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人们都会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家与亲朋好友团聚,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以下是一些春节期间流行的民间艺术表演和传统手工艺品的介绍和展示,让您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一
吃饭前我把我的小围裙穿在了妈妈的身上,我又对妈妈说:“今天我们换角色,我当妈妈你当宝贝。”妈妈点了点头说:“就看你能不能当好这个妈妈了。”
吃饭了,我一口一口的喂着妈妈,妈妈也总对我说:“谢谢!谢谢!”我们还聊着我上学时听没听课,都喜欢和谁玩。我们聊得都入迷了。喝奶时我没对准嘴,只听“哗啦”一声,奶倒在了我的身上。换衣服时我又说了一句话:“看来吃饭时这个围裙还得我穿!”妈妈听了这句话逗得她哈哈大笑。
我觉得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二
几年前,我曾随妈妈及她的朋友去参观过青蛙养殖场。
那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一进养殖场,大人们就带着我走向大蛙池。嗬!这可是我见的最大的蛙了,它比一般的青蛙足足大好几倍,可能一只就有一两斤重。它身上的皮有一个个疙瘩,呈灰褐色。它的肚子鼓鼓的,好似一个充满水的小热水袋。它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我便撩起水向大蛙身上洒去。它的皮真厚,只略微欠了欠身子,就不动了。
我们又来到了小蛙池。小蛙可比大蛙活跃多了,它们见到我们来了,便“呱呱呱”地叫了起来。这小蛙池里长了好些个水葫芦,小青蛙有的就蹲在水葫芦上,像在聊天。嘿,那只小青蛙正在跟别的青蛙争什么。瞧它,“呱呱”的叫着,连肚皮都胀得老大。咦?这一只有点大的青蛙怎么独自趴在水葫芦上?大概是它“自命清高”,不喜欢与那些“小不点(其实它也大不到哪儿去)”谈天说地。这时,一只离我较近的“小淘气”忽然向水中一跳,溅了我一身水。气得我直骂这只青蛙太缺德,惹得大人们捧腹大笑。
看完了大蛙、小蛙等,我们还参观了他们的心肝宝贝――蝌蚪。这些蝌蚪真可爱,一会儿摆着尾巴,扭动着胖胖的身子,像在跳“迪斯科”。
这次参观,我真是饱了眼福。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三
记得那是在我小时候,我的同班同学王丽背了一个很漂亮的粉红书包,不知为何,我看了他一眼就很喜欢。在那一天,我满脑子都是他的影子,就连老师讲课我都感觉没有讲似的。
一放学,我就迫不及待地赶回家。母亲恳求我买那个粉红色的包。但母亲说:“你的书包还是很新。为什么还要再买一个书包呢?”最后,在我的痴迷下,我母亲终于同意了。
第二天,我异常兴奋。连走起路来都是轻飘飘的`。连我平时很讨厌马路边的喇叭声,听起来都格外悦耳。
当我父亲晚上回来时,他真的给我带来了一个粉红色的书包。我立刻抓住父亲手中的粉红色书包,感到很高兴,更不用说我有多高兴了。当我出去寻找臭美人时,我看到我父亲的膝盖肿了。我被吓呆了。我问了母亲之后才知道,父亲为了赶时间,不小心把别人的车刮坏了。
我的心情也变的沉重了,我怎么回义无返顾的迷上这书包呢?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爸爸看见我指责自己对我说:“爱美事一件好事,可是你一味的跟着别人,也体会不到美。
后来,我的粉红色书包变旧了。但我仍然保留着它。因为让他成为我生命的启示。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四
春节,我随妈妈来到了爷爷奶奶家里,爷爷奶奶都是个慈祥的老人,见到我和妈妈的到来,高兴的连嘴都合不上,一见人就兴奋地说:“这是我的乖孙!”,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冬天的内地是比较冷的,大清早我和爷爷、奶奶、妈妈一起一起去菜市场,由于天冷我穿着一件大棉袄,走着走着,忽然,我看见一个老太婆在那里讨饭,我心里不舒服,把刚买的炸鸡腿拿给她吃,还要妈妈给她钱,爷爷奶奶看见后,表扬我一番,说我做的好。
由于路上行人还不多,爷爷说:“我们两个人比赛,看谁走的快!”然后我们就开始了,我一路领先,就坐在石椅上闭目养神,心想爷爷肯定落后,忽然,听到爷爷在喊我,原来,他已经到了菜市场门口,我心里非常惭愧,回头一看,把奶奶和妈妈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跑到爷爷身边,朝他做了一个鬼脸,等着奶奶和妈妈过来。
现在,每当爷爷来电话时,总会想起我们比赛的情景。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五
难以想象,今天,美好的中秋节,我是从作业开始的。
手中的笔几乎没停过,因为大脑的高速运转而产生轻微缺氧的感觉。我从未这么疯狂地写作业了,并不是因为要完成的内容太多,而是不想占用丝毫,夜晚的时间。
每年中秋节晚上,我们都会在姥姥家度过;而我,也就终于能与那亲爱的弟弟见一次面了。我们幼时曾是形影不离,而现在,随着学业的日益加重,见面的机会与玩耍的时长越来越少了。今晚这难得的时光,显得弥足珍贵。
推开门,他已经到了。他也已经是初中生,我不禁再一次感叹“逝者如斯”。
我们在院落里,翘首望着天空,云朵十分浓厚,月亮整晚都不见踪影,这让我们的心情也略显低落。
月饼从来都是中秋的主角。记得去年,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手中拿着自己的一小块月饼,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也同样期待今年的这场欢宴。
切好了月饼,坐在一处的却没有超过三个人。我等着,发着呆等着。
片刻后,想到今晚还未与弟弟好好聊聊,便开始我们的交谈,妈妈却在这时叫我,“我们该回去了。”
我愣了愣,问道:“不吃月饼了吗?”
“我们吃过了,拿上你的,该走了。”
我如梦初醒,设法抓住最后一根稻草,“那让我和弟弟再聊一会儿吧,就十分钟好吗?”我央求着。
“不行,外面正在修路,我们得赶公交回家。”
于是,必须离开了,我跟弟弟道别,说“国庆见”,却又忽然觉得耳熟,细想来,我们上一次分别,挺长一段时间前,我也曾说过“下周再见”。
恍恍惚惚回到家里,我才发现自己手中一直捏着一小块月饼,边角已被碰掉些许。望着它,不禁泪眼迷蒙。看不见月光再让人失落,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复杂的离别程度啊。
日后的生活,定不会变得轻松,谁能断言,我们何时还能有一次真正美好的团圆呢?
我不觉想起了那个关于中秋的美丽神话,月亮不过是无奈之中的思想寄托,而思念,才是人们所渴求团圆的美好情感,才是中秋真正的意义所在。
“月!”一个“月”字脱口而出。孤寂、凄凉却上心头。好一个冰凉寒心的月字,好一个孤寂凄清的夜晚。中秋节的夜晚,举头望明月,突如其来的孤单阵阵袭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啊,就像流水一去不返,但时间仿佛就停留在了这中秋节一刻。世间高兴与快乐都被冻结了么?我几乎找不到热闹遗留的半点痕迹,留下的只有孤单与落寞。整个夜空、整个世界只有孤单。
“孤”从何来?是因为月的孤独?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月要孤独的时间是很丰富的。可为什么偏偏就选择这一夜呢?是嫦娥她激发孤独感的降临?还是她看不惯别人因为团聚而兴奋,不甘心自己独守月宫的孤独。因此,将月调得更大、更圆?还是她……也罢,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月之孤独却赋予了诗人的无限灵感。
自古诗人多孤傲,孤傲必孤独。于是,李白呤出了千古名篇《月下独酌》。你看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很想排谴一下胸中积郁,可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知音难觅,怎不感到孤寂,怎能不醉。
苏东坡的人生失意,也就借酒发挥,对月倾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每读苏公此词,我总会不免的一笑:在月下即使是发一通牢骚,竟也能发出如此美妙的诗意来。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与月色相关的千古文章,中国的古文化将枯燥成何等模样?至今,中国老百姓历来都钟情着月亮,每年八月十五月最圆,这一天是名副其实的月亮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看月亮、吃月饼。
拿着一个难以哽咽的月饼,终于我走进了那间连月也不愿光顾的屋子里。
俗话说得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中秋节家家都应该是团团圆圆的,可是我的中秋节呢?这是属于我“私人订制”悲伤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本应该是和我的家人在一起过节的,可是妈妈工作太忙请不了假。爸爸呢?他一天到晚忙这忙那的,中秋节了还身在他乡。一个人的中秋节可真无聊啊!我把冰箱里的饭菜放在微波炉热了一下。吃完这一顿悲伤的饭菜,心中的孤独更是hold不住了,我跑到鱼缸前,对着那些鱼儿们说:小鱼呀,小鱼现在只有那陪着我喽。忽然,豆粒大的泪珠从眼中涌动而出,鱼缸里“滴答滴答”的泪珠声似乎吓到了鱼儿。我趴在窗台上,看着那皎洁的“大圆盘”。在一旁的星星他们“笑着”、“闹着”、“跑着”、“跳着”……深蓝色的天空好像似一个“荧光屏”为我尽情展现出它的亮、美。渐渐地,我似乎听到那个“害羞的姑娘”在我耳边“轻声絮语”:“孩子,睡吧,别伤心。”我在这美妙的星空下睡着了,梦中,我好像又看到那些星星们和那个“害羞的姑娘”也睡着了,它们睡的是那样的安详。
虽然我的中秋节不像有些家庭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的。但是,我觉得我的中秋节并没有任何遗憾!这更让我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凝视窗外那轮越来越圆的弦月,忽然发现那充满喜庆的佳节那月饼飘香的日子已越来越近了,而此时的我,却有一种无名的惆怅,原本还平静的心里涌起淡淡哀思,在这团圆的夜里荡漾开来,美好的团圆夜成了我难以忘掉的追忆。
人总是要回忆和思念的。
时间又回到两年前,一切仿佛刚刚发生,那时的母亲由于疾病身体已经不好了,但是说话和思维还很清晰,这年的‘五一’我和姐弟商量把母亲接到我们这住住,去饭店订餐,可是,节俭了一生的母亲能答应吗?最后是我们用‘欺骗’的手段把母亲骗来的,到饭店以后母亲虽然说这样不好太浪费了,但看得出母亲心里是高兴的,因为我们几家都在,无一人缺席,气氛自不必说,同时我们约定‘中秋’‘十一’再聚。“行吗,妈?”我问。“行行”母亲答。我知道,母亲并非是喜欢这里什么,而是看到孩子们和和睦睦发自内心的笑。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到了8月,一天,姐打电话说母亲这几天感到不舒服,“咱把妈接来去医院好好查查吧。”“嗯。”起初我不以为然,“我马上过去。”放下电话我直接赶到医院,父亲和姐已经在那了,“怎么了?”我问。“早上说头晕,可能还是血压高吧。”谁知检查结果出来让我们都大吃一惊:大脑动脉梗塞,住院。啊!怎么会这样......接下来的日子母亲的病却一天天加重了......上天,你真是不公啊!就是这年,中秋到了,而此时的母亲却已经在医院度过了40多天,这期间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母亲也从开始的能说能走,到现在的偏瘫全瘫,进食只能靠插在鼻腔的胃管,的是母亲的那双眼睛,从里面还能读懂母亲此刻的心。谁知道‘五一’约定却是这样?谁知道今年中秋是在医院的团圆。望着母亲越来越瘦弱的身体我的心在滴血像刀扎一样难受。母亲啊!您操劳一生,想不到会是这样。我们几个买来了无糖月饼,尽管母亲不能吃也不能说话可我看到母亲的眼里流下了泪,我明白了,明白了,母亲是割舍不下她的孩子们啊!
虽然我们昼夜照料,然而医生也无回天之力,11月22日,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对我们,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黑色日,下午3时,母亲走了,永远的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她的亲人她的儿女,带走的是对亲人对儿女无尽的牵挂无私无限的关爱,留给儿女的却是无限的悲哀无尽的凄凉和长长的哀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国庆双节,我随着爸爸、妈妈等40多个人所组成的旅游团,到将乐县城郊7公里外的玉华古洞游玩。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玉华洞口。抬头一看,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走进洞内,发现洞里却很窄,周围全部都是石壁,这时我感觉要是把头稍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接着,我们又走了一段路,里面越来越大,像是走进了一个大会堂,但它又比大会堂高。这时,导游向我们介绍:“这个玉华洞,它足有十二层楼房那么高。”听到这里,我们不由地惊叹起来。
接着,我们又游览了一扇风、仙人田、瓜果满天、马良神笔,动物世界……就说马良神笔吧!导游说:“这枝笔就是当年马良的神笔了,大家看,这些栩栩如生的动物就是马良用神笔画出来的。再看我们右手边的这块大石头,不就象马良的神笔架吗?也有人说左边象一位老婆婆,右边象一位老公公,他们是一对夫妻,由于年轻时没有拍过婚纱照,乘这个机会补拍一下呢,最美不过夕阳红,我们就不去打扰他们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玉华洞顶的天阶山。天阶山被誉为是“天然盆景园”,山中都是怪石奇藤,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态。怡人的景致别有一番情韵。
今天,我游览了中国四大名洞之一的玉华古洞,即开阔了眼界,有丰富了知识。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六
说到客家人的春节,那我是最了解的。因为我家乡是客家人,老家的习俗我一清二楚了。
每到老家,我都会想念过年的春节,各具特色,记得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家做春联,用爆米拿来做糖。
每一次吃爆米糖,让人吃了还想再吃,真是回味无穷。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还有许多的美食,首先介绍炒米糕,它的制作过程是:将粘米或是糯米煮熟饭干,然后用沙炒着饭干铁锅中加热炒爆。有用菜油炸爆,叫油炸米,等……许多食品。
中午十分,该吃饭了,祠堂里摆满十几桌,不分男女老少齐上桌,菜香,酒香四处飘絮,大家聚在大堂上,桌子上摆满了美食,各客户自造的拿手菜,这两年,农民生活富裕了许多,不仅仅是大鱼大肉,还有在外地客家人住回捎的各种精细年货,人们一边吃着美味菜肴,一边喝着香飘飘的米酒,互相谈着家乡的变化和对生活的就憧景,多么美好的回忆。
到了白天变黑夜时,有舞狮者带着小朋友,会到每家每户门外做平安、吉祥、家道兴旺的祈福活动。
天空不时的被五彩缤纷的烟花遮住了,这便有过年的味道,在五彩缤纷的夜光下欣赏春节的夜空,就一个字“美!”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七
眼界有多大,路就能走多远。秋风唰唰,富丽堂皇的门外,梧桐叶从树上慢慢地飘下来。屋内,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正在一架昂贵的钢琴上弹琴,新上市的名牌手机放在她的钢琴上。她修长的手指在钢琴键上跳跃着,高低起伏,紧接着一个个悦耳的音符钻进耳朵里来。
旁边的保姆也沉醉在这美妙的音乐里了。忽然,女孩灵机一动,用手机录了一段视频发在某社交app上。由于该女孩是某网站的知名人物,一发出就有许多人点赞、评论、转发。其中,有一个眼尖的网友发现她的手机,在下面评论:“哇!你的手机可真漂亮,一定很贵吧!”不久,女孩弹完钢琴,用湿纸巾擦了擦手,拿起手机翻了翻自己的动态。无意中看见了那位网友的评论,叹了口气,回复他:“我刚才弹着上百万的钢琴,但你却只看到了只值几万块的手机,眼拙啊!”
中午,一辆豪车停在门口,穿著名贵的貂皮大衣,手上拿著名贵的包包的妇女从里面走出来。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屋子。走到餐桌前,优雅地坐下,女孩走过来用甜美的音嗓喊了一声“妈”,妇人只是应了一声,便拿出手机翻了翻女孩的动态,看见了女孩的评论,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回复女孩的评论:“你现在住在一个价值几千万的房子里,眼里却只有你那个几百万的钢琴,智拙啊!”傍晚,谈完应酬的男人回来了。进家后,女孩正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看见男人回来了,没好气地叫了一声“爸”,可怜的男人还连忙答应。男人拿出了他用过多年的手机,看见了女孩的动态和女孩和妻子的留言,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割了一下,眼泪滴在手机屏幕上,他按下手机键盘评论:“你们有一个爱你们的丈夫、父亲,而你们眼里却只有你们梦寐以求的金钱,心拙啊!”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八
2022年像小孩子一样跑远了,2022年穿着色彩缤纷的衣服迎面而来。春节了,看——他的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礼物,有烟花、爆竹、饺子、春卷,与我们一起欢庆。话不多说,大家一起走向我的春节吧!
我回到老家,和煦的阳光里充满了新年的气息。爷爷奶奶正忙着挂春联,贴“福”字,收拾家务,忙得不可开交。我跑到爷爷面前,他正在贴“福”字。我看见他把“福”字故意倒过来贴,我很不明白,于是困惑地问:“爷爷,您为什么要把这个”福“字给倒过来贴呢?”爷爷微笑着说:“把”福“倒过来贴就意味着‘福’到了,这是一种象征。”我恍然大悟,心里想:我们中国人真是智慧啊,连小小的“福”字都能联想到各种事物,难怪我们中国历史如此悠久呢!
在烟花爆竹声的衬托下,我们迎来了过年中很重要的部分——年夜饭。今年年夜饭上,奶奶烧了许许多多的菜,有红烧牛肉、香肠、春卷等等。我们一大家子人围聚在一起,聊着家常,其乐融融,温暖又温馨。年夜饭进行时,最重要的时候到了——我向爷爷奶奶说新年祝福语,爷爷奶奶给了我很厚的红包,我兴奋极了。一吃完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数了,居然有三千元,我高兴得合不拢嘴。
到了晚上十一点五十九分的时候,我跑到了门外边,等待着新一年的到来。我在外面隐隐约约听见了一阵倒数的声音:10、9、8、7、6、5、4、3、2、1!顿时,烟花像一条条巨龙腾空而去,在天空中飞翔,热烈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场景极为壮观。
如今2022年已经离我们远去。我默默下定决心:在2022年里,我的学习要像流水一样哗哗进步,做到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使2022年焕发新气象!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九
“春节”,一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日子,我们把春节称为过大年,而过大年当然也少不了过大年的风俗习惯。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拜年买的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这就是中国人过年的习俗。
【作文2】。
过年最难忘的是守岁。
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就围坐在火塘边守岁。火塘里燃着的,是在灶屋的阁楼上烟熏火烤了大半年的木柴和树根。木柴很干爽,烧出的火旺旺的,且有一股浓浓的香味。在童年的记忆中,这木柴的清香,就是年夜的气息。
这火要燃到很晚很晚才熄。
在红红的火光中,大人们的脸上有一份少见的祥和,闲聊时的语声,也比往日舒缓。好像劳作了一年之后,在这一刻,连心绪也该安歇了。
孩子呢,肚皮被大鱼大肉胀得圆圆的,但还惦着灶上的糯米粑粑。粑粑是妈妈在前一日的下午做好的,里面有油碴、炒花生仁、红糖和胡椒混合而成的馅,外面则包以夏日就准备好的青青桐叶。妈妈微笑着用火钳扒开火塘边红红的灰烬,将一个桐叶包好的粑粑煨在火中。不一会儿,便有桐叶和糯米的清香从塘里飘出,弥漫着整间屋子。
刚从火灰中夹出来的粑粑很烫,但孩子还是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桐叶已自然剥落了,冒着热气的粑粑在孩子的两只手中忙不迭地丢来丢去,嘴里还稀溜稀溜地吹气。
吃过粑粑以后,孩子忍不住打呵欠了。妈妈的.眼皮沉重得睁不开了,但她还是顽强地坐着,守着那一塘红红的火,守着岁。孩子的心里却有另一个盼——压岁钱。
于是,爷爷奶奶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一张张崭新的钞票,五角或一块,沙沙脆响,且带着体温。孩子欣喜地接了,便将脸转向爸爸妈妈。于是,爸爸妈妈的动作不像爷爷奶奶那样郑重其事,崭新的钞票摸上去也没有体温,但钞票的面额总是比爷爷奶奶给的大。
“这是压岁钱啊,给你压岁的。”爷爷奶奶摸摸孩子的头,慈祥地说。
孩子便认真地看着手上的钱,有好长一段时间不再感到困倦。
孩子并不明白“岁”的含义,但红红的守岁的火,映得孩子的脸像一个美丽的苹果。
我就是那个守岁的孩子。许多年以后,每当想起爷爷奶奶那带有体温的压岁钱,我的眼睛就会变得潮湿。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十
除旧岁迎新年,除夕那天,我和爸妈兴高采烈地回到奶奶家过大年。
除夕的晚餐特别丰盛,有冷盘、热炒,还有清蒸和慢炖的,奶奶总是不断地给我夹菜,恨不得让我吃完所有的东西;我也不停地把最好吃的`菜肴送到她的嘴里,心疼她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们。爸爸妈妈看到一老一少推推让让,欣慰地大笑起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一边吃着,一边说说笑笑,都沉浸在温馨欢乐的海洋中,真是不亦乐乎!为了让奶奶更高兴,我特意说了一段幽默笑话,逗得奶奶像小孩似得乐开了花!
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一家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吃着纯真美味的果品,一边观赏着丰富多彩的节目。但是,我突然发现奶奶只看表演不吃任何果品。我想一定是奶奶年级大了,牙口不好,啃不动水果了。我赶忙挑出一个最新鲜的大橙子,剥了皮,用小刀切成碎片,然后放在碗里用勺子慢慢地压成果泥,再用微波炉微热后端给奶奶吃。奶奶吃了几口后说:“这是我70年中吃过的世界上最甜美的水果”。她说完后把我紧紧地搂在怀中,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生怕我会离开她似的。这时,我和爸爸妈妈都惊呆了。过了一会儿,奶奶激动而又深沉地说:“我流的是甜蜜的泪水,因为我有一个懂得孝顺的好孙子。”
年夜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屋外鞭炮声响彻云霄,我心里默默地祝福奶奶:在新的一年里更幸福甜蜜!
六年级:叶正豪。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十一
我和家人之间的故事是多么精彩,多么令人难忘。每一个故事就像一颗星星,永远挂在天空,不会落下。
我的每一次生日,妈妈都会给我准备礼物,给我买美味的生日蛋糕。但我总是把妈妈的生日抛到九霄云外。因此,我感到非常内疚。快要到妈妈生日了,我总提醒自己要给妈妈一份独一无二的生日礼物。
妈妈生日那天,刚好妈妈出去办事,要很晚才能回来。我在家里像妈妈一样扫地、拖地、整理房间,虽然我感到很累,也感到有困难,但我一想到要给妈妈一个惊喜,浑身就充满了力量。
妈妈终于回来了,她看到家里收拾得干干净,非常惊讶,一个劲地夸我是个好孩子。我乐得合不拢嘴,我让妈妈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不许偷看我。我小心翼翼地端来一盆水,然后对妈妈说:“妈妈,祝您生日快乐!今天我来给您洗脚,这是我送您的生日礼物。”妈妈一把搂住我,连声说:“我女儿长大了,懂事了。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这时,我是多么开心呀,心里甜滋滋的,心想:没有什么东西能战胜母爱啊!洗脚,虽是件小事,却包含了我对妈妈的孝心。以前妈妈每天为我洗脚、做饭……今天,我为妈妈洗脚,孝敬妈妈是理所当然的事。
从我出生到现在,妈妈把我养这么大是多么不容易呀!妈妈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如今,我上四年级了,能为妈妈做一点点事,减轻妈妈的一点劳累,是我应该做的。
妈妈就像一片湖泊,而我就像一条小鱼,在妈妈的照顾下健康成长。湖泊让小鱼有了家,湖泊保护着小鱼,让小鱼快乐成长。妈妈为了我付出了许多,给了我温馨的家。我要谢谢妈妈。
文档为doc格式。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十二
吃饭前我把我的小围裙穿在了妈妈的身上,我又对妈妈说:“今天我们换角色,我当妈妈你当宝贝。”妈妈点了点头说:“就看你能不能当好这个妈妈了。”
吃饭了,我一口一口的喂着妈妈,妈妈也总对我说:“谢谢!谢谢!”我们还聊着我上学时听没听课,都喜欢和谁玩。我们聊得都入迷了。喝奶时我没对准嘴,只听“哗啦”一声,奶倒在了我的身上。换衣服时我又说了一句话:“看来吃饭时这个围裙还得我穿!”妈妈听了这句话逗得她哈哈大笑。
我觉得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文档为doc格式。
我和家人的春节(模板13篇)篇十三
春节的到来,让大家兴奋不已!家家在腊中旬就开始准备年货、购买新衣,马路上人来人往。每家商店也挤地水泄不漏,电影院里座无虚席、人山人海……孩子们也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买这买那的,男孩子特别喜欢买爆竹,鞭炮响彻云霄,他们见了就会拍手叫好,女孩子见了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就会高兴的手舞足蹈!在除夕的前十天我们家进行了一次大扫除!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一个小角落也不放过!终于到了除夕这天了,清晨,天蒙蒙亮,妈妈就出去买菜了,这天可真忙啊!我和爸爸一起合作,在大门口贴了对联,还有两个倒着的大福字,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天真!
那时候我看着爸爸在贴福字,我歪着脑袋,不解的问:“爸爸,为什么要把福字贴倒了?”爸爸笑了笑,说:“小傻瓜!倒着贴就说明我们家的福气要到来了!”我听了爸爸的话,高兴地拍手:“耶!我们家有福了!太棒了!……”想到这里,我扑哧地笑出声来,小时候的我竟然这么傻!吃饭了,我拉着爸爸的手走进了饭厅,啊,今天的菜可真丰盛呀!有香喷喷的红烧肉、鲜美的鸡汤、可口的鱼、绿油油的菠菜……我的手不听使唤地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津津有味的嚼起来,爸爸举杯说;"祝你学习进步!”我也举杯说;"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