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要有独特的角度和深入的分析,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我们特意搜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一
今年我奶奶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了,70多岁了。奶奶非常的疼我,无微不至。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奶奶每天坚持晨光熹微的时候就起来给我们做早餐。
为的就是让我们吃一餐有营养的早餐。目的是让我越长越高,让我更加健健康康。
记得有一次,快要放学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忘记带伞了,心里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放学了,我正想着没有伞,怎么回家。
这时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急冲冲赶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奶奶看来给我送伞了,奶奶今天原本计划回老家的,说好我自己回家。但是她看到要下大雨了,于是又返回来给我送伞了。
只见她手里打着雨伞,手里又拿着一把雨伞。这时,我看到了奶奶的裤脚都淋湿了。心想:奶奶肯定顾不上自己,一心着急来想来接我。真是雪中送炭啊!最后我和奶奶打着雨伞开开心心一起回了家。
奶奶真好!我爱奶奶!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二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跟着妈妈来到奶奶家,妈妈说:奶奶年纪大了干不了活,不如我们帮她干活吧,我兴奋地说:好!我从来没有干过活所以不知道干活有多累,干活开始了,我的第一项任务是擦窗户,妈妈说:明奇,你拿着这个盆和抹布,(盆子装满了水),哎呀,我一不小心把水撒到衣服上了,妈妈听见了我的声音,边走过来边说:以后小心点,我说:是。擦窗户好累呀,我才擦了一半就不想擦了,妈妈说:明奇呀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听了妈妈的教诲我一心一意的继续擦窗户,终于擦完窗户了。好累呀我迅速跑下楼去,打开冰箱拿出来一支冰棍,我又迅速的跑上楼去,我打开包装袋,连忙给妈妈送去,妈妈吃了一口说:真好吃,不愧是我的好孩子。
窗户擦完了,我的第二项任务是拖地,只见妈妈拿起拖布一下一下的就把地给拖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拖布,一下一下的拖地,哦真好玩,拖地虽然不累但是拖布有点沉,所以我觉得拖地的时候刚开始很轻松,到后来就有点累了。呼呼(我拖地累的直冒汗)终于拖完地了。
我们今天顺利的帮奶奶干完了活,因为我干活很认真,奶奶给了我奖励,10元钱,奶奶说:下个星期天还要来啊,我兴奋地说:好。奶奶再见。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三
现在的孩子,差不多个个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小到大,我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可谓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而且脾气倔强。自从到了学校,我开始认识到要学会孝敬父母,关爱老人了。
这天,奶奶和爷爷去砍一棵干枯的树,“嚓——”一棵树被奶奶爷爷拉回了家,爷爷便去了公司了。奶奶见到了大树,用袖子擦了一把汗,拿了把斧头,拖着沉重的脚步砍起了树,一把重斧头奶奶几乎累得快举不起来了,要不是靠她那疲倦的身子支撑着,早掉下来了。“呀,呀!”奶奶吃力地喊着,那树干似乎像金刚石一样奶奶根本砍不动。终于,她站了起来,挺了一下,眼睛一闭,叫了一声:“我的腰!”一定是奶奶的腰闪了,只见她坐在了椅子上,吃力地喘着气。我立刻跑过去,紧张地问:“奶奶,怎么样,没事儿吧?”奶奶笑着说:“没事儿!”奶奶说话时十分疲倦。我看得出奶奶在说谎!
我先扶奶奶到了家里,立刻倒了杯水给奶奶,左吹右吹,生怕奶奶烫着。奶奶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就躺在了椅子上,四肢无力,不停地皱眉头,似乎全身酸痛。我见了,心如刀绞,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奶奶太辛苦了,夏天的晚上,奶奶给我扇风,手酸了,咬一咬牙;冬天,我特爱踢被子,晚上11点,奶奶经常起来帮我盖被子,可她却感冒了……我越想越觉得自己不懂事,不由得给奶奶敲起了背。“奶奶舒服吗?”我轻声地问。“舒服——”奶奶紧锁着的眉头慢慢地舒展开来。见奶奶这么舒服,我好高兴。可过了一会儿,我的'手酸了起来,速度渐渐地慢了下来。我不住埋怨手:手呀,你晚不酸早不酸,可偏偏现在酸,奶奶在享受呢!奶奶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心痛地说:“都是奶奶不好,只顾自己享受,忘了你呀!”我摇摇头说:“没什么呀,我很好!”奶奶只好又躺下了,这时,亲情化解了我的酸痛,奶奶的快乐与舒服,就是我的快乐!
奶奶爷爷老了,我们这些晚辈要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安享晚年!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四
最近我家买了一台新电脑,我一下子就恋上了她。每次放学我完成作业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奶奶总站在我的身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脑屏幕,脸上露出羡慕的神情。我对奶奶说:“奶奶,我来教你用电脑吧!”奶奶不好意思地说:“乖孙女,我只是看看,我只是看看!电脑里有什么?”我得意地说:“那是应有尽有呀!有音乐欣赏、动物世界、百科探秘、戏曲天地……”奶奶听到“戏曲天地”这四个字,眼睛一亮,她连忙对我说:“有越剧吗?”“当然有啦!你想听什么电脑里就有什么!”奶奶听了心里乐开了花。我在网上找到了很多越剧的视频片段,保存在电脑桌面上。我示范了怎么开机、怎么上网,怎么点击桌面上的越剧视频,想让奶奶记住电脑的操作步骤。奶奶若有所思地离开房间了。我心里想:不久的将来我奶奶也要跨上“信息高速公路”了。
几天后的一天,我放学回家,叫了几声“奶奶”都没有人应答。忽然我的'书房里传来了戏曲的声音,我推开门一看,原来是我的奶奶在电脑里放戏曲视频!奶奶满头大汗,她难为情地说:“孙女,我,我弄了好长时间,我终于打开了电脑了,以后我就可以自己在电脑上放戏曲了!”她擦擦脸上的汗水,一把抱住了我,首次“触电”瞧把我奶奶激动得连声对我说谢谢!我看着奶奶激动的样子,那朵朵“菊花”在奶奶脸上绽放,我觉得奶奶特别神气!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五
今天,是奶奶的生日,我们大家准备给奶奶庆祝70岁的生日。
今天我过得十分开心,而且还知道许多老年人的别称比如:70岁老人叫古稀老人、60岁老人叫花甲老人、77岁老人叫喜寿老人、88岁来人叫米寿老人、99岁老人叫白寿老人、百岁老人叫期颐而我们童年叫总角。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六
今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在我们这儿的习俗是要在这天登高赏菊或是拜访老人。我呢,一时兴起,就想去看看奶奶。其实奶奶家离我家并不远,但我就是没有时间去看她。晚上有一大堆的作业要做。星期天空闲了,奶奶又不在家了。走到奶奶家,她正坐在门前的石板凳上缝棉被。也许是奶奶年纪大了,奶奶老不能把线穿进针孔里。于是,我走到奶奶跟前,说:“奶奶,我来帮你穿吧!”奶奶听见了,她抬头看见我,笑着说:“呦,是青青呀!来来来,你帮奶奶把线穿进去!”于是,我坐到她的跟前,接过针线,没一会儿,就穿进了。我把针交给奶奶,奶奶很开心,接过针说:“还是孙女好呀!”
我望着奶奶,觉得她好象变老了,脸上的皱纹变多了。但感觉奶奶抱着我,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好象还是昨天的事。我看见奶奶的头发被风吹得很乱,于是说:“奶奶,我给你梳梳头吧!”奶奶说:“好呀!”于是,我从里屋拿出梳子,走到奶奶身后,帮奶奶轻缓地梳起来。奶奶没有说话,她应该觉得很舒服吧。我忽然想到小时侯:我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啃西瓜,奶奶就一边帮我梳头。奶奶会问我:“青青呀,我们家最谗的人是谁呀?”“是奶奶。”我立即回答。“为什么呀?”“因为我老看见奶奶啃我吃过的西瓜皮!”奶奶听了,笑了。我也跟着笑。梳子慢慢地在奶奶花白的头发里穿梭,奶奶那头散乱的头发渐渐整齐了,在阳光照耀下,奶奶的头发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太阳渐渐下山了,我也告别了奶奶,回家了。望着奶奶落寞的背影,我有点心酸。
“希望奶奶平安健康!我以后会长来看你的。”我默念着。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七
迎来的是奶奶始终不变的温暖的笑脸,“是孙女回来了!饭吃了吗?”奶奶啊,又听到您那熟悉而又质朴的话语了啊,我的心顿时暖暖的,满满的!
奶奶啊,我记得那时您喜欢站在木门下等我放学。有时候,天色晚了,一旦我踏着一路疲倦和风尘走进你的视线,远远地就一定会望见那扇木门,那扇木门下您那就着微弱昏黄的灯光,倚在木门旁翘首张望的熟悉的身影!那时的我便一路欢歌飞一般地奔向你的怀抱!奶奶啊,灯光下您那本该瘦黄的脸越发苍老了,您那无神的眼睛越发凹陷了。可是,奶奶啊,你那亘古不变的身影却早已定格在我清晰的记忆里,我远行的脚步再也走不出你温暖的怀抱了!
风依旧在吹,那扇木门依旧在摇晃。曾经,也是在这扇摇晃的木门下,奶奶,您听说您的孙女考上了城里的重点高中,您流泪了,您独自倚靠在木门旁,边擦泪边握着我的手,激动地有些哽咽了。我知道,那是喜悦的泪,骄傲的泪,也是担心的泪。也许,从明天起,独自倚靠在木门旁的你再焦急,再不舍,也不会等到孙女归来的身影。木门旁留下的只会是你落寞孤单的身影。奶奶啊,您在木门旁的身影是我一辈子的思念,我已默默许下了我的承诺:我会常回来看您的!
阵阵的笑声将我的思绪拉回,木门吱呀呀的声音还在继续,爸爸嫌太吵了,和奶奶商量:“不如给你们换一扇新门吧!”奶奶啊,我看到您只是一个劲地摇头。“这种声音我听惯了,我也在这木门旁倚靠惯了,换了的话,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何况,你们都又这扇木门的钥匙,以后回来也方便。”奶奶啊,您随时随地都在为你的儿女们开着这扇木门。就算等到您头发斑白的那一天,这扇木门也永远为我们而开吧!
猛然间发现,眼角湿湿的,泪落在了门坎上,也落在了我的心里。模糊中我又看到了你站在木门旁倚着的身影,不管前路有多迷茫,那都是我一生里汲取爱和力量的港湾!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八
今天下午放学后,奶奶问我想吃什么饭?我不假思索地说:“想吃面条,最好是手擀面。”奶奶听到我的号令后,立刻去厨房做起手擀面。下面我就仔细向大家讲述一下我奶奶是制作手擀面的几道工序:
奶奶先将干面粉倒在面盆里,然后加些温水,把面揉成团,过上大概20分钟左右再将和好的面,拿到案板上用擀面杖用力推擀,来来回回好多次,我问奶奶为什么要这样擀来推擀去的,奶奶告诉我说,这样做出来的面更精抖有嚼劲好吃。不一会功夫,奶奶把面擀好了,奶奶把擀好的面来回叠起来,用刀切成细条,用手抓住上面一层轻轻一抖面就成形了。
现在奶奶开始煮面了,她先用电饭锅将水烧开,然后将切得细如麻丝的面条下入锅底,一会儿锅里便煮的开了花,再翻几个滚,就熟了!奶奶三下五除二的将面条捞在了碗里,再加上备好的葱花咸味和几样地道的小菜,那味道真是美极了!
今天能够吃到奶奶亲手做的手擀面,我真是太开心了,真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吃到奶奶做的这种面。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九
从小到大,走南闯北,吃过拉面、刀削面、担担面、炒面,还有挂面……然而,唯有老家奶奶的手擀面,最是情味俱全、自然亲切,难以忘怀。
那时候,是计划经济年代,农村实行生产队集体耕作。村里的山地大部分只能种地瓜、花生一类农作物,乡间极少的一些平原地用来种小麦,农家只能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到麦收后从生产队分到不多的小麦才能吃顿手擀面条。这手擀面其实一年中是吃不上几次的,并不是因做法如何难,而主要是每家分到的小麦不多太金贵,只能逢年过节或老人、孩子过生日时才能吃到。儿时的我,能吃一顿奶奶的手擀面,是一种不小的诱惑和期待。
奶奶做手擀面很有讲究:先是用石磨将新小麦磨成面粉,再在面粉里加入三分之一的黄豆面,这样制成的面条耐煮,面条吃起来有咬头;和面时,要用淡淡的食盐水,以防煮面条时浑汤,面要和得硬一些,奶奶说这叫“软面饺子硬面条”;将揉成面团的面先放入盆里盖上盖需要醒面约半个小时,再往面团里撒一些干面醭,反复揉翻,使面硬柔均匀后,再开始擀面饼;用擀面杖将饼卷起来擀,每擀一个回合,就要撒点干面醭,以防面饼粘在一起;擀面用的是巧劲,需要十来个回合,一直到面饼厚薄相宜约在2毫米以下时,方可抬起面杖,将卷到面杖的大圆饼来回叠加至手掌宽度的面饼墙;最后一道工序是切面,同样讲究技巧,如果用刀切开的手工面条均匀且中间不断,功夫就算到家了。
这时,奶奶将事先从集市买来的杂色蛤蜊煮熟,把蛤蜊肉扒出,再将从自家菜园摘来的鲜嫩芸豆切成小薄片,与蛤蜊肉一起在锅里加盐、葱、姜用油炒成半熟,加入煮蛤蜊的汤一起烧开后,打上两只鸡蛋搅成花,最后在汤里放少许香菜沫,一锅卤子就做成了。那时海里和地里都没有污染,蛤蜊和芸豆都是纯天然的,就连鸡蛋也是山鸡蛋,面条和卤子的味儿,闻起来都是那样鲜美。
当煮好的面条,加上两勺蛤蜊芸豆卤子,吃到嘴里,总在品着这鲜美的味儿舍不得往下咽……确实太好吃了!
奶奶已过世数十年了,但奶奶的手擀面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它寄存着奶奶的爱和我的乡愁。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十
今天上午上完第三节课,同学们就慌张的戴上黄帽,马上飞跑到操场站好队,上我们最喜欢的体育课。
上课了,老师说:“站的好了就五分钟自由活动,如果队伍站的不好的话一节课都不能自由”。一听这话,同学们马上立正站好了,每个人都耸立在操场上像一棵棵小树,五分钟过后大家都“重获自由”了。
有的在操场上飞跑,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做游戏……,大家都像一条小鱼一样在操场上游来游去。
这就是我们最喜欢的课――体育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十一
麦黄时节,空气中整天流动着醉人的栀子花的香味。
人似乎一天天、一年年地懒惰了,在饮食上是能简即简,不再会为吃而自己动手,有钱就能买到现成的,又何必多此一举?而对于吃的记忆,则是记忆犹新。每年栀子花开,正是麦收时节,更是能用面粉做出各种食物的时候。
对于面粉的加工,父亲好像很是拿手。在麦收之后,父亲会利用雨天,在家做包子和馒头给我们吃。这在现在已不是什么稀奇,但在那时,对于我们苦孩子来说不亚于是在过年。有时会缠着父亲做各种点心,有时为了要父亲为我们做吃的,我们会为父亲挠痒,捶腿,还会呆在鸡窝旁等鸡下蛋,然后拿着热乎乎的鸡蛋去代销点为他买烟。偶尔父亲兴起,还会做大饼,或者用黄花菜、碗豆、韭菜、面粉和在一起炸碗豆饼,比现在街头巷尾人家卖的腰子饼好吃多了。更多的时候是母亲用面粉下疙瘩子来吃,有时加进苋菜、瓠子,放入油盐,或者只是放进粥里面,都很好吃。
对于面粉的吃法,印象最深的还是奶奶做的手擀面,至今还能记得矮小的奶奶站在矮凳上擀面的情形。
手擀面的做法比较繁琐,而且还是个力气活,两支胳膊揉面揉得发酸的感觉至今记得。奶奶做手擀面时都是一做几家,所以她会叫上我们几个大点的孙女做她的下手,围在桌边帮她揉面。她一团团地做好再分给我们,还要不时地检查我们的面团是否揉熟了,有时我们这些没有耐性的孙女会在面团揉得半熟时偷偷溜走,但走不了多远又会被奶奶唤回。奶奶用那根有二尺多长的擀面杖在面团上来回碾动,那面团渐渐地大了、薄了起来。擀一会奶奶再在上面撒一些面粉,直到那面团成薄薄的一层,有桌面大小时,奶奶才会一层层地堆叠起来,然后再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用手抓起铺在锅盖上,等到了时间才下锅。而瓠子和着手擀面入锅味道会更佳。一家大小,一大锅的面汤会吃得精光。
自从奶奶走后,我们就很少有手擀面吃了,父亲偶尔也会做,可是后来父亲也走了。有一次特想吃,也想在孩子面前露一手,所以决定自己来做一次。可是做出来的面条下进锅里是一片糊,弄得面条不像面条,疙瘩不像疙瘩,难吃得要命,从此再也没有做过。虽然现在市面上也有许多类似的手擀面,手拉面,而牛肉面,大肉面等各种面条的吃法也是让人过瘾而一次次地流连,但奶奶做的手擀面却是别一样的滋味,在我的记忆里永恒。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十二
岁月荏苒,我现在已经20岁了,当我还在上小学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时,我经历了我人生当中第一次离别,我的奶奶永远的离开了我。
我从小就没有外婆,但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奶奶对我也不好,因为家里重男轻女的思想过于严重,我基本上没有得到奶奶的爱和关怀,但我也很庆幸那个时间段的我,对生活没有任何记忆。
随着我年龄的不断增长,文静可爱的形象深得奶奶的喜爱。开始注意了我,让我体会到了奶奶的好,但这些好并没有维持很久。
他会把自己攒下来的几块钱给我们买我们喜欢吃的零食,他会给我们做我们喜欢吃的东西,虽然那些东西并不值钱或很廉价。但是那里有爱的味道,奶奶去世之后,我嫉妒自己蒙在被窝里哭泣,一直想啊想啊。然后默默的流泪,直到没有了力气。
我多么羡慕那些有奶奶的人,尽管他们有些人和我吐槽他们的奶奶对他们貌似并不好。但是不好,现在也拥有着而我却不再拥有,永远失去。
我永远深深地思念着我的奶奶,对于灵魂的传说实在太多太多,我曾幻想过每一种说法,我希望其中最起码有一个是灵验的.。让我可以和奶奶沟通。就像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愿你安好。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十三
手擀面,顾名思义,就是手工擀制的面条,老家人并不陌生,我擀面条的技艺是跟奶奶学的,先向黄盆里舀两瓢面粉,再一手往面里细细倒水一手搅拌,把面拌成面穗,方可和面,水要少放,面要和硬,冷天用温水,和好的面团三光,即手与盆底不粘面,面团油光发亮;擀面,将面团放在面桌(或面板)上,压平,用擀面杖卷面擀制,一杖擀毕,松开,转另一边卷上再擀,反复多次,擀好的面形似一块圆的台布,铺在桌上;切面,将面布叠成条状,右手握食刀,左手四指弯曲贴紧面皮,随切面的刀锋往后挪动,或粗或细,看你技艺或需求,待面条切完,用手抄起一把,一抖,似乎抖着一条羊肚手巾。时下,小镇出去开面馆的,手擀面、刀切面、小刀面如果正宗,工序盖出于此。
早时,吃奶奶的手擀面,多以杂面为主,单是粗粮面不能做,只有掺些小麦面才行。那时就是不懂,麦面自然能做各式各样面食,又好吃,何不多种些小麦?后来慢慢才知道,种小麦受到种子、肥料、生产力等因素的限制,其实生产队每年种的小麦也很多,就是打不出多少粮食,相反,粗粮如山芋、高粱、豆类等的适应性就强些。奶奶是持家能手,窘困平淡的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像山芋干面、高粱面、黄豆面,戗少许麦面和好,揪成面记置一块白布片上拍薄,放上韭菜或其他馅料,布带面皮一合,便是大型的菜饺,或蒸或贴,配以辣椒姜蒜汤,也能大开味蕾;春天到夏季的野菜,或蒸、或炒、或拌、或做馅,总是我家餐桌上的佳肴。麦面面条只有过年和麦收季才能吃到,我喜欢麦收季,能闻到麦香,从田野到村庄,从磨坊到锅灶,处处弥漫着麦香味。麦季,人们割麦的、挑麦把的、打场的,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齐上阵,小学校也要放十来天忙假,抢收抢种。傍晚收工回来,奶奶早把做好的.手擀面,成在黄盆里,端在门口的碾盘上,挨着佐以一钵舂好的辣椒蒜瓣,我一顿能吃两海碗(一种大碗),下面前,揪一把南瓜叉头,滴几滴油,入锅煸一煸,加水烧开下面。那面条筋道、爽口,瓜头滑嫩,汤不糊,那面条的麦香味辅以瓜的清香,氤氲在门口院落,闻一闻都能解去一半疲劳。
今天我常在家做手擀面,总感觉买的不如自己做得原味、筋道,其方法就是奶奶教的,如何和面、擀面、切面、下面,遗憾的是,奶奶已走了多年,吃不到我做的面了,我也永远吃不到奶奶的手擀面了。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十四
今天,我给奶奶拖了一次地,奶奶很高兴。
我先用小盆接了满满一盆子的水,再合拖把在里边沾了沾水,拿出来压干之后,就开始拖啦!
我们家一共有五个房间,一个是客厅,所以我先仔细地,慢慢地拖完了五个房间以后,已经掌握地很好了,所以,客厅拖地又仔细,又快。
我拖过错以后又觉得不满意,于是又去沾了沾水,压干,又拖了一次,这次把我累地满头大汗,但我很开心。
奶奶,妈妈看到我的成果时,连连说:”好,好”。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十五
我的奶奶已经是年近七十的人了。她有一张慈祥的面庞,一双笑眯眯的眼睛总是眨巴眨巴的,厚厚的嘴唇突出了她的厚道,老实。
奶奶一向都很节俭。每次我们不要的东西,她都要拾起来放好。
一天,爸爸喝完了一瓶红酒,把酒瓶随手扔到了垃圾桶。奶奶扔垃圾时看到了,脸立刻沉了下来。“唉,现在的年轻人呀,什么东西都扔。这么好的东西……”奶奶一边说,一边弯下腰把垃圾桶里的酒瓶拿了出来,吹了吹上面的灰尘。把它擦了又擦,洗了又洗。直到它变的晶亮。
姐姐到我们家来了。我和姐姐玩起了捉迷藏。我藏到了奶奶的床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奶奶的床下竟有“堆积如山的垃圾”,什么酒瓶呀,废纸呀,烟盒……我们平时不要的东西,都在这里。使我挤不到床底下。看到这么多垃圾,我无疑会想起“垃圾回收站”。
奶奶呀,她就是这么节俭,我爱我的奶奶。
写奶奶记事(热门16篇)篇十六
每次包饺子,看见奶奶(擀)的那圆圆的'饺子皮,我都很羡慕,今天,我一定要学擀饺子皮。
【短评:见贤思齐,你真是好样的。】。
我拿了一块面,把它压的圆圆的,(、)扁扁的,然后学着奶奶的样子,一手拿着擀面杖,一手转动着面皮,(。)可是,我试了几次,不是用不上劲,就是用过了劲,总之是不对劲,结果擀出来的饺子皮不是太薄,就是太厚,不是歪了,就是斜了,(。)我有点丧气,但在奶奶的鼓励下,我又准备擀饺子皮,(。)呀!好多啦。我擀的饺子皮也圆圆的,虽说不是很好,但我进步了。
今天,虽然手很疼,但我终于学会了擀饺子皮(虽然擀饺子皮手很疼,但我终于学会了),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一事无成,要掌握技巧,才能学成样子。
【短评:既掌握了技术,又出了道理,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