面,这一步和做包子差不多,但这还只是开始,麦饼的雏形还没显现。做完这一步又要等待10—20分钟,进行下一步的麦饼成型工作,如果没有这10—20分钟的等待,一会拍麦饼时会破皮、露馅的。
待到傍晚时分,便开始正式做麦饼了。这时候先在高压锅里炖上一锅稀饭,以便一会用来就麦饼。因为麦饼要用油锅煎煨,所以比较油腻,需要用稀饭来配合减腻。这时奶奶用手拿起准备好的麦饼胚子,用手慢慢拍打,让它变扁变圆,最后用擀面杖再修平,就可以下油锅煎煨了。不一会,在油和面粉、馅料的多重作用下,阵阵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看着这金黄的饼、闻着那扑鼻的香,让人不禁想马上咬上一口,那软软的、谈谈的、香香的口感,肯定让人食指大开。当然,第一个麦饼是要供给刚刚“出差”回来的灶王爷的,毕竟他刚刚“上天呈好事”了嘛。
吃完麦饼,天也黑了,龙灯舞起来了,人们三五一群的聚在一起,观看舞龙灯表演,一方面庆贺新年到来,另一方面也向龙王祈祷新春雨水充足,来年有个好收成。因为过完元宵节,意味着年正式过完了,又要开始一年的辛苦劳作了。
啊!家乡的元宵节真让人记忆深刻!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十三
今天是元宵节,吃过早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街上看社火表演。街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我们边走边看,第一个出场的是一个穿着红色斗篷的人骑着高头大马在前面开路。接着是一辆花车,花车上有一头威风凛凛的大老虎,老虎圆睁着双眼,虎头一摆一摆的,生动极了,老虎彩车走到市政府门前,市政府的叔叔阿姨们还给老虎披上彩绸,意味着虎年大吉大利。老虎彩车后面是长长的社火队伍,有各种各样的彩车,有秧歌队,还有锣鼓队等等,最讨人喜爱的是社火坠子,打扮成各种形象的小丑做着滑稽的动作,逗得大家都笑弯了腰。
欢度元宵学生(汇总14篇)篇十四
元宵节即将来临,你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欢度这个喜庆的节日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度元宵节。
作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今天是元宵节,老师教我们做花灯,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准备了双面胶、铅笔、彩纸还有剪刀。
我首先拿出一张彩纸,折出一个三角形,注意尽量不要留下折痕,再把余下的剪掉,注意把边线剪得直一些。接着拿起刚才剪下来的纸,折出一厘米宽的细长条。用剪刀剪下来。我看到我的同桌小李纸的颜色与我的颜色很配,我就和他交换了剩下的纸。然后,把正方形的纸卷成三等分,叠起来,压平,翻来最外面的一层向里折留出一条宽一厘米的空隙,划一条线,沿着合边剪出一道道口子。老师提醒我们要把它剪得整齐一些。我咔嚓咔嚓很快就剪好了。打开一看,哎呀,我剪的参差不齐。我的同住小李正在慢慢地剪每一条都剪得非常整齐。我的脸顿时红了。唉都怪我剪得那么难看,接着,我拿起彩纸把两边贴了起来。我欣喜地发现,那就像灯笼的肚子。在贴上刚才剪下来的细长条,我发现灯笼太窄,而双面胶太宽,怎么办呢?我心头一亮,有办法了,我把双面胶剪得窄一些,费了许多时间,终于完成了一半。这时,花灯的基本造型已经完成。我拿起剪下来的细长条做把手。老师说:“接下来,我们要给花灯剪流苏了。”我想:我一定要剪好。于是,我认认真真、一根一根地剪了起来,手酸了,我甩了甩手,继续剪;脖子僵硬了,我转了转脖子,继续剪。流苏终于剪好了,看着细细密密粗细均匀的流苏,我高兴地笑了。“同学们,为了让花灯更漂亮,我们用铅笔来卷流苏,注意卷的时候,一根长一根短。”老师的话犹如重重打了我一拳,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在了座位上。好呀,这么多的流苏,要卷到鼠年马月呀!我扭了扭坐累的小腰,趴在了座位上懊悔的说:“唉!这世界哪儿有后悔药买吗?”可是,看到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卷流苏。我怎么可以被这点困难挡住呢?半途而废不是我的性格。想到这里,我又开始卷流苏,下课了,我仍旧在座位上卷流苏。终于,大功告成,一只小巧玲珑的纸质花灯在我的手中诞生了,那流苏就像水母的脚。同学们都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的心中很自豪,很高兴。
这次的做花灯经历,让我懂得了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成功就在前方等着你。
说起元宵节,大家应该不知道它的来历吧!传说汉武帝时期,东方朔为了让宫女元宵和自己的亲人得以团聚,于是设局让汉武帝在长安城张灯结彩,放灯之时在彩灯上写上“元宵”二字,待到正月十五全城放灯、烟火,做好汤圆供奉火神君的时候,元宵的家人看见彩灯上的字体,高喊元宵名字,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这真是一段感人的传说啊。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在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吃汤圆,看花灯。在我的家乡,我们一直沿袭祖辈的习俗,在正月十四至十六的时候举行大型的灯会展,尤其在十五那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声不断,显得异常的热闹。我们会举着小灯去迎接将近二十米的王氏大灯,还有迎五兽,迎财神等习俗,这时候村里还会请来戏班子,让大家彻底的狂欢。舞曲声、戏曲声、爆竹声真可谓是声声悦耳啊!这一天大人小孩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那一碗碗“元宵”真是甜到大家的心坎里去了。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此恭祝大家节日快乐,合家团圆!
终于到了,终于到元宵节了。自从过完年,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
元宵节,这个节日自从西汉时期便以受到重视,汉魏之后,便成为民间的习俗,人们沿袭着几百年来的传统,——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扭大秧歌,热闹极了,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又形成一个新的民俗——赏烟花。
今天,全家欢聚在一起,等待着元宵夜得到来,天刚刚暗下来,便可以听到“霹雳哗啦”的爆竹声。
到了夜晚,我和全家人走在大街上,到处是“轰轰隆隆”声音,满天都是烟花,虽不如白昼,但也是灯火通明了。大街上,看着走来走去的人们,听着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感受着热闹的气分;我的心也不由得欢快起来。一路上,所有的店面都张灯节彩,路旁的花灯闪朔光彩,天上的圆月照耀着大地,真是“有灯无日不美人,有日无灯不算春”。
走出了花街,我的目光又凝聚在天上的烟花上面,犹如即将开放的花雹,突然开放,散下一片片花蕊。到处都是开放的花朵,犹如春梅争芳,含雹怒放。
今天热闹的气愤,也让我感受到了虽然年过去了,但这元宵夜却比大年夜还会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