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者的参考资料,它可以帮助演讲者了解不同领域的演讲要求和特点,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些演讲稿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演讲,可以满足不同场合和不同需求的演讲者。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一定要珍惜粮食啊!
毛泽东这位伟人大家一定不默生,他就是我们的榜样: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毛泽东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毛泽东吃饭时,掉在饭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他都要捡起来吃掉,饭碗里从来没剩过一粒米。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再举一个例子吧:毛泽东的女儿上学时,吃窝窝头时只把里面的枣掏了,其余的都仍掉。要知道,当时有不少人连饭都吃不上。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主席,毛泽东严厉地批评了她女儿。从此,她再也不浪费食物了。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但是有些同学中午在学校吃饭时只吃一点点,甚至一口也不吃就倒掉了。你知道吗,我们浪费的不仅是粮食,浪费的是农民伯伯的心血,农民伯伯的汗水,农民伯伯辛勤的劳动。
所以我送给大家几句珍惜粮食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谢谢大家!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二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年粮食日的主题定为“农业和文化间对话”,是为了庆祝约一万年来人类文明在农业方面取得的胜利。
约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学会了种植野生作物和驯养动物。从那时起,历史向我们展示了农业生产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由于各种文化的贡献而形成的农业帮助各个社会从村庄发展到城镇,最终发展到城市。然而,虽然粮食总量足够每个人食用,但目前仍有8。5亿多人长期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足之苦。显然,我们需要加倍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20xx年这一目标年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首个目标——将饥饿和赤贫人口减少一半。
我们必须调动社区、国家和全球各个层面上的政治意愿和公众参与。我们必须做到各种文化、社区、国家和大陆共享知识,同心同德。值此人口日暨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60周年之际,我敦促每个人、每个机构、每个政府和每个国际组织携手并肩,戮力同心,努力建设一个没有饥饿的。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三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秋风飒爽,送给我们一个丰收的季节;稻海茫茫,让我们享受一种丰收的喜悦。沐浴在这金黄色的阳光下,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背的那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提起这些,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早已远离了食不果腹的年代,我们现在关注的已经不再是吃饱饭,而是吃好饭了。的确,生在新时代的我们,长在新时代的我们,过着是父母提供的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但是,我们也渐渐淡忘了粮食的由来,珍惜粮食的重要性。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多吃,不喜欢的大多都进了垃圾桶。还记得我们背过的《弟子规》中有:“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前辈们留下的名言警句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要浪费。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全国的头等大事,在我们的国徽上,就是由两支颗粒饱满的麦穗构成的!“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最大的安全,前人说过“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同学们,不要以为我们能够吃饱饭了,全世界的人也都不再忍饥挨饿了。其实,我国就尚有万贫困人口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这个地球上,每天还有8亿多人在挨饿,5亿儿童食品不足,智力体力得不到充分发育,每年饿死的人至少有2000万!
看到这组数据,我们怎么能够浪费粮食,倘若我们把这些节省下来的粮食送给那些正在挨饿的人,他们一定会看作是无价之宝,倍加珍惜的。
作为一名在校生,我想我们就从身边做起吧!珍惜口边粮食,减少人为浪费。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践行我们新生代的风采吧!
谢谢大家!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演讲,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与粮之约。
一年一度的世界粮食日来临,10月16日这个让很多人所不为知的日子就是粮食日。
中国,是个泱泱大国,是个物产丰富的富饶之地。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好像资源怎么也用不完,但真的是这样吗?我想不是。有数据报道,我国耕地总面积并不充裕,现在农村耕地也逐渐减少,农作物生产量也不高,粮食短缺仍需更加关注。土地,是一切的根源,文明发源于它,人类依赖于它,地球紧贴着它,它就是原本。对于粮食问题,只要我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提高土地利用率,改进技术,守好18亿亩耕地红线,网上流传的粮缺谣言将止于当下。原本,是需我们大家去守护的,它不能自愈,请珍爱。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语出现在课本很多地方,可又有多少人真正体验过“辛苦”呢?我国广大农民群众是最底层的坚固力量,他们的艰辛泪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古时候,有各大文人歌颂同情劳苦人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老翁,他独自一人,在深林伐薪烧炭,不易之中有了那么一车炭,可却被官府草草换走,这其中辛酸只有他知道吧。粮食亦来之不易,农民早出晚归,整天在田地中劳作,不曾懈怠,我们的粮食供给才没有了后顾之忧,这都是勤劳所创造的财富啊!所以我们要充分的运用勤劳的知识与力量创造粮食财富。
节约,节约,是老一辈常念叨的事,因为他们经历过食不饱腹之痛,懂得粮食弥足珍贵。但现在的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屡见不鲜。在餐厅,经常可以看见很多食客在吃完东西后,餐桌上仍留存很多残留的食物,随后就直接进垃圾桶了。更令人悲叹的是,网上也曾有一段大胃王之热,他们靠吃大量食物来博人眼球,追求热度,然后有些博主就通过视频剪辑或事后处理达到了目的。不过,在事后,大量博主使用催吐药物,食物又被大量吐出,又有大量食物被浪费,正是因为此,大部分观看吃播朋友表示寒心。而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便是做好自己,不要过多购买食物,所买食物应做到吃完,保证不浪费,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让粮食浪费之风不再蔓延,倡导社会节约粮食之风,从我做起。
让我们大家一起与粮食共发展,共同节约粮食,让粮食不缺,执子之手,共进退!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五
大家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节约粮食,传承中华美德。
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粮食是人民生活的保障,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中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长期以来人均粮食占有量处于较低水平,而中国人口仍在增长,土地资源有限,耕地逐年减少。粮食生产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再加上天灾人祸。所以中国的粮食也很有限,需要我们珍惜和节约。
古代劳动人民非常重视粮食,古人有诗“午间锄草,汗流浃背,五谷入土”,警醒我们珍惜粮食。现在,我们也应该珍惜食物。第20届粮农组织大会决定将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以引起世界对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我们先来看看在我们学校用餐的同学,我们觉得绝大部分同学就做得非常棒,在我值班的时候,我经常看到一些同学,将所打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我经常表扬他们,对着话筒大声地表扬他们。你们知道徐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对了,就是希望每位同学都像他们一样,吃干净盘子里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节约,也是对农民伯伯,食堂工作人员工作的一种尊重!更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体现!
在节约粮食这件事上,我们不仅仅今天这个世界粮食日要重视,每天每餐饭都要牢记在心!在上周的行政会上,就有学校在餐厅值班的行政领导指出,有些餐厅浪费的'现象又开始出现,虽然问题出在少部分同学身上,但是,如果大家不对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加以严厉的制止,就有可能漫延,从少数到多数,从一个餐厅到几个餐厅,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你浪费一点,他浪费一点,大家都浪费一点,加起来就是一个惊人的损失了。同学们,根据20xx年我国的一项统计显示,就中国大陆民众一年平均倒掉六百亿人民币的剩菜和剩饭。
同学们,其实节约粮食,就是不浪费,做起来很简单: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像我们学校的饭菜,都是有菜谱的,就是说,饭菜的选择是经过科学搭配的。大家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这样做,既符合节约的要求,也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从今天的午餐开始,我们就来看一看,比一比,哪些班级哪些同学在吃饭这件事上做得最好!
当然,节约是多方面的,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节约不到一辈子穷。我们实验小学,是一个拥有3000多名师生的大家庭,家大业大,也意味着开销也很大。为了让我们有着230多年的百年老校越办越好,我衷心地希望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从节约粮食做起,强化节约意识,节约学校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已经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生活了六年,我爱这个校园的一草一木、点点滴滴。但美中不足的是餐厅,现在请允许我将所见所想如实地向学校领导反映,希望我们的校园越来越美丽!
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在学生就餐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不管是排队打饭,还是吃饭过程中,总有人大声喧哗,整个餐厅沸沸扬扬的。
二、有些同学十分挑剔,筐里是半个馒头的,不要。非得再挑整个的馒头,一整个吃不了,又把剩下的一半放回筐里特别浪费。
三、有的同学打饭时,要的量多,最后又吃不了,又扔掉了。
我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同学们不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懂得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还以为浪费一点儿没什么大不了。
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学生轮流值班,对说话的同学进行监督、批评。
二、每班找一个分馒头的人,确保筐里不剩下小块没人吃的馒头。
三、各班进行评比,对剩菜少的班级进行表扬,对剩菜多的班级进行批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要从实际生活中一点一滴地节约粮食,如果领导感觉我的建议可行,请予以采纳。我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校园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此致
敬礼!
学生:王鹤丹
20xx年2月15日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七
珍惜我们的营养早餐,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不乱倒剩饭做起,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下面本站小编整理了爱惜粮食。
演讲稿。
供你参考。
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还要多;而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但是,我们却用这么少的耕地面积养活世界1/5的人口,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许多外国的专家学者都觉得这是一个奇迹!我为我们国家的壮举深感自豪,为我们勤劳智慧的人民感到无比骄傲!
诚然,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人民正处于饥饿之中,同样也包括我们国家一些贫穷落后地方的人们。实事上,我国的粮食生产与消耗一直处于紧张的平衡状态,粮食生产增速压力非常大。很多人都沉浸在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之中,走出了以前那种有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一种铺张浪费的风气悄然升起。食堂里,餐馆里,厨房里到处都是剩饭剩菜,到处都随手扔掉的馒头面包……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怎能不扼腕痛惜。这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形成了一股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不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就养成了这种不节约粮食,浪费粮食的坏习惯呢?我们应该深刻的反思自己。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责任。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身边开始节约粮食吧,珍惜粮食就是在拯救你自己的灵魂。日省一把米,月节一斤粮。凡事贵在坚持,节约从点做起,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树立节约的好风尚!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新时尚,新潮流!如此,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的富有,我们精神也会更加的富足!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这首诗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了,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二十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今天,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的祖国现在是多么的繁荣富强啊!但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贫困山区。在贫困山区里,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小孩子们还没有地方上学。人们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连大米都不多,更别说肉了。要是两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谢天谢地了。
唉,多么可怜呀,再看看我们,每天大鱼大肉,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还到处浪费。也许他(她)家里很有钱,也许他们家里有的是粮食。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如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看见同学们这样做一定会很心痛,并会指责同学们。在饭馆,有的人为了炫耀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钱,便点了一桌子的饭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倒去。其实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这样也是一种节约。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珍惜我们的营养早餐,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不乱倒剩饭做起,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你们吃了吗?
我们不妨算这样一笔账:倘若我们每天节约一粒大米,那么十亿人可节约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节约将近两千万斤,折合人民币两千万元。这笔钱若按每所希望小学五十万元算,则可盖四十所希望小学;按每人学杂费三百元记,则可使七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看来,也的确该堵堵我们这张嘴上的漏洞了!
还有,我们许多同学都爱吃零食的坏习惯。课余饭后,在小卖部里总是人流涌动,热闹的场面蔚为壮观。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出手大方,抱着一堆花花绿绿的零食令伙伴们眼馋不已;钱不多的也不甘落后,不怕打肿脸充胖子,宁可用掉生活费也要过过瘾。这样一来,一则影响了学习,上课时老挂着零食,身在曹营心在汉,又怎能搞好学习?二则容易养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寸光阴,用满腔的热情去拥抱生活。在这里,我祝大家在人生的途上一路顺风!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珍惜粮食”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给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为天”。可见,“吃”在老百姓心中多么重要。只是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同学对粮食好像也越来越不在意。不信,请到食堂去看一看,就餐时馒头四处乱扔,雪白的米饭撒满地面,剩余的饭菜能到满满一垃圾桶。真是不忍目睹,那可都是劳动人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的成果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难道我们的思想觉悟还不如古人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浪费粮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五千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古人尚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彻骨感受,我们就更应该从中领悟粮食的珍贵。你可知道,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土地资源有限,粮食作物有限,人口在增长,粮食越来越宝贵,它是人类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我们要爱惜粮食,把节约粮食看作生活中的大事,使勤俭节约成为每一个同学的良好品德。让食堂里的桌子上、地面上、垃圾桶里不再有剩余饭菜的影子,看不到它们悲伤的身影,哭泣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建筑者,你们身上有沉甸甸的责任。人们把你们比作雏鹰,是希望你们能舒展理想的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飞翔,建设美好的家园,千万不能让“馋”压住你们稚嫩的羽翼,不能让“奢”迷住你们奋斗的方向。
同学们,行动起来,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不乱倒剩饭做起,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八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本周是我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宣传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这首诗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了,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二十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今天,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的祖国现在是多么的繁荣富强啊!但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贫困山区。在贫困山区里,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小孩子们还没有地方上学。人们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连大米都不多,更别说肉了。要是两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谢天谢地了。
唉,多么可怜呀,再看看我们,每天大鱼大肉,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还到处浪费。也许他(她)家里很有钱,也许他家里有的是粮食。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如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看见同学们这样做一定会很心痛,并会指责同学们。在饭馆,有的人为了炫耀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钱,便点了一桌子的饭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倒去。其实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这样也是一种节约。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不乱倒剩饭做起,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因为,每粒粮食都浸满了农民伯伯挥汗如水的辛勤耕耘。让我们节约粮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九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9月份,作为我校感恩节、行为习惯养成月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求同学利用中秋假日,回家帮父母干一件家务,或者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填写意见反馈表。现在,反馈表已经基本收回。绝大多数同学回去都帮助家长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有拖地、扫院子,做饭、洗碗,擦家具、整理房间,给父母洗脚、洗衣服、捶背,和爸爸一起洗车,帮爸爸打印文件,帮助父母接待客人、为客人做饭,和家人一起下地搬玉米、剥玉米皮,还有由于中秋妈妈加班不能回家吃饭、主动给妈妈送饭等等。从同学们所做的事情可以看出,大家都尽自己所能,真心去为父母做了不少事情。
但是,通过家长们的反馈,我们也看出了一些现象:一部分同学从小就养成了尽自己所能干家务的习惯,经常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大多数同学,可能由于学习忙,或者这样那样的原因,帮助家长做事的次数就比较少,甚至自己的内务都不能做好。
同学们,爸爸妈妈是赋予你们生命的人,也是最爱你们的人,你们所做的任何一件小小的事情,他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他们的评价中我们看到:就这样一件小事,每位家长都感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成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帮父母分担家务,懂得了爱父母,减轻父母的劳累……爸爸妈妈的心里是多么的欣慰啊!
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
那么,就让我们先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吧,从现在开始,用行动来爱你的爸爸妈妈,去主动关心父母,孝敬长辈,你的人生舞台也一定会更加广阔。
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在发展中国家,每5个人就有一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而我国,由于乱占耕地、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还有一亿多人处在贫困线以下。
现实绝对不容乐观!!据有关部门估算,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为约1000亿斤粮食,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所以,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联合国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也就是下周)定为节约粮食周。为此我们建议,从现在做起,从每天的生活做起: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尽量带回家。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让我们每个人都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小事做起,杜绝浪费,一起将“光盘行动”坚持下去。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当中我们应该有一名小学生应该有的素质,很荣幸能是在这里作讲话,说到节约粮食这是是我们一直都在讨论的话题,我们需要节约粮食,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也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吃的东西是最重要的,在过去的封建社会很多人都是吃不饱的粮食在过去的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一个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是慢慢的变好了,不用为吃发愁,但是粮食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要节约粮食。
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当中还是应该搞好这些,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一定要有这方面觉悟,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素养,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节约粮食,做好带头作用,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做好准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节约粮食都需要提倡了,这个问题是很大的,不管是在家里面还是在学校都应该节约粮食,能吃多少就盛多少饭,不要盛了很多饭又吃不完,别看每次浪费的粮食不多,但是一点点的积累就是会浪费很多的,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习惯,我们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好这些,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当中,这也是一名学生应该有的素质,节约粮食我们每一人都有责任,每一个人都自觉的做好准备,我们应该自觉的去做好这些。
在学校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很多同学们都是有浪费粮食的习惯,在一点是很不应该的,每次在食堂的时候,都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在食堂的时候总是能够看到很多同学们没有吃完就走了,然后有很多的饭菜都倒掉了,看到这样的现象实在是非常的不好,影响也是很大的,我们应该杜绝这样现象出现,不管是在家里面还是在学校里面,都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节约粮食是我们应该搞好的事情,从生活当中细节做起,节约粮食还是应该做好的,就像刚刚说到的每天浪费一点粮食时间久了会积少成多,这个量是很大的,从现在开始还是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准备,这样的习惯是我们应该做好的,要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我们应该养成这个好的习惯,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一定不要再浪费粮食了,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年代,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做好这件事情吧。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浪费粮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五千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古人尚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彻骨感受,我们就更应该从中领悟粮食的珍贵。你可知道,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土地资源有限,粮食作物有限,人口在增长,粮食越来越宝贵,它是人类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我们要爱惜粮食,把节约粮食看作生活中的大事,使勤俭节约成为每一个同学的良好品德。让食堂里的桌子上、地面上、垃圾桶里不再有剩余饭菜的影子,看不到它们悲伤的身影,哭泣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建筑者,你们身上有沉甸甸的责任。人们把你们比作雏鹰,是希望你们能舒展理想的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飞翔,建设美好的家园,千万不能让"馋"压住你们稚嫩的羽翼,不能让"奢"迷住你们奋斗的方向。
同学们,行动起来,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不乱倒剩饭做起,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二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然而事实是:我国人口己超过12.5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
从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现实绝对不容乐观!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112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
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
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据当时预测,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三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省委、省政府对粮食问题也是高度重视,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省委下发了三号文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有力措施:一是将全省农业税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宿迁五市免征农业税,仅此一项就减轻农民负担17亿多元。二是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40的资金共计5亿多元,对种植水稻的农户实行直补。同时,新增20xx万元资金,对农民购买水稻插秧机等农机具给予补贴。三是省里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对苏中、苏北地区23个县500万亩水稻实施优质良种补贴。四是省级新增农资调控资金3000万元,用于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五是根据国家发布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对杂交籼稻、粳稻分别确定了72元/百斤、75元/百斤的最低收购价格。六是省里安排4000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用于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七是各市县在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划出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支持农业和土地开发。八是扶贫小额贷款担保资金总量由6000万元增至1个亿,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的覆盖受益面。可以这样说,对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政策力度大、发展环境好,这是我们20xx年粮食工作和农民增收工作能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粮食工作和农民增收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比如,如何加强耕地保护,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如何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走出粮食“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圈子;如何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加工、消费政策,等等。
江苏的粮食问题和全国以及其他省份相比,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要研究好江苏粮食问题,必须坚持从粮食安全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江苏特殊的省情出发,牢牢把握好这么几条:
第一,要科学理解粮食安全内涵。粮食安全概念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74年的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来的,其基本的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粮农组织将其概念进行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虽然这个概念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但体现粮食安全的几个核心因素即数量、价格、流通、质量没有变。粮食安全不安全,首先,要看总量是否有保证,能否满足市场的需要;其次,要看价格是否合理,生产者能否有利可得,消费者能否买得起;再次,要看流通是否顺畅,能否把粮食及时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第四,要看质量是否有保障,能否满足人们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的需求。因此我们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科学理解粮食安全的内涵,紧紧围绕数量、价格、流通、质量这几个因素,既要研究量的扩大,又要研究质的提高,还要研究合理的配置。
第二,要切实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物资,粮价对整个物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粮食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作为一种商品,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不断增加;随着农民就业渠道的增多,粮农收入来源渐趋多样化,价格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以及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一定难度;随着市场的全面开放,粮食收购主体日益多元化,加强粮食市场监管显得更加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和食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等。这些情况都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运用市场经济眼光来审视问题,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来配置资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研究政策和措施。
第三,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积极性不高,是影响我省粮食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江苏粮食安全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前几年,我省粮食生产出现下降,根本的原因是,粮食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种粮收益很少甚至没有收益。20xx年我省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政策、市场、气候及工作等综合因素的作用,较好地处理了促进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因此,必须把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更加紧密地结合,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开展粮食问题研究。
优质高效的粮食品种,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才能实现“藏粮于科技”。只有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才能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五,要紧密结合江苏特殊省情。江苏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人均占有耕地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减少趋势难以逆转,人地矛盾突出。江苏经济比较发达,非农就业比重大,劳动力机会成本比较高,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只有坚持效益优先、加快结构调整才能有出路。江苏既是粮食主产区又是粮食主销区,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本省实际,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保证全省口粮省内自给,确保所有城乡居民有粮吃,工业、饲料用粮缺口利用国内外市场调节解决,通过市场有效配置实现全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粮食安全基本目标。要保护好6606万亩基本农田,稳定300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因此,开展江苏粮食问题研究,不能离开江苏人多地少这对矛盾,不能离开效益优先这个前提,不能离开我省粮食安全这个基本目标。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四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早上好:
我叫…… ,我来自中心小学四年级,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珍惜粮食,告别浪费》。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首诗:让我们一起记忆这首古诗(会背的同学请一起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小就会唱;“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我们从小就知道;长大之后我们更应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中间要经过耕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至少20多道工序,这中间勤劳的农民付出了多少心血,可以说粒粒粮食都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浪费粮食糟蹋的不只是粮食本身,更是对他人劳动的不尊重。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美好的明天有待我们去创造。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让节约粮食成为你我的自觉行动!
我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能在这里代表高中学部发言,我倍感荣幸。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珍惜粮食,做勤勉节俭的xx学子“。
勤俭节约,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将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联合国专门把10月31日设立为“勤俭日”,时时提醒人们在新世纪仍然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勤俭节约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断繁衍、兴旺发达。同样的道理,大到一个大家——国家,小到一个小家——家庭、学校…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作为老师以及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品德,为我们自己的国家和学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第一,珍惜粮食。说到珍惜粮食,我们每个人立马会想到《悯农》这首诗,人人张口就会背,但敢问有几个人能拍着胸脯说:“我做到了”呢?看看我们食堂的餐厅里,各种浪费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同学挑食,吃几口饭就倒掉,说这饭菜不合自己的胃口,而更有甚者压根不吃,分好餐后原封不动将饭菜一股脑倒掉,这些现象多么的触目惊心啊!如果一个人浪费一点,十个人浪费一点,一百个人浪费一点,几千个人浪费一点,那结果就不是“一点”了。所以从现在起我号召每一位老师和同学树立节约意识,做到爱粮、惜粮、节粮,互相提醒,互相监督。
第二,节约资源。现在我们xx学校进入发展的第十个关键年头,正大力提倡发展节约型校园,然而,在我们的校园中,水、电的浪费现象经常发生。比如:寝室的水龙头忘了关,水哗哗流着,直到生活老师发现才将其关上;许多同学上完厕所洗手后,不关水龙头或关不紧,还有许多的同学接的直饮水没喝完就倒了,浪费了大量的水。同时,在曝光台上我们也经常看到某某教室或办公室人走后,灯、电扇或空调未关,有时候可能真的是我们并非有意为之,但是这直接说明我们的节约意识薄弱,在离开前只要多想一下,是不是电灯、电扇没关,就能避免无谓的浪费。
第三,勿攀比。攀比现象在各个班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妨碍现代中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攀比是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它不是比学习、比勤奋、比文化素质,而是变着法儿比吃穿。我们要知道,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但是那些钱都是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并且对于那些相对贫困的家庭来说,攀比更是一份承受不起的痛,让父母伤心,更增加了父母的负担。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这句话。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树立节约意识,做一名珍惜粮食,勤勉节约的xx学子吧!
粮食日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六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毛泽东曾说:“孩子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兴旺寄托在新一代的我们身上,以勤俭来继承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新中国,是最好的。
“勤俭”由“勤”和“俭”二字融合。
由“勤”,古凿壁偷光,囊虫映雪,让我们从小受到熏陶,向他们看齐。愿如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每一汉字融入我的血骨,遨游知识海洋。每每捧书夜读,感觉就是在经历他们的故事一般,心中有着无限感慨,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终将付诸实践。还记得那一次,因为生日将近,爸爸买了一本书送给我,只是那书是什么我也不太记得,只知道那书很有趣,还是一本名著,不厚,但每句话都值得细细去品读的,于是从拿到书的那一刻,我便没有再放下过,直到看到了半夜,爸爸妈妈看我的房间灯还亮着,便催了我,我才恋恋不舍地睡去了。
在如今的中国,勤俭还是有所或缺,但是我还是相信我们这新的一代会将中国缺少的勤俭通通地寻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