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是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提炼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形成知识体系。接下来是一些学习总结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一
景海鹏,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
景海鹏是我国首批航天员之一。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是目前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次数最多、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成就了三巡苍穹的奇迹,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景海鹏始终秉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把党和国家的事业看得比天还高,把飞天的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我国开始选拔首批航天员,景海鹏毅然投身全新的航天事业。从入选首批航天员到首次飞天的10年间,他坚持做难度最高、强度最大、标准最严的训练,以惊人的毅力一次次向着生理和心理极限冲锋,顺利完成八大类、上百个课目训练考核,实现了从优秀飞行员到合格航天员的艰辛转变。
十年等待,一朝梦圆。,景海鹏作为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航天员,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景海鹏担任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指令长,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景海鹏担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指令长,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了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为后续我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他始终积极投身高强度训练、高压力备战、高风险任务,以超常的付出刻苦训练,练就飞向太空的过硬本领。景海鹏常说:“只要任务需要,我时刻准备接受祖国的挑选,这是中国航天员的使命与荣光。”
面对鲜花和掌声,景海鹏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计利只计国家利,留名只留集体名,正确对待组织、对待荣誉、对待战友,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每次任务凯旋,他最先做的都是成绩归零、经历归零、心态归零,一切从头开始,几十年如一日重复着飞天和准备飞天的工作。景海鹏牺牲休息时间参加各种报告会、演讲和社会活动200余场次,讲述航天强国的感人故事,弘扬航天精神,播撒飞天梦想。
景海鹏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荣获“英雄航天员”“改革先锋”等称号,被授予“八一”勋章、“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等。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二
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次是第三次赴太空,并成为上天年龄最大航天员。而航天员陈冬则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征的两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的生肖属相恰巧都是马,两人的33天太空之旅正好是“天马行空”。
这将是中国航天又一里程碑性事件!这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太空中,“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这两个比子弹速度还要快8倍的空中飞行器如何安全、无误差实现对接?太空中如何种庄稼,如何养蚕,可以实现未来航天员长期驻留时“有菜吃”“有饭吃”,无需全部从地面补给?全球第一台冷原子钟,如何将航天器自主守时精度提高两个数量级……一系列“中国奇迹”等你一起见证。
航天员往往承担着巨大的职业风险,甚至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杨利伟就曾在《天地九重》一书中披露,在第一次载人航天火箭升空后突发低频共振,当时觉得“自己不行了”。书中这样描述:“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实际上,他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
“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每一个炎黄子孙无不感到兴奋与自豪,人们的心情简直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神舟十一号”成功飞天,意义尤为重大,它代表着我国在太空中中长期驻留实验的成功;它代表着中国的航天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代表着外国人从此将会对中国刮目相看;它代表着中国从此将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三
航天梦,连系着中国梦。此时,我们更敬佩航天英雄们为国奉献的追梦精神。这次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他们将在“天神”组合体中生活、工作30天,创下我国在轨驻留最长时间的纪录。特别航天员景海鹏,他曾经执行过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是他第三次太空飞行,也是我国唯一一位三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三次进入太空,这也许算不得什么奇迹、或壮举,但其步入太空的足迹却很伟大,绝不亚于一次“长征”。景海鹏,是山西人民的骄傲,值得我们学习。
人们都羡慕做航天员的光彩,但可知他们光彩背后有着多少多大的付出?首先是亲情的付出,与家人聚少离多,特别执行任务时,相当长的时间里回家都不能回的。其次,是艰苦汗水的付出,航天飞行对航天员的素质,包括身体、技术、心里素质,要求特别高,近乎于苛刻,因此,被选上航天员仅仅是第一步,真正步入太空还需苦练基本功,需要一个长久艰苦的付出。其三,是耐心的付出,太空生活决不是“嫦娥飞天”“九天揽月”那般诗意和美好,狭小的空间,失重的环境,枯燥的生活,真正是度日如年,没有足够的意志和耐心,是难以胜任的。
可见,做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意志和爱国奉献的理想追求。景海鹏在与记者的见面会上讲:“人的这一辈子,是由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不同的梦想串联起来的,因为每个阶段每个时期都有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梦想,把各种梦想串联起来,就形成这一生。”“人要是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梦想,就太可怕。”他如此认识如此说,也是这样做的,从第一次执行飞行任务,神七到神十一,每四年一次的太空飞行,又恰好随奥运会的节拍,所以他将此视为自己的“奥运会”。奥运会是什么,就是体育健儿的拼搏,一届接一届的拼搏,像王义夫那样,参加了九届奥运会,坚持了四九三十六年的拼搏,这是何等坚强的拼搏啊,只因心中有目标、有理想、有梦想、有祖国。
其实,将航天员的太空之路比作“长征”更合适,从地上飞向太空需要克服的艰难很多很多,意志稍有松懈就难以走下去。看央视听一位百岁老红军回忆长征,天上飞机炸,地上敌人围追堵截,一边与敌人打,一边赶路前进,长征的艰难是今人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一天也走不下来。中国航天能走到举世瞩目的今天,岂不是每个航天人在坚强中拼搏出来的?航天精神就是对长征精神的最好弘扬。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长征”。我们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景海鹏那样,争做“追梦者”,用行动践行红军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胸怀伟大祖国,敢于攻坚克难,不屈不挠,迎难而上,一往直前,还如景海鹏所说:“时刻接受祖国的挑选!”这样,我们在追梦的道路上,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伟大的胜利,为国争光。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四二班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向英雄致敬,为家乡人骄傲》。
航天英雄景海鹏是我们山西运城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对航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实现理想他坚持锻炼身体,努力学习,成长中磨练了他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坚强意志,为以后成为飞行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是一个从农村长大的孩子,能成为飞行员,航天员,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是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他。英雄不负众望,成为航天骄子,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更是我们运城人的骄傲。
景海鹏三次飞天简直就是人间奇迹与神话,他是唯一三次登上太空的第一人,“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成功,无不令人激动兴奋。中国航天发展迅速令世界仰叹。中国航天正在续写新传奇,我们坚信景海鹏一定不负众望,攀登新的高峰,英雄的伟名将永载史册!
在英雄景海鹏的档案里,记录着这样一次飞行经历,“当时天气特别热。景海鹏和他的战友们正在空中做飞行训练,轮到景海鹏飞行降落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他一着陆指导员在监控显示屏中就发现机头向下耷拉着,当机立断,肯定是前轮有问题!果然,因为地面温度太高,跑道上有些小石块,飞机降落时轮子的冲击力非常大,角上撞到石块时立即爆掉了。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战友急坏了,不过他很快就发现,景海鹏进行了一系列紧急处置,保持方向,放减速板,关掉其中一台发动机,放减速伞,这些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处理完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惊险就这样被成功化解了,飞机停稳后,大伙赶快跑过去准备把景海鹏从飞机里拉出来,却见他镇定自若走出机舱,有条有理向团领导讲述自己当时的处理方式,景海鹏的镇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想,如果景海鹏没有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人的镇静,飞机还会安全着陆吗?正是因为英雄景海鹏具有坚毅果敢、严谨细致、沉着冷静的航天精神,才能成为航天史上三次太空探险的第一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一定要以英雄景海鹏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习英雄景海鹏坚韧不拔、执着追求、永不言弃、永争一流的航天精神,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五
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作为最难忘的前进步伐,永载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实现太空行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是历史性的一步。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在这个不平凡年份送给世界的又一个惊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又一次绽放出的光芒。
刚刚进入20,我国南方局部地区就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挥下,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战胜了困难。这场灾难刚刚退去,汶川大地震又让整个国家和民族遭遇了历史上空前的挑战,灾区美丽家园瞬间被毁,数万同胞被夺去生命,重重困难摆在我们面前。正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再一次让我们挺起不屈的脊梁,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英雄史诗。
人们至今难忘,北京“鸟巢”上空熊熊燃烧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火炬,点亮了世界感受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灯塔,吸引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各国运动员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得到了新的升华,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交相辉映,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此刻,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航天员准备实施太空行走。3名宇航员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吸引着全世界凝望。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业绩,来自中国几代航天人50多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也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出的丰硕成果。
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得到一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以资及的实力向世人宣告。我华县民族是不可欺侮的。是世界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不管国际上任何反华势力。都不可能阻挡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六
今天我们看了航天英雄景海鹏和记者的对话。景海鹏的话是对我们有益处的,我也听懂了一些。
景海鹏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说:“人完成了一件事,是有下一个目标的,要是你没选上,最后还给放弃了,这是一件可怕的事。”这句话说明了每一个人都是有梦想的,只要你把这件事给放弃了,你得到的是失败。
景海鹏身上的许多优点值得我学习比如:做错了一件事或者和别人产生矛盾了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把手指向伙伴;如果你做了错事,要自己承担责任,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而撒谎,要是说了一个谎,这件事就不好处理了;下一个是不能骄傲,骄傲是没有好果子的。
景海鹏说:“航天员是我的职业,我喜欢这份工作。每个人都是平等、公开、公正的。”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七
“用尽善尽美表现交出优异答卷”
景海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2008年和2012年,他分别执行了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
6年前,阳光帅气的河南人陈冬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的一员。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飞天的男航天员。“这是我第一次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我会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刻。”今年38岁的陈冬说。
对于与景海鹏一起执行任务,陈冬觉得很幸运。“在工作中,是我的老师,在生活中,是我的兄长,他工作非常认真,要求非常严格,经验非常丰富。”他说,“这次能与景海鹏师兄组成飞行乘组,我心里很踏实、非常有底气。”
按照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0年前后建成。“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人的太空家园,是每一名航天员的'梦想宿营地。”景海鹏说,“我期待着为空间站建设发展多作贡献。只要祖国需要,我坚决听从召唤。”
“我和陈冬已经做好各方面准备。”景海鹏说,他和陈冬将带着家人共同的梦想去执行任务,一定用尽善尽美的表现,向祖国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见面会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的。处于三级医学隔离状态的航天员坐在一面巨大的国旗下、隔着一道玻璃墙回答了媒体的提问。17日凌晨,航天员将从这里出发前往航天发射场,踏上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征程。
飞船乘员人数比以往减少一人。
对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受生命保障系统能力限制,为延长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时间,只能减少人数。张柏楠表示,神舟十一号任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开展航天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因而刻意延长了驻留时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朱枞鹏称,少了一个人,意味着太空舱中所带的东西就少了。这次主要的目的是要飞更长时间,多一名航天员,需要的消耗品就更多。这次任务比较多,同时还要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试验。要是人多的话,可能其他方面包括应用项目就要少一些。
此前已有两名女航天员参与飞行任务,为何此次没有女航天员?朱枞鹏解释,我国女航天员已经上去过两个,已经实现了飞行体验的目的。
文档为doc格式。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八
20xx年,是一个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一年,这一年中光荣与梦想,欢乐与泪水,幸福与痛苦,都在我们心中深深的烙下了印,镌刻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记忆深处。
就在20xx年9月25日21时10分,三名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再次踏上了太空之旅。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我们的梦想有多远,前进的步伐就能迈多远。
作为炎黄子孙,我深深的为之感动与自豪,从神州一号到神州七号,这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的发达与兴旺。今日的中国,已不同往日。中国是一个强国,它正在飞速地发展着,我们从神七中看到了它的精彩。我们全世界都在瞻仰它的雄姿,它的潇洒,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惊叹。
航天员聂海胜在湖北农村上学时,学习非常刻苦,同学们就寝后,他在校园的路灯下读书。他家有八个子女,家里穷,他很少有生活费,经常带些咸菜到学校,一吃就是一个礼拜。为了节省八毛钱的车费,他经常步行三十五公里上学。
航天员翟志刚高中毕业时正值父亲瘫痪在床,母亲劳累不堪,但是,他踊跃报名当飞行员,临行上路的旅行包还是母亲借别人20元买的。
航天员刘伯明读中学时,学校离家20多里地,为了节省住宿费和餐费,他每天骑自行车往返40多里路,每天比别的孩子早起两三个小时。到了暑假,他就去砖厂做苦工,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
这些航天员都经过艰苦的磨练,取得了工程学及科学方面的学士学位后,又经过10年以上1000小时的战斗机驾驶训练,再经过嗓音、超重、失重、高热、宇宙辐射和着陆地冲击力的考验3c0me文档频道,这又需要了3-5年的锻造,真是万人挑一,百炼成钢。
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上下而求索”道路是曲折的,但曲折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理智。
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未来给我们以召唤: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胸怀宽广,博采众长,才能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明天我们就是祖国的栋梁。祖国永驻我心,我心属于祖国。
我们在国旗下宣誓:我们也要脚踏实地的去“托起我们自己的志向,”立志成才,我们就要努力学习,持之以恒地读书,我们要为中华的崛起而骄傲,为中华腾飞而勤奋读书。
星的灿烂,月的朦胧,花的嫣然,泪的晶莹,人类的进步,科技的腾飞,以及生命的沧桑和美丽。都使我们学富五车,满载而归,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立志成才,我们不会退缩,向着未来的彼岸,前行!报效祖国,我们不会保留,向着成功的巅峰,攀爬!我们要让祖国为有我们而骄傲,喝彩!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九
我的爸爸曾经是一名军人,虽然不是航天员,但是他非常关注航天事业,所以航天知识懂得很多。在我记事的时候,就常听爸爸给我讲中国航天的故事。
我国为航天事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航天事业的成功,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付出了他们宝贵的青春。2003年的10月15日,我和家人在电视上看到了中国航天人中与要将自己的航天员送上了浩瀚的天空,发射现场,指挥员下达指令,“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拔地而起,想一条巨龙穿破云雾,直刺九霄云外。3分钟后,太空中首次传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叔叔的话语:“飞行正常”。这一刻所有的中国人都沸腾了。我和爸爸妈妈也都留下了激动得热泪。
第二天在上,当我打开电视看到“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的消息时,我感到了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这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并且获得了圆满成功,更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不再是落后国家,中国用自己的科技征服了太空,这也证明了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更有能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自立于世界强者之林。
紧接着,我国又成功地发射了“神舟6号”载人飞船,又将两名航天员送上了太空。太空中又留下了中国航天英雄费俊龙和聂海胜叔叔的名字,这也表明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
间隔不到三年时间,中国的航天技术又有了重大的突破。“神舟7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又将三名航天员送入了太空。与以往不同的是,“神7”的航天员要出舱行走。2008年10月27日16时35分,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航天员翟志刚叔叔在战友刘伯明和景海鹏叔叔的协助下奋力打开了舱门,开始太空行走,从此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航天英雄翟志刚和刘伯明叔叔都来自于黑龙江省,这更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今年我国又要发射“神九”了还要把一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且要在太空中建立中国空间站,这就意味着中国将开启国际太空合作的新时代。我相信我们中国的技术是最优秀的,“神九”一定会成功,因为我相信中国的航天员是最棒的!在学校里我经常给同学讲航天知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航天、关心航天、热爱航天事业,同学们都亲切的把我成为“航天小专家”。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十
10月17日,搭载着两名航天员的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也是航天员景海鹏的第三次太空之旅,作为一名家乡人,我们也为他三次飞天的精神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号,中国航天员飞天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久——中国人正在成为太空的常客。
短短数年间,中国航天员相继翱翔太空,中华民族已经奉献给了世界一个自强不息的奇迹,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这是中国人的自豪。
“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诗仙李白的丰富想像而今变成现实,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作为教育战线上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除了欢庆,除了自豪,我们还应该思考些什么,我想景海鹏、杨利伟等航天员以及战斗在航天一线的科学工作者他们所表现的“航天精神”正是我们每一人所要学习的。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那顽强的精神,航天员在做超重耐力实验时,那浮肿变形的脸呼吸困难咬紧牙关,噪音环境下强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质,无一不让人震撼,这是向人类极限能力发出的挑战,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他们应当是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们要学习他们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航天员必须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算得上万里挑一,更难的是要掌握涉及30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没有刻苦的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剑,方能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再次,我们还要学习航天员爱岗敬业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杨利伟曾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为此付出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在耀眼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奉献和牺牲,所以他们应当是我们的人生座标。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想想这种航天精神,相信我们一定会把困难踩在脚下,胜利握在手中。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航天精神”,也就是学习我们的民族精神,把这种精神渗入到我们的教育事业各项工作中,相信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十一
今天,迎着昔日东升,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壮观的发射场面令人振奋,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第一时间发来贺电,令人鼓舞。
航天梦,连系着中国梦。此时,我们更敬佩航天英雄们为国奉献的追梦精神。这次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他们将在“天神”组合体中生活、工作30天,创下我国在轨驻留最长时间的纪录。特别航天员景海鹏,他曾经执行过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是他第三次太空飞行,也是我国唯一一位三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三次进入太空,这也许算不得什么奇迹、或壮举,但其步入太空的足迹却很伟大,绝不亚于一次“长征”。景海鹏,是山西人民的骄傲,值得我们学习。
人们都羡慕做航天员的光彩,但可知他们光彩背后有着多少多大的付出?首先是亲情的付出,与家人聚少离多,特别执行任务时,相当长的时间里回家都不能回的。其次,是艰苦汗水的付出,航天飞行对航天员的素质,包括身体、技术、心里素质,要求特别高,近乎于苛刻,因此,被选上航天员仅仅是第一步,真正步入太空还需苦练基本功,需要一个长久艰苦的付出。其三,是耐心的付出,太空生活决不是“嫦娥飞天”“九天揽月”那般诗意和美好,狭小的空间,失重的环境,枯燥的生活,真正是度日如年,没有足够的意志和耐心,是难以胜任的。
可见,做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意志和爱国奉献的理想追求。景海鹏在与记者的见面会上讲:“人的这一辈子,是由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不同的梦想串联起来的,因为每个阶段每个时期都有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梦想,把各种梦想串联起来,就形成这一生。”“人要是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梦想,就太可怕。”他如此认识如此说,也是这样做的,从第一次执行飞行任务,神七到神十一,每四年一次的太空飞行,又恰好随奥运会的节拍,所以他将此视为自己的“奥运会”。奥运会是什么,就是体育健儿的拼搏,一届接一届的拼搏,像王义夫那样,参加了九届奥运会,坚持了四九三十六年的拼搏,这是何等坚强的拼搏啊,只因心中有目标、有理想、有梦想、有祖国。
其实,将航天员的太空之路比作“长征”更合适,从地上飞向太空需要克服的艰难很多很多,意志稍有松懈就难以走下去。看央视听一位百岁老红军回忆长征,天上飞机炸,地上敌人围追堵截,一边与敌人打,一边赶路前进,长征的艰难是今人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一天也走不下来。中国航天能走到举世瞩目的今天,岂不是每个航天人在坚强中拼搏出来的?航天精神就是对长征精神的最好弘扬。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长征”。我们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景海鹏那样,争做“追梦者”,用行动践行红军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胸怀伟大祖国,敢于攻坚克难,不屈不挠,迎难而上,一往直前,还如景海鹏所说:“时刻接受祖国的挑选!”这样,我们在追梦的道路上,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伟大的胜利,为国争光。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十二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向景海鹏学习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作为最难忘的前进步伐,永载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实现太空行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是历史性的一步。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在2008这个不平凡年份送给世界的又一个惊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又一次绽放出的光芒。
刚刚进入2008年,我国南方局部地区就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挥下,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战胜了困难。这场灾难刚刚退去,汶川大地震又让整个国家和民族遭遇了历史上空前的挑战,灾区美丽家园瞬间被毁,数万同胞被夺去生命,重重困难摆在我们面前。正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再一次让我们挺起不屈的脊梁,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英雄史诗。
人们至今难忘,北京“鸟巢”上空熊熊燃烧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火炬,点亮了世界感受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灯塔,吸引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各国运动员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得到了新的升华,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交相辉映,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此刻,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航天员准备实施太空行走。3名宇航员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吸引着全世界凝望。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业绩,来自中国几代航天人50多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也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出的丰硕成果。
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得到一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以资及的实力向世人宣告。我华县民族是不可欺侮的。是世界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不管国际上任何反华势力。都不可能阻挡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
向景海鹏学习(专业13篇)篇十三
梦想、坚持、热爱、细心、刻苦是景海鹏成功的关键,也是指引我重新出发的座佑铭。以下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关于向景海鹏学习的心得体会。
演讲稿范文。
供大家参考!
二十年,似乎一直在原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看了景海鹏的故事,我为自己的行为而惭愧,我重新审视自己,是的,从今天开始,我也要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阶段目标,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面对我的工作,我希望这颗梦想的种子不仅种在自己心里,更要种在学生的心中。航天飞行充满挑战、风险,乃至危险。但景海鹏说,“航天员是我的职业,太空飞行是我的事业,也是我的本职工作,更是我崇高的追求和使命,我非常喜欢甚至非常享受我的工作”。这句话让我深受感动,这不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吗?从事一件事情不仅意味着内心笃定和精于细节的执着,更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景海鹏做到了,对工作他倾注了全部的热血,历经20xx年航天员的磨练,两次飞天的考验与磨砺,成就了他不一样的人生。曾经,我也热情地工作过,无所计较的付出过,也曾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欣喜,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骄傲。曾几何时,我开始在教学中有所懈怠,不再关注学生的心灵,就像在完成一项机械性的工作。而做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热爱,才能从心里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敬业乐业”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既然选择了这样的职业,就应无怨无悔,竭尽心智,忠诚地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道德义务,完成自己的使命。“他最大的特点是细心,不仅地面训练非常严谨,生活中也非常活跃”,杨利伟这样评价景海鹏。景海鹏是最刻苦钻研的,每次飞行后,教员们在讲了训练当中的问题后,景海鹏不光认真听,还会去翻很多资料,做些理论上的研究,再加以验证。这样对待工作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方可担当人师。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永恒地追求。梦想、坚持、热爱、细心、刻苦是景海鹏成功的关键,也是指引我重新出发的座佑铭。
10月17日,搭载着两名航天员的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也是航天员景海鹏的第三次太空之旅,作为一名家乡人,我们也为他三次飞天的精神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号,中国航天员飞天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久——中国人正在成为太空的常客。
短短数年间,中国航天员相继翱翔太空,中华民族已经奉献给了世界一个自强不息的奇迹,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这是中国人的自豪。
“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诗仙李白的丰富想像而今变成现实,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作为教育战线上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除了欢庆,除了自豪,我们还应该思考些什么,我想景海鹏、杨利伟等航天员以及战斗在航天一线的科学工作者他们所表现的“航天精神”正是我们每一人所要学习的。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那顽强的精神,航天员在做超重耐力实验时,那浮肿变形的脸呼吸困难咬紧牙关,噪音环境下强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质,无一不让人震撼,这是向人类极限能力发出的挑战,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他们应当是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们要学习他们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航天员必须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算得上万里挑一,更难的是要掌握涉及30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没有刻苦的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剑,方能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再次,我们还要学习航天员爱岗敬业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杨利伟曾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为此付出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在耀眼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奉献和牺牲,所以他们应当是我们的人生座标。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想想这种航天精神,相信我们一定会把困难踩在脚下,胜利握在手中。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航天精神”,也就是学习我们的民族精神,把这种精神渗入到我们的教育事业各项工作中,相信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在执行‘神七’载人航天任务前,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我努力了20xx年,只要努力,梦想一定能实现。”昨日下午,我国首位两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航天员景海鹏报告会在龙城高级中学举行。在由龙岗区发改局牵头、区教育局组织的主题为“梦在心中,路在脚下”的报告会上,景海鹏以梦想为主线,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少年时代为成为篮球队主力队员的执着,回忆了自己为成为飞行员的坚持,以及在航天员的严格选拔和严酷训练中的不懈努力。
梦想给人巨大力量矮个子成“钢铁前锋”
距报告会开场尚有10多分钟,能容纳700余人的龙城高级中学报告厅已座无虚席,这是龙岗学子对圆了中国百年飞天梦想的航天人的崇敬。“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就像是飞机没有航空罗盘,飞船没有轨道。”当天下午2点,一个关于景海鹏努力实现梦想的故事准时开讲。
“谁来猜猜我的第一个梦想?”“航天员!”、“飞行员”……身着深蓝色航天服的景海鹏精神抖擞,谈吐幽默,简单的。
开场白。
博得全场阵阵笑声与掌声,“其实我的第一个梦想是成为篮球队主力队员。”
自小学五年级入选校队以来,景海鹏便期盼着能上场比赛,但因个头不高,每场比赛老师都让他做后勤。从小就有股不服输劲儿的景海鹏默默定下“成为篮球队主力队员”的梦想后,便在家里的墙壁上画上篮筐,拿着别人淘汰的篮球,每日一遍遍地练投篮、上篮。
一场比赛中,“替补王”景海鹏终于有了上场的机会。比赛中,他展示了自己苦练的成果,迅速扭转落后的局面,为校队赢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胜利。从此,景海鹏一直是篮球队主力队员,现在仍是航天员篮球队的“钢铁前锋”。
努力努力再努力。
梦想一个个实现。
1985年,保定航校到运城招考飞行员,当时在山西省重点学校解州中学就读的景海鹏报了名,经过严格选拔,他最终成为了一名保定航校的飞行学员。此前定下的“考上大学”、“当上飞行员”的两个梦想同时实现。
20xx年1200小时的安全飞行,从没因个人原因耽误任何一次飞行……在担任飞行员的20xx年时间里,景海鹏朝着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的梦想再次启程。
1996年,景海鹏接到了一个“神秘”的临时任务——体检。偶然听到两位医生小声交谈,原来这次体检是国家首次选拔航天员!这个消息让当时的景海鹏瞬间定下了“成为航天员”的梦想,在接下来的体检里,他积极配合医生完成了各项检查,心里勾绘着航天飞行梦。
“1997年10月30日,那是双喜临门的一天。”景海鹏说,当天不仅是儿子满月的日子,更是自己接到中国首批预备航天员调令通知的日子。“拿着调令通知时,激动的我给儿子取名景宇飞,寓意既是航天员又是飞行员。”
热爱航天事业。
背后艰辛付出。
“航天员在拥有鲜花、掌声和赞誉的背后,其实是异于常人的艰辛和付出。”凭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湛的业务技能,景海鹏成为我国首批预备航天员,但训练之路却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航天员要接受的每项训练都十分艰苦,最痛苦的是离心机训练。”景海鹏说,离心机训练是提高航天员抗过载能力的项目,通过机械臂高速旋转,让航天员的身体适应加速度带来的超荷载,“全身就像被巨石压住一样,血液倒流,鼻涕眼泪唰唰往外流,呼吸困难。”
每次的离心机训练对于航天员来说如同煎熬。虽然在训练过程中,航天员的手边都有一个“停止”按键,只需拇指按下就能结束煎熬,但在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的训练中,没有一名航天员按下无法负荷的报警器而放弃训练。“大家之所以能默默承受,既是对国家和航天事业的热爱,也是对所在岗位的负责。”
今天,迎着昔日东升,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壮观的发射场面令人振奋,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第一时间发来贺电,令人鼓舞。
航天梦,连系着中国梦。此时,我们更敬佩航天英雄们为国奉献的追梦精神。这次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他们将在“天神”组合体中生活、工作30天,创下我国在轨驻留最长时间的纪录。特别航天员景海鹏,他曾经执行过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是他第三次太空飞行,也是我国唯一一位三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三次进入太空,这也许算不得什么奇迹、或壮举,但其步入太空的足迹却很伟大,绝不亚于一次“长征”。景海鹏,是山西人民的骄傲,值得我们学习。
人们都羡慕做航天员的光彩,但可知他们光彩背后有着多少多大的付出?首先是亲情的付出,与家人聚少离多,特别执行任务时,相当长的时间里回家都不能回的。其次,是艰苦汗水的付出,航天飞行对航天员的素质,包括身体、技术、心里素质,要求特别高,近乎于苛刻,因此,被选上航天员仅仅是第一步,真正步入太空还需苦练基本功,需要一个长久艰苦的付出。其三,是耐心的付出,太空生活决不是“嫦娥飞天”“九天揽月”那般诗意和美好,狭小的空间,失重的环境,枯燥的生活,真正是度日如年,没有足够的意志和耐心,是难以胜任的。
可见,做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意志和爱国奉献的理想追求。景海鹏在与记者的见面会上讲:“人的这一辈子,是由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不同的梦想串联起来的,因为每个阶段每个时期都有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梦想,把各种梦想串联起来,就形成这一生。”“人要是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梦想,就太可怕。”他如此认识如此说,也是这样做的,从20xx年第一次执行飞行任务,神七到神十一,每四年一次的太空飞行,又恰好随奥运会的节拍,所以他将此视为自己的“奥运会”。奥运会是什么,就是体育健儿的拼搏,一届接一届的拼搏,像王义夫那样,参加了九届奥运会,坚持了四九三十六年的拼搏,这是何等坚强的拼搏啊,只因心中有目标、有理想、有梦想、有祖国。
其实,将航天员的太空之路比作“长征”更合适,从地上飞向太空需要克服的艰难很多很多,意志稍有松懈就难以走下去。看央视听一位百岁老红军回忆长征,天上飞机炸,地上敌人围追堵截,一边与敌人打,一边赶路前进,长征的艰难是今人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一天也走不下来。中国航天能走到举世瞩目的今天,岂不是每个航天人在坚强中拼搏出来的?航天精神就是对长征精神的最好弘扬。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长征”。我们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景海鹏那样,争做“追梦者”,用行动践行红军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胸怀伟大祖国,敢于攻坚克难,不屈不挠,迎难而上,一往直前,还如景海鹏所说:“时刻接受祖国的挑选!”这样,我们在追梦的道路上,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伟大的胜利,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