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的表现,它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和形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参考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一
拍去书上的灰尘,心中还有几分侥幸,幸好它还没有葬身于哪个厕所里。就着寝室的灯光,我翻开《文明礼仪》,打算先了解书的具体内容。书中列有很多小故事,感觉与学校的生活很相似。其中的一则小故事,让我想到在学校发生的一件事。那天很冷,冷得让我放弃洗冷水的想法,乖乖提着个桶去热水供应处去打热水。人很多,我找了个相对短一些的队伍排队。等待的时间很无聊,让我不得不靠数周围有多少人来打发时间。在数人数的时候,我发现这么多人只有我一个男生。不过,我没有耗费太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发现了新问题,就是过了这么久队伍竟然不见减短。我观察了一阵子,原来是有人插队。他们插队不是直接插队,而是变相插队,托熟人帮接水。前面的.女生就是这样,她已经帮三个人接水了。“你这人怎么这样埃”后面有个女生不乐意了。前面的女生不答话,显然是想以“充耳不闻,不动如山”神功抵挡。可后者显然不想轻易放过她,说出的话甚至有些不堪入耳。我看着吵架的这两个人,又算了一下时间,只能放弃洗热水澡这个诱人的想法,提着空桶从哪来回哪去。后来听同学说就是因为这样,所以男生很少去洗热水,就算去也是人少了才去。只有我不懂“规矩”才去那么早。我还能怎样,只好一笑了之。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礼仪虽小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素质的道理。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二
自从我读了《文明礼仪读本》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讲文明,礼貌对一个人很重要。别看它只有几个字,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做起来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
社会上,校园里,不文明的现象随处可见。你看,有些人为了抄近路,从马路中间的护栏上跨过去。有的为了赶时间,面对红灯依然闯过去。这样既不文明又危险。还有些人,明明看到垃圾箱近在咫尺,却偏爱随处扔垃圾……社会上,校园里,这些不文明的现象还是经常能够看到的。
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而是需要长期积累的素质。书上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秩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和开展礼仪教育已经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下决心要学习礼仪知识,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三
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重视下一代进行“知书识礼”教育。然而,近年来,随着独立子女的增多,不少小皇帝在家中受宠过度,渐渐养成了为所欲为,不拘小节的坏习惯。他们中有的不懂得尊敬师长,把父母称作“我家老头老太,”给老师起绰号;有的出言不逊,语言很不文明;有的上车抢占座位,礼让美德淡薄;有的行为极差,不懂礼貌……这些事虽小,但长此以往,必将腐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并影响他们道德水准的提高。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这说明,教育青少年从一点峥滴的小事做起十分必要。“知书识礼”教育当从娃娃抓起,从“行”的培养和训练入手,诲之以做人的道理,动之以真诚的情感,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引导其正确的行动。礼仪、礼节、礼貌教育,可使青少年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礼仪、礼节、礼貌教育还需要教师作表率、家长作楷模、社区作监督。这样,学校、家庭、社会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令人欣喜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青少年道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愿更多的家长注重对孩子进行“知书识礼”教育,让更多青少年成为有礼有识的栋梁之材。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四
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我读完了《文明礼仪教育读本》这本书。这本书并不是直接枯燥地告诉我们一些文明礼仪方面的内容,而是通过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来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些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常识。
小学时期是文明礼仪养成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努力改正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成为一个文明的人。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五
这个星期,我看完了《文明礼仪教育读本》这本书。它主要讲了上课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等。
看书之前,我原以为我平时很遵守纪律,老师平时对我们日常行为上的要求我都能认真做到,还曾被评为学校的“文明礼貌小标兵”。在家里,我也听从家长的教诲,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很孝顺。不过做完作业后,我喜欢在家里做做游戏,做一些奔跑跳跃活动,妈妈曾跟我说过,不要弄出很大的声响,这样会影响楼下的邻居。可我总以为,这是我自己的家里,何况还有地板隔着,不会影响楼下的邻居的。因此对于妈妈的话,也没怎么往心里去。可看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在家里奔跑是不合礼仪的行为,就算有地板隔着,还是会影响楼下的邻居的.。从此以后,我在家里活动总是放轻脚步,有时小朋友来我家玩,我也会提醒他们不要大吵大闹。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知礼仪,讲礼仪,行礼仪,做一位优秀的少先队员。这本书成了我的好朋友。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六
这本书中有个故事我很喜欢。题目是《29分钱的捐款》你们听了一定会想29分钱怎么捐款?你们听我说。一个乞丐把在炎热的太阳底下,乞讨了整整一天,才讨来的29分钱,捐给了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穷人的圣母”德兰修女。
修女把自己的晚饭,一块面包和一瓶水送给了那个乞丐,同时伸出双手,恭恭敬敬地收下那29分钱,当她收下钱时,她惊喜的看到,拘谨的乞丐竟然笑了,而且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灿烂,那么满足。穷人没有钱,没有地位,但他们很善良。即使是一个卑微的乞丐,也可以对他人献出爱心,对他人有所帮助。
我以后一定要多多捐款让乞丐也吃上一顿饱饭。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七
中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称号。我们的校园礼仪,逐日向我们每一个中小学生发展。一幅幅的照片,一张张的广告,一块块的板牌,在校园里到处可见。当同学们在吵闹时,看见旁边的板牌上写着“不能吵闹”,就安静下来;当同学们在打架时,看见旁边的广告上写着“不准打架”,就不会再打架了。课堂上,一声“老师好”使老师感到欣慰。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文明礼仪的好榜样,孕育着有文明礼仪的.人类。文明礼仪,不仅仅只包括礼貌,还包括了人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中,只有有礼貌的学生才能受到别人的赞扬;在工作者中,.只有有好习惯的工作者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在生活中,不仅仅只有例子,还有医生.科学家.军人等等,这些都是文明礼仪的支柱。愿文明之花开遍全球大地!
今天下午,我们收看了《小学生文明礼仪》的电影,我知道了以往自己犯下的错误,而感到羞愧。但是青少年正如春天的小草,萌发新芽。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只要适时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的心灵中生根,并在青春花季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讲文明,懂礼貌是亿万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中国是礼仪之邦,被外国人赞叹中国的文明历史。那么,以往的中国怎样才成为礼仪之邦的呢?“文明从我做起”这句口号,大家都并不陌生,可谁又真正地把它牢记在心,做出真实行动呢!一个个小小的家庭组成一个大家,那是国家,那什么是家呢?就是由一个个成员组成的。所以,一个国家中人最重要的。只有当每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还离我们有一段距离。在我们校园里,增加了纸屑灰尘,极不和这美丽和谐的校园。这一种种不文明的行为,渐渐地让人们的心中中国曾是文明礼仪之邦。
文明之花,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管好自己的手脚;管好自己的嘴。文明,只是人与人直接的一种距离,只要捡一下纸屑,往往文明之花就会在你的心中开放!举手之劳,会让自己感动快乐和幸福。文明往往是一张纸那么厚,那么你就做到了文明。
文明,只是人的肩膀……文明是一种象征。文明之花是垂手可龋热爱文明,让文明之花在每个人心中开放,永开不败。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八
两个星期前,老师发了一本叫《文明礼仪教育读本》的书。一拿到手,我便被吸引住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书中借与一个名叫强强的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教育我们在和种场合都要注意文明礼仪,并且告诉我们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让我有很多收获。
想起我们身边的这一幕幕不文明行为,我真为大家感到难过。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个礼仪之邦,文明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希望同学们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够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改变自己不良的言行,讲文明,懂礼仪,做一个文明的学生。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九
在学校一次次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的活动中,我们不断加深了对文明礼仪的理解。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遵守一定的文明礼仪原则:
一是敬人的原则。尊敬他人,是人际交往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礼仪的核心。敬人的原则,就是要求在运用礼仪时,务必将对交往对象的恭敬与重视放在首位,切勿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二是自律的原则。自律,就是要克己,慎重;就是要在运用礼仪时,积极主动,自觉自愿,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允许妄自菲薄,自轻自贱;也不能人前人后不一样,生人熟人面前不相同。
三是适度的原则。运用礼仪,与做其他事情一样,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应当牢记过犹不及。所谓适度,就是要求在运用礼仪时,既要掌握普遍规律,又要针对具体情况,认真得体,掌握分寸,不能做得过了头,也不能做得不到位。
四是真诚的原则。应用礼仪,必须诚心诚意,待人以诚。这样去做,待人友好与敬意才易于为他人所接受。不允许在运用礼仪时逢场作戏,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投机取巧,做假骗人,这就是真诚的原则的含义。
我们学习文明礼仪,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人人树立起“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把文明礼仪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让文明礼仪真正伴随我们成长。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十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说起文明礼仪,我就想起一个看过的故事。
一位母亲正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迎面而来。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母亲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两人弯腰捡起地上的碎饼干。
就这么一个故事,就这么普通的一幕,不由我想起了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仔细想一想,不是吗?无论是这位母亲,还是孩子将来的文明素质如何,在这一细节中已有了答案。
而现实中,还有不少与“素质不高”对号入座的行为。说到文明素质,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自我约束的态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区别。
让我们学做文明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十一
因为要写读后感,我把《文明礼仪》从墙角的书堆里翻了出来。书堆放着的书都是没人看的,一般都是在厕纸用光后充当厕纸用的。当初觉得书中所讲都是些肤浅简单的东西,适合小学生,对高中生用处不大,所以就丢在那里。
拍去书上的灰尘,心中还有几分侥幸,幸好它还没有葬身于哪个厕所里。就着寝室的灯光,我翻开《文明礼仪》,打算先了解书的具体内容。书中列有很多小故事,感觉与学校的生活很相似。其中的一则小故事,让我想到在学校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很冷,冷得让我放弃洗冷水的想法,乖乖提着个桶去热水供应处去打热水。人很多,我找了个相对短一些的队伍排队。等待的时间很无聊,让我不得不靠数周围有多少人来打发时间。在数人数的时候,我发现这么多人只有我一个男生。不过,我没有耗费太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发现了新问题,就是过了这么久队伍竟然不见减短。我观察了一阵子,原来是有人插队。他们插队不是直接插队,而是变相插队,托熟人帮接水。前面的女生就是这样,她已经帮三个人接水了。“你这人怎么这样啊。”后面有个女生不乐意了。前面的女生不答话,显然是想以“充耳不闻,不动如山”神功抵挡。可后者显然不想轻易放过她,说出的话甚至有些不堪入耳。我看着吵架的这两个人,又算了一下时间,只能放弃洗热水澡这个诱人的想法,提着空桶从哪来回哪去。后来听同学说就是因为这样,所以男生很少去洗热水,就算去也是人少了才去。只有我不懂“规矩”才去那么早。我还能怎样,只好一笑了之。
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又发生一件事,这件事使我对学校学生素质的印象大为改观。当时正在上课,突然(为什么用突然呢?因为有很多事在发生之前无人料到,让人毫无准备,这件事也是这样),值周班来检查,引起教室一阵混乱,有的忙戴校牌,有的忙拉衣服拉链。正当我低着头看自己是否合格,耳边传来一声“请问您的校牌呢?”好听。真好听。虽不敢说是声如黄鹂,至少可比银铃。抬头看去,一位长相清秀的女生,微微欠身站在一位没戴校牌的同学前。那同学经常被抓,也算是老油条了,居然没说什么辩解或求饶的话,很爽快的在值周本上签了名。什么原因我也能猜出几分,毕竟像她这么可爱又有礼貌的女生很难让人拒绝。检查完了,她不是像以前的值周班一样扭头就走,而是鞠了个躬说,“打扰了,检查完毕。”众同学默然,然后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把她打扰上课的不快都像风吹白云,全都消散得干干净净。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礼仪虽小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素质的道理。以前我与他人一样,认为礼仪是繁根末节,是低人一等,现在才知道礼仪力量的巨大。曾有幸拜读过马未都先生的《文明的坐标在哪里》。单就题目而言,我可以回答,文明的坐标在这里,在与人相撞会说对不起上;在会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上;在能顺手拾起一片废纸丢入垃圾桶上。
甚至我敢说中国的未来也在这上面。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十二
书是我们的好友,书是我们的知己,书是我们的宝库……翻阅几年来的书,又有了重新的体会。不经意间,我翻到了《文明礼仪教育》这本书,再翻翻看看,我又感触很深: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这本书中,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等。其中春节的来历更是让人激动人心: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住在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这使人们非常害怕。“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根据这个故事,春节贴春联,走亲访友,吃饺子等习俗就一代又一代的遗传了下来。
这些习俗是见证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但现在却有许多青年人却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不以为然。
传统节日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的荣耀,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让传统节日更好地在中国,在世界上立足!
弘扬传统节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保护我国的传统节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十三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沟通的大门;文明是一棵种子,在我们心中慢慢成长。
我读过一本书——《文明礼仪读本》,它记录了各种礼仪,但唯独文明这两个字触动了我的心灵。文明,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的城市。创建文明城市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责任。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似乎淡忘了文明这个字眼。
做一个文明人,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文明在于你一个微小的动作。例如,塑料袋废纸不让它们“流离失所”,走几步扔到垃圾桶里;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踩到人时的一声“对不起”;在你洗完手后不忘关掉水龙头;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在……文明就是在这些毫不起眼的动作中体现的,这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是我们必须尽到的责任。尽管它是多么微不足道,而它体现的是这个人的素养,一个城市的文明,更是一个国家的道德品格!
虽然有许多不文明的人,但也有讲文明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大家。
我曾看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小女孩,她天天在自家小区里捡废弃的塑料瓶,而她的家境却很富裕,不久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人们问她:“你为什么要捡塑料瓶呢?”小女孩天真地说:“因为我觉得它们很难看,把它们扔进垃圾桶里,小区就变干净,变漂亮啦!”在场的人们个个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我还要提醒一下不讲文明的人,你们不要对这些事不以为然,因为,不文明也是一种国耻!
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则报道:在新加坡,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他们在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数都是用英语书写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做这些不文明行为大多数都是中国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心痛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一种国耻!”
是啊!这的确是一种国耻,所以我们绝不能再让这种行为继续发生,也不能让外国人再找到机会笑话我们。让我们共同创建文明城市,营造一个文明的环境,让文明之风吹遍每个城市!净化每个人的心灵!找回那个有着别样风采的文明古国!
生活因文明而美好!
最新读文明礼仪书的读后感范文(14篇)篇十四
中国是世界上闻名的“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近我看了一本关于文明和礼仪的教育读本,叫作《讲文明学礼仪》。
《讲文明学礼仪》主要围绕着文明和礼仪这两大方面。一首首礼仪小诗、一个个礼仪故事、一题题礼仪判断、一次次礼仪教育、一个个礼仪名言,都让我受益匪浅。书中,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告诉了我们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也有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有的事情应该怎么用文明去化解。看完这本书后,我大受启发。
如果你浪费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不久就会来到。如果你没办好事情也不用气馁,因为下一件事还会再来。但如果你丧失了文明礼仪,那你就是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失败了,因为你基本已经没有了一个文明人的风度。文明和礼仪已经覆盖了所有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比如一个人有礼貌,朋友就多;蛮横无礼,朋友就少。这是当然的了,谁不想和有礼貌的人交朋友啊,越缺少文明礼仪,越蛮横无礼,就越不招人待见。
文明和礼仪是做人和与人交往的必需品,与人交往要做到敬人、真诚两大方面,如果没有这两点,没有人会和你交朋友。做人要做到文明、有礼貌、善待人这三大方面,不然的话你就没有了文明人的特点。文明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文明就是这个新时代的风范,要做到孝、敬、礼、诚才称得上是文明。那么“孝、敬、礼、诚”是什么意思呢?1、孝:孝敬父母;2、敬:尊敬他人;3、礼:有礼貌;4、诚:诚实(也有待人真诚的意思)。这点是中华民族向来就要遵守的美德。此外,做事守规矩、行为讲文明也是“礼仪之邦”中国的优良美德。
不管你懂不懂文明礼仪,知不知道文明礼仪,但文明礼仪时刻都在你身边,因为现在是文明社会,礼仪体现了一个人的礼节风度。所以我们这一代人更应该注重文明和礼仪。
我非常喜欢《讲文明学礼仪》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包含了所有做人做事所需要的品质,让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