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山西的历史悠久,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相关介绍,供大家参考。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一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国家4a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天,我、张锦荟、韩展颜、严诗雨和沈映佳去了南京博物院,它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博物馆。我们先去看了星云大师的书法展,他分别写了十二个词:赞美、轻声、微笑、诚敬、冷静、知足、勤劳、忙碌、发心、烦恼、欲望和愚痴,或许这些就是星云大师一生的写照,也就只有心静下来,才能去慢慢地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只有经历过坎坷的人生,才能去感受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然后,我们又去参观了陈之佛画展,刚一进去我们便感受到了浓浓的艺术气息,人人都在用心去观摩,去感受每一幅画。其中,我最喜欢和平之春图,陈之佛的大量心血都投入了这幅画,整幅画做到了艳而不俗,重而不滞,浓淡把握得相当,给人的感觉仍旧是像月亮般高雅脱俗。画面上鲜花争艳,春意融融,象征和平的鸽子形态各异,好一派和谐、温馨的景象。细微之处又妙不可言,在观赏这幅作品时,心情十分愉悦。
再之后,我们又参观了雕塑馆、书法馆、数字馆、民国馆和非遗馆。
南京博物院充满了艺术气息,它使南京多了点艺术,使中国多了点艺术,使世界多了点艺术。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二
走过漫长岁月,你依然伴我左右。
——题记。
终于出发了!终于可以去往十三朝古都西安了!虽然路途遥远,但只要有一颗无畏的心,一切尽在脚下。
博物馆。
千盼万盼,终于来到了陕西博物馆。不为别的,只想看一下千年都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默默无声的古董。在这次行程中,最期待的不是大唐遗宝,也不是镇馆之珍,而是那小小的精怪兽。
纯金打造,身上13只小鸟,昂首挺立,骄傲无比,却已历经干年,饱含了沧桑。
帝王的世界。
兵马俑,皇帝的地盘。
不得不承认,这么大的手笔还真符合历史,秦始皇,帝王的形象,奢侈,气派。
光是那铜车马车已是巨大了,更别说千人千面的兵马俑了。每个俑士都是昂首挺胸,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秦俑中,我看到昔日秦朝的辉煌与强大,也领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同时也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接着去那华清宫,唐玄宗的行宫。
好吧,论奢侈,华清宫似乎更奢侈,亭台楼阁,雕龙花凤,水榭杨柳,婀娜多姿,浴池大得可以当冰池。
嗯,玄宗夫妇有你相伴,够了。
龙门石窟。
真不知道古时候的能工巧匠是怎么做到的?十几米高的大佛,到几厘米的小佛,都能雕得密密麻麻,栩栩如生,特别是那最大的卢舍那大佛,高17米,脑袋宽4米,真的好大啊!
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她的表情,都有不同的感觉。已经历经1500多年沧桑,眼睛里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
你一个天下首府:开封府,气势恢宏,巍峨壮观,绝对是当年扶正驱邪、刚正不阿包龙图的地盘。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三
“起床了,起床了小猪!”正在睡梦中的我被妈妈叫醒了。
穿衣洗脸吃饭后,我们来到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皇城相府。同学们,你们知道皇城相府是什么地方吗?是陈廷敬居住的地方。他既是康熙的老师,也是当朝的宰相。
进入大门,我们先上了城楼,城楼上挂着康熙赐给相府一个四字牌匾—“午亭山村。”接下来,我们参观了陈家的祠堂、点翰堂、小姐院、书院、河山楼及花园。这些房屋古色古香,建筑上图案雕刻精美,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气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河山楼,这座小楼高33米,是陈氏家族躲避战乱和土匪攻打的,非常坚固。最后,我们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皇城相府景色尽收眼底,整个相府依山建造,房屋错落有致,非常地壮观。
其实,皇城相府不只是陈廷敬的故居,是整个陈氏家庭居住的地方,陈氏家族有好几十个人在朝中做官。正是因为陈廷敬的祖父非常注重教育,他们的家族才会一代一代兴旺地传下来。
所以,我们也要多读书,多学习,不光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良好的品德!
文档为doc格式。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四
洪洞“大槐树”,今天我们原路返回西安,顺路去参观了洪洞县的“大槐树”。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一进大门,一个大大的“根”字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有名的“根字影壁”。穿过二门,经过帝王蜡像馆,过“连心桥”、“乡思桥”、“望亲亭”,来到了“迁民图”前面。这个“迁民图”可是大有来头。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战争后一些地方人很少,皇帝决定“迁民”,而当时洪洞人多,就选在了这里。洪洞的人大部分不愿意离开家乡去其它地方,官员就想了一个办法,让不愿意迁民的在规定时间到大槐树下签名,结果当人都来了的时候,士兵包围了他们,强迫他们迁民,还给他们每人的小脚指甲盖上划了一竖,代表他们要迁走,他们被迫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大槐树。据说,如果你的小脚指甲盖是两瓣的,就说明你也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民出去的人的后代。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这里寻根祭祖。
很可惜的是,著名的“大槐树”现在只是一个纪念碑,因为在400多年前的一次洪水把大槐树冲走了,人们为了纪念就修了此碑,现在留下来的都是二代槐树和三代槐树。我们穿过“古驿道”,绕过“石经幢,来到“祭祖堂”,在那里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姓,祭拜了自己的祖先。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还去看了解州的关帝庙。这一趟山西旅行还真是有意思,好开心呀!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五
今天,妈妈带我和姐姐一起去晋城白马寺游玩。下午两点半,我和妈妈姐姐来到了白马寺森林公园,上了楼梯,到了大门,我就发现广场中央有九龙壁一座,长20米,宽18米,双面雕塑,座为须弥居样式。顶为瓦脊斗拱样式。在广场中央我就看见了“景公塔”。
广场南面的山上是唯一遗存的白马禅寺古代建筑“景公塔”。据说清康熙三年,甲辰三月,有一官名景文魁,慨以俸金修复早先失毁的白马寺塔,且更盛于前,故名“景公塔”。从景公塔碑记内证实原塔是明朝建筑。到了白马寺山上。大毗卢殿占地1134平方米,是白马禅寺最大的.殿堂,殿内七重悬塑,主塑五方佛、五百罗汉、八十八佛、八十四大悲咒像、罗汉柱、五层八角亭柱、十二圆觉、二十四诸天、释迦本身传、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灵山会、楞严会、龙华会、华严会、三身佛、三世佛、极乐世界、琉璃世界、藏像千手观音、千钵文殊、密宗护法金刚、以及大型密宗金刚座等。塑像大的高三米,小的仅余寸,共一万余尊。实属国内罕见的工程。大殿于2000年举行了落成典礼,寂度大和尚参加了法会,目前佛像还在紧张贴金与彩画中,预计在近期竣工。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六
每年节假日外出旅行时,我和爸爸妈妈曾多次游历南京,或是途径这座城市.
在距离中山陵不远处,坐落着有着80年不凡历史的南京博物院,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如今焕然一新了,在这个暑假里,我满怀期待地前往参观了它!
当我真正置身于这座文化圣殿前时,被其庄严肃穆的建筑和散发出的历史气息,深身震撼了!
南京博物院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历史馆,艺术馆,特展馆,数字馆,民间馆和非遗馆形成了“一院六馆”的架构。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神秘的数字馆,馆内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灯光和现代数码视频技术。馆内走廊两侧的墙上,展示的是古代各种生活场景的动画视频。最奇特的是墙上有突起的地方,能够象开门一样打开,里面又是一幅幅新的场景,什么皇帝上朝呀,古代酒馆呀,赛龙舟呀,有趣极了!最有意思的,要算是数字游戏区了,我在触摸屏上玩儿拼图,复原古董等好多游戏。在这里,我不仅了解到了古代中国历史和文化,还看到了在未来世界,我们生活可能发生的变化。
临别前,我恋恋不舍地和爸爸妈妈约定好,下次一定还要再来南京博物院!
参观南京博物馆。
今天,我参加了现代快报组织的参观南京博物院的活动。
一大早,我就和几个小伙伴来到了博物院门口。迫不及待的我,不时问妈妈:“妈妈,妈妈!活动什么时候才开始呀?”妈妈总是这样回答:“快了,快了。”
终于,活动开始了,我们走进了博物院。讲解员阿姨先给我们每个小记者发了一个语音机,它小小的,上面有几个按钮和一个特别的耳机。我一开始还把它当成了扩音器,对着它叽里呱啦,说个不停,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语音机,戴在耳朵上,即使离得远,也能听见讲解员的介绍。
讲解员先领着我们来到了马年特展馆,这里的“马”可真多呀!有石头雕成的石刻马;有陶制的战马;有绒布做成的似风火马。在这些各式各样的马中,我最喜欢《八骏图》。这八匹骏马和真马一样大,它们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显得十分高贵优雅。讲解员告诉我们,《八骏图》是西洋画师艾启蒙为乾隆皇帝的御藏宝马画的肖像图,十分珍贵,因为今年是马年,才全部挂出来展览的。
看完了马,讲解员又带着大家来到了历史馆。历史馆的宝物数不胜数,有的金光闪闪,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古朴精致。我最感兴趣的是光着肚皮,大跳古代“肚皮舞”的唐代陶人;还有南博镇院之宝之一的铜牛灯。这盏灯不仅外表精致,设计也很巧妙。听讲解员说,牛的肚子里装着水,灯燃烧时产生的烟和杂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十分环保!
活动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南博。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我们也要努力,也要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些让他们赞叹的宝物!
文档为doc格式。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七
在凉爽的晨风中,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厦门胡里山炮台景区内的荣光宝藏博物院。参观这所博物院时,我们同时观赏了《世界奇石陈列馆》、《世界古代战炮陈列馆》、《世界古代宝剑陈列馆》、《古树化石展示区》和《星球》五个展区。
五个展区分别展出古代世界各国的炮铳、枪支、名贵刀剑、武士甲盾和以色彩、纹理呈现山川河海、飞禽走兽、花木虫鸟等各种形象的天然奇石.这五个展区我最喜欢的是《世界奇石陈列馆》.
走进《世界奇石陈列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被命名为天下奇石的肉石,它神奇的象真的一样,让人忍不住想要触摸它.接下来,我又被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石头所吸引了。这些奇石被分为:文字、人物、山水、动物、松竹梅等几个系列。每一块石头都与它的命名那么贴切、逼真。12生肖也是栩栩如生,许多山水、景物还用了唐诗宋词的经典名句命名,给人无尽的遐想……观赏着这些奇石,我不由得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不已。
走出陈列馆,我还忍不住在想:大自然中到底还有多少神奇与奥秘啊!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置身于神奇的大自然去探访与寻觅。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八
电视上,经常播放“最美山西”的广告,今年暑假,爸爸还真带我去了山西“凤凰欢乐谷”。
临行的一天,爸爸催促我:“快睡觉,快睡觉,明天五点就要起床呢!”“啊,那不是逼我调整生物钟吗?妈呀!”在九个小时的睡眠后,爸爸叫醒了我:“快起床,要去旅游了!”我一听,一跃而起,穿好衣服,洗洗脸,就准备往武陟宾馆。妈妈见了,笑着说:“别急别急,你再快也要等等我们呀!”我只好垂头丧气地坐到一旁等。
终于,都准备完毕了,也走到了宾馆,坐上了车。车开了,缓慢地向前驶去……。
绕过花坛,穿过马路,经过约半个小时后,车开到了加油站。加满了油,可司机却不往高速公路走,却笔直地朝普通公路走。就在这一瞬间,满车的人议论开了,只听:“为什么不往高速公路走?”妈妈说:“那这不往高速公路走,可慢了,我记得汽车不走高速公路,往安阳就得要两个小时呢。”“什么?那不跟唐僧去西天取经差不多了?”经过了四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凤凰欢乐谷有三十余处景点,具有代表性的有:黑龙潭大瀑布、二叠大瀑布、三节洞、地质走廊、蝴蝶谷等。我们一一浏览了一遍。
下午四点半左右,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凤凰欢乐谷,啊,雄伟的黑龙瀑,美丽的蝴蝶谷,还有多姿多彩的凤凰欢乐谷,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在国庆节长假中,我游览了许多闻名中外的景点。有皇城相府、乔家大院、百草堂、平遥古城。其中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平遥古城了。
平遥古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是中国明清时期汉民族的县城活标本。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双林寺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7月,平遥古城以“华夏第一古城”列入中国游客十大满意旅游风景区,同年12月平遥古城中的日升昌、县衙、文庙等景区正式成为国家aaaa景区。2006年2月25日又荣获“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的称号。
俗话说得好,平遥有三宝,这三宝是不是名不虚传,让我们来看一看。一宝――这一宝即平遥县城墙。明洪武三年建,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二宝――出古城北门有一座镇国寺,便是二宝。距今己有1000余年的历史。殿内的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品。
三宝――双林寺。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寺内10余座大殿内保存有元至明代彩塑造橡2000余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在这个庞大的古城中有许多中外闻名的古建筑票号博物馆,城皇庙……,这个假期令我成长了许多,我的见识也丰富了许多,愿以后我会见识到更多像平遥古城这样具有丰富文化、历史悠久的旅游圣地。
2014年2月22号,妈妈带我和姐姐一起去晋城白马寺游玩。下午两点半,我和妈妈姐姐来到了白马寺森林公园,上了楼梯,到了大门,我就发现广场中央有九龙壁一座,长20米,宽18米,双面雕塑,座为须弥居样式。顶为瓦脊斗拱样式。在广场中央我就看见了“景公塔”。
广场南面的山上是唯一遗存的白马禅寺古代建筑“景公塔”。据说清康熙三年,甲辰三月,有一官名景文魁,慨以俸金修复早先失毁的白马寺塔,且更盛于前,故名“景公塔”。从景公塔碑记内证实原塔是明朝建筑。到了白马寺山上。大毗卢殿占地1134平方米,是白马禅寺最大的殿堂,殿内七重悬塑,主塑五方佛、五百罗汉、八十八佛、八十四大悲咒像、罗汉柱、五层八角亭柱、十二圆觉、二十四诸天、释迦本身传、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灵山会、楞严会、龙华会、华严会、三身佛、三世佛、极乐世界、琉璃世界、藏像千手观音、千钵文殊、密宗护法金刚、以及大型密宗金刚座等。塑像大的高三米,小的仅余寸,共一万余尊。实属国内罕见的工程。大殿于2000年举行了落成典礼,寂度大和尚参加了法会,目前佛像还在紧张贴金与彩画中,预计在近期竣工。
洪洞“大槐树”,今天我们原路返回西安,顺路去参观了洪洞县的“大槐树”。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一进大门,一个大大的“根”字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有名的“根字影壁”。穿过二门,经过帝王蜡像馆,过“连心桥”、“乡思桥”、“望亲亭”,来到了“迁民图”前面。这个“迁民图”可是大有来头。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战争后一些地方人很少,皇帝决定“迁民”,而当时洪洞人多,就选在了这里。洪洞的人大部分不愿意离开家乡去其它地方,官员就想了一个办法,让不愿意迁民的在规定时间到大槐树下签名,结果当人都来了的时候,士兵包围了他们,强迫他们迁民,还给他们每人的'小脚指甲盖上划了一竖,代表他们要迁走,他们被迫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大槐树。据说,如果你的小脚指甲盖是两瓣的,就说明你也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民出去的人的后代。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这里寻根祭祖。
很可惜的是,著名的“大槐树”现在只是一个纪念碑,因为在400多年前的一次洪水把大槐树冲走了,人们为了纪念就修了此碑,现在留下来的都是二代槐树和三代槐树。我们穿过“古驿道”,绕过“石经幢,来到“祭祖堂”,在那里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姓,祭拜了自己的祖先。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还去看了解州的关帝庙。这一趟山西旅行还真是有意思,好开心呀!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九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岢岚县,虽然没有泰山那样雄伟的峰峦,也没有香山那似火的枫叶,但她的美丽,谁见了都赞口不绝。
来到我的家乡,最显眼的要数钟鼓楼了,它是我县最古老的建筑,位于县城南边,它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体现古代人民的文化遗产,最值得赞赏的要数城楼上的雕刻,那做工精细的双龙戏珠,更表现出了古代人民的创新意识。
还有那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广场一带,那里风景如画,花草飘香,更是我们小朋友们向往的地方。乾坤湖里更是游人如织,碧绿的湖水清澈见底,船桨荡漾的波纹像鱼鳞般美丽。
我的家乡矿产丰富,资源充足,有许多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更是大家休闲、娱乐、观光的好地方。
这是一座北魏王朝时所建的一座座佛像,至今依旧存在。下面请跟随我来看看这古老的历史文物。
云冈石窟屹立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一处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据导游介绍,北魏王朝的皇帝曾在山西一带游玩。这位皇帝非常尊崇佛教,他见山西这里风光秀丽,突发奇想,想在这儿建几座石头山,再在石头山里雕刻些佛像。于是,他请了一批能工巧匠在大同建造了这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的佛像大大小小数量万千,让你数也数不到头。最壮观的要数“佛祖洞”了。里面有一尊盘腿而坐的释迦摩尼佛祖雕像,高约十七米。佛祖像的头部镀了一层金色,散发着道道金光;佛祖的眼睛闪亮闪亮的,双耳垂肩,面带微笑。佛祖周围簇拥着十八罗汉,场面好生壮观。导游介绍说,当年日本鬼子占领了山西,看到这多精美绝伦的雕像,便想窃取。但由于雕像体型较大,又过于沉重,所以只能将雕像头部锯断,盗走头像。当鬼子看到释迦摩尼佛祖的头像时,却发现这尊头像约有五米高,而且这尊佛像相当沉重,想抢也抢不下来,所以鬼子只好望而兴叹地走了。
我想为您介绍的另一尊佛像是文殊菩萨雕像,他高约十六米,站立在石头上,双手捧着水晶瓶,面带笑容地时刻告诫人们要行善积德。
云冈石窟的佛像和历史说也说不完,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的话,那么,请去云冈石窟参观吧。
暑假期间,我们一家人去了位于山西长治平顺县的通天峡。通天峡横跨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从网上和门票上看到通天峡层峦叠嶂,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一个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来到通天峡的大门,就感到一阵凉爽的风向我扑来,首先入我眼帘的是大门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景区里的景点。刚进入景区我便被那——“仙人湖”上许多坐落在半山腰的仙人石像吸引住了,个个神采奕奕的,他们好像再商议什么大事。
告别了仙人湖,向我最喜欢的猕猴寨进发,我们走进了猕猴寨,看到一位老爷爷正在耍猴表演,猕猴听从着老爷爷的各种口号,引得观众哈哈大笑,特别有意思的是猕猴升国旗,他做着国旗手做的每一个动作,虽然不标准但它还是顺利的把国旗缓缓地升上去了。
边走边欣赏美景,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阴凉的山洞,穿过山洞就到了被称为“亚洲第一索道”,坐上缆车,整个峡谷,一片全是挺拔的绿色青松,一座座巍峨的青山,透明的观景台,石制的亭台,蚂蚁似的人等等,高得让我不得不害怕。
抬头望天空,蓝天白云悠闲漂游,触手可及,仿佛到了天上人间仙境。
太阳慢慢落山了。这时,听到“聪聪下山了”,妈妈喊道。我还沉醉在人间仙境中,留恋忘返,依依不舍的下了山。
寒假结束之余,我再一次在家乡山西,游览榆次老城。
在俞家街从城门口进去老城。这一天由于天气比较好,来游览的人也很不少。城内的地面是灰白色的石砖,因为常年的风蚀和踩踏,有的地方棱角磨损,裂开了小缝。路旁还有些没有枯萎的灌木丛,叶子并不像春日里那样充满生机,颜色是深邃的墨绿,显得凝重而沧桑。
一路顺着人流。走在小路上,观赏周边的景物。随着路线的变化,这些有的宽,有的窄,有的是砖地,有的是鹅卵石小路。进程大约步行了二三丈路程就到了城隍庙。
城隍庙对庙是座大广场。广场十分宽阔,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会觉得拥挤。有几座共有人小憩的亭台,亭台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广场中部有对铁制的貔貅,煞是威猛,多少年来像勇猛的.卫兵雷打不动的坚守着岗位。
转身步入城隍庙,这里的游人最多。在门口抬头望,正上方题有“城隍庙”三个字的黑色牌匾。梁上是精美的木质花纹。听说榆次老城有中国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所以我也是带着敬畏的心情游览的。
出庙西侧有一条小路,小路尽头是座花园。门口的牌匾上写着:西花园。院内别具风格,布局很得体,有绿草和鲜花相伴,很是惬意。西边有游廊,北边有假山,还有很多亭阁林立,多美啊!
在楼里走了一转,觉得思凤楼比城隍庙高得多。停留了一会儿,我下了楼梯,再一次随着人流离开了老城。
我的家乡在太原,太原有很多令人向往的名胜古迹,如晋祠、双塔寺……当然也就会有一些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今天我就来当一次导游,带大家游览一下山西的“小江南”?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尤其是难老泉、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等景点更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晋祠也因此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们现在已来到晋祠的难老泉。这里的泉水冬温夏凉,寒天水汽蒸腾,象云雾一样。水面有浮萍,谭底有水草,冬夏常青。长长的水草随着流水波动,象风吹麦浪,荡漾起伏。大家都听说过晋祠米吧。“晋水今人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这就是北宋大诗人欧阳修盛赞晋水之美,稻米之香的诗句。这里的稻米,所指的就是晋祠米。它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为它是用难老泉的泉水浇溉而成的。说起难老泉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
传说在晋祠北边二十里地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嫁在了晋祠所在地的古唐村。她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让她回娘家,每天叫她担水。水源离家很远,一天只能担一趟。婆婆又有一种脾气,只喝身前一桶的水,故意增加担水的困难,不许换肩,折磨她。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个牵马的老人,要用她担的水饮马。老人满脸风尘,看样子是远路来的,柳氏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把最后一桶水递给了马。可是马仿佛渴极了,喝完后一桶水连前一桶水也喝了。这使柳氏很为难:再担一趟吧,看看天色将晚,往返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骂、鞭挞。正在踌躇的时候,老人给了柳氏一根马鞭,叫她带回家去,只要把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会自然涌出,涨得满瓮。转眼老人和马都不见了。柳氏提心吊胆地回家,试试办法,果然应验。以后她就再也不担心了。婆婆见柳氏很久不担水,可是瓮里却总是满的,很奇怪。叫小姑去看,发现了抽鞭的秘密。又有一天,婆婆破天荒允许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马鞭在瓮里乱抽一阵,水就汹涌喷出,溢流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胜村找柳氏。柳氏正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往嘴里一咬,一气跑回古唐村,什么话没说,一下就坐在瓮上。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流了千年万年,这就是“难老泉”。
怎么样,生动吧。听了我这位导游的讲述,你是否被难老泉美丽的景色、动人的传说深深打动了。没关系,我们下一个景点圣母殿,更会给你锦上添花的。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十
星期天下午,我们全家人一起去平遥古城看摄影展。只见展区里人山人海,彩旗迎风招展,一幅幅摄影作品展示在我的眼前,让我看的眼花缭乱。
摄影作品分了好多展区,有传说区、神话区、动物区、自然区、肖像区.......这些作品深深感动了我,最让我感动的《留守儿童》这幅作品,那是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男孩,正趴在桌子上写日记,他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格外明亮。他写道:爸爸妈妈快回家!他多么想让爸爸妈妈回来和她一起生活呀!这幅作品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灵!我真幸福,每天能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还可以吃到妈妈亲手做的饭菜,爸爸又可以辅导我写作业。一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国际摄影大展的作品意义可真大呀!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十一
山西,顾名思义,意为大山之西,即地处太行山之西。山西古称河东,意为大河之东,即地处黄河之东。
山西简称晋,是因为西周、春秋时期为晋国之地。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把晋国一分为三,所以历史又把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并称为“三晋”。这就是我的家乡山西这一名称的由来。
我们的家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河北省、河南省之间。南北两端长约682千米,东西两端宽约385千米。土地总面积为15.657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3%,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中居于第19位。
山西省现行行政区包括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晋城、晋中、忻州、临汾、运城和吕梁11个省辖市,共119个区、市、县,省会设在太原。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目前,山西人口的增长已经基本得到控制。近年来,随着科教兴晋战略的实施,山西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迅速提高。山西人口的分布特点与人口的不断迁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后,山西的人口流动日趋活跃。山西很久以前就是一个多民族分散杂居的地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在少数民族中,以回族居多。
这就是我的家乡山西,现在听了我的介绍后你应该对它有所了解了吧!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十二
今天上午,阳光明媚,太阳把大地照得暖洋洋的,我和爸爸一起去山西博物院参观。
我们乘车沿着滨河西路到了山西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倒梯形宏伟建筑,这就是山西博物院。在东门前约一百米处有一个前庭,前庭内侧立着五根石头砌的圆柱,上面雕刻着许多历史人物,前庭中间横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山西博物院”五个大字,好一片壮观的景象。
我跑到领票处领了两张门票,便急急忙忙和爸爸一起走了进去。山西博物院共有四层,内设儿童椅和轮椅,真是服务周到。我和爸爸从四层往下转,里面有文明摇篮、山川精英等十二个展厅,每个展厅又分为许多单元。我最喜欢“方圆世界”这个展厅和“晋国霸业”里第一单元——河汾骄子里的“鸟尊”。
方圆世界主要展示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币的演化,有商代晚期用的“铜贝”,它和贝壳相像,比较小巧;有春秋、战国以来各种不同的“布”(布就等于现在的钱),它们和?子相似,上面还刻有不同的花纹图案……通过“方圆世界”七个单元的参观,我知道了我们祖先使用的钱的样子以及整个钱的演化过程。
“鸟尊”是晋国霸业里第一单元——河汾骄子里的一样展品,它是西周的,样子是一只鸟,用两只脚和尾巴来撑地,背上有一只小鸟,它是“鸟尊”的盖子,把盖子打开可以放东西。“鸟尊”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山西博物院可以让你懂得许多道理,知道许多知识,让我的思维开拓,知道了五千年历史的进程和演变。来这里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放松心情,真是两全齐美。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十三
我有幸参观了山西省博物院举办的一场精彩的展览,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历史文物、传统手工艺品以及现代艺术作品等等。这次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了解了山西的文化和历史。
在展览的第一部分,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它们来自山西的各个角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青铜器,它是战国时期的作品,雕刻精美,形象生动。观看这些古老的文物,我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古代的山西,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第二部分展览是关于传统手工艺品的。山西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红峪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于世,因此这里的手工艺品也有其独特之处。我看到了许多煤炭雕塑,这些精致的艺术品都是由煤炭雕刻而成的,形象栩栩如生。另外,还有一些以红峪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展出,画面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这些手工艺品展现了山西深厚的工艺传统和艺术氛围,令人赞叹不已。
第三部分是现代艺术作品展览。在这个部分,我见到了很多前卫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作品、雕塑和摄影作品等等。这些作品充满了创新和艺术感染力。其中一个绘画作品尤为吸引我,它是一幅用油彩绘制的山水画,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色彩运用使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展览中的摄影作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摄影师通过镜头捕捉到了山西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我更加欣赏这个地方的美。
最后,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山西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发展的。我看到了许多历史名人的雕塑和展品,他们都是山西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人物。展品中有一幅关于晋商的展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晋商是山西的骄傲和文化传统。这个展板生动地展现了晋商的商业活动、家族关系和社会影响,让我更加了解了山西商业文化的独特之处。
这次参观山西省博物院的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展览,我更加了解了山西的文化和历史,也对这个地方有了更深的认识。山西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令我佩服不已,展览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思考。我相信,只有通过了解和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文化,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十四
江西省是一片绿色的“草原”,也是一片绿色“树林”。为什么江西省会变得如此美丽呢?那是因为人们都在爱绿护绿增绿。
由于绿色是环保色,所以,大家都喜爱绿色。大家在八一公园的西湖旁,都会情不自禁的为旁边的树木浇一浇水,给花儿草儿泼一点湖水。西湖旁边的树木茂盛,使得西湖显得更加的绿,更加的清,更加的静。西湖的水绿得像许多叶子荡漾在水面上。清得可以看见从树木上掉下来的叶子,慢慢地沉入水底。静得倒映出许许多多地大树。如此美丽的风景,让江西变得更绿,更有生机了。
由于大家爱护绿色,每次有一些坏人要来砍树,大家都会上前去阻止他们。有人在踩踏草坪时,也会有人上前去阻拦,并在草坪旁边竖上一个这样的牌子:“请别踩我,我怕疼!”。这样大家就不会踩踏草坪了。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
由于大家喜欢绿色,所以大家都很爱要楼底下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使我们居住的环境更舒适,更绿色环保。如果第一个人,在每一年,种植一棵树,并使它们茁壮成长。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片绿色的世界。由于到处都增加了绿色,所以江西省才是一片“绿色的草原”和一片“绿色的树林”。
相信我吧,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多种一些树木吧,让江西省变得更加的绿色,更加的美丽!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十五
在平凡而又乏味的暑假里,我、舅舅、大姨、妈妈和妹妹去了太原动物园。
第二天早晨,从表姐家出发乘车穿过迎泽大街,经过一个小时的行驶,来到了闻名已久的动物园。
舅舅买了进动物园的票,一进门,就看见了孔雀和各种颜色的鹦鹉。我看见许多人和鹦鹉照快速照相,心里很痒痒,于是,我问了问妈妈,我可不可以和他们拍照,妈妈说:“不照了,我们游动物园的时间不多了,还是去别处去看看吧!”我恋恋不舍的走开了。
我们沿着小路,来到了食草区,刚走进去,就看到了一只身上满是斑点的梅花鹿,正抬头吃树上的叶子。旁边有一只雪白的大角牛低头在地上东瞧瞧,西看看,好像在寻找可口的食物。再走几步,有一只暗灰色的犀牛懒洋洋的跪在地上,东张西望,好像在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再往下走,又看到了一群棕色的大盘羊,它们的羊角就像一瓣瓣吃完的西瓜皮,样子很是可笑。大盘羊后面的下一个铁笼里就是双峰骆驼。它们之所以背上有座“山”,还有个小故事呢!传说,汤包感到马和骆驼一定有点儿关系,马瘦,跑得快,但是脂肪不够,如果有一些马很有头脑,想去周游世界,那么必然要穿越沙漠,那么身体就要积累足够的脂肪,逐渐经过锻炼,有的形成了单驼峰,可以穿越一定的沙漠,例如撒哈拉沙漠,可是太原动物园呢,穿越了撒哈拉后,一部分形成了单驼峰的马,还想走的更加远,看得更加多,那么就继续锻炼,形成了双驼峰骆驼,然后就走到了中国、亚洲。
在走上一段路,就看到了现代鸟类中最大的鸟—鸵鸟。旁边的告示牌上写着:鸵鸟生长在撒哈拉沙漠往南一直到整个非洲,它高达3米,颈长头小,脖子长裸,嘴扁平,翼短小,它不能飞,腿长,脚有力善于行走和奔跑。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能跳跃达米。鸵鸟主要吃草、叶、种子、嫩枝、果实等。也是小哺乳动物。通过这个告示牌,使我对鸵鸟有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走出食草区,来到了老虎山脚下,乘车来到老虎山上,有的老虎懒洋洋的趴在地上,在周围环视,好像在观察我们的一举一动,有的老虎在路上走过来走过去,像是在站岗,还有的老虎被关在铁笼里,可能比其他的更凶猛一些吧。还有几只老虎卧在水中,可能是热的受不了了吧!
不知不觉时间过了三四个小时了,我们恋恋不舍的乘着游览车走出了动物园,这次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了动物园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动物没看到呢,没看到我最喜欢的熊猫吃竹叶,下次一定要早点进去,把所有动物看完!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十六
山西省博物院是中国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博物馆,也是我国山西省著名的文化载体。最近,我有幸参观了山西省博物院的展览,并对展览中的文物、艺术品以及历史、文化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下面是我对此次展览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入展览主题,介绍博物馆的概况。
山西省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坐落于山西省会太原市。馆内收藏丰富,以山西历史文化为主题,展示了山西丰富的文化遗产。此次参观的展览是以“千年古都:山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展览内容涉及山西的历史、人文、艺术等多个方面。博物馆的展览规模庞大,让我对山西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第二段:展览的文物精华。
这次展览中最吸引我的是展示的文物。一进馆门,就能看到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物,每一件都代表着山西的历史和文化。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展出的山西汾阳东周墓地出土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在技艺和工艺上堪称一流,不仅工艺精美,而且刻画细腻。此外,还有展出的关中窑刻花白地鸟瓶、北朝彩绘砖等瓷器和雕塑作品,展示了山西古代陶瓷制作工艺的高超和艺术水平的精湛。
第三段:展览的艺术魅力。
除了文物,艺术品也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展览中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了山西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表达令我印象深刻。书法作品用典雅的字体和优美的笔画展现了山西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采和才情。而绘画作品则用细腻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展示了山西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美丽。这些艺术品让我感受到山西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
第四段:展览带给我的历史、文化知识。
参观展览不仅仅是欣赏艺术品和文物,更重要的是能够学到一些历史、文化知识。这次参观展览,我了解到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展览中我了解到山西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包括古代建筑、壁画、雕塑、瓷器、书法作品等,这些遗存见证了山西古代文明的伟大和繁荣。而且,展览中还展示了山西的地理特点,山西因山而得名,属于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和农业资源。通过参观这次展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山西的历史、文化和地理背景。
第五段:参观展览的收获和感悟。
此次参观山西省博物院的展览,让我在观赏美丽艺术品和文物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了山西的历史文化。我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学习自己的历史与文化,这是我们了解自己、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环。此次展览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从文物、艺术品中感受到山西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通过这次展览的参观,我对山西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决心,希望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山西博物院游记(模板17篇)篇十七
平遥古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因为这座古城的形状象一只乌龟,所以人们有又叫它“龟城”。今天我当个小小导游员,带领大家去观赏平遥古城。
首先让我们来到城门楼上,向下望去,两道城门中间有一个四方形的小城,叫瓮城。瓮城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为了聚集雨水,怕雨水向城外流去。因为这里很干燥,把雨水看作是很珍贵的,连人们住的房子的房顶的人字架都很短,因为怕雨水流入别人家,真应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老话。瓮城的第二个作用是可以用石块等武器打击来犯的敌人,起防御作用。
平遥古城的城墙很宽,城墙的上面铺着很大的城砖。在城墙的瞭望口上架着几门大炮,这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器,所以赐了个名字叫“神武大”。人们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因为“不想做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再让我们到县衙去看看。县衙坐北朝南,正门的两边蹲着两只大石狮子,开着大口看样子很威武。衙门的门栏很高,两扇大门又厚又重,漆着朱红的颜色。走进院内,东西两房是古代收税和纳粮的地方,各有六个窑洞,寓意六六大顺。再往里走是一个很大的正殿,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上面挂着“明镜高悬”的大匾,左右两边放着许多审堂用的刑具,让人进去有一种森严的感觉。绕过大殿进入后院,是县太爷吃饭和休息的地方,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意思是视人民如父母,为人民办实事。
从县衙出来,我们漫步在明清一条街。这里全是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各个店铺的门面和牌匾也是古代的样式,如果人们穿上古代的服装,就可以在这里拍古装剧了。
最后一站让我们到中国最早的银行——日升昌票号去看看。在右侧帐房里塑着两个蜡人像,一个像是在收钱,另一个在记帐。据说在这里一个记帐的伙计,一年能挣到80两银子,在当时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亩地。银票上有严密的防伪措施,为了防止老顾客破译,1就更换了300套密码。来到后院,这里的墙都是又厚又高,墙缝里砌着好多钱币。据说是为了显示主人家的实力。
好了,平遥古城的旅游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