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能够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清清溪水弯弯流(汇总12篇)篇一
3教育孩子们能知错就改。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能分角色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加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毁掉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
水变黄。
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交流收集的“环保”信息,老师相继诱导、点评,为学好本课做准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做好预习的准备工作。
4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出示多媒体课件)。
2师:孩子们,你们想学这个有趣的故事吗?(生:想!)。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0课----《清清的溪水》所要讲的故事。请大家翻开书129页,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把生字组成的词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师: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把刚才勾画的词语教教大家。(生:念一个,老师操作电脑出现一个,其余的孩子跟着读)嗯,孩子们读的不错,不过这几个字请注意--澡、载、泥(一个一个出示在屏幕上)好,我们一起再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一)精读、细读课文。
师:在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呢?(生:大象、小兔……)你为什么喜欢它呢?(生:因为……)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这戏小动物,那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读时注意:小兔、大象、野猪每次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先自己一边读一本体会,再在小组里交流。(通过多媒体出示要求)。
1师:小兔说了些什么呢?谁来读读小兔说的第1句话?(生:小兔跑过去,大声喊……)你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你为什么要这样读?(生:……)嗯,说得对!孩子们,大声喊该怎么读呀?(生:……)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2接着谁来读读小兔说的第2句话?(生:……)孩子们,小兔为什么感到气愤呢?(生:……)对,那么读这句话该怎么读呢?(生:……)真好!大家也学着读读!
3师:小兔还说了什么呢?(生:……)孩子们你们认为该怎样读呢?(生:……)说得真好!谁来示范一下?(生:……)不错,大家一起来一次!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呢?(生:溪水变黄的原因)师板书:。
清----变-----浊。
(拔树)。
4师:那大象和野猪又是怎样说的?(生:……还没有分出胜负呢。)“胜负”该如何解释呢?(生:……)说得很好,它们还说了什么呢?(生:……)不解是什么意思?读这句话该怎么读?(生:读出疑问的语气来)对,大家一起来试试!
师:听了小兔的话后大象和野猪信了吗?(生:……)那它们是怎么做的?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它们通过实践知道自己错了,那它们是怎么改的呢?(出示。
多媒体课件)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请大家齐读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
(二)讨论。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小朋友说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并明白了溪水变黄的原因。那到底树木与小溪有什么关系?现在大家分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生:……)师板书:。
清----变----黄----变---清。
(拔树)(种树)。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表演课本剧。
过渡:孩子读得真好!你们愿意把这个故事表演给来听课的老师看吗?(生:愿意!)真勇敢!那先在组里练习.。
生上台来表演。
四、总结。
作者邮箱:
清清溪水弯弯流(汇总12篇)篇二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全文十一个自然段,按照“溪水变黄-变黄的原因-溪水变清”分为三部分:一场雨过后,小兔发现溪突然变黄,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谁有力气,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大象和野猪知错就改,重新把树栽好,溪水又变清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毁掉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变浑。要使溪水变清,就要多栽树。
引导学生收集“环保”信息材料。如:长江、黄河、水土流失资料;林木遭到破坏的资料等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培强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
1、结合课文的动画材料;
2、小象、小猪、小兔头饰;
3、课文录音带。
教法运用:情景教学愉快教学。
学法选择:读-思-说-议。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读文学词、学字(略)。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出示课题。
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溪水,可是有一天,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清清的溪水》(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溪水为什么会变黄呢?(带着问题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读课文1、2自然段。
这两自然段写什么?(写一场雨过后,小溪突然变黄了)。
2、小溪为什么会变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9自然段)。
a、出示动画片理解文意,大象和小猪拔树。
b、指导朗读。
c、分角色朗读。
d、理解“胜负”、“不理”词语的意思。
e、理解:拔掉树木,小溪为什么会变黄呢?
(学生自己发言、讨论、归纳)。
3、学生齐读10-11自然段。
示幻灯,请同学们溪水双变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大象和野猪又重新栽好树了)。
四、表演课文延伸文意。
1、三名学生分别戴上小白兔、小象、小猪头饰表演文意。
2、你喜欢谁?为什么?
板书:
树林小溪。
拔黄。
栽清。
清清溪水弯弯流(汇总12篇)篇三
讲到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时,我适时地屏显环境灾难图,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深恶痛绝,并产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愿望,思想教育效果很佳。另外,对于生字的学习我采用多种形式,本节课我用摘果子的方法,让学生把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摘了果子留下小树和小溪,又自然地引出课题。在板书设计上,文字与贴图相结合,冲击学生视觉,使课文重点突出,主题鲜明。而且小树可以随教师讲解而变换(贴成横的表示小树被拔起,贴成正的表示被栽上),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读多悟,深入教材,与文本对话,达到朗读感悟与点拨指导的统一。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带问题读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清清溪水弯弯流(汇总12篇)篇四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大象、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变清了的事。课文浅显易懂,语言风趣生动,学生们都很喜欢,通过朗读,很快就理解课文内容,只是课文中的生字很多,有些句子很长,很难读通,因此在本课识字教学中我采取各种方式,感觉效果很好。
先用黑板展示课文中的14个生字。引导学生们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可以选一个“小老师”,“小老师”负责教大家认识这些生字,还要会组词和说句子。接着在班级中选拔几个“小老”上台教大家学习生字。
先是全班举行“翻波浪”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接着实行开火车认读,全班各个小组都要参与,最后开展“我来指,你来猜”的游戏,同学们兴趣盎然,学习的热情高涨,每个同学都掌握了这些生字。
老师用小黑板展示课文中的`好句子,让学生们读读,感悟句子的美。
清清溪水弯弯流(汇总12篇)篇五
在这次校级优质课大赛中,我执教了《清清的溪水》一课,一堂课下来,总会有些收获,也会有一些不足,课下,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觉得收获的地方是:
刚上课,我就用好听的儿歌配上生动的`画面,导入新课,师生一起载歌载舞,引出三个小动物:小兔、大象和棕熊,课间也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头饰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学生乐于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制作了丰富的奖品,时刻吸引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使整节课下来课程环节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在浓浓的状态。
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课上,我反复指导学生读重点句,圈字词,学生相当配合,回答问题准确。李爽同学读课文声音洪亮、有感情,我及时表扬了她,并鼓励全班同学向她学习。叶河方、周帅、和杨翔三位同学表演课本剧精彩,引来台下小观众的阵阵掌声,我也及时表扬了他们。
我想:除了用亲切和蔼的教态,生动、形象、富有鼓励性语言去亲近孩子,激发孩子的表现欲外,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是生动的主体,用足够的魅力去感化学生,这也是一种无声的爱。
另外,我认为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课上我应该多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合理安排时间。所以,我觉得以后我要加强自身锻炼,加倍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清清溪水弯弯流(汇总12篇)篇六
又是一个闷热的傍晚,我和爸爸匆匆吃完晚饭,逃似的离开餐厅来到阳台。我坐在摇椅上,左顾右盼,期望有一丝的凉风能带走我心头的烦躁,但不远处的桦树梢纹丝不动,只觉得满天都是刮躁的蝉声。我摆头问道:“爸爸,像这样夏天的傍晚,你们小时候一般会做什么?”“我们小时候啊……。”爸爸抬头望着天边那火红的晚霞,似乎瞬间沉浸在儿时的回忆中。
“我们小时候一般会在这个点去村边的小溪里去游泳。”爸爸缓缓地说道,“以前的溪水可真清澈,就着月光,你都能看到水底铺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翠绿的水草随波逐流似地跳舞,成群的鱼虾无忧无虑地戏耍。”爸爸停顿了下,接着道:“那时,我们渴了就直接喝溪水。寻常百姓都会用溪水淘米洗菜,家境稍好的会在院子里打口水井。你可知道用井水冰镇过的西瓜有多美味啊!”
听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哇!”我心想:爸爸说的一切好像只存在我的梦里啊。在我的记忆中,我也曾数次到过爸爸所说的那条小溪。举目四顾,那溪边尽是白一堆黑一堆的垃圾,微风吹过,还夹带着丝丝的腥臭。那浑浊的溪水下应该都是发黑的淤泥,撒网下去,估计也只能捞上来一只旧鞋或几块碎玻璃了。水井,我在村里倒是看到过几口,但基本都如风烛残年的老人的眼眶,干枯而了无生机了。
“不过,这两年好多了。”爸爸的声音再次响起。是的,听长辈们说,现在人们已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在花大力气整治了。我们这里所有的河流都实行河长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和净化。今年暑假,我再次到了那溪边。狭窄的河道变宽了,漂浮的垃圾不见了,溪边还加装了刻有花鸟鱼虫的仿古栏杆,两旁的绿荫下多了许多茶余饭后前来散步、锻炼的人们,一眼望去,尽是勃勃生机。
起风了,我惬意地靠在摇椅上,似乎明白了,这清河治水行动又何尝不是我们人类的一场自我救赎呢?清理的是河道,净化的是溪水,但同时也是我们重新认识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过程。爸爸童年记忆中的溪水也一定会伴随我的童年!
清清溪水弯弯流(汇总12篇)篇七
第二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看懂图意,知道图中都有谁在干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二、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溪水由清变浑,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具准备:微机、.课件。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说说通过上节课对课文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提出上节课小组中没解决的问题。
学生提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写在黑板上,简单的问题当时解决,并选出中心问题小组中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
三、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班汇报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
清清溪水弯弯流(汇总12篇)篇八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衤”。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大象、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变清了的事。
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正确填写动词+名词的短语;能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还处于解决幼小衔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阶段。同时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识字和阅读目标,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还处于奠基阶段。
在本阶段,学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汉语拼音和一部分汉字,对阅读有了初步的兴趣。本文属童话,由于孩子对童话比较感兴趣,这篇课文有利于提高对孩子的阅读和识字兴趣。
1.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
2.并在诵读中有所领会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重视学生自主识字。
课件(大自然的美景、受到破坏后的大自然),动物的头饰,拼音词语卡片。
1、出示课件: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情感。
(师:你看到了什么呢?你有什么感想呢?
2导入课文。
师:是呀,我们的大自然美极了,不但有茂密的树林,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是一条条清清的'溪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大自然中的清清的溪水。谁会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出示会认字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检查认读。
(1)小组检查(抽读)。
(2)师生交流:开火车读(师边听边纠正)。
3、出示没标拼音的课文进行朗读。
(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几位学生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1、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况。
师:这些生字中,你会读哪个字,请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互、象、被、掉"四个字,学习新偏旁"衤"。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2)学生范写生字"俩、读、沿、朝"。引导学生在己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书写。
(3)学生书写,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多读课文,指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1、出字卡:检查记字情况。
2、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这儿个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幅图说的是什么?(交流)。
3、出示图1:课文是怎样写的?请自由读一读。
4、小组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3自然段。
6、小结。
7、学习第10、11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说得对极了。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了,它们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了,你们看……(出示动画课件)。
(2)指导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3)看了动画、读了课文,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呢?
出示课后第二题:。
例:挖(坑)。
栽()培()浇()。
1、自由读课文,感悟课文。
2、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3、分角色表演。
清清溪水弯弯流(汇总12篇)篇九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大象、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变清了的事。课文浅显易懂,语言风趣生动,学生们都很喜欢,通过朗读,很快就理解课文内容,只是课文中的生字很多,有些句子很长,很难读通,因此在本课识字教学中我采取各种方式,感觉效果很好。
1、我来当老师。
先用黑板展示课文中的14个生字。引导学生们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可以选一个“小老师”,“小老师”负责教大家认识这些生字,还要会组词和说句子。接着在班级中选拔几个“小老”上台教大家学习生字。
2、游戏识记。
先是全班举行“翻波浪”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接着实行开火车认读,全班各个小组都要参与,最后开展“我来指,你来猜”的游戏,同学们兴趣盎然,学习的热情高涨,每个同学都掌握了这些生字。
3、品读好句。
老师用小黑板展示课文中的好句子,让学生们读读,感悟句子的美。
清清溪水弯弯流(汇总12篇)篇十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全文十一个自然段,按照溪水变黄-变黄的原因-溪水变清分为三部分:一场雨过后,小兔发现溪突然变黄,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賽谁有力气,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大象和野猪知错就改,重新把树栽好,溪水又变清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毁掉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变浑。要使溪水变清,就要多栽树。
引导学生收集环保信息材料。如:长江、黄河、水土流失资料;林木遭到破坏的资料等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培强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
1、结合课文的.动画材料;
2、小象、小猪、小兔头饰;
3、课文录音带。
教法运用:情景教学愉快教学。
学法选择:读-思-说-议。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读文学词、学字(略)。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出示课题。
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溪水,可是有一天,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清清的溪水》(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溪水为什么会变黄呢?(带着问题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读课文1、2自然段。
这两自然段写什么?(写一场雨过后,小溪突然变黄了)。
2、小溪为什么会变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9自然段)。
a、出示动画片理解文意,大象和小猪拔树。
b、指导朗读。
c、分角色朗读。
d、理解胜负、不理词语的意思。
e、理解:拔掉树木,小溪为什么会变黄呢?
(学生自己发言、讨论、归纳)。
3、学生齐读10-11自然段。
示幻灯,请同学们溪水双变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大象和野猪又重新栽好树了)。
四、表演课文延伸文意。
1、三名学生分别戴上小白兔、小象、小猪头饰表演文意。
2、你喜欢谁?为什么?
板书:
树林小溪。
拔黄。
栽清。
清清溪水弯弯流(汇总12篇)篇十一
每年的暑假我都会跟爸爸回乡下的老家,我特别喜欢老家的那条小溪,溪水很清,每次回去都要下水去玩,捉鱼捉虾,抓螃蟹,还可以游泳,可好玩了!
爸爸是出生在这里的,对小溪的情感更加深厚。听爸爸说在他小时候溪水很清,水量比现在要大得多,水里的鱼就更多了,每年村里会组织全村人在小溪里抓鱼。那时候村里会派人在小溪的上游倒入一大车石灰,石灰顺着溪水往下流,那些鱼啊虾啊就会晕过去,村里的男女老少拿着网兜开始捞鱼。爸爸说,那时候抓鱼真的很过瘾,有的鱼都不用网兜,直接捡捡就行了,虾也很多,全野生的,黑黑的,很大个,跟现在菜场里卖的虾差不多大。大的鲶鱼有5-6斤重,还有石斑鱼,汪刺鱼,螃蟹,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抓个一大桶。我听了真是羡慕啊!
“爸爸,那为什么现在没有那么多鱼了?”“现在人比以前多了,有几年大家都在忙着赚钱,忽略了生态环境,也没有禁渔,所以现在的鱼很少了。好在国家出台了相关农村建设的一些政策法规,像“五水共治”之类的,现在的小溪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听完爸爸的解释,再看看现在的农村,真的是有了很大的`变化。奶奶也跟我讲过,以前大家都把垃圾倒到小溪里,生活用水也往小溪里排,不断地在小溪里挖沙,破坏了河床。近两年村子里专门铺设了污水管道,家家户户的生活用水都通过管道流入污水处理池,不再往小溪里随便排放;生活垃圾也不往小溪里倒了,而是倒在垃圾桶里,再由专人拉到垃圾处理中转站;以前的农村,厕所是随便建的,所以走到哪里都是臭烘烘的,现在家家户户建起了小别墅,蹲坑改成了抽水马桶,还有专门的化粪池,再也不臭了;小溪边的村道围起了栏杆,村民进出更安全了;田野的外围建起了防洪堤,保护了农田;原先的水泥桥改建成了廊桥,一进村子就能看到,古色古香的,特别是在夏天,给大家增添了一处纳凉聚会的好去处。
农村越建越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老家的小溪会更清澈,鱼儿会越来越多,到那时我就可以跟小时候的爸爸一样去小溪捞鱼了!
清清溪水弯弯流(汇总12篇)篇十二
这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课文写了大象、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变清了的事。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并在诵读中有所领会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重视学生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习新偏旁衣字旁“衤”。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懂得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正确填写动词加名词的短语,并且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大自然的美景、受到破坏后的大自然)、动物的头饰、拼音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件引入,激情导趣。
1、出示课件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情感。
(师:你看到了什么呢?你有什么感想呢?)。
2、导入课文。
师:是呀,我们的大自然美极了,不但有茂密的树林、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一条条清清的溪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大自然中的清清的溪水。谁会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出示会认字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检查认读。
(1)小组检查(抽读)。
(2)师生交流:开火车读,师边听边纠正。
3、出示没标拼音的课文进行朗读。
(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几位学生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掌握的'情况。
师:这些生字中,你会读哪些字?请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互、象、被”三个字,学习新偏旁“衤”。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2)学生范写生字“俩、唱、洗、系”。引导学生在已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书写。
(3)学生书写,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语文实践活动(一字开花)。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多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一、复习引入。
1、出字卡:检查记字情况。
2、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这几个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幅图说的是什么。(交流)。
3、出示图1:课文是怎样写的?请自由读一读。
4、小组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3―9自然段。
6、小结。
7、学习第10、11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说得对极了。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了,它们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了,你们看……(出示动画课件)。
(2)指导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3)看了动画、读了课文,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呢?
三、深化练习,积累词汇。
出示课后第二题:
例:挖(坑)。
栽()培()浇()。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悟。
1、自由读课文,感悟课文。
2、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3、分角色表演。
五、师质疑并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读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把自己喜欢的抄写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