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活中有重要的事件发生,我们可以用日记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回顾和思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旅行日记,通过它们,我们可以领略到旅行带来的新奇和感动。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一
昨天晚上,我和妈妈在回家的路上捉了一只大蚂蚱和蛐蛐,把它装在大空瓶子里。
今天一大早,我和妈妈在路边拔了几颗狗尾巴草,把草放进瓶子里。大蚂蚱和蛐蛐见了争先恐后地爬过去吃。大蚂蚱用锋利的牙齿,把草分成两截,先吃草尖,再吃接近茎的.地方,用两条前腿紧紧地夹住草叶,往嘴里来回输送。不一会儿,几片草叶就被它狼吞虎咽地吃完了,肚子一鼓一鼓地停在那里休息。蛐蛐呢?原来它躲在草叶后面,正津津有味地吃草茎呢。
通过观察我发现:虽然大蚂蚱和蛐蛐都是食草性昆虫,但是大蚂蚱吃草叶,蛐蛐吃草茎。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二
今天,我又兴致勃勃地来到蚂蚁洞旁,看见它们熙熙攘攘地往来。
蚂蚁站成一排排的,正准备做操。忽然,蚂蚁队伍乱套,纷纷散开,它们跑着跑着,不断地左冲右撞,一只庞大的蚂蚁撞到一只娇小的蚂蚁,那只娇小的蚂蚁眼泪争先恐后地落下来,怎么办呢?那只娇小的蚂蚁再也爬不动,一大群蚂蚁拥过来,抬起娇小的蚂蚁就向远处走,它们的嘴里不停的在安慰小蚂蚁,小蚂蚁感恩不已,连声说谢谢。我的目光顺着蚂蚁走的路探索,我看到蚂蚁的团结互助,友好的品质。我更在那里得到许多!
我漫游整整一上午,直至太阳公公笑得更猛的时候,我的心才收回来。
看到它们这样团结友好,我完全迷惑,到底在蚂蚁的脑海中蕴藏多少智慧?蚂蚁究竟有多少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是什么力量是它们这么团结呢?我完全沉浸在蚂蚁的海洋中。
蚂蚁回家,洞里传来一阵蚂蚁吃食的声音。我,在这智慧的海洋里返璞归真。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三
居住在草地上的蚂蚁,差不多和蟋蟀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团结精神。
别的昆虫大多是自己去找食物,蚂蚁和它们却不一样,它们都是成群结队地出来觅食的,一个接一个地搬运食物。遇到大型昆虫,比如一只大蝗虫,别看它体型大,但是见了蚂蚁只能爬着走!蚂蚁先锁定蝗虫的位置,再把其余的蚂蚁集合起来,在蝗虫不注意的时候把它围起来。等蝗虫反应过来的时候,它已经被围住了,它使劲地挣脱,最后却把自己给累死了。
在儿童时代,我常在蚂蚁洞抓蚂蚁放在箱子了,现在为了研究蚂蚁,我又搜索起它的洞穴来。
在朝着蚂蚁洞的前面,蚂蚁正在修补洞穴的时候,它们前足扒土,用身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后足支撑身体,保持身体的平衡。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做的都是完美无缺的。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可是经过蚂蚁的努力工作,洞穴却完工了,早上的时候还可以看见蚂蚁在未完工的家门口抛出泥土来。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四
蜻蜓地整个身躯细长、苗条、柔美、轻盈。蜻蜓地脑袋圆圆地,脑袋上长着一双突出地、绿宝石似地大眼睛和一张铁钳似地嘴巴,紧挨着脑袋地是它地身子。身子上面长着两对薄纱似地翅膀,身子下面是六只尖细地腿,身子后面是长长地尾巴,尾巴由许多小节组成,能自由地弯曲。
一天,我独自在郊外漫步。突然,我停下了脚步,好像踩到一些东西,我往脚下看,噢,原来是一大群蚂蚁,我吓了一跳,急忙往后退了几步。蚂蚁真多,而且还是会咬人地红蚂蚁。
我离它们大约有半米,蹲下来,仔细观察着。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这时候,来了一只蜻蜓,落在蚂蚁团附近,也许是累了,它正躺在那里美滋滋地睡觉。这时,味觉特别灵敏地蚂蚁似乎闻到了蜻蜓地“腥味”,成群结队地蚂蚁径直向蜻蜓扑过去。不可能吧!竟敢打蜻蜓地主意。蜻蜓地身材可是这些“小不点”地几十倍啊!这些小东西,真是有眼不识泰山,竟敢在老虎头上摸须———胆子太大了。可怜地蜻蜓,它睡得好熟,丝毫没有察觉大祸临头。蚂蚁们小心翼翼,爬到它脸上、嘴上、尾巴和脚,整只蜻蜓一下子被蚂蚁围住了,可怜蜻蜓还蒙在鼓里呢!
蚂蚁们越聚越多,它们似乎在说:“一、二、三,我们一齐上!”顿时,蚂蚁们一齐向“大个子”蜻蜓咬去。这时,蜻蜓才如梦初醒,从疼痛中惊醒,不停地挣扎着,可为时已晚了,蚂蚁越聚越多,它们齐心协力,有地咬脚,有地咬腿,有地拼命地咬住蜻蜓腹部,就连蜻蜓地翅膀也咬出了几个大洞。它后悔地说:“我怎么那么笨啊!一点防备都没有,结果把自己给害了!”它痛苦地呻吟着,挣扎着,但没有其他动物理会,最后一直呻吟到断气。
蚂蚁团结一致,偷袭巨大地蜻蜓,并取得成功。它们把蜻蜓咬死了,一块一块地拖进洞里,美美地饱吃一顿了。看来,今天我收获还真不少,这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五
这只花蝴蝶看中了一朵花儿,就连扇几下翅膀,飞到花上。它收拢双翅,用前面的两只脚扒开花蕊,有用另外四只脚踩在花瓣上,然后把头伸进花蕊里去吸取花蜜,身上沾满了黄色的花粉。
它的样子:它的头,有点像蜻蜓的头,长着两只大眼睛,圆溜溜的。在两只大眼睛的中间,向上面写着两根触角,很细。
啊!花蝴蝶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兴趣,我喜欢花蝴蝶!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六
这是我姥姥给我捕到的一只螳螂。
前几天,我姥姥他们搬完了新房,我和爸爸去姥姥家,到了那,爸爸说他有事就走了。我和小妹妹又吃又喝又玩,我们吃够了,喝够了,就跟姥姥出去逮蚂蚱了。我们走了一会发现围墙旁边有许许多多的杂草,我以为什么也没有,我趟了一下里面,竟然有许多土蚂蚱,但是土蚂蚱很难逮,草又高,我们把所有杂草都找遍了,才捉住一只土蚂蚱。我们又来到围墙附近的草坪上,因为我害怕三尾巴蜣子咬我,就让小妹妹逮,我在中间看不着蚂蚱,只有三尾巴蜣子,靠墙那边才有蚂蚱,在这里我逮着了四只蚂蚱,小妹妹逮着四只三尾巴蜣子,1只蚂蚱。我们顺着草坪往前走,姥姥看见一只螳螂,抓住了,放在瓶子里。我跟姥姥说,把螳螂给我行吗?姥姥答应了,我很高兴!但小妹妹却有点不同意,最后,我把我逮的全部蚂蚱都给了她,她才勉强同意。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七
大家知道“西瓜派”是什么吗?嘿嘿,保准你猜不着。让我来告诉你吧,在它的脊背上有一个奇特的纹身图案,那是一张“人脸”!我想这是用来吓唬敌人的吧,它的尊姓大名就叫“人面蝽”。
它的身子也和“跳跳豆先生”一样呈倒三角形,不过,它的脚可比“跳跳豆”多——有八条。对了,至于“西瓜派”这个名字的来历么……那是因为它背上的脸谱大部分是朱红色的,而“眼睛”、“鼻子”和“嘴巴”却是黑的,就像一个切开了的西瓜,所以我叫它“西瓜派”。
“西瓜派”可不是“跳跳族”的成员,它会飞,而且是个不错的飞行员。它也不喜欢爬,还挺爱装死,瞧,它又来这招了,哈哈!可这却骗不过我的火眼金睛,哼,看谁更有耐心。
“西瓜派”还是位杂技高手呢,有一次,我把它放在一根细线上,想:它非摔下来不可。可没想到,它在上面稳稳当当,就像表演走钢丝,虽不怎么快,却始终没掉下来,大家都忍不住给它鼓掌呢。
哎,看我这记性,这小人面蝽是从哪儿来的,还没告诉大家呢。它是我从一个小水塘里救上来的,嘿嘿,它还得叫我救命恩人呢。因为连爸爸也不知道它是害虫还是益虫,所以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如果是个害虫,还真便宜了它。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八
我喜欢观察动物,尤其是昆虫。阴天,我喜欢观察蚂蚁加固巢穴。花季,我喜欢观察蜜蜂、蝴蝶忙着采蜜。现在是秋天了,昆虫很少了。
周六下午,我要求老爸陪我一起去观察昆虫,老爸同意了。我们在小区的草地里寻找昆虫,找了半天,只有蚂蚁和蜘蛛。后来,我们去小公园寻找昆虫的足迹。我问老爸这是为什么,这时老爸恍然大悟说:“奥!天气冷了,昆虫都在冬眠或隐藏起来。”
老爸走到一块石头面前,猛然掀开,果然石头底下有昆虫。有一只蜈蚣懒洋洋地在底下趴着,还有两只又白又胖的虫子,我们不知道叫什么,那只蜈蚣有两寸多长,长着两只触角和两只钳子般地大牙,身上长着无数条腿。虫子的小脑袋是黄色的,胸部长着六条腿,它的腹部鼓鼓的,有点儿浅灰色。我问:“为什么腹部是灰色的还有点儿鼓?”
老爸告诉我:“因为它吃泥土来提取营养。”我仔细一看,果然虫子旁边有一小粒、一小粒的泥土,那是它排查的粪便。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九
我的一天里,曾观察观察过昆虫—蚂蚁。
在那一天,我在花园里发现了一块面包,我在上面看到了蚂蚁。我在一本书看过:如果把面包横移,它不会找近路去搬,是再跟着面包的轨迹,我实验了,确实如此。
我来个戏耍蚂蚁,数数有多长,一条黑色的`线,有五米长,我沿着蚂蚁的路,把蚂蚁窝用树皮铲了,发现有白色的东西,原来是蚂蚁卵,越来越多,还有一个蚁后,我看它们把蚂蚁卵搬走,可能去寻找新的“房子”吧!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十
今天,我的蚕宝宝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吐丝了,它吐的丝是黄色的。嘻嘻!它吐丝时是在盒盖的一端吐的,弄得我掀盒盖放桑叶时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把那只蚕茧给弄坏了。
希望那一只蚕宝宝能快点从里面出来,这样我每次放桑叶时就不用那么提心吊胆了!
4月24日,星期六。
今天起得很早,因为心里老是惦记着我的蚕有没有从蛹里面出来,我走到桌前顿时瞠目结舌,我的蚕宝宝不仅没从蚕蛹里出来,丝反而更多了。这时妈妈走过来告诉我:“蚕结了蚕蛹后,就是在里面生长,蚕的一生就是要经过这一阶段的。”我听了连忙点头。
中午吃过午饭,我看我的蚕宝宝的桑叶吃完了,我连忙从冰箱里拿出桑叶来,高高兴兴的往桌子旁走去,因为我忘记了有一只蚕宝宝正在盒盖的一端结蚕蛹,所以我刚刚把盒盖时候,因为打不开,只好用力了,一用力,蚕蛹就和盒盖粘在一起了,幸好蚕蛹没有飞出去,不然就……我唯一的一只蚕蛹就不见了,蚕蛹肯定就成两半了。我突然想:如果我把蚕蛹剪开来会怎么样呢?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蚕蛹剪开后,蚕宝宝就活不了了。我听了长舒了一口气,幸好我没有把蚕蛹剪开,不然的话,蚕宝宝就死了。我希望我的蚕宝宝能快点变成蚕蛾,我期待着!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十一
观察小动物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今天我就观察了一下小蚂蚁。
我蹲在地上,看见小蚂蚁忙忙碌碌的爬来爬去。他们在干什么呀?
我跟着一只小蚂蚁看见它在地上来回盘旋,好像在寻找什么。终于在一片芝麻大小的小石子前停了下来左右看看,像是在挑眩小蚂蚁夹起它挑选的石子继续前进,我很奇怪它为什么不回家?原来小蚂蚁也懂得“货比三家”它又夹了另一块,还把头转了过来。
我又把目光投向了另两只小蚂蚁,他俩一起搬着一个比他们还大的土块儿艰难的行走着。别的蚂蚁见了也来帮忙,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大家商量了什么,又变成了两个人。但这次走了两步又有另外两个小蚂蚁来接-班,配合的挺默契,终于再大家不懈努力下搬回了家。
小蚂蚁圆圆的脑袋上面有一对触角下面长着“8”形的身子,一双小而有力的脚在地上来回穿梭,速度快极了。
我决定以后多观察周边事物,发现有趣的事情。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十二
我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一步一步地慢慢爬近它。近了,近了,我悄悄地将右手猛地一合,夹住了蟋蟀的那对小触角。
我找了一个塑料袋,把蟋蟀放到了里面。它在里面挣扎着,像是在向我求饶。我紧紧地攥着塑料袋,怕它逃走了。这时,妈妈叫我,我便把它压在石头下面,可回来的时候,它已经死了。
10月21日星期六。
因为我有事,所以把它们的翅膀都剪了。然后把它们放在瓦上,当我回来的时候,它们却掉进了瓦下面那个装满水的盆里。于是,我就观察了一会儿。
只见它们6只脚在水里乱划着,拼了命地挣扎着,想顺着盆壁爬出水,可是盆壁很滑,怎么也爬不出去。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蚱蜢的大腿和腹部都附着许多小气泡。难道蚱蜢的呼吸器官在腹部?我捞起一只大蚱蜢,仔细地观察起来,发现它腹部两侧各有一排细微的小孔,大约有10对,这大概就是蚱蜢的呼吸器官了。
啊,多么奇妙的动物世界啊!
07月05日星期一天气:晴。
蚂蚁是我们熟悉的昆虫之一,它给人的一般印象是喜欢吃甜食。今天我在做科学作业时刚好遇到了这样一道实验题。让我们观察蚂蚁到底喜不喜欢吃甜食。要求如下:在距离蚂蚁一米左右的地方,放上白糖、盐、死昆虫、米饭、苹果等,过半个小时再去观察,数数这些食物上分别来了多少只蚂蚁,并记录下来。
于是奶奶帮我准备了5种食物,我拿起东西兴奋地往楼下跑去。我找起蚂蚁巢穴,这看看,那看看,正当我大汗淋漓时,一只小蚂蚁出现了,我再沿着它爬行的路走过去一看,终于发现了一个大蚂蚁窝,接着我就把食物放在蚂蚁窝四周,坐下来仔细观察它们的动静。
一会儿,一只巡逻的小蚂蚁出来了,它翻过“苹果山”,爬过“白糖堆”,再滚过“食盐坑”,最后又原路返了回去。不一会儿,一支浩浩荡荡的蚂蚁大军就出来了,它们在食物堆里打起了侵略战,看:那白糖变成了黑糖;那米粒上沾满了“芝麻”;那苹果被凿出了一个个“小山洞”;那死昆虫也被抬上了担架;唯独只有食盐上一只蚂蚁也没有。
看着这幅有趣的景象,我不禁笑了起来。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十三
我特别喜欢带一些昆虫来当做宠物来养。这一天我来到了我的楼底下,我逮住了5只红蚂蚁,和3个黑蚂蚁的孩子。我把5只红蚂蚁,和3个黑蚂蚁的孩子带到了家里,来做观察。我想做个试验。
首先,我把黑蚂蚁的孩子放到纸盒子里面,然后就把红蚂蚁也放到纸盒子里面。我在纸盒子里面放上苹果、糖、死虫子,我把这些东西放到红蚂蚁的跟前,我就是为了观察红蚂蚁想要什么。然后我就开始了观察。首先红蚂蚁问这闻味来到了3个黑蚂蚁的婴跟前。
用嘴巴卡住3个黑蚂蚁的孩子,就往家跑。后来红蚂蚁召集大部、队来到了我家的门口把那些食物运走了。
红蚂蚁的特点是:爱抢黑蚂蚁的孩子。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十四
我们上了一节十分有趣的科学课——观察蚂蚁。
顾老师把我们分成九个组,接着让我们把抓到的蚂蚁放进一个小盒子里,用放大镜来仔细观察蚂蚁。
通过反反复复地观察,我发现蚂蚁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胸部、腹部,3对脚全都长在胸部。而且还发现蚂蚁没有眼睛,它们只能靠触角来传递信息。
我们还把两只不同地方抓来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就会打架。真奇怪!连自己的同类也要打。而把一个地方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不但不打架,还非常团结友爱。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疑问,我到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每个蚂蚁都有自己熟悉的“窝味儿”,如果是一个窝的,那么“窝味儿”就相同,就不会打架;而不是一窝的蚂蚁,它们的“窝味儿”不同,所以十分有可能打架。
通过这次有趣的科学课,我学到了平常学不到知识。我真喜欢上科学课呀!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十五
“嘿”怎么那么怪呀!你看,一只大螳螂正在和几只小蚂蚁打架,那只大螳螂在蚂蚁看来,是一个庞然大物,力大无穷。
那几只小蚂蚁想和那只螳螂大战,那不是羊入虎口吗?
瞧,大螳螂正在磨它那带齿前足,一副成竹在胸样子,再看那几只蚂蚁,一副不畏强大样子。
几只蚂蚁,耐不住寂寞,一跳,就跳到了螳螂腿上,说:“别以为你大,你就威风,我让你看看我们威力。”蚂蚁一口咬在了螳螂大腿上,螳螂“哇”地一声,一腿把小蚂蚁们给蹬到了一边去,螳螂用前足,磨磨大腿上伤口,然后迅速用像镰刀一样前足,横着一切,小蚂蚁灵巧地躲开了。螳螂好像说:“就你们这小样还想和我打架,滚一边去吧!”蚂蚁们也不甘落后,用它那如黑线般腿,全体爬到螳螂身上,都张开小嘴咬螳螂身体,螳螂使劲摇着身体,那细小声音像在说:“救命啊!快放开,痛死我了。”最后,螳螂终于死了。
蚂蚁高兴地说:“虽然你很高大,但是我们蚂蚁非常团结,始终会战胜你。”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十六
我们来到了三楼的花园,钻进花丛,见到了树叶上的蚜虫、湿土中的蚯蚓、花盆下的蚂蚁以及飞来飞去的虫子。
我发现树叶上的蚜虫它都不动,蚯蚓大部分时间都在树阴底下,湿润的土地中才有它们的`身影。我正在观察着蚯蚓,一只蛐蛐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吓我一大跳。我正在调整情绪呢,朋友又突然大叫了一声,原来她是被一群小蚂蚁和一只毛毛虫惊了两下。
我跟着小蚂蚁们来到了一个花盆底下,挪开花盆看见几个小洞,那些小蚂蚁们陆续钻进洞中。我想这里也就是蚂蚁的“王国”了吧。
忽然,蚊子也来凑热闹,它飞到我的脸上,我一掌打去,却是打疼了自己!我不再理蚊子了,免得自己再受罪。
一眨眼的工夫就到傍晚了,天色渐渐暗去,虫子也看不清了,我送走了朋友。也结束了和虫子度过这个有趣的下午。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十七
一个又细又长的尾巴,一个又大又圆的眼睛,四对柳叶形的翅膀凑成了一个小蜻蜓。
蜻蜓身子的颜色有:红的、蓝的、绿的、黄的,翅膀的颜色有黑的、半透明的和身子搭配起来很美丽。
有一次一只蜻蜓见另一只蜻蜓没注意它,就悄悄的飞到另一只后面,一口咬住了另一只的尾巴上,吓的另一只乱飞,而那只淘气的蜻蜓咬的更紧了,像玩过山车似的很好玩。
有一只蜻蜓见有一只蚊子,就悄悄地飞了过去,猛的冲了过去,可蚊子飞走了。蜻蜓好象在说站住,不要跑!蜻蜓见蚊子没有丝毫要停下来的意思,好像在说再不停下来我就动手了。蚊子还不停下来,于是一场空中大战开始了,蜻蜓向左追,蚊子向右躲,突然蜻蜓向前一窜,蚊子躲闪不及,就成了蜻蜓的佳肴了。
蜻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并且爱护它。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十八
昨天下午,我做完作业,就去墙角边观察蚂蚁了。我发现蚂蚁头上有一对细小长的触角;两只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尾巴;六只细小的脚,可爱极了!
后来,我看见一群蚂蚁排正整整齐齐的队伍,离一些大米越来越近,我想:恶作剧一下吧,好让我知道它们想干什么。于是,我用脚狠狠的把一只蚂蚁踩死,然后把死蚂蚁扔在蚂蚁群中,这一下,蚂蚁有的乱作一团,有的好象失去了主将的兵一样,乱窜。
我去问老妈,老妈说不知道。
第二天,上午第三节课后,我去问科学班主任这是为什么呢?科学班主任说:“这是蚂蚁的信息。“哦,原来是这样啊,难怪!”我恍然大悟地说。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十九
今天下午,我正在被日记所困之时,脑子里忽然想到“蚂蚁”两字。于是,我便化身成为一只蚂蚁,在“大力士”的王国中探索一番,大家也都跟着我一起来看一看吧!
午饭后,我爱把我不爱吃的一些食物给蚂蚁,这些食物颗粒有的大,有的小。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最大的食物颗粒上聚集的蚂蚁比最小的食物颗粒上聚集的蚂蚁要多十几倍。
下雨前,我经常看见有许许多多的蚂蚁往树上爬,我感到很好奇。爸爸解释道,蚂蚁知道快要下雨,它们要提前做好准备,所以往树上爬。看来,蚂蚁还会预测天气呢!
后来,我感到家里的蚂蚁越来越少,于是我把糖放到蚂蚁的洞旁,很多蚂蚁出来。小弟弟用球砸蚂蚁,它们一半被砸死,另一半马上逃跑。
昆虫世界充满着无穷奥秘,观察这些小家伙们,给我增长不少知识。我会继续观察它们的,是留心地观察喔!生活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努力探索。
昆虫的观察日记(实用20篇)篇二十
今天早晨,我在家门口的草丛里抓到一只蝈蝈。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它的身体是绿色的,长着长长的胡须,有六只脚,前四只脚是用来走路的,后两只脚是用来跳跃的。它的嘴是透明的,由四个部分合成。它没有牙齿,吃东西时是先用一只脚抓住,再慢慢用嘴磨才吃进去的。
蝈蝈的尾巴是尖尖的,它总喜欢把脚放在嘴里。它还喜欢往高处爬,如果你把它放在扇子上逗它玩的话,那它不久就会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那就很搞笑了。它还会跳跃,跳的也很高。
蝈蝈唱歌是靠翅膀摩擦发出声音来的,而不是用嘴巴唱歌,它是天生的歌唱家。
蝈蝈也爱吃蝗虫。我在蝈蝈的笼子里放了一条蝗虫,一会儿,我想把蝗虫拿出来玩,一看,蝗虫没了,难道是它钻出来了吗?为了验证一下,我再抓一条蝗虫放在里面,这次我看清楚了,蝗虫是被蝈蝈慢慢啃掉的。我只知道蝈蝈爱吃蔬菜和草,可怎么也没有料到,蝈蝈竟然也吃昆虫。原来,蝈蝈也算是益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