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作者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够打动人心、引发共鸣。接下来是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写作的热情和动力。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一
洗衣机使用寿命的长短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操作,还要有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1】每1至2个月检查洗衣机的底座脚垫。
【2】不定期打开洗桶盖让桶内晾干,以防止霉菌生长。
【3】在长期不使用洗衣机时应将电源插头拔下。
【4】洗衣机的控制面板及靠近电源插头部分,应昼保持干燥;如果发生漏电情况,就是电线部分已经受损,应立即找人维修,接地线不可接在瓦斯管上,以免发生危险。
【5】每次洗完衣服后,清理丝屑过滤网以及外壳,但请勿使用坚硬的刷子,去污粉,挥发性容剂来清洁洗衣机,也不要喷洒挥发性的化学品如杀虫剂,以免洗衣机受损。
【6】长期使用洗衣机,注水口易被污垢堵塞,减低水速,因此须彻底清理,以免造成给水不良或故障。
【7】洗衣时,请先清除口袋内的火柴,硬币等物品,并将衣服拉链拉上,以防止洗衣桶损坏。
【8】脱水未完全停止前,手勿触摸。
【9】请勿让小孩进入洗衣桶内,以免发生危险。
【10】请勿让洗衣机超负荷运转,若长时间运转则有可能发生异常(有烧焦味)须立即停止运转并拔掉插头。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二
先往一条干毛巾上倒上200ml的米醋。
然后把沾满米醋的毛巾放到洗衣机里。
盖上洗衣机的盖子,按下电源键,调成甩干,再按下启动键。一会儿桶的内部会均匀的沾上米醋,保留1个小时,这样可以软化污垢。
倒半袋小苏打,往小苏打里倒入适量的清水,把小苏打溶解一下。
洗衣机里加满水,把小苏打液倒进洗衣机里,泡2个小时。
2个小时以后,盖上洗衣机盖子需要漂洗两次,如图。您的洗衣机就会很干净啦!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三
我家原来的洗衣机是双缸的,洗的衣服都拧成一团,都要人把它解开,离不开人,很不方便。
不久前,外公换了全自动的洗衣机,是小天鹅牌。只要放入需要清洗的衣服和适当的洗衣粉,再将洗衣机插上电源,然后按下操作面板上的电源键,最后只需按下启动键,它就开始工作了。大约40分钟,就洗完停机了,还响了几下铃声,提醒告诉我们,衣服洗完了。
洗衣机里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也甩干了,拿出来晾起来就行了,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再也不用站在那里守着洗衣机了。
全自动洗衣机使用真方便,我爱我家的洗衣机,它是外婆的“好帮手”。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四
我放学回来的时候,我们家的洗衣机坏了,我感到很奇怪,因为我们家的洗衣机那三个月也没坏,可是她为什么今天才坏呢?因为是电路板坏了,可是修洗衣机的叔叔又说必须得把整个电路板得换掉,我们只有一个零件坏了呀,干吗要把整个的都换掉呢?因为他说的那个零件是主要零件,搞得我们花了800元。
我到现在还是搞不明白,应该我们自己可以修好的,我一天真的开心啊。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五
今天上午爸爸妈妈一起去买洗衣机回来之后我爸爸妈妈说:“洗衣机一会才会送到。”我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它是小天鹅牌电脑全自动洗衣机那上面有电源、程序、特色等按钮它是银色的很漂亮。
不知道大家家里的洗衣机是什么样的?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六
1、先将洗衣槽装满水,水位至最高。(滚筒洗衣机选40度加热功能,波轮洗衣机可以倒热水,溶解效果会更佳)。
2、倒一整包洗衣机内筒清洗剂入“洗涤剂添加盒”中。
3、将排水管收好,以免溢出。
4、按洗衣程序3~5分钟,充分溶解内筒清洗剂。
5、关闭电源,槽内的水放置浸泡2~3小时,待充分分解污垢,杀灭细菌。
6、依洗衣机主洗模式让洗衣机再运转一次,再次清洗过滤网。至此,除垢清理完毕。
7、如果污垢排出量太多,放置一条闲置毛巾再按洗衣机主洗模式运转一次。
学使用洗衣机,远离健康隐患。
1、新买的洗衣机每隔三个月都应用洗衣机专用清洁剂彻底清洗一次。直接将需消毒物品连同配制好的消毒液一起倒入洗衣桶内,浸泡30―60分钟,再以清水漂洗干净净。
2、清洗涡轮洗衣机时,将涡轮拆下,先擦除污垢,再用1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3、经常打开洗衣机的盖子,让里面保持干燥状态。衣服洗完后立刻拿出去晾晒,不要闷在洗衣机内。
4、洗衣机存放在比较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存放在卫生间。
5、下排水口一定要高于排水管道,不能将水残留在排水管内。
6、不用的时候要把过滤袋摘下来晾在外面,让它充分干燥。
7、顶开门的洗衣机用过之后要用干抹布将其内部的水擦干,侧开门的洗衣机除此之外还要把镶嵌在门口的垫圈中的水擦干,以免滋生霉菌。
8、口罩、胸罩、小手帕、洗脸毛巾等物品,不能与其他较脏的衣物一块洗,最好仍用手工的方法洗,也就是说,不能省事的地方还是要费点事;应将病人,尤其是传染病人的衣物分开洗,病人的衣物应先煮沸消毒后再洗。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七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忘记了许多的事。但在我的.童年里,却有一件事使我记忆犹新,深深刻在了心上。
4岁那年,我第一次看妈妈用洗衣机洗衣服,那时我还并不知道它是一个什么东西,只是认为它只要一插电,就会发出超大的响声,第一次听得时候,把我吓得魂都丢了,还以为是哪位咆哮的怪物。我思考了一会儿,可依然没有任何眉目。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听后,捧腹大笑,不知道该说什么。过了一会,妈妈平静下来,说:它叫洗衣机,是用来帮人们洗衣服的,它可以使衣服焕然一新、一尘不染。我听后,仍没有得到满足,又问:那为什么可以洗得如此之快呢!妈妈逗趣说:因为洗衣机里面有一双神奇的手!我听了,不为一惊,想象着洗衣机里面那双细嫩、伟大的手。
突然,有一个想法猛然从我脑海里飞过。我说干就干,奔向洗手间,准备和洗衣机比一比谁最厉害。我先把爸爸请来当作裁判,然后把两件一样的牛仔裤放进洗衣机,我再洗两件较小的。原以为,我胜劵在握,可没想到,洗衣机整整比我早了10分钟,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当年的傻事,我已经不会再做了。可是这童年的趣事却让我难以忘怀。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八
王棣买了电脑之后,就把业余时间都用到上网上了,写信、聊天、看新闻、down电影,忙得不亦乐乎。这天他在网上订购了数码相机,正等人送来。不一会儿,一位穿商场制服的营业员送相机进来,详细地告诉了他相机的使用方法,并说有质量问题可以随时联系公司调换。营业员走后,王棣坐在电脑前,美滋滋地想:“‘秀才不出门,能买天下物。’网络真是方便呀!”
2、如鱼得水。
将网想像为社会关系之网,编一则故事。?
3、法网。
采用人物自述的方式,通过流窜作案的犯人张某的自述表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
4、洞。
来源:m.10/。
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九
1.发展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了一个家庭理财调查,你们都调查好了吗?
(前一天发给学生如下的调查表。)。
本月家庭理财调查表:
爸爸收入:
妈妈收入:
家庭生活费:
计划购买商品:
(评析本环节旨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做这个调查要干什么”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极大关注,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生:调查好了。
师:谁把自己调查的情况说给大家听听。
生1:妈妈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费是10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4000元的电脑。
生2:妈妈的收入是1100元,爸爸的收入是2560元,每月生活费是12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5000元的健身器。
生3:妈妈的收入是790元,爸爸的收入是1280元,每月生活费是9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3500元的空调。
生:想。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屏幕显示:小刚的妈妈说:“我的收入是412元。”小刚的爸爸说:“我的收入是586元。”小刚的妈妈说:“我们家每月的生活费是780元。”)。
师:看到这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小刚的爸爸比妈妈多收入多少钱?
生2:他们共收入多少钱?
生3:小刚家每月还剩多少钱?
师:你能估算出小刚家每月大约节余多少钱吗?小组讨论后,自己解答。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的估算结果?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估算出来了,那么你们能实际算出小刚家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吗?请同学们做在练习本上。
师:小刚家也有一个计划。你们想知道吗?
(看屏幕:小刚的妈妈说:“我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是620元的洗衣机,帮妈妈算一算,需要攒几个月?”小刚做思考状。)。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能。
(评析课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好胜心很强,对帮助小刚解决问题个个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生1:620-218=402402-218=184攒3个月。
生2:218+218=436620-436=184攒3个月。
生3:218+218=436436+218=654攒3个月。
师:通过讨论,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帮助小刚解决了问题,看看小刚说什么?
(评析本环节的设计初衷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参与,课堂气氛热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算式,看看它与我们前两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前两节课学习的是连加、连减,而这个算式里有加有减。
生:竖式计算时要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要看是不是进位或退位。
师:你想得真周到。
生:脱式计算时,要从左往右算。
师:(小结)大家的建议都很好,很合理。我们来整理一下:脱式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注意是否有进位或退位。不论用竖式还是脱式,我们都要细心计算,规范书写。
(三)理解应用。
师:老师也为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感到高兴,现在你就是你们家的小管家,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购买计划中的商品,用每月节余的钱,需要攒几个月。数据多的同学可用计算器帮忙,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小组成员或老师帮忙。
(评析此环节旨在巩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果单纯地出一道题,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但让他们计算自己家的理财计划,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了。另外,可以让学生使用计算器,他们感到很高兴,继续保持高涨的学习激情。)。
(三)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同学们用很多的方法帮助小刚解答了问题,同时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财计划,并掌握了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同学们的课上得非常好。
教学反思。
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家做一个调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对本节课的极大关注。课堂上,学生精神高度集中,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帮小刚解决问题时,学生情绪高涨,因为这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只是平日从不参与,这次让他们自己当“管家”,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就激发出来了。课堂上,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让我为之一振。由于取材于生活,学生感到很熟悉,因此表达起来非常流畅,把一个理财计划说得井井有条。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的知识,相信将会令他们终身难忘。这节课,我感到学生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因为问题情境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我自己认为这节课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的,但由于学生的差异,个别学生的思考速度跟不上小组的讨论,因此就干脆放弃。另外,虽然在课前,我强调是近几个月内的计划,有些学生在计算时才知道要攒8~9个月,这样在计算时就耽误了时间。
通过反思,提醒我在今后备课中要关注每个细节,努力提高自身教学以及处理事件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上一层楼。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十
这张照片来自美国摄影师戴安娜·沃克尔的摄影集,拍摄时间是1982年,那时斯蒂夫·乔布斯27岁,刚刚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苹果公司的麦金塔电脑两年后才问世。乔布斯说:“这是一个经典时刻。我独自一人,所需要的不过是一杯茶、一盏灯和一台音响。你知道,这就是我的全部。”
今年1月24日麦金塔电脑迎来25周年纪念日,而乔布斯则住进了医院,他的讣告都有媒体提前写好了。你可以说乔布斯是个完美主义者,也可以说他是偏执狂,的一篇文章对他的评价很到位,“对于技术,或者股市,甚至是癌症,他都自作主张。这种性格即使他成为当今最伟大的ceo,也使他的公司冒了很大风险。”
国内关于斯蒂夫·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公司的传记不多。这本《撬开苹果》内容不算好,只能算一本乔布斯的粉丝书,作者利安德·卡尼是美国《连线》杂志的总编,是乔布斯的超级崇拜者。不过书中描述乔布斯是怎样孤注一掷地追求设计的这段故事,能够为这幅照片做详细的说明。
乔布斯十分注重电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包括电脑包装设计。事实上,乔布斯认为,在向消费者推介其“具有革命性”的计算机的过程中,第一批麦金塔电脑的包装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1984年,只有一些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才见过像麦金塔这样的电脑;而且,只有资深工程师和电脑爱好者才使用个人电脑。早期的电脑以零部件的形式出售,需要使用者在工作台上对其进行焊接组装,它们可用于数学计算,使用者在光标处输入晦涩难懂的指令对电脑进行操作。
与此相反,乔布斯和麦金塔电脑的设计团队已经研发出了易于使用的电脑,这些电脑拥有生动的图像和简单的英语菜单,人们只需使用当时还比较陌生的点击设备——鼠标,就可完成操作。
为了帮助消费者熟悉鼠标和麦金塔电脑的其他部件,乔布斯认为,应当由购买者自己亲自从包装箱内取出电脑部件进行组装。通过组装电脑,用户将了解电脑的各个部件及电脑的工作原理。
该电脑的所有部件——主件、显示器、键盘、鼠标、电线、磁盘和使用说明书都是独立包装的。乔布斯和设计团队设计出了当时体积最小的包装箱,包装箱上印有黑白色的麦金塔电脑外形图以及“苹果”字样。那时候,乔布斯讲求“优雅”与“品味”,同时他的包装理念为科技行业引入了现在大家熟悉的“拆包装程序”。如今,从戴尔公司到手机制造商,每家公司都采用了这一令公司熟悉产品的做法。
苹果公司在设计产品包装时依然还使用最初的这些经验。
以下是埃弗(编者按:乔纳森·埃弗,现苹果公司主管设计的副总裁)在1999年就imac的包装接受杂志采访时所说的话:
“我们包装设计的一项任务就是让产品把手成为打开包装箱时首先看到的部分。我们的理念是,顾客从包装箱中拿出第一块包装泡沫上摆放着使用说明书、键盘和其他附件;拿出第一块泡沫后,顾客就会看到产品的把手;看到把手后,自然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把手拥有神奇的魔力:出现把手,顾客就知道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从包装箱中拿出imac后,顾客就能够将附件箱打开,就能清楚地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附件箱内有一根电线,一根网线,还有一根键盘连接线。
听起来挺简单的,但是要达到这样简化的水平往往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反复修改,
花很多精力去了解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们的难题,虽然有时候人们很难用语言来表述这些问题与难题。”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看起来似乎有点疯狂。ipod推出市场前不久,插入和拔出耳机时耳机内没有出现令人满意的滴答声,这令乔布斯感到很失望。在产品展示会上,公司将几十台ipod样品送给了记者和贵宾。之后乔布斯命令一名工程师对所有这些设备做进一步改进,为它们设置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滴答声的新插孔。
还有一次,出于美学方面的考虑,乔布斯想重新设计第一代麦金塔电脑的主板。他认为,主板的有些部分“丑陋不堪”,他想改装主板,使芯片和电路的排列更加美观。自然,工程师们都感到非常惊讶。主板涉及非常复杂的技术。为了确保各组成部分之间坚固地连接在一起,它们的排列都是经过认真设计的;为了防止芯片松动,防止电荷从一个电路窜到另一个电路上,它们都是经过精细布置的。重新设计电路使它看起来更加美观绝非易事。当然,工程师们都表示了抗议,说绝对没有人会看到它的;更重要的是,从电子学的角度看,它们认为新的排列无法运作。但乔布斯坚持己见:“了不起的木匠是不会用糟糕的木头做柜子背面的,虽然没有人会去看它。”硬件工程师们非常不情愿地制作出了一个更加漂亮的主板,但是正如所预料的,新的主板根本无法运作,乔布斯这才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乔布斯对卓越的追求有时候会推迟产品的推出日期;为了追求完美他甚至愿意取消自己小组奋斗了多年的项目。但是他这种不愿妥协的精神确保了苹果公司产品决不会在没有完善之前便匆匆推向市场。
20世纪80年代初期,乔布斯住在一个基本没有家具的房子里,因为他无法忍受没有达到他认可的标准的家具。他睡在床垫上,床垫周围有几张巨幅照片。虽然他不会弹钢琴,但是非常欣赏一家德国琴商的设计和做工,于是买了一架巨大的德国钢琴。约翰·斯卡利(编者按:约翰·斯卡利,苹果公司的前任ceo)拜访乔布斯的时候,简陋的房子让他感到震惊。那房子看起来像废弃了一般,特别是与周围装修完美的宫殿般的房子相比。“不好意思,我没有什么家具。”乔布斯向斯卡利解释说,“我只是没有时间去买家具。”
买东西对乔布斯来说是一件费神的事情。通常在购物时他无法决定到底买哪个。“结果我什么东西都没有买成。”当人们问他购买了什么新产品时,他就是这么回答的,“因为我发现它们实在是太荒唐、太滑稽了。”
乔布斯在购物时,整个过程非常费劲。为了寻找一台新的洗衣机,就选择哪个型号,乔布斯召集全家人进行了长达两个星期的讨论。乔布斯一家并不像其他大部分家庭一样匆匆看完产品介绍和价格后就仓促决定购买;相反,他们考虑的是到底要美国的产品还是要欧洲的产品,耗水量和清洁剂的用量、洗衣速度和对衣服的损耗等问题。
“我们家花了很长时间讨论到底想要购买哪种机器。最后,我们讨论了很多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衣服洗涤时间是一小时还是一个半小时;洗完的衣服,质感是否更加柔顺并且寿命能否保持长久;洗衣是否只需用四分之一的水?每天吃晚饭的时候我们都会讨论这些问题,这样一直持续了两个星期。不知不觉我们就会转到洗衣机的讨论上,而且每一次谈话讨论的都是设计话题。”
最后,乔布斯决定购买德国产品,他认为德国产品虽然很贵,但洗衣过程中只需少量水和洗衣粉。“这些产品的制作真的是非常非常棒,这是过去这些年中我所购买的,令我们全家人都感到满意的少数几件产品之一。”乔布斯说,“这些人真的对整个洗衣过程进行了非常详细地观察。他们在洗衣机设计方面的工作做得相当细致。多年来我购买的所有高科技产品中,这次购买的产品最令我满意。”
这种关于购买洗衣机的长时间讨论看起来似乎有点极端,但乔布斯将同样的价值观(以及同样的过程)带到了苹果公司的产品开发中去。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十一
我是一个漂亮可爱的粉红色书包,上面还有一个米妮的图案,小主人可喜欢我了!
我分三层,分别是大、中、小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最小的一层,是小主人放小本子的地方,里面最多的是语、数、英三门作业本了。
第二层小主人在里面放了好多东西啊!有:餐巾纸、鞋套、绳子……还好我的方大,不然的话,我就要来一次“上吐下泄”,我还不要晕过去啊!
第三层是放大书的地方,里面放了十来本书,对了里面还有笔袋我和它成了朋友,小主人上课时我们就小声说话,放学时小主人把我们一起带回家。有一次,小主人把一本书掉在了家里,上课拿书时才发现少了一本书,还好不是当天要上的课,不然的话小主人就要完蛋啦!我还有一双耳朵----侧兜。是放雨伞和水杯的。
我记得有一次刚下完雨,小主人在上学的路上,一个不小心把我摔在了地上,正好我右边有一个水坑,差点就摔在里面了。
现在小主人上下学都离不开我了,我和小主人也成了好朋友。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十二
我是一头温驯可爱的蓝鲸,今年十岁了。我很重,有八千多公斤,一顿就能吃两千公斤左右的小鱼小虾。我也很长,大约长达十五米。因此,人类对我们还有一个亲切的称呼:“海中大象”。
许多人管我们鲸类叫鲸鱼,其中,我们可不属于鱼类,我们是哺乳动物。这,可要从我们的祖先说起了!我们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浅海地区里;又经过了很漫长的年代,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整个身子变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在深海生活。
我们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我们须鲸喷的`水柱又细又高,好像花园里的小喷泉,美丽极了;我的伙伴—齿鲸喷的水柱却又粗又矮,差别可大了!
我在睡觉的时候,常常与几个伙伴聚在一起,小头朝着里,尾巴朝外,浮在海面上,一听见有什么动静,就会立刻向不同方向游开。
我们浑身是宝:肉可以吃,脂肪可以制油,骨头可以提炼骨胶;内脏器官是优质肥料。因此,我们屡遭人类的捕杀,我们的多个种类频临灭绝,加上繁殖能力很低,我们鲸类的数量正紧剧减少。希望人类不要再捕杀我们了,保护我们,救救我们吧!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十三
一、讲讲我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商店买铅笔情景。主题图中已经出示了数学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我认为本课的主题图给出的数学问题太直接,学生没有思维的空间。因此在教学时我把主题图进行了改进。把主题图中袋鼠提出的数学问题改为有15支铅笔这一条件,这样,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主题图,从图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再根据相应的信息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从教材提供的例题和练习分析,本课应是学习十几减9、8的退位减法。但我认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应该是相通。只要掌握了十几减9、8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学生就会自然地迁移到所有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来。因此,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作了调整,即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
二、谈谈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有三大一是来自学生的学习需求。即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二是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原理,怎样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生活情景中蕴涵的科学原理,并确定体验目标的要素构成与逻辑关联,怎样引导学生将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实际,并实现体验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统一,这是教师在制定目标是要重点考虑的。三是来自教材的学习素材。从确定教学目标角度而言,教材的价值及其研究重点在于:
1、提供学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
2、确定教材所反映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同学生认识特点的结合点;
3、确定教材所反映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同学生现实生活情景的结合点。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技能,问题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个方面。
依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我对目标制定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是这样确立的:
教学目标:
1、以十几减9为切入点,在合作交流中学会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并运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以及善于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讨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一)、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二)、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聊聊我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利用好教材中的主题图正是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良好时机。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能力。因此,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出示教材第78页修改后的主题图。(如何修改我在教材分析中已经说过。)。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主题图,从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3、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我想,只有让学生经过独立观察、独立思考来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从而提出数学问题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才能充分暴露,主题图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二)、根据问题,列出式子。
学生经过1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和长时间的培养,已经具备了根据数学问题列出式子的能力。因此学生根据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这个问题,能很快的列出式子。
(三)、讨论159的算法。
为什么要安排4个小环节呢?我认为探究性学习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对15―9的理解也就不同,只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去整理自己的思路才能在后一环节小组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则,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语言组织能力差,只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好好的想一想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后一环节小组交流中有东西好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算法多样化和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要求。不同的算法展示了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教学中,学生探讨算法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再创造的过程。这种探究式思考的价值远远大于遵循某种方法的思考价值。教学中,学生的计算方法各异,教师不急于评价某种方法的优劣,而是让学生介绍清楚各种方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取其精华,使算法多样化的过程成为一个探索与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安排小组交流环节,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计算方法;也并不是要求学生要生硬地去套出多种算法。算法多样化应是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新课标中所提及的算法多样化和优化,是指集体的多样化,个体的优化。也就是说要求全体学生尽可能地多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而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想到或掌握这些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行为,教师不能把全班同学所有的算法都优化成一个算法,这有违新课标的精神。因此,在全班交流环节,教师有意识的把学生汇报的算法板书出来,把算理大致相同的算法整理在一起,让学生在听与说、议与思的过程中学会算法,为以后的个体优化奠定基础。
小组合作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难度比较大,学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又是一大难题。我认为,小组合作的重点是要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了一些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见教案)。
(四)、巩固算法。
这环节,我安排了3个层面的练习。
第一层是基本练习。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十几减9的算理,并迁移到十几减8、十几减7等20以内退位减法,使学生明确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是相通。
第二层是解决问题,延伸算法。计算教学如果只重视计算技能的学习,往往比较枯燥。只有把计算教学至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是有用的,是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会更感兴趣。同时,利用两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使学生感捂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三层是摘苹果游戏。
游戏是底年级儿童最喜欢的课堂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乐中轻轻松松学知识,这不正是我们的追求。
(五)、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醒同伴们注意什么?
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十四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帮助学生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数位对齐及相同数位上两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对于竖式的写法予以必要的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洗衣机三年级(精选15篇)篇十五
哈哈!大家好,我叫洗衣机。每当人们夸我用的时候我心里总是乐滋滋的。
我生来就是长方体的,身穿一件雪白带花的衣裳。我的身子上有许多个按钮,这些按钮是开关;程序;水位;启动;暂停这些按钮。你打开我的“嘴”,一打开就看到我的“肚子”,这时我会把主人放的衣服给“吃掉”,接着我会开始洗衣服。我为了让人看见我不是在偷懒不干活,我一开始工作,就会点亮“脸”的下面的灯,工作时,我还会通过风扇,发出呼呼的歌声呢!
我最拿手的活儿就是洗衣服。有一回,主人要我洗衣服,我用了六十分钟就搞定了。主人接着又往我的“肚子”里塞了满满的.衣服。只见他先按了我的“脸”下面的按钮,接着他就去干活了,我连忙开始工作。眼看六十分钟就要到了,我不禁着急起来。时间马上就到了,我不禁着急起来。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我要停止工作了!可主人却去干活了,怎么办?我忽然想起来了,我身体里不是有个小铃铛吗?我连忙找到了它,敲了一下,“叮当”一声,主人知道我的任务完成了,把衣服拿走了,还夸奖了我,我觉得我真的很能干。
这就是我――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