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不仅仅是语言流畅,更要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接下来是一篇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索。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一
正文:
自从老虎上当受骗以后,心里一直很不服气。有一天,老虎在一个山坡上又遇见狐狸,老虎气愤地说:“你胆敢欺骗我,今天我非吃了你不可。”狐狸一听可吓坏了,眼珠子“咕噜”一转,说:“亲爱的虎大哥,对不起,上次我骗了你,是我不对,我该死。为了补偿你,我愿意把家里的12只鸡8只小狐狸都送给你吃,你在这里等我,我回去把他们带来,好吗?”老虎一听心想:“哈哈,这么多食物,我可以带回去给妻子和儿子吃,也许还能吃上好几天呢。”于是老虎满口答应地说:“快去快回,别让我久等了。”狐狸一溜烟逃走了,一边走一边得意地说:“蠢老虎、笨老虎,你又上当了。”可怜的`老虎坐在树底下,一天一天地等,等到皮黄骨瘦,还是没等到狐狸回来,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二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
2 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 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1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旁记:
2 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二、学习课文 。
2、 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
(生回答) 。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 。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
师范读,学生练读。 。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
第二课时 。
一、导入 。
二、学习课文 。
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
6、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
7、请学生进行评价。 。
9、小朋友,看到小动物们逃走 了,它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
所以我们讲老虎 (受骗了)(板书:受骗) 。
10、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 。
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 。
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的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 。
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的说:“放牛的!” 。
学生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常规思维) 。
学生3: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求异思维) 。
学生:(齐说)不能,那叫狡猾。 。
教师:为什么? 。
学生4:因为它靠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 。
学生5: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 。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第三课时 。
教学过程 : 。
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
1、出示生字:威 派 爪 吓 寻 抗 狐 胆 借 假 兽 。
2、找找这些字的字型结构: 。
左右结构:派 吓 抗 狐 胆 借 假 。
上下结构:寻 兽 。
半包围结构:威 。
独体字:爪 。
3、同桌自己讨论说说如何记忆这些字。 。
4、进行书写指导 。
“派”和“旅”的右边的区别 。
“狐”和“爪”的区别 。
5、学生进行区别、临摹。 。
二、口头作业 。
( )气( )现 狐( )虎( ) 。
2、比比组词 。
派( ) 爪( ) 胆( ) 。
旅( ) 瓜( ) 但( ) 。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三
狐假虎威造句(精选62句)由本站会员“475795320”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1、他平日依仗着出身官家,狐假虎威,欺负他人。
2、仗着当地少数有钱人的势力,狐假虎威!
3、他哥哥当还乡团团长,他狐假虎威仗着他哥哥的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4、狐假虎威他总是接教师的名义做坏事。
5、头儿出来我都不怕,我还怕那些狐假虎威的小土匪?
6、今日给你点名分,你可别就狐假虎威,到处招摇惹事。
7、做人应当要独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领导的事情。
8、像他那种狐假虎威不学无术的人,最让人瞧不起。
9、我到表弟家玩,他爸爸在的时候,他敢打我,这是典型的狐假虎威。
10、发生战争的时候,往往有人狐假虎威,仗着敌人威势反过来欺压自我同胞。
11、平常这批人仗著老爷狐假虎威,如今老爷失势,这批人当然成为过街老鼠了。
12、他那种狐假虎威的人在我面前竟敢如此趾高气扬,真是放肆!
13、他也没啥本事,只因为出身官家,便狐假虎威,为非作歹起来了。
14、自作孽的人没资格继续留在这个平台上狐假虎威。
16、他平日依仗著出身官家,狐假虎威,欺负他人。
17、这些恶人尽在老百姓面前狐假虎威,一碰到大官无不哈腰鞠躬。
18、不要只知道笑,狐假虎威学问大着呢!
19、由扩音机出来的,这寥寥数句,便把这个女汉奸的狐假虎威和装腔作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21、伪军狐假虎威,跟日本侵略者一齐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扫荡"。
22、我们不能学狐狸狐假虎威,伤害别的小动物。
23、他也没啥本事,只因为出身官家,便狐假虎威,为非作歹起来了。
24、仗着当地少数有钱人的势力,狐假虎威!
25、平常这批人仗著老爷狐假虎威,如今老爷失势,这批人当然成为过街老鼠了。
26、这些恶人尽在老百姓面前狐假虎威,一碰到大官无不哈腰鞠躬。
27、他只是董事长身边的司机,却常狐假虎威地发号施令。
28、社会提倡雷锋,是人性的光辉,但我们也坚决抵制狐假虎威。[整理]。
29、教师让小红做了课代表,小红天天狐假虎威的吓唬人。
30、我们村里有个恶棍,常常仗着主人的威势,狐假虎威,鱼肉百姓!
31、我们不能学狐狸狐假虎威,伤害别的小动物。
33、平时我比较害怕爸爸,最近我发现她总是在爸爸在家的时候批评我,原来,她可是是狐假虎威。
34、旧社会,汉奸狐假虎威欺压人民,最终没能逃脱历史严正的判决。
35、自我有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光靠跟在领导身边狐假虎威是没有前途的。
36、他以为有个总经理岳父,就能够狐假虎威乱欺人。
37、真的期望有一天能同老虎一齐共游密林,也许我也能够狐假虎威一下,成为森林的王者呢。
38、头儿出来我都不怕,我还怕那些狐假虎威的小土匪?
39、不要只知道笑,狐假虎威学问大着呢!
40、做人应当要独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领导的事情。
41、小狗看到主人在身边,立刻狐假虎威地对大狗叫起来。
42、你何必怕他?他只可是是在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罢了!
43、仗着当地少数有钱人的势力,狐假虎威!耀武扬威。
44、做人应当要独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领导的事情。
45、我实在看不惯他那狐假虎威的丑态,恨不得给他一巴掌!
46、发生战争的时候,往往有人狐假虎威,仗著敌人威势反过来欺压自我同胞。
47、不要只知道笑,狐假虎威学问大着呢!
48、他那狐假虎威,有恃无恐的样貌,让人看了就生气!
49、可恶的是那些为虎作伥的爪牙,镇日狐假虎威的欺压善良百姓。
50、这可恶的奸臣仗著国君的信任,就会狐假虎威欺压忠臣。
51、做人应当要独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领导的事情。
52、这可恶的奸臣仗著国君的信任,就会狐假虎威欺压忠臣。
53、狐假虎威的领导看到我没事做的样貌真是浑身难受啊。
54、他只是董事长身边的司机,却常狐假虎威地发号施令。
55、狐假虎威的领导看到我没事做的样貌真是浑身难受啊。
56、小狗看到主人在身边,立刻狐假虎威地对大狗叫起来。
57、他平日依仗著出身官家,狐假虎威,欺负他人。
58、平常这批人仗著老爷狐假虎威,如今老爷失势,这批人当然成为过街老鼠了。
59、狐假虎威的领导看到我没事做的样貌真是浑身难受啊。
60、自我有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光靠跟在领导身边狐假虎威是没有前途的。
61、班主任在批评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及格的时候,狐假虎威的班长也跟着在旁边数落我。
62、这可恶的奸臣仗着国君的信任,就会狐假虎威欺压忠臣。
狐假虎威造句(精选62句)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狐假虎威造句范文。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四
自从老虎上当受骗了之后,他心里发誓一定要给这只狡猾的狐狸一点颜色瞧瞧。当狐狸听到了这句话吓得惊慌失措,不敢再踏出家门半步,生怕自己被老虎吃了。
有一天,狐狸在家实在是无聊,想出去走走,走到了桥中央,狐狸正在欣赏着美丽的荷花池,还有这些小鱼在水中自在地游泳……刚没走几步,就被一个人拽住了,这个人说道:“在这位兄弟,我有事情跟你说。”狐狸觉得这声音有点像老虎的声音,有又有一点陌生。于是,转头一看,大吃一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老虎呀!他用那铜铃般的大眼睛看着狐狸。只见,狐狸的眼睛乌溜溜的转了一圈,说:“大王,怎么在这儿遇见您了呀?”说完话的狐狸露出了谄媚的笑。老虎说:“我们还是先把之前的事说一下吧,正好我没吃饭!”狐狸心机一动,说道:“大王,我们来比赛怎么样?”“好啊,比什么呢,反正你出题我都不会输掉!”老虎骄傲地说道。“那我们就比谁先跑到那颗树下,如果你先跑到那颗树下,我就当你的晚餐,如果我先跑到那棵树下,你就把森林之王的位子让给我,怎么样?”狐狸说道。“好呀,你就等着当我的晚餐吧!”老虎说道。“1、2、3,跑!”狐狸说道。
过了30秒老虎就已经跑到那棵树下了。他在那里等了20分钟了,可是还没见到狐狸的影子,原来狐狸在老虎拼命跑的时候,早就已经掉头逃跑了。
老虎知道后非常生气,说:“再让我见到这只狐狸,我就吃了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五
自从老虎被狐狸骗过以后,就气急败坏,并下了狠心:“狐狸啊狐狸,我要杀死你!你的末日即将来到!”
一天,老虎出来觅食,正好碰见了狐狸,老虎心想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老虎向狐狸扑过去,但因用力太大,两个都摔倒了,老虎扭伤了后背,忍着疼大声说:“你上次为什么骗我!”“哎呀大王,我就是吃了豹子胆,吞了黑熊心也不敢骗您呀。”“那次你借着我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你却说是你吓跑的,还想抵赖吗!”狐狸一听忙岔开话:“上次您出了名,世人皆知您的大名,还上了书呢!”“噢,这是真的吗?”老虎将信将疑地问。狐狸说:“是老天让我服侍您的,不信我给您捶捶背!”老虎相信了狐狸,让它捶。由于老虎背对着狐狸,因此狐狸每次捶时都特别用力,但快要到老虎身上时就轻轻地落下。狐狸又说:。
“我特别喜欢您的叫声,您能叫几声让我听听吗?”老虎听了十分高兴,报复的计划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于是便叫了起来。
它俩的举动都被小动物们看见了。老虎想报仇,但反而又一次上了狐狸的当—借着老虎的威风,狐狸再次显示了自己的威风。
1.本文情节生动,想象合理,构思的结果也很巧妙。
2.但是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后,对老虎的心理刻画比较少,如果能够注重对老虎的心理刻画,让老虎内心的斗争变得激烈复杂起来,相信会更加有说服力且吸引人。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六
这天,小狐狸出去玩耍,老狐狸再三叮嘱:“乖乖,见到那只老虎,一定要用智慧对付他。”()小狐狸点点头立马就“飞”出了家门。
有屁快放!”老虎不耐烦的说。“不过前面还有一只老虎,你必须先打败他,我才给你。”老虎说:“小菜一碟!”于是,小狐狸把老虎带到了河岸上,老虎定睛一看,果然和里有一只老虎,于是他猛扑进湖里,在水里挣扎了一会儿,就不再动弹了。
愚蠢的老虎就这样中计身亡了,而小狐狸早跑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七
教材简析:
《狐假虎威》写的是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但使自己逃脱了危险,而且还借着老虎的威风让其他动物纷纷逃窜的故事。《狐假虎威》是一个传统的寓言,成语“狐假虎威”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吓唬欺压他人。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演结合,把文本的内容演绎成情感丰富的角色对话和情境表演,让语文课堂洋溢快乐,充满情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演这个故事。
3、认、写生字表中的生字。
教学准备:
2、生字卡、词语卡。
3、狐狸、老虎和其他动物的头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引入情境。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动画片,你们想一饱眼福吗?师播放《狐假虎威》课件。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已经编入我们的课本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读题。
2、读了课题,你们想说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多读几遍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文本。
1、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想象一下,此时老虎心里在想什么?自己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老虎的凶猛、狐狸的紧张。(生练读)。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狐狸被老虎抓住了,它甘愿成为老虎口中的美餐吗?
(1)指名读第2~4自然段,看看故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危急时刻狐狸做了些什么?体会“眼珠子一转”和“扯着嗓子说”所表达的意思后朗读狐狸的话。(“眼珠子一转”写出了狐狸的诡计多端,“扯着嗓子说”写出了狐狸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
(3)听了狐狸的话,老虎有什么反应?联系上下文理解“犹豫不决”和“冷笑一声说”后朗读狐狸的话。(“犹豫不决”写了老虎似信非信,拿不定主意;“冷笑一声说”写出了狐狸装作胸有成竹、毫不在乎的样子。)。
3、学习第5自然段。
(2)指名读,引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
四、拓展延伸,说写训练。
1、自主选题,自由说话,师生评议。
(1)狐狸,我想对你说……。
(2)老虎,我想对你说……。
2、课外练笔。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一年以后,受骗的老虎又遇到了狐狸……。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培养语感。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体验角色,自主演练。
1、想一想。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兴趣?想扮演它吗?
2、读一读。画出描写你最感兴趣的角色的句子,反复朗读。
3、说一说。说说你对“狐狸”或“老虎”的认识。
4、演一演。你认为该怎样表演好这个角色呢?自己演练演练吧。
5、学生自主选择角色,选择合作伙伴进行排练。
6、指名戴动物头饰表演,评选最佳演员。(自我推荐,同学评选,说明推荐评选理由,在推荐评选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狐狸和老虎的认识)。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检查、巩固认读生字(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可再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词语卡。)。
2、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特点。“狐”右边的“瓜”不能写成“爪”。“冷”的部首是两点水,第2笔是提,起笔重,收笔轻;右边偏旁是“令”而不是“今”。“信”字注意“言”字三横的长短变化。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3)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在《写字》中练写。
3、将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自选词语货车上。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八
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用具:生字卡、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我们今天来学习《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小朋友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1、组内练习说。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台前给大家讲故事。)讲的不错。
3、那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吗?请你默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看谁能找到它,把它画下来。
4、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投影出示:
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5、请你把最后一节再好好读读,想一想。“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你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6、当你弄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就来认真的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第四小节狐狸说的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自由练读。
指名读: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评价。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师范读。学生练读。
四、表演。
1、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用动作:抓助学生的两个肩膀)你不能把老虎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可选用多人读)。
2、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年龄,老天爷怎么会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3、暗示学生再演下去。不信。我就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这时老师才松开了双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着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把课文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位学生学狐狸蒙老虎的话,口气大,又神气。连我都被蒙住了。现在,咱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赏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小黑板出示: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余同学为小朋友当导演。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面。谁在后面,为什么?请读书。
3、这两位小导演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应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
4、看来小朋友读书很认真,都是出色的导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6、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7、请学生进行评价。
8、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课文时一定会读得特别有感情。大家继续读。
9、小朋友看到们逃走了,它会怎样想呢?
所以我们讲老虎受骗了。
10、齐读最后一小节。
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写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这个成语。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九
首先,我对教材中的故事进行了删减修改,精炼语言,抓住故事发展的两条线索即角色的心理变化,层层推进。狐狸从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老虎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虎之威”和“狐之猾”。
从完整语言、整合教育、活动教育的观念出发,遵循《纲要》对语言教育“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要求,教学中紧紧围绕两条线索,通过讲述倾听—梳理讨论—角色表演—配乐讲述,引导幼儿感受角色的心理变化,理解寓意。对狐狸的角色特征的讨论,既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也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最后,借助申公豹,进一步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
1、运用动画,形象刻画“虎之威”和“狐之猾”。
借助多媒体动画来表现老虎一把逮住狐狸的凶猛、“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的狐狸和“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老虎,形象生动,从而帮助幼儿充分理解角色的心理。
2、设问引思,充分理解“虎之威”和“狐之猾”。
“老虎一把逮住了狐狸,狐狸感到怎么样?”
“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小动物到底害怕狐狸还是老虎?老虎觉得小动物害怕谁?”
层层设问,引领幼儿围绕主题,积极思考,理解“虎之威”和“狐之猾”。
3、置身情境,感受表现“虎之威”和“狐之猾”。
“狐狸,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老虎,你东张西望在看什么?”
“小鹿、小兔,你们为什么跑啊?到底害怕谁啊?”
将幼儿置于情境,融入角色,他们想说,敢说,会说,乐说;角色表演,配乐讲述,他们设身处地用语言、动作、神态演绎着对角色的理解和感受。
1、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丰富词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角色特征,感受经典成语故事的魅力。
课件、音乐、头饰。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虎之威”和“狐之猾”。
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狐之猾”,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1、出示“狐”和“虎”,谈话导入课题。
“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对狐狸和老虎的感觉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害怕狐狸还是老虎?”
2、完整讲述,幼儿倾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动物到底害怕谁?老虎认为小动物害怕谁?”
3、播放课件,分段讲述,理解感受角色特征。
(1)“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感到怎么样?”
(2)“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
(3)“狐狸和老虎走起路来什么样?”
幼儿分角色表演。
4、梳理线索,引出题目,理解“狐假虎威”的本意。
狐狸: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
老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
5、配乐讲述,发表看法,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
“你认为故事中的狐狸是狡猾的还是聪明的?为什么?”
6、借助“申公豹”,理解寓意,激发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申公豹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谁?”
“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类似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什么?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它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噌”,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一把就逮住了狐狸,“哈哈,我可以美餐一顿了!”
狐狸害怕极了,它眼珠骨碌一转,嗯,有办法了!狐狸扯着嗓子喊:“你敢吃我?”“嗯?不敢?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所有的小动物,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难道它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松了口气,摇了摇尾巴,说:“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带你到动物们面前走一趟,保证它们见了我,没有一个不赶紧逃命的,到时候让你看看我有多威风!”
狐狸真有那么大的威风?老虎不太相信,可是,看着狐狸的神气劲儿,又有点相信。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狐狸今天怎么这么神气,这么威风啊!”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快逃命啊!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十
上一次,老虎真的以为狐狸是百兽之王,于是躲着狐狸,不敢去招惹他了。
那天晚上,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美丽极了。老虎却视而不见,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虎爸爸好奇地问道:“宝贝,你怎么了?”“我遇到上天派来管我们百兽的动物了。”虎爸爸大吃一惊地说:“啊?是谁呀?”“就是狐狸啊!”虎爸爸顿时捧腹大笑起来,说道:“哈哈,不可能!狐狸是骗你的,百兽之王是我们老虎啊!”“什么?我明天就去收拾狐狸!”老虎气得火冒三丈。
第一天早上,老虎怒气冲冲地去山上找狐狸。他发现狐狸还在树下呼呼大睡,就冲了上去,一把抓住狐狸,恶狠狠地瞪着他。狐狸一下惊醒了,看到老虎发怒的样子,心中了然,便灵机一动,说道:“老虎,要不我们来比一场?”“比什么?”老虎有些疑惑。“我们来比赛摘苹果好不好?”老虎心想:摘苹果这么简单,狐狸肯定比不过我!于是痛快地答应了。老虎一马当先地爬上树,几分钟就摘了一大堆苹果。可是当老虎爬下树时,狐狸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老虎气得直跺脚。
第二天早上,老虎又出门找狐狸算账了。狐狸笑里藏刀地说:“山上有个洞,里面有只比我还厉害的动物,你也不是他的对手。不信你就去试试!”老虎很愤怒,天底下没有他怕过的动物,就上山去了。结果洞里什么也没有,老虎气冲冲地跑下山。下山的时候,路很不好走,他一不留神就滑下去了。他一直滑到了河水里,幸好被好朋友河马救了上来。老虎很生气,打算好好地把狐狸修理一顿。
第三天,老虎对狐狸说:“你说是上天派来的,那你去采摘一些冬虫夏草回来,可不可以?”“好!”狐狸自信满满。可是,狐狸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冬虫夏草,还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摔得粉身碎骨了。
老虎听见狐狸的惨叫,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十一
有一天,老虎听说狐狸借着自己的威风恐吓动物,想取代自己的百兽之王,心中愤愤不平,就到处找他,要跟他算账。
第二天,老虎真遇到了狐狸,他掐着狐狸的脖子说:“你上次竟然骗我,我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狐狸转了转眼珠说:“我上次是骗了你,这次我们公平地来一战吧,看谁输谁赢!”狐狸思量片刻后说:“你还记得吗?昨天我们经过一个泥潭,泥潭旁有几棵桃树,桃子又大又红,我们就比谁能跳过泥潭,摘到桃子,好吗?”老虎不屑一顾地说:“好吧!”
来到泥潭旁,老虎看了看,心想:我轻轻一跃就过去了,狐狸肯定输了!
狐狸问:“谁先来?”老虎想,我这次不能让他了,于是他说:“我先跳!”狐狸躲在后面偷偷地笑,他就想要老虎先跳。没想到老虎倒自己入了套。
只见老虎纵身一跃,摘到了桃子,可笨重的身体,折断了树枝,掉进了泥潭。他在泥潭里扑腾扑腾地挣扎,结果他的眼睛、耳朵、嘴巴里全部进了泥浆。而狐狸一跃,也摘到了桃子,他落在老虎的肚子上,说:“我也摘到了,我还能先吃呢!”
老虎气急败坏地大喊:“狐狸,你又害我!快点把我救上去,否则囵吞了你!”狐狸没说话,望着老虎一点一点地往下陷。
老虎见狐狸不理他,眼看着自己一点点往下陷,苦苦哀求着:“狐狸大哥,求求你救救我吧,我再也不找你的麻烦了!”狐狸假装犹豫了一会儿,去叫来了大象、狗熊、秃鹫、鳄鱼……他们齐心协力终于把老虎救上岸来。
老虎感激地望着大家,又狠狠地盯着狐狸,说:“狐狸,你今天又害了我!”狐狸笑嘻嘻地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是我们的力量大,还是你一个人的力量大。”老虎听了他的话低下头,惭愧地说:“哦,我明白了,我以后一定会和大家和平共处,再不称王称霸了……”
从此以后,森林里一片和谐,充满了欢歌笑语。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十二
自从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蒙骗之后,一直认为狐狸比自己强大,就整天关在家里,不敢出门。
一天,老虎壮了壮胆,走在小路上想自己该怎么办,走着走着,它无意间看见两只小兔在说话,它便藏在树后面偷听。“嘿,这几天老虎怎么不见了?”一只小兔问另一只小兔。“你不知道吗?老虎被狐狸骗了!那只老虎也真够笨的,连狐狸的话也相信!真好笑,哈哈!”另一只小兔回答说。“是啊,真好笑,哈哈!”
老虎听着听着,好像明白了自己被狐狸骗了,就到处找狐狸。第二天,狐狸听说老虎在找它,就知道老虎明白它被自己骗了。
第三天,老虎还在找狐狸,而狐狸正准备逃跑。一个找,一个逃,正好在小路上相遇了。
狐狸头上冒出了汗洙,但它还是显得很凶的样子:“你来干什么啊?”“我来吃你!!”老虎说完便马上一口把狐狸吃了。
之后,老虎又威武起来了。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十三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学情分析:初读课文时,可从看图入手,教师一边让学生看图,一边以讲故事的语气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细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真正厉害的是老虎,狐狸那神气活现的吓唬百兽不过是借了老虎的威风罢了。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认识“把”字句。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的意思。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
4、齐读课题。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读完后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自由站起来把所画生词读一读。
3、自学生字词。
4、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五、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剩余的生字。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的意思。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图。
(2)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怎么知道的?
(3)请你读出狐狸那害怕的样子。指读,齐读。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自读第2——5自然段。
(2)你觉得狐狸和老虎怎样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呢?
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b.老虎被蒙住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c.这时狐狸越发胆子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它那装着不怕老虎的样子吗?练读,指读。
(3)这时,老虎开始上当了。
(4)分角色朗读第2——5自然段。
3、教学第6——8自然段。
(2)自读第6——8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呢?(这时老虎还是半信半疑的,如果狐狸逃跑,会被老虎看破,所以狐狸装作“神气活现”,带老虎去百兽面前走一趟,这样老虎就会信以为真了)。
(3)师引读第8自然段,这时森林里百兽看到狐狸这样,都很( ),再往它身后一看,( )。
(4)这里该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5)老虎看到这,会怎么想?
(6)有感情地齐读第6——8自然段。
4、教学第9自然段。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再来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5、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教学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复述课文。
2、初步认识把字句,并能试着运用。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
2、说说的意思。
二、指导复述。
1、看看图,想想故事,说一说。
2、看看老师的板书来记忆,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
4、指名复述课文。
5、自由组合排练这个课本剧,指名上来表演。
三、认识“把字句”。
1、读读课后第4题的要求。
2、自读第一组的两个句子比较在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3、小结:像在句子中用“把”的,通常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把字句。
四、小结。
第三课时作业 设计。
一、加偏旁组字组词。
瓜____( ) 假____( ) 爪____( )。
昔____( ) 元____( ) 旦____( )。
二、将句子补充完整。
1、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歌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夫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1、狐狸的话蒙住了老虎。
2、教室被我们扫干净了。
四、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你的朋友听。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十四
1、班主任在批评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及格的时候,狐假虎威的班长也跟着在旁边数落我。
2、狐假虎威的领导看到我没事做的样貌真是浑身难受啊。
3、他哥哥当还乡团团长,他狐假虎威仗着他哥哥的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4、狐假虎威他总是接教师的名义做坏事。
5、头儿出来我都不怕,我还怕那些狐假虎威的小土匪?
6、今日给你点名分,你可别就狐假虎威,到处招摇惹事。
7、你何必怕他?他只可是是在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罢了!
8、像他那种狐假虎威不学无术的人,最让人瞧不起。
9、我到表弟家玩,他爸爸在的时候,他敢打我,这是典型的狐假虎威。
10、这可恶的奸臣仗著国君的信任,就会狐假虎威欺压忠臣。
11、平常这批人仗著老爷狐假虎威,如今老爷失势,这批人当然成为过街老鼠了。
12、他那种狐假虎威的人在我面前竟敢如此趾高气扬,真是放肆!
13、伪军狐假虎威,跟日本侵略者一齐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扫荡"。
14、自作孽的人没资格继续留在这个平台上狐假虎威。
16、社会提倡雷锋,是人性的光辉,但我们也坚决抵制狐假虎威。
17、教师让小红做了课代表,小红天天狐假虎威的吓唬人。
18、他也没啥本事,只因为出身官家,便狐假虎威,为非作歹起来了。
20、真的期望有一天能同老虎一齐共游密林,也许我也能够狐假虎威一下,成为森林的王者呢。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十五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课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
教学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伊始,我通过简笔画激趣引出课题《狐假虎威》,并对这四个生字进行了书写指导,由于课文中字词的掌握以及老虎和狐狸的对话部分是重点,而了解总结出“狐假虎威”的含义是难点,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生字词和重要语句,这除了遵循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读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力图整体地从字里行间内含的意蕴进行感受、领悟和品味,从而最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狐假虎威”的成语含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水到渠成地找出“借”这个词来解释成语中的“假”,教学难点轻松地突破了,这比起让学生死记硬背印象深刻多了。
在教学中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分角色朗读、配合动作读、开火车读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满活力。文中对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如写狐狸被老虎逮住后“眼珠子骨碌一转”,马上想出一个坏点子,并且“扯着嗓子”发出反问,显示了狐狸的狡猾。再如“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情态都让人感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因此我在课件中重点出示这些关键词,并细致地指导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出画面来,低段学生十分感兴趣,参与意识很强,教学效果不错。
其实,《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早已耳熟能详,因此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试想安排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来让课堂更加有趣味性,但是同事们给了我更好的建议,由于比赛上的是第一课时,课前没有预习的环节,如果不把好字词和初读课文的关,贸然安排情境表演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我最终把这种表演环节定格到了文中的关键词语上,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动是正确的。抓住文中特别关键的词句指导学生来演好,不仅是对识字教学的巩固,也是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在已经清晰呈现了主线的情况下,有些环节我还是放不下“面面俱到”的想法,总有把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拉到第一课时的想法,这会让教学环节略显拖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避免。
《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学生都非常喜欢、很感兴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由于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揣摩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再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
教学片段:
师:狡猾的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的?
学生自渎课文2~6节,边读边想。
生: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在动坏脑筋。
生:狐狸说,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的,你敢吃我,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生:狐狸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师:找一找狐狸和老虎的动作,想想说明了什么?
生交流: 狐狸 骨碌一转 扯 摇。
老虎 楞 松。
师:说说每个动作的含义,想想狐狸和老虎的心理活动?
生:骨碌一转表示狐狸在动坏脑筋。
生:扯着嗓子指狐狸故意装凶,要吓老虎。
生:老虎一楞说明老虎被狐狸骗住了,有点相信狐狸的话,然后它松开了爪子,放了狐狸。
师:我们来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它们的对话。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
学生配动作有感情朗读。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教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抓住狐狸的动作:骨碌一转、扯、摇,启发学生思考,理解每个动作的含义,从而理解狐狸的心理活动,体会它的狡猾。又从老虎的动作:楞、松,明白了老虎被狐狸骗了的经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踊跃,读出了狐狸步步得胜,老虎信以为真的味道来,然后再进行表演,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寓言故事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借助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但是这个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就蕴含在故事之中,不是本课的难点,我觉得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首尾呼应的环节:在揭示课题时我让学生说说“假”的意思,在教学完整堂课时我再让学生讲讲这个词的意思,本来我想让学生说出“仗着、依仗”的意思的,可是学生没有说出来,当时我觉得很失望,认为不是学生没有学好就是他们不够聪明,可是回到办公室想想这跟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关系。
这堂课我让学生表演,在表演之前我强调了让学生抓住课文中表示动作的词和老师、狐狸说话时的表情,通过这方面的强调和训练,学生的表演水平进步了很多。还一位学生特地做了一条狐狸的尾巴,为了就是做好“摇摇尾巴”这个动作,通过学生的表演,我知道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很细腻的。他们会在表演的过程中会去发现课文中的细节,如抓住一些动作、表情的词和说话的语气,这些学生们都会注意,都会做得很好,从学生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狐狸和老虎这两个故事中的典型形象认识的还是很到位的。所以不要在课堂上因为怕浪费时间而把表演部分给省略了,它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十六
老虎半信半疑地跟狐狸来到森林深处,眼看狐狸大摇大摆的走在前面,老虎的心里甚是不解,眉毛都打成了一个结。
小动物们见到狐狸身后的老虎,不管三七二十一,纷纷落荒而逃。老虎信以为真,把狐狸放走了。
在逃走的动物群中,唯有小兔子感到诧异,它很奇怪狐狸为什么敢走在老虎前面呢?终于,它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想去问狐狸是怎么回事。小兔子来到狐狸家,问:“你为何要在老虎前面,难道一点儿也不害怕吗?”狐狸听后,摸了摸肚皮,胸有成竹地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
小兔子听完后恍然大悟,这个事也就像风一样的传开了。老虎从兔子的口中知道了真相,愤怒地大吼道要回去找狐狸算账,一定要将其碎尸万段方能解心头之恨。
老虎找到狐狸后,不管狐狸怎么解释,老虎也听不进去,它知道狐狸只会用花言巧语来诱骗自己再次上当。最后,狡猾的狐狸还是沦为了老虎的盘中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借用别人的力量欺负同类,虚伪的假象迟早是会被揭穿的。
最新狐假虎威续(通用17篇)篇十七
我之前读了《狐假虎威》,那么大家现在就来听一听续写的《狐假虎威》之《再见老虎》吧!
自从狐狸把老虎骗了,森林里面的小动物都开始嘲笑老虎,他们觉得老虎很是愚蠢,这使老虎在百兽面前威风扫地。老虎为此一直耿耿于怀,伺机报复,弄得狐狸每天都是提心吊胆。
狐狸自从上回侥幸虎口脱险,一直心有余悸。它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惶惶不可终日。可是想到“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还得继续生活。
这一天,狐狸出去寻找食物,他四处张望,心里莫名地“咯噔”一下—他看见了老虎!狐狸来不及多想,撒腿就跑。他这一跑不要紧,把在正在休息的老虎惊动了。老虎一看是狐狸,立马就向狐狸逃跑的方向追去。
狐狸跑到了一个农场里面,发现了三只母鸡,刚准备下手饱餐一顿就发现了追赶而来的老虎。虽然狐狸心里害怕,但是活命的念头战胜了恐惧的心理。它走到老虎面前说“大王,我知道您恨我,我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您把我吃了吧,反正我吃了感染了h7n9的母鸡,我也活不长了。”老虎一听狐狸命不久矣,觉得再吃它也没有多大意义,转身离开了。
狐狸得意地自言自语到“果然还是一只有勇无谋的老虎……”
他们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