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的过程,我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指导。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一
今天妈妈下班回家,给我带了八包扁平的东西。看到的时候很开心:今天我妈给我买了薯片吃。但我一问,原来这些是还没爆的爆米花。
我把外包装拆开,一股奶油味就出来了,让我迫不及待的想吃:这玉米花又香又好吃。我看了一眼说明书,原来是微波爆炸的。我打开包,放回微波炉里,定好时间后,站在厨房耐心等待。
30秒过去了,厨房里堆满了。
一股奶油味儿,使得我一边搓着手掌,一边吸着口水。“时间咋过得这么慢呢?”我自言自语道。1分20秒过了,微波炉中开始炸开了锅,那“噼噼啪啪”声又把我带到了除夕晚上。此时,我仿佛看见袋中的小玉米粒正在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舒展着自己的身体,想爆成美丽的花朵,不想因为来不及“开花”而被人们扔掉。三分钟到了,我打开微波炉门。嘿,还真让我吓了一大跳:刚才还扁扁的袋子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大胖墩,口子已裂开了一条缝,一缕白烟冒了出来。
我把口子拉大后,一粒粒雪白的爆米花映入眼帘。我捧着它,边吃边看电视,那香味,使我回味无穷。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二
今天我走进教室,瞬间觉得我们的教室变成了厨房,因为桌上有:电磁炉、平底锅、一个铁盆和一个锅铲,最重要的是还有两包炸爆米花的爆裂玉米粒。这是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今天要做爆米花。同学们兴奋得欢呼起来。
我们开始制作啦!首先把油放入锅中;等油热了之后,接着放入爆裂玉米粒炒一炒,炒到它已经有一两粒玉米粒爆裂开时,赶紧盖上锅盖。这时锅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爆裂玉米粒陆续脱去外衣,像是要夺门而逃。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紧紧地贴在锅边,观察着玉米粒的变化。这时老师说:“小心爆裂玉米粒蹦到你们的脸上。”有的同学吓得像兔子一样说缩了回去,但还有些同学还是紧紧地贴在那儿。
过了几分钟,老师打开锅盖,香味扑鼻,我忍不住想要吃一个。爆米花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一个章鱼、还有的像一个爆裂的皮球。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又学会了一项技能——那就是炸爆米花!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三
今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刚把书包放下,就听见电话铃响了。会是谁打的呢?我接电话一听声音,原来是妈妈。妈妈说:“马路对面的巷口有个爆米花的,你带上些大米和白糖,再拿个大袋子一会儿装米花用。我在楼下等你。”我按照妈妈的话,急忙准备好大米、白糖和塑料袋下楼。妈妈正在楼口等我呢。
我们一起到了小巷口,看到爆米花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面前有一个小煤炉,一桶碎煤块,一个黑色的葫芦形的锅,锅的一头是可以拧紧的锅盖,另一头是一个圆形的摇柄,摇柄上还有一个小压力表。老爷爷先把“葫芦锅”竖起来,口朝上,然后放进一茶缸大米和少许糖精,拧上锅盖,又用两根粗铁棍插在锅盖上,用力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把锅盖拧紧,最后把锅横架在小煤炉上。
老爷爷坐在小板凳上,左手摇动一台小鼓风机(以前用的是木制的风箱),右手摇动“葫芦锅”的手柄,正转一会儿,反转一会儿,中间不时看看压力表,或者用铁勺给煤炉添上几块煤。
我问老爷爷:“得多长时间米花才能爆好?”
老爷爷回答:“大概得五六分钟吧。”
“那个压力表有什么用呢?”我又问。
老爷爷说:“等到锅里的气压达到七八个大气压时,米花就爆好了,你就可以吃上甜甜的米花了。”
又过了几分钟,老爷爷端起葫芦锅,把锅盖那头放进一个大胶皮桶里,插上铁棍,用脚使劲踩了一下,只听得“咚——”的一声,如同空中打了一个霹雷一般,吓得我赶紧后退,捂住了耳朵。
老爷爷从大桶后面把米花倒出来,放进一个大盆里,然后又取出一个小炒锅放在炉子上,倒进油和白糖,等锅里糖稀熬好之后倒进大盆里。
老爷爷像变戏法一样(手法之熟练可以与刘谦媲美),取出两把木刀,快速把大盆里的米花和糖稀搅拌均匀,再把“大米花团”倒进旁边三轮车上的一个大木槽中。他又“变”出了一个木制的工具,把米花团抹平,再用力压实。这时,老爷爷说:“得晾上一会儿,让糖稀凝固才行。”
大概过了几分钟,只见老爷爷用一把锋利的弯刀,把这个大米花块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老爷爷的木槽像一个魔术工具似的,他突然抽掉了中间的一块木板,又从旁边的袋子下变出一把小铲子,把米花糕一块块铲进了我们带来的塑料袋里。
我和妈妈提着一大袋米花糕,边走边吃,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四
“嘭——”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小区的宁静,我和妈妈向小区门口走去。
刚走到小区门口,又听见“嘭——”的一声,到处冒着白烟。我什么都看不清了,过了一会儿,白烟渐渐地消散了,我才发现这里排着好长的队呀!队首有一们衣衫朴素。面目慈善的老爷爷,他的前面是一个被烟熏得黑呼呼的铁葫芦和平底锅。排队的老奶奶告诉了我们,这是在做爆米花。
妈妈问我要不要来点,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于是,妈妈就匆匆上楼拿东西了,过了一会,妈妈拿来了大米。油。糖···看来,我可以大吃一顿了。十分钟。二十分钟···我等得花儿多谢了,终于轮到我了,我急忙把油。米。糖等都提到了老爷爷面前。那位老爷爷先把米灌进铁葫芦里,盖上盖子,在灶肚子里放上几块发亮的煤炭。他一手加煤,一手不停地拉着风箱,风箱也响着。过了一会,加热的米就出炉了,老爷爷拿下盖子,把大米到进桶里,然后,把油倒进锅里,再加入白砂糖加热。过了一会,老爷爷把东西倒进桶里,然后,倒在大盘子里压平,让太阳晒干,又过了一会,老爷爷拿起刀,“咔——咔——”一大盘爆米花被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我急忙拿了一块往嘴里送。“太美味了,比超市里的‘米老头’还香”我点头称赞道,“妈妈你也吃一块吧”,我递给妈妈一块,妈妈也拍手叫。好吃。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五
下班回来路经村口时,刚好听到“嗵”的一声响,回神一看,却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外地人在那里正在整理手中锅里的米花儿,安顿好以后,坐下来又重新均匀地摇动着那子弹式的铁锅,我驻足了一会,那里有很多人正在等候着,在异乡的街头,嗅着爆米花的香味,让我浮想联篇。
逢年过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炒上很多的爆米花,把山芋熬成糖,火候达到一定的粘度的时候,再把事先炒好的爆米花,适量地放入熬好的山芋糖里,当爆米花与山芋糖炒拌均匀后,放在一个案板上冷一些时候,然后再用手一个个握成团,在大年初一那天,父老乡亲互相串门拜年的时候,就可以作为压岁的礼物相送。
作为五谷杂粮之一的爆米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但平时可以吃到,就是在超市里也有专柜供用,想吃的时候,可以购一些就可以饱尝口福。
漂泊的日子,人离故乡日子多了路程也更远了,爆米花时常让我的心想到生我养我的故乡,在那里,在童年的记忆里,我找到了真正的故乡。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六
暑假的某一天,我们全家一起回奶奶家,那时表堂兄弟姐妹都已经抵达了,到了那边,我把他们全部叫出来,说了一个计划:晚上十点有恐怖片,要不要看?投票通过后,我们决定等大人睡了,再偷偷起来看。
十点时,我们心想,大人怎么还不睡呢?等了十五分钟,大家才终于去睡了。我用暗号叫他们起床,到齐后,我觉得怪怪的,好像少了什么似的,这时我表妹说:“少了吃的啦。”堂哥说:“我们吃爆米花好了。”大家都同意,他便骑着摩托车去买,他骑得很快喔!不到三分钟就回来了,我们边吃边看,吃得正开心的时候,忽然,表姐非常大声的“喀!”一声,低头一看,那老板真黑心,剩下的全都是玉米,根本没爆开,因此我们决定自己动手爆。
我跑去打开冰箱,里面刚好有一条奶油,我走到厨房,打开煤气炉,拿起平底锅,把奶油均匀抹好,再把玉米粒丢进去,“乒乒乓乓”,一阵阵香味马上扑鼻而来,我想应该够了,于是关掉煤气炉,打开锅盖,没想到却冒出一阵黑烟,薰满了整个厨房,害我直咳嗽,呛得我好难受。于是我们放弃爆米花,决定各自上床睡觉,同时在心里庆幸着,我们这么吵,竟然没吵醒大人,真幸运。
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经验,但是我还是觉得很有趣。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七
每晚放学回家,在路上总能见到一对卖爆米花的老人。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出的摊,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收摊回家,只见他们认真地往炉子里不停地送炭、拉风箱、摇锅、开锅、分装,然后再把这些经过简单包装的爆米花卖给行人。只要不是刮风下雨,那颗大槐树下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大槐树下卖爆米花几乎成了这对老人每晚的生活。
当初见到这对老人时,还以为他们和其他的小商贩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因此没太在意他们。几个月下来,几乎每晚十点多大槐树下都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才知道这里就是他们的“铺子”。昨晚我骑着自行车从他们的铺子前经过,忽有一种愧疚的感觉。原来,这么久我一次也没有买过他们的爆米花。
于是,我又推着车子回到他们的“铺子”前。为了不让他们觉得我的来意,我故意装着问价钱,并挑选成色好一点的买。老人见我想买就主动给我挑了一包,说:“这袋保你好吃,又香又甜。”当把十元钱递到他手中时,我才发现,昏黄的路灯下,他的脸上几乎被炭灰布满了,和我说话间,只有一双眼睛的转动,和一些被炭灰填满的皱纹因笑而有的移动,才能表明他的和蔼和又卖出一份爆米花的高兴。接过钱,老人又开始拉风箱,烧火了。旁边是他的老伴,始终那样默默地陪伴着他,他拉风箱,她就在一旁往火里添炭,默契的就像一个人。
接过爆米花我骑上车子就走了,没走多远,我听见“砰”的一声,一锅新的爆米花又出炉了。老人又重复起了那套再也熟悉不过的动作,出锅、分装、再爆……。此时,老人不求什么,只希望新的一锅不糊,也不老。 还有一次,已是晚上十点半了,这时街上的行人也不多了。因为补课,我回家比平时完了点儿。在我经过大槐树的时候,老人还在那里,但他们已收拾好了家什,两人正围着依然还着得正旺的炉子,喝着他们用剩下的火刚烧好的饭,他们自得的神态就像在自己的家,或许他们已经把这当做自己的家了。忙活了一个晚上,他们才吃了点饭,也许是饿了,但从他们的安然中,一点儿也看不出他们的累和辛酸。
一个晚上,都是老人操锅,老伴在旁边陪着他直到收摊回家,困了,就用编织袋铺在下面靠着大槐树睡会。醒了,继续为老伴往炉子里送炭。
真地希望这两位卖爆米花的老人能一起走到生活的那头!愿老天爷保佑他们!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八
记得在假期的某一天上午,那天妈妈没事,在玩电脑,我一个人在房间里闷得慌。突然,妈妈走过来一脸神秘地说:“学学,要不今天我们来烤爆米花吃吧!”我心想:妈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管了,先看看再说。我一脸疑惑地答应了。妈妈早已把材料准备好了——茶叶罐头、镊子、干玉米……我心里打起了小鼓:就凭这几个小玩意儿,能行吗?妈妈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说:“我从电视上看到那些人有这些东西烤出了。
香喷喷的爆米花,本来都是微波炉烤的,又不是只有微波炉才能烤,这样也行啊!我们来试试吧我恍然大悟……不过还是不太相信用这几个小玩意儿能考出香喷喷的爆米花来。
妈妈先把一些干玉米倒茶叶罐头上,用镊子把茶叶罐头的边缘夹住开始不停的左右摇摆,这是为了让玉米受热均匀。过了一两分钟,那玉米竟然开始有了变化——开始变得亮晶晶的,突然,“嘭!嘭!嘭!”爆米花们都调皮的从茶叶罐头中蹦了出来,它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蹦到了灶头上,整个厨房里弥漫着爆米花的香气。这时我惊讶极了,区区那么几个小玩意儿,也能制作出向喷喷的爆米花,我对烤爆米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缠着妈妈让我试试,妈妈只好答应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也做出了不错的成果。妈妈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个茄子当话筒来“采访”我,我回答:“虽然手很酸,但我还是很开心!”
烤好爆米花后,我跟妈妈抢着吃爆米花,很香,就是淡了点儿。我仔细看了一下爆米花,真的很漂亮,像白色吊兰,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怒放,有的刚出生,也有的……。
还有些像花灯,像八爪鱼,也有点倒过来看像小孩的拳头。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九
今天我在做作业,听见外面“嘭”的一声,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声音,妈妈说这好像是爆米花的声音。
我下楼,顺着香味来到小公园门口。只见有位老爷爷把米小心地倒进铁罐里,再把盖子旋紧,放在炉子上烤。老爷爷非常投入,身子微微前倾,左手拉风箱,右手摇着熏得乌黑的装爆米花的圆铁锅,上面还装了一只表。风箱呼哧呼哧作响,圆锅吱嘎吱嘎欢唱,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我和妈妈拿了年糕片,来到爆米花的地方,人不多,我排在第二个。终于轮到我们了,老爷爷嘱咐我绑紧口袋,我马上把袋口绑紧了。一边眯着眼睛看火苗,偶尔会问一句“行了吗?”每问一次老爷爷都笑着说“快了,快了”。不一会儿,老爷爷站了起来,把圆铁锅的一头放在布缝的袋子里,接着嘴里喊着“爆米花啦!”我赶紧捂住耳朵躲在妈妈的身后,只见老爷爷的脚用力一踩,发出一声“嘭”巨响,爆米花像导弹一样冲到袋子的另一头,妈妈赶紧拿来一个大袋子,把袋子的一头解开,年糕片像乘滑滑梯一样滑进了袋子。回家后,我把整个头都神进袋子里,吃得津津有味。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十
我特别喜欢吃各种零食,其中爆米花是我的最爱,但我一直只在超市买过桶装爆米花,却没见过爆米花是怎么做出来的。
今天小区里来了个陌生人。他带着一个大炉子,车里有一大包玉米。于是我问我妈他是干什么的。我妈告诉我这是爆米花机。我没见过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就跟我妈说,我想看看他是怎么做爆米花的,我妈也同意了,于是我们两个顺道去看了看爆米花的制作过程。
我看到这个人打开炉子,然后往里面倒了很多玉米,然后把炉子的口封住,放在炉子上,开始不停地转动炉子上的小炉子。我妈跟我说这是为了让炉子里面温度够高,然后玉米自己膨胀成爆米花。就像在炉子上走了很久,然后就被拿下来了。这时,我妈对我说,赶紧捂住耳朵。我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听到一声跳,只见大叔提着满满一袋爆米花走了出来。
吃了这么久的爆米花,今天第一次看到爆米花是怎么做出来的,太神奇了!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十一
那天是集市,走在街上,一声炸响,把我吓一跳。回头一看,在一个偏僻的拐角处,有个炸包米花的,正在炸包米花。那一声炸响,把我炸回到我的童年,炸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在我童年的那个年月里挨饿的人很多,挨饿的滋味真不好受啊。哪些家庭儿子多的,都不够吃,因为“半大小子吃跑老子”的说法太真了,像那些逐渐长大的孩子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对吃有种近乎疯狂的向往,总觉肚子一直是空的。不像哪些城里人,吃着国家的商品粮,那可是“皇粮”啊:端的都是国家的饭碗,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不管老天爷怎么翻脸,他们都旱涝保收,从来都没有觉得吃饱饭会成为问题。后来发现,我们父亲母亲每年种的粮食都是丰收的啊,春天的时候是绿油油一片啊:我们一头扎进包谷地,偷偷掰着嫩玉米烧着吃,薅过青青的麦子用火烧着吃――真香啊,那种穿透心肺的`香味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秋收的时候是黄灿灿一片啊:到了7月份麦收季节,群雀在麦田里飞舞,父亲母亲挥着镰,顶着炎炎的烈日,挥汗如雨地割麦。当康拜因轰轰隆隆地呼啸而过,成片的麦子顿时倒了一片,麦粒被吞进了康拜因的肚子里,它们吃了麦粒,屙出来成堆的麦草,丢在地里。更为壮观的是:成麻袋的麦粒被一辆辆卡车运到了城里,那些麦子被磨成了白面,进了城里人的肚子里。据说那叫“商品粮”。记得很清楚,我们刚建场的当年,打下的麦子够全场人吃。结果是城里人把麦子拉走了,父亲母亲们把地里的麦草拉回了连部场院:盖房子,和草泥;喂牲口,铡草料。我们的肚子就咕噜噜叫啊!
有一天,我和姐姐放学回家,突然听得一声响,把我和姐姐吓一跳。那“砰”的一声响后,小伙伴们就雀跃起来。这时候,我的鼻子里飘进来一阵阵的的香气,让我有一种沉醉的感觉。
啊,是什么东西啊,一声响,竟然能炸出香气来?
我和姐姐凑近一看:一个脸黑黑、手黑黑、浑身上下都黑黑的人,坐在一个黑黑的小矮凳上,摇着一架黑黑的鼓风机,还有一个圆鼓鼓的小黑锅,小黑锅上还连着一个表盘一样的东西――后来才知道那是温度计,也是黑黑的。小黑锅还链接着一个黑黑的拖拉机外胎。啊,脏脏的黑色啊,真是让人倒胃口啊。但是,待那“砰”的一声响后,一股子白色烟雾散开,那“芬芳”就是通过那个外胎流进了孩子们抻着的布袋子里,或者盆子里。
于是,我和姐姐有了第一次炸包米花的经历。我和姐姐急急跑回家,也来不及和爸爸妈妈搭话,从面粉袋子里挖了一缸子玉米粒,就和姐姐疯了似的跑到林带边。哇,排队的人真多啊,有20来个。那一锅一锅的“砰砰”声,招惹来了多少小孩子啊!我和姐姐排了2个多小时的队,那心中有期待啊。看到炸出包米花的小朋友,用脏兮兮的小手,抓出一把,托在掌心,先是送进弟弟妹妹迫不及待的嘴巴里。那阵子,小朋友好像谁也不认识谁,只认得手中的袋子和掌心中的爆米花,还有自己的家人,都是自顾自,没有一个谦让的。好像一谦让,那芬芳就会吸进别人的肚子里,再也不会出来。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十二
今天科学课,老师给我们一个在家做爆米花的方法,我回到家就赶紧开始做。
首先,我找到了一把玉米粒、一把勺子、一支蜡烛和一盒火柴。然后按照老师给我们的方法,我先用火柴点燃蜡烛,然后拿起两个玉米粒放在勺子上,在蜡烛的火焰上移动勺子,等待玉米粒煮熟。
我耐心的等了大概四五分钟,突然听到轻微的响声,玉米粒爆炸了。这就是老师所说的爆米花。我很高兴看到我的爆米花和我在街上买的差不多。
但是这样,就不能做出很多可食用的爆米花。想吃爆米花,还是要出去买别人做的。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十三
和朋友到电影院看电影,我们买了一包爆米花。电影开始后,朋友将爆米花的袋子撕开,甜甜香香的味道扑鼻而来。我静静地望着荧幕,在光影的变换里,勾起了我对爆米花的回忆。
每到秋冬季节,刘大伯总会骑着三轮车带上老式爆米花机、小火炉和煤到街口。孩子们看到他后急匆匆地回家拿玉米。母亲将玉米粒放进簸箕里,颠动簸荡着簸箕,杂物和灰尘都被扬了出去。她把金灿灿的玉米倒进化肥袋子里,然后递给我五毛钱,还叮嘱我说崩了爆米花后别忘了给刘伯伯钱。我背着袋子高高兴兴地到街口去。
街口已经围了一些人,刘伯伯坐在马扎上摇动着爆米花机,火炉上冒出黄色的火苗。轮到我的时候我将装着玉米的袋子递给他。他将玉米粒装进爆米花机里,再放入几粒白色的糖精。他娴熟地摇动着爆米花机,火炉散发着热气。大概过了十分钟,他说爆米花熟了。他起身抬起黑乎乎的爆米花机,开口对准一个黑皮子缝边的长袋子。我们后退几步,紧紧捂住两耳。嘣的一声巨响,像是一声惊雷,爆米花一下子崩了出来。
一股香味在空气里振荡着。我跑了过去,刘伯伯让我撑起化肥袋,他把长袋子里的爆米花倒进里面。我望着一袋子白花花的爆米花无比欢欣,抓起一把就往嘴里塞,满口香甜酥脆。我背着袋子转头就走。走了很远突然想起来没有给刘伯伯钱,我本想拐回去送钱,可是转念一想,照这样下去我积攒两块钱便可买一个新的文具盒了。
第二次崩爆米花的时候我也没有给刘伯伯钱,他也没有说什么。第三次的时候当我背起装着爆米花的`袋子要走的时候,他喊住我,正儿八经地说我已经两次没有付钱了,还问我是不是我的父母没有给我钱。我随口撒了个谎,说我来的时候他们没有给我钱。他让我走了,嘱咐我说下次要带上钱过来。
我做梦都想有一个新文具盒,和我同桌的一模一样,上面印着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图像。我算了算,还差五毛钱,也就是崩一次爆米花的钱。第四次的时候我仍然没有给刘伯伯钱,他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我背起袋子兴高采烈地走了,向着村里的小卖铺走去。我买了那个梦寐以求的文具盒,像只快乐的麻雀,蹦蹦跳跳回家了。
几天过后,我放学回家,见母亲一脸严肃地坐在门口。她问我为什么没有给刘伯伯钱,我红着脸支支吾吾。她越想越生气,说我小小年纪就撒谎,让她很伤心。她说着脱掉左脚的布鞋摁住我就朝着我的屁股摔打。我大喊大叫着,屁股上一阵阵疼痛。她打了七八下,停了下来。她望着我说她的儿子可以没有什么出息,但是一定要诚实。我望到她的眼里噙满泪水。
电影结束后,朋友将那包爆米花吃完了。她和我谈起电影的情节,我坦诚地说根本没有用心去看这部电影,因为那包爆米花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在忽明忽暗的光影里,我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十四
我们班有位玉米粒同学,他的抽屉里、座位旁、书桌上非常杂乱,那可是班级里出了名的。
玉米粒很害羞。记得有一次期末考查,当音乐老师报到他的学号,我这个玉米粒同学迟迟不敢站起来。同学们想要他去接受考查,把他从座位上拉了起来。他才勉强唱了一首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声音小得难以让人听见,跑调又厉害,软糯的玉米粒因此得了零分。
玉米粒动作可缓慢哩。每当回家前理书包时,整个班的同学都在走廊上等他。班主任老师在旁边管着他,还帮他整理书包。直到全校的人基本走光了,他才理好。班主任都服他。那次小干部提醒他,玉米粒噼啪噼啪爆着:“我不要你管,凭什么要你管?凭什么呀!”
特别是有一次,令我记忆深刻。抄写作业本上的字,他写得乱糟糟的。老师让他重新写好。玉米粒制成的爆米花开锅了:只见他火冒三丈,一气之下,三下五下把本子撕破了。这下好了,估计要全部重写了。真的,老师又给他了两本新的抄写本。这不,只听他叹了口气说:“这个暑假不能玩了!”又做回玉米粒了。
这玉米粒是不是变成爆米花,而后又变回了玉米粒?因为他高兴时是个玉米粒,生气时是个爆米花。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十五
走上街头,偶尔会看到有嘣爆米花的。一个黑漆漆转动着的火炉,旁边放一个大布袋。玉米在火炉里不断加温,看看差不多了,那勇敢的人将炉胆探进布袋里,不知怎么样的抬脚用力一踹,“嘭”地一声巨响,布袋里满是蹦跳着的爆米花。我常常受不住好奇的诱惑,驻足远远地观瞧,等到嘣一锅爆米花的整个流程结束,才恋恋地转身离开。自己也很奇怪,心里竟没有一点要买一锅爆米花的意思,却单是为看,为听。这样的技术确实让人惊叹,与母亲炒爆米花相比,当然要轰轰烈烈一些。可是,机器加工出来的东西,味道会比母亲手工制作的`好吗?之所以不想买,正是永不相信这一点罢了。
母亲炒的爆米花永远是嘎嘣脆的,甜又香的,并不像爆米花匠人的那样全是白白胖胖的花儿,恰恰相反,母亲炒出来的爆米花,玉米粒几乎都是原来的样子,里面稀疏掺杂几个不大的花儿。母亲说,这样的爆米花是“哑巴”,“哑巴”有嚼头,比花儿还香。
到了秋天玉米收获的时节,母亲选出一些红红亮亮的“火玉米”。“火玉米”是很特殊的品种,本身非常香甜,因而最适合炒爆米花。母亲扒开玉米皮,用玉米皮把几穗玉米串绑在一起,挂在屋外的海棠树上。等到冬天,“火玉米”彻底干透,就可以炒爆米花了。
爆米花不能干炒,那是要糊的,一定要用不粗不细的中沙混着玉米粒炒,沙子太粗,温度不均匀,沙子太细,又容易粘在爆米花里。我们兄妹三个,端个盆子,去村里找中沙。谁家建房子,修院墙,必会从江边运来几车沙子,用不了就堆在大门口,所以沙子并不难找。朴实的乡亲听说几个孩子想装些沙子炒爆米花,都爽快地说:行,行,装一盆吧。于是我们欢天喜地地跳上沙堆,冻得通红的小手捧起沙子,赶快把盆子装满。
在寒冷的冬天里,是农户人家只吃两顿饭的时候,上学读书的我们也不必为中午饭发愁。每天早晨离开家,母亲都给我们揣上几把爆米花,衣兜里鼓鼓的,沉沉的,走起路来哗啦啦地响。那时的衣服都有很大的衣兜,能装进很多东西。我们的衣服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因为常揣爆米花的缘故,我们的衣兜撑得更肥更大,反正能装进吃不完的爆米花,无论如何是不会挨饿的了。
在我升入初中后,家里境况逐渐好转,中午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带饭,嚼爆米花的日子越来越少,吃玉米饼子虽然仍是常事,但隔三差五,就有一顿白生生的米饭可以享用了。
读师范后,我到了远在百里外的县城。一次月末回家,和母亲说自己很馋香甜的爆米花,母亲马上去厨房,连夜炒了好几锅爆米花。那是我第一次给母亲打下手,也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母亲的辛苦。站在灶台边的母亲,不时用笊篱翻炒着玉米和沙子她挨着烟熏,受着炙烤,不住地咳嗽,脸上还淌着汗。
第二天,我坐在返校的客车上,背包里满满的装着爆米花。刚回到寝室,我的背包就被班里十几个姐妹团团包围,大家你一把我一把嚼得真香。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尝母亲的辛劳,背包已经弄了个底朝天。再放假回去时母亲问我:爆米花剩多少啦,吃没了我再炒!我忙说:还有呢,还有呢。母亲哪里知道,我实在不忍心让她再炒了。
许多年过去,我们兄妹几个各自成家立业,母亲也不再炒爆米花。可任凭时光流逝,岁月变迁,记忆里爆米花那香喷喷脆生生的滋味却越来越醇浓。世上的食物纵有千种万种,哪一种也不及母亲炒的爆米花香甜。世间的爱纵有千种万种,哪一种也不及母亲给我们的爱温暖。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十六
今天中午,刚到班级门口就听到有人喊:“好香呀!”我快速地跑进教室里。
原来,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做爆米花。要准备的材料有白糖、玉米粒、一双一次性手套、盒子还有爆裂玉米粒。
我们先在锅里倒入二十勺油,再放一层玉米,把锅盖盖好。再看看锅里一两个玉米粒像蹦迪一样发出“砰砰砰”的声音,然后所有的玉米粒都在“蹦迪”,露出雪白的肌肉。最后爆米花出锅了,撒上一点点白糖晃一晃,爆米花从不甜变成了很甜很脆。
最后我明白了一个知识,玉米淀粉里有水分,而淀粉团又有结实的外壳,高温加热后,玉米内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而且体积急剧膨胀,导致玉米粒内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冲破了淀粉团的外壳。这个压力宣泄过程,会把玉米粒内的淀粉冲到外边来,这样玉米粒就变成了爆米花。
这节课,我不仅学会了做爆米花,还知道做爆米花的原理。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十七
和女儿逛完街经过街口,看见两个老人正在爆玉米花,禁不住香味的诱惑,我跑上前去买了两包。女儿正专心致志地看着那个黑黑的机器,没想到被出炉时的响声吓得哇哇哭了起来。随着爆米花香气的弥漫,女儿竟然破涕为笑:“好香,好香。”吃着美味的爆米花,我的.思绪又回到从前。
小时候过春节,爆米花是道流淌的风景线。这个黑黑的机器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最热闹的角落。
我家后院的王爷爷每天挑着爆米花的机器走街串巷,但平时生意比较清淡,到过年时候,生意便火爆起来,他把机器往地上一放,准得大半天才能收工回家。
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爆玉米花,我家也不例外,每每听到他吆喝“爆—玉—米—花”,我便急急地要母亲装点玉米和大米,朝王爷爷那儿奔去。这时总有眼疾手快的,等我赶到时,王爷爷早就被人围在中间,这家大人说:“你帮我爆五斤玉米”,那家大人说:“你帮我爆五斤大米”。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嚷嚷“先爆我们家的”,我也夹在中间喊“先爆我的”。王爷爷总是慈爱地望着大家,吩咐大家先不要急,排成队,一个一个地来。
随着支起的炉火,周围的气氛也变得温暖起来,红红的火苗映得王爷爷的脸黑红黑红的,他拉着风箱,不多时,便嘱咐大家走远一点。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一团白色的雾气弥散开来,炸开的玉米花“疯狂”地涌出炉子,钻在一个事先准备好的袋子里。香香甜甜的爆米花味道,就那样毫不顾忌地弥漫在空气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你抓一把,我抓一把,狼吞虎咽往嘴巴里塞,大人们也不歇气儿地吃着,笑着,说着,场面好不热闹。
贪玩的我总是吃了一肚子爆米花之后,就把粮袋交给王爷爷,四处野去了。王爷爷收工以后,会把爆好的玉米花送到我家。我后来发现,王爷爷送来的玉米花里总有些其他的食物,譬如大米花、小米花什么的。我很生气,跟父亲“投诉”说:王爷爷掺假。父亲呵呵地笑着说,王爷爷这是心疼你,把炉灶里的全倒给你了。
王爷爷早已经去世了,我从城里回到村里也难得赶上一次爆米花的场面,但那些爆米花的芳香,却一直芬芳着我的流年,深深地烙在我的生命里。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十八
戴望舒的雨巷里有一位结着愁怨的姑娘,在雨中哀怨彷徨。我记忆的巷陌里总有一位老爷爷的身影。那身影挽着他亲切的吆喝声“爆米花!爆米花……”让我如入故乡的乡野,有一种说不出的乡愁疼痛。
我一直在这样的声音中长大。自上初中到现在身处异乡,很少与家人在一起,是个地道的浪子。浪子虽浪,血脉里流淌不绝的乡情却牢牢地把我与故乡紧密相连。
走过振中路口,拐角处有一个小店卖的就是“爆米花”,花十元钱买了一大纸杯,放了几颗入口,指望能从中披寻点儿时的味道却味同嚼蜡。同样都是玉米,味道却有天壤之别。或许这味道是不会说话的机器爆出来的,而我儿时吃的爆米花却是由温情烘焙出来的。
我呆呆望着手中的爆米花,盛着爆米花清香的童年记忆一下在眼前鲜活起来。炸爆米花的老爷爷曾经是位军人,年轻时为了保护村民外逃被日本人打了一枪导致右腿残疾。一生孑然一身,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帮人修鞋赚点零用钱。秋天一过便开始踩着三轮车到各处炸爆米花。
只要那洪亮的吆喝声响起,我的耳朵似乎也跟着这声音唱和起来,感觉仿佛是自家的爷爷从大老远的外地回来看我了,无比地欢欣。我忽地跑向米缸里舀出一钢瓷碗米,搭个小板凳踮起脚尖,从厨房的墙上扯下筛子夹到腋下,再跑向妈妈身边要得一把零钱就朝着那声音飞快地奔去。
尽管我跑得飞快,但我的`前面还是排满了很多人。盆、木桶、竹篓、米筛、钵等一应俱全弯弯曲曲蜿蜒如长龙摆在老爷爷的炉火边。站在一旁的大多是些像我这样没事却对爆米花情有独钟的小孩。“别急啊,孩子们,一个个来,很快就有吃的了……”老爷爷端坐在小椅子上,一手拿着铲子往炭炉中加煤,一手摇动着环状手柄。慢悠悠旋转手柄发出的吱嘎声像把我带入时空的列车之中,随之驰骋于琼楼玉宇,天光水影目不暇接。人沉醉其中昏昏然,突然一声,亮如洪钟:“孩子们,快躲开,要炸了……”这喊声一下把人惊动,感觉人还没从梦中蹦出就已降落到了地面。
孩童们赶紧跑到别处捂紧耳朵,不敢眨眼细瞧。但见老爷爷将锅罐倾斜,对准用竹蔑“打前锋”的大布袋,“哐当”锅顶盖撬开,猛烈“砰”的一声巨响,米粒在葫芦形黝黑的锅罐中开始潮水似地涌向一个拖着长长尾巴的白色布袋子,各个米粒顿时绽开了春天的笑脸,醉得像个得旗开得胜,脚踏风火轮归来的哪吒,喜不自胜,整个乡村同时也乐开了花,空气中迷漫着馥郁的香气。
头锅出来的爆米花,一般是爷爷怕小孩子们等得心焦肚饿,免费给大家吃的。许是孩子们谙熟了老爷爷的规矩赏赐,有的小孩抢先就去拿放在三轮车上的小簸箕抱在怀里,有的小孩匆忙帮助老爷爷提起袋子让老爷爷能顺顺当当地把白花花的爆米花快快倾倒出来。
睡在簸箕中的爆米花恰似一个银白色的世界,任孩子们把整张小脸儿深深扎在里面贪婪地吃着,像是依偎在朵朵白云温暖的怀里,平日里啰嗦惯了的小嘴此时顾不上说话,边吃边呵呵大笑。巷子里的桑树也被这和睦的气氛所感染,欢喜地摇起了细细的枯枝。
一小簸箕的爆米花就这样被众人你一捧我一把他一口很快吃得干干净净。老爷爷抓了一把放入我上衣的口袋里,我说爷爷你专门给我们吃,你怎不吃一口尝尝。他说回家后再吃。老爷爷忙完一锅热气腾腾喷香的爆米花,身子又一跛一拐地忙着去往罐中加米加糖,封好顶盖开始摇起了手柄。我看到他的一双手干瘦,裂着很多道渗血的口子。问他怎么弄成这个样子,他说风吹的。我不信固执地说您家里的风应该比我们这里的风大,要不然是不会这样的……还是买蛤蜊油抹进去会好些的。他说:“不怕,过了冬天,一切都会好起来。”
巷子在热腾腾的香气中,进入了春天。天暖和起来,人也暖和起来。
我只觉得老爷爷的手好生神奇,居然可以爆出铺天盖地香脆可口的爆米花,居然还可以让整个村子顿时热闹兴奋起来。我想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有一双像他那样魔幻的手指。
萧瑟的冬天有了这如春雷的骤响,村子里多出了许多的融洽与温暖。
我端着爆米花兴冲冲跑回家,妈妈叫我抓一些送给左邻右舍的大伯大妈。我一把把它输送出去,小手中温热香甜的爆米花为我赢得了许多大人的亲吻和赞美。“这小孩,真乖巧!”
“还来的,近处每个村子都会去……”
爆完最后一锅,天已漆黑,他收拾好所有的家当放入那辆破旧不堪的三轮车中,抖了抖黑色毛线帽上的灰尘重新戴上,用力一踩,车走了。
童年的记忆如斑驳的旧屋,锁去了过往,而那些与爆米花一样忘不掉的亲情却如青苔铜绿生长在旧日的门扉上经年泛青。
如今老爷爷不在了,类似爆米花老爷爷的身影也未曾看到,迷恋爆米花旧日的清香,那是一种民族的情怀,一种故乡的情根。这根让我从艰辛尝出了爆米花的香甜,从而温暖着我异乡的孤独。
那声声沁人心脾消失不再的“爆米花”的吆喝声如孤帆远影一般,在岁月的烟波中航向未知的远方,留下一个遥远而迷幻的清梦。
爆米花的乐趣(精选19篇)篇十九
儿时那悠远的吆喝声,穿透了岁月的屏障,绽开在味蕾上,留下一片荡气回肠。崩爆米花的老爷爷粗糙的面孔早已在如水的时光里日渐模糊,只有那吆喝声,和爆米花的香气一样,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那个能崩出美味爆米花的铁制小黑炉子,中间鼓两头细,像个横躺着的大肚子花瓶,被煤烟熏得通体漆黑。近身一侧的`把手像个被横腰斩断的圆形鸟笼,哥哥说,那里面还圈着一个像钟表一样有指针的、又亮又圆的东西,长大后我们才知道,那叫压力表。
虽然炉子漆黑如炭,但老爷爷的手上却总是戴着一幅雪白的手套,也许是因为经过了数个村子,到我们村时,手掌处已是黑灰一片,手背上也覆了一层细灰,然而看起来依然干净又可亲。
老爷爷推着自行车,几声气韵悠长的吆喝之后便择个显眼处坐下,不紧不慢摆出炉子,在铁盒子灶堂添上煤块,坐等顾客。不消五分钟,小顾客们怀抱着盆钵,一手掐个编织兜或旧面袋子,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一个个脸上笑成了崩开的爆米花儿,排成一排,极力控制着将要从嘴角流出来的哈喇子。
老爷爷这时才从身旁的旧布包里掏出一个半大的茶缸,接过排头那馋孩子的盆钵,一茶缸一茶缸从里面舀着苞米粒儿,又倒进竖起的小炉子里。如果孩子自带了糖精,老爷爷便帮他洒一些糖精粒在炉子里,崩出的爆米花就格外香甜,倘若没有,也不碍的,吃在嘴里仍然香在心上。我记不清一缸儿多少钱了,因那时都是我妈或哥哥帮我付钱,我怕那起锅时的一声轰响,每次都站得老远,要不就堵起耳朵藏在哥哥身后。
爷爷盖上炉盖儿,一手推拉着据说叫风箱的小盒子,那煤在铁盒灶堂里就呼呼窜起火苗来了,另一手则不断转着炉子的把手,使它均匀受热。那时我总觉得要摇上好久,然后爷爷忽然起身,捡起放在脚边的胶皮轱辘(像胶皮水桶去了底部之后做成的圆桶,用白色旧面袋制成长筒状,捆扎在一端),套住炉盖……我从没看清过爷爷究竟踩住了哪里,只要他做这个动作,我必定掩耳闭目,咬牙切齿,等那一声爆响过后,爆米花的香气钻入鼻孔,才睁眼看他们从面袋子里把成形的花花儿倒在自己的口袋里。
崩完了爆米花儿,也不回家。往往每人手提口袋,边掏边咔咔吃着,绕在老爷爷周围,继续观战。
我记忆里,在自己家崩的都是玉米粒,极少有人拿大米出来崩的。而到了姥姥家,姥姥总会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她自己缝制的小布口袋,里面都是白花花的大米花儿。与苞米花儿不同的是,大米花儿粒粒圆滑,亮如白雪、入口易化;前者则因爆破而太显粗糙,一嚼满嘴玉米皮。
因为贪吃大米花儿,我还闹过笑话。因大米花儿都太小,吃起来过不了嘴瘾,我便抓一小把填进嘴里,呼吸不当,吸了一粒进鼻孔。情急之下,就只知道哭。我妈急得团团转,背起我就去镇上找大夫。一路上,我涕泪交加,大米花儿竟然顺着鼻涕淌到了嘴边。我擦了一把,哽咽着跟妈说,妈,不用去了,它出来了。一场虚惊,这才结束。妈自此不敢再让我单独吃米花儿。
倘若今天你问我爆米花有什么特别的味道,我真的说不出来。和小宝一起出去玩,偶尔也会买些玻璃橱窗里闪着晶亮的爆米花儿,扎舌的苞米皮自是吃不到了,口感也确实更加香甜,但那香精放了多少,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前几日看市场内也有摆摊子崩爆米花的,那黑黑的小炉子,勾起小时候的回忆。只摆了几天,那人便撤走了,许是自知敌不过旧时老味吧!