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掌握好教案编写的要点和技巧,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至关重要。
最新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精选12篇)篇一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交互过程,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实践或模拟训练开辟一条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本次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际自主权和自由度,为此本课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让学生在“演中说”、“说中创”,初步学习推销物品与购物讲价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与生活技能,最终提高学生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要求。
1.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四、课前准备i。
1.把教室布置成小小展厅。
2.教师准备一个多功能铅笔盒。
3.学生自备图书、玩具、价格牌、自制纸币。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展开话题。
1.开门见山,引生入境。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板书:卖物详细介绍,演示试用,热情有礼)。
[片断实录1]。
生1:您应该具体介绍这个文具盒到底有哪些功能,还可以操作一下。
生2:我觉得应该先说说文具盒漂亮的外观,这样也可以吸引人购买。
生3:老师说的时候还要说普通话,这样所有人听懂了才能买呀。
生4:还有对人介绍时要有礼貌,不能凶,不能把人家吓跑了。
师述:同学们的主意不错,下面我就按照大家说的来推销一下我的铅笔盒。
2.因势利导,指导购物。
听了老师的推销,你们想拥有这样一个美观大方、使用方便的铅笔盒吗?我这个原价28元,但今天不少热心同学教了我推销方法,就优惠点,26元怎么样,想买的同学请举手。
(二)联系生活,获取经验。
1.联系生活。
2.学生发言,介绍经验,教师概括提炼。(板书:买物摸清情况,想好底价,语言文明)。
3.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用这些方法在展览会上进行自由买卖,好吗?
(三)自由买卖。模拟训练。
1.在买卖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买卖的注意事项,指名说。
2.同学们让我们开始面对面地进行交易,等一会儿老师再请你们到台上来表演,谁演得最好,老师的多功能铅笔盒就做为奖品送给他!
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边演边评.锻琼能力。
1.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请其他同学当评委。
2.学生分组上台表演,教师相机点拨。
[片断实录2]。
卖主:小朋友,买书吗?这可是最新上市的畅销书呀,多有趣啊!
买主:真的,多少钱一本?
卖主:很便宜的,15元钱。(面带笑容)。
买主:啊,挺贵的。给打个折,行吗?
卖主:小朋友,你这就不懂了。你靠近。
点,这书内容好、包装美,已经不算贵了。
买主:(拿过来一看)呀,你看,都卷角了,这还叫最新吗?人常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你看看你的书,还没有那个摊子上卖的好呢。(一本正经,还装着来回走动着)。
卖主:要不,你到那边去买吧。(用手指着那个方向)。
买主:去就去。(装着要走)。
卖主:好了,好了,不说了,打个九五折卖给你。
买主:八五折,卖不卖?
卖主:看你这么想买,九折吧。
买主:不行,你不诚心想卖就算了。
卖主:好吧。(买主付款,成交)。
3.学生点评优点及不足,教师应提醒其他同学学习和借鉴,对点评的学生及时表扬,提高学生听说的积极性。
4.刚才他们用了哪些方法呢?你还知道其他方法吗?
(五)布置作业。课外实践。
总结:我们在学习中不光要学到文化知识,还要学会生存的本领,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请同学们到市场进行实地购物一次,能够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争取花最少的钱买到自己喜爱的商品,并把过程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交际中积累了经验,培养了能力,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言实践能力。同时在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学生观。学生是口语交际的主体,更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本课各个环节的展开都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构建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过程,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得到了和谐发展。
最新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精选12篇)篇二
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2、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
1、老师准备一个带商标纸的茶叶桶、剪刀、小黑板或课件。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体实物、剪刀、线绳等。
1、谜语导入引出圆柱。上下一样粗,放倒一推骨碌碌。(板书:圆柱)。
2、(课件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师:上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指名说)。
1、认识圆柱。
拿起你的圆柱,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圆柱有多少个面?再用手摸一摸,这些面有什么特点?也可以在桌上轻轻地滚一滚。
(1)学生观察,并用手摸表面、滚一滚。
(2)集体交流。好了,放好你的圆柱。你观察到圆柱有哪些特征?(指名说)。
预设:
1、我发现了圆柱有三个面。(师:用手指一指都有哪三个面)。
2、我发现了圆柱的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师:同意吗?那你们怎么知道这两个圆完全相同呢?有没有办法验证一下?(指名说)教师总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并板书:2个底面相等)。
3、我发现了圆柱还有一个面,(师:这个面有什么特点?和上下两个底面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并板书:曲面)。
4、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认真,那我们回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高),那圆柱有高吗?(有)谁来用手指一指或者用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圆柱的高?(指名说)。
那你们认为一个圆柱有多少条高?(无数条)而且它们的长度怎么能样?(相等)。
最新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精选12篇)篇三
1)人心齐,泰山移。
2)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3)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4)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5)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6)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10)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2)使心用心,反害自身。
1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14)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1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8)知过不难改过难,言善不难行善难。
19)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20)贪图小利,难成大事。
最新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精选12篇)篇四
1、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并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2、练习书写呈三角形的字,注意上紧下松的要点。
3、背诵八个成语和古今贤文。
4、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5、学写毛笔字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用字词句第一题。
1、审题。
(1)学生自由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师生明确题意。
2、让学生默读小故事,并请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试着读读没有加标点的短文,然后交流读没有标点文章的感受。
4、出示一首标点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略,可以加上省略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5、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儿歌,回顾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6、师生小结加标点的方法:先给文章断句,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停顿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7、学生按照方法逐段给短文加上标点。
8、学生自由读读加上了标点的故事,感受语气,集体交流如何加标点。
9、练习读出感情,齐读小故事。
10、学生谈读了故事的启发、收获。
二学用字词句第二题。
1、出示三个字:未、允、夹。学生读字,观察字型。
2、学生说说三个字的共同之处。(独体子,外形上呈三角形。)。
3、观察例字,发现这类汉字的书写要点上紧下松。
4、教师范写:夹。
5、学生描红、临帖,感受书写的技巧。教师巡视指导。
6、反馈:同座互相欣赏书写成果。互评和自评相结合。
7、再找找这种字型的其它字,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成语。
1、学生自由认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或问老师。
2、检查成语的读音。重点指导读准:妄、蠢、厉。
3、集体交流,弄懂成语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原有经验或查词典谈自己的理解。)。
(1)坐观成败:指对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的态度。
(2)按兵不动:是军队暂时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3)轻举妄动:妄,盲目。指不经过慎重考虑,盲目行动。
(4)操之过急:办事过于急躁。
4、学生再次认真读成语歌,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每排两个成语意思相近,可以连用;每行后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动;成语的意思都和打仗有关;有些成语出自历史典故。)。
5、练习背诵。
(1)根据以上发现,自己练习背诵。(边记边想)。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集体背。
6、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其他关于战争的成语,扩充积累。
二读读背背古今贤文。
1、回忆已经背诵过的古今贤文,集体背诵。
2、学生自由读古今贤文,扫清字词障碍。
3、逐句交流、理解,获得启示。
(1)小组学习:在小组里,每人读一句,说说理解,互相补充。
(2)指名读自己能读懂的句子,说感受,再齐读。
(3)反复读,加深理解。
(4)说说这些句子都是写什么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4、练习背诵开展背诵竞赛。
第三课时。
一想想做做。
1、复习古今贤文《环保篇》,学生齐背。
2、由环保的话题引入新课:学生谈谈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及其重要性。
3、了解表格要求。
(1)学生认真看看所需填写的表格,弄清要填的内容。
(2)根据内容讨论: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查工作。
(3)分小组,明确分工及注意事项,合作完成调查任务。
4、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进行调查,作好记录。
5、集体交流,各自汇报调查结果。(汇报时,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落叶树及落叶树的种类;什么是常青树及其种类。)。
6、讨论:结合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可以引导学生从花草树木的`种类及种植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7、将建议可行化:小组合作,会画的,会写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可行的校园绿化建议。8、评选最佳建议。(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第四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毛笔字的重点是写好两个笔画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2、指导。
(1)指导学生仔细读帖,分析风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讲解要领边示范书写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3、练习。
学生临摹,教师巡视,特别注意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并及时帮助。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最新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精选12篇)篇五
二、教学目标:
1、熟记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出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乐于交流,合作的意识。
3、培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放大镜和一块手表。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角的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题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习题2。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怎样判断。
3、完成习题3: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仪出示答案。
4、指导学生完成习题4:收集学生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口述方法。
5、指导完成习题5。
(1)观察3:00与9:00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角是否一样大。
(2)分组拨一拨,找出哪两个时刻时针、分针所成的角是一样大,并把角的名称写下来。
(3)发现什么规律,两个时刻相加正好是12。
6、完成习题6、7。
(三)全课总结。
最新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精选12篇)篇六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照样子填空。
4、重新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
7、口语交际: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
8、学写毛笔字。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要求学生仔细琢磨每个字的运笔。
(4)教师强调字与字之间的'排列要大小适宜、疏密有致。
(5)引导学生回顾描红的要求。
3、练习。
(1)学习练习描红,要求每个笔画要一笔描成,描红时注意每个字的运笔。
(2)教师作巡回指导。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3)要注意学生在写字时的姿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学生说一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先画出错字,再写正确的字)。
2、指导。
(1)指名学生读第一个句子。
(2)要求学生从第一个句子中找出用错的词、并想出正确的字。(坐与座、只与枝)。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面一个句子。(虑与虚、专与钻、祥与洋、会与打、棵与颗、废与费)。
(4)引导学生边读边比较同音字与形近字。
3、练习。
(1)指名学生上黑板做,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此题。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1)检查学生完成此题的情况。
(2)表扬做得正确、招写工整的同学。
5、课堂作业。
组词。
坐只()虑()专()。
座()枝()虚()钻()。
祥()会()棵()废()。
洋()汇()颗()费()。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学生认读题目。
(2)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例子:一(只)小鸟。
(3)用小黑板出示题h,分小组讨沦,引导学生看清量词后而。
的中心词语,再选择用合适的量词,
3、练习。
(1)学生分组口头练习。
(2)指名学生说。
正确的答案是:
一(支)粉笔一(辆)卡车一(首)好歌。
一(个)故事一(面)旗帜一(部)电影。
一(顶)帽子一(副)眼镜一(台)电脑。
(3)学生在书上完成此题。
(4)写好此题的学生可以多读几遍。
四、反馈:
全班齐读。
五、课堂作业。
填写合适的量词。
一()布一()衣服一()灯一()鞋。
一()围一()水一()牛一()高楼。
最新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精选12篇)篇七
修改句子:
一、词语重复。
1、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2、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红伞回家。
3、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4、我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做完了。
5、他首先第一个举手发言。
6、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春游的好消息。
7、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8、满山遍野到处开满了花。
9、弟弟拿着一束漂亮、美丽的鲜花。
10、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这次会议。
二、成分残缺。
1、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2、老师和我去医院看望。
3、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4、品品从小养成了讲卫生。
5、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6、我们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
7、艰难地向高峰攀登。
8、小朋友都应该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9、在第二_届运动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
10、只有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最新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精选12篇)篇八
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3、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1)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象而感到迷乱。()。
(2)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3)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4、第五自然段,作者写了菊花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用____画出描写菊花色彩各异,五颜六色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菊花千姿百态的句子。
6、你喜欢花城吗?为什么?
最新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精选12篇)篇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位名叫聪聪的小朋友,搞创造发明的事。他在生活中遇到种种麻烦事情以后积极思考,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发明了一种万能胶水,可惜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告诉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从而自觉实践,大胆创新;二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课文学习的重点是理解聪聪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和他是怎样做的。
1.课文的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阅读理解。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将课文多读几遍,了解聪聪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和他是怎样做的。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聪聪发明的万能胶水为什么暂时无法使用,他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突破理解的难点。
2.课文中的一些句子对理解全文至关重要,需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
以上围绕三个句子所提出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谈得合理都应该给予鼓励。
3.朗读时,要注意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聪聪的心情变化。课文的前半部分,聪聪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麻烦事情并引起他的思考,要读出他担心、好奇、盼望的语气;他决定发明一种万能胶水以及研究、实验的经过,要读出他充满自信的心情;在宣布发明结果而又无法演示时,要读出焦急、生气、无奈但又无比佩服的语气。
4.课后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更多的发明创造的故事或尝试开展某种发明创造活动。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省略
最新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精选12篇)篇十
《心中那盏灯》是篇对童年往事回忆的文章。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针对父亲为作者做一个冰灯这过程,把握课文的内涵,通过洞析人物的刻画,来展现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重点把握好课文的第二部分,针对文中所刻画的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学习中,理解字里行间所充满的浓浓的亲情,感悟父爱的温暖。
我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在第二部分内容中,自行对父亲做灯过程中,所出现一些动作词,做出记号,(分别是:“托、打磨、擦、捂、扭、掖”。)让学生同桌交流、小组讨论,揣磨这些动词,来体会父亲做冰灯所忍受的寒冷及把儿子的冷暖挂在心上的言行举止中。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父子间的对话,从这些简单朴素的对话中,父子间的亲情跃然纸上,怜爱之情溢于言表。体会父子间浓浓亲情。
课文在人物表情描述中,最突出表现是用“尴尬”这个词。既反映了父亲想做玻璃灯笼而又没有玻璃的无奈,又流露无法满足孩子想要玻璃灯那种美好愿望时的歉疚。这种表情描述,达到了极致。通过让学生查字典体会“尴尬”这个词,来理解父亲这时复杂的心情。
通过以上的教学处理,师生达到了与作者感情间的共鸣,犹如耳听父亲关心之语;
目及父亲冻红之手;身感父亲冰凉之躯。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感动,真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新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精选12篇)篇十一
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具学具:绘画用具、剪纸用具等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
2、新授:
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2)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
(3)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 自由想象,进行课堂练习。
师: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
四、小结:
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五、收拾整理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复习知识:什么是重复?
2、检查作业,指出一些作业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欣赏、评价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这一课属于设计基础课,我采用直观式、对比式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繁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本课作业中,为避免学生全部选用单一的黑色,我鼓励学生重复的形内填色时可以选用1~3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再通过简单的示范,学生的设计新颖而精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色彩的强烈对比使形的重复这项单调的作业变的丰富多彩,重复的规律给人的视觉效果更强烈。
本课教学内容充实,节奏紧凑,但课堂绘画时间略显紧张,学生创作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尝试把更多的学习主动性交给学生。
最新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精选12篇)篇十二
16、一台vcd要238元,一台扫描仪要458元,爸爸带了800元钱。够不够?
17、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
(1)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斤?(2)还剩多少斤?
19、要给一幅长30厘米,宽26厘米的画做画框。画框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22、有学生31人,老师2人。每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
25、原来有30个同学,又走来15个。这些同学5人排一行,可以排几行?
26、用一根36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8、一根绳子的5倍是45米,一根铁丝是这根绳子的7倍。这根铁丝长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