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是指教师为幼儿教学活动所准备的教学设计和指导材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幼儿园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一
1.初步掌握毛笔中锋和侧锋运笔方法,培养正确的握笔和作画姿势。
2.能根据自己意愿添画有关景物,并鼓励幼儿大胆下笔。
3.感受浓墨和淡墨的表达效果。
1.幼儿已有水墨作画经验。
2.宣纸、毛笔、棉签、颜料、墨汁、吸水布、调色盘、笔架、音乐《荷塘月色》、小鱼视频。
一、《荷塘月色》音乐响起,教师与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师:“小朋友,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把小手、小脚、小屁股都扭起来。”
师:“小朋友扭得真好看,小毛笔看见了,也想来扭一扭,你们看。”(教师手握毛笔扭起来。)它一会儿把身体挺直了,一会儿又把脑袋低下去,换个地方,再来扭一扭。(教师边说边示范。)“小毛笔邀请我们一起来抹出一个淡墨的圈,画一些浓墨的线条,你们愿意吗?”
幼儿操作,提醒幼儿蘸墨不宜太多,加水变淡后可在小纸上试浓淡。
二、按照示范,幼儿“扭动”毛笔后,用浓淡墨画出荷叶,引出主题。
1.师:“你们仔细看,这些弯弯的荷叶在风中他们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引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家伙。小鱼快乐地在河里游来游去,你听,它们唱起了歌,还做起了游戏。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小鱼在水中是怎样游的?”
2.师:“荷叶下面还藏着一群游来游去的小鱼,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游泳的?”(请幼儿说一说。)。
3.师:“现在,让我们用棉签把小鱼请到小河里做游戏吧!”
三、教师示范讲解。
1.用棉签蘸红色国画颜料在纸上轻轻地按一笔,作为小鱼身体。(注意用笔时由重到轻。)。
2.用棉签蘸浓墨在头部点上两只眼睛。
3.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用细毛笔在水中添加水草、气泡和花朵等来丰富画面的美感。
提示:提醒幼儿蘸浓墨时笔中的水分不能过多,若太多可先在吸水布上轻按再画,注意鱼儿的姿态。
四、幼儿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将幼儿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评价,教师依据幼儿回答做出指导和解释。
五、轻松结束。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随着音乐学鱼儿游动的样子轻松结束本课。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二
1、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法画出朋友的脸。
2、通过面对面朋友之间的观察和描述,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3、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之间的友谊。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1、朋友之间相互观察。
2、白纸、蜡笔、水笔。
3、几张名家肖像画。
一、导入主题。
“你有没有好朋友的?”
“在我们班里,一定有你最喜欢的好朋友。谁是你的好朋友?”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朋友,画出朋友脸部的特征。
1.引导幼儿互相观察,通过观察了解朋友的外貌特征,并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利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幼儿抓住好朋友的脸型、五官、发型等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也就是指导幼儿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绘画。
2.引导幼儿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使幼儿通过欣赏懂得画像肖像画时既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又要体现自己的绘画风格。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一些能力弱一点的幼儿。
要求:
1.将朋友的脸画满整张纸,不要太小。
2.注意将五官画全,并且能画出朋友的特征,例如,大眼睛,小鼻子,小辫子等。
3.提醒个别幼儿将画完成,并认真涂完颜色,颜色涂均匀。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
请幼儿猜猜他(她)是谁,看自己有没有把朋友的特点表现出来。
“这画上是我们班里的哪个小朋友?谁能猜出来的?”
“请这幅画的小作者来说说,你画的是谁。”
“小朋友你们觉得他(她)画得象吗?”
五、收拾整理。
作品完成后,提醒幼儿将蜡笔和水笔收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教师反思: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教师小结: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四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体验端午节特有的习俗。
3、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flash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2、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活动的相关材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端午节的名称及时间。
1、出示粽子实物,引发幼儿兴趣。
师: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吃粽子呢?
教师小结: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1、观看端午节的故事。
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
2、提问帮助理解。
师:刚才故事里说了什么?
教师小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忆屈原。
(三)集体感知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这两种主要习俗。
1、从幼儿自身经验来感知吃粽子的风俗。
从粽子的味道、形状、粽叶等方面让幼儿体验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教师小结:看来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状和颜色也有很多种呢。
2、玩赛龙舟游戏,体验端午赛龙舟的快乐。
师: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人们还要进行一项很热闹的活动。
幼儿玩赛龙舟游戏,并分享游戏的感受。
教师小结:看来呀赛龙舟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
(四)自主探索,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一些习俗。
1、提供实物、录像等,幼儿分组探索端午节的常见习俗。
2、幼儿交流探索结果。
教师小结: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着人们希望一家团聚,生活美满的心愿呢!
(五)结束活动,儿歌总结。
1、教师念儿歌总结。
2、去教室里继续寻找端午节的其他活动。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五
1、大胆先用多种颜色给森林小屋涂上漂亮的颜色。
2、增强幼儿手的控制能力及对色彩的兴趣。
练习册、油画棒。
一、导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家的位置。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所知道的。
3、教师:森林里的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它们都可能干了,把自己的家建得非常好!
教师出示练习册内容。
4、教师:瞧,这就是小动物们自己建的家,漂亮吗?小朋友,现在就请你们来动动手,给森林里的小屋涂上漂亮的颜色吧!
二、教师示范绘画。
1、教师:森林里的小屋有屋顶、烟囱、门、旁边还有草地、石头,我们就一起把这些都涂上颜色吧!
2、教师示范操作。并问小朋友,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把这些都涂成什么样的颜色呢?
教师边进行绘画,边提出绘画要求:在涂颜色的时候尽量涂整洁,不要用手去摸,不要涂到线外面去了。在每个地方都涂满,不要留下空白的部分。先择好看的,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涂色。
三、请幼儿进行绘画。
1、教师发练习册和油画棒,请幼儿翻到第十九页。
2、请幼儿开始进行绘画。
3、教师边提醒幼儿绘画要求,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析。
1、教师:小朋友,把你们涂好的让老师看一下吧!
2、教师对部分幼儿作品进行评析,并说出好在哪里?不足的在哪里?
3、请幼儿收拾整理作画材料。
4、结束活动。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六
根据幼儿自己已有的经验,想象并表现端午节的快乐。
丰富有关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提问:端午节你过得快乐吗?
你觉得端午节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幼儿讨论并讲述)。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精心构思。
把你在端午节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画出来,注意选择合适的底色表现节日的欢乐氛围。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鼓励幼儿将端午节时印象最深或最快乐的事画下来。
作品评析及展览。
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交流过节的感受。
幼儿对于端午节的生活经验还是有的,但有的幼儿经验较丰富,有的幼儿这方面经验较少,例如,白塘镇前两天举行了赛龙舟活动,刘晓舟、吴德鹏等幼儿也参观了赛龙舟,请他们来讲述自己的见闻,他们讲得有声有色,其他的幼儿也听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见利用同伴资源进行教育也是一种好方法,他们往往说的是自己的亲身体验,语言又浅显易懂。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七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许多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编织咸蛋网兜等庆祝活动。其中许多活动都适合大班幼儿开展。为了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我园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以网为主题开展了相关的游戏活动。
游戏目标:
1、激发幼儿对线组成的“蜘蛛网”的兴趣,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织蜘蛛网,能绘画出几种基本的网状图形。
2、初步了解横线、竖线交叉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网,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互相帮助、协作完成任务的意识,并体验成功和合作的快乐。
4、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匍匐前进和攀爬的能力,增强手臂、腰、腹的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
1、理网(了解人际关系)。组织幼儿通过儿歌诵读的形式了解自己家庭的人际关系,对“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附《辈份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伯伯。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阿姨……)。
2、画网(展开丰富想象)。“网”究竟是什么样的?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从蜘蛛网得到启发,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手中的笔勾画出各种各样的网,使网呈现出一个多彩的画面。
3、织网(搭建游戏通道)。将8根一样长度的绳子一头打结固定在一起,再将绳子向四周放射状摊开成圆形,拿一卷绳子(绳子的长度取决于想编的网的大小)从圆心附近开始依次在每一根绳上打结,直至尾端。
游戏一:八卦阵。
游戏场景:
将桌子在场地中摆放成圆形“八卦”,桌上放1o以内加减算术题,外围一圈网上挂满“宝宝”(玩偶),“宝宝”身上贴着相应的数字答案。宝宝与算式题的数量取决于参与游戏幼儿数。
游戏玩法:
幼儿依次进入“八卦阵”,跨越八卦网,在桌上提取算术题,算出结果后寻找与题目答案相对应的被困“宝宝”,并将它救出八卦网。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互相帮助,直至救出网中所有的“宝宝”。
游戏二:穿越铁索桥。
游戏场景:
两排小板凳间隔一定距离背对背放置。用长绳在椅背上来回穿梭编制成低矮的网——“铁索桥”。
游戏玩法:
幼儿匍匐前进,按顺序进入并穿越铁索桥。前进时身体不准触碰到网。
游戏三:钻越盘丝洞。
游戏场景:
将织好的若干“蜘蛛网”(有些网眼较大,可供幼儿穿越)挂在低矮的灌木丛或其他地方,布置好盘丝洞场景。
游戏玩法:
幼儿从四面都是网的洞中钻过。通过时,身体不准接触到蜘蛛网。
游戏四:翻越障碍墙。
游戏场景:
大型自制绳网玩具做障碍墙。
游戏玩法:
翻越用网织成的障碍墙。在翻越过程中幼儿可以互帮互助。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八
1、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2、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1、课件:趣味练习:观察各种表情
2、画纸,蜡笔。
1、教师:老师带来了好吃的东西,谁想来尝尝呀?
请一幼儿品尝香蕉,然后给小朋友说说什么味道的?
教师根据他的表情画一个笑脸
2、教师:还有好吃的呢,谁也想尝尝呢?
请一幼儿品尝杏(或其它酸的水果)
引导小朋友看看他的表情。
1、教师: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知道,眼睛大大,嘴巴上翘。
2、你能看出这个小朋友怎么了吗?(想睡觉,困了)
教师:嗯,因为他闭着眼睛呢,是吗?
3、这个小朋友开心吗?你怎么看出来的呀?
他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1、笑脸。(高兴)
2、用三角眉表现。(生气时的表情)
3、闭着眼睛。(睡觉时的表情)
1、启发幼儿想想还有什么表情
比如:吃辣椒是什么表情?
哭的时候是什么表情?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表现各种表情。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九
1、尝试用泥塑、粘贴、彩绘等手段在石头上装饰,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培养幼儿的美感。
2、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合作的乐趣。
1、幻灯片-各种各样的石头
2、各种形状各异的石头。
3、广告颜料、油画棒、棉签、剪刀、线、色纸、自粘纸等。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二、引导讨论,启发想像。
教师:小朋友想怎么打扮石头娃娃?
你想用什么来装扮石头娃娃?想把他装扮成什么?
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想像。
三、认识材料,提出要求。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你准备用哪些材料?
2、要求:
(1)等会儿小朋友先想好,到哪个组?
和哪些小朋友一起打扮石头娃娃?
(2)先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像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然后再进行妆扮。
(3)安静操作,注意安全。
四、幼儿操作,观察指导。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如何选择同伴,并适当引导幼儿进行合作。
重点指导石子连环画组的幼儿,启发引导幼儿进行讲述。
五、集中交流,体验成功。
教师:你刚才做了什么?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还是跟同伴一起完成的?你把石头娃娃装扮成了什么?
在装扮石头娃娃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1、幼儿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
2、幼儿相互评价,夸夸他好在哪?
3、教师对幼儿合作及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六、介绍作品,分享快乐。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十
愉快的“六一”活动(绘画)
1、在尝试学画人的基础上,初步表现“六一”中的愉快事。
2、初步学习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画,学习布局。
1、“六一”活动的照片及部分活动道具。
2、幼儿绘画用的蜡笔和纸。
2、讨论:怎样把“六一”活动中,最高兴的事画下来?并要让人一看就明白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事要画大,并画在纸的中间。
3、请个别幼儿示范,老师在边上指导。
4、幼儿绘画:
重点指导画出一件最高兴的事。难点是能画出主要的情节。
老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构图。
5、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相互介绍、欣赏他人的作品。挑选几幅画布置在活动时的一角,标题就是“快乐的六一”,并配上幼儿的'话。
活动前,老师引导幼儿充分地讨论和分析,拓展了孩子的思路。因此,在活动中,孩子基本上都能将“六一”中最高兴的事画下来,每幅作品既是内容相同,但画面构图都各不相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活动介绍时,老师引导幼儿先不要告诉同伴“我画的最高兴事是什么?”,让好朋友猜猜,这也增加了孩子介绍作品的兴趣,并且,从中孩子自己体会到要介绍的内容应该画大、画在中间,这样才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其实这就是绘画的构图方法。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十一
美丽的手帕(绘画)。
1、学习在正方形纸内,大胆尝试用绘画、印章、粘贴等方法装饰有对称中心正方形手帕纹样,感受对称美。
2、体验装饰画的乐趣。
1、知识经验准备:事先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日常生活中人造物品如围巾、糖纸、花伞碟子等的装饰图案,初步认识图案装饰美的规律。
2、正方形图画纸、油画棒、彩色笔。
1、以参观展览会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各种装饰图案的美丽手帕,感受手帕的图案、花纹、色彩及对称美。
3、讨论探索:
(1)手帕上的花有什么特点,画在什么地方?
(2)引导幼儿发现:中间画大花,四角、四边也有,但小一些。
(3)如何找到手帕的中心点、对称点、对称轴?
(4)花纹是怎么排队的?
4、教师根据幼儿的探索,示范装饰手帕:依次在中心点、四角、四边进行装饰,并提供纹样供幼儿参考。
5、交代要求,幼儿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幼儿先找出中心点,然后在四角、四边装饰上与中心对称的图案花纹。
(2)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不同图案装饰手帕。
6、引导幼儿欣赏、评价作品。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十二
1.引导幼儿运用绘画造型基本要素:点、线、面来创作游泳的动态和场景。
2.引导幼儿体验绘画造型基本要素的组合与创意。
3.引导幼儿认识色彩基本知识,启发幼儿大胆、自由发挥色彩的运用技巧和组合技能。
4.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养成他们良好的作画习惯,增进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1.孩子自己的.游泳实例照片和集体的游泳活动图例或视频。
2.工具准备:大小不等的铜版纸、铅画纸、油画棒、纸巾等。
1.老师出示相关图例,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体验在游泳池里的经历和感受。
2.引导幼儿学习、体验绘画造型基本要素的组合与创意,激发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运用油画棒擦涂法,大胆、自由发挥色彩的运用技巧和组合技能。
4.老师提出作画的要求,引导幼儿自由组合游泳画面的情节性,把自己的亲身游泳体验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进行大胆表达。
5.老师指导。
1.请幼儿观赏他人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小朋友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并对其作品进行重点讲评。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十三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化妆主要用于净和丑,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是具有民族性、夸张性的传统艺术。本活动引导幼儿欣赏京剧的精彩片段,感知脸谱的不同含义,通过绘画脸谱,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夸大等手法表现不同脸谱,从而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喜爱,这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
1.初步了解中国国粹艺术——京剧的特点。
2.能够用线条、色彩、对称、夸大等手法表现不同的脸谱。
3.体验京剧艺术的乐趣。
物质准备:京剧脸谱、非洲部落的面具等图片。脸谱作品数幅。勾线笔、油画棒、8k铅画纸。
经验准备:幼儿提前欣赏大量的脸谱。
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京剧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
艺术,通过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夸张手法,鲜明的表现某些人物的面貌,并从其面貌上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在非洲部落里,当他们庆祝节日时,也会带上各种各样的面具跳舞,唱歌。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脸谱及面具,感受京剧脸谱的造型的夸张、变形及色彩的丰富。
1.欣赏脸谱及面具的图片、照片。引导幼儿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欣赏,发现京剧脸谱上面的图案和对称特点、脸谱的基本用色,讨论不同颜色所象征的意义。
小结:脸谱不仅颜色漂亮,而且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观众一看演员脸谱就可以知道他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2.教师示范用图形添加的方法画各种有趣、奇特的脸谱。
3.引导幼儿欣赏脸谱作品。
型要夸张,奇特,可以在大脸谱中套小脸谱。背景分割稍细密些。涂色:脸谱(一个系列的颜色或五颜六色)背景(一个系列的颜色)。
四、欣赏小朋友的脸谱作品,体验京剧艺术的乐趣。
1.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脸谱展,引导幼儿欣赏。
2.讨论:哪个脸谱最特别,你喜欢哪个脸谱,为什么?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十四
1、引导幼儿观察菠萝的外形特征,巩固粘贴的技能。
2、大胆的用线条进行装饰,体验创造的快乐。
彩纸、勾线笔、以剪好的椭圆形彩纸和绿色的纸(菠萝冠芽)人手一份、固体胶若干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披着鱼鳞铠甲,长着公鸡尾巴,动物家族无名,水果店里有它"(菠萝)(二)观察菠萝,了解菠萝的主要特征。
教师:菠萝外表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
2.老师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菠萝,菠萝的表皮是怎样的?(感知菠萝突起的表皮、很粗糙。)。
3.教师小结;对菠萝有椭圆形的身体和长长地冠芽,今天我们也来画画菠萝。
(三)教师讲解。
1.教师将菠萝的身体和冠芽贴在事先准备好的彩纸上。小朋友我们的菠萝已经贴好了,接下来我们就用折线线条来装饰菠萝的身体。"(认真画出菠萝上的花纹)。
2.画出菠萝的五官及表情。
3.菠萝宝宝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我们来看看它还少了什么?(对,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4.那我们就给菠萝宝宝贴上它们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5.画出菠萝的叶脉。(用直线来装饰冠芽)。
(四)幼儿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贴画,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喜好自由进行装饰。
2、教师表扬画的好的幼儿,并鼓励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五)幼儿欣赏作品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谁的菠萝宝宝最漂亮。(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十五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说出家乡端午节的习俗,并绘画记录端午节中快乐的画面。
2、能画出家乡端午节中的主要情景,合理布局。
3、能大胆运用色彩表现快乐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活动重点、难点:能画出家乡端午节中的'主要情景,布局合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长带领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并拍照留念。
2、物质准备: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图片;纸、水彩笔、油画棒;布置端午节主题画展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回忆家乡过端午节的情景,讨论绘画内容和方法。
1、展示幼儿过节的照片,引发幼儿回忆端午节中趣事。
2、出示端午节的一些物品,鼓励幼儿上台,体验插艾草、涂雄黄、斗蛋、赛龙舟等情景。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讲述过端午节的情景。
4、出示节日环境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节日美丽的颜色。
引导语:你在照片中看到什么?它们用了哪些色彩来表现?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来表现?
设计意图:(提供端午节的物品:艾草,雄黄,黄鸡蛋等,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充分调动各感官参与,更直观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为下面绘画活动做好铺垫。)。
三、端午印象画。
1、展示赛龙舟、包粽子、斗蛋等图片以及幼儿过节前景照片,加深幼儿对端午节习俗的印象。
2、引导语: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回忆了家乡过端午的一些情景,原来我们家乡过端午节有这么多有趣活动,有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斗蛋等,那小朋友想不想用画画的方式来表现家乡的人们过端午节的情景呢?那好,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绘画。”
3、教师简单示范讲解赛龙舟,粽子,彩蛋的画法,强调画面布局和颜色搭配。
4、交代要求,幼儿按意愿选择绘画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合理安排画面,能明显地画出赛龙舟,斗蛋等端午节场景。
(2)能大胆运用色彩表现快乐端午节气氛。
设计意图:(鼓励幼儿按意愿画画,满足了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与评价作品。
提问:你画了什么?运用了什么颜色和画面布局来表达端午节的快乐气氛?
五、布置“快乐端午主题画展”,引导幼儿自由参观交流。
幼儿园绘画端午活动教案(优秀16篇)篇十六
1、学会讲述自己家房子的样子及周围的景物,并能运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2、欣赏优秀的儿童画,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中房子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3、能大胆想象创作新房子及周围的景物。
两张优秀的儿童画 范画一张 白纸、铅笔及蜡笔若干
1、课堂引入:
2、欣赏优秀儿童画作
老师手上有两张画也是关于新房子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出示第一幅:《蘑菇房子》
(注:这是一幢蘑菇式样的房子 用蘑菇造的 有一扇木门 屋顶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蘑菇点 房子周围有小草和木栅栏)
(2)出示第二幅:《冬日里的房子》
(注:房子是红色的 有烟囱 屋顶上覆盖了雪 是冬季的房子 小树枯了 小草黄了 屋子前边有石子路)
3、图画创作:
(1)师:如果小朋友们有一幢新房子,你们想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想房子的周围有些什么呢?(幼儿进行自由讨论)
(2)请幼儿发言说出自己心目中新房子的样子,教师出示范画(例如草地上的房子)
4、展示交流:
幼儿分组进行互相欣赏,互相提意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