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如庙会、花市等活动吸引着大量游客的参观和参与。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标志着新年的开始。那么在春节来临之际,我们应该如何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期间各地举办的民俗表演和传统艺术展示,让我们一起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一
你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问我的老家在哪里?我的老家在长沙。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我家乡长沙的春节吧。
家乡的春节是从除夕开始到元宵节结束。过年先要从除夕说起,除夕一定要吃鸡、肉、鱼三样。而且得大鱼大肉,鸡要整只清炖,而且必须公鸡,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好后在上面放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要等到初一才吃。代表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也可以代表着红红火火。
在年前腊月进行杀年猪很讲究。要看日子,不能乱杀,乱杀猪可能不和顺。一到腊月就准备腌猪肉,腊月二十左右,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也寓意着将过去一年的霉运扫去,迎接新一年的好运。鸡可以做成“五圆整鸡”,一只整鸡上放桂圆、红枣、莲子、鹌鹑蛋和枸杞,象征着“吉祥如意”。
初二,女婿到岳父岳母家拜年。所谓“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长沙有谚云:“三十夜的火,元宵节的灯。”农家除在猪栏狗窝鸡坍暗角点烛外,还在田头地边燃火,旨在除虫,祈求丰收。离祖坟近的,还向坟前送烛,让祖先同享人间灯火。
湖南的每个春节都过得分外热闹,一点也不比别的城市差。一眨眼,春节悄悄地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个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了新的一年。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在这里,祝福家乡越来越火,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二
按照我们老家的规矩,春节的时候,我们小孩不用写作业,只和家长一起干活,包饺子就可以啦。
一包饺子,我们小孩子就开心得不得了。我们老家呀,在腊月就开始过年了。我包的饺子,大的大,小的小,还有的馅儿包太多了,挤破了的,特别难看,让人“目中无饺”。但是嘛,味道还是不错的,是平南正宗的香味饺子。
在老家平南,往底下走四五里路,(不过走起来很累,最好开车)在那里有一个游乐园,很好玩。我和我亲姐,还有平南的姐姐一起先玩了网红秋千,而且是站着的。秋千一共两排,两排都越甩越高,摇摇晃晃,很害怕又很刺激。我想:“着这是在比赛谁甩得高吗?”我最后发出了一种杀猪的尖叫声,太可怕了吧?但也太好玩了。
后来我们又玩了碰碰车,那个碰碰车啊,碰得我头疼呐,他们老碰我,我都被碰出去了。不过,我决定36计走为上策,那就是逃,于是我逃开了他们,一分钟就闪没影啦!虽然我不玩啦,但是,我觉得那也很热闹。
当然啦!放炮要晚上放才好玩嘛!所以我们赶回家拿出炮,开始随意放。我放了一个陀螺炮,那一个陀螺滴溜溜乱转呢,直接闯入学校。我又接二连三地放了几个陀螺,又放了几个粗炮烟花,可美啦!那颜色也不一样。一会儿红,一会儿绿,一会儿黄,五颜六色的。可好玩了,我们玩得也可开心了,笑得合不拢嘴,开心的不得了。
这个年呀!我过得又开心又圆满,吃得开心,玩得也开心,哈哈哈。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三
新年快要到了,每个地方过新年的风俗习惯可能都差不多,但还是会有一点小小的差别。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们家乡过新年的风俗习惯吧!
大年三十到了,新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那天早上,一家人很早就起来了,七点左右就吃完早餐,紧接着妈妈和奶妈又在厨房里忙了起来。一切都是为了那顿丰富的、非常重要的年饭。在我们那儿呀,年饭是中午吃的,而且吃得越早越好。从早晨9点开始到中午12点以前都有人家放鞭炮吃团圆饭的。有的人家为了抢得第一个吃年饭,干脆早饭、午饭一起吃。我们那有个风俗:只要你今年的年饭吃得早,来年的日子里做事就会比别人更快,更好,更顺。
在妈妈做年饭时,爸爸在忙着贴对联,他把门上的旧对联撕下来,换上一幅幅崭新的对联,过年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一切显得更加喜气洋洋了!这时,最开心的是我们小孩子,不时跑进厨房去“打游击”(找妈妈要吃的),妈妈也不生气,每个菜一起锅,就会送一点到我们的小嘴巴。很快“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就响了起来,我们知道,吃年饭的时间到了。于是,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了下来。我数了数满桌的菜,足足有二十多个呢!大家一起吃着这顿丰盛的年饭,喝着可口的`饮料,互相说些祝福的话!
小朋友你们家乡过新年的风俗习惯和我们家乡的一样吗?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四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站,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每当念起这首童谣,我就会想到过年(也就是春节)时的情景。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过年时会有许多习俗,比如,贴对联呀,放鞭炮呀等等。
从上面的童谣不难看出,到了腊八就要准备过年了,腊八时人们就开始泡腊八蒜、熬腊八粥了。我最喜欢吃腊八蒜了,翡翠般的颜色,煞是好看,吃饺子时蘸上泡过腊八蒜的醋,再吃几个腊八蒜,味道又酸又辣,特别好吃,而腊八粥,是用许多农产品熬成的',好美味!
过了腊八,下一个阶段就是小年了,小年好像就是春节的“彩排”,天刚一黑,人们燃起了鞭炮,便有了过年的味道。一大早,街上就有卖糖的,大多数是麦芽糖,我最喜欢吃了。
剩下的时间都是人们准备年货的时间了。到了除夕,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门外都已贴上了对联。到了晚上,吃完团圆。饭,人们就开始打开电视看春晚,这时候,常常人们笑的乐开怀。到了十二点,钟声一响起,鞭炮便震耳欲聋般的响起,没有哪一家不放鞭炮,把天空照的跟白天一样亮。所以除夕是很热闹的。
到了初一就不太热闹了,这一天早上,熬通宵的人们拜晚年后,就回家休息了。街上都堆着昨夜燃放的炮皮。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五
我的家乡在广西南宁,每当到春节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
除夕前几天,浓浓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为了能更好的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忙得不亦乐乎,都在仔仔细细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东西统统拒之门外,为的就是在春节前把所有的霉运统统赶出家门,引来欢悦的喜气。我们家也是一样,家里全民动员,各有各的责任-——我负责把地板扫干净,拖干净,还要把茶几里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负责把整个房间收拾得有条有理,还要再把纱窗拆出来冲洗一下;而妈妈负责把厨房和厕所擦干净。
过春节,年货是不可少的。那不是,除夕前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高高兴兴地赶在人多之前的时候挑年货,但争先恐后的情景还是发生了,南城百货里挤满了人群,每个人的购物车里都装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货。我也是一样,进了超市拿到车后,就迅速地仔细挑选,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几下就把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的。
除夕当晚,吃团圆饭后,我从商铺里买来了不可计数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过个瘾,左点一个,右扔一个,突然间就劈劈啪啪的响。12点一到,新年的钟声刚一敲响,整个南宁像是活了过来一样,家外面到处都是威力十足的长炮的响声,天空上都是五颜六色的烟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红的烟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会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朵。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春节,怎么样,热闹吧!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六
照咱们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在腊八着天,家家多得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其它干果熬成的。
除了这只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入醋里,把它包起来,为了过年时吃饺子用。到了大年三十,蒜泡得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孩子准备过年时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吃的,瓜子,糖果,水果等等。第二件大事是买烟花爆竹,男孩子们都喜欢玩。可能第三件事才是买玩具。
孩子们欢喜,大人也忙的离不开身,在新的一年里像是什么都得万象更新似的。
到了十三,就是春节过小年的彩排.天一黑,鞭炮就响了起来。过了二十三,大家则是更忙。家里必须打扫除一次,还要把鸡,鱼,青菜什么的都得准备起了。
除夕真热闹。家家都在做饭菜,哪里都是饭菜的香味。不管的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服,门外也贴着红红的对联,除夕家家灯火通宵,永不停止,鞭炮声日夜不停。在外地打工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须赶回家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谁还睡觉,都要守岁的。
元宵上市,春节的有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处都是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的,红火而美丽。
一眨眼,春节过去了,家乡又有了原来的寂静。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七
我们老家春节别有一番风味,从春节前几天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贫困的家庭里,这几天也要买很多东西。大人们要买过年的吃的、穿的、喝得、用的——店铺多数过年不开门。小孩子就首先要买爆竹。等到万事俱备,之欠东风时,就盼着春节到来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盼呀盼终于把春节给盼来了。春节真热闹。大家都要穿新衣,还要贴红红的的对联和吉祥的年画。中午要吃团圆饭,在吃团圆饭前,还要放鞭炮,那天除了万不得已,都要赶回家吃这顿饭。
吃完团圆饭,除夕夜也悄悄地来了。我们这里除夕要守岁,虽然不用守一整夜,但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午夜时分,家家都要“除天行”,也就是要放鞭炮,放礼花。漆黑的天空一下子变得亮了起来,好像白天一样,鞭炮声震耳欲聋,经久不绝古老的小镇便洋溢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
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都要吃饺子,饺子也叫“元宝”预示着招财进宝。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不时从门缝里飘出的饭菜香味和人们的欢声笑语诉说着人们的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要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拜年,去时一般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祝福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老家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元宵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是快乐的,最快乐的也是我们小孩子了。我们可以拿到许多的压岁钱,又不用做作业,还能自由自在的放鞭炮,每一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都伴随着我们的欢笑。
是快乐的,我爱。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八
我们全家开着小轿车回到了老家——大嶝准备过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嶝大桥,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水面,双向路面宽阔而笔直,两旁的路灯像小卫士似的保卫着大嶝岛,犹如一头头跃出水面的白海豚。桥下红树林一片片,翠绿翠绿的,伴随着波浪起伏。放眼望去,那平静而又广阔的海面,有一群群海鸟忽飞忽落,偶尔传来几声鸟叫。
不一会儿回到了老家,只见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新的对联,一会儿是烟花爆竹声,一会儿又是敲锣打鼓,到处有着碎鞭炮,像天女散花洒在地面,一片红通通,呈现出喜气洋洋景象,整个早上沉浸在欢喜之中。
转眼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家家户户的灯都开了,到处明亮了许多,这个夜晚灯光笼罩着大嶝岛。临近九点半传来了一阵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哦!原来是在放烟花,这时天空呈现出一朵朵五彩的花,仿佛给晴朗的夜空增添了无限的绚丽,多美呀!
一年一眨眼就飞快地过去了,马上就迎来了除夕之夜,我们边吃团圆饭,边讲述着过年的趣事。我要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以前有个叫:“年”的怪物,头长尖角,凶猛异常,生活在海里。在除夕夜会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已命。因此一到除夕夜,大家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这一年,从村中来了个银须飘逸,目若朗星的`老人。半夜“年”闯进村,正准备逞凶时,突然传来了“噼噼啪啪”的炸响声,那位老人披上红袍出现在“年”的面前,“年”浑身战栗,逃回了海里,再也不敢进村了,家家户户过上快乐祥和的春节了。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九
那天,我翻开《故乡》这本书,发现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边框已有缺角,显然,它经历的时光也不少了。手指抚摸着画面,那渐渐模糊的视线,把我的思绪拉回了到几年前。
白墙黑瓦,绿树红花,那是我曾住过的地方。
“吃饭啦!”奶奶喊道。我当机立断,飞地窜出房门,爬上椅子,看着一碗红烧肉流口水,一家子在屋前的空地上,其乐融融地享着美味,天高地阔地聊天,我津津有味地嚼着,听着。多么美好的生活啊。可是,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的,餐桌前总萦绕着一句话:"我们村要拆迁了!"这对我而言好比是晴天露雳,是冬天中的一盆冷水。
从那以后,我便高兴不起来,常常安慰自己:那些都是谣言,拆迁这种事是不要发生在我们村的。我照常上学放学,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酸酸的,涩涩的,隐隐地总是担忧着什么。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似乎快忘了这件事。直到某一天放学,我看到了我最不希望见的情景——我家洁白的墙体上,喷上了一个大大的,赤红赤红的字——“拆”触目惊心!房子的玻璃都敲碎了,显得特别空寂落魄,没有阳光,没有家人的味道。门前的枇杷树,以前年年果子结满树,带给我们无数收获的喜悦。可是今天,即将搬离老房子的'今天,它被锯成两段了。树桩上,,我数着一圈圈的年轮,心里黯然无光,这是陪伴着我成长的岁月的印证啊!我怎么可能忘?我也不敢忘!纵有千言万语也来不及言喻了,房子的屋顶掀了,墙倒了,柱子也断成了两段。我的老家,这就样,夷为平地。再去时,已是高楼耸起,老家的模样已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张照片了!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十
春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了老家。我的老家在乡下,在那里,有我想念的爷爷奶奶和热情好客的乡亲们。
回家的前一天晚上,我给爷爷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我们明天要回家。听奶奶说,爷爷挂断电话后整整一夜没睡好。他不时地看表,希望天能早点亮。
天亮了,奶奶开始不停地忙碌着,爷爷到村口接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在9时,我们回到了家。一进门,奶奶拉着我的小手,问我路上冷不冷、饿不饿,还左看看、右瞧瞧我,久久不肯放手。爷爷则关心地问我,这学期的成绩怎么样?在学习上有没有困难?当我把这些问题一一回答后,并告诉他们这学期我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时,爷爷竟然激动得两眼含泪:“我孙女有出息,咱农村的娃也能在城里读书,也能读好书……”这一次回家,妈妈不仅把我当上校园记者的事告诉了爷爷,还把我的见报文章一起带回了家。爷爷看着我写的文章,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这些消息就像插上翅膀一样,飞遍了整个小村庄。东家阿姨领着孩子来问我怎样才能学习好,西家婶婶来看看在城里读书的女娃长得啥样……左邻右舍纷纷邀请我到他们家做客。
等到午饭时,奶奶端上了许多好吃的食品,不停地说:“多吃点,多吃点,这些都是自家产的,没污染……”
回老家过春节,是一件令我难忘的事情!
今年过年在河南老家过。打我记事儿起,这是最有意义的一次春节,那浓浓的年味儿一直挥之不去,家乡的'传统文化慢慢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十一
我过了许多次春节,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22年的春节,因为那一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而且也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马上要到春节了,我非常兴奋。晚上我睡觉时,一直都睡不着。直到十二点钟时,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外面五彩缤纷的烟火连成一片,好似一片花海,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别的地方都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而我们家乡的习俗却不一样,我们都是除夕的早晨和初一的早晨很早就吃饭了。最早的有二、三点就吃饭了,最晚的也只到五、六点就吃饭了。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是因为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我家乡那个地方非常穷,为了避免那些债主上门来讨债,他们只能够在过年那天很早很早的时候起床做年夜饭吃。所以,每年春节,我们这里的人们都五、六点钟就起床做饭。
“起床啦,过年啦,吃饭啦!”爷爷奶奶大声喊道。正在睡梦中而又迷迷糊糊的我还不想这么早起来吃饭,便一直赖在床上不起来,直到爸爸发令:“还不起床?”我只好硬着头皮起了床。我起床刷了牙、洗了脸,香喷喷的饭菜上桌了。
“嗯,嗯!真好吃!”爷爷奶奶看着我这样说都会心的笑了。
这个春节在团圆的气氛中度过了……。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十二
老家的春节妈妈跟我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于是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呀?”妈妈对我说:“就是每次过节过年的时候就会更加的想念远方的亲人。”哦,我明白了,那我会更加想念他们的,我爱他们!
过年初二的时候,妈妈开车载着我回老家兰田——我的外婆家,妈妈还说:因为我南宁的小阿公和小阿婆全家都要回来,我开心极了,因为我又可以见到最喜欢我的小阿公他们了。我最喜欢去我外婆家了,我也好久没见到外婆了,好想念她老人家。还有可以见到我的两个弟弟(大的2岁多,小的还不到1岁),这次回老家一定会很开心的。我好想快点到哦!终于到外婆家了,我老远就开始叫着阿婆了,那么大的声音阿婆早就听到了,跑出来大声喊我。我一路小跑到阿婆身边,搂着阿婆亲了一口。
走进家门,看到家里热闹极了,所有人都在,大家都叫着我,我也很有礼貌的回叫他们。呵呵,其实我早就注意到桌子上的东西了,桌子上摆满了水果、有巧克力,还有各式各样的糖,以及瓜子和花生等,应有尽有。看得我直流口水,妈妈看到我这样,一个劲的笑。反正我最喜欢这样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妈妈虽然有跟我讲过,不能一个劲的吃零食哦,但是这时我早就忘了,什么也顾不上了。阿婆这时就会什么都拿给我吃,我开心极了。让我更开心事就是阿婆给我一个大利是,接着小阿公,小阿婆、小姨、舅舅他们全都给了我一个大利是。我手上拿了一大沓,我全都交给妈妈了,并对妈妈说:“妈妈,你帮我放好哦,回家后帮我存起来好吗?看看我有多少钱了。”大家都大笑起来,都说我懂事了。
我手拿吃的,口袋也装满了,赶紧跑去找我的弟弟玩去了。
妈妈来叫我吃饭了,我拉着弟弟,跟着妈妈回家吃饭。老家过年吃饭前都是要先烧香,供饭菜的,然后舅舅点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好响。“哇噻!妈妈,怎么这么多菜呀”我看着桌上的菜大叫。只见桌上摆得满满的,首先是老家最好吃的腊肉、香肠、有阿婆做的肉圆子、有鸡有鸭,还有鱼。哦!太多了,我都数不过来了。阿婆帮我夹了满满的一碗菜,吃得我肚子鼓鼓的。大家有说有笑的一边吃一边聊,男的还喝着酒呢,大家开心的吃着。
在老家呆了一个礼拜,小阿公帮我买了好多的烟花,我和弟弟他们每天晚上都放烟花,冲上天然后散开像一朵花似的,好看极了!
我好喜欢回老家过春节,我跟妈妈说:“妈妈,每次放假你就带我回老家过年好吗?”妈妈笑着说:“好!”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十三
我的老家在湖南浏阳,那儿可是一个有名的烟花盛产地呢!外婆曾经跟我说过:“浏阳花炮响天下,天下花炮数浏阳!”
每次过年回去,一进门,我的堂弟果果就会扑过来,激动地说:“豆豆姐姐,终于见到你啦!走,我们去对面小区找小姑姑和典典姐姐吧!”每逢这个时候,外公就会塞给我们一大堆踩炮,叫我们带去玩。
一到小区,我们就和表姐(典典)找到一块空旷的水泥地,玩起踩来。“豆豆姐姐,你看我扔的多远!”“这算什么?我还会‘天女撒花’呢!”“唉!怎么弄的?”“哈哈!果果,不是这样!把一包拆了,然后几个踩炮一起扔!”我和果果边玩边说,逗得一边的表姐哈哈大笑起来。正当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时,小姑姑从楼上阳台探出头,朝我们喊:“典典,豆豆,果果,上来吃饭了!吃完饭还有烟花玩!”我们一听,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
一进门,我就看见亲戚们已经坐在饭桌边等我们了!小姑姑、大姑姑、帅帅哥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外公外婆、大姑父……好多好多呀!三下五除二扒完饭,我们小孩子到客厅看书、玩游戏,大人们则坐在饭桌前喝酒、聊天。
夜幕刚刚降临,小孩子们就缠着大人说要玩烟花,如果哪个大人肯陪我们去玩花炮,我们就会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棉袄都来不及穿就冲了出去。记得有一次,我看着满箱花花绿绿的烟花,不知点哪个好。突然,背后传来“轰”的一声,把我吓了一大跳!我转身一看,发现是表姐点了一个“海绵宝宝”!那烟花还真不错呢!黄的火花里夹杂着红的、绿的、白的火花,美轮美奂!玩了好久,我们又重新上楼,与亲戚们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这就是我,什么时候你也来玩呢?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十四
我过春节,回了老家。
家玩,妈妈在旁边说:可以。下午,中午我吃完饭就去了小姨家玩到下午吃晚饭的时间还不回,哈哈!
过了几天吃团圆饭了,那时是鞭炮震天,没有一刻,不放鞭,直到晚上12点还有人放鞭,又过了3天我该回去了,这一次回去折腾了7个小时,是别人用车带我们回家,折腾了7个小时,回到家里,还是家里舒服!
我老家的春节(通用15篇)篇十五
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要回老家过。一想到要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春节,我的心里就很兴奋。和其他地方还是不一样的。
首先介绍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为三节,以过年最为隆重,从腊月初八起,一直准备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东西为最多,如晒“冻米儿”。烫豆糕儿、打“糯米粑”等等,丰富极了!特以冻米、豆糕、糯米粑最好吃。准备过年食物,女性负主要责任,男的以清理债务为重点。应收的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财纳福,过一个快乐新年。可贫穷人家是:“三十的躲猫儿,初一的大摆手”。意思是:过年怕债主逼债,到处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为从三十夜到元宵节。债主决不能向债务人讨钱,可以放心大胆了。年夜饭这个名词,在湖北称“年饭”或“团年饭”,时间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说的话要吉祥如意,为了防止儿童口不择言,特在厅堂上张贴“不禁童言”或“百无禁忌”的红纸条儿。饭毕,长辈发红包、晚辈收压岁钱,晚间禁例大开,合家同乐。灯火齐明,通宵达旦、谓之守岁;东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开大门,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节,家里来了许多亲戚,在团圆饭时,大家都忙于敬酒,说些祝贺的话语,坐在旁边的我,总觉得很不自在,吃过年夜饭,他们都忙于应付着发来的手机短信,直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又坐在沙发上享受着晚会的节目,时不时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后时间不早所以就上床睡觉了,想到这里,我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从来没思考过的问题:除夕夜我们能做的最温暖的事情是什么?是啊,传统的年俗的确非常吸引我们,但是现在看来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乐仿佛都被现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顿团圆饭,发发红包,看晚会,每年春节都是同样的程序,每次我都等着盼着新年的到来,但是等它过去了,却又觉得平淡无奇,没有多少值得回味。虽然这也很温馨,但我总觉得少了些更朴实的东西。
就是有这么多年俗,这也是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管怎么样,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可以团圆,开开心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