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展示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材料,需要反映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方向。小编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实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教学的参考和借鉴。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一
1、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
(1)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
(2)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
(3)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
2、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
(1)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
(2)转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一样。
(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3、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
4、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
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儿与同伴的墨迹图组合在一起,编出一个更好听的故事。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二
一、看一看,摸一摸。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水果娃娃,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
2、幼儿到桌子旁去看一看,摸一摸。
二、想一想,猜一猜。
1、教师:这些水果娃娃想到水里洗个澡,那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到水里,
会沉下去,还是会浮在上面?(幼儿猜测。)。
2、教师根据幼儿猜想和判断,做记录。
三、试一试,记一记,讲一讲。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先操作,后记录。
先拿一种水果,把它放在水里,看它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底,然后记录在记录卡上。
2、请幼儿说说记录结果。
(边说教师边演示实验,并把结果记录在黑板上的记录卡上。)。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再次实验。
4、展示记录卡。
四、结束活动。
教师:除了这些水果,你们还知道哪些水果?(幼儿自由回答)。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三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
2.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海绵若干,记录表,ppt,颜料水,毛巾,篓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海绵,引起探究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
2.动画片里有谁呀?(海绵宝宝)。
3.你们知道海绵宝宝有什么本领吗?
二、动手操作,感知海绵的弹性。
1.今天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变一变”的游戏。看,海绵宝宝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变变变,你们看现在海绵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了啊?(变成哭脸的海绵宝宝)。
如果我把手放开,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吗?
2.预测记录:如果你认为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请将苹果贴在有笑脸的纸上。
如果你认为不能变回笑脸,请将苹果贴在画有哭脸的纸上。
有几个小朋友认为可以变回笑脸呢?让我们来数一数。认为不可以的有几个?
3.操作验证: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用什么方法变的?指导幼儿观察海绵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
4.交流分享。
教师小结:不管我们是卷一卷、压一压、扭一扭,只要手一放海绵宝宝就能变回原来的样子。看来海绵宝宝的身体不光是软软的,还有弹性的!
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绵的吸水性。
1.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海绵宝宝,它的身上有什么呢?(小孔)。
2.猜猜这些小孔有什么用呢?老师准备了一些水,请你们把海绵宝宝放进水里,看看海绵宝宝有什么变化?(提醒幼儿卷衣袖)。
3.交流分享:海绵宝宝放进水里后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小结: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
四、观看ppt,了解生活中的海绵制品。
1.你们看,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做成的呢?(海绵宝宝)。
2.海绵宝宝还可以做成什么呢?这些东西你们认识吗?你们家里有吗?
教师总结:
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是用海绵宝宝做成的,海绵宝宝的本领可真大!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用海绵宝宝做成的。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四
有嘴不说话,没脚会玩耍。
小孩见了它,心里乐哈哈。
小猫见了它,伸手就要抓。(鱼)。
生:小鱼。
(2)教师语: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快乐的鱼宝宝,他们和鱼妈妈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戏玩耍,一会儿在珊瑚里捉迷藏,一会儿在比赛游戏,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可幸福了。
(3)通过投影,让幼儿更仔细观看各种鱼的照片,让幼儿进一步感知鱼的外形和花纹。
(4)引出海底世界背景图(珊瑚,水草及一条哭泣的鱼妈妈),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引入课题。
二、教师展示线描画的(点、线、面)的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提出自己不懂和不会画的(点、线、面),并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点画法。
展示点的种类:圆点、短点、雨点、正方形点、三角形点、空心点、沙点、十字点。
2、勾线画法。
3、面的画法。(点和线的排列组合)。
面的种类:正方形组成的面、圆形组成的面、半圆形组成的面、三角形组成的面、长方形组成的面。
三、欣赏教师画的鱼的范例,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些鱼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
师:老师画的'这条鱼是什么形状的?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进行装饰?
四、示范讲解如何对鱼进行装饰?如何处理分割画面?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的画法:
(1)教师出示小朋友的作品讲解如何在鱼身上分割画面的块,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
(2)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用什么线条来装饰?
五、师提出作画要求: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要求构图大。
(3)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鱼,并注意点、线、面的疏密变化。
(4)安静作画,不影响别人,注意坐姿。
六、幼儿分小组创作,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对幼儿创造性表现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
(1)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的运用。引导孩子自由发挥,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到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七、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把自己想对鱼宝宝说的话和自己画画中的感受,告诉老师写成“悄悄话”的形式粘贴在作品上。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帮助鱼妈妈找回了鱼宝宝,并且鱼宝宝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点、线、面的疏密也很好,鱼妈妈谢谢你们了,现在我来当鱼妈妈,小朋友来当鱼宝宝,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五
1、知道鱼要生活在干净的水里,水被污染后,小鱼就会生病或者死亡。激发幼儿同情和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体会河流受污染的危害性。
1、《小鱼生病了》的故事,一盆脏水和一盆清水,几条健康的小鱼,几条死亡的小鱼。
2、幼儿对水的用途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
一、开始部分。
1、出示自然角中个别幼儿金鱼死亡的事情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我们自然角的金鱼怎么会越来越少了?(有的死亡了,有的吃的太饱了。……)。
2、师:为什么乐乐的金鱼会死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鱼生病了》,出示课题,幼儿一起认识词语。
二、基本部分。
1、听老师讲《小鱼生病了》的故事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小鱼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水里?
总结:小鱼喜欢生活在干净的'水里,不喜欢生活在脏脏的水里。
2、出示课件1,幼儿观看小鱼在河水里快乐生活的情景。
师:你们看,小鱼生活地开心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游来游去、吐泡泡、追逐、捉迷藏)。
师:小鱼生活在什么样的河水和海水里?(干净的河水、蓝蓝的海水、清清的海水等)。
3、出示课件2,幼儿观看被污染了的河水和太湖水,感受小鱼的心情。
师:突然有一天,人们往河里扔垃圾,排放污水,小河里的水怎么样了?(慢慢变脏了,水不清了,水里有许多塑料袋,还有许多草……)。
师:小朋友,这时的小鱼会怎么样呢?(难受、可能会哭、可能会生病、也许有的会死。)。
4、教师出示一些被污染了的海水中的乌龟、鲸鱼生病的课件,幼儿感受环境污染后,东动物们生活发生变化。
5、幼儿模仿表演《小鱼生病了》,体会小鱼的痛苦,激发幼儿同情心。
6、师:老师这里有两盆水,一盆脏水,一盆清水,你们喜欢哪盆水?今天呀老师来把小鱼放在不同的水里,你们想想小鱼会怎么样呢?(幼儿回答)。
8、观察生活在脏水里的小鱼。
9、如果你是小鱼,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呢?(幼儿表演,加深幼儿对环境污染的危害。)。
10、简单了解水被污染的原因。
师:是什么原因使小鱼生病的呢?水为什么会变脏的呢?(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本来他们可以生活在干净的水里的,可是水被现在的工业所污染了,这些小鱼只能生活在这么脏的水里面,都生病了,有点死了。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让这些小鱼们都生活在干净的水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把小鱼放在干净的水里。
师:你们看小鱼在干净的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了,多么高兴,多么开心呀,我们也为小鱼高兴一下吧,我们可以学着小鱼一样快乐地游来游去。
音乐游戏《我是一条快乐的小鱼》,幼儿学小鱼游出教室去捡地上的垃圾。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六
每组一盆水,若干剪刀和质地不同的纸(蜡光纸·白纸.牛皮纸.报纸等)活动过程:
1、导入:引导幼儿观察桌面材料你看到了什么?(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内容)2、教师示范折"睡莲"。
a、把正方形纸对折三次b、将角对边折.
c、再剪去多余部分,将花瓣向花心折。
3、幼儿分组折纸,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将折好的"睡莲"放入水中:
a、请幼儿认真观察"睡莲"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b、"睡莲"为什么会开花?
c、为什么不同质地的纸开花的速度不一样。
d、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纸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内有细小的毛细管,纸遇到水后,水沿着纸的毛细管上升,使纤维膨胀,于是,原来向里折叠的"花瓣"就张开了。不同质地纸,其吸水性不同,因而"花瓣"张开的速度也不同。
5.活动结束,请幼儿们收拾材料。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七
1、进一步熟悉各种颜色,感知野花和野草的色彩。
2、学习从上至下地观察感知野草和野花的特征,知道有泥土的地方都有小草。
3、有探索自然的兴趣,感受体验大自然中的美丽色彩。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八
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问、喜欢探索操作活动,能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于是我设计此节科学活动。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把各种纸质的睡莲展现出来,让幼儿猜想,它们能在土、沙,水里开放吗?因为有些幼儿先前这方面的知识经验缺乏,有可能会有不同的猜想,教师对孩子的猜想暂且不做评价,让孩子进一步试着实验观察,结果结论一致,教师继续抓住幼儿探究心理,为什么纸做的睡莲为什么能在水中开放呢?初步让幼儿了解纸有吸水性。教师循序渐进,纸有多种,它们吸水性一样吗?幼儿通过猜想-----验证------再验证,最后通过实验自己得出结论。
整节活动结束,老师和领导对活动的组织评价较高,组织比较严谨,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探究欲望较高,最后通过区域活动使幼儿求知欲望得到了延伸。但从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材料的投放方面,有纸质吸水性相差不太大,如果幼儿不注意观察,有可能结果不同,所以教师在备课之前尽量选择吸水性差别较大的观察,对于吸水性差别小的.,放在区域中个别指导,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九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他们总是不停的看、听、摸,见到新奇的东西总会去探索,去了解感兴趣的事物。生活中各种声音无处不在,所以在本次活动中创设了去动物园情境,让幼儿听一听声音,动手制造声音,到最后的感知声音,充分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有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
1、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2、了解古代与现代纺车的不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线若干,关于纺线的视频、古代的纺车、棉花若干、不同颜色的染料。
重难点: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不同的'线,导入活动。
出示各种不同的线,请幼儿自由观察,自由探索。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几条线?”(幼儿自由发言)。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线是怎样来的吗?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出示视频:现代机器纺线工作的过程。
与幼儿一起观看,边看,教师边介绍,让幼儿了解现在先进的纺线过程。
教师:把棉花弹弹,去掉杂物,弹的蓬松,细软,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细一尺余长的纺条,再用纺花车纺成线,然后,经过经线、浆线、晒线等多道工序,最后上织布机。
三、请幼儿观看古代的纺车。
师: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现代机器纺线的的工作过程,现在请小朋友看这里。
教师出示纺车,做详细介绍,让幼儿了解。
教师边操作边介绍纺车,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古代纺线的过程。
鼓励幼儿也试一试,这种纺线的方法。
四、我是小小纺线师。
出示棉花,请幼儿互相讨论,怎样将棉花变成线。
幼儿按照自己想的办法动手操作实验,教师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再想办法,幼儿多次操作实验。
(经过师幼多次动手操作实验,终于将棉花搓成了线。)。
五、五彩线。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染料,为自己搓好的线,染上漂亮的颜色。
六、请幼儿把五彩线拿到户外晾晒。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用五彩线粘贴出各种有趣的图形。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一
2、猜猜他在哪里。(师说名称幼儿快速指出:脚尖、脚跟、脚底、脚背、大脚趾、小脚趾)。
3、小脚有什么用?(小脚本领真大)。
二、走小路,体验不同感觉。
1、瞧,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条小路,看看是哪四条小路;(黄沙路、鹅卵石路、木板路、地砖路)。
2、你们用小脚去走走有什么感觉?
3、幼儿交流:把你的感觉来告诉大家。
4、小结:木板路走上去感觉硬硬的,有点暖暖的;地砖路是冰凉的,很光滑的;黄沙路是麻麻的,脚还会陷下去的,鹅卵石路是不平的,有点疼疼的。
三、幼儿探索感知不同质感的材料。
1、说说有些什么东西?
2、幼儿自由探索感知,老师指导;。
3、小结交流:小脚发现了什么?
游戏:幼儿两两结队相互检查感知不同材料。(找一个朋友,两人商量好谁先遮起眼睛来猜另一个人来帮他检查,猜的人全说对了给他一颗五角星,再换过来。)。
活动反。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二
1、出示粉笔,幼儿猜猜里面有没有空气。
2、实验:将粉笔扔进水里,幼儿观察现象。证明粉笔里面有空气的存在。
3、示吸管,提问:这里面有空气吗?(幼儿动手做实验,用吸管轻轻地往水里吹气,观察现象,个别提问。使幼儿知道空气存在于一些物体中。)。
4、幼儿了解空气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出示皮球、游泳圈,让幼儿知道里面是有空气的。说出它们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三
1.幼儿通过观察了解鲤鱼的习性等。
2.通过幼儿说画唱跳的形式让幼儿对鲤鱼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3.让幼儿动手给幼儿喂食换水捞鱼来了解更多的养鱼知识。
2.鲤鱼的视频,《鲤鱼跳龙门》舞蹈视频,鲤鱼的图片,鲤鱼谜语,儿歌,歌曲,绘画材料。
3.清洁工具:抹布等。
1.老师以谜语的形式点出鲤鱼课题;谜语:摇头摆尾不离水,有翅吐泡不能飞,没脚没胳膊却能行,勇敢能把龙门跳。
2.老师出示鲤鱼图片,朗诵鲤鱼的.儿歌;儿歌:远看水里一朵花,近看凸眼有尾巴,游来游去人人爱,缸里常玩过家家。
3.老师播放鲤鱼的视频,老师提问幼儿视频里鲤鱼的基本知识。
5.老师让幼儿给鲤鱼喂食换水捞鱼来学习养鱼的知识:水必须是晒过三天的水;给5厘米长的鲤鱼喂食,每天只能喂一到两颗,喂食过多就会撑死鲤鱼;捞鱼时鲤鱼会蹦来蹦去,不要因为害怕把鲤鱼甩出鱼缸,鲤鱼掉在桌上地上时间过长就会因为缺水而死;鱼缸里的水不能过多,不然鲤鱼就会因为缺氧而死去;鲤鱼不能让太阳直晒,不能温度很低,室温控制在16度左右最好。
6.幼儿用抹布把桌面水擦干净,开始画鲤鱼。
7.幼儿自评互评绘画作品,老师肯定每个幼儿的成绩。
8.老师播放《鲤鱼跳龙门》的幼儿舞蹈,让幼儿随视频边唱边跳。
9.老师让幼儿把自己盛在盆里水瓶里的鲤鱼放到窗台上,然后老师说:“小朋友回家时把鲤鱼放在窗台上,并给父母讲鲤鱼的知识,好吗?”
10.播放音乐《鲤鱼跳龙门》,让幼儿做鲤鱼游泳的动作出教室。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四
1、师:你们喜欢这些帽子吗?那让我们赶快选个自己喜欢的帽子,找个舒服的位子坐下来。
提问:你选的是什么帽子?为什么喜欢它?(自由交流)。
你喜欢的帽子是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用?(鼓励幼儿先和好朋友一起相互比比说说,然后在集体面前讲述)。
帽子还有什么不同?可以怎么分?
组织幼儿相互讨论并把自己想法设计相应的标记记录在操作纸上。
3、鼓励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记录方法。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五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幼儿用书“多彩的服装”、分类操作作业纸各一个。
学具准备:幼儿用书“多彩的服装”人手一册,分类操作作业纸、铅笔、油画棒、师幼一起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帽子(绒线帽、草帽、太阳帽、头盔等等)。
最新鱼科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六
一、找朋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喜爱。
3、爸爸妈妈都是怎么喜欢我们的呢?
4、:无论好朋友还是爸爸妈妈都很喜欢我们,对我们喜欢的方法也不一样。其实小动物们也有表达自己喜欢的方法。
二、逐一出示图片并引导幼儿看图,了解几种动物爸爸妈妈爱宝宝的不同方式。
1、这是谁?小企鹅在哪里?为什么它要躲在爸爸的袋袋里呢?
2、这是谁?你找到了小袋鼠了吗?它在哪里?小袋鼠在妈妈的袋袋里会怎么样?
3、蚂蚁宝宝住在哪里?它们的洞穴是谁挖的呢?
三、游戏:爱的密码。
1、幼儿根据歌词里说的动物名称,找到朋友,表达出喜爱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