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进行跟进和监控,以及时调整计划,确保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活动方案编写的参考和启示。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运用各种线条有序的组合表现蝴蝶翅膀的深浅变化,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
2、学习用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的相近色、对比色的套色运用。
3、有仔细、耐心的良好作画习惯。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教学准备:
供欣赏的示范作品、勾线笔、水粉、油画棒、纸、水,调色盘。
教学过程:
1、观察了解线条画的特点。
(1)、找找线条排列有什么规则?粗细线、排得密颜色深;
(2)、强调套色的运用。
2、幼儿作画,讲解要求。
(1)、用粗细线、排列稀或密体现深或浅;
(2)、可以用图形组合画各种蝴蝶的外形;
(3)、先勾主体,装饰时线条排列清晰;
(4)、耐心、仔细地作画。
(5)、套色运用讲解。
教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合理运用线条,中途若发现问提可请幼儿互相观擦发现,同时鉴借别人的好的方法。
3、展示幼儿作品。
(1)、看一看、说一说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有序地整理用具。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二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与玩具之间的亲密之情。
2、懂得要爱护玩具,不能乱丢玩具。
活动准备:图片。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爱护玩具,不乱丢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内容:
出示白色绒毛狗,问,这是谁?长的什么颜色?这么可爱的绒毛狗会是谁的呢?
二、出示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讲述故事第一段。
问1:这是谁的绒毛狗?
问2:每天陪辉辉干什么?
问3:有一天辉辉和绒毛狗发生了什么事?
问4:绒毛狗会在哪里呢?
2、讲述故事第二段。
问5:绒毛狗被谁发现了?是怎么说的?
问6:青蛙叫来了谁?
问7:后来又叫来了谁?
2、讲述故事,问:辉辉为什么这么晚还要找来呢?
3、你玩过玩具后会将玩具放在那里呢?
4、小结: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玩具,玩过后一定要放好,不可以随便仍掉。
三、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三
1、学习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尝试感知词汇:“五颜六色”、“雪白雪白”、“漂漂亮亮”。
2、通过观察图片、表演故事,理解作品内容。
3、喜欢幼儿园,乐意上幼儿园。
1、幼儿用书:《点点爱去幼儿园》。
2、小鸟、兔子、梅花鹿的头饰若干。
理解故事内容,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这里是幼儿园”“幼儿园里很快乐”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表演故事。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新朋友,让我们一起把新朋友请出来吧。
2、出示小女孩的手偶。
师:新朋友是谁啊?
她的名字叫点点,点点今年三岁了,要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跟她打个招呼吧!
今天点点还给我们带来了她上幼儿园时的故事,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1、帮助幼儿分段理解故事,熟悉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1)小鸟。
师:点点和妈妈经过什么地方?
她们看到了什么?小鸟是什么颜色的?在做什么?
妈妈怎么说的?
小鸟说了什么?
(2)兔子。
师:瞧!她们经过了哪里?草地上了什么?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妈妈说什么?
兔子们会说什么呢?
(3)梅花鹿。
师:她们又经过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妈妈说什么?梅花鹿呢?
(4)小朋友。
师:她们到了哪里?有谁?在做什么?
点点怎么样了?
2、完整欣赏故事,鼓励幼儿学一学故事中的对话。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幼儿园吗?喜欢幼儿园里的什么?
1、师:请你们一起来点点的故事表演出来吧。
2、出示头饰、分配角色。
3、幼儿表演故事。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四
目标:
1、孩子们学习使用动词“升、飘、飞、跳、跑、走、游”。
2、孩子们融入活动,感受活动的快乐!
准备:故事背景、毛绒玩具人手一只。
过程:
一、出示场景。
小朋友们,你们都看到什么了呀?
森林。
森林里有什么呢?
有小山、有树―大树、小树,有绿绿的草地,还有一片蓝蓝的河水。
还会有谁来呀?
大象、小猫、蛇、小兔、大灰狼、老虎还有狮子……。
二、尝试说出短句:“____来,____怎么来”
原来有这么多的朋友要来呀!(从天上到地上再到水里)。
1、天上。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谁来了?
看,是天上的朋友来了呀~。
天上有谁呀?――太阳、云朵、小鸟……。
那太阳怎么来的呀?――太阳升起来。
谁来做做看太阳升起来的动作呀?
请个别小朋友模仿,随后在座位上集体边念边做。太阳来,太阳升起来!
随后谁来了呀?――是白云、小鸟、老鹰……!
哦~是白云来了呀?白云如何过来的呢?
谁来学学白云飘过来的样子呀?
请几位小朋友来尝试一下,然后集体来尝试。
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在动作中,重复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连起来太阳来,太阳升起来,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
小鸟来,小鸟飞过来!
哇!天上有这么多的朋友呀!那翁老师把天上的朋友连起来念给小二班的小朋友听听看吧!
来来来。
太阳来,太阳升起来!
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小鸟来,小鸟飞过来!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重复。
2、地上。
天上来了这么多朋友,看看地上会来哪些朋友呢?
小兔、小马、小猫、小狗……。
原来地上的朋友还要多啊~。
那接下来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呀!我们要把话说完整哦!
谁来了,它是怎么来的呢?
小兔来,小兔跳过来。重复数遍。
那还有谁会来呀?
小马来,小马跑过来!
最后有一个很好很好的的朋友也要来,会是谁呀?
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老师引出,小朋友自己来说说。
把地上的朋友也连起来念念。
来来来。
小兔来,小兔跳过来!
小马来,小马跑过来!
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3、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说出句子。
刚才呀,我们天上和地上的朋友们都来了呀!
还有一个朋友着急了,你们说了这么久都没有说到它呀!
它会是谁呢?――小鱼。
小鱼本领可大了,因为在水里听的可仔细了。
它说它可以把你们刚才好听的句子全部连起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看吧!
来来来。
太阳来,太阳升起来!
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小鸟来,小鸟飞过来!
小兔来,小兔跳过来!
小马来,小马跑过来!
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小鱼厉害吗?――厉害。
可是它呀有问题了~。
你们能帮小鱼也编进我们好听的儿歌里面吗?
小鱼来,小鱼游过来!
三、大家一起念儿歌。
哇~现在我们的儿歌呀越来越长了呀!
那我们把现在山谷里的好朋友们都连起来一起说一说吧!要从天上说到地上最后说到河里哦!(只连有模型的事物。)。
来来来。
太阳来,太阳升起来!
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小鸟来,小鸟飞过来!
小兔来,小兔跳过来!
小马来,小马跑过来!
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小鱼来,小鱼游过来!
我们一起来玩玩(边做动物)念念(边念儿歌)这首儿歌,重复这首儿歌数遍。
四、交流环节。
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们真厉害呀,这么快就能说得这么好了,现在看看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朋友们,你们带一个朋友去和我们的客人老师用儿歌里的句子说说好听的话吧。说完了,要把我们的小朋友带回来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五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知道洗澡的主要步骤。
2、培养观察能力,能用语言表达出画面上的主要情节。
课件《肥皂泡泡》动画音乐《我爱洗澡》泡泡液
一、活动导入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啊。这么多的泡泡好看吗?今天啊,老师也带来了一本关于泡泡的书,名字叫《肥皂泡泡》。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1、观察封面
问“在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那你们猜猜看,小猪在干什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观察第一页
“今天天气非常好,小猪想洗个热水澡。看看,小猪手里拿着的是什么?你们洗澡的时候都会用到什么呢?”
3、观察第二页:
问:“小猪在干什么?共有几个泡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小猪邀请了他的两个好朋友一起来家里洗澡,现在老师来说一说这两个朋友的特征,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看他这两个好朋友是谁吧”。描述动物特征,让幼儿猜测。
4、观察第三页
“我们来看看你们猜对了吗。哦,你们都猜对了。现在,小猪,小兔,小熊开始愉快的洗澡了”
4、播放《我爱洗澡》,和幼儿一起做运动,并询问幼儿洗澡的时候都洗到了我们身体上的哪一个部位。
5、观察第四、五页。
问:“洗完澡,小熊、小猪、小兔变得怎么样了?”
6、观察第六页。
问:“洗完澡了,小熊、小兔、小猪在干什么?”
“他们吹出的泡泡一样吗?”(比较泡泡大小和颜色)“的泡泡在哪里,最小的泡泡在哪里?”
小结:洗完澡的小动物变得真干净,还开心地玩起了吹泡泡的游戏,洗澡真舒服。
三、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洗澡带来的乐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泡泡液,你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呢?
回家呢,小朋友们也可以用肥皂水制作一些泡泡液,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四、教学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幼儿养成爱洗澡的好习惯,但这次活动设计的不足之处是教具准备的不充分,泡泡液的数量太少,容易打击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六
1.学习复述作品中重复的句子:“我要帮你洗衣裳。”“顾不上,顾不上,x等我去帮忙。”丰富词汇:“漆、洗、抹”。
2.通过观察图片、教师的动作暗示及表演,感知、理解作品内容。
3.学习小白象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
图片
(一)出示教具,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幼儿听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七彩象》。
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这头小白象怎么会变成小花象呢?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看一看。
(二)教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当讲到“帮助小狗漆门窗”时,幼儿学做“刷油漆”的动作强化“漆”这一词汇。
2.当讲到“我要给你洗衣裳”时,幼儿学做“双手对搓”的'动作强化“洗”这一词汇。
3.当讲到“顾不上,顾不上,x等我去帮忙”时,教师用“摇手”、“跑”的动作强化这段话。
4.当讲到“油漆匠忙又忙,红黄绿蓝紫”时,教师用“抹”的动作强化这一词汇。
(三)教师运用动作在先、朗诵在后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故事的讲述。
1.当再次讲到“帮助小狗漆门窗”时,教师先做出“漆”的动作,让幼儿讲出词汇“漆”及边做“漆”的动作,边朗诵相应的完整句子。
2.当再次讲到“我要给你洗衣裳”时,教师先做出“双手对搓”的动作,让幼儿讲出词汇“洗”及边做“洗”的动作,边朗诵相应的完整句子。
3.当再次讲到“顾不上,顾不上,x等我去帮忙”时,教师先做出“摇手”、“跑”的动作,启发幼儿边做“摇手”、“跑”的动作,边朗诵相应的完整句子。
4.当再次讲到“油漆匠忙又忙,红黄绿蓝紫……全都抹身上”时,教师先做出“抹”的动作,然后引导幼儿参与朗诵“抹”及相应的完整句子。
(四)完整听故事。会讲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内容。
[童话]七彩象小白象是个油漆匠,帮助小狗漆门窗。门窗漆成天蓝色,小狗说:“我要给你洗衣裳。”小象说:“顾不上,顾不上,小猫等我去帮忙。”小木床漆成粉红色。小猫说:“我要给你洗衣裳。”小象说:“顾不上,顾不上,小兔请我去帮忙。”木桌漆成草绿色。小兔说:“我要给你洗衣裳。”小象说:“顾不上,顾不上,还有朋友等我去帮忙。
油漆匠忙又忙,红黄绿蓝紫……全都抹身上。小白象变成小花象,大家都说真漂亮!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七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听音乐进行表演,尝试用绿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等的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征。
2、能在图片提示及语言表述的帮助下,学习与乐曲特征相应的动作,培养对乐曲的感受力,发展动作协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3、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材料准备:关于毛毛虫的图片若干,乐曲《未出壳的鸟雏》。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自然引题。
(1)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一首乐曲,一起来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和我们玩游戏了?
(播音乐)。
(2)放音乐《未出壳的鸟雏》。让幼儿在初步感受乐曲的同时,猜测并回答。
(3)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猜想,丰富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
2、图片及音乐引导,师幼分段学习韵律表演的动作。
(1)引导幼儿观察绿毛虫在音乐中玩的几个游戏。
引导语:到底是谁呢?这是一只绿毛虫。它来和我们小朋友玩游戏。请看!它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引导幼儿逐一发现图片上绿毛虫在音乐中玩的几个游戏(吃东西、扭动身体、蜕皮和睡觉)。
引导语:那我们现在就来听听着这个音乐,看看,毛毛虫在这个音乐里是不是玩着这几个游戏。
(2)引导幼儿模仿绿毛虫吃东西的样子、扭动身体的动作、绿毛虫蜕皮的动作和幼儿模仿创编绿毛虫睡觉的动作。
3、学习听音乐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完整地听音乐看图片,进一步理解记忆乐曲的旋律与节奏特征。
引导语:毛毛虫的动作我们都会了,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玩绿毛虫玩游戏。
(播音乐)。
(2)引导幼儿加入上个环节中自己创编的动作,进一步感受音乐并进行自由尝试表演。
(3)集体找空地表演。
(播音乐)。
引导语:现在,绿毛虫们到草地上找东西吃,看有什么就吃什么吧!
(4)创编蝴蝶造型。
绿毛虫变呀变,变成什么?——1、2、3,变,变成美丽的蝴蝶了。
4、师幼互动进行完整表演。
(播音乐)。
(1)引导幼儿面向老师,师幼一起进行完整的韵律表演。
(播音乐)。
(2)引导幼儿主动邀请同伴,一起进行韵律表演。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八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知道头、手、脚的主要作用。
2、能愉快地参加活动,并迅速指出身体的相应部位。
3、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兴趣。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其作用。
1、教师:今天袁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挂图,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图上有什么。(娃娃)。
2、小朋友能把娃娃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出来吗?
(指头)这是娃娃的什么?小朋友的头在哪里?
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头。我们的头有什么作用呢?(请幼儿自由地说一说)。
会走路、跑步、踢球。
二、游戏“我说你指”。
你们就迅速指出自己身体上的这个部位。
2、教师先慢后快地说出身体部位,请幼儿指认。
3、教师小结游戏情况。
三、活动延伸。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九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1.课件-图片:荷花(风荷丽日)。
2.课件-照片:池塘里的鱼。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课件:(动态)荷花。
1、荷花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欣赏动态的美丽荷花)。
2、想一想,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小虾,小鱼)。
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出示图片:池塘里的.鱼、虾。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
教师: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风儿和荷花。
2、这几张图片上的内容可以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演示荷花图片:
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呢?(荷花)。
三、启发幼儿通过动作辅助,理解儿歌内容。
1、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动作表演。
3、幼儿集体朗诵。
四、幼儿跟随音乐,在儿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十
设计意图:
小小班幼儿在漱口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将水直接吐出来,或将水咽下去,不能正确掌握漱口的方法。而且由于年龄小,很多孩子在家还没有刷牙的习惯。那么漱口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在生活中更为实用和方便的清洁牙齿的方法。更重要的还是让孩子们从小有清洁牙齿的好习惯,从小知道保护牙齿。
活动目标:
1、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重点: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难点: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解决:通过请客吃黑饼干使牙齿变脏以及小羊和大蚜虫角色的介入使幼儿产生漱口和清洁牙齿的强烈愿望。。
活动准备:黑饼干、盘子、手偶小羊、手偶大牙虫、镜子、杯子、水、脸盆、牙刷、牙膏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去小羊家作客。
二、懂得漱口的重要性。
1、小羊请客吃黑饼干:饼干是黑的,牙齿会变黑吗?
2、照镜子:牙齿上怎么会有黑黑的?是什么?
如果不把黑饼干从牙齿上赶走,时间一长牙齿会不会生病?
3、小羊牙痛表演,出现大牙虫。
4、讨论:小羊好可怜,你喜欢大牙虫吗?
你的牙齿上也有黑饼干,时间一长也会长出大牙虫,想个办法赶走它?
三、学习漱口。
1.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
2、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a.幼儿自由表现漱口,教师进行提炼。
b.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呸。
c.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d.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刷牙歌》)。
可在课外游戏中组织两人一组玩“我说你指”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十一
月亮变化图4张,衣裳图3张。
纸,剪刀,胶水,蜡笔,记号笔等、
1、谈话导入,引出月亮做衣裳的课题、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师: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月亮)。
2、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第一段。
提问:a﹑哎呀,为什么裁缝师傅给她做的衣裳会穿不上呢?(因为她长胖了一点,好象弯弯的镰刀)。
b﹑那该怎么办呀?幼儿回答。
(2)教师讲述第二段。
提问:a、这回裁缝师傅给她重新做的衣裳她能穿上吗?(不能)。
b、唉!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月亮姑娘又长胖了,弯弯的像小船)。
(3)教师讲述第三段。
提问:a、这回月亮姑娘能穿上新衣裳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她又像一只圆盘子了)。
b、裁缝师傅会不会再给她做衣裳了?(不会,因为她的身材量不准)。
c、为什么她的身材会量不准?(因为她每天都在变化)。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月亮姑娘做衣裳”。那我们接下来再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3、结合图片,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月亮姑娘是怎么变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好象弯弯的镰刀,弯弯的像小船,圆圆的像盘子。
4、给月亮姑娘做衣裳。
(2)幼儿制作衣裳,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衣裳。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十二
为了培养我班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初步理解、想象故事的情节。让幼儿通过文学作品了解鸟的作用和特殊本领。因此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1、喜欢安静倾听文学作品、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等几种鸟的作用和特殊本领。
3、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1、故事挂图。
2、幼儿收集各种鸟的图片、图书。
一、开始部分。
1、幼儿边唱树上许多红苹果,边进教室安静坐好。问幼儿红红的苹果长在哪里呢?出示两棵苹果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两棵树的不同。
2、猜测一下发生了什么事?
谁能为老苹果树治病呢?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安静地欣赏故事《小苹果树请医生》。
2、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回忆并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苹果树都请了谁给树婆婆看病,它们能给树婆婆看病吗?
(3)谁会给树婆婆看病呢?啄木鸟是怎样为树婆婆看病的呢?请幼儿学一学啄木鸟捉虫的动作。
(4)这个故事里有谁帮助了别人?
(5)启发幼儿说一说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怎样帮助别人。
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4、了解鸟类的特殊本领。
(1)幼儿看挂图,说出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虫子,喜鹊会捉树叶上的虫子,猫头鹰会捉田鼠。
(2)引导幼儿说出认识的各种鸟及鸟的图片,说一说鸟的本领。
5、启发幼儿思考并互相交流保护鸟类的办法。
三、结束部分。
鸟儿们知道小朋友这么喜欢它、爱护它,它们非常高兴,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们学小鸟飞出去一起做游戏吧!
在表演区中,播放《小苹果树请医生》故事磁带,让幼儿尝试根据故事内容自选角色进行表演。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十三
1、愿意积极参与讲述活动,懂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2、仔细观察画面并有序、完整的讲述故事中小牛的经历。
3、用对话、表演的方法,进行故事再现。
1、知识经验准备。对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对“梦想”有一定的认识。
2、物质准备:挂图、头饰(小牛拉拉,牛爸爸、飞行员、小猪)
3、环境准备:师幼共同制作“我的梦想”展板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采用默想、听音乐等其他形式进行走线活动
二、感知活动
1、师流生活经验回顾。小朋友,你有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吗?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小牛拉拉也有自己的梦想,你看看!
3、教师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对小猪飞上天的原因进行大胆的想象.
三、理解活动
1、师幼观察挂图,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小牛拉拉的梦想是什么?爸爸同意吗?拉拉是怎样回答的'呢?
小牛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了些什么?他学会了飞行吗?小猪是怎样飞上天的呀?他们高兴吗?拉拉告别小猪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请幼儿在故事中找答案,试着用原文回答,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按照“有梦想-为梦想而努力-最终实现梦想”的线索,了解故事的发展。
2、教师讲故事,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中拉拉重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请幼儿大声念出来,并帮助幼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四、体验活动
1、对话表演。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请幼儿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语气,说出故事中的对话。
2、情景表演。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完整表现故事的情节和内容。
2、教师头饰放到表演区,供幼儿观察、表演、讲述故事。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接触傣族舞,学会傣族舞中“孔雀指”“三道弯”的基本动作。
2.体验傣族舞优美的旋律和舞姿。
3.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过程:
一.舞蹈欣赏:(感受舞蹈,感受音乐)。
1.欣赏教师舞蹈。
2.“你发现老师跳舞的时候像什么?”
“老师是怎么做的?”
3.请幼儿学习动作。
4.引导幼儿学习“孔雀指”和“三道弯”。
5.介绍孔雀舞的由来。
小朋友你知道孔雀舞是哪个民族的吗?
“傣族人民喜爱和崇尚孔雀,不但许多人家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和吉祥幸福的象征。”
6.看一下傣族人民的服装。
二.创设情景,学习舞蹈。
1.“今天,老师来做孔雀妈妈,也来跳跳孔雀舞。”(教师唱谱)小孔雀跟着妈妈散步。
2.孔雀是怎样散步的?
3.小孔雀们可爱比美了,他们的羽毛很漂亮。我们来看一下孔雀开屏的图片。
4.可以怎样理羽毛呢?
5.这一次,孔雀们要比造型,他们抬起高傲的头。
三.完整舞蹈。
1.戴上头饰舞蹈。
“老师发现小朋友跳舞的时候像一只只美丽的小孔雀,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漂亮的头饰,请大家按着你标记的颜色来戴相应的头饰。”
2.请幼儿间隔站,面向圆上。
3.完整舞蹈。提醒幼儿比美时变成单圈面对面。
4.听音乐退场。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十五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使幼儿在积极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使家长在参观和参与孩子的节日庆祝活动中,更新教育观念,从中使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我镇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我镇幼儿园的良好形象。
1、目的:为了使幼儿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倡议本园全体教师和全体家长积极为幼儿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共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六一”节的各项活动。
2、时间:20xx年5月20日至20xx年6月1日。
3、对象:丁庄镇全体教师、幼儿和家长。
4、办法:通过板报向教师、家长发出倡议和向每个幼儿家长发送倡议书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本次“六一”儿童节活动以“幼儿轻器械操、幼儿故事大王比赛、唱歌比赛、舞蹈比赛等系列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一)轻器械操比赛。
1、目的:通过轻器械操比赛,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进取精神。
2、要求:轻器械的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服装合身整洁,给人以精神饱满的视觉享受;队形排列大方有创新;节奏、动作的快慢与音乐节拍相符、动作整齐有力;轻器械操编排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情况。
(二)故事大王比赛。
1、目的:通过参加故事大王比赛,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表现力。
2、要求:选手进行4分钟以内的故事演讲,演讲时,要求普通话准确,语调、表情、体态语言与故事情节相符。
(三)唱歌、舞蹈比赛。
1、目的:通过唱歌、舞蹈比赛,幼儿感受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激发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
2、要求:形式活泼新颖,内容健康向上,具有儿童化特点;表演完整,表现力丰富;唱歌节奏准确,配有动作;舞蹈动作协调,符合音乐旋律。
1、幼儿园轻器械操:要求在园幼儿全部参加比赛。
2、故事、唱歌、舞蹈:4个班以下的幼儿园每项准备1—2块节目。6个班以上的幼儿园每项准备2—3块节目。
3、镇幼教办成立评估小组,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估,评出的优秀节目将参加镇教育办组织的庆“六一”活动。
4、各幼儿园在“六一”期间按照《全县庆“六一”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实施方案》通知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本着“让家长参与活动,幼儿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快乐的原则”选择适合本单位的内容开展庆“六一”活动。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十六
2、欣赏自己的成长,树立自信心。
通过多种方式发现自己的变化。
从多方面进行讨论了解自己学会的新本领。
请家长帮助收集小时候的照片、衣服、用品;教室环境布置(每个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小时候用过的物品、现在的美术作品等)。
1、猜照片,发现自己的变化:
(1)教师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
(2)幼儿看看、猜猜四周墙上照片中的孩子是谁(不能告诉别人哪一张是自己的照片):“为什么你们会猜不着呢?”
(3)每个人自己指出哪一张照片是自己的,一起议论为什么别人猜不着,从而发现自己的变化。
2、小时候用品展览:
(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
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
(2)自由交流:看了这些物品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3、集体分享交流:
(1)比较过去与现在,进行讨论:
“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你现在学会了哪些新本领?”(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必要时让幼儿表演一下。
(2)教师小结,引出讨论话题:“你还会变吗?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十七
1、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我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2、经过吃火锅的情景活动,体验团体游戏中分享的'欢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本事。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我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创设吃火锅的场景、菜单、小动物贴纸等。
一、情景导入。
1、今日我请来了一个新朋友,小猴子。
2、小猴子说:“冬天了,天气好冷呀!”宝宝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小猴子暖和起来。
3、小猴子听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他决定和他的好朋友们一起去吃火锅。你们猜猜我都有哪些好朋友呀(请幼儿模仿小动物的样貌)。
4、出示小动物吃火锅的场景。
哎呀,看看谁来吃火锅啦(2只小猫、1只小狗和1只小兔)。
原先小猴子和这些好朋友一起吃火锅。
5、看看,桌子上、锅子里有东西吗什么都没有,你们平时怎样吃火锅呀(放些什么呀)。
6、桌子上放着一样东西,是什么呀原先是菜单,我们能够用它来点自我喜欢吃的东西。
7、我们来给他们点菜好吗你看到了些什么菜。
二、小动物吃火锅。
1、先给谁点菜。
2、菜点好了,有这么多菜要拿,我们请餐车帮帮忙。请幼儿选,选好放在餐车里,教师拿着菜单在旁边提示幼儿。菜选好了,我们来检查一下。
3、菜都选好了我们给小动物送过去。菜选好了,谁会说句好听的话给小动物听。
4、萝卜给小兔吃。数一数。萝卜有几只,2只萝卜一样吗一只大萝卜和一只小萝卜。小兔,请你吃一只大萝卜和一只小萝卜。蘑菇几棵青菜(小兔,请你吃1只蘑菇和许多棵青菜)。
5、小猴吃香蕉,有几只香蕉2只。小猴,请你吃2只香蕉。
6、小狗吃肉骨头,有几根肉骨头啊(4根肉骨头)小狗,请你吃4根肉骨头一个人吃4根肉骨头真开心。
7、看看有几只小猫有几条鱼。
8、两只小猫仅有一条鱼,怎样办谁有好办法帮帮他们。
我们一起来告诉他们一个好办法,小猫,你们能够两个人一起分着吃鱼。此刻小花猫很高兴,两只小花猫一起分鱼吃,他们都吃到鱼了,他们做了好朋友。
三、分享游戏。
1、小动物们真开心,菜都选好了,要开始吃火锅了。
2、你们想不想吃火锅,先想好你喜欢吃的东西。在幼儿选时教师问幼儿你喜欢吃什么。
原先我们的宝宝样样东西都爱吃,是个不挑食的好宝宝。
总结:冬天里和好朋友一起吃火锅又暖和又开心,我们回家也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分享好吃的火锅吧。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基本模式:
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内容。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新授课。
1、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听唱想做(二)。
五、总结下课。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十九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2、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诗歌3、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多引导幼儿多欣赏有关的文学作品。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
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伞送给了小青蛙?
三、引导理解诗歌内容1、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刚才画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气是怎样的?"2)小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怎样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
4)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来形容欢快的心情?
四、欣赏诗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1、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
2)小雨点的"滴嗒嘀嗒"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
3)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
五、学习诗歌1、整体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
2、再次朗诵,讨论:"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为什么?"3、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
六、编诗歌1、提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谁?
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
3、分组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
4、讨论:"平日生活中你帮助过谁,心情怎样?"七、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将创编的诗歌画下来,在区角活动时,说一说,演一演。
课后反思: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二十
1、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我。
1、多媒体课件《我也很棒》。
2、自制电视机框架一个。
3、请幼儿课前先熟悉一段广告。
(一)1、师:有一只小鸭叫依美,它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我们来听听在它身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2、听第一遍故事,讨论:
(1)是不是所有的鸟都会飞?什么鸟不会飞?
(2)是不是所有的鸟都像鸵鸟一样大?什么鸟很小呢?
(3)世界上所有的鸟都长着一样的嘴?为什么要长不一样的
嘴?为什么要长不一样的嘴呢?
(4)除了和这些动物比较外,小鸭依美还跟哪些动物做比较,都比些什么?
3、再听一遍故事,讨论:
(1)小鸭依美是不是什么都比不过别人?
(2)小鸭有什么优点呢?(会玩水;下蛋多;不怕冷;脚有蹼。)
二、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有什么优点呢?
三、学广告,做广告。
(1)提问:你看到了或是听到了什么?(仙草露等)
谁知道这个广告是怎么打的吗?(谁来学一
学?)。
资料库:
《我也很棒》
依美是一只小鸭,她对什么都感到好奇。
1、依美:呷呷,为什么,为什么呀?
2、依美:你好,鸽子,你在干什么?
鸽子:你好,小鸭依美,我要把主人的信带回家。
3、依美: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像鸽子那样飞?
妈妈:不是所有的鸟,都能像鸽子那样飞。
4、妈妈:你看,鸵鸟也不会飞。
5、依美:妈妈,妈妈。鸵鸟可真大呀?为什么我不能像鸵鸟那样大?
妈妈:不是所以的鸟都像鸵鸟那样大。
6、妈妈:你看,蜂鸟就很小。
7、依美:妈妈,妈妈,蜂鸟好小呀,为什么我没有蜂鸟那样吸管似的嘴巴?
妈妈:不是所以的鸟都有吸管似的嘴巴。
8、妈妈;你看,鹦鹉的嘴巴就像一只钩子。
鹦鹉:请注意,倒车!请注意,倒车!
9、依美:你好,鹦鹉,你在干什么?
鹦鹉:你好,小鸭依美——我是奥特曼!
依美: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像鹦鹉一样发出各种声音?
妈妈:不是所有的鸟,都会模仿声音。
为什么白鹤的腿这么长,我的腿却这么短?
13、依美:妈妈,妈妈,我们是不是什么都比不过人家?
14、妈妈:那倒不一定,我们会玩水;下蛋多;不怕冷;我们的脚有蹼。
15、依美:妈妈,妈妈,为什么鸟儿们长得都不一样?
妈妈:这个,这个,长得不一样,而且我们都有自己的优点,这个世界才有趣呀!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二十一
1、理解诗歌内容,能跟随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2、知道并模仿蟋蟀、蝉、青蛙等小动物美妙的歌声,激发幼儿热爱夏天的情感。
3、根据诗歌特点,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多媒体课件等。
一、童趣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
2、夏天来到了,美丽的森林里要举办一场音乐会,猜一猜会有谁来参加呢?
二、听音辨物,自然导入主题。
1、教师播放ppt,幼儿通过听小动物美妙的歌声,来猜想谁要来参加森林音乐会。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模仿蟋蟀、蝉、青蛙的叫声,并说出小动物在哪里歌唱,使幼儿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三、理解朗诵,寓教于乐。
1、幼儿完整欣赏散文诗《夏天的歌》。
2、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3、幼儿跟随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夏天的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形式合作朗诵,并尝试用动作表演诗歌。
四、尝试仿编,感受多彩夏天。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初步尝试仿编诗歌,并用美妙的声音朗诵。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通用22篇)篇二十二
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不乱扔瓜皮果壳,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以及生活卫生习惯。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图书一本。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图片,老婆婆摔交的图片)问:图上有谁?她怎么拉?怎么会这样的?(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
1、你听到故事里说了些什么?
2、人民为什么叫他瓜瓜?
3、瓜瓜他是怎样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样做的?
4、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三、教师再次完整地讲述一遍。(边看图边讲故事)提问:
1、瓜瓜有没有吃到外婆的西瓜?为什么?
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四、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
五、讨论:
1、你喜欢瓜瓜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瓜瓜,你会怎样做?
3、出示有关这方面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谁是对的?谁是错的?错在哪儿?应该怎样做?(教育幼儿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