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在文字表达中展现出的独特思维和深入分析的成果,它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阅读优秀的作文,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感觉,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一
又是一年中秋到,跟往年一样,今年爸爸妈妈还是带我回山东老家过中秋,我是在苏州长大的,但我更喜欢回到老家过中秋节,因为这里是爸爸妈妈出生的地方,是他们的的“根”!这里才是我们真正的家。更何况这里还有我们一家三口牵挂的人---姥姥!我喜欢这种回家的感觉:这里的人热情大方、乐观开朗、心地善良!还有这里的美食与众不同!
进了村子,一路上的爸爸妈妈不停地跟好多伯伯审审叔叔阿姨停下聊天拉家长,好吧这不足500米的路硬是让我们走了近1个多小时!
下午正餐时间到了,这满满一桌子,看起来真叫一个壮观呀:除了我们吃的家常菜之外最显眼的要属“冻猪头肉”(是把整只猪头上的肉全部切下来,放上各种调料,然后把煮猪肉的特制汤跟肉搅拌在一起放在一个大盆里“冻”着,一个晚上就可以食用了)、“红烧节流鬼”(就是没脱壳的“知了”蛹)、“油炸蚂蚱”(就是田野里的“蝗虫”)、最后一个让你毛骨悚然“炒豆虫”!(就是黄豆上长的长长的大青虫!)。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有点不可思议了吧,是不是也跟我刚开始一样,听着就起一身鸡皮疙瘩?刚开始是打死我我也不敢吃的,不过后来止不住好奇心呀,尝了一个,别说,真是美味地不得了,以至于你都忘记了在吃虫子!
最后我们一家三口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村庄,这刚刚离开呢,我又期待着下个中秋的到来,因为我爱这里的人们,这里的人没有尔虞我诈;我爱他们的淳朴善良;我爱这里的一切一切!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二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给我讲: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全家团员的日子。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于是,我们决定晚上去奶奶家一起过中秋节,所以白天就没有安排去外面游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书店。
在书店里,我看了很多关于中秋节的书,我知道了: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拜月节。自古代就有了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这个习俗在很多地方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晚上,在奶奶家我们一起吃完团圆饭。我就和奶奶在院子里摆上了月饼、苹果、石榴、和奶奶自己做的花馍来祭拜月亮。奶奶说要先祭拜月亮,让月亮先吃,然后我才能吃月饼。我有些不高兴的说可是奶奶,我现在就很想吃月饼呢奶奶说:吃了祭拜过月亮的月饼会给我们带来福气我一听,心里想,既然等一会再吃就会让自己有福气,那我何必不再等等呢。然后奶奶就带我回房间去看中秋晚会。当我听到主持人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时,突然想起了我之前读到的一首诗: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我知道,这是一首中秋月圆夜望着月亮怀念远方的人的伤感的诗。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咱们明天带一些月饼,去看看姥姥姥爷吧。妈妈同意了。
今晚的中秋晚会主要是围绕与月亮有关的歌曲和舞蹈节目。突然,主持人说:下面的节目是《月亮代表我的心》,是由好几个到我国来过中秋节的外国朋友演唱的!接着,镜头就跑到了室外,这些外国人在室外唱完《月亮代表我的心》我觉得唱的非常好听,然后,他们又唱起了一首词:《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后,奶奶让我们去吃月饼。我挑了几个自己喜欢的月饼,就开始疯狂的吃起来,爸爸妈妈都很惊讶,原来我这么喜欢吃月饼呀。其实,因为奶奶说吃了祭拜过月亮的月饼,会给我们带来福气。虽然今天晚上云把月亮遮住了,但月亮肯定会收了我们的心意的。这个中秋节我过的很开心。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三
中秋节就要到了,国家这一次给了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一个休假日,让人们更加的重视了传统节日,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也就更多了,下面我们就好好聊一聊中秋节。
团圆,是亲人的聚首;团圆,是幸福的象征;团圆,是对背井离乡者的最好奖励;团圆,是凝聚泪水和欢笑的味道;团圆,是热切回家的人们最向往的地方。中秋,是团圆最好时光。
中秋佳节到了,街头弥漫着一股香味,不知道是从谁家飘出来的……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四
中秋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是团圆之日,〝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这是苏轼在《中秋见月和子由》中那中秋的美丽。谁不想和家人团圆呢?谁又不想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呢!
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后羿一口气射下来九个,娶了一个名叫嫦娥的妻子,后羿上山求道时,遇王母娘娘,赐他仙丹,吃后可长生不老,嫦娥珍藏时被蓬蒙看到,三天后,后羿出门打猎,蓬蒙抓住机会,持刀要仙丹,嫦娥在慌乱之中吞下了仙丹,飞到了月亮上,后羿知道后,大怒,忽见月亮上似乎看见了嫦娥,便摆出嫦娥最喜爱的食物。
古代诗人对月亮更是情有独钟。他们饮酒赋诗,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皓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中秋,不仅仅是团圆之节,还是一个诗意之节。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没有了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时〝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我的中秋也是一个团圆之节,吃过了团圆饭,看着中秋晚会,说说家常,嗑着瓜子,月饼就上来了。打开包装,那抹满了油,黄灿灿的月饼探出了头,如一块金黄的明月一般,轻轻咬了一口,豆子的香气便扑上了我的鼻子,甜甜的,香香的,在嘴里融着,又不一口吞下,在齿间回味无穷,香在嘴里,也看到了心里。豆沙的那种细腻和柔滑,面饼的那种香润,爽快之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坐在阳台上,望着月亮上,心中不经闪过一丝微伤。天下有多少浪子没有回家团圆?天下有多少父母在等自己的孩子归来,天下还有多少的团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常回家看看,就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明月是那么的美,又是那么的明亮,还是那么的圆!一切都被笼罩在月夜之下。月亮似一位姑娘,披上了薄雾,一会儿又跳了出来,美丽之极!
中秋,遥记着人们的思念,中秋,遥记着你们的团圆,中秋,遥记着人们的联想……中秋,这个团圆之节。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五
又逢中秋之夜,抬头仰望天空,见一轮明月,但这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明月,因为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如雾,弥蒙在月光前。而那淡雅的月晕恰恰似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线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那么喧宾夺主,又有那万般娇态。
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但我觉得这似明眸的圆月要是用来形容在中秋之月,实为不妥,谚语有云“八月十五云遮月”。云生月隐,神秘、朦胧之感自然而生。故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也独具情调,别有风情。
我的心愿随着月亮的脚步在云中漫步,听她讲那古老的传说,我的眼也愿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我听到看到的一切都将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也是来自老朋友月亮的祝福。也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歌饮酒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也更愿意在宁谧的夜晚,坐在高高的阳台或站在清凉的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这“月中清露点朝夜”。
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诗文,还曾阅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李白抒发的是思念,朱先生抒发的是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写月的公平,写月的普照大地,写月的淡然,写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全是中秋圆月,月亮却从古至今寄托的都是思念。月亮也本身就是温柔与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一丝丝这样的哀愁,想起家乡刚刚过去的地震、暴雨,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一片片温暖跨省传情,一片片关怀按级传递,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
月,像一个繁忙的信差,为祖国人民传达安慰。那么,原来的温柔、美好与恬静中,更添上一笔浓浓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像看到希望,看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光芒的炽热,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团结一心,救危帮贫,共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幸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中秋明月仿佛就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与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六
农历十五号是一个月中最容易认出来的时候——皎洁的皓月高挂天空。现在是阳历九月,也就是农历八月,而今天又是农历十五,于是我们迎来了一年一次的中秋。说实话,我并不喜欢中秋。在平日,天上虽不能说繁星,但颗颗小星点缀天空,着实和符合我最近在迷恋的歌曲《小星星》。可一到了中秋,明月高挂夜幕,亮度都可充当15度的小电灯泡了,怎么看得见光线微弱的星?巨大的黑幕上只有一角明亮得耀眼,月亮和夜空的对比,让我觉得空荡荡的,压抑。所以,一到中秋,白天无所谓,晚上我是怎么着都不会出门的,省得看见那“明亮”的夜空。
可今年的中秋,我却不得不在晚上出门——接新娘。表哥结婚了,让我和一个姐姐一起跟着伴郎团新郎去接新娘。本来我是不愿半夜两三点起来去接新娘的,可以听妈妈说有红包拿,我就义无反顾的去了。
半夜坐在车上,头涨涨的,好不舒服。因为贪吃,我就没有补觉,边吃水果边看电视从晚七点看到早一点,嘴巴就没停过,也不觉得困。现在坐上车颠簸,头就开始晕起来,肚子里的水都能感觉到在晃,难受。我拍拍双脸,看向窗外,但我又很快了回来。窗外的明月,只会让我更不舒服。
到了新娘家,新郎忙着应付刁难的伴娘团,伴郎在边上帮忙出主意,我看看没什么事,就溜到一边休息。到处看看,没什么有意思的,还是看星空吧。仰头,唉,忘了今天是中秋,只有一只黄色的大月饼在天宫孤芳自赏,真无趣。我低下头,想找些别的好玩的,找不到,也只好抬头看那让人郁闷的天空。看着看着,似乎是习惯了一般,月亮和连绵的山峰相互映衬,也变的顺眼了些,看着这样的`夜空,也不再有那种闷闷的感觉。和星空相比,到别有一番情趣。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七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至,不可或缺的就是赏月吃月饼了。
日暮,一轮明月初起,我静坐椅子上,看银白的轮廓逐渐清晰,拿起一块雕有花纹的月饼细细品尝。清风白月,隐隐嗅到一缕缕青草松泥间清爽的香味。衣袂扬起,只愿封缄此刻,好不惬意。
懒望桂宫,桑树枝丫迤逦,直欲钩去玉盘。不禁想起有关月亮的一则遗憾的故事。后羿因爱妻向西王母借得一枚灵丹,本想两人各服半枚,哪知嫦娥独吞了灵丹,最终不过一人空对寂寥广寒宫,相伴的不过是玉兔日日捣药声。“酒不求冽,樽亦不空”,如果后羿与嫦娥知足而乐,不求长生,不慕永恒的话,那么他们也可相携终老。“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恬淡处世,人生安能皆是遂意,有时候不苛求过多,也就知足常乐,活得轻松了。
那轮圆月之上的阴暗,似是蟾宫桂影,即便明知不过是月球表面凹凸不平,但人们美好的臆想却不会改变。小时候常拿着蒲扇,听老人讲那些有关月亮的古老传说。不由心起一折琼枝,一窥月娥天人之姿之念。即便早已明白不过是杜撰而成,却还是对月思怀。
素月如玉,一泓明镜波光粼粼,一家人其乐融融,再没有比这更好了的。熟悉的菜肴气味,冲淡了对话本上的悲风叹月。此时良辰美景,远处蝉鸣,那些对千古风流人物的畅想流泻,李白的落拓不羁,薄酒半樽,引黄河奔流;纳兰性德这一多情才子,词魄犹存。
夜深了,我阖掩上门,入梦。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八
皓月当空,银白色的光芒穿过层层云彩来到美好的人间。
广阔天空,浩瀚无垠的天际在世界的各个周围连成一条线。
是夜,无尽的,漫长的黑夜。但今昔非比,今天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五光十色的,仿佛在向光明召唤。中秋节又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悄悄地到来了。
随想一:吊古伤今。
这美好的月亮散发着静谧、安详的晕光,使我不禁想起苏轼那首伟大的诗作《水调歌头》。为何说伟大?其原因有两个:1、这首古词被后人多次朗读、颂唱。香港著名歌星邓丽君曾在多次演奏会上演绎这首被配曲的古词;2、苏轼在留下这幅作品的时候,没有本着“我应该憎恨那些可以团聚的人们”这种思想,而是很诚恳的希望天下同他一样的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们能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苏轼的思想很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在古代,在朝廷做官是很幸福也很痛苦的事。幸福的是不用像其他人辛辛苦苦的耕作养家糊口;痛苦的是“伴君如伴虎”,谁每一句话都能说的漂亮?而喜怒无常的皇上可能动不动就想杀了你。苏轼为朝廷尽心尽力,但也免不了被猜忌,被贬到黄州做官,苏轼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伟大蓝图,反而还远离亲人,背井离乡。在这之中极度痛苦的双重打击下,他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我觉得,苏轼心里肯定是:山就救我,我就山。皇上现在不重用我,没关系,总有一天我会发光的。这美好的月亮啊,请你带去我对家人的思念,请你待舞我对天下人的祝福!正是这种无私的、乐观的情怀造就了历史上的苏轼,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苏轼。
读到《水调歌头》,我就觉得放在现代,中秋团聚亲人是十分容易但也十分困难。
现在交通发达,要回家?不论多远,飞机、高铁、火车、汽车等代步工具保证您顺顺利利的回到家,当然啦,不一定安全。回家很容易嘛,但关键是想不想回。
有的人背井离乡地出来工作,就是因为觉得家乡出不了人才,但到了大城市才发现生存是多么的难。有的人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可能会被老板拖欠工资,可能根本赚不到什么钱,一说到回家,就有种“没脸见江东父老”的感觉。这种人是因为客观原因不想回家。说到底,有的人就是虚荣心在作怪。
在这些人面前,你给他一张机票,他绝对会去迪拜淘金,别指望他会选择回家。
古代,有家回不了;现代,有家不想回。古代,思亲遥相望;近代,忘亲在眼前。在科技飞速的发展,人们渐渐淡了感情。这是一个社会的变迁,是一次人性的考验。伤的是人们的不珍惜。
随想二:论含“金”月饼。
要说到中秋啊,月饼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月饼象征着中秋节,代表着在节日的到来。但近年来,“含金”月饼、钻石月饼等词语在网络上、新闻里层出不穷。有的人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行贿。
“在月饼里埋金子”、“月饼里含有钻石”、“月饼盒内藏有大钞”等行为屡禁不止。就我个人认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玷污。月饼本是中秋节文化的代言人,但如今却变成了职官上升的垫脚石。
有一次在一个商店,见到一个外国人在讲电话,用极不标准的中文说:“现在不是快到中秋节吗?我要买一盒月饼带回美国,给我的家人们尝尝!你是中国人,给我推荐推荐吧。”到后面越说越兴奋,激动得差点手舞足蹈,然后就开始很细心的挑选月饼。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一盒小小的月饼,连通亲情的桥,连通报答的河,但现在却与升官、发财划上等号。这让中国的先人们知道了,该有多心寒啊。每一盒月饼都有沉甸甸的分量,它本身就是含金的,只不过不是物质罢了。
随想三:化不开的永远是亲情。
今年中秋节,在吃饭的问题上有了小小的分歧。以表妹为首的一派坚决想去外面吃;以爸爸为首的一派执着的要在家里吃。表妹认为,逢年过节,就应该出去吃饭,因为热闹;而爸爸认为,外面煮的比不上家里的,在家里吃比外面安全。就这样,两个人一大一小,一老一少开始大眼瞪小眼。
我、妈妈、阿姨和姨丈好笑的看着这一切,最后还是阿姨打破了僵局,建议到:“不如你们就比赛,谁赢了听谁的。”我点点头,边笑边说:“就比赛跳绳好了,谁先跳够50下就算谁胜利。”大家一致认为不错,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强锻炼。“预备,跳!”一声令下,一场激烈的大赛拉开了序幕。“啪,咻。”空气中,跳绳的声音在回响。一下,两下,三下……两个人不分上下,似比赛,似玩闹。
最后当然毫无疑问,表妹胜利了。年轻阳光,有朝气,生机勃勃的表妹正津津乐道地与其他人讨论一会去哪儿吃?吃什么?在转过头来看看爸爸,才50下,他就已经满头大汗了。爸爸老了,真的老了。以前的爸爸可以轻轻松松地把我举过头顶,现在的爸爸连扛起米袋都很艰难;以前的爸爸可以跑很久不停歇,把我远远地甩在后面,我只能干瞪眼;现在的爸爸只能站在一旁用眼光追逐奔跑的脚步。岁月一闪而逝,如今站在光下看着地上的影子,我跟爸爸的身高差距越来越小,再也不是以前的“最萌身高差”了。爸爸的白头发早已爬上了发梢,即使这样,爸爸也一直一如既往的陪我欢笑,陪我哭闹。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带走那时的爸爸。
吃饭的时候,一家人都开开心心的。妈妈常说,现在啊,最好的事情就是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在一起,如果有下辈子,我们一家人还要一起!我之前并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总是要提及这么深沉的话题,如今我才明白,妈妈不愿意我们分开,她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化不开的一定是亲情,无论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亲情是永恒的神话。妈妈对这个家庭的珍惜和付出早就超出了我的想象,而爸爸对妈妈的关心和爱护也从不曾减淡。每次看到他们之间的默契与和谐,我就觉得我拥有全世界,我生活在桃花源里。
风云突变,人物皆非,唯有大爱于世共存,而大爱则为亲情之爱,友谊之爱,师生之爱。然亲情之爱以为首,则彰显亲情之重。吾为有爱而生存希望;吾为有爱而拥有梦想。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九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至,不可或缺的就是赏月吃月饼了。
日暮,一轮明月初起,我静坐椅子上,看银白的轮廓逐渐清晰,拿起一块雕有花纹的月饼细细品尝。清风白月,隐隐嗅到一缕缕青草松泥间清爽的香味。衣袂扬起,只愿封缄此刻,好不惬意。
懒望桂宫,桑树枝丫迤逦,直欲钩去玉盘。不禁想起有关月亮的一则遗憾的故事。后羿因爱妻向西王母借得一枚灵丹,本想两人各服半枚,哪知嫦娥独吞了灵丹,最终不过一人空对寂寥广寒宫,相伴的不过是玉兔日日捣药声。“酒不求冽,樽亦不空”,如果后羿与嫦娥知足而乐,不求长生,不慕永恒的话,那么他们也可相携终老。“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恬淡处世,人生安能皆是遂意,有时候不苛求过多,也就知足常乐,活得轻松了。
那轮圆月之上的阴暗,似是蟾宫桂影,即便明知不过是月球表面凹凸不平,但人们美好的臆想却不会改变。小时候常拿着蒲扇,听老人讲那些有关月亮的古老传说。不由心起一折琼枝,一窥月娥天人之姿之念。即便早已明白不过是杜撰而成,却还是对月思怀。
素月如玉,一泓明镜波光粼粼,一家人其乐融融,再没有比这更好了的。熟悉的菜肴气味,冲淡了对话本上的悲风叹月。此时良辰美景,远处蝉鸣,那些对千古风流人物的畅想流泻,李白的落拓不羁,薄酒半樽,引黄河奔流;纳兰性德这一多情才子,词魄犹存。
夜深了,我阖掩上门,入梦。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十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八月十五夜月悄悄地来了。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是啊,今天的月亮又圆又亮,就如手中的大月饼“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万家团聚,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我们家在月下与月为伴,同入桌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们多幸福,可还有多少留儿童,还有多少人民战士们,让我们向他们献上一份特殊的问候月饼。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难独向隅。”今日似乎老天也来看玉兔看嫦娥了,本来下雨的天气被他驱走了,明亮的月亮照着大地,让每个人都醉了,大地呈现着一片幽静的气象,偶尔一两声爆竹传来,多美啊!真是清辉澹水木,荡漾在窗户,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我观看着月亮。陷入遐想,天上真有一个广寒宫么/真有玉兔么/那些美丽传说是真的吗?我想真可惜只有一个月亮那该多好啊!这时,又一个月亮映入我的眼帘。哦窗户,每个窗户怎么都有一个月亮,我跑过去抚摸月亮可刚碰到她时她又悄悄逝去,可当我缩回手时,她又拂袖而来,真是个害羞的姑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丽的月亮不正体现出了中华人的思念之情么?
这时乌云遮住了月亮,浮云遮月,让我哂了一声,可月亮以柔克刚,又露出了迷人的笑靥。桂花浮玉,圆月满天街,夜美如洗。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蒙眬,恍如梦中,美丽的明朋让我们醉在心里“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抬得露华新”,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这情景又让我想起张九龄的名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时候,让我们齐唱“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天空中飞翔”是的,让我们托去梦想,让明天的月亮更亮更圆。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十一
火车票越来越紧,大家都忙着回家和家人团聚,一起过中秋节,搬凳子在外面赏月,吃好吃的月饼。我回忆起过去的中秋节,感到欣慰。
在上学的路上,我抬头看着月亮,它跟着我。不知道月圆时全国人民能不能和亲人团聚?突然想起养老院的老人。有些老人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孩子、孙子和丈夫。每逢佳节,老人都在思念亲人。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从小生活在孤儿院,他一直想找到他的妈妈。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每天帮助一个人。别人感谢他的时候,他会让那个人帮助另外十个人。他坚信有一天他妈妈会得到帮助。然后,他的行为打动了人,电视台采访了他。他一夜成名,却依然执着地传达着自己的爱。
正是这个小男孩对母亲的渴望让他坚持下去。有时候,思念会变成一种力量。
于是,我上前一步。中秋节,我一定会送一盒月饼给寂寞的邓奶奶。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十二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着生活的话题,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有个传说:嫦娥身边的玉兔是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的嫦娥想抓住什么压下身体,便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馨的色彩,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我们在月圆的时候抬起头来,也许能从月亮上找到那只可爱的小玉兔呢!
中秋节的月亮总是又圆又亮的,记忆中的中秋节总是热闹的,平时很难聚在一起的人们围在桌旁品尝时令水果和月饼。中秋节的热闹和美食只是我喜欢这个节日的原因之一,更多的则是它的内涵——团圆。中国人最注重的是感情,不论远隔千里万里,心都连在一起,和远在异乡的亲人、朋友共同欣赏一轮明月,无疑是最美好的了。
现在的科技发达,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它永远也取代不了中秋节所具有的那特殊的色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十三
中秋节快到了。这一次,我国给传统节日中秋节——放假,使人们更加关注传统节日,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团聚。再说说中秋节。
这个周日的晚上,虽然天上没有明月,没有闪烁的星星,没有凉风,甚至没有零星的雨声,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中秋团圆。桌子上还有更多芋头和毛豆。奶奶也叫她叔叔,阿姨,表哥。大家围着桌子开心的坐着,看着央视的中秋晚会,分享着中秋,一家人说说笑笑,团团圆圆,成了中秋的一个美好场合。晚饭后,桌子上有更多的月饼。桌上的黄澄澄月饼真的很美。一个接一个,甜的或者咸的月饼都是托付给家人的亲情和祝福。
团聚是亲人的聚会;团圆是幸福的象征;团圆是对离家者最好的回报;团圆是泪与笑的味道;对于渴望回家的人来说,团聚是最理想的地方。中秋节是团聚的最佳时间。
中秋节快到了,街上有一股香味。我不知道这是谁的房子。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十四
一提到中秋,我想到的就是一家人在老家做月饼,一起吃着月饼赏月情景。
中秋那天,我们一家人会早早起来回老家,一路上阳光明媚,绕过一座座的山,穿过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终于回到了老家。
刚一下车,所有人就开始各忙各的了,打渔的打渔,玩闹的玩闹,做饭的也开始忙去了。上午的时间总是很快过去,简单地解决过了午饭后,最忙的时候才算刚刚开始,家人们忙前顾后地张罗着晚餐。
我在客厅里看着电视,突然听到妈妈在喊我:“过来看一下炉火呀!待会要做月饼的了!”
听到妈妈的呼唤,我忙起身,门外的大风扇不停转动着,吹向那正在砧板前将鸡鸭鱼肉切块的伯伯。盛夏虽过,但暑热未尽,只见伯伯满身大汗,豆大的汗珠不断地往下流,却顾不上擦拭。虽是如此,大人们的心情是愉悦,看着我经过,还不忘调侃几句。
我走进了厨房里,坐在了放柴的阶上,等候一旁妈妈的差遣,望着妈妈和伯母们又开始做起了家乡的月饼。
秋日的阳光依然耀眼,家门口大黄狗懒洋洋地卧在门外的草坪上。厨房里人多,但秩序井然,她们的分工十分明确,只见那满身是力气的伯母,用她那双粗壮的手将面粉来回搓动,不一会儿便把面粉搓好,白白嫩嫩的面粉团糅合在一起,紧接着,伯母把面粉团揉成长条形,拿起菜刀,切成一块块。此时,妈妈便接过那一块块面粉团,将五仁、叉烧等各种馅料塞进去,然后压进模具,压紧后,敲出,最后将它们都一个个有序放到烤炉上,而我就在蒸烤的过程中帮忙加些柴火,控制火势。约莫十几分钟后,一阵阵香气从厨房飘出,此时的妈妈便会从烤炉中小心翼翼地夹出一块月饼,放在碗里,满心喜悦地递到我跟前,说:“知道你最爱吃的了,来,尝一块!”。而我便迫不及待地掰开月饼,送入口中,吃着妈妈亲手做的月饼,总觉得和外面的味道不一样。
忙活了一个下午,一笼笼月饼终于做好了。
到了晚上,我们这一家子都坐到了饭厅里,老老少少齐聚一堂。桌上满满的都是菜,还有我们做的月饼,在我看来,月饼是这里面最香的,也是最好吃的了。大家坐在饭桌前,吃着饭,聊着近段时间发生的事,笑声不断,那场面,好不热闹。
这便是我家乡的中秋,而我最难以忘怀的便是那家乡的月饼,那一。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十五
现在的中秋节感觉太无聊了。人们逐渐开始对祖国的优良传统“视而不见”。中秋节快乐和谐的气氛早就消失了。
每到中秋节,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抬头看着天上的明月,不禁会看到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的旧中秋场景。明亮的月光通过几棵高大的雪松照在石桌上的月饼上,留下斑驳残破的影子。“明知玉兔很圆,九月已霜寒。消息是关门关门钥匙,夜潮留月。”中秋事件——观潮很热闹。夜幕降临,明月高照,街巷灯火通明。沿河一带,一整锅炸了,钱塘江岸边人潮如潮。许多人打着伞,等待着被称为“世界奇迹”的钱塘江的到来。
但是今天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岁月冲淡了人们对中秋节的热情。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但感觉和往常一样。从早上到中午,街道特别安静,行人比平时更少。以前节日期间车站总是人山人海,大家都希望早点回家和空着的人聚一聚。现在车站人少,几辆公交车都是空的。以前,挂在房子前面的装饰品每年都会换成新的设计。现在好的都是浑浑噩噩敷衍,不好的就不管了。中秋节晚上,随便吃几个月饼就完事了。上帝似乎睁开了眼睛,原来的“大玉盘”变成了“肥船”,就像被狗咬了一样。
看来中国人还是要向西方文化学习啊!国外的万圣节和圣诞节就像东方的中秋节和春节。但是西方人圣诞节的欢乐气氛弥漫在每个角落。每个家庭都摆放了圣诞树和圣诞老人级别的小玩意。有的人还把自己家和房子装修的很全。门口堆满了礼物,屋檐和屋顶堆满了玩具、花条、霓虹灯之类的东西。先说万圣节。家家都做南瓜灯。许多孩子假装乞求糖果,甚至成年人也参与其中。
所以,希望我们大家不要忽视每一个节日,回到过去的欢乐。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十六
夜幕刚降临,我就闻到一股清香,伴随着砰砰的声音。我仔细一看,是我妈在厨房玩。等了一会儿,端上了几盘美味的食物。有鸡、鸭、鱼、蔬菜和油炸豆腐.
大家到场后,爷爷、爸爸和我开始招待大家。爷爷见大家都坐好了,就先动了动筷子。大家伙开始吃了。爸爸向我眨眨眼,我立刻明白了。我赶紧端起茶杯站起来,对爷爷说:“祝爷爷幸福如东海,生活比南山好。”转过头对奶奶说:“祝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爷爷咧开嘴笑,招手让我坐下,夸我懂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
这次团圆饭在我们的笑声中结束了,我妈叫大家去院子里吃月饼赏月。坐下后,妈妈端上各种月饼:水果味的,莲子的,双黄的……我眼花缭乱,眼花缭乱。我拿起最爱吃的莲子味月饼,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从味蕾传到了心里。
我一边吃月饼一边欣赏漂亮的“玉盘”。旁边的星星还在闪烁!它似乎比某人的眼睛更有吸引力,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吃完月饼,时间不早了,大家都回家了。只有我一个人还站在那里,回味着今天的精彩,祝愿明年的中秋节更美好。
小学生中秋随想(热门17篇)篇十七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苏北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过中秋节。
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好晚饭,爷爷把桌子搬了出去,奶奶摆好了水果盘。我疑惑地问奶奶:“这是做什么呀?”“这叫‘敬月亮’。”奶奶乐呵呵地说。“为什么要敬月亮?”“敬了月亮,下一年,月亮就会给我们带来好收成亚!”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月亮今天好像很害羞,躲在云层里不肯出来吃东西。既然这样,我们就先放烟花鞭炮,把月亮叫出来。我和弟弟把烟花搬出来给爷爷放,放烟花有危险,所以,那是大人的事。我和弟弟分好工,开始放小烟花。
我的“彩明月”从长筒里接连跃出10只美丽的光球。它们颜色各异:有的像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有的像神秘的光彩宝石,有的像熟透的紫葡萄……“扑通”一声,弟弟的“冲天雷”直上深蓝色的夜空,刹那间菊花怒放,葡萄满院。
突然,夜空亮了起来,原来,月亮跳出了云层,挂在湛蓝的夜空中,又亮又圆,像月饼,像玉盘,像镜子一样,美丽极了。我不仅脱口而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啊,多美的月亮,多美的夜晚!今晚,又是一个团圆佳节,又是一个快乐祥和的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