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常常能够独具匠心,既能展示作者的个性,又能表达出深刻的思考。小编整理了一些网络上广受好评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思考。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一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唱着欢快的童谣,当当当,锣鼓响,我们全家总动员,今天下午比赛包粽子。
昨天我们就说好了今天下午要包粽子,等今天下午我们回到家时,奶奶早就泡好了糯米、花生、红豆、熊猫豆、大枣,还准备好了粽子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我们来一起包了。我洗干净我的小手,搬了个小板凳,稳稳当当地坐在了盆边。清了清嗓子,我大声宣布:“第二届家庭包粽子大赛正式开始!”包粽子我可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包粽子的事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我可得了家庭包粽子大赛一等奖(虽然只包了两个,因为质量高,以一顶百)。
“卷叶、装米、封口、捆线”,我在心里暗暗念叨着,像模像样地拿起一片粽子叶,随手一卷,就往里装米了。“咦!怎么下面漏了?”唉!原来粽叶没卷好,成了开口笑了。唉!大意失荆州啊!遥想关公当年败走麦城,该是多么地后悔啊!嘻嘻,笛子可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暗暗得意一把)。
我把第一个失败品重新开封,这次可不敢大意了,我认真地卷好叶子,装上米粮,然后把剩余的粽子叶封住口,用线把这个粽子捆了个严严实实,生怕有一粒米溜出来!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准确无误,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完美粽子大功告成了!
奶奶和妈妈看我包得这么好,一人给我在脑门上盖了一个大红章,我不禁有些飘飘然了!接下来我就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不一会儿,第五个粽子已经诞生了!妈妈和奶奶当然不肯落后,她们就像加满了油的粽子机一样,一个接一个生产着,看得我目瞪口呆。等我再去准备包第六个的时候,锅里已经没有多少米了。我大喊起来:“不许再包了,这些米都是我的!要是再包,我就把你们包的都给拆了!”奶奶和妈妈都哈哈大笑着走开了,留下我一点点捞着那些可怜的米,包了最后一个超级迷你型粽子。
今年的家庭包粽子大赛真是既激烈,又精彩,当然啦,冠军还是我……。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个清瘦老人仰望苍天,他在忧虑他那民生多坚的的国家,当传来国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愤怒,他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他们敬爱的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粽叶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让鱼儿吃,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们敬爱的屈原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过了几分钟,飘来一阵粽香。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
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唱着童谣,端午节又来到了我的身边。
五月初二,我来到了邻居大妈家中,看见大妈正在包粽子,一片片粽叶、糯米经过大妈的巧手包扎成了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粽子。我好奇地说:“大妈,我也想学包粽子。”大妈笑着说:“包粽子是细致活儿,手劲活儿,你看得容易做得难的。”“我会用心来学的。”“那好,你先仔细看看我是怎样包的?再自己试着包吧。”大妈爽快地答应了。
只见大妈拿起两三片粽叶交叉一小边叠好,双手从粽叶的外边卷起,一个圆锥形的粽叶筒子做好了。她就把准备好的糯米红豆一勺一勺往里装,待快装满时,又拿来一根筷子使劲一下一下插紧粽叶筒子里的糯米,果然那糯米下降了一点,她又加了一点糯米,又压紧。接着她迅速把筒子上面的粽叶对着包起,尖角突出,还用手压压,使得尖角处不流出糯米。最后她把包扎好的粽子用绳子使劲绑好,有时还用牙齿咬着绳子一端绑着。她说:“如果绳子没有绑紧粽子,待煮时,粽子就会爆破流出糯米饭来,那就没有包好粽子了。所以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
我看了一会儿就学着包起粽子来,我拿好三片粽叶叠好,往外一卷,嘿,真成了一个圆锥形,一只手握着这个圆锥形,一只手把糯米装进来,待满了时,我也学着用筷子插紧,再加些糯米。我再慢慢地把两边的粽叶头对折包起,咦,怎么不成角了?打开再包还是不成角,形状异常难看。只能求救大妈了,“说了吧,看得容易做得难。”大妈接过我手中的粽子,重新包扎,这时我仔细看到她包起时,两边粽叶边对折包,手边压平压成角来。我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
我又重新包起粽子来,在粽叶对折包起时,用心压平压成角,可不管我怎么用心,粽叶似乎总不听我的使唤,美丽的尖角总不在我的手上出现。几经努力,最后总算包好两个形状丑丑的粽子来,也算是安慰我了。
望着这两个丑丑的粽子,我真正明白了,有些事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二
记忆中的母亲是一位仁慈善良的人。在母亲的生活中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阳光明媚的一天,母亲突然对我说:莹莹,今天陪妈做粽子怎么样?一说包粽子我便欢快的答应了母亲的请求。母亲让我去超市买东西。于是我买了做粽子需要的材料有江米、红枣、桂圆等食材顺便还买了一包干枣干。
回到家,母亲便忙活起来,洗米、切枣、泡粽叶,我问妈妈:妈,你会包粽子吧。谁知母亲心血来潮,并不会,是母亲在百度上搜索了一翻,一小时后,母亲便开工了。
我为母亲择菜泡米。准备好后,只见母亲有模有样的学起百度上的操作。拿起粽上折成三角开的洞口,随手把洗好的江米放入粽叶中,又放入一颗枣,再放了一小把米。
只见母亲拿起线绕着粽叶,还没包好,粽叶中的未便如同流水一般一滴一滴地流了出来,母亲赶紧又拿出一个粽叶包起来。谁料到,再多的叶子米粒还是会流出母亲把粽叶扔在地上说:不学了,不学了。我鼓励母亲说道:妈,别灰心,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学习,我相信只要多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只见母亲再次从手中拿过粽叶,小心翼翼地放米,放如红枣最后把粽叶扎果,这时一只粗糙又小又圆的粽子便呈现在我的眼前,虽然并不完整好看,但是毕竟是一个完整品。
母亲并不灰心,继续拿起粽叶开始包起来、包好之后,母亲把粽子放进锅里,阵阵粽香便从锅中阵阵扑来,清香中隐隐约约的红枣味。
看到母亲的成功,我的内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件事都有要我们努力的事,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三
端午节,我国的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奶奶要包粽子,我想学,就仔细地观察。只见奶奶把买回的绿绿新鲜的粽叶,一片一片地洗刷干净,滤在一个筐子里。盆子里有浸泡好的糯米。我问奶奶:“您准备包什么味的粽子?”奶奶说:“我要包三种口味的粽子:一种是蛋黄肉粽,还有豆子红枣粽,再包一些碱水粽子。”我说:“我想学包粽子。”奶奶笑着说:“包粽子要掌握方法,不然包不紧,会散掉的。你先在旁边看看。”奶奶先包蛋黄肉粽,只见她拿了两片粽叶,轻轻一卷,成了一个漏斗状,下面尖,上面大,把拌好肉块的糯米装进去,中间还放进一个咸蛋黄,再用筷子向下戳几下,将上面的叶子盖住下面,一手抓紧,一手用绳子绑扎紧,很快就包好了一个。一会儿蛋黄肉粽就包了一提,这些肉粽子是用红线绑的。
接着奶奶又拿出黄线,开始包豆子红枣粽子。这种粽子里,奶奶配了不少料,其中有红豆、绿豆、花生米、红枣等。最后的一小盆糯米是浅浅的黄色,啥配料也没加进去。奶奶说放了碱,米就会变黄,这就是碱水粽子。我看着奶奶包粽子,好像并不难,就说:“我来包个碱水粽子吧!”说着,便拿起两片粽叶,轻轻一卷,成了漏斗状,往里面装好米,盖好叶子,可怎么也扎不紧,急得满头大汗。最后,在奶奶手把手的帮助下,总算包好个粽子。虽然绑紧了,但粽子的形状却很难看。但我很开心,因为自己终于知道粽子是怎样包出来的了。红线绑着蛋黄肉粽,黄线绑着豆子红枣粽,白线绑着碱水粽子。奶奶用大高压锅,把粽子煮熟了。
端午节,我家窗上插着淡淡清香的艾草,桌上放着粽子、包子、茶叶蛋和各种美味佳肴,现在的生活真幸福啊!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四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奶奶学包粽子。奶奶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奶奶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奶奶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奶奶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奶奶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和妈妈决定今天包粽子。妈妈先买来优质的大米、蚕豆、红豆、花生、蜜枣和粽子叶。首先,先提前把蚕豆、红豆、花生泡上,这样利于煮蒸。再把粽子叶放在水里泡。妈妈说:叶子泡泡就新鲜了。妈妈将叶子两头剪掉,把不好的挑出来。接着,开始包了。拿两三个粽叶围成一个漏斗的形状,拿一个花生堵住漏斗的口,再将大米、蚕豆、红豆、花生、蜜枣放到叶子里,接着包住头部,不让大米漏出来,最后用线把粽子系的严严实实。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到妈妈包得这样娴熟,我好生羡慕,就对妈妈说:“妈妈,你教教我吧!”妈妈笑着点点头。
我连忙搬了一个小凳子,坐在妈妈身边,跟着妈妈学了起来:我也先将粽子叶围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就慌里慌张的把大米等东西装到里面,当我用粽叶裹它们的时候,它们却从漏斗下面窜了出来,“傻孩子,没用花生米堵口吧。”我仔细一看,哎呀,都怪我粗心。重新再来吧,我又拿起两片粽叶围成漏斗形状,我先用花生堵住下面的口,再往里面填满东西,最后放上一粒蜜枣,开始用粽叶裹的严严实实,接着用绳子把粽子系上。我满心欢喜,骄傲地让妈妈看,可“砰”一声就开了,米散了一地。妈妈说:“你系得太松了,一定要将绳子系紧。”我再次拿起两片粽叶,重新包了起来,这一次我认真掌握了包粽子的要点:围漏斗,堵漏口,填东西,裹严实,系结实。一个完美的粽子包好了。就这样,一个、两个、三个……直到包完为止。
最后,妈妈把粽子放到锅里煮。几个小时后,香甜可口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情格外的美好!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五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记叙。
作文。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唱着欢快的童谣,当当当,锣鼓响,我们全家总动员,今天下午比赛包粽子。
昨天我们就说好了今天下午要包粽子,等今天下午我们回到家时,奶奶早就泡好了糯米、花生、红豆、熊猫豆、大枣,还准备好了粽子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我们来一起包了。我洗干净我的小手,搬了个小板凳,稳稳当当地坐在了盆边。清了清嗓子,我大声宣布:“第二届家庭包粽子大赛正式开始!”包粽子我可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包粽子的事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我可得了家庭包粽子大赛一等奖(虽然只包了两个,因为质量高,以一顶百)。
“卷叶、装米、封口、捆线”,我在心里暗暗念叨着,像模像样地拿起一片粽子叶,随手一卷,就往里装米了。“咦!怎么下面漏了?”唉!原来粽叶没卷好,成了开口笑了。唉!大意失荆州啊!遥想关公当年败走麦城,该是多么地后悔啊!嘻嘻,笛子可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暗暗得意一把)。
我把第一个失败品重新开封,这次可不敢大意了,我认真地卷好叶子,装上米粮,然后把剩余的粽子叶封住口,用线把这个粽子捆了个严严实实,生怕有一粒米溜出来!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准确无误,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完美粽子大功告成了!
奶奶和妈妈看我包得这么好,一人给我在脑门上盖了一个大红章,我不禁有些飘飘然了!接下来我就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不一会儿,第五个粽子已经诞生了!妈妈和奶奶当然不肯落后,她们就像加满了油的粽子机一样,一个接一个生产着,看得我目瞪口呆。等我再去准备包第六个的时候,锅里已经没有多少米了。我大喊起来:“不许再包了,这些米都是我的!要是再包,我就把你们包的都给拆了!”奶奶和妈妈都哈哈大笑着走开了,留下我一点点捞着那些可怜的米,包了最后一个超级迷你型粽子。
今年的家庭包粽子大赛真是既激烈,又精彩,当然啦,冠军还是我……。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个清瘦老人仰望苍天,他在忧虑他那民生多坚的的国家,当传来国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愤怒,他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他们敬爱的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粽叶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让鱼儿吃,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们敬爱的屈原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过了几分钟,飘来一阵粽香。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
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唱着童谣,端午节又来到了我的身边。
五月初二,我来到了邻居大妈家中,看见大妈正在包粽子,一片片粽叶、糯米经过大妈的巧手包扎成了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粽子。我好奇地说:“大妈,我也想学包粽子。”大妈笑着说:“包粽子是细致活儿,手劲活儿,你看得容易做得难的。”“我会用心来学的。”“那好,你先仔细看看我是怎样包的?再自己试着包吧。”大妈爽快地答应了。
只见大妈拿起两三片粽叶交叉一小边叠好,双手从粽叶的外边卷起,一个圆锥形的粽叶筒子做好了。她就把准备好的糯米红豆一勺一勺往里装,待快装满时,又拿来一根筷子使劲一下一下插紧粽叶筒子里的糯米,果然那糯米下降了一点,她又加了一点糯米,又压紧。接着她迅速把筒子上面的粽叶对着包起,尖角突出,还用手压压,使得尖角处不流出糯米。最后她把包扎好的粽子用绳子使劲绑好,有时还用牙齿咬着绳子一端绑着。她说:“如果绳子没有绑紧粽子,待煮时,粽子就会爆破流出糯米饭来,那就没有包好粽子了。所以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
我看了一会儿就学着包起粽子来,我拿好三片粽叶叠好,往外一卷,嘿,真成了一个圆锥形,一只手握着这个圆锥形,一只手把糯米装进来,待满了时,我也学着用筷子插紧,再加些糯米。我再慢慢地把两边的粽叶头对折包起,咦,怎么不成角了?打开再包还是不成角,形状异常难看。只能求救大妈了,“说了吧,看得容易做得难。”大妈接过我手中的粽子,重新包扎,这时我仔细看到她包起时,两边粽叶边对折包,手边压平压成角来。我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
我又重新包起粽子来,在粽叶对折包起时,用心压平压成角,可不管我怎么用心,粽叶似乎总不听我的使唤,美丽的尖角总不在我的手上出现。几经努力,最后总算包好两个形状丑丑的粽子来,也算是安慰我了。
望着这两个丑丑的粽子,我真正明白了,有些事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六
今天上午,我和范奕均一起在家里学包粽子,之前的准备是;一碗调好料的糯米,一些粽叶,兰草和调好料的肉。
妈妈拿起两张粽叶把叶子圈起来变成一个漏斗形,但一个小洞也不能有,接着把糯米装进去,把肉埋进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后用兰草把它紧紧地绑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后已经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两片叶子要圈起来,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来,只好让妈妈帮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进去,挑了一块大大的瘦肉放进去,在我要封口时“沙——”“啊哟!我的粽子”我大叫一声米全撒了,妈妈见了直摇头,连声说不行,妈妈把着我的手轻轻的包粽子妈妈说“好了”,现在我该看一看范奕均包的粽子了,哈!她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没有糯米(她超爱吃肉)。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高压锅了煮,不一会儿熟了,我们吃了好几个,味道太好了。
我以后要多练习包粽子,你会包粽子吗?
每逢端午,大街小巷都飘溢着甜丝丝的粽子清香。我的馋虫也被勾出来。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来到姥姥家,让姥姥教我包粽子。姥姥首先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开始包了,一个个粽子在姥姥手中诞生了,碧绿玲珑,惹人喜欢,我不禁跃跃欲试。因为我在姥姥身旁耳染目睹,一直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刚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首先,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姥姥的样子对叠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再向里面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几颗又大又甜的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却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围”--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下,包出了一个既不漏米又像粽子的“丑八怪”。本以为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锅中去煮,可是还没等放入锅中,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子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不甘心,各式各样的粽子在姥姥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不禁有些泄气,可我怎么可以做事半途而废呢?我又重新包了起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地包出了几个粽子,它们别看形状不好看,但那也是粽子,还是亲手做的,相当有成就感。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学会生活的技能,是一件多快乐的一件事。
回到家,妈妈首先给我讲了吃粽子的习俗,我知道了爱国诗人屈原被赶出国界,当他得知自己的国家被毁掉了,心情悲愤交加,一气之下投江自尽。为了不让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就往水里扔糯米团,久而久之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于是我们开始包粽子,没想到妈妈可是包粽子的一流高手,只见妈妈把浸泡好的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就把苇叶变成了漏斗形,再倒上米,把三四个枣填在米里,再撒上一层米,把盖盖上,三缠两绕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缭乱,我惊羡不已。我不甘心,于是决定自己也包一个大粽子。
我开始包粽子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也成了一个漏斗,我不禁暗暗得意,觉得自己有包粽子的天赋,没想到自己没注意,漏斗下面有一个洞,往里装米时,“哗”米全从下面的洞里漏了出来。妈妈笑着说:“真是一个大漏斗啊!”我不甘心,做不好,再来。我再一次把苇叶折成漏斗形,。“呀”!不行,下面是不漏了,可上面连一棵枣也放不进去了。这回我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终于把苇叶做成了一个让人满意的漏斗形了,接下来我往漏斗里放米,再把枣填进去,又撒上一层米,,该盖盖了,我把盖子往前一绷,这次挺顺利的,可盖上盖之后,我发现米少了,我想加米,可是没加好,又多出来了。这时我小心翼翼的把多出来的米倒了,然后出出一根马莲,一圈一圈的绕上,最后打结了,两只手不够用,我忙的忘了手还要扶着粽子,两支手都用在了系绳上,差点米都撒出来了,幸亏我眼疾手快,又扶住了粽子,最后我在牙的帮助下终于把结系上了。慢慢地我也越抱越娴熟。
我学会了包粽子,也体验到了劳动中无穷无尽的快乐!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七
端午节,外婆说好了教我包粽子。
一大早,我踏进了外婆家的大门,就看见晾在水槽边上的褐色的粽叶。我跑进房间放下书包,就去找外婆。
外婆已经开工了。先开始淘米,这米又细又长,洗干净后外婆还加了好多的碱水。外婆一边搅拌一边告诉我说:“碱水在粽子里能发挥吸收水分的作用,产生良好的黏弹性。碱水量要适中,不能太少,放少了粽子则会色淡而无味,形似散沙。当也不能太多,多了就会发涩。”接着就是洗红枣、切肉。一切准备就绪,外婆开始包了。我站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着,外婆先挑了一片又宽又长的粽叶,减去根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转了一圈,就卷成了一个喇叭形,再用小勺子舀了几勺的米倒进“喇叭”里,然后放上几颗红枣,继而又添上一些米,把红枣盖住,然后把边沿往里卷的粽叶慢慢展开,再把喇叭口上一截粽叶往下“盖”,用力一压,多余的粽叶顺手一倒。就算基本包好了。最后一步了,就是绑绳子,这也是包粽子最关键的一步。外婆紧握粽子,牙齿咬着绳子的一头,再用手缠绕,最后一绑,大功告成。一个漂亮的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呈现在我面前。我好奇地将它拎起来在半空中晃来晃去,结结实实一点也不会散架。外婆熟练的动作让我看得目瞪口呆,我外婆太棒了,我对她简直佩服地五体投地。
我实在忍不住了,抓起粽叶,学着外婆有模有样地做起来,细细回想着外婆的动作要领,卷小喇叭——装米——盖下去——绑绳子。哇……散架了,撒了一桌子米。第一个以失败而告终。第二个、第三个…渐渐地我终于包了一个稍微像样的粽子了。
明年的端午节我还要卷土重来。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八
对于初中生来说,你知道在端午节的时候,为什么要包粽子吗?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包粽子初中。
作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喂,宝贝起床了!”随着爸爸的呼喊我下了楼。下来一看,餐桌上有两个粽子。记得小时候妈妈告诉我,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屈原投江身亡,当时人们非常伤心,所以把粽子扔下江去,以免鱼虾伤害了屈原的尸体。想到这里,我感到有点儿惊讶,原来粽子还有这样重大的意义呢!人们是怎样包粽子的呢?我打开了电脑,上网搜集了资料。人们是把竹叶切成两半,把糯米、红枣或豆沙包在竹叶里,然后用彩带缠上,放入锅里蒸。一个个粽子就是这样诞生的。
我想做一个实验,于是拿来了糯米、红枣、竹叶、五彩线,按照网上的要求把所有的材料准备齐全。我把竹叶围成了圆锥的形状,把粽子馅儿填到了里面,然后折叠竹叶,真的包成了三角形的粽子,我拿五彩线把粽子捆结实。大功告成了!我包了一个又一个,包完后,我把粽子拿到锅上蒸了20分钟。打开锅一看,粽子懒洋洋的躺在锅中呢!我把竹叶剥开黄灿灿的糯米闪闪发光哩!一个大红枣在中央微笑,如同一个可爱的姑娘似的。我用舌头舔了舔,甜中带着香味,真让我垂涎三次啊!一口咬下去,软软的、润润的、滑滑的、甜甜的,真是回味无穷啊!刚才只顾着包粽子了,把餐桌上的两个粽子忘记了,瞧!它们还等着我品尝呢!我张大口,塞进了嘴里,香甜的味道一直在我的嘴里荡漾。
今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不光是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还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我盼望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星期四是端午节,我妈妈早早的起来了。她把红枣和大米泡在了水里,然后又拿来了竹叶。这时我醒了,我看见妈妈在包粽子,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和您一起包粽子吗?”妈妈说:“可以,不过你得把手洗干净。”听了妈妈的话,我就去洗手了。洗完手,我就开始学包粽子。我学着妈妈把竹叶卷成了一个圆锥形,先把一颗红枣放进去,然后再放点米,我让妈妈帮我包好,我再用五丝线把粽子捆好,这样连续做了很多,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箅子上蒸,过了一段时间,香喷喷、热腾腾的粽子熟了。
我们开始吃粽子了,咬一口,可好吃了!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九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奶奶学包粽子。奶奶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奶奶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奶奶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奶奶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奶奶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精选范文:学习如何包粽子。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十
听说明天要举行,我们都很高兴,蹦蹦跳跳的。当然,我也做好了的准备。可是我还不会呀!哎——!有了!在放学的路上我问妈妈粽子是怎样包的,妈妈就将的材料和怎样的要领大概意思给说了一遍,我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高兴的来到了学校。我打开书包,那出糯米,在拿出粽叶,粽针、花生米、水、线……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说:“我们现在开始,不会的可以和我学。”说完,就走到唐子豪的面前。拿起四片粽叶,左手抓住粽叶的中心,右手抓住粽叶最粗糙的一头,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筒,老师说;“这里的顶端一定要尖。”后来,老师在用手托者粽叶,在里面放米,馅,在从上往下一盖,在按顺序转动,大约留下个四厘米的时候,在拿粽针向粽叶前面扎过去,在穿过粽针前面的孔,大约留一半下来,在从下一拉。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你们别看粽子这么小,可包它的时候,是很麻烦的哦!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十一
我到外公家玩。当我做完作业后,只看到妈妈正在。我对妈妈请求:“我可以一起报粽子吗?"妈妈笑笑说:“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试试看。”于是我开始仔细地观察妈妈。
妈妈首先把四片粽叶叠成宽约5厘米,将一段和中心重叠,就像一个小漏斗,然后装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与小漏斗重叠起来,在露出的一个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结实。最后用一根针把粽叶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紧,这样一个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样以后就可以帮妈妈的忙了。
名师点评:
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自己跟妈妈学习的.趣事,文章选材很好,叙述也很生动,展现出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美,也让读者掌握了粽子的包法。
文章的条理性也很好,起因、经过依次叙述,结尾小作者再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这样读者阅读起来就可以一目了然了。而且全文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啦!小作者不仅要学会帮助妈妈,还要学很多的知识,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这是对妈妈最好的回报啦!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十二
今日是端午节,我和老妈一起。
昨天晚上,老妈已经把竹叶和糯米泡在了水里,早上,老妈把这些材料捞出来准备好了。开始了,老妈先把竹叶卷成圆锥形,下面的尖一定不能留半点空隙。一开始我很着急,可后来我认真做,终于卷得合格了。再往圆锥里放少许糯米,用筷子用力往下戳,接着选择你自己喜欢吃的红枣、花生、咸肉、豆沙……放入其中。然后再放上一些糯米,也是要把米填紧,把它包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都能,最后用线捆绑结实才行,要不然就会煮成一锅糯米粥了。
老妈把粽子放到锅里煮了接近一个钟头,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我们全家品尝着我们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喜欢这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十三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不用问,肯定都知道,端午节每家每户都要。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儿们吃屈原的尸体,就扔到江里,让鱼儿们吃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今天上午,我先和爷爷准备好了箬竹、红豆和糯米,我们把箬竹放在盆里,在盆里放满水,把箬竹浸泡干净。接着,又把红豆和糯米放在一个淘米盆里,把红豆和糯米用水冲洗干净后,把水倒掉,放在太阳底下,把它们晒干。
到了下午,准备开始了,我和爷爷把箬竹、红豆和糯米全部放在桌子上。爷爷又去拿了一把较大的勺子,准备等会舀红豆和糯米时用。
开始做啦!爷爷一步一步教我,他做一步,我做一步。爷爷告诉我首先要拿两张箬竹,用两张箬竹包的粽子会更加结实。接下来,爷爷告诉我如何做好造型,形状需要做成一个漏斗锥形。下来要放红豆和糯米了,爷爷说要用勺子舀3-4勺。爷爷拿着箬竹,我用勺子舀馅放进箬竹里。馅要装满了,爷爷又教我大拇指和食指要放在粽子两侧,将多来来的箬竹往下翻,盖住放馅的位置。最后拿两根细线,用牙咬住一端,将另一端绕粽子裹几圈,再打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我开始时包得四不像,到后来通过爷爷的指导,包得越来越像样,越来越成型。
这次可真有趣。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还知道了是一门很好的手工艺术。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十四
五月五过端午,家家户户来包粽子。我要写的传统文化是包粽子,因为我喜欢吃粽子,我真想看看粽子是怎样做出来的——包出来的。
每当五月五日过端午节的时候,很多很多人都会来包粽子,因为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上次那时候,人民会举行包粽子大赛和吃粽子大赛,包粽子的人必须手非常光滑,包粽子必须要快不然就得不到冠亚军了,吃粽子的人不能慢慢的吃必需得吃得很快,搅得很快,大口大口的吃,才能得到冠亚军。开始比赛包粽子了大家不停地包着粽子,都想拿冠亚军,他们的手不停地抱着粽子,连手已经累的不行了还继续包粽子,看来他们真的都很想拿冠军,都想着:我不能输给别人,只要自己加油加油再加油,就能得到冠军了。吃粽子的也大口大口地吃着香甜的粽子,最后好像有一个在1分零几秒吃掉了两个大粽子的人,他得了冠军。人民都向他学习,想他教人民包粽子,那个人也毫无保留的把怎么样得冠军的方法告诉了这些人。
我和妈妈先去超市里买粽叶,我们买的粽叶是绿色的,而且很大,我们把粽叶带回家,然后开始包粽子了,我和妈妈把糯米放进粽叶里鸡肉香菇还有鹌鹑蛋都放到糯米里,然后用粽叶把糯米包起来,再拿点绳子捆住,把它放到水开了的锅里,煮很久,就行了,香喷喷的粽子气味飘到了妈妈那里,妈妈说:“啊真香呀,我估计粽子已经煮好了,我们快去拿粽子吧。”“好的,我们得快点吃完粽子,趁粽子还没有凉赶快把它吃完。”我高兴地说。我们把香喷喷的`粽子拿出来,“啊,真香呀,快点吃吧。”我说。我们拿来筷子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吃完了,就睡觉了。
这次的端午节实在是太美好了,吃到了我和妈妈亲手做的鸡肉粽子。我们做的粽子实在是太美味了,想起来都流口水,真好吃的粽子呀,希望下一次再做一次这样好吃的粽子。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十五
星期六下午,我学完棋回家,看见妈妈在。我情不自禁地就去看了起来。
的细节非常复杂。首先要把米淘好,放在一个盆里。再把新鲜的粽叶刷一刷,把刷好的粽叶排列在手上,再把淘好的米放上,把蜜枣放在中间,然后把粽叶整齐地合上,最后用线把粽子捆起来,这就大功告成了!
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虽然到了八点钟我们才吃上,但味道还是不错的。虽然我知道了怎样,但是,我还是没有亲自动手包一个,真可惜!我想:下次的时候,我一定要亲自动手包一个粽子。
初中包粽子(优质16篇)篇十六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古代人民扔进河里,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了屈原的身体,继而相传,便成了中国端午节的一项风俗传统。
我特别喜欢吃粽子,北方的粽子和南方的'粽子各有不同,南方有的用肉最馅,是咸口的。北方呢喜欢用枣就馅,是甜的。今天我陪着姥姥,老人家总是喜欢自己动人做这些东西,说自己做的比买来的要干净好吃还实惠。姥姥把泡好的江米搬到厨房,还有粽子外面的叶子。滑滑的江米握在手中,真的很好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外面叶子有没有扎好,江米放的多少,一开始动手还有好几个都忘记放大枣了。姥姥说,我只要用心学就是好样的。
包好的粽子就可以上锅蒸,我感觉蒸汽中都透着粽子的香味。三十分钟后,姥姥把蒸好的粽子拿出来给我尝,把白糖倒到碗里沾着吃,真好吃。可能是粽子本身就是一个美食,或许是因为自己动手才会觉得更加好吃。东西就是这样,通过自己劳动得来的总会觉得比随便得来的要好的多的多。
我爱上了,因为它的美味,因为它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