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独特思考,以文字为媒介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欢迎大家阅读以下优秀作文范文,一起加强自身的写作能力。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一
大自然是神奇的,它给我们人类许多启示,可以说,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最好的老师。学校的的蚂蚁给我们上了一课。
今天,我早早的写完作业,来到外面看蚂蚁。
我很快发现了一群蚂蚁,大部分都在巢里,只有一小部分在外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在离巢不远的地方放了一点面包,蚂蚁的侦察兵马上发现了那一点面包,可它怎么搬也搬不动,就只好回巢搬救兵了。
那只蚂蚁侦察兵以极快的速度爬回了巢穴。
对那些刚出来的蚂蚁猛烈的摆动头上的那对触角,那些蚂蚁也跟着跑到面包旁,用力地搬起。
一二三,一二三,那一点面包终于于被那一小队蚂蚁搬动了,它们一步一步的把面包搬到巢里去了。
蚂蚁搬东西告诉我,团结力量大,什么都都打不破团结,遇到困难也要像蚂蚁一样去搬救兵,把尽量能做的事情做下来,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千万别做一个缩头乌龟。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二
从前,有一只小蚂蚁想周游森林,它找到一大块西瓜皮,慢慢地把它推进河里,然后自己爬上去,它找到背包里的小“木浆”划起来了,它呢,东看看,西看看,“小蚂蚁,你划西瓜船这是要去哪儿呢?”一只七星瓢虫不解的问道。
小蚂蚁停了下来,七星瓢虫也降落在西瓜船上,小蚂蚁热情的答道:“我这是要去周游森林呢!你要不要参加啊?”七星瓢虫欣喜若狂的说:“好啊!好啊!”接下来就是瀑布了,小蚂蚁又停了下来,七星瓢虫帮助小蚂蚁将船移上岸,小蚂蚁拜托七星瓢虫找到一些吃的,它来搭帐篷、铺被子,七星瓢虫说:“你以后不要叫我七星瓢虫了,叫我的名字:小可。”小蚂蚁点点头。
七星瓢虫小可去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才回来的,小蚂蚁不解的问:“你去哪里了,怎么到现在才回来?”小可说:“没事,没事,你看我装了三大袋水果呢!”小蚂蚁也没有多问,吃完就睡了,第二天,小蚂蚁没有发现小可,而是看见了一封信:
亲爱的小蚂蚁:
我对不起你,我一个虫子独自逃跑,没叫醒你一起逃,老虎大王发现了我,警告我别再有像这样的一次,对不起。
你最好的朋友小可
20xx年11月28日
小蚂蚁一个虫子走了,它继续划啊划啊,它又看到一只螳螂,螳螂说:“小蚂蚁,我能借载你的船去河对岸吗?”小蚂蚁说:“好。”就这样,小蚂蚁帮助了许多的虫子,老虎夫人也很欣慰。
小蚂蚁永远也无法忘记这一次!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三
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观察起了蚂蚁,却发现了无法言语的乐趣。
天上突然乌云密布,可能要下雨了。再看看蚂蚁,个个急匆匆地跑到草丛里,找来几块泥土,弄湿,然后跑进洞里,为了防止雨水进到洞里,它们用几块泥土把洞门粘上,这时刚好下雨。我赶忙跑回家,把刚刚看到的写了下来,然后,等待雨停。
过了好久,雨停了,太阳又露出了笑脸。我跑出去正看到蚂蚁在齐心协力地把那几块泥土弄掉,然后跑出来,好像在说:“雨停了,雨停了!
没想到小小蚂蚁,大大震撼!它们乐于助人,为它蚁着想,齐心协力,聪明机智。看来,蚂蚁虽小,但不可小瞧!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四
小小的蚂蚁看似微不足道,渺小,但却教会我人生的启迪。
一天,我看见一群蚂蚁在大门前搬过冬的食物。我蹲下来,往地上随便一瞟,看见一只比芝麻还小的蚂蚁在搬一块橡皮大小的面包,我心想:“哼,一只小小的蚂蚁,竟妄想把比自身大100多倍的面包搬走。我知道蚂蚁可以搬起比自身大15倍多的东西,可100多倍,那就是古人说的白日做梦!”可是,看它一直在努力。好奇心使我停下脚步,看看他要怎么搬动这座“泰山”。它搬了一会,似乎坚持不住了,就“灰溜溜”地爬走了。正当我准备离开时,一群小黑点,快速向这块面包袭来,原来是一群蚂蚁。它们围到面包的四周一起搬。我还是觉得很不自量力,你以为多几只蚂蚁就能搬得走吗?他们的行为太不理智了!可是过了一会儿,那一块面包竟然动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块“大”面包就搬进了他们共同的家。我被它们的行为震惊了!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先来说说班级。如果同学们都团结的话,教室里的打骂声、脏话的声音也会大幅度减少。卫生也会干净许多,团体比赛时胜算会更加大,班级集体荣誉感也会加强。
再来说说社会。社会上要是人都团结,自卑的人会变得开朗,团结之后,那就会实现“人心齐,泰山移”。虽搬不走泰山,但还是能攻下许多“大山”。
团结,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五
有位学者,他看到日常生活中一群蚂蚁在搬运食物,大多数都能积极主动,来去奔波,往返劳累,不辞辛苦地工作着。可总有那么几只,整天东张西望这里转一圈,哪里兜一圈,游手好闲。他感到很奇怪,一次他突发奇想,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决定把原来的食源给蚂蚁断掉,结果发现,原来拼命工作的那些蚂蚁,一个个都像没头苍蝇似的、毫无目标的到处瞎跑,而那几只原来看似懒惰的蚂蚁,却很快地找到新的食源,并很快地组织其它的蚂蚁,开始搬运食物,他把这一现象叫做“懒蚂蚁效应”。
原来,那几只懒蚂蚁,平时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在不断地工作——找寻新的食源,并做好记录,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懒蚂蚁效应”被聪明的日本人,很快地运用于很多企业管理阶层,使得这些企业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诚然每个企业都需要,像普通蚂蚁那样的.员工,积极肯干,吃苦耐劳,他们是企业的经济来源。但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则更需要像懒蚂蚁一样的人才。因为他们才是企业真正的希望,是企业的脊梁骨、顶梁柱。每个企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需要不断地技术革新,产品更新换代,更需要挖掘开发新市场,只有“懒蚂蚁们”才具有这种睿智和才能,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我对“蚂蚁效应”有着切身的体验,我是搞通用技术的人,因我来自技术欠发达的地方,开始进入我公司时,只能进入普通蚁工的行列,发现,与苏南相比,不是以往所说的落后二十年,而是五十年,甚至有些技术有上百年的差距。我本来在本市可以说技术是名列前茅的,可一看到苏南领先的技术时,如堕云烟,很多处于陌生状态,都得重新学习。
我用了近四年时间,不断地翻阅书籍,查阅资料,甚至多次偷师于大家风范,异军突起般地迈入“懒蚂蚁”的行列,成为没有工程师职称而又享受其待遇的人。老总为了鼓励我,为我购置商品房,将我的户口迁入江南。与此同时,对我上下班时间不作规定,他说:“只要我的机器在正常运转,你爱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当然,我也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人,做到凡在我技术范围内的,从不求援别人。
正因有宽容的氛围,我利用技术,同时兼管五六家公司,发现越是制度或管理过严的企业,它的效益倒不一定好,甚至有的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业已倒闭。综观其内在原因,当然有多种,但有一条是铁定的,就是没有正常发挥或轻视了“懒蚂蚁”的作用。
打个比方说:在有的公司里,禁止在上班时间看包括技术书籍的任何书籍;而我公司不仅允许看,还可以借助电脑平台,只要对技术有帮助的,还一律给予报销。一个杜绝,一个鼓励,产生的结果肯定是天壤之别。再如有的公司禁止员工外出打“野鸡”,而我公司老总则多次叫我帮客户和兄弟单位维修设备,甚至还帮我介绍兼职单位,还说:“没事,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说不定还能带回点新技术,新产品回来。”越是他这样做,使我更不愿意把专业技术外传,相反地在工作完毕后,立即加上密码,更不说走漏商业秘密了。
再拿年年老声常谈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来说吧,一边是饥饿得象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的企业,急需人才,另一面则是挑肥拣瘦,没有好岗位拒不谋面的大学生,形成了极大分歧,其实这一分歧很好解决,一是企业适当增加一些待遇,学生适当降低一点期望值,双方朝一个焦点看,最好。
打一比方来说一下,从整个中国的教学书本来说,它是落后于生产的真正应用。你就是一个门门功课都ok的大学生,在你即使专业对口的情况下,而学的知识本身就是落后于现实应用的,所以你必须重新学习。另一方面,真正生产应用的,往往还需要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从而形成了工作力不从心,如果你不能端正思想,后果可以想象。
一进企业,就成为懒蚂蚁,你将会更累,因为你不仅要学习本职工作经验和技术外,还要补上普通蚁工的那一课,显而易见,就要加倍努力,还得要从普通蚁工学起。何况还有“高处不胜寒”的威胁,企业需要懒蚂蚁,但不可能需要没有作为的懒蚂蚁,产生“懒蚂蚁效应”是企业的追求。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六
今天,我闲着没事,心血来潮想要观察蚂蚁搬食。
说干就干,我跑回家,掰下一大块蛋糕,给蚂蚁送食物去喽!我悄悄把蛋糕放在地上,然后小心翼翼的站在蛋糕旁,观察蚂蚁搬食。可是蹲了半天也不见蚂蚁出来。我纳闷了,平时,蚂蚁不是一见到美味的东西就垂涎三尺,连忙呼兄唤弟,召集弟兄们过来搬食物的吗?今天它们怎么全都失踪所以不敢出来了呢?(这些蚂蚁太聪明了,竟知道我在引诱它们!)”于是,我便躲到墙角,去观察蚂蚁搬食。
果然不出我所料,不一会儿,一只老蚂蚁就探出头来,了;后来我又念一想:“是不是我太明目张胆的守着蛋糕,蚂蚁们当我是敌人像间谍一样蹑手蹑脚地走向蛋糕,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看着周围没人,便放松了警惕,大摇大摆的走回洞穴,招呼其他蚂蚁来搬食物,只见它用触角和同伴沟通,它把触角左摆摆,然后右摆摆。不一会儿,蚂蚁大军像长龙一般成群结队地出来搬食物了。可是这块蛋糕对蚂蚁来说可算是庞然大物,它们会怎么搬呢?我满肚子疑问。只见那位老蚂蚁沉思了一会儿,把蛋糕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让蚂蚁大军们搬回洞;不一会儿,一大块蛋糕瞬间化为乌有。这些小蚂蚁们真聪明,知道用化简为零的方法把一大块蛋糕巧妙的搬回洞穴。
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到蚂蚁王国里去散散步!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七
中午,我在院子里玩耍时,在一棵树底下发现了一大群红色的蚂蚁(我就叫它们红蚂蚁吧)。
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吸引了我——它们竟然在搬运一只大马蜂!我问正在洗碗的爸爸:“红蚂蚁吃肉吗?”爸爸说:“当然了,大部分蚂蚁是杂食性昆虫,它们的食物来源很广泛。”我想起来了,法布尔的《昆虫记》里好像也是这么说的。可是,它们竟然吃长有毒针的马蜂,真是匪夷所思。
我开始仔细观察它们。一只蚂蚁爬到马蜂头上,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很快,蚂蚁越来越多,把马蜂团团包围,好似一团红雾,看起来非常好玩。马蜂开始移动了!再仔细看,有的蚂蚁在前头用嘴死死咬住马蜂的触角,使劲拽;有的蚂蚁在马蜂尾部往前推;有的蚂蚁匆匆忙忙地围着马蜂来回转,好像在为自己使不上力气而着急……蚂蚁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馬蜂移动的速度也在加快。
我问爸爸:“它们是不是有‘复制功能,数量怎么增加得这么快?”
“你仔细观察观察,没看到‘信息传递员吗?”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八
这几天天气特别闷热,真希望能下场倾盆大雨,让大家凉快凉快!
今天,天气还是持续高温。太阳还是火辣辣的.,烤得大地热烘烘。
的。到了下午四点多,我正在楼下玩,天忽然黑了下来,飘下几滴雨点,我正想回家,突然发现几十只蚂蚁搬着米粒、苹果等等。我不知道它们要搬到那儿?我悄悄地跟踪着它们,其中一只蚂蚁背着米粒艰难地走着,一、二、三、四、嘿呦!嘿呦!嘿呦!累得是上气不接下气,终于背不动了,将米粒放了下来。另一只蚂蚁继续接着背。终于将米粒搬回了新家。它们将新家安置在花坛的内部,这样,既可以挡风雨,又可以遮太阳,多温馨啊!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九
夏天到了,树上的蝉在唱歌。
这只蝉自以为了不起,它觉得自己是最伟大的动物,就连老虎经过也敢对它挑衅,但老虎懒得理它。就这样,蝉就更加傲慢了,自认为天下无敌。
蝉看到了一群蚂蚁匆匆地向一个方向走去,看样子像在搬家。蝉大喝道:“大胆刁民,见到本王连声招呼都不打!”蚁群中有一只蚂蚁说话了:“你别在这叫了,去建一个家吧,否则,严冬来了,你该冻死了,快做吧,有备无患。”“住嘴!”蝉暴喝道,看样子它很生气,被激怒了,“我才不建呢,我不怕严冬,而且,严冬是听命于我的!”蚂蚁们不管它了,继续赶自己的路。
没过几天,下起了雨。一开始,雨下得不算大,后来雨水越来越大,有几滴甚至进入了蝉的“王宫”里。蝉气得大叫:“看我不飞上天空,让其他动物见识见识我的厉害,而且我要让天把雨停下来。”它越想越美,心动不如行动,它一出家门,就被豆大的雨点打到了地下,滚到了高处的草丛里,捡了一条命。
当它再次醒来后,发现自己被好心的蚂蚁救了。一只蚂蚁对它说:“有这样的小天地多好,去建一个洞穴吧!”蝉才不听呢,它把蚁卵踩个粉碎,又把食物糟蹋得一干二净,什么也没剩下。它把蚂蚁洞左开一个眼,右弄一个洞,还动手打伤了几十个工蚁。大家也对它无可奈何,只得任它胡作非为。终于,它闹够了,对蚂蚁快活地大叫:“我一定会回来的!”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了。蝉吃着它最喜欢吃的食物。一只老蚂蚁看见了,说:“快些建造洞穴吧,你挡不住严冬,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哪个老骨头和我说话!”老蚂蚁被气走了。
冬天来了,蝉觉得越来越冷,在奄奄一息中说:“我真应该听听蚂蚁的话啊!”说完,它就倒在了冰冷的路上。几只蚂蚁看看能否找些食物,却找到了蝉。于是,它们把蝉拖回洞里吃掉了。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十
蚂蚁对人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生物罢了。但是,有一些蚂蚁的奥秘,连科学家都没解开,所以,我就特地观察了一下蚂蚁。
我拿来一把小铁锹,顺着一个蚂蚁常进出的地方轻轻刨开,不一会儿,我就发现了一个小洞穴!不断有蚂蚁从小缝隙里爬进爬出,找到蚂蚁的通道喽!我把一只死蜈蚣放在小洞穴的旁边,等待蚂蚁来吃它。
不一会儿,两只蚂蚁爬了过来,一只蚂蚁和蜈蚣玩起了捉迷藏,一会在蜈蚣的前面,一会在蜈蚣的后面,钻来钻去的。另一只蚂蚁则原路返回,估计是去搬救兵了。路上遇见同伴就用触角相互碰一碰,其它的蚂蚁就朝着蜈蚣的方向进军。不一会,就召集了一大群蚂蚁过来,有的咬蜈蚣的背,有的咬它的头,还有的蚂蚁钻到它肚子下面去咬它的肚子。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十一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尤其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那么记叙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蚂蚁-六年级-记叙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人喜欢忠诚尽职尽责的狗,有人喜欢性格古怪的猫,但我却喜欢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小蚂蚁。
蚂蚁披一身黑色的盔甲,像古装戏里的武士。头上长着两根细细的触角,它的小眼睛估计你得拿放大镜才能看见。你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蚂蚁,它的本领可大着哩。
中国有句古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说明了事物间的对比,小小的蚁穴可以将长长地千里之堤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力量啊。蚂蚁们个个都是建筑大师,它们的蚁穴四通八达,精致至极。一个蚁穴又分为十几个小洞,其中有公蚁住的,有蚁后住的,还有专门存放粮食的仓库。就算大雨侵袭蚁巢,蚁巢是洞洞相通,它们总是会提前搬家的。因为这蚂蚁还得了个气象专家的美称,我们一看到蚂蚁搬家,就知道要下雨了。
我最喜欢看蚂蚁搬运东西了。当一只蚂蚁遇到大一点的食物时,它马上会回去搬兵的。当它们相遇时,只要它们的触角相互碰一下,便明白对方的用意。蚂蚁的触角相当于我们的嘴,它们是通过触角的碰撞来相互交流的。蚂蚁身上可以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蚂蚁们就是凭着这种气味,才能找到自己的同伴和巢穴的.。找到同伴后它们就开始齐心协力地搬运食物了。驼运千斤,蚁负一粒,若说搬运东西谁的力气最大,谁能想到竟是那微不足道的小蚂蚁,一只蚂蚁可以举起相当于它们体重400倍的食物。只见它们三一群,俩一伙地用那小小的头顶起食物,用四两拨千斤的技术慢慢地向前走去。别看重物把它们压的站立不稳,但它们绝不会放弃的。它们互相鼓舞互相支撑,弱小的蚂蚁,就是靠着牢不可破的团队精神,一直衣食无忧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我爱蚂蚁,因为蚂蚁的团结互助精神把我唤醒,我们的班级若是一个蚂蚁般的团队,就会战无不胜的。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十二
清晨,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踏一条小径,我来到一片幽静的草丛中,寻找我的好朋友。
咦?一块面包屑快速地移动着,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它被施了魔法不成?我定睛一瞧,哈哈!原来是一只蚂蚁正在搬着面包屑呢!蚂蚁对这里的环境已经非常熟悉,我跟随着它,来到了蚂蚁的乐土。
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生活在草茎森林的边缘。背着面包屑的蚂蚁受到了蚂蚁村落的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它们热情地迎上前,取下面包屑,放入了一个洞穴。也许,里面有一只即将产卵的母蚁吧!看来,蚂蚁很关心同伴!
看!一片空地上,几十只蚂蚁端端正正地坐在地上,目光紧紧地粘着另一只大蚂蚁,这应该就是蚂蚁学校吧!大蚂蚁把大地作为黑板,用脚在上面写写画画,真是一群勤奋好学的蚁族朋友啊!
蚂蚁的生活可真是有滋有味。一只小蚂蚁藏在草丛中,收缩着身体,想让草茎遮住它,一动也不敢动。另外一只小蚂蚁不断地扒开草丛,左顾右盼。眼见着另外一只小蚂蚁离自己越来越近,草丛中的小蚂蚁瞪大了眼睛,悄悄地往后退,尽力不让自己发出声响。可是,另外一只小蚂蚁的听觉灵敏得很,听到了草叶发出的“沙沙”声,顺着声音找到了小蚂蚁。嘿,小蚂蚁也会玩捉迷藏!
再看看那边的一只蚂蚁,正在疯狂地甩动着步子,围绕着森林一圈又一圈地跑。它一定是在锻炼身体!
还有许多许多……
妈妈的叫声打断了正在专注观察的我。我找到了蚂蚁的乐土,我也收获了快乐与惊喜!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十三
我是一只小蚂蚁,生活在庞大却又弱小的蚂蚁家族。我有无数个兄弟姐妹,我们的妈妈就是至高无上的蚁王。
我的家在“暗无天日”的地洞中,这里潮湿、阴暗,没有阳光,可我们蚂蚁家族却在这地洞中快乐地生活着。
我们蚂蚁是名副其实的搬运工。瞧!那个小男孩正在吃饼干,他吃得满地饼干屑,这正是我们出动的好时机。我们先让几只侦察员去侦察有没有人过来,等侦察员回来了,我们就为放心地去搬运食物。如果遇到大的食物,我们就会齐心协力地将这个食物搬回家。
我们蚂蚁家族不但是搬运工,还是天气预报员。每当要下雨了,我就会提前将食物搬家,只要人们看见了我们搬家就会知道要下雨了。
虽然我们蚂蚁在人类眼里只是不堪一击地小东西,但是我们的力量却很强大。只要有人类来攻击我们,我们就会去搬救兵,远房亲戚白蚁。它们的腐蚀力可强了,有时都可以腐蚀掉一整座房子呢!
呀!不好了,那个小男孩又来了。对不起了,我又要去搬救兵了,不然就要变成肉酱了。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十四
走出门,就与“大火球”撞了个满怀,天空高而远,洁而净,由于大地的映照,湛蓝的天空也似乎透出可爱的碧绿,片片白云轻轻飘着,向大海里浮动的白帆。
我漫步走到墙角边,墙角边有几株小草,在这几株小草中,有一个蚂蚁洞。我拔掉草,蹲下来,看看蚂蚁的家。除了有些黏土,蚂蚁的家里连根草都早不到一根,没有床,没有桌椅,也没有什么家用电器。有的全部财产就是粮食和蚂蚁蛋。那在我眼里成了一粒灰似的颗粒,在蚂蚁眼里一定如同百斤大米的麻布袋,因为他们搬得并不轻松,有的背一段,歇一段,有的蚂蚁一起抬着走,没有一只蚂蚁不是步履颠扑,行色匆匆。
最有趣的要数蚂蚁搬家了。你看,他们有的咬着蚂蚁卵,有的叼着食物,有的抬着刚刚出生的小蚂蚁,有的已经把东西运到了新的住宅,又返回来搬第二次了。我认真的看着,发现他们始终排着长长地纵队,最前面有一只领头的大蚂蚁,可能是他们的“头儿”吧。那长长的队伍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似的,一个挨着一个向前触去,来回循环,秩序井然。更加怪的是:如果有谁掉了队,或有谁贪玩了,紧挨着的那个伙伴就会绕过去,用粗脚轻轻的碰一碰那个“小调皮”的触角。调皮鬼知道自己错了,马上又加入了队伍。看来,他们的纪律还挺严明的。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十五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看见一群黑蚂蚁正在搬着一只苍蝇。我向来看不起这些小动物,于是我想找一个机会耍耍它们,我要当一个“拦路人。”
我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蚂蚁前面挖了一条沟。但它们把苍蝇推的推,拉的拉,没多久蚂蚁们就拖着苍蝇翻过了沟,真想不到它们还有这能耐!
我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用树枝把苍蝇挑开一段距离,这下你们就没招了吧,该投降了吧?谁知几只蚂蚁死死的咬住苍蝇,不松口,它们腿搭腿,齐心协力,用尽全部力量翻了个身,托起了苍蝇。那些找不到苍蝇的蚂蚁在原地转了几圈,辨明了方向,又扑向了它们的猎物,蚂蚁的这些表现让我感到十分意外。
可是我就是不罢休,有抓了一撮沙子,把蚂蚁和苍蝇压在了沙子底下,不一会儿沙子松动起来,只见一只蚂蚁很艰难地沙子里露出了黑黑的小身体,一只接一只,终于这群蚂蚁咬着苍蝇出现在“沙滩上”。又坚持不懈的抬着苍蝇继续爬行。
我惊住了,这些不到芝麻大小的小东西,竟然有这么不屈不饶的精神,我不由得想起自己,没到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害怕,碰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有时候做事半途而废,我一定要向蚂蚁学习,学习它们那坚持不懈的精神。
懒蚂蚁效应记叙(汇总16篇)篇十六
坐了一天的车,我们终于来到了蚂蚁岛,可天色已晚,大家便去睡觉了。
第二天,我们一大早便起床了。我和小土叔叔最先跑出宾馆,我们住的小宾馆正面对着大海,我和小土叔叔都带来了相机,准备拍下太阳“跳”出海面的那番情景。我们走出宾馆时,太阳还没露出它那红彤彤的娃娃脸,却已经有人在海边垂钓了,我们连忙拿起相机“咔咔咔”地拍了起来。正当我们拍得尽兴时,我发现天边已经有了一小轮红彤彤却还没有完全发出耀眼的光芒的太阳。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声叫着小土叔叔,小土叔叔也看到了那小半轮太阳,连忙招呼我拍下来。渐渐地,太阳升上来了,由带着点黄的红色变成了桔红色,又由不刺眼的光变成了鲜明耀眼的光,照耀着整个大地与整片海洋。一眨眼间,微波粼粼的海面变成金色的了,海面上还倒映着太阳的倒影。过了一会儿,太阳完全穿出了云层,升上了天空。我完全陶醉在了这美丽的景色之中。
拍好照片,吃好早饭,接着就是与当地渔民一起下海捕鱼,体验渔民的生活了。
我们来到海边,跳上早为我们准备好的小渔船,就要下海捕鱼了。我站在渔船翘起的船头上,凉爽的海风一阵阵袭来。我们边说边笑边拍照,“忙”得是不亦乐乎。过了一段时间,来到了海中心,渔船速度渐渐缓了下来。原来是要开始拉锚了,几个大男人在帮着渔民拉锚,就连只有4岁的“巧克力”小妹妹都想去凑凑热闹。拉上来一个有小孩那么大的锚,我们继续向前进发。过了一会儿,渔夫又拉上来一只蟹笼,里头有三四只大螃蟹。接着他们又拉上来了一只又一只的蟹笼,没过一会儿,笼子里便装满了大螃蟹。后来,我们又去抓了鱼。虽然大鱼没抓着,但小东西可网了不少:有全身滑溜溜的玉秃鱼,透明的龙头鱼,彩色的深海鱼,活蹦乱跳的虾,张牙舞爪的螃蟹,软绵绵的海参,还有浑身是刺的海胆。
我既高兴又兴奋,一则是因为我第一次下海捕鱼,二则是因为我看到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
下午,我为了去游泳,特地到朱家尖南沙那儿游泳戏水。一到南沙,我便兴奋得不得了,虽说我已经来过南沙了,但这是我第一次到南沙游泳。我连忙脱掉鞋子,整个南沙的沙子金灿灿的一片,犹如金子那么灿烂。找好沙滩座位,我拿起救生圈,直奔大海,接着一下子蹿进大海。浪头一下子扑过来,淹过了我整个人。妈妈也来凑热闹了,由于没有很多的救生圈了,于是,妈妈只好与我“同舟共济”———用同一个救生圈。玩着玩着,我们玩累了,于是我们打算上岸吃一点东西,补充一点体力。上了岸,我们吃了一个又大又甜的沙地瓜,又吃了几颗绿盛牛肉能量枣。突然,不知哪位“高人”提出要玩“沙埋活人”游戏。大家的兴致便一下子升了上来,河豚叔叔第一个自告奋勇,叫我们大家一起埋他。我们正埋得起劲时,小土叔叔来了,他看到我们在玩埋人,他也想来凑凑热闹。正好,我挖了一个洞,他便把脚伸了进去。埋了大半天,我们终于把他俩给埋完了,接下来就要进行“加工”了。妈妈拿着一双沙滩拖鞋帮河豚叔叔做了一条美人鱼尾巴,“山鸡”阿姨见到小土叔叔的脚伸进了洞里,就像一个残疾人,便借题发挥,叫大家帮小土叔叔安几条腿,最后竟然安了两条长腿和一条短腿,成了怪人。最可笑的是“山鸡”阿姨还“帮”小土叔叔安了两个乳房,成了个男女不分的三腿怪人。我们大家都捧腹大笑,连在土里的两个人也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就这样,美丽的“沙雕作品”玩完了,沙子裂出了一条条缝,土里的两个叔叔在也忍不住了,一下子破土而出。玩好了沙子,我们又一次下了海。这次下海,厄运降临在了我身上。正当我准备躲一个巨浪时,不知谁在我的救生圈上按了一把,由于救生圈太滑,又由于浪头太急太大,我一下子被冲到了海底的沙子上,顿时,我没了知觉。但后来我还是找回了知觉,用力用双腿一蹬,跳出了海面。整个事件就像恶梦一般,吓得我整个魂都快出了壳。后来,我休息了一会儿,调整了一下,又打算出海了。这一次,我有了经验,紧紧扣住救生圈。
就这样,短暂的一天结束了,回到家已经凌晨1:00多了,我和妈妈经过了整整一天的“疲惫生活”,一躺下便进入了甜甜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