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心得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不正确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学习心得的精选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一
5月5日至6日,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龙增刚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宣讲团成员先后来到建中镇和珠藏镇进行宣讲,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龙增刚先进事迹的热潮。
在建中镇和珠藏镇,5位宣讲团成员结合亲身经历,分别以《用生命兑现入党誓词用行动践行群众路线》、《情洒红色故土难舍组工情怀》、《贵州大山里腾飞的巨龙》、《长辈式的领导》为题作的报告,他们从不同角度、饱含深情的讲述,使每场报告会都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深深打动着现场听众,报告会取得良好效果。
据介绍,龙增刚同志在26年的工作生涯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理想信念、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扎根基层、心系百姓,忠诚履职、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精彩的人生,以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和清正廉洁的光辉形象忠实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戴,同时也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为民奉献,为努力开创x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二
自我开始接触学习工作,我就一直秉持着探索、创新和学习的理念。我深信,学习工作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并在此分享我的心得。
首先,我认识到学习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工作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刃有余。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
其次,我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学习工作中,我认识到团队的力量远大于个人。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我们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了更好地融入团队,我学会了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再者,我学会了自我反思和改进。在学习工作中,我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如何做得更好。通过自我反思,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寻求改进。这种自我驱动的精神让我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忱。
最后,我体验到了学习工作的快乐。当我找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当我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当我在团队合作中取得了一项成就,我都能感受到内心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自我成就,也来自于与团队成员共同奋斗的过程。
总结,学习工作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享受。我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探索、学习和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忱,我们就能在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成就感。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三
张贵斌老人出生于1925年。1948年,张贵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在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他勇敢作战7天6夜,用血肉之躯守住阵地。之后,又随部队转战半个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1954年转业回家后,收起曾经获得过的荣誉和军功章,在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张贵斌老人的事迹经各大媒体刊载和微信微博转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鞍山市委、市政府以及我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秦喆一到达老人家里看到张贵斌老人穿着整齐的军装在门口等候立即快步上前,拉住老人的手亲切地向老人问好。在张贵斌家中,秦喆详细询问老人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并赠送慰问金,嘱咐老人要保重身体,有困难就找政府,政府一定尽全力为其解决。在交谈中,秦喆对老人70年来深藏功与名,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的崇高品格深感钦佩。他表示,张贵斌老人的事迹是全省退役军人的光荣与骄傲,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正在准备组织深入开展向老人学习活动,希望能够将老人的先进事迹传播到广大退役军人中去,积极营造学习典型、尊崇英雄的浓厚氛围,激励全省广大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努力开创拥军优抚工作新局面中去,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辽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四
观看《榜样6》,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以强烈的标杆意识,以榜样为鉴,学榜样,向榜样看齐。“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榜样6》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党员的力量,展示着党员的魅力,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让观看的人都深深地感动、折服,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展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执着和坚守。
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深受鼓舞和震撼,唤醒了内心深处的入党宣誓的誓词和决心,誓词是那么鲜活和明亮,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给我们前行的勇气,通过《榜样6》的党员传递给我们了正能量。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树立优秀共产党员楷模,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共同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组织单位党员和干部职工收看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专题节目。
榜样是一种力量,是一面旗帜,是一座灯塔。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在看完《榜样6》专题节目后,单位干部职工被他们的经历深受感动,有些同志在看节目过程中几次落泪,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彰显当代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向榜样看齐,学习先进,凝聚和用好榜样的力量,着力为博州农业发展奋发向前,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引领农民增收致富,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五
当笔者多次采访会昌县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朱丽琴时,她用一贯爽朗、干练的话锋回应道:“不要报道我,多报道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内三科、发热门诊和急诊科等科室的医护人员,他们才是最前沿,最辛苦的!”
朱丽琴,女,1976年9月出生,副主任护师,中共党员,从事护理工作26年,先后在会昌县周田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内科、急诊科、儿科、护理部、医务部等多个科室从事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现任会昌县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兢兢业业,工作中勇挑重担,敢于创新,善于总结,以高涨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家属、领导和同事的赞誉。因工作表现突出,她先后多次荣获“全县优秀护士”、“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护士”,连续数年被评为医院“先进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__年荣获会昌县第二届“劳动模范”;20__年荣获“赣州市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20__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而医院是各个地方的重中之重。作为共产党员的她首先想到的是“责任和担当”,作为医务部主任的她积极根据医院院领导的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投入到抗“疫”工作当中。
抗“疫”是一场逆行者的战争,朱丽琴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过硬作风,身先士卒,承担起医务部主任的职责和使命。疫情发生以来,她全程参与到抗“疫”方案及救治流程制定、部门及科室职责分工、持续跟进工作落实情况、应急处理临时突发事件、全面调度医院应对疫情的各个环节。
面对重重压力,她没有说过一个“不”字,也没有说过一个“怕”字。早上一到医院,她立刻换上工作服,带好口罩、帽子等深入到临床一线。经常一忙就是一整天,电话更是不断,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说话的声音也沙哑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少喝水是为了减少上卫生间的次数和节省时间。
抗“疫”工作对于她来说来不得半点拖延和马虎,一旦有疑似患者,她昼夜不停,组织专家进行会诊,更不惧怕“病毒入侵”,与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到防控及诊疗方案制定中。
1月24日正值大年三十,会昌县城下起了小雨,格外的寒冷。为尽快做好发热病人筛查工作,除夕夜,她没能和家人吃上团圆饭,冒着雨、顶着寒风组织人员在医院各个点规划警戒线和搭建工作帐篷。
抗“疫”工作半个多月以来,朱丽琴早出晚归,每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三餐有一顿没一顿。最担心她的莫过于没有回家过年的女儿,每天都在微信中叮咛:“老妈,你一定要注意防护,到医院要带口罩,哦,不,最好出门就要带。”在女儿面前,她故作轻松地说:“没问题,老妈身体好着呢!”其是她已经是“硬撑”了:腰椎间盘严重突出,她没空做理疗,在腰间捆绑住护腰带继续奋战;连日的劳累致身体抵抗力差,感冒、咳嗽,她不曾请过一天假。
工作26年来,她深深地体会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没有生命,一切无从谈起。而医疗工作,事关人民的健康与安危,穿上白大褂,就承担了光荣的职责,踏入医疗行列,就肩负起神圣的使命。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保卫战中,她表示将全力以赴,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在全院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以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危及全院医务人员的疫情防护作为一切工作的主线,力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做好排头兵,当好先锋人!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六
黄大发,一位老支书、一个基层党支部、一群山村里的村民,愣是与大山较劲、与贫困较劲,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不屈之路,展现出了一个支部就是一盏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黄大发凭借忠诚的信仰、凭借惊人的毅力、凭借开展群众工作的出色能力,用一辈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基层实际、灵活实用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主要学习体会如下:
一是学习黄大发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境界。黄大发在担任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和大山较劲,彰显了黄大发老支书的为民情怀,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们学习。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
二是学习黄大发敢于担当、实干巧干的工作作风。尊重科学,实干加巧干是黄大发的厚重底色之一。修渠失败,黄大发没有选择蛮干,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
三年时间,在积累了大量修渠知识后,黄大发要重启修渠计划。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艰苦卓绝数十载,终于引来一泓清泉,当地自然生态明显改善,农业生产得以改良,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三是学习黄大发联系群众、坚守初心的公仆本色。黄大发36年如一日,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实际行动燃旺理想信念的火炬。正如有新闻报道描述:“一根筋”拉直幸福的弯道,“一股劲”犁出希望的田野——“年份英雄”们坚毅执着、有勇有谋,“一辈子,一件事”的坚守与实干,为一个时代镌刻光荣与梦想。
作为一个党员,虽然黄大发“大字不识几个”,但时刻记着“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鉴别干部的“试金石”,也是区分“好干部”与“坏干部”的“分界线”。
党员干部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黄大发为镜子,在思想认识、精神境界、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等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进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打牢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党员干部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政治修养;实践党的宗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本色,加强作风修养。这些内容和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是我们做好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和指南。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七
近日,陈俊武院士的先进事迹一经发布,社会各界掀起了学习陈俊武先进事迹,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热潮。
在陈俊武身边工作35年的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陈香生说:“‘石油’就是陈院士的‘初心’,他搞研究是现在做一,准备做二,观察和思考做三,停不下来,至今心中还装着一系列和‘石油’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他是一代科学家中的典范。”
“30多岁是最想干成点事,又往往没方向的时候。这时有人把你扶上马、送一程,引导到正确方向,难能可贵。”回忆起跟随陈俊武学习的日子,中国石化第二期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学员吴青说,“遇到陈院士这样的大师是我一生的幸运。他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几十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我。”
长期采访陈俊武的洛阳日报记者孙自豪谈起陈院士的生活,感慨良多。18年3月,在郑州大学担任兼职教授6年的陈俊武将所得的近18年学子。捐赠活动结束后,陈俊武谢绝了郑大师生的款待邀请,但愉快地接受了学生们送上的一束鲜花。他将这束花带回洛阳,送给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伴。在妻子还健康的40年里,家庭的重担一直由妻子承担,陈俊武当选中科院院士时,曾对女儿说:“这个荣誉也有你妈妈的一半。”
“陈院士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他对工作、对生活、对家人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我跟陈院士接触,远不止收获几篇稿件,他的精神将影响我一生。”孙自豪说。
“我们很尊敬陈院士,不仅因为他是大科学家,对我们而言,他更是良师益友,工作上的老师,生活中的老朋友。”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经理侯宝东说。
“陈院士看重原则,不重排场,公私分明。走上领导岗位后,谢绝了配秘书、坐专车的专家待遇,坚持步行上班近20年。他去外地出差,在出行住宿方面都非常节俭。”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松静浩说,“他不但是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名好党员。”
有63年党龄的陈俊武告诉记者:“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国、一生献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八
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和积极的态度,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最近,我有幸参与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工作项目,这个项目旨在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学习工作开始之前,我对于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知识储备并没有什么信心。然而,在参与了学习工作之后,我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在学习工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团队中,我与同事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了许多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我们通过不断地交流和沟通,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在学习工作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在学习和工作之间,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时间,尽量做到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平衡。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我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也更加高效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通过这次学习工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水平,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在团队协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团队合作。在时间管理上,我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养成了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总之,学习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通过这次学习工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水平,还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九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冲锋在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奋力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宣誓,牢记使命,冲锋在前,坚决贯彻医院部署,全力以赴支援红十字会发热定点医院工作,圆满完成院党委交给的任务……”这是每一位前线的医疗工作者们发出的的奋斗口号。
出征号角吹响,冲锋战鼓擂起。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医务人员逆向而行。1月26日,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开始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1月27日,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进驻武汉。他们的进驻,是我们更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我辈固非猛士,亦不是懦夫,绝不会退缩。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带头奉献,积极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奋斗在一线的医疗人员,亦或是党员干部,都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坚强脊梁。在这次防疫过程中,钟南山院士也令我感动不已。18日傍晚,84岁的钟南山从广州出发赶往武汉当天航班已买不到机票,他挤上了傍晚17点开往武汉的高铁列车。由于春运高铁票紧张,他被安顿在了餐车一角,刚一落座便拿出文件研究。到武汉开完会后,他又立刻赶往武汉金银潭医院了解病人的收治情况.....
在采访中,钟南山几度哽咽,眼含泪光。但他依旧坚定地说: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网友的朴素表达,更是道出了对钟老的敬意:”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
钟南山院士还呼吁:“春节前我说过,请大家目前不要到处跑。网友这样回复:钟南山不说动,我绝不动。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十
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声势浩大的运动。廷·巴特尔参加了这场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他走出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走进了苍凉、偏远、闭塞的萨茹拉图亚草原,时为1974年。面对陌生的环境,一切都必须从头学起,首先是蒙语,不会蒙语,就没法儿和牧民进行交流与沟通;然后是在草原生存的基本技巧:骑马、放牧、打草....廷·巴特尔用心去贴近草原,用心去贴近牧民,草原和牧民给他以丰厚的回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凡是牧区生产、生活中所需得知识和技能,廷·巴特尔基本掌握了。
1976年,复出后的廷懋将军出任内蒙古军区政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与此同时,知青可以返城的政策也出台了。在萨茹拉图亚知青点,人们普遍认为,第一个返城的知青肯定是廷·巴特尔,一个简单的理由就是他的父亲是自治区的高层领导,而是事实却让大家看到的是相反的结论。廷·巴特尔不仅不是第一个返城的知青,而是40名知青中唯一扎根在萨茹拉图亚草原的知青。
草原和草原人民给予廷·巴特尔以极大信任,让他去经营和管理乳品厂,一年干下来,廷·巴特尔楞是让这个濒临倒闭的乳品厂盈利5万元。廷·巴特尔在熟悉草原的过程中找到了有所作为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支点。他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上郑重地写下“廷·巴特尔”4个字。老将军廷懋给儿子的礼物是一本《党章》,并语重心长地叮嘱:“好好学,千万不能辜负党组织的期望。”
1981年秋,廷·巴特尔在美丽的高格斯台河畔与美丽的蒙族姑娘额尔登其其格组建起幸福的家庭。
1993年,已经出任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又面临一次考验。北京军区按政策规定要在北京为廷懋将军修建一座小楼,并安排一名子女随同进京。对巴·特尔来说,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但他已经把生命融进萨如拉图亚的廷·巴特尔,舍不得已经围封的草原,舍不得他亲手绘制的草原建设蓝图。他对父母说:“我的事业在萨如拉图亚,我深情地热爱着这片草原!”萨如拉图亚位于浑善克沙地西北边缘,面积437.5平方公里。这里曾是一望无际的草原,108眼泉水汇聚而成的高格斯如河在这里流过。
20世纪80年代,牧区开始推行草原畜牧双承包制。这一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养畜积极性,但却缺少对牧民的科学引导,导致牧民在追求养畜头数时无视对草原的破坏,使草原变成黄沙漫漫的沙地,廷·巴特尔大声疾呼:不能这样下去了,否则,就连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将不复存在!廷·巴特尔从这户牧民家里出来,又进那户牧民家里,苦口婆心和每一个牧民商量、探讨围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原的事情,然而,牧民们还是不接受他的观点和理论。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十一
廷·巴特尔想,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率先垂范,牧民之所以不接受他的观点和理论,是因为这种观点和理论还没有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
1986年,廷·巴特尔在萨如拉图亚草原上做出惊人之举,把他和妻子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60多只羊全部卖掉,用卖羊钱买回网护栏,圈起300多亩草场,一年后的实际效果更是让牧民感到震惊。廷·巴特尔围封的300亩草场打下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廷·巴特尔家出栏一头牛收入1200元,别人家两头牛才卖1000元,这鲜明的对比使牧民们悟出一个道理:跟着廷·巴特尔干,没错。
在廷·巴特尔的悉心指导下,牧民们实实在在地落实着保护和建设草原,出现了轮牧区、休牧区。廷·巴特尔把自己的草场细化为8个区,两个禁牧区,一个种植青贮区,一个种树种草区,另外4个是春、夏、秋、冬轮牧区。
2001年7月,锡盟盟委、行署在全盟范围内提出“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的围封转移战略时,萨如拉图亚嘎查100%的草场都进行了封育和划区轮牧,牧民建网围栏的面积达30万亩,建畜圈4820平方米,打井49眼,在建设养畜中,牧民人均收入由过去的500元飚升到现在的3600元。“围封轮牧”对恢复草原植被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草畜不平衡的问题。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十二
连日来,受持续强降雨和中上游来水影响,安徽防汛救灾形势严峻。在省委组织部号召组织下,6.1万多个农村基层党组织、180多万名农村党员冲在防汛救灾第一线,以实际行动检验党性、书写担当。
闻“汛”而动。
众志成城党旗扬。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防汛救灾这场硬仗中,安徽省委组织部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长丰县岗集镇党委第一时间落实上级指示,细化工作预案,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提高认识、压实责任,把好思想意识关、一线巡查关、监测预警关,为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黄山市各农村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用实际行动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堤坝”。屯溪区成立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疫情防控中组建的209支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投入防汛抗灾战斗。徽州区西溪南镇严格落实镇村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14名地灾监测员、山洪预警员、水库管理员全员在岗,实时监测水位和地质灾害隐患,及时发布水情信息。
无为市石涧镇党委成立陈闸水系、集镇防洪大队临时党支部,建立健全值巡制度,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工作机制,党员群众积极投入防汛救灾,有序完成了水域清障、险处加固等工作。
逆“汛”而上。
洪水中挺起脊梁。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严峻汛情,广大农村党员火速行动,不惧危难,冲锋在前。
“我参加过多次防汛,比年轻人有经验。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可不能退缩!”眼看洪水即将破堤,55岁的桐城市新渡镇金圩村村委会主任吴宜明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在冰冷的河水中泡了4个多小时,最终在20多名抢险队员通力合作下,闸口成功被堵,避免了破堤险情。
7月7日,东至县木塔乡特大山洪暴发,位于苏村村东南部的南安大桥被洪水冲断,百余米宽的洪峰将两个村民组隔离,大水涌入部分民房。危急时刻,村党支部书记苏军带领党员抢险突击队9名成员手拉着竹竿,穿过齐胸的洪水,成功救出8名被困人员。
旌德县俞村镇芳岱村党支部书记江莫娇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迅速召集村里的党员群众抢修公路、开展灾后自救。在连续多天高强度工作后,江莫娇因劳累过度晕倒在抢修现场,醒来后仍心系灾情:“一定要先把路疏通,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其他救灾工作。”
向“汛”而行。
党群同心守一线。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洪水来临时,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党员群众组团防汛、冲锋在前,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泾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第一时间投入防汛救灾一线,面对持续强降雨造成的道路积水、塌方、山体滑坡等险情,及时组织应急抢险队到现场,进行突击清理,有效保障了全县公路的安全畅通。
“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在关照我,现在能出一份力报党恩,说什么我也要上呀!”无为县高沟镇隆兴村村民代言凡不仅是一名拥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还是一名退伍军人,由于家庭条件困难,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久前,得知姚沟镇四垄村随时面临破圩的风险,他立刻发动本村群众前往四垄村清障,并主动请求参加巡堤查险工作。
廷巴特尔事迹学习心得大全(17篇)篇十三
孙茂永同志1989年参加工作,2009年任牡丹江市建设安全监察站站长高级工程师。他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一是注重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二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专业知识,先后取得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系建筑设计专业函授大专文凭、中国政法大学(成人高考)法学专业本科文凭。三是坚持向实践学、向其他同志学,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2008年7月根据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要求,孙茂永被选为黑龙江省赴四川省重建房屋技术指导的援建人员并负责开封片区。
由于点多面广,道路崎岖险峻,援建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孙茂永领着组员不畏艰险,全力以赴,做好安置房的用地、测量、规划、建房指导、进场、验收以及建房质量、安全培训等工作。每天驱车在灾区的各个安置点来回奔波,数百里的路程。返回驻地后,每天晚上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指挥部汇报各点的施工进度、材料进场数量、土建及安装施工人员数量的计算和签证工作。初次来到高原地带,高原缺氧让孙茂永同志们都感到身体不适。由于高原强紫外线照射,孙茂永同志的皮肤均脱了两层皮。而高原气候的变化无常,也让他很不习惯,几乎每天吃的都是夹生饭。帐篷里蚊叮虫咬,汗流浃背一整天也洗不上一个澡,但他没喊一声累,也没用一生抱怨。道路险峻,行程中随时都有山体飞石、滑坡等危险,“艰难困苦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意志的强大、人性的美丽。”孙茂永这样在心里默默地鼓励着自己。
孙茂永在担任站长后,廉洁自律,以身为范,不断开拓创新。重新修改和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明确、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制度。他在工作中,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严格执法,又热情服务,不断加大服务群众的力度,受到了上级领导和施工企业的一致好评。2009年顺利通过全国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受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嘉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