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通过独特的结构和逻辑,使文章内容更加紧凑和有力。通过阅读优秀作文片段,我们可以了解到优秀作文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一
“又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家乡的春来的晚,走得确很早。还没欣赏够河边的绿柳和路旁的青杨,夏的浓阴已布满了枝头。这不,家乡的端午也渐渐临近了脚步。
早听过老师讲过的端午来历,是纪念爱国的屈老夫子,也是吃过奶奶亲手包过的白线缠竹叶包的香甜粽子,然而这些与我而言并无新奇,在我的记忆中最难割舍的还是去年的端午。
那一天,天刚亮就被爸爸从被窝里拽出来。朦胧中看到爸爸妈妈早已整装待发了。“干嘛起这么早哇,人家还没睡醒呢?”“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得早点去‘五一’水库!”爸爸边说边踹着了摩托车。带着些许的无奈,我们一家三口一溜烟蹿到了家乡最大的湖……“五一”水库。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二
端午节在我国是很重要的民间节日,包粽子,茶叶蛋,插艾蒿等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妈妈会在前一天晚上泡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妈妈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1-2个小时,之后妈妈把粽子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大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来,蘸点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寻味。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妈妈在我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绒,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三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他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一样热闹。
听爸爸说当时屈原含恨跳进汨罗江,乡亲为了打捞他又生怕被鱼虾吃掉,就向河里扔粽子,并用龙舟去搜救打捞,最终还是没救起。以后每到这一天便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家家都要买粽叶、花生仁、葡萄干、核桃仁、红枣等来包粽子。
记得去年的端午节我跟妈妈学包粽子。我先拿了两片泡好的粽叶,学妈妈那样折成三角形,反而把糯米撒了一地。我生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我照妈妈说的做终于成功的包好了第一个粽子!听妈妈说在她们老家过端午节每家都要在大门口插上艾叶和柳树条,还给小孩的脖子和手脚腕带彩线绳呢!过了半小时蒸的粽子也熟了,接过热气腾腾的粽子,只见外面裹着翠绿的衣裳,里面包着嫩白的肉,闻着有粽叶的清香,嚼着有糯米的柔软和红枣的甘甜,真是美味!几分钟的时间我不知把多少个粽子吞进肚子里了!
听爸爸说:小时候平时肚子都吃不饱,就盼望着这一天,才能吃上好吃的,想想现在,我们正是生在蜜罐里呀!要好好珍惜!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四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许多种说法,但多数人认为它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因为屈原不愿做亡国奴而跳江,老百姓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侵犯屈原的尸首,所以在江面赛龙舟,向江中投粽子。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与南方不同,很少吃粽子,没有龙舟,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端午一近,只要家里有小孩的主妇都会很忙碌,为孩子搓彩绳,做香包,蒸凉糕。
在我的记忆当中,端午节的前一个晚上,奶奶都会把我搂在怀里,我可以清楚地感到她的体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爱意。我静静的听着奶奶轻微的喘息声,看他变魔术般的将普通的彩绳拧在一起,编成好看的结。然后她会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认真的将彩绳系在我的手挽上。
端午节那天所有的小孩还要佩戴香囊。小孩佩戴香囊,有辟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有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玄扣成索,做各种不同的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吃凉糕,是我最期待的。好在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蒸凉糕的高手――奶奶。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奶奶就要把糯米和红枣泡好。到了第二天清晨,奶奶就会早早的起来做凉糕。做好的凉糕像一堆积雪,里面点玛瑙般的红点,凉糕吃在嘴里香甜,清凉还很筋道。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临近了,我好像嗅到了凉糕的香甜,感到那带有奶奶体温的彩绳系在了我的手腕和脚踝上,当然我也看到了爱国诗人屈原在滔滔江水里面满怀的希望的看着我,看着我们。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五
家乡有很多的节日,比如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我最喜欢划龙舟,还有吃那些甜美可口的粽子。
早上,我和姐姐撞鸡蛋,谁的鸡蛋硬谁就赢了,还抢着吃肉粽,美餐一顿后,我顺手拿了一个鸡蛋放进妈妈给我编的蛋袋里就出门了。
我急急忙忙来到河岸边,这里人山人海,我找了个空隙挤到了前面的位置。“谢天谢地!比赛还没开始!”一些龙舟已经排好队,准备比拼了。“啊!我们村的龙舟在那儿!”我惊喜地叫着,便用手指着那蓝色的龙舟。龙舟上有我认识的伯伯和叔叔,他们个个高大威武,双臂肌肉坚实,是威风凛凛的“猛将”。
比赛开始了!只见五只龙舟争先恐后地往前划,岸边的人群也情不自禁地跟着龙舟往前跑,并使劲地喊着:“加油!加油!”蓝队不仅鼓敲得响,而且划得跟箭一样快,已经遥遥领先了。比赛越来越激烈了,别的队奋勇齐追,其中黄队与蓝队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有人在为黄队呐喊,也有人在为蓝队呐喊。龙舟上的鼓敲得响彻云霄,,队员斗志昂扬,节奏一致,拼命划桨,眼前的龙舟就像是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就在这个时,蓝队一齐心,用尽全身的力气向终点冲去,龙舟像火箭一样冲进了终点。“耶!太好了,我们村赢了!”我兴奋地跳了起来,同村的人也在欢呼。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六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去年端午节我和爸爸是回家乡与爷爷奶奶一起渡过的。
家乡的端午节包粽子非常有趣。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奶奶首先拿起三片粽叶,围成一个漏斗形,然后将红枣和小米放在里边,黄橙橙的小米、红彤彤的红枣和绿油油的粽叶组合在一起非常诱人。奶奶把粽叶这回来,将粽子包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用细绳将粽子系住,这样一个沉甸甸、水灵灵的粽子就诞生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粽子,可是要不就是粽叶围成的漏斗大了,要不就是把米撒了,要不就是绳子没系好,费了好半天劲才包好一个粽子,歪歪扭扭,样子难看极了。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七
每年农历5月初5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传说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他投江自杀后,人们为了纪念,就把粽子投进江河里,喂鱼虾,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不再让鱼虾去吃屈原的遗体,这就是吃粽子的由来。
我们苏州的端午节很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会使用糯米做成酒酿,用竹叶和糯米包粽子。家家户户门前都要挂粽子,插艾叶和蓬头,是为了驱赶蚊虫。儿童身上要穿戴有老虎、蛇、蜈蚣、蜘蛛、壁虎图案的“黄衬衣”,据说有辟邪的作用,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每个地方过端午节的风俗都不一样。有的地方用艾叶洗澡,可以去除皮肤上的一切水毒与病菌,洗完澡后几天,身上都会有一种艾叶的香味。有的地方大人们喜欢让我们佩香囊,挂艾叶,说有辟邪的作用。这就是由来已久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八
有关这传统的节日,有很多种说法。在此我只想说我家乡的端午节。
自从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后面跑开始到离家工作几乎每个端午节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过的。
有很多年,我爷爷都黎明前就挑过来无根水,又上山采回艾蒿草放在窗台上,夹在门把后,还夹在我们姐弟几个的耳朵上。这过节的气氛就是在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弥漫开来。无需任何华丽的语言,满是对儿孙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时我爷一给我夹上我就能醒过来,而有时却是闻到那艾蒿的阵阵清香后慢慢才从睡梦里醒来。不管咋醒这天早晨没喝无根水以前是不能说话的。平时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我们几个这天都很乖的,喝完无根水,象征性的用无根水洗洗脸,下一个程序该分鸡蛋了。鸡蛋是我妈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时鸡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爷爷奶奶总分给他s十个,而我们姐妹几个能分到六道八个。每每这时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给我一两个,还不忘在我后脑勺上轻轻拍一下。
我们揣好分得的鸡蛋,叫上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发。必须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顶端,然后回头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乡已绿成一片,每家每户的孩子,还有邻村的都从四面八方往这赶。
男孩们领着小狗,吹着口哨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看谁能第一个爬到最高呢。往上爬时不穿鞋的,网上裤腿就上,有时还倒滚回去。每爬上一个小山丘拿出鸡蛋相互磕一下谁的现碎现吃她的鸡蛋,所以分鸡蛋时都挑红皮儿的小一些的。
登上最高处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挥手,喊叫,就这样边吃鸡蛋边上。四五个人扯着手唱着歌上,春风伴着欢笑飞舞,春日迎着我们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欢快地在震动。
等疯累了,玩够后,满身是沙子的我们回到家时,香喷喷的韭菜卧鸡蛋,还有我妈烙的荞面饼已经摆好了。
对过节的兴趣越来越淡了。春节便春节,在冰箱里多放些东西,坚持几天不去菜市场而已。中秋便中秋,买来月饼也不吃,做做样子罢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飘越浓的时候,我们刚好学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鸭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语言,侃侃而谈中流露出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眷恋,这种情愫抓紧了我,让我也深深的陷进了对家乡的怀恋之中。
家乡的端午节是有很多讲究的。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或者是槲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女主人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气。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圆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红色的椭圆的鸡蛋,碧绿的不规则形状的粽子,从颜色的搭配到形状的组合,都煞是好看。熏艾蒿,我们这里离山远,艾蒿都是从集市上买的,在端午节这天挂在门楣上,过几天干透了,取一两只在屋子里点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说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类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带香包,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们心爱的饰物,挂在脖子上不时的嗅一下。系五色线,手腕脚腕都要带。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黎明时分却去田野里拔“圣草”了。这里说的圣草,加引号,是我实在想不出当时大人们怎样说的。
长辈告诉我们,月宫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捣药,这些药是要在端午节前夜,洒在各种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这些药还停留在草上,如果这时拔回来,熬制成水,用这水来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当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们就呼朋引伴的出发了,向着蒙着神秘面纱的田野,我们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农历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气凉凉的,清爽滋润,周围都静悄悄的,你无意的一台眼,也许就逢上邻家来挖野草的孩子。相视一笑里,多少欢悦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这一天提前被惊醒了,那茁壮的青草上,露珠还在转动,我们需要的草是有讲究的,如猫猫眼,一摸眼就红的那种草,今天不怕它,就采。还有车前草,节节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回家,这样那些神秘的药才会有效啊。慌慌张张的回家去,抬头看看天空,战胜了太阳般的自豪。现在想来,还觉得那种神秘如格林童话中的哪一篇,太阳一出,万物回复原貌的神秘。
又要端午节了,谁还会去野地挖草呢,给孩子洗澡,有专门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懒得包了,吃不了几个,干嘛哪么费劲,买几个就好了嘛。可是,在种种过程里藏着的细心,乐趣,也买些就可以了吗?在能亲自做的时候,不要买了吧,因为一个简单的“买”字,让我们失去了多少美好的东西啊。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
我的家乡。
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九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天津,端午节是三大节日中的一节,可以算得上隆重。
提到端午节马上就会想起粽子,我们家乡的粽子也很有特色也很好吃。粽子是三角型的,是用苇叶来包的。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煮上数个小时,熟了以后细细地拨开叶子,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来,蘸白糖再吃,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艾蒿插在门上,窗子上贴上葫芦窗花,说是为了避邪,端午节早晨,起床后,外婆在我的手腕缠上五彩的丝线,衣服上缝上装有香草的布艺小老虎,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奥秘,但是却能感受到家人浓浓的爱!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十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妈妈告诉我,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煮粽子,到处都飘着粽子的香味儿。我最喜欢吃粽子。只要剪开包在粽子上的芦苇草,就可以剥开粽叶,又香又糯的粽子就露出来了。我把粽子放在盘子里,蘸上糖和蜂蜜,咬一口,又香又甜,真是美味极了!
粽子好吃,但是我最喜爱的还是那精彩的划龙舟。
每年的端午节,都要举行划龙舟比赛。比赛的时候,江边人山人海,江面上许多龙舟“一”字排开。声一响,所有的龙舟像箭一样地向前飞去。船上锣鼓咚锵,强壮的赛手随着锣鼓“咚锵、咚锵”的节奏,同心协力把龙舟划得飞快,不久就分出胜负了。我最喜欢看划龙舟比赛,最喜欢为他们加油。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十一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要回老家陪爷爷、奶奶过节。
奶奶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粽子,有肉馅、有枣馅、还有赤豆馅的等等。奶奶一边裹粽子一边教我们。先把像剑一样的芦叶用开水泡软,清洗一遍。拿几片芦叶把它折成一定的形状――三角形、长方形等等。把糯米和你喜欢的'馅放进去,再把它裹结实,用细绳子扎紧。一个完整的粽子就做好了。放到锅里煮熟就可以吃了。刚出炉的粽子打开芦叶就能闻到一股清香,吃到嘴里又滑又软。
到了下午爷爷带我们去看村子里组织的表演节目,有笑话、唱歌、舞蹈、还有南通最有特色的节目――童子戏。它是纯粹用南通话唱的戏剧。我们一边吃着可口的粽子,一边看着精彩的节目,度过了快乐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十二
端午节是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所以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妈妈。所以每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好吃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她先取三片叶子,把其中两片叶子正着放,夹在中间并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锥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红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胖胖的粽子就包好了。当我吃粽子时,我总是吃的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的口味了吧!
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少不了系五彩线。我最喜欢的就是系五彩线,五色的丝线系在手腕上、脖子上,据说可以驱灾辟邪。五彩线要等到端午节过后,第一次下雨的时候才能解下来扔在水里,妈妈说它们会变成一条条彩色的小虫。
吃粽子,系五彩线,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十三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来到了,每年的端午节,妈妈都会大忙特忙地筹备,好让我们过一个快乐的节日,今年也不例外。
天还没有亮,妈妈就起了床,在门上插了新鲜的艾草,又跑到市场买来了碧绿碧绿的粽叶,把它在开水里烫了一下。说是为了让粽叶变柔软些,在折时不容易折断,还能洗净粽叶。
上午,妈妈开始包粽子了,她用灵巧的双手从清水中取出两片青青的,薄薄的粽叶,把它重叠在一起,轻轻地把粽叶折成个漏斗形,然后放入雪白的江米,再放入绛红的蜜枣,最后布满江米,把剩余部分装满,再把粽叶的余下部分折下,用细绳左捆右绑,一个结结实实的粽子就包好了。一个上午,妈妈就包了一盆粽子。
下午,妈妈要煮粽子了,她说煮粽子要五六个小时才好吃。妈妈找来了一个巨大的锅,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锅里,她一直独自一人守在炉边,不断地往锅里加水,看着妈妈那专注执着的眼神,让我想起了烧陶的艺人。终于,一股粽香扑鼻而来,妈妈把香喷喷的粽子送给左邻右舍一些,把剩下的留给我们,吃完粽子,我甜甜地睡了。
夜里,我突然惊醒了,发现妈妈微躬着身子,正在台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给我缝着香包呢,我感到了母亲的爱。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以后一定要孝顺妈妈,做一个孝顺妈妈的好孩子。
我家乡的端午节四年级(优秀14篇)篇十四
家乡的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今天农历初五,这一天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它能和家乡的春节、清明、中秋节一样热热闹闹,处处洋溢着人们欢歌笑语,欢度节日的快乐。
家乡的端午节更加隆重,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准备迎接它的来临,这天人们买好包粽子的叶子、x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更加具有节日气氛,你看现在离节日还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紧锣密鼓地包粽子。原来单调的粽早有了改进,现在有豆沙馅的、板栗馅的、蜜枣馅的……真是五花八门,口感好极了。满街都能闻到粽子飘香,真是馋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带来节日的气氛。
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这真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